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詮釋,為什麼這麼多人熱愛悲傷的音樂。其實那些緣由的根源,跟人與生俱來的「渴慕」有關。
「渴慕」有許多展現方式,追尋浪漫的愛情也是其一。「渴慕」不是發源於浪漫愛情,而是渴慕先出現,獨立存在。
1992年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作品《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大賣1,200萬本,3年後拍成電影,由梅莉.史翠普與克林.伊斯威特主演,票房達1.82億美元。
這部「進步前衛」的電影,就是詮釋「渴慕」浪漫的愛情。說前衛,當時我看了,深不以為然。鼓勵人們接受試探,多少人能像女主角最終縮手?這類左派思想,對離婚率提高作出貢獻。因為婚姻有「義」的成分,隨便有離婚念頭,便是一開始就不想執子之手,白頭偕老,所以東西壞了,不修理,直接丟掉。
更簡單說,這種「渴慕」例子,虛無飄渺不真實,不考慮代價,無法帶來益處。三十年後,《悲欣交集》的作者跟我站在同一陣線,看她寫的故事概要及評論(我作了摘要編輯):
// 來自義大利的女子芬西絲卡優雅聰慧,歷練豐富,二戰末期嫁給一位美國軍人,一同搬回愛荷華州的小農村。那裡的人很好,會和鄰居分享蛋糕,照顧老人家,還會一起排擠犯錯的人,包括通姦者。
芬西絲卡深愛著他們的孩子,丈夫和善忠誠,但見識有限。有天,她家人離鎮一個星期,前往農貿市場展售豬隻。這是婚後她首度獨留在農莊,細細品嘗獨處時光。
接著一名《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敲她家的門,詢問某著名景點怎麼走……接下來的4天,倆人陷入瘋狂的婚外情。
攝影師哀求芬西絲卡跟他走,於是芬西絲卡動手打包行李。最後一分鐘,她又把東西從行李箱裡拿了出來。部分的原因是她是有夫之婦,還有孩子,而且鎮上的眼光依舊沒有鬆懈。
也有部分是因為,她知道和攝影師一起去過一個全然無瑕的美麗世界。現在,該是回到真實世界的時候了。如果兩人決定永遠待在那個完美世界,注定逐漸褪色。於是她向攝影師永遠道別,兩人餘生依舊渴望著彼此。
芬西絲卡選擇靜靜地將這段情緣存在心中,而攝影師不斷重溫翻新記憶。攝影師過世幾年之後,芬西絲卡收到了他整理的相簿,裡頭記錄著那4天的點點滴滴。
媒體認為電影大受歡迎,是因為許多女性困在不幸福的婚姻,渴望著英俊攝影師的到來。 小說出版後蔚為風潮,讀者分成兩派:放棄童話般的愛情,全心擁抱不完美的愛情?還是相信柏拉圖《饗宴篇》裡的兩人合一狀態?最後宙斯決定將兩人分開,所以人類才會一生都在期盼遺失的另一半。
還有另一種流傳好幾個世紀的觀點。人對於「完美」之愛的追求很正常,也令人嚮往,內心深處會渴慕著與所愛的靈魂結合,因為唯有透過渴慕這條路,才能找到歸屬。
但,這不是故事真正的意涵。不斷尋找失落的另一半,但真有「完美」的靈魂伴侶嗎?有強大的理由,駁斥柏拉圖的靈魂分開論與歸屬論,最簡單的理由是:你並不好相處!接受伴侶和自己的不完美,愛情才能更美好。(研究實例說明落落長,略)
活在現實的世界裡,你當然知道答案:根本沒有什麼失落的另一半。靈魂伴侶並不存在,沒有人可以滿足我們所有的需求。假如想要追求毫不費力、永無止盡又毫無盡頭的滿足狀態,那麼將會很失望,因為這樣很不成熟,神經兮兮的。人應該要長大,克服這樣的欲望。//
後記:《麥迪遜之橋》這類左派思想,鼓勵人們按著完美的想像接受試探,問題是,多少人能像女主角最終縮手?恐怕只對提高離婚率作出貢獻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