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防癌筆記:你不會得癌症

ღ..防癌筆記:你不會得癌症..ღ

☯導讀:
預防癌症的秘訣十分簡單,
就是常吃鹼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廢物的累積,因為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鹼平衡,是預防癌症的有效途徑。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
吸煙,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後,世界上的癌症將減少1/3; 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
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不要過多地吃鹹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
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 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堿量高的鹼性食品,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
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 可見壓力是重要的癌症誘因, 壓力導致過勞體虛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 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
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 壓力也可導致精神緊張引起氣滯血淤、毒火內陷等。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多在陽光下運動, 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 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
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 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癌症。 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鹼性體質, 使各種癌症疾病遠離自己。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 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黴的食品等, 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防癌筆記:
① 癌症不能在弱鹼性的身體中形成。
② 癌症只能在酸性身體中形成。
③ 如果你有癌症,說明你的身體是酸性的。
④ 癌症只能在一個酸性的身體內擴展。
⑤ 如果你的身體變弱鹼性,癌症就不能擴展。
⑥ 如果你能平衡你的身體PH值,
讓你的身體轉變成弱鹼性, 不管你得的是什麼癌症都可能轉變和被治好。
⑦ 不管你的情況多麼糟糕,哪怕只能活6個月, 如果你能轉變你的身體PH值到弱鹼性, 你的癌症就不會擴展,就會好轉。
⑧ 不用擔心你的家族中你的媽媽、 爸爸或任何人有癌症,只要你的身體是弱鹼性的, 你不會得,如果你已經有了癌症,它將會轉變。
⑨ 癌症都是酸性體液中生存的。 如果你的身體是酸性的,你就有可能得癌症。 如果是弱鹼的,你就不會得癌症。 如果你已有了癌症,
只要你能調整你身體的PH值到弱鹼性, 癌症就會離你而去。

【越吃越開心的七大食物】

健康食材寶典

研析報導:【越吃越開心的七大食物】

☯導讀:有些食物有助於保持身體心靈的平衡,吃下它們,你會變得心情開朗,因為他們所含的物質,都有抗憂鬱的功效。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指出,未來人類將受到三大慢性病的威脅,分別是癌症、心臟病和抑鬱症。你憂鬱嗎?那麼,看看什麼食物可以讓你快樂起來吧。

1、葡萄柚:葡萄柚有強烈的香味,可以淨化繁雜的思緒,也可以提神。此外,葡萄柚裡高量的維生素C,不僅可以維持紅血球的濃度,增強身體的抵抗力,而且維生素也可以抗壓。最重要的是,在製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時,維生素C是重要成分之一。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吃維生素C可以使學齡兒童的智力平均提高5分。

2、菠菜:卡通片中大力水手吃了菠菜後會力大無窮。但你可知道吃了菠菜也會導致心情大好?醫學專家們一致指出,缺乏葉酸也會導致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症及早發性的失智等。麥克吉爾大學的研究發現,那些被控制無法攝取足夠葉酸的人,在5個月後都會出現無法入睡、健忘、焦慮等症狀。研究人員推論,缺乏葉酸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導致憂鬱症。那麼,哪些食物含有更為豐富的葉酸呢?菠菜中葉酸含量最多,另外,幾乎所有的綠色蔬菜、水果也都含有或多或少葉酸。

3、全麥麵包: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增加血清素。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渥特曼博士說:“有些人把麵食、點心這類食物當成一種可以吃的抗憂鬱劑。”吃複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麵包、蘇打餅乾,雖然效果慢一點兒,但更合乎健康原則。更令人欣喜的是,近來發現微量礦物質硒能振奮情緒,全谷類也富含硒。而且不要忘了,全麥麵包的嚼兒勁、口感,也是它得分的因素之一。

4、櫻桃:鮮豔欲滴的櫻桃可以讓你放鬆心情。下次痛經時,你可以試試吃些櫻桃。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發現,櫻桃中含有一種叫做花青素的物質,它可以控制炎症。密歇根大學的科學家們認為,吃20粒櫻桃比吃阿司匹林更有效。

5、低脂牛奶:“女人一生不斷奶”。紐約西奈山醫藥中心在研究中發現,讓有經前症候群的婦女日服1000毫克的鈣片,3個月之後,四分之三的人都相對不那麼緊張、暴躁或焦慮。日常生活中,鈣的最佳來源是牛奶、乳酪和酸乳酪。幸運的是,低脂或脫脂的牛奶擁有更多的鈣。

