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6日 星期二

學而時習之?

學而時習之?

「學而時習之」強調學與練習,卻沒有指出學習對象。對此,許多人,包括我,浪費無數時間學習虛假知識。要怪誰?偽思想家、老師?不,是自己照單全收。

華人是人,是人就有思考的衝動,但沒有終極學習對象,幾千年都在局部的窪地裡瞎琢磨。內在形式表現為內鬥、厚黑學;外在形式表現為假冒真理。這才是一切災難的根源[1]

找出終極學習對象之前,必須先「懷疑自己」,這是正確的工作,甚至是唯一正確的工作。唯有如此,思想家不至於理性自負,普通人不會忘記自己在世界的責任,從而靠著念念有詞虛耗生命。

要怎樣懷疑自己?「檢視自己」,把自己放回世界,了解世界。然後像小孩,不被成見、偏見、與自我感覺塞満[2],接著以一顆坦然的心,看到自己的無能、偽善、軟弱與懶惰,以致缺乏直面苦難和悲劇的生命力。

接著是尋找終極學習的對象。一名研究解析幾何的數學家,必須依靠類似十字架、橫軸和縱軸組合而成的座標,否則一切的解析都無意義。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你必須相信時間和空間的先驗存在,必須將自己安放在一個正確的範疇內,否則生命無意義。這是一個數學模型,也是明確的基要信仰。

終極學習的對象通常來自兩條路線:歷史經驗或理性主義,前者很可能走入人道主義,後者走入可隨意解釋的相對主義,或是教條化。

第三條路線是按著個人的先驗信仰,講出一個大故事,清楚知道故事從哪開始,知道故事的歷程,知道自己在故事中的位置,並且知道故事的結尾。然後相信這故事、實踐這故事,向世界展現生活方式的「新提案」[3]

這是什麼概念呢?就像《魔戒》的佛羅多和山姆,走向魔多艱難的終點,前途未卜。突然,佛羅多得到一本托爾金寫的《魔戒》,他知道了他所處世界的故事全貌,也知道他是誰,知道所遭遇的問題,以及該如何面對。QQ


註:[1]蘇小和語;[2]黃武雄語;[3]侯活士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