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紀念 許文龍 先生

吳品瑜把時代的眼淚,化為給千萬人的雨露:感念許文龍先生

https://bit.ly/3MV4QwY

…………………

一人故事,眾人故事。在德國的婆婆透過紀錄片稻田裡的音符產生共鳴,湧現滋養的泉水,認證自己以隱微的方式完成「當老師」的夢想,她也能將時代的淚水抹去,重新改寫自己作為戰爭世代充滿缺憾的生命腳本,肯認自己所給予他人的。 

後記稻田裡的音符(台灣公視與德法公視Arte的音樂紀錄片,5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VGdugSjcxY

…………

古典音樂與近代西方思潮一起傳入台灣,從島嶼移民、日本殖民到現今發展。幾經流轉,它曾是知識份子在封閉社會時的慰藉,也是許文龍先生的避風港。 

台南奇美博物館收藏超過千把世界級名琴,許文龍先生不認為自己是收藏家,而是保管者,願與藝術家分享珍貴收藏。

台南建城於1620年,19世紀前是台灣的政經中心。西樂在此傳入,成為仕紳文化的一部分。1949年後,中國傑出西洋古典音樂家來台,培育許多世界級音樂家,也間接協助台灣發展華語流行音樂重鎮。 

古典音樂在這島嶼是不斷改寫的故事,我們窺見聲音的恆常,重溫百年的感動。而當今台灣與西洋古典音樂的關係,歷史之間的點點涓滴,對於聲音的記憶,世代相傳,熱情未減。

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感恩的意義(4)

1感恩的益處

有一個研究,讓美國200位學生連續九週寫出感恩清單,結果這些學生的幸福感提升,身體不適減少,並開始多做運動。

另一研究要求各種疼痛的患者連續三週,每天都寫下五件感恩的事。對照其他患者,疼痛大大減輕,睡眠都得到改善。

研究人員還發現感恩之心會激發大腦改變,激活大腦內負責決策和情緒的內側前額葉皮質(Medial Prefrontal Cortex),不但讓人更快樂,還能幫助降血壓和改善睡眠。

麥克.莫斯利醫生對這個醫學研究做結論:「表達感恩是積極心理學運動,養成感恩的習慣不但能讓人感覺更好,還能重新調整大腦思路,對身心產生深遠影響。」

2讓感恩成為思維

真正的富足者會感恩,感恩的人知足,知足者常樂。就讓凡事感恩成為我們的思維。

想操練感恩,可預備空罐,罐上裝飾「感恩罐」字樣。每天睡前回想當天發生的種種,在便條紙上記下三件感恩的事,註明當天日期,然後投入罐內,持續一年,一年後數算恩典。

感恩的內容可以從擁有的家庭、朋友、一切環境開始,比如:1.今天天氣帶來的感動。2.某人為我所做的事。3.今天學到的體驗。4.任何發生的好事。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感恩的意義(3)

1 總往好處想 

「貧窮的思維充滿抱怨,富足的思維全是感恩。」心存感恩的人,總往好處想,就不會老是憂心忡忡。 

有位老太太有兩個兒子,一個賣布鞋,一個賣雨傘。不論是晴天或雨天,老太太總是愁眉不展。晴天,擔心雨傘賣不好;雨天,擔心布鞋賣不出去。 

鄰居看見了,告訴她「何不晴天時為兒子布鞋賣得好感謝,雨天時為兒子雨傘賣得好而感恩呢!」故事到這裡,總往好處想是不是讓思維轉彎? 

