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3日 星期二

失望的真相:可被提煉做好的用途

童年時,生活充滿希望。青少年時,即使焦慮不安,依然心懷希望,因為只是不滿,認為事情可以好轉。二十幾歲時,依然可能帶有幻想,覺得世界很快變好。 

到三十幾歲,人開始意識到未來不比過去更好。到四、五十歲,亞歷山大波普的話越來越有說服力:「毫無期望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必永不失望。」 

絕望的關鍵在於期望過於完美。比如,期待理想的家庭,因此無法喜愛實際的家庭。期望理想的職涯,就會感到焦慮,無法享受工作。對於完美健康的渴望,可能讓每一天不知感恩。 

生命是一連串漫長且持續的失望,但是失望可以有益,關鍵是失望之情被提煉成為好的用途。 

首先,你感受到失望,是因為還有期望的能力,就是住在沙漠裡,心裡幻想花園。就像所有的情感,失望能衡量自己的生活信念和渴望是什麼。 

其次,失望是正常的。比如,因著破碎的家庭而感到悲傷,因為原本人受造是要享受親密之愛的;因著突然失去工作而感到理想破滅,因為原本工作可以產生獎賞的。 

第三,有機會思想甚麼是終極的滿足。傳道書的智者在他的園子裡,與世界各地的達官顯貴歡宴,卻又茫然看著天空,說:「我見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他的失望並不是因著果樹、食物或達官顯貴,而是意識到世界無法提供終極的滿足。 

第四,在墮落的世界裡,人與人的關係都是破碎的,你的失望不是只有你經歷到。如果你還認為你的失望比別人的失望造成的負擔更重,那麼很快就會感到自憐自恨。 

最後,失望可以產生兩個行動:悲痛和尋求。藉著悲痛表達期望,而不是把失望藏在心裡,並且不以現實生活為滿足,而是盼望更美好的未來,就能在漫長、持續的失望中好好地往前走。 打起精神吧!

參考:傑瑞米‧皮埃爾,失望的真相第一章,《桌邊談》,2024 

後記:傳道書的作者教導要為失望而悲痛,意思是帶著信心向上帝哭訴,藉著悲痛向上帝表達期望,並信靠祂照著祂的智慧和時間表修復破碎。如果現實教會我們悲痛與尋求,我們就能在未來沒有破碎的國度,把所有的失望拋諸腦後。 

信心讓人不以這個世界為歸宿。挪亞因著信,預備方舟,全家得救。亞伯拉罕因著信,遵命出去,往要得為業的地方。撒拉因著信,過了生育歲數還能懷孕,從彷彿已死的人,生出多國的子孫。摩西因著信,不肯被稱為法老女兒之子,寧可和上帝的百姓受苦,因想望得賞賜。

2024年7月22日 星期一

(續)面對不公義的五種反應

在台灣,面對不公不義的事件,人們應對的態度兩極。如果您認為惡有惡報,應當用甚麼眼光看待世界,才是合乎中道的作法? 

(1)用話術卸責,美其名中立,不選邊站,實則躲避應當負的責任,並且站在道德制高點,俾睨爭論。比如,就說不管那些啦,自然有人解決。或是假裝腦筋不清,應當講公義時談和睦,應當有立場時聊聖潔不管俗事,並呼籲大家不要破壞感情,令異議者噤聲。 

(2)不是自己人,就對他方的委屈視而不見,對受傷的群體不體諒,對受苦待的一方冷血旁觀,甚至為施暴的一方擦脂抹粉。 

(3)見到困苦流離、因病纏身、被大眾定罪、正經歷喪子之痛的人們,第一反應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時還無情追根究底,在傷口上灑鹽。 

(4)行公義,好憐憫。「行公義」是因為沒有真正的公義,就沒有真正的和解。「好憐憫」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軟弱過錯的時候,需要人與上天的憐憫,因此對於受害者,應當主動給予關懷並且聆聽。 

(5)在公義中有恩典,在憐憫中有真理。在能力所及,努力嘗試瞭解真相,然後判斷、安慰與平反。在越棘手的衝突上,越發謹慎,但也越不能置身事外。當無法全面瞭解真相,起碼要對受害者憐憫,謙卑傾聽和共情是給予受害者最起碼的尊重和恩慈。

摘自 廖啟宏:誰的公義?

