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品瑜:把時代的眼淚,化為給千萬人的雨露:感念許文龍先生
…………………
一人故事,眾人故事。在德國的婆婆透過紀錄片「稻田裡的音符」產生共鳴,湧現滋養的泉水,認證自己以隱微的方式完成「當老師」的夢想,她也能將時代的淚水抹去,重新改寫自己作為戰爭世代充滿缺憾的生命腳本,肯認自己所給予他人的。
後記:稻田裡的音符(台灣公視與德法公視Arte的音樂紀錄片,52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VGdugSjcxY
…………
古典音樂與近代西方思潮一起傳入台灣,從島嶼移民、日本殖民到現今發展。幾經流轉,它曾是知識份子在封閉社會時的慰藉,也是許文龍先生的避風港。
台南奇美博物館收藏超過千把世界級名琴,許文龍先生不認為自己是收藏家,而是保管者,願與藝術家分享珍貴收藏。
台南建城於1620年,19世紀前是台灣的政經中心。西樂在此傳入,成為仕紳文化的一部分。1949年後,中國傑出西洋古典音樂家來台,培育許多世界級音樂家,也間接協助台灣發展華語流行音樂重鎮。
古典音樂在這島嶼是不斷改寫的故事,我們窺見聲音的恆常,重溫百年的感動。而當今台灣與西洋古典音樂的關係,歷史之間的點點涓滴,對於聲音的記憶,世代相傳,熱情未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