2 在逆境中感恩

 為事業成功,生活順遂,學業進步而感恩容易,困難在於遇挫折,失敗,疾病,失業,能視作化妝的祝福而感恩。 

十七世紀英國解經家馬太亨利告訴我們竅門。一天,他的錢包被人搶去,他仍然感恩的理由包括: 

1)幸虧大部分錢存銀行,所失只屬少數;

2)雖然失了錢,人沒受傷;

3)是別人偷我錢包,不是我偷別人;

4)失了錢包事小,因而得之教訓意義重大;

5)或許正可濟人之急;

6)偷錢包的人可能被感動自責悔改。

摘自號角編輯部心存感恩的人無論大小都懂得感恩,總往好處想,就不會老是憂心忡忡

摘自陳新哲順境中感恩並不難,逆境、難處甚至苦難中的感恩,則成為更美的見證。

後記:馬太亨利的著作《馬太亨利聖經註釋》,在他之後的屬靈人,包括喬治懷特菲、司布真、約翰衛斯理等,都從這部著作得到幫助。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感恩的意義(2)

從好好說話開始 

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的樹林。舌頭就是火。----雅各書36 

一天,老太太在兒子房間找報紙,恰好兒子回來,兒子剛談砸一樁業務,心情不好。便說:媽,你沒事在自己房間好好呆著,別到處亂跑。 

母親急忙解釋:我只是找報紙,在床上坐一會。兒子臉臭說:吃飽沒事幹!晚上12點,老太太從七樓跳下自殺。 

曾幾何時,父母還是我們心中那座大山,彷彿任何事都可以依靠。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送父母東西容易,孔子說:色難,不給父母臉色看最難。 

父母的愛和包容,不是可肆意發洩的理由,無意中一句話很可能傷害他們。子欲養而親不在,此刻最好的孝順,就是心懷感恩,露出和顏悅色,跟他們好好說話,從心裡去呵護,讓父母臉上充滿笑容。 

惡語也是埋葬婚姻的沙石。俗話說家庭毀掉的前兆,不是貧窮,而是語言暴力。口是傷人斧,能抹殺所有感情中的美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幸福和睦或支離破碎,關鍵是平時能不能好好說話。 

相敬如賓形容美好的夫妻關係,人們習慣把善意的語言留給陌生人,面對親人卻常口無遮攔,不知感情再交好,也要體諒對方的感受。一句溫暖的話如沐春風,不合時宜的話猶如利劍。刀瘡易好,惡言難消。願往後餘生,你我都能學會好好說話。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感恩的意義(1)

不貪圖不勞而獲 

前言:「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5)。求主賜我們智慧,分辨真假,日常生活的每個腳步都行在光明中,不落入網羅。 

在今天感恩節說感恩」很容易,反正不花錢。但實際生活上如何學會感恩呢?方法應該很多。 

我認為第一步是學會避免被騙,因為上當後的損失不只是錢財,更難受的是自責的情緒,覺得自己為什麼這麼傻?金錢的損失或許可以賺回,但心裡創傷很難修復,這樣便不容易感恩。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騙徒往往會一路騙受害者到榨乾為止,就算報案,詐騙集團不在境內,很難逮捕,當金額大到很難賺回,一生更難感恩。 

一個人受騙,除了經驗不足,需要習慣多方查問外(比如165詐騙專線),更重要的是:「不貪圖不勞而獲,這是詐騙得逞的主因。不貪圖非分之財,更會懂得對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感恩。 

下文摘自美國休士頓大學刑事司法教授 王曉明 的建議 

美國人在2022的欺詐中損失88億美元,比2021增加30%,平均每6個人有一個碰過電子詐騙。 

根據研究,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受害者,不過長者的比率是一般人的3倍,因為65歲以上的長者處於空巢期,也有些積蓄,對陌生人比較有禮貌,容易失去警覺。 

騙局的套路通常是抓住人性弱點,有兩個核心元素——接觸和信任。「接觸」的套路通常是冒充社群裡的一員,自己人騙自己人;「信任」的套路是偽裝成光明天使,博取受害者的信任: 

(1)快速發財,例如「你被特別選中了」、「恭喜中獎」、「如果您購買我們的產品、將獲得獎金」等。騙徒通常要上鉤的受害者「必須立即下定決心,機會只有現在」,即使受害者要求提供更多資訊,他們也很樂意,將受害者引到與騙子同夥的網站,取得受害者的信任。 