聖經指示世人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68 

「行公義」是因為沒有真正的公義,就沒有真正的和解。「好憐憫」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軟弱過錯的時候,需要人和上帝的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則是要曉得上帝是最後審判者,必須謙卑,瞭解祂的心意。 

社會不公義源於人性扭曲,背離上帝的品格屬性,所以上帝面對不公義時會有義怒,絕不會冷眼無情地說:「你不用管那些不公義的議題,你來教會就可以解決所有的事情。」 

上帝也囑咐我們的社會責任,要以恩慈對待人:「要按至理判斷,各人以慈愛憐憫弟兄。不可欺壓寡婦、孤兒、寄居的,和貧窮人。誰都不可心裡謀害弟兄。」所以面對衝突時,我們要有憐憫,並具備基本的道德勇氣。 

有些基督徒用「大家都是罪人」來完美卸責,並且穩穩站在屬靈制高點,俾睨爭論。美其名是不選邊站,實則躲避應當負的責任。對人的委屈視而不見、對受傷的群體不體諒、對受苦待的一方冷血旁觀,甚至為施暴的一方擦脂抹粉。 

「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我們在許多議題爭端上,常顯得笨拙與蒼白無力:很多時候在應當講公義時談和睦,應當有立場時聊聖潔。不但沒有成為世上的光、山上的城,反而處處用話術規避責任,最後以「彼此相愛」令異議者噤聲。 

另外,教會受聖俗二分的影響,認為有立場、講公義,就表示不屬靈。其實上帝透過不同的故事,訴說祂是講公義,而且付諸行動的神。 

《撒母耳記下》21章講到3年飢荒。大衛詢問上帝後,知道緣由。原來基遍人與約書亞立約後,甘心在以色列人中做了服苦的人。沒想到數百年後,掃羅自以為替上帝大發熱心,殺了他們。因此,上帝要平反冤情:要求大衛交出掃羅的子孫7人,來償付代價。 

至於憐憫,我們不像上帝,可以看透人心,但在力所能及,在瞭解事情真相時,應以合上帝心意的方式,判斷、安慰與平反。在公義中有恩典,在憐憫中有真理,在越棘手的衝突上,越發謹慎,但也越不能置身事外,努力嘗試瞭解真相,才是道成肉身的服事。 

耶穌見到困苦流離、因病纏身、被大眾定罪、正經歷喪子之痛的人們時,第一反應並非無情追根究柢,在傷口上灑鹽,而是憐憫他們。當我們無法全面瞭解真相,追隨基督的人,起碼要對受害者憐憫和慈愛。謙卑傾聽和共情,是給予受害者最起碼的尊重和恩慈。 

透過聖經,我們看到自己有罪、可憐、無助,才會呼求、仰望、依靠上帝。要解決人的罪,最終的解決辦法只有福音。所以上帝的眼光不只是停在「誰虧負誰」,祂最終目的要世人認識祂尊崇祂。詩篇說:「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回到信仰的核心,我們關懷社會公義,因為上帝在乎公義;我們以謙卑的態度面對傷心的人,因為上帝做了榜樣。如果周邊有人宣稱自己是受害者,應當主動給予關懷並且聆聽,謙卑瞭解、共情,貼近他們並施以恩慈。以基督的心為心,以祂的眼光看世界,才是合乎中道的作法。

2024年7月19日 星期五

量子糾纏與感恩

看到網路上對「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有個說法:「業感緣起」[1]2022年諾貝爾物理獎與量子糾纏研究有關,但該研究不涉及「念力」,也就是「心想事成」的論述。 

在量子系統的世界,基礎粒子彼此交互作用後,無法單獨描述各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這現象叫「量子糾纏」,它是一種能萃取與轉換的物理資源,如同時間、能量、動量。 

「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就像電影《大河戀》結尾,譯者用高明手法說:最終,所有回憶隨大河匯成一體,心中那份感動源遠流長。因為大洪水的衝擊才有了河,奔流過古老的岩石,恆久以來雨滴降在岩石上。岩石下藏著神的話語。有些話語是河流留下的紀錄。河水讓我深深迷戀。(Eventually, all things merge into one, and a river runs through it. The river was cut by the world's great flood and runs over rocks from the basement of time. On some of the rocks are timeless raindrops. Under the rocks are the words, and some of the words are theirs. I am haunted by waters.)

