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日 星期二

台灣人為什麼有必要降低「一切」這種思考法?

台灣人為什麼有必要降低「一切」這種思考法?

──談「分別」思考對台灣人的重要性 

前言:深具洞見的文章。作者宋澤萊是國家文藝獎得主,從佛教改信基督。他評論當代佛學大師(星雲、印順、昭慧等),遭到嚴厲批評。本文的重點是,講「分別」而非「一切」,才能實事求是。真理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聖經講「分別」,純淨真理才能引人進入生命之道。 

華人大概是各種人類中最會使用「一切」這兩個字的人,不是第一名至少是第二名。為什麼?這是因為華人信奉大乘佛教將近兩千年所得的結果。 

在大乘佛教的經典裏,有無數的「一切」這兩個字,比如《金剛經》這本典籍就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圓覺經》則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經過了將近2千年的反覆唸誦,「一切」這兩個字的思考法與感受法就深入人心,慢慢地,華人每個人就常用「一切」來指稱自己當下的心境或感受,變得很不實在起來。 

為什麼常常使用「一切」會帶來禍害呢?這是當然的。比如說,您現在有一個很壞的災難,就說是妻離子散吧!本來妻離子散就是妻離子散,僅此而已。但是因為你使用「一切」這兩個字習慣了,就說:「我目前的一切情況都很壞!沒有一項是好的。」 

因此就頓感人生的光明全然滅亡,無法尋找到任何正面的東西,乃興起看破人生的念頭,最後一了百了。這是多麼可怕的一種思考法!然而您卻從來沒有想到,也許自己最少還有一技之長,還能三餐吃飽甚至造福別人,也許活下去還很不錯。 

「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句話本來就有問題。首先「一切眾生」本來就是我們無法全部接觸的千百億萬的生靈,佛教所指稱的眾生原不止是地球的生物,也包括28個天界的生靈,您怎能通通都接觸到他們?就是地球的生物有多少,恐怕我們也不很明瞭,怎麼能隨便說「一切眾生」如何如何呢?這麼說就是打誑語,落入了一派說謊的境地裡了。 

再說,「一切眾生」乃是包括魔鬼的,假如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或「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那麼說到底魔鬼也是佛,到最後佛教就變成「佛魔同體論」了,佛與魔就分不清楚,拜魔如同拜佛了。該知道,使用「一切」這兩個字,就是大乘佛教所以變成「佛魔同體論」的宗教的來源之一。 

其實,真正釋迦牟尼的佛教﹝原始佛教﹞是反對講「一切」的宗教,它講「分別」,就是分門別類,個別推求,有一個就說有一個,有一雙就說一雙,它不會說「一切」。當您很悲傷就說自己當下很悲傷,而不說「一切都很悲傷」;當一個人成佛時,就說一個人成佛了,而不說「一切人本來都成佛」。為什麼釋迦牟尼要如此教導他的學生呢?這就是要學生實事求是,不讓學生落入虛妄說謊的境界,避開不必要的錯誤和悲劇,乃是有用的、正確的思考法! 

總之,釋迦牟尼認為能明辨明與無明、是與非、善與惡就是智慧的開端! 

底下是筆者最近無意中在臉友的臉書所寫的文字,現在謄錄在這裡,但願有更多人能看到這段文字:

釋迦牟尼說我們人的感受分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可見,佛教也是承認人生有種種快樂的感受的。因此,我們必須善於觀察,求取平衡,不被常有的苦受遮障一切。 

真正的佛陀釋迦牟尼﹝原始佛教﹞是講「分別」的,而不是講「一切」的。因此,如果出現了「一切」這兩個字都不是真正的佛法。這是劃分真正佛教與偽佛教最顯赫的法則。 

比如一般台灣人佛教徒都主張「一切皆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應該用「分別」來說才對,也就是說這個世間有一些事情是苦的,有一些事情是不苦的。 

又比如一般台灣佛教徒都說:「到最後一切歸空。」這種說法也不對。我們應該用「分別」來看待,就說:「到最後有一些是歸空的,但有一些不會歸空﹝也就是說有一些是永恆存在的﹞。」 

真正的佛教徒要善於觀察,牢記在心,最好是用筆記記載下來。苦的就說苦,不苦的就說不苦;空的就說空,不空的就說不空。這叫做「如實觀察」、「不自欺」、「觀世間如掌中果」。 

當然,如果您也能稍為研究一下基督教,那就更好了,因為它也是講「分別」的! 

宋澤萊

202182日於鹿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