(2)下載來路不明的APP。軟件開發要測試,年輕人很高興參加,可以得到免費獎勵。測試軟件夾帶惡意程式,在下載者的手機開後門,竊取個人資料。詐騙集團可以將下載者銀行APP帳戶的錢轉走。 

(3)假冒官署,例如冒充國稅局隨機撥電話,威嚇說「你已經涉案」,包括洗錢、逃稅等,騙徒懂讀心術,從你的回話知道弱點,就以連環套路施壓,例如「那就太遲了」、「必須要配合」、「核實一下你的身分」、「你的賬戶被凍結」、「我們要逮捕你」等,不給受害者思考的時間。 

(4)詐騙集團用AI的深偽技術製作假影片、音檔、照片,以騙取信任。「眼見不能為憑」。AI往往無法套用到人臉側面及脖子,側臉模糊、臉跟脖子的色差嚴重;手無法套用到AI,騙徒的手在臉前揮動,就有類似透明的效果,並導致臉部形像扭曲。接到視訊通話,可要求對方轉側臉或揮手。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不懂認錯道歉的年輕人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全台最美的桃園圖書館落成,有位「柯粉」酸酸留言: 

「營造成本近30+桃園精華區土地成本近150=至少180億以上的成本,你猜租20年給營運商的租金是多少?鄭太子爺文燦告訴你:20億。還沒算上持續的頂樓漏水(今年七月大雨,頂樓漏水+地下室淹水)跟消防安檢疑慮。鄭文燦謝謝你。」 

我回答她:「不要造謠,建造成本20.88億(其他費用與建造無關),土地才1500坪,最好是土地每坪1000萬。」

她不甘示弱,貼了自由時報新聞寫著15千坪,然後說:「所以自由是假新聞咯?」 

我只好再回:「那是地坪,有什麼建築物的土地 5公頃呢?地坪,地可以是樓地板面積,也可以是土地面積。自己要獨立思考。」 

結果呢?她把15千坪的照片刪除,沒有道歉,然後留下「所以自由是假新聞咯?」。就我的經驗,柯粉及柯教主就是這樣。 

其實,所謂租20年租金20億也是錯的。通常還有隨著廠商營業額繳一定百分比當回饋金,況且圖書館免費入場,週邊餐飲、電影院…才需租金,所以建造成本20億有多少跟租金有關,要看營運計劃書,隨便兜只是凸顯無知。 

誰都會無知,要懂得道歉,不要像無賴的柯教主,人生就沒意義了,要知道自己還很年輕啊。(eaton)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不明不白的公教人員

最近在臉書看到一篇「一年旅行200天,蔡靜君夫婦的Long Stay退休生活」,提到這對教師夫婦50歲退休,經常到各國長住,有次去西雅圖探望大學畢業的女兒,住女兒家,順便旅遊。 

我有感而發留言:台灣月薪中位數3.7萬元,以前教師50歲退休,退休金6萬多,還要反年改,實在沒有道理。有臉友附和:年改前我的科長(中央部會9職等)月退跟上班差不多,約8-9萬。 

結果引起一位女性酸酸回說:「我是年改後的,現在要58歲才能退,退休金大約4萬,但我每月退撫基金繳4仟多,聽說勞工繳很少但退休金可以兩三萬,超羨慕。」 

年改這件事,我知之甚詳,投書媒體戰過好幾回了,原想說妳踢到鐵板了,後來還是溫和回答: 

//可惜,你在同溫層被洗腦了。我講年改前不合理,其實年改後也過於優厚,都在吃下一代的錢。請問,妳繳4仟多繳多少年?從進入公職至今共繳了多少?我幫妳算好了,假設年資30年、領4萬,年報酬率約12% 