 

以川流不息的河流作為生命歷程的隱喻,文學作品時常可見。兒時與家人嬉戲的河流,是整個生命歷程的隱喻,如何能切割描述?河面波光瀲灩,成為浮光掠影,恰似人生回憶,如夢似幻,卻歷歷在目。 

話說回來,多想好事、正面的事,有助於感恩,而表達感恩,能帶來許多益處: 

1.心理健康:減少負面情緒,如抑鬱、焦慮和憤怒。經常表達感恩往往感到更快樂和更滿足。

2.身體健康:例如增強免疫系統,降低血壓,減少疼痛,促進睡眠品質。

3.人際關係:讓人感到被重視和被關愛,加強友誼、家庭和職場關係。

4.增強韌性:幫助應對壓力和逆境,更能看到積極面,從而更有韌性面對挑戰。

5.提高幸福感:讓人更容易發現和欣賞生活的美好,提升整體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

6.提升自尊:減少社會比較和嫉妒心態,提高自尊和自信心。

7.促進善行:激勵人們更願意助人,創造更和諧的社會。 

[1]〔量子糾纏〕真實存在,今後請你〔務必只想高興的事〕!千萬不要再想那些不好的事情了。第六感,心靈感應,心念,靈魂,吸引力法則,這些東西,竟然真的存在。去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量子糾纏〕,就已經證實了這一點。他證明心想真的會事成,命運真的是由心造。 

人真的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如果你在心裡上,堅信自己很健康很順利,身體大概率也會作出相應的配合。你的人生也會越來越順利。如果你整天愁眉苦臉想不開,那麼大概率也會出現身心問題,人生也會不斷的遭遇坎坷。 

過去,大家都有體驗,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怕什麼來什麼。一件事越往壞處想,真的就有可能越來越糟糕。如果你整天想那些倒楣的事兒,那麼你遇到的事,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一個小小的念頭〕,他真的〔會產生非常巨大的能量〕。 

有的人得了不治之症,非常害怕,不久嚇就死了;而有的人得了同樣的病,卻根本沒往心裡去,結果卻活了很多年,甚至還完全痊癒了。這不就是信念的力量嗎?所以在現實當中,如果你的人生不順利,身體不舒服,千萬不要心灰意冷,千萬不要悲觀,也不要告訴任何人。 

別人問你的時候,你永遠只需要回答:〔很好〕,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到處跟人〔喋喋不休的〕講你家裡那些糟糕的事,更不要去抱怨,那樣的話,你自身週圍只能積蓄越來越多的負能量。只要你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你就完全可以扭轉人生的命運。 

你的心中藏著什麼,你就會收穫到什麼。世間萬法皆由心所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積極向上的心念,一定會讓你的生活變得事事順遂;反之,如果多疑嗔恨憂慮等,負面的能量過重,一定會損耗你的好運。所以此刻,請你在心中默念:〔正念正氣,如意吉祥〕八個字,加持你的能量。

2024年7月16日 星期二

《我的完美日常》

這部2023年電影,由德國導演文溫德斯(Wim Wenders)執導,源於「東京公廁計畫」,役所廣司獲得坎城影帝、亞洲電影大獎及日本電影學院最佳男主角獎,並提名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 

電影似乎道出這個世代,人們對於活出自己真正的價值日益渴望。主角平山出身富裕家庭,與父親的期望不同,選擇作東京公廁清潔職人,過著簡樸愜意的生活。人可以這樣活著,單純勞動,不擁有華美物質,靈魂依舊飽滿。 

平山的內心感受如何,沒有多作話語解釋,這是一場留給觀眾想像的戲,每個人的感受都是正解,因為人們不只在悲傷時落淚,有時也有幸福的感動淚水,甚至難過時反而苦笑,也許那時的生命階段正經歷漫漫人生路,許多事物瞬間浮現。 

這部電影有哪些可能的完美日常?看完,想想您的完美日常: 