6、南瓜:南瓜之所以和好心情有關,是因為它富含維生素B6和鐵。這兩種營養素都能説明人身體所儲存的血糖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人腦部惟一的燃料。所以,南瓜派曾被認為是菜單上“最聰明”的甜點。

7、大蒜:大蒜雖然會帶來不好的口氣,卻會帶來好心情。德國曾做過一項大蒜對膽固醇的功效研究,結果人們驚喜地發現,吃了大蒜製劑之後,病人沒有疲倦、焦慮、容易發怒的感覺。研究人員萬萬沒有想到,大蒜竟有這種特別的“副作用”。

偶加8.香蕉,令人快樂的食物。

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2015 年的 9 句話!

2015 年的 9 句話!

一年之後回頭看 對你這一年的影響,好處 會大到自己都嚇一大跳!開始囉...

1. 不為模糊不清的未來擔憂,只為 清清楚楚 的現在努力!

2. 只有 先改變自己的態度,才能改變人生的高度!

3. 在抱怨自己賺錢少之前,先努力 學著讓自己值錢!

4. 學歷 代表過去,學習能力才代表將來。

5. 耐得住寂寞 才能守得住繁華,該奮鬥的年齡 不要選擇了 安逸!

6.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看得到希望!

7.不是有人 比你努力,而是 比你牛幾倍的人依然在努力!

8. 你所做的事情,也許暫時看不到成功,但不要灰心,你不是沒有成長,而是正在紮根。

9. 現實和理想之間,不變的是跋涉, 暗淡與輝煌之間,不變的是開拓!

把握所有 能努力的時間與空間,不讓好機會 從你手中溜走了!

【8種食物殺死體內癌細胞】

健康食材寶典 【8種食物殺死體內癌細胞】

1、番茄:防癌好幫手。
2、茄子具有抗癌功能。
3、海帶:預防乳腺癌和甲狀腺腫瘤。
4、地瓜:防腸癌和乳腺癌。
5、南瓜對癌症預防有很好的效果。
6、麥麩:最好的防癌食物纖維。
7、蘿蔔具抗癌、寬胸、化痰、利尿之功能。
8、奇異果:維生素C之王(EATON:錯,其實芭樂最高),能防癌。

信心

每一隻螞蟻都是平等的。王道維:我們很容易證明,球面上的每一隻螞蟻都是平等的,因為與圓心保持相同的距離。但困難的是必須使這些螞蟻相信,這麼重要的一個點卻必定不在他們所處的球面上。---王道維
.......................
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1)。我的感想是,在未知的領域,人類可能不會比那些螞蟻高明。但是,有太多的見證、應許與提醒,可以幫助基督徒憑著信心往前,堅忍地向未知之地探索,直到脫離無知的牢籠,至終蒙受祝福。像是:

1.憑信心行事的挪亞:挪亞因著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希伯來書 11:7)。

2.雅比斯的禱告: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說,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神就應允他所求的(歷代志上4:10)。

3.保羅的提醒: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 4:18)。

4.就連信心也可以祈求: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親立時喊著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耶穌看見眾人都跑上來,就斥責那汙鬼,說:「你這聾啞的鬼,我吩咐你從他裡頭出來,再不要進去!」(馬可9:23-25)。

【胡蘿蔔8大營養】

健康食材寶典

【胡蘿蔔8大營養】

胡蘿蔔中含有非常豐富的β胡蘿蔔素(一根生胡蘿蔔的含量就高達每日建議量的250%),它是保護視力、預防夜盲症、乾眼症的維生素A的前驅物,也就是當人體需要時,β胡蘿蔔素就會自動轉變成維生素A。

★胡蘿蔔含有8大營養:

1.有利健康長壽,α-胡蘿蔔素含量最高
2.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壓及減少心臟病
3.增強免疫功能
4.益肝明目
5.通便
6.抗過敏
7.美容養顏
8.預防感冒

■許多研究都指出,β胡蘿蔔素這種強力的抗氧化劑在預防多種癌症,如肺癌、喉癌、乳癌、胃癌、攝護腺癌等,都扮演重要角色。最新的研究則顯示,停經後的婦女如果每週至少吃5根胡蘿蔔,則罹患卵巢癌的機率明顯降低。