而且,要比繳多少,要看全部繳多少,不能只算受雇者,雇主、政府撥繳的難道不是錢嗎?比如,勞工自費20%,勞保最高薪資45,800,現在勞保費率12%,共繳5,496。至於公保,以112年度生效退休撫卹基金繳納金:基本俸*2*15%為準,俸點61013,002 

勞保30年,要到65歲領21,297,若60歲提前領,打8折領18,102。若能58歲領,再打92折,就是16,653。這樣,勞保年金約公教年金的41.6% (16,653/40,000),勞保保費約公教的42.2%(5,496/13,002) 

兩者看似差不多,勞工不管薪資多少,保額最高45,800,之前是43,900,遠低於公保本俸*2。不知這樣你懂了嗎?// 

總之,認為自己擁有的不夠,還想要更多,這種人專注在自己的需求,無暇顧及別人的自私心理,就是一種貧窮心態。

哈該書16描述這種人說:你們撒的種多,收的卻少,你們吃卻不得飽,喝卻不得足,穿衣服卻不得暖,得工錢的將工錢裝在破漏的囊中。(eaton)

「讓3%」的問題

藍白和協商,若民調差距在可容忍的誤差範圍內,侯得1分,超過範圍,民調高的得1分。 

現在柯文哲認為可容忍的誤差範圍是「3%」,而不是國民黨的「6%」。結果侯柯比從國民黨版的5:1,變成柯版的3:3平手。 

問題是,簽署文件上清楚寫著「統計誤差」(),通常正負3%,大二統計學,甚至高中數學就教了。按照柯文哲的定義---正負1.5%範圍,完全跟「統計誤差」(margin of error)的概念無關。 

樣本的品質關鍵在「不偏」和「獨立」。不偏指母體中的每個個體被選中的機會都一樣;獨立是指一個個體被選中,不會影響其他個體被選中。所以抽樣方法很重要。不遵照統計抽樣原理,「柯氏差距」根本沒有意義。

柯文哲為何要改稱「讓3%」?可能原因有三:第一,當初協商簽名,就表示願意當副手了,現在發現支持者大反彈,需要演戲一番。這點,要等到週三登記截止日才會知道。 

第二,自己沒搞懂定義,不知在簽什麼。這有可能,只在乎考試分數,現在忘了統計上的意義。可是,事後說「我不了解」或「我認知錯誤」,就想撕毁約定,國家社會豈不崩潰? 

第三,找藉口反悔。若是,柯文哲競選海報寫上科學、理性,實際缺乏理性邏輯、不相信專家、反反覆覆、只求目的不擇手段,完全是反科學。 

不管原因如何,民眾黨是沒有知識、行事無賴的地痞流氓。這個團體佔領政治職位,若人數不多,社會還有能力抵抗,如果有決定性影響,國家就會出現大災難。(eaton) 

註:依據中央極限定理,樣本經權數調整的有效樣本1067個,在95%信心水準(Z=1.96),兩者支持度接近(變異數0.25)下,統計誤差 ±3% = 1.96*(0.25/1067)^0.5。如果是對比式民調,變異數提高一倍,統計誤差變為±6%。想降低「統計誤差」,就要提高調查樣本數。藍白和這次參考過去民調,而台灣民調的有效樣本通常約1000個,所以不可能得到更低的「統計誤差」了。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為了更大的善,惡是必要的

愛因斯坦當年去大學演講,他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您相信上帝嗎?他的回答很有趣,他說他相信萊布尼的上帝。 

萊布尼茲(G. W. Leibniz, 1646-1716)是「全能天才」,他和牛頓先後獨立發明微積分,而且他用的數學符號更廣泛使用。他對形上學、知識論、邏輯、宗教哲學數學、物理學、地理學、法理學與歷史等都做出深遠而重要的貢獻。

萊布尼茲曾說:「樂觀派說這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個,悲觀派表示同意。所以至少存在一個共識。」這段話可解答:聖經舊約故事充滿殺戮,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個嗎