(1)認真投入勞動的滿足感。平山住日式小屋,在清晨微光、伴隨屋外老婆婆的街道掃地聲醒來,然後褶被、盥洗、替植物澆水,有條不紊穿上工作服、戴手錶、皮夾和相機,接著在屋旁的販賣機買罐咖啡,再開著工作車,聽著七〇年代美國卡帶老歌,前往排定公廁認真清掃,對話極少,卻與周遭人事互動微妙,並得到許多人的感謝。工作結束時,覺得今日事今日畢,可以安心入睡,這天便是完美的一天。

 

(2)享受怡然自得的老派浪漫生活。前面井然有序的動作,中途休息時間習慣到廣場吃三明治,下班後去泡湯,晚餐騎著腳踏車散策,到熟悉居酒屋吃炒麵搭配小酒,最後回家梳洗,窩在小燈的榻榻米上翻閱書籍,然後熄燈睡覺,以相同有序的步調日復一日。

 

(3)珍惜每一刻。他沉浸於音樂、閱讀與植栽愛好,隨身帶著 Olympus 相機。在工作休暇時分,有意識感受太陽,仰望沙沙作響的樹尖樹葉,拍攝林間流瀉而下的光影,再等待沖印的照片。無需過多言語的交流中,觀眾可以感受平凡又微小的如常,展現不期而遇、饒富的詩意與溫柔。 

(4)活在當下。剎那即永恆,認清實際,不存幻想,不自嘆自怨,不知明日,就過好這一天。有段情節是平山和離家出走的姪女沿著河岸騎車時的對話,平山莞爾一笑回了姪女何時下次一起去看海的邀約,他說:「下次就是下次,現在就是現在。」這提醒人們習慣期待下一次,卻忘了感受當下詩意與美好的重要。

(5)挑戰主流價值觀。現代人生活不斷汰舊換新,接收刺激資訊維持新鮮感,在無形中被迫前進,同時又渴望有意義的生活。故事提倡知足常樂的生活態度,珍惜每一刻,重視老舊事物,滿足於極少的物質需求,這樣的意識能減少焦慮且生活豐富,這是對物質和功利主義的溫柔對抗。

2024年7月13日 星期六

執著與放下

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是很可怕的事。執著便是其一。執著,就是把石頭拾起,執在手中,然後一直在撿石頭,一顆一顆的執在手中,握得緊緊的。有時覺得太重了,想要放下,但把雙手攤開,有些看看又代表誰誰誰,最後一顆也放不下,就繼續負著重擔走下去。 

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執著,過度執著令人失去自由靈巧的心靈,但輕易放手是否代表不懂堅持,沒有勇氣追尋理想?這種衝突在於,人是有限的存在,受到現實框架所限,不時要作出決定,而且多數人不會甘心在不知人生有何選擇的情況下過活。 

每個人無論出身如何,都需要在自己的環境中尋找存在的意義,即便不虞匱乏或無風無雨,往往失去自由意志,潛意識更想明白生存的意義。因此,哲學家總鼓勵尋找存在的意義。史懷哲說:「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擁有,而在於尋找。」黑格爾相信苦難的總和,好處總是超過壞處,而且最終一切都會變得最好。尼采認為真正引起對苦難憤慨的,不是苦難本身,而是苦難的無意義;如果我們知道為何而活,幾乎可以忍受任何方式的生活。 

然而,一旦尋找存在的意義,便會產生價值衝突,如何找到平衡點,是人生要面對的課題。聰明成功的人,決定『放棄什麼』才是成功的核心。若能開闊胸襟,意識到自己的看法並不是唯一,便可以根據在當下的最好理由及證據作出決定。 

對此,歷代觀點不少於百種,自己可以辨別哪個對你真正有益 

(1)接受之必要。卡繆說:世上邪惡的總和沒有減少,苦難永遠無法根除,當我們試圖根除它時,就會產生全新形式的邪惡。海明威說:如果你懂得如何生活,就會從其中了解到它的全部意義;毫無意義的痛苦,是意義創造之旅的開始。濟慈說:不顧一切想讓自己相信,一個充滿痛苦和麻煩的世界,對於培養智慧並使之成為真正靈魂,是多麼必要。 