■每天食用胡蘿蔔還能幫你遠離心血管疾病。
一方面是β胡蘿蔔素的功勞,因為它能夠防止膽固醇氧化成有害形態,堆積在血管中,形成血液凝塊,造成中風。

■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每週吃胡蘿蔔5次以上的人,比每個月只吃一次或少於一次的人,減少了68%中風的風險。

※胡蘿蔔的鈉含量不低,高血壓喝純胡蘿蔔汁時須節制,每日飲用一杯(240cc)即可,可別喝太多。另外,腎功能不好的患者也不能食用過量。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生涯抉擇最幸運的人

最幸運的人

之前就覺得「興趣」、「能力」和「價值觀」是生涯規畫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因為一個人沒有辦法長期做他「沒有興趣」、「沒有能力」,或者是他覺得「沒有價值」的事情。

結果在一篇專訪中發現,原來台灣卡內基訓練的創辦人也這麼認為... 『回想大半生的經歷與改變,黑幼龍拿起筆在一旁的紙張上畫了三個圓圈,緩緩地說:「人的一生都有這三個圈:一個是興趣、一個是能力、一個是價值觀,這三個圈會決定人一生的方向。」

最幸運的人是,如果能從事這三個圓圈可完全重疊的工作,也就是既做自己有興趣、有能力的事,又符合人生的價值觀,就會非常圓滿。』

您比較喜歡哪種人生? ◎eaton

您比較喜歡哪種人生?

1.春天的腳步是如此的游移不定,倒使我憐惜起冬夜的淒涼與哀愁 (王道維,清大物理系教授) 。

2.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4:11-12)(使徒保羅)

3.人的生命有限,因此要學習明智誠實生活,需要學習「滿足」。人的弱點是,不斷追求理想,住在真實的世界裡,卻夢想另一個世界。人生在世不快樂,不心滿意足,就是忘恩負義。我們可以欣賞自然的韻律,按著生命的時序生活,不管現在是童年、壯年或晚年。我喜歡春天,雖然它含太多稚氣。我喜歡夏天,雖然它太浮燥。我喜歡秋天,黃金的瑰麗景色顯現垂老的柔順和慈詳的智慧,清晨的山風吹過,使顫動的樹葉飄落地面,你不知落葉的歌是歡笑的歌唱,還是訣別的哀吟(幽默大師林語堂)。

新書:《人生如果是一個( ),你想填入什麼?》

新書:《人生如果是一個( ),你想填入什麼?》

推薦一本清大退休教授彭明輝寫的生涯書,它專給不知方向或自認成績普普的年輕人寫的。我覺得寫得很好,應該適合你的女兒參考。書名:《人生如果是一個( ),你想填入什麼?》 本書是針對高中生和大學生選組、選系與選擇職場跑道時的不確定感與焦慮,以及課業、生涯與自我發展的衝突與矛盾,談生涯發展的關鍵事實與抉擇的原則。

因此,這本書很像是高中生「生涯發展」課程的補充教材,也很像是我的舊作〈困境與抉擇〉的延伸。 不過,書本取材總是會有取捨,無法納入我所有的資訊與思索,甚至會漏掉某些讀者也很想知道的訊息。這篇文章想要先補充一些特別有助於高中老師、家長、學生和大學生參考的資訊,尤其是有重要參考價值的網站。 我相信輔導老師和高三導師應該會覺得這些資訊很有用,希望他們可以花點時間閱讀,並試著去看網站內容,以便利用一堂課時間引導學生學會這些網站資訊的搜尋和使用原則。

一、月收入跟科系、學校排名的關係 人不該只有現實的考量,卻也不該完全不顧現實。當你選學校與科系時,總會想知道:這個科系的校友月收入有多少?你可以為理想與熱情而選擇較冷門的科系,但是你也必須務實地想好未來要如何解決現實問題。主修冷門科系,輔修或雙主修熱門(或過得去的)科系,以便大學畢業後轉考研究所,這似乎是一條可行的路。但是,現實上一念了人文組就很難去考理工研究所,剩下的人文與社會類研究所的收入會不會符合你和家人的底限? 這個問題最可靠的答案不是職場雜誌,因為他們也是從有限訪問中「以偏概全」地去模糊描述。