他的意思是,所有參與爭論的人都同意,上帝一定會創造所有可能創造的世界中最好的一個。他們爭論的問題只在於:現在這個世界是否就是上帝創造的那個?(對此持反對意見等於主張上帝不存在,就不必爭論了) 

萊布尼茲承認要論證「最好的一個」不容易,試問要如何得知?但如果我們擁有可以強有力證明上帝的論證,就可以間接論證這一點,因為上帝一定會創造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個,這是人人都同意的。 

不過,還是有反對者主張既然上帝是全能全善的,擁有隨心所欲能力,為什麼不創造沒有苦難罪惡的世界?如果上帝本來可以創造沒有苦難罪惡的世界卻沒有創造,祂就是沒有選擇創造最好的世界。 

若只是要駁倒持反對意見比較容易:因為不需要證明這個世界是最好的世界,只要證明罪惡苦難的存在,不足以否定這個世界是最好的世界。 

上帝確實可以創造只有少許原子或星星的世界,又或創造有大量星星而沒有生物的世界,諸如此類。我們的世界雖然有苦難罪惡,仍然比那些世界更勝一籌。我們的世界住著有意識、有理性、有道德,和有可能獲得永恆救贖的存有,反觀其他的世界是一片死水。 

這顯示出一條普遍原則:最好的計劃並不會一律排擠惡。因為惡有時是帶來更大的善所必需。例如,一個將軍寧可選擇有若干死傷的大勝利而不選擇沒有死傷又沒有大勝利的情況。 

獲得上帝救贖的必要條件是擁有自由意志,但既然人類擁有自由意志,就必然有些人做壞事。請問,以下何者較佳:是一個既沒有罪惡又沒有自由意志的世界,還是一個有自由意志但又有少數人會做壞事的世界?答案顯然是後者。 

聖經本身就闡明過這道理:上帝明明預知亞當和夏娃會做些什麼,但仍然把他們創造出來,導致人類獲罪被貶謫。因為這事件可以為救主的出現鋪路,讓世界得到原不可能得到的巨大價值,甚至無限價值。 

所以,有惡的存在不足以顯示現有世界不是最好的世界,因為它表現的種種惡也許只是成就大得多的善的必要條件。這個世界有時看起來真的很糟糕,但我們卻不能由此推論,它不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個。惡的存在也不足以做為不相信上帝存在的理由。(eaton) 

後記:我認為為了更大的善,惡是必要的這句話或許也可以讓我們冷靜看待苦難。本文參考安德魯・佩辛,《哲學家如何看待神》:萊布尼茲證明上帝存在的全新方法。


因信稱義或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

這篇是目前個人心得。一些教派強調信心的角色,而另一些強調行為的角色。我認為兩者都對,但「因信稱義」的重要性大得多。 

「因信稱義」:這觀點強調信仰而獲得拯救。信心是獲得救恩的關鍵,而行為並不是獲得救恩的基礎。這種觀點的支持者可能引用一些經文,如羅馬書3:28所以,我們認為人因信稱義,是不是只因著遵守律法的規條,乃是因信耶穌基督,連我們信基督的,也是這樣。 

「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這觀點強調信心和行為之間的聯繫,認為真正的信仰應該反映在生活中的行為上。這種觀點的支持者引用雅各書2:17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 

簡單說,「因信稱義」是指「信耶穌就必得救」,保羅、馬丁路德所提出的真理。聖經指出許多可「信」的地方,比如相信「耶穌死而復活」相信上帝有永恆的神性,祂是全能、慈愛、公義、憐憫、救贖,饒恕、供應、引導、保護、揹負重擔、垂聽禱告、安慰鼓勵的神。 

有了「信」,聖靈永住信徒,人不論是外在或內在都慢慢變成聖潔,就能剷除「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古卷為兇殺、醉酒、荒宴」等16種邪行,聖靈的律幫助我們治死罪的律,從此罪惡要主宰我們變得不可能,聖靈隨時都能殲滅罪惡的邪行,小小基督徒就能逐漸得勝,最終將成為聖潔的得勝者,就有資格承接上帝給我們的不朽基業。這個基業就是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聖城這個神的基業 