(2)活出自己人生。如果人生是戲劇,不幸便是人生故事的情節。不幸事件令人痛苦,但人生作為藝術品,人生價值不會因為痛苦而減損,正是痛苦事件令人生變成美好的作品。因此,逃避人生,不是救贖痛苦人生的方法,而是設法將痛苦變得有意義。即使做錯了,甚至有遺憾又如何?至少是自己當下的決定,在亂流下活出自己人生,而非社會所賦予的人生。 

(3)理性。除了順其自然,呆呆被過去所困,要如何面對不可逆轉的過去呢?就是去創造能賦予「過去」意義的「現在」和「將來」。評估一件事該堅持還是停損的參數有兩個:「累積」與「傷害」。也就是繼續下去會累積出更多價值,就堅持下去;沒什麼幫助,反而還讓局勢更糟糕,就選擇停損。 

(4)尊重。每個人和世界都是多種條件的組合,無條件的愛在現實中難以實現,因此要學習真心尊重彼此,接受現狀,放下對他人和自己的過高期待。在衝突中,與其爭取對方的認同和勝利,不如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感受,這會帶來內心的舒暢,減少壓力,反而可能解開僵局並促進愛的浮現。生命不僅是痛苦,也可以是歡喜。回到自己,改變對生命的體會,尊重自己,不依賴對方的同意和順從,可以創造安全和關心的空間,才是務實的做法。 

(5)道家之自由。幸福生活狀態理應自由生活、逍遙無待,所以反對過於執著。比如,杯之為杯,正在於它能用來盛載不同飲料,如果杯都是滿滿的,那不再是杯,因為它沒有可以盛載不同飲料的可能。人過於執著,便會被念頭霸佔心靈,沒有空間容納其他可能,人成為了念頭的奴隸,失去自由。驟雨不終朝,一切都會過去。日日是好日,在於直面看待與感受大雨嚴冬的日子。 

(6)佛家之苦是注定的。執念原因不是道家認為的不自由,而是人生注定是苦。我們總認為美好的事物永恆不變,但一切皆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樹的因是種子,緣是陽光與水份,當因緣結合才會長出大樹,結果要依賴合適條件。這說明事物須要依賴因緣,不是自足存在,既然世間萬物沒有必然,面對無常,執著注定是苦。 

(7)儒家之問心無愧。也許苦令人失去自由,若能夠擇善固執,努力追尋道德與良知,人生才活得更有意義,成為一個問心無愧的人。 

(8)基督之救贖《馬太福音》說:人不可為兩個主人效力,不是重這個,就是輕那個。這表明不要過度執著於財富、權力地位或物質享受,而是具有清晰的價值觀。優先次序是將憂慮卸給祂、尋求神的旨意、追求屬靈的豐盛與永恆的生命價值。這需要與神有親密關係、對愛的實踐、對他人的服務,過程中可能需要放下自我、傲慢和自私,順服神的旨意。耶穌是完美的榜樣:捨己,放下自我中心的慾望,背起十字架跟隨祂。

2024年7月11日 星期四

台灣房市的預期報酬

有立委提議不動產放款採總量管制,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認為,「全國有 1 萬多家的建設公司,競爭很激烈,政府應放任競爭,價格自然會修正控制。台灣房市關鍵還是利率,只要利率 3.5% 以下,用租金去償還房貸利息,每個月還有一點盈利,房子放了 5 年後自然漲價,多出來資金,可以去投資兩戶預售屋,然後 5 年後再交屋,很多人都是用這樣的概念投資不動產。以每年2.5%的通膨,再加上GDP 每年3%的成長,未來五年可能就有 28% 的房價上漲空間。如果每月利息大於租金,擁有不動產就會較沒安全感。」 

林正雄的說法基本上是對的,但前提需要檢視:

1.      利率3.5%以下:可以預期,台灣幾乎是中小企業,競爭力差異很大,除非惡性通膨,政府維持就業機會的想法很難改變。

2.      經濟成長3%:少子化效應未全然發揮前,可預期好光景維持15年,但最終還是會像日本。

3.      2.5%的通膨:台灣過去長期平均通膨只有1.5% 

我的看法是,政府要大量蓋社會住宅。在15年內,房產預期報酬與風險比不錯,但若不如預期,且放大槓桿,很可能像中國的中金公司那位鄭姓女員工,被逼上絕路。沒有買房地產的,要投資股市,但現在股市處於相對高點,持股比例需要合理控制。