倒是104人力銀行有一個遠比勞委會、教育部網站更具有參考價值的網頁可供搜尋。這個網頁名稱叫「104薪資情報」,網址有時候會更改,目前在前面和目前這個連結裡。 這個網頁裡列有各種職業種類(譬如「管理與財經」類)和名稱(譬如「行政總務」和「財會稅務」等)。點選你要的職務名稱(譬如「行政總務」)後,就會顯示出新的頁面,裡頭有該職務各種等級人員的平均月薪與收入範圍。譬如,「行政總務」這個職務的最高階「行政主管」平均月薪 45,660元,範圍 34,000~53,359,目前工作機會一共有 435 個。

一般學生較關心的某特定學校+特定科系的校友收入。你可以在「104薪資情報」這個網頁的最上方黑底白字的橫排選項裡找到「升學就業地圖」這一選項。上面有各個大學的名字,點選大學校名後就會出現該校所有科系的清單;點選科系清單後就會出現該校校友畢業後的出路統計,以及月薪的分配。譬如,台大中文系的資料就在這個連結裡。我在「陪伴大孩子們找方向,解焦慮的一本新書」這篇文章裡給的各校電機校友收入統計就是用這個網頁每次下載一個電機系的資料,最後再彙整成一張統計圖表的。 如果你想知道的是該系碩士班校友的收入分布,只要把網頁拉到最上面,就會發現在最上面一行「國立臺灣大學 > 中國文學系」的右邊有兩個選項:「大學」和「研究所」。

二、學歷與「成功」的關係 很多學習成就低的學生需要鼓勵,如果只是用「別放棄自己」、「行行出狀元」或「天生我材必有用」這種不著邊際的抽象原則去鼓勵他們,不如用一些企業界真實的故事給他們當參考。 以前《經理人月刊》的網站裡有一些經理人的故事,不搧情,不誇大,蠻平實而有多樣的,可惜現在該網站改版,我在也找不到該網頁了。現在,恐怕只能靠老師們自己去翻《經理人月刊》的舊文章,只要多讀一些經理人如何找到自己發展方向的故事,應該就會相信:學歷與「成功」的關係頂多是弱相關,而非強相關。

宏達電先後兩任執行長卓火土和周永明應該是台灣高科技產業最亮眼的明星,他們一起帶領宏達電HTC團隊打敗黑莓機,挑戰蘋果,大放異彩而成為台灣人之光。但是他們都非名校出身:卓火土是台北工專電子科畢業,從維修工程師幹起;周永明在緬甸唸完電子科之後才到海洋大學唸電機系,畢業的時候已經三十歲。

全球最大彩妝保養集團萊雅(L'Oreal)的台灣分公司總裁陳敏慧的人生第一個志願是當老師,所以台大外文系畢業的第一個工作是英文老師;發現自己不喜歡太安逸的教書工作之後,她當過秘書及廣告專案業務(AE),直到確定自己最喜歡的工作是品牌管理及行銷後,她才去美國唸管理碩士,並於學成後從業務幹起,歷經數個公司之後才接掌萊雅。

被稱為「台灣流通業界教父」的徐重仁畢業於逢甲企管系,然後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學研究所,學成後加入統一集團,成為台灣現代化零售業的第一個拓荒者。他經過無數的失敗之後才成功地建立了7-ELEVEN,目前擔任統一事業流通集團好幾家公司的董事長。

義大世界購物廣場是台灣的第一家暢貨中心,總經理王香完吃盡苦頭才說服三百家國際知名品牌去高雄縣的荒郊野外開設直營暢貨中心,完成了同業認為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她卻只有輔仁大學東方語文學系的學歷。

張成秀歷任台灣微軟總經理、美國Handspring國際產品行銷部負責人、台灣大哥大總經理特助暨處長、Google台灣香港業務總經理與台達電行銷事業部負責人,這位高科技界的業務奇才是台大外文系畢業的美女,唸過史丹佛企管碩士,卻從來沒有任何理工背景,只有小時候為了幫家人還債而到電子工廠當女工的資歷。

曾經擔任過Google台灣總經理的簡立峰大學念的是淡江電算系,研究所才考上台大,拿到台大的土博士之後,發表了許多有關中文網路搜尋的論文,最後終於在美國加州的 Google 總部用不流利的英語通過十一位考官一整天的口試,獲聘為Google的台灣總經理,後來並主持Google的台灣工程研究所,以及Chrome的亞太區產品系列負責人。

吳美君是全球肯德基第一位女性總經理,她從淡江英文系畢業後曾當過三個月的秘書和四年的廣告AE,然後毛遂自薦去外商公司Mattle美泰兒找工作,三年後升為總經理,後來被Timberland延攬為台灣區總經理。

