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8日 星期四

新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新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先聲明,這篇僅供交流,交流需彼此平等尊重才能暢言,並貴於相信自己的想法可能是錯的,要由真理檢定與糾錯,而真理在高處。

當年弘忍大師為惠能講解《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悟說,不用再說下去了,於是弘忍將衣缽傳給惠能,囑他廣度有情,將心法流傳後世。

就我所知,這句偈頌是金剛經的本源,是指不執著四相不執著一個念頭或現象而不放,不被心外事物所困擾。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此「解脫自在」,進入「明心見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境界,從而證得涅槃。

生其心」的「」是甚麼心?普遍說法是真心。真心沒有住處,是不存怨恨、偏見和執着己見,能超然物外看待人事的同理心與慈悲心,也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智慧心。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種心能將妄想分別執著全捨放下,沒有絲毫障礙。

我想新解這「心」的意義,因為佛家為人詬病之一在於對世界沒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甚至出現個人崇拜的反智主義,而一直以來佛教所在的國家地區幾乎是貧窮野蠻的地方。

我的新解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指應該無所住,才不會生出一顆牽掛的心(有一首民歌),就是愛恨喜憂…..等等的心,亦即應無所住生其心彼此矛盾衝突。要解決衝突,需要回到現實生活,單靠念念有詞不僅不能,也只會虛耗生命。

這說法跟出世清修」違和。但試問,一個人不把自己放回世界,缺乏直面生活攪擾,甚至直面苦難和悲劇的生命力,如何能看到自己的無能、偽善、軟弱與懶惰?如何能調整自己的行為,如何能捨去放下而無所住」呢?

我至今的想法是,人畢竟是人,軟弱無能,我寧願尋找一位可依靠的終極學習的對象」,才能向著生命的標竿直跑,也才有機會觸及標竿QQ
...............


後記 再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前幾天貼了新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位修道人開罵我種種不是。在我看來,他誤解了重點,所以在此敘明。

一個人活著有兩件正確的事,一是懷疑,特別是懷疑自己,才有機會日日精進;另一是批評,才有機會推動社會進步(是否要批評有前提)對佛家來說,不懷疑自己,如何修道認虛為實、認假為真,頑固執著自我和世界,由此製造種種痛苦,如何獲得自由和解脫

對佛家來說,凡夫眾生與修行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眾生執著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致被業力(身業口業意業)牽引而輪迴不斷;而大乘行者在修行中證悟金剛智慧漸漸捨離四相,即便救度眾生,心中也不存我度了眾生,直至圓成佛道。

因此,對佛家來說,不住()」是修道的關鍵,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相當重要。尤其是理解這「心」究竟是「同理心、慈悲心、佛心」,還是「愛恨喜憂等種種牽掛的心」,也牽動正確的修行方式——出世或入世修道。

經文是這麼寫的:「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我們可以從上下文,從「其」理解「心」的意義。「其」應指「色聲香味觸法」,亦即「不住相」才不會生出「色聲香味觸法」的「牽掛心」。

應無所住生其心」是彼此衝撞衝突的。這告訴修行者,需回到現實生活,直面生活攪擾苦難和悲劇,單靠念念有詞不能證道。也就是說,把自己放回世界「入世修道」,看到自己的無能、偽善、軟弱與懶惰,然後調整行為,才有望捨去放下而無所住」。QQ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