2024年7月10日 星期三

《綠野仙蹤》:成長最強大的魔法,就是相信

《綠野仙蹤》是經典童話故事,桃樂絲因突如其來的龍捲風,被帶到魔法世界。她遇到希望擁有智慧大腦的稻草人、渴望得到一顆心的錫樵夫、期盼擁有勇氣的膽小獅子,還有一心想回家的桃樂絲。一行人朝著翡翠城前進,希望藉由魔法師奧茲來實現自己的心願。 

故事告訴我們,每一趟旅程的開端,往往是意想不到的磨難。然而只要勇於面對,保持開放的心胸踏出第一步,成長的魔法就會啟動,總會遇見夥伴,互相扶持。 

歷經千辛萬苦,他們發現奧茲大帝只是平凡的人。儘管如此,奧茲用殼糠和大頭針為稻草人的頭重新填裝,將絲綢做的心放進錫樵夫的胸膛,給獅子喝下名為勇氣的魔法藥水。因為相信著魔法的力量,稻草人、錫樵夫和獅子,都充滿智慧、愛和勇氣。 

奧茲魔法師沒有魔法,是桃樂絲一行人純粹相信,修復自己。他們的夢想一直都在自己身上。稻草人說自己沒有智慧,但卻善於思考;錫樵夫說自己沒有心,卻會為朋友悲傷流淚;獅子說自己膽小,但可以在最危急的時刻奮力保護大家。因此最後大家更認識自己,找回自己也修復自己,完成個人的成長之旅。 

桃樂絲在南方女巫的幫助下,回到嬸嬸的懷抱。因為風暴而遠離家鄉,象徵人生旅途上的分崩離析。然而一心想回家的桃樂絲,如同我們一心追求的完整初心。稻草人、錫樵夫和獅子,其實是桃樂絲內心的缺乏。這趟旅程,桃樂絲完成自己的修復,最終成為一個成熟完整的人格。 

童話不是要給你魔法的期待,而是告訴你因為懷疑而失去的力量,也會因為相信而再次發生。讀完故事,你覺得自己是稻草人、錫樵夫還是獅子呢?或者你是遇見龍捲風的桃樂絲呢?

2024年7月6日 星期六

杜布瓦《十架七言》

 杜布瓦《十架七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rgM30KW9Go

……….

剛看到箴言詩篇聖樂團暨愛樂管絃樂團在今晚7/6(六)19:30嘉義市音樂廳帶來提奧多・杜布瓦(Théodore Dubois)的神劇《十架七言》,素材取自聖經福音書耶穌在咽氣前的最後七句話。 

若沒時間去聽(票價500-1200),可聽上面網路連結。《十架七言》在歐美知名度僅次於《彌賽亞》。在台灣,這是陌生作品,2008年陳茂生教授翻譯台語版本。 

基督教堂年代早期,為了使受難週的服事更為莊重,祭司們吟唱指定的福音書內容。到13世紀,吟唱內容發展成戲劇性的朗誦事方式,其中,杜布瓦(1837-1924)的《十架七言》(The Seven Last Words of Christ)是大型混聲合唱清唱劇,共有八個樂章,編制包括四部混聲合唱團和女高音、男高音、男中音的獨唱,配上管弦樂和管風琴的伴奏。 

杜布瓦是後浪漫樂派的法國作曲家、風琴大師,1868年,他擔任巴黎聖母大教堂詩班指揮(該教堂管風琴是歐洲最好的管風琴之一),他也是優秀的音樂教授,1896~1905年任巴黎音樂院院長。當時法國社會處於醞釀革新變化時期,因著法國人接受新興印象派音樂,使得他的作品被埋沒了,然而《十架七言》在1867年受難日首演後,每年受難日都固定在巴黎聖母大教堂演出,持續90年之久。 