反觀若把「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擺第一,這樣是不是取代耶穌,用行為論斷別人是否得救問題是,「行為」是漫無止境的,猶太律法有613條,民法有千條以上,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很難完全做到,要每一條都不違反根本不可能,日常就患得患失,無法安寧,得救就沒有指望了。 

所以,我相信「一次得救,永遠得救」,只要持守信心的盼望,就能結出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5:22-23(eaton)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選擇讚美

選擇讚美(1)

讚美是對抗困境的武器

生命的現實場景,有時讓我們感到憂悶、煩躁、憤怒、憂傷、心懷不平,要如何跨越困境呢?這時,可以思想與讚美有關的真理:

1.讚美能帶來安慰的力量。詩篇42:11: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神。當你在困境中能讚美神,就能邀請到神的同在,然後進入你生命的現場,帶來安慰的力量。

2.讚美能帶來勝利。歷代志下20:10-24:約沙法王說:神啊,我們無力抵擋大軍,也不知道怎樣行?我們的眼目單單仰望你。耶和華說:不要因這大軍恐懼驚惶,因為勝敗不在乎你們,乃在乎神。約沙法設立讚美團,說:當稱謝耶和華,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神派伏兵擊殺亞捫、摩押和西珥山人的聯軍,使自相殘殺,贏得勝利。

3.讚美的祭鬆開鎖錬。使徒行傳16:25-26:約在半夜,保羅和西拉禱告,唱詩讚美神,衆囚犯也側耳而聽。忽然地大震動,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監門立刻全開,衆囚犯的鎖鏈也都鬆開了。保羅和西拉在監牢裡備受傷痛,還能獻上讚美的祭,因為他們看見神還是坐在天上。這種讚美是從他們的痛苦和損失中發出來的。這一種讚美是祭;是向自己死,從神而活的祭。

4.讚美是戰勝仇敵的武器。約書亞記6:20:當你在爭戰中把頻道轉向讚美神時,神就接手你的戰役,你生命中所有的耶利哥城牆都將猛然倒塌,使你充滿生命力去面對生命中的高山低谷。

在無法讚美的時刻,仇敵在我們裡面叫囂:你的神在哪裡?讓我們開始懷疑、埋怨、不信任神、而無法開口讚美。當你無畏辛苦,選擇讚美當作武器,邪靈就無法在讚美的氛圍中活下去,那是神的居所。當讚美的恩膏運行在你裡面時,不論你面對任何戰役,你都將成為全面的得勝者,而不是一個倖存者。

選擇讚美(2)

讓讚美成為生活方式

在沉重憂傷的時刻,讚美似乎是有違人性的,要如何勇敢站起來讚美神,這是非常挑戰人的。或者,也許今天你能、昨天你能、前天你也能,你都能讚美神,但是有一天你卻不能。因為那一天是你很痛的一天,那一天是你一點光都沒有,那一天你受了許多的冤枉毁謗,你覺得替自己流淚、埋怨都來不及,哪裡還能讚美神?

然而,若讓讚美成為我們日常的生活方式,就能在沉重憂傷時刻歇息,歇息夠了,然後能慢慢站起來,成為得勝者:

(1)讓一天的清晨,從讚美開始。詩篇5:3:耶和華啊。早晨你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並要警醒。弟兄姐妹們!詩篇71:8:你的讚美,你的榮耀終日必滿了我的口。

(2)預備讚美,讓讚美轉移戰役。停止:抱怨、懷疑、不信、憤怒,自怨自艾;看見:神的全能和慈愛,祂永不改變;聽見:神安慰鼓勵帶領的聲音;讚美:超越處境和感覺起來讚美神,知道祂是配得讚美的。

