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如何活出公義與憐憫

如何活出公義與憐憫 

之一我們該無條件地寬恕別人嗎?

https://traditional-odb.org/mercy-and-justice/question-7/ 

在生活中,怵目驚心的罪案頻頻發生,讓人痛心疾首。我們可能在想:「上帝也會饒恕無惡不作的兇手嗎?祂的饒恕不會使受害者的親友再次受傷害嗎?」既然上帝樂意饒恕任何人,這是否表示,基督徒應該效法上帝,總是無條件地寬恕別人嗎? 

不是。容許弟兄姊妹蓄意傷害我們,卻不要他們負起責任,這樣的愛不對。像聖經許多原則一樣,要看時機(或條件,天下道理都有假設前提)。儘管我們應無條件地愛人(尋求別人的好處,而不是傷害人),但耶穌也說,當別人承認犯錯,才饒恕他們(路17:1-10;太18:15-17)。 

耶穌說,若不饒恕別人,祂也不饒恕我們,是針對不願意的心:不願意愛曾經傷害我們的人,不願意饒恕懊悔承認錯誤的人(路17:3-4)。我們已得著祂的恩慈和饒恕,所以祂不容許硬著心腸,堅持不饒恕認錯的弟兄姊妹。 

上帝饒恕大屠殺的兇手,合乎道德嗎?或許,可以換另一個角度,思考更重要的真理:「如果連環殺手降服在上帝愛子的面前,乞求憐憫,上帝都施恩饒恕,我們豈不是都有盼望?」 

耶穌在十字架上也祈求上帝饒恕嘲笑羞辱祂的人(路23:34),祂的愛使祂勝過一切。上帝的愛就是這麼奇妙。祂能改變聲名狼藉之人的生命,讓他們見證上帝慈愛與饒恕。 

事實上,在上帝面前,世人都一樣,無論是殺人或發怒,姦淫或好色,偷竊或貪心,人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行付代價。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是無法自救的罪人,才會渴望尋求認識上帝。人類從起初絕對完美的世界墮落之後,惟有接受上帝恩典的救贖才有指望。 

反思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不可饒恕的對象?他為你帶來怎樣的傷害?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行付代價。當你思想上帝是何等寬容你時,這提醒你該如何對待傷害過你的人? 

之二我們該如何活出公義與憐憫/葉應霖

https://traditional-odb.org/mercy-and-justice/question-9/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加書6:8 

彌迦是與以賽亞同時期的先知,他的名字意為「有誰像上帝?」每天,上帝都在尋找願意按祂公義及憐憫的心意來行事,並且在地上為祂作見證的人。 

然而,公義的意識形態(ideology)是嚴格執行懲罰;憐憫卻是寬恕不再追究,兩者南轅北轍。既然如此,有可能同時活出公義和憐憫嗎? 

除了概念對立,要在這充滿罪惡的世界中,活出上帝的公義和憐憫,近乎不可能。如果生在天下太平,以及完全順服上帝誡命的時代,才有可能做到。在該景況下,社會的觀點較值得被認同,前路可期,人生自然更有希望。上帝的公義制度,以及人能夠得祂憐憫的盼望也更容易實現。這就如昔日「大衛作以色列眾人的王,又向眾民秉公行義」(撒下8:15)之時,那似乎是所有人認識上帝的黃金時代。 

反觀現今,國家頻頻出現政權更替,政治遊戲的規則變化不斷,導致地上的公義法則模糊不清。當找不著明確的遊戲規則時,社會便顯得混亂無序。公義不見了,憐恤何處尋?上帝的同在彷彿遙不可及,我們只能默然無聲,不是嗎? 

聖經中提到有關公義和憐憫的例子,談及上帝僕人在不同的時代,揣摩著如何與上帝合奏出「公義和憐憫」的樂章,以回應地上的不公不義,叫人仰望天國。令人不解的是,這樂章的節奏卻非如出一轍。 

在以色列人亡國之前,也就是以賽亞先知的時代(以賽亞書1-39章),以色列人還能在地上實踐上帝的公義和公平,可以實際經驗到上帝的憐憫:「夜間,我心中羨慕祢;我裡面的靈切切尋求祢。因為祢在世上行審判的時候,地上的居民就學習公義。」(以賽亞書26:9)面對亞述王西拿基立的入侵(列王紀下18-19章;以賽亞書36-37章),希西家的求告也得蒙上帝即時的幫助,擊退亞述大軍。在那些時代裡,上帝的子民大都能自信地與上帝合奏出屬天的完美樂章:仇敵當前,公義得彰顯,人民得憐憫。 

然而,就在以色列人亡國的前後,「公義和憐憫」的調子出現大逆轉。例如在耶利米的時代,上帝似乎停止演奏。面對那未受割禮且邪惡的巴比倫,「反巴比倫聯盟」(埃及、猶大、以東、亞捫人、摩押人)竟無法扭轉眼前的困局(耶利米書9:23-26)。上帝的慈愛、公平和公義,已不能藉著地上的智慧、力量及祈求去兌現。 

以賽亞先知在接下來的見證中提到(以賽亞書40-66章),臣服於外族政權之時,以色列人因著曾經歷上帝的公義,所以更熱切盼望上帝以救贖主的身分出現,如祂所應許的:「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上帝。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41:10 

可是,困境當前,公義似乎沒有彰顯,憐憫也彷佛不復見。在以色列人感到不解、看似前後矛盾的歷史進程裡,耶穌基督悄然地來到以色列人當中,以受苦、釘死、復活,以及承諾再來的事蹟,為他們「公義和憐憫」的樂章添上祂的演繹。 

這或許顛覆以色列人對上帝彰顯公義和憐憫的想像,但如上帝所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以賽亞書55:8)。我們可以確信的是,耶穌已替我們滿足上帝公義的要求,使我們得蒙上帝的憐憫,也得享天國子民的身分。 

如今,身為天國的子民,我們要站在上帝公義的那一邊,讉責地上的不公不義,期望在地上實踐天上法規,畢竟全地都屬於主,而遵行上帝的誡命必蒙福 (申命記7:12-26;詩篇1篇)。 

另一方面,身為渺小且有罪的受造物,除了倚靠恩典,我們都無法滿足上帝公義的要求,畢竟我們也是嘴唇不潔的人(以賽亞書6:5),與地上其他受造物同呻吟,忍受陣痛,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羅馬書8:20-22)。因此,我們應該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我們一樣(以弗所書4:32)。 

有誰像上帝?正是那些清楚曉得,並且願意活在上帝的公義和憐憫之中的人。求主保守我們,在混亂無序的世界裡持續仰望祂,有智慧地彰顯祂公義和憐憫的屬性,也求主幫助教會合,等候祂的引導。願榮耀歸給上帝,願平安歸我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