《十架七言》描述耶穌在十字架上極其痛苦中所說的話,序曲由女高音獨唱,喚起眾人聆聽,接著每一樂章敘述主耶穌所說的每一句話,呈現主耶穌在為世人釘十字架的受難,仍為世人向上帝祈求救贖,並對照當時群眾各種不同反應,更深刻的反映主的受難,祂甘願降卑走了漫長的一段路,完成救贖大工。 

傳統的十架七言,先後次序分別所代表的意義為:

 

1.【饒恕】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廿三幸34)

 

士兵們用釘子將耶穌基督的手和腳釘在十架上,然後將他連同十架高高舉起。他並未懼怕那些殺死他的身體的人,相反的,因著愛世人的緣故,他憐憫他們並為他們向上帝祈禱。他相信他們並不真知道這是多大的傷害,否則他們不會這樣施於他人身上,當然,他們更不會知道自己只是將他帶到這裡的更高目的的工具,所以耶穌基督從心底饒恕他們無知的過犯。

 

2.【救恩】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了。(路加福音廿三幸43)

 

一個垂死的偷盗之人祈求耶穌,進入國度時要記念他。這樣的祈求或許也是一種暗示,一種希望耶穌能自證是基督的說法,也許可以讓自己有機會脫離近在眼前的痛苦與死亡。然而耶穌他無視於士兵的苦待與嘲笑,他的回答也揭示耶穌的王國不屬於這個世界,同時應允今日才得著耶穌的那人,雖犯大罪,卻因即時的求告與悔改,而將得著恩典,痛苦在今日即可解除。對於那人,乃至於後世的我們,無異是燃起一盞盼望的明燈。

 

3.【關係】「母親,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約翰福音十九章26-27)

 

當耶穌低頭,想到自己的母親看著兒子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痛苦,又想到門徒看到自己敬愛的老師被羞辱的痛苦,他想告訴他們,他們並不孤單,他在痛苦中了解他們的痛苦,並告訴他們應當彼此照顧。同時提醒馬利亞,看看在十架上的這個兒子,這個從小言行便與眾不同、使瑪麗亞暗暗記在心裡的兒子,應當對他有信心;又提醒門徒,馬利亞是第一個認識耶穌的人,也是耶穌初降世界揀選的第一人,是耶穌肉身生命的源頭,正如同所有人的母親一般。如此的託付,也使母親與門徒重新拾起愛人的心。

 

4.【離棄】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棄我?(馬太福音廿七章46:馬可福音十五章34)

 

在耶穌忍受著肉身的痛苦時,他敏銳察覺到自己與天父之間已失去連結:這是一個定律,聖潔與罪無法同處,因為上帝是聖潔的,所以當耶穌要擔負起所有世人的罪時,勢必會與聖潔絕緣,他只能付上被離棄的代價,必須獨自面對這死亡的到來,獨自以身通過這艱難的死亡之路,進入重生的另一端。

 

5.【苦難】我渴了。(約翰福音十九章28)

 

因著肉身的限制,耶穌與我們都一樣,流淚難過,會受傷流血,當然也會飢餓或口渴,在十架上的時間不會轉瞬即逝,他的忍受已到極限。如同撒但在曠野所做的一樣:透過周遭觀的百姓再次試探::「他若基督,神所揀選的,可以救自己吧 (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5)?耶穌堅持不受誘惑,仍執意承受肉身所有的痛苦,以完成自己降世為人的使命。

 

6.【使命完成】成了!(約翰福音十九章30)

 

盡管自己在極大的痛苦中,耶穌仍然先為他人著想,饒恕人,拯救人,關懷人,並且拒絕誘惑,他雖有能力自救,但是他選擇不做,因為他明白這才是上帝所喜悅的,他也相信必能重新得見天父的面,他願意順服上帝,而非顧念自己的肉身。耶穌已經啟示上帝希望我們生活的方式,他已經證明,信心、盼望與愛無法被任何他人的言行所破壞,耶穌已完他在地上的使命了。

 

7.【交託】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路加福音廿三章46節;約翰福音十九章30)

 

