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本書指出臨終分錢的盲點。摘要編輯自:比爾.柏金斯,《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遠流出版,2023
根據美國聯準會調查發現,不管是哪個收入族群,最多「遺產繼承者」的年齡落在60歲左右。為什麼這樣?人類理性思考有兩個敵人:慣性和恐懼。前者指從眾,旁邊的人也這樣;後者指不知何時離世,說不定還要花很多錢。
乍聽之下,很有道理。而且可能還會說,孩子得不到遺產會很慘。問題是,通常這些遺產來得太晚,錯過時機。結果是:「三不」⸺ 不確定會給多少、不確定什麼時候給、不確定會給誰(誰知你往生了,哪個繼承者還活著?)
這麼多的不確定怎麼稱得上關愛?這根本是關愛的相反:把所有的後果都任憑機運決定,代表你不在乎花了好多年時間為未來不確定是誰繼承而工作,也代表不在乎最親愛的人得到遺產是什麼時候。
瑪莉娜克拉科夫斯基曾訪查一位女性,儘管母親非常有錢,但她仍深陷財務窘境:
維吉尼亞・柯林離婚後,她的前夫沒有負擔養育孩子的錢,全靠自己扶養4個小孩,生活幾乎處於赤貧邊緣。當維吉尼亞49歲時,76歲的母親過世,她有四個兄弟姐妹,每人分得13萬美元(約台幣420萬)。「意外之財讓人高興,但可以早一點得到,就會更有價值。」維吉尼亞說。
多麼令人悲傷的狀況:有人多年來只能勉強養活自己跟小孩,而她的父母卻非常有錢,但是就像其他很多人一樣,他們只想等到死後才要把錢給女兒。為什麼沒有採取更積極的行動?
其中一個原因是慣性,這剛好跟積極行動相反。慣性讓人覺得輕鬆,而且旁邊多數人都這麼做。可悲的是,明明可以對自己的人生可以多加思考,可以為自己孩子多想想,但沒那麼做。
還有另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恐懼,它會阻礙你理性思考和積極行動。這正是讓維吉尼亞的父母在她處於貧困邊緣時沒有在財務上伸出援手的原因。
「我爸爸是德國移民的兒子,成長於大蕭條時期,他害怕錢不夠,即使他們很富足了。他們擔心萬一生了很嚴重、要花很多錢的病該怎麼辦?」維吉尼亞解釋說。結果,維吉尼亞的父親活到90多歲,比母親還長壽。儘管他有一些重大疾病,私人保險和醫療保險支付大部分的費用。
我知道事後諸葛很容易。也許她父親只是很幸運。但請記住,你可以買長期照護保險,其費用遠低於可能永遠不會到來的危機而存下大量金錢的自我保險。它就跟任何其他保險一樣。
不管怎樣,可以視情況,不要等到死了才把錢拿出來。「如果在30歲時得到一筆錢,可以買一間不錯的房子,在你想要養育自己孩子的環境中養育他們,而不必像我那樣拮据度日。」維吉尼亞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