(3)讓讚美成為與神連結的熱線。詩篇105:1-4: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祂的名,在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要向他唱詩歌頌,談論祂一切奇妙的作為。要以祂的聖名誇耀;尋求耶和華的人,心中應當歡喜。要尋求耶和華與祂的能力,時常尋求祂的面。

(4)黑暗時刻大聲讚美。當我們大聲歡呼讚美,會經歷到從神而來的喜樂、力量、榮耀。給神一個大大的讚美,能為你的處境帶來夠大的亮光,而這樣的讚美更有聲量,震撼天堂,讓神得著極大的榮耀。

(5)邀請神介入。在一切困境中,獻上讚美,邀請神介入,你的生命就被改變,化逆為順;那是交托給神,而不是靠神剛強對抗。溫瑪莎艾碧格(1874),羅炳森師母,她的祖先是1630年由英國移民到美國的清教徒,她說:

當失意的感覺來到,你要立刻起來抵擋、遠離或制止它?把它交給主,不再理會不要再去想它。要快快樂樂地說話,保持一副爽朗的臉色,安息下來;交它在主的手裡就好。

無論是小或大的難處,痛切的失意或輕微的沮喪,都要保持你的讚美和信心;不要去看那一些人事物,也不要看你自己;你只要看耶穌就好了。假若你天天讚美主,時時刻刻地讚美主,你將不知道會發生多大的事,那是會使你前所閱歷的一切都失去顏色的。

你必常常看見主,將有一個極其驚人的大改變要臨到你這個人。你要以祂自己的道為樂,以祂的願望來代替你那天然人的願望,你也要在祂面前狂喜,你就要以稱頌、讚美、誇耀祂的聖名了。這樣的人,便在那一些得勝者的行列。

(6)明白讚美不是手段,讚美是目的。當我們不斷讚美神,神卻沒有成就關乎我的事情?如果把讚美當作是要神為你成就事情的手段,這樣的讚美就錯失方向。

詩篇147:1: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因歌頌我們的神為善為美,讚美的話是合宜的。詩篇145:3:耶和華本為大,該受大讚美,其大無法測度。

讚美耶和華,是為了歌頌神。上帝是神,耶和華配得一切的讚美,讚美耶和華的永恆和神性,讚美祂一切奇妙的作為。我們尊崇祂,就當讚美祂的全能、慈愛、公義、憐憫、救贖,饒恕、供應、引導、保護、揹負重擔、垂聽禱告、安慰鼓勵。(eaton)

本文參考編輯:蔡晶玫牧師,勇於跨越-我選擇讚美

白開水有白色懸浮物,有沒有問題?

一般人看到自來水煮沸後產生白色懸浮物,對水質安全有疑慮,也有人擔心長期飲用容易結石,所以會去買生水或購買濾水器。

自來水的水源不論是水庫水、地表水、地下水,來源都是「雨水」,雨降到山區或平地入滲地表,天然礦物質就會溶解到水中。

於是,自來水煮沸後會形成碳酸鈣及碳酸鎂的白色沉澱物,俗稱「鍋垢」,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傷害,甚至還是不可缺乏的礦物質。

反而水中沒有鈣、鎂離子,就是太軟的水,容易把保護血管壁上的微量元素氧化,因此適當攝取鎂離子、鈣離子除能維持正常生理機能,還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至於水質硬度和泌尿結石無直接關係,結石的成分是草酸鈣或與磷酸鈣,結石是生理與生活習慣造成的。總之,水質好壞不在軟、硬之別(註),潔淨、衛生、安全才是重點。(eaton)

註:台灣自然水會檢驗「總硬度」,當鈣鎂含量較高時,總硬度的檢測值就會高,屬於「硬水」,煮沸後部分鈣鎂離子會產生白色沉澱物;若水中鈣、鎂離子含量較少,屬於「軟水」,煮沸後較少產生白色沉澱物。https://www8.water.gov.tw/ch/00home/home.asp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

一周不洗枕頭會怎樣?