耶穌就是上帝的孩子,他全然相信上帝,順服上帝,他也知道上帝的全能,暫時無法與上帝連結,仍滿懷信心將靈魂交付給上帝,邁向了死亡。他已用愛將上帝和人類連結,並以自己的肉身為證,上帝所給的必不超過我們所能受的,我們應當順服。同時也讓我們看見,相對於肉體的死亡,耶穌更看重靈魂是否在天父那裡,只要人們願意將靈魂交在天父手中,就必像耶穌一樣,再次與天父恢復連結,重新獲得生命。 

參考: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蔡婕歡:提奧多‧杜布瓦《十架七言》之探究與指揮詮釋 

2024年7月3日 星期三

追求實際而非表面(2)

表面工夫最常見的,莫過於平常不關心父母,打電話都沒有,但父母病了,堅持要如何治療,或是辦理大排場喪事給外人看。 

以下摘自爆紅文章,提到票選前五大荒謬的能源觀點,好像也是如此: 

咖啡店高掛「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旗幟,店內冷氣卻開很冷。即使裝上太陽能或儲能,無限制狂吹冷氣,對健康不是好事。(Nike店面最冷,我拒買) 

再生能源成為信仰,只要有綠能,就能救臺灣。跟這個想法對立的人也很狂熱,相信只要核電,再生能源的問題不需要解決。 

我很關注能源議題,不過這類活動要避開夏季!而且好像只要參與,能源問題就不能怪在我身上,政府必須解決。然後每天喝一杯,不知熱帶雨林種植、採收、加工、包裝、空運來台,消耗百公升的水,及產生大量二氧化碳。 

看到別人用電動車,就說灰電不環保。這是沒理解,電動車的馬達能量轉換率80%,而同期汽油車轉換率20%,只能在旁邊玩沙。 

認同環保,卻不願付代價。買節能產品?喔,有補助嗎?進一步說空污都是燃煤造成的,再來怪萬惡的企業、政府。電你在用,車你在開,你也要「萬惡」企業的工作,都沒有你的責任嗎?

……..

追求實際而非表面(3) 

公義與憐憫取得平衡 

Shaun Maguire是「紅杉資本」的合夥人,他最近說:「我們生活在一個世界中需要極大的勇氣說你的招聘原則是基於:優點、卓越和智慧。這太瘋狂了,但這就是我們所處的世界。」 

他在批評左派的公平思維。他在創投業,不然在大學很可能被出征,現在美國正是如此,所以先賢支持過蓄黑奴,現在變成黑五類。 

追求公平,當然有道理,憐憫更是,但公平不等於正義或公義,沒有取得平衡,就是假平等。追求假平等,就是追求表面。 

選擇標準著重「優點、卓越和智慧」,不能解讀「只收能最大化利益的學生,忽略社會正義」若最後國家競爭力衰退,社會失去階級流動,才是不公義。

2024年7月1日 星期一

左派右派之別

「左派」來自啟蒙思想與法國大革命,強調平等博愛,演變為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小確幸、歲月靜好,讓社會喪失正面活力,巨嬰化思維與民粹化政治普遍,沒解方的政客從社會矛盾中得利,最終國家衰敗。 

「右派」是「保守主義」、「古典自由主義」或「清教徒秩序」,源於喀爾文教派,自荷蘭,蘇格蘭,英國,到美洲大陸,台灣長老會也是,強調奮鬥的人生,致力於個人生存與昌盛,向上帝負責。 

台灣身陷國族認同糾結,少有興趣探討左右路線,但在80年代後和世界相似,人民希望福利從天而降。因此,執政者討好民眾,創造有便宜雞蛋可買的國度。同時政界菁英於歐美留學時浸淫學校左派風氣,執政後往左靠攏,朝大政府方向走去。 

胡適說,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個人面對挑戰要做出取捨,勇敢打拼,捨棄對政府的錯誤期待,明智選出有智慧的領導人,而非雞毛蒜皮的雜貨店老闆,或是溫暖體貼的托兒所老師,在國防上認同自己有保家衛國的責任,積極奮鬥尋求可靠的安全與和平,而非乞求別人的恩賜。 

強調「右派」,不代表不關心困苦人,這些多讓民間來做。民間將努力工作所得回饋社會,形成良善循環,而民間戰戰兢兢經營,整體社會品質也可以大幅提升。政府則關注緊急救濟,謹慎而非亂撒錢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