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無限盡頭(5):接受現實

去吧,去吧,去吧,鳥兒說:人們無法承受太多現實。過去的時間和未來的時間,那些可能發生的,和已經發生的,都指向一個終點,就是永恆的現在。~T.S.艾略特 

這首詩表達承擔現實的困難,指出生活重點在於接受現實並從中尋求意義,個人也能實現自我真實存在,否則只好認命囚死在殘酷的人間。 

面對弱點是現實的一部分,認識自己是靈性自省,是一生課題,而個人還是國家承認並接受現實,是必然的起點,才有機會走出去。 

因此,想走出無限盡頭,要接受現實處境,不逃避自欺,透過勇氣與智慧,為對的事付上代價。耶穌曾建議:「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賴總統最近指出,台灣存在於中華民國的歷史長度超過中國,這是對現實的認知,他應是感知到台灣民主與自由的脆弱,需要珍惜和警惕,尤其面臨中國壓力,必須更堅定守護自己的價值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辛琪教授說,台灣恐怕連2026都沒有。清談理想,不直面現實,不沈思條件與代價,或許是資訊革命後更容易混淆現實,或許是得意者自滿,最可能是不知台灣民主與自由的脆弱。 

理想重要,但躲在烏托邦的世界,不會有決心。每個時代都有既定不證自明的宇宙,每個人都有強弱不同的天份,寂寞終站說:決心,才是真正的天份。」

後記:何必一直講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你可曾經歷,故事講到一半,不得不中斷,因為某個細節,如名字或日期,完全想不起來。我們常將這種情形歸因於年齡增長,以致記憶衰退。根據研究指出,問題不是出在記憶力,而是提取記憶的能力。如果沒有定期做某種回想的練習,就會更難喚起記憶。加強提取記憶的能力,一個方法是定期安排某些活動或體驗,以喚起回憶。所以以色列人,每週都要安排一天首安息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