美國研究發現,1周沒有清洗枕頭套、枕巾,所附著的細菌量比馬桶座還要多1.7萬倍。Dr. Hadley King指出,使用同個枕頭套達一週,可能導致皮膚炎。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實際是否這麼驚人,有待討論,但臨床收治不少後腦杓嚴重毛囊炎個案,而共同點為「已有好幾個月沒換過枕套、枕巾」。 

一項研究顯示,「枕頭用8年後,有10%的重量是來自塵蟎屍體的重量。」譚敦慈指出,許多人皮膚長痘痘都不會好,也是蟎蟲寄生過多惹的禍。 

Dr. Hadley King建議,每週清潔2枕頭套、枕巾為佳。天氣炎熱,睡前洗澡洗頭時,必須沖乾淨,並將頭髮吹乾。平時應該勤於更換枕套、枕巾,以免後腦杓冒出毛囊炎,或是臉頰長出痘痘。

辯證真相

人們通常很固執,被啟蒙很難。原因至少二個,一是看到甚麼,就隨便判斷,不管旁人說甚麼,還自以為是。二是活在謊言之中,從不反省,除非死到臨頭。 

很多事不用「不見棺材不流淚」,我們可以思想:當年六百萬猶太人,為什麼乖乖坐上火車到集中營,排隊走進毒氣室。如果知道火車的終點是毒氣室,會不會群起反抗,就算不能扭轉命運? 

猶太人笨嗎?納粹知道六百萬人反抗的力量,所以溫水煮青蛙,通過宣傳和謊言欺騙他們,聲稱他們被遷移到東方工作和重新定居。而猶太人在被圍困和恐懼的環境中,沒有足夠訊息判斷真相。 

在納粹統治下,猶太人社區的意見領袖,包括拉比、知識分子和社區領導,被強制加入猶太人議會,負責執行納粹的命令,包括組織人們遷移,有時選擇哪些人被送往勞動營或集中營。 

有些領袖欺壓同胞;有些嘗試合作,希望最小化損害;有些秘密組織抵抗;有些利用地位救助人們,無論是賄賂、偽造文件,還是安排逃亡。 

然而他們被謊言欺騙,不認為會被種族滅絕,而且認為不論採取何種行動,都無法改變絕望的境地。這是乖乖坐上火車到集中營的根本原因。 

問題是,活在同溫層如何知道真相?在消滅猶太人之前,納粹知道打不如騙,看來這一招在台灣也很有效!

2023年11月9日 星期四

感謝牛車駕駛及牛們

民國3年出生!那個年代的牛車執照,與現今的汽車駕照一樣重要,是生財工具,因為牛車駕駛也很不容易,至少要懂得駕馭() 

感恩節快到了,想到幾件值得感恩的事

1.     科技帶來便利,躬逢其盛。

2.     不用像以前的人辛苦掙錢過活。

3.     感謝牛車駕駛及牛們為今日經濟發展帶來基礎。

4.     那時代人的普遍清瘦,營養不足,不像現代人要減肥。

5.     現在有多少工作比牛車駕駛耗體力呢?不多!

6.     想起懷念過去,現在要搭牛車,可以去彰化王功、芳苑、大城吃蚵,感受「牛車產業文化」。

7.     還有呢,應該還有




2023年11月7日 星期二

諸葛亮誡子文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需靜也,才需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焰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志與歲去,遂成枯落,悲嘆窮廬,將何及也!

 白話:君子的行為,以寧靜來修養自己,以節儉來培養道德,如果不淡泊就不能清晰表達自己的志向,如果不寧靜就不能取得遠大的成就。因為學習需要安靜,才能發展自己的才智,不學習就不能擴展才智,如果不寧靜就不能完成學業,如果心浮氣躁就無法深入研究精深的知識,如果心急如火就無法理性思考。年歲飛逝,志向隨著歲月逝去,最終變得荒廢,感到寂寞和無奈,將來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