余湘是群邑台灣分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和聯廣傳播集團董事長,掌握台灣每年四分之一、超過100億元的廣告預算,被譽為「媒體教母」。曾任民間全民電視公司副總經理和信媒體傳播事業總經理的她,最高學歷是銘傳商專會統科畢業。

法藍瓷的總裁陳立恆是輔仁大學德文系校友,全聯董座林敏雄是台北商專夜間部畢業,85OC的董座吳政學是豐原國中補校畢業,國小畢業的陳榮華把正新輪胎變成全球十大公司,上銀科技的總經理蔡惠卿是銘傳商業文書科畢業的。英雄不怕出身低,這個名單還可以一直加下去。

根據《遠見雜誌》2010年的評比,最能幫公司賺錢的「台灣最佳總經理100強」中有五十七家電子業,三十家傳統產業和十三家服務業,反應的是個產業在台灣經營的難易度;而學歷在高中職以下的有六位,大專院校畢業的有五十六位,碩士三十二位,博士只有六位,顯示著:即使在高科技產業,學歷的高低也不一定等於成就的高低。譬如,前五名的總經理都屬高科技產業,其中蔡明介是台大畢業,周永明是海洋大學畢業,聯詠的王守仁是交大畢業,立錡謝叔亮是中原電機系,而大立光電的陳世卿則是成大畢業。可見得大學教育雖然重要,但不是非要名校不可。

事實上,美國馬里蘭大學研究人員針對企業進行過多年的研究,結果他們認為個人實務智能(practical intelligence)才是創業成功與否的指標,而不是在校成績或傳統的智商。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糖尿病在台灣治療的現況與展望 / 戴東原醫師

糖尿病在台灣治療的現況與展望 / 戴東原醫師

糖尿病盛行率與發病率在30-40歲以上者盛行率10%,折合總人口約4%左右,估計全台灣約有90萬糖尿病人口。依據1998年的健保資料的分析,總共有53.6萬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人,佔總被保險人的2.62%。換句話說,在估計總數為90萬病人當中,被診斷且在服藥的病人佔60%,未被診斷40%,這與先進國家相比,診斷率已相當接近了。年發病率30歲以上者0.9%~1.8%,總人口年發病率0.5~1%,每年發病的糖尿病人至少有11萬,數目相當驚人。

1998年10月到11月,我們曾經做一次檢查,遍佈台灣的25所大型醫院,包括台大醫院在內,每一醫院隨機抽樣,經治療一年以上病例各100件,總共2440例當中,第一型糖尿病人佔2.8%,第二型病人佔97.1%,平均糖化血色素8.1%,早飯前血糖160mg/dl,與同時調查其他11個亞太國家相比,在病人控制成績上,我們名列第一。藥物治療的分析中口服降糖劑者75%,合併使用口服降糖劑及胰島素者佔10.2%,單用胰島素者13.7%。總結來說,在醫院治療病人接受胰島素注射者佔24%。 健保資料的分析:口服降糖劑88%,合併使用口服降糖劑及胰島素者佔5%,單用胰島素者7%,合計接受胰島素者12%,為醫院病人的一半。

糖尿病治療的展望

第一型糖尿病:又稱幼年型糖尿病,由於自體免疫作用,胰島素分泌完全受到破壞。如何來恢復如同正常人的胰島素分泌,就是治療第一型糖尿病努力的目標。

(1)胰島素劑的改善:最近有多種吸收快,作用時間短的胰島素推到臨床使用。這種胰島素注射後馬上可以吃飯,不但方便,同時更重要的是合乎正常人吃飯時胰島素分泌的型態,有助於改善糖尿病的控制。(2)胰臟移植 (3)胰小島移植:在本世紀排斥藥物的發展,一定會使得移植的成績改善,但是提供可移植的來源很少,無法期待以20世紀的老方法來徹底解決第一型糖尿病人的問題。(4)人工胰臟:在20世紀很多專家就致力於人工胰臟的研發。因為以目前治療方式,如果要把糖尿病控制得好,來減少合併症的發生,最麻煩也是最可怕的就是引發低血糖。人工胰臟就是靠葡萄糖感受器(Glucosesensor)來測定皮下組織的葡萄糖,由此推算血糖濃度,經由電腦程式來控制胰島素的釋放量,而達到控制血糖的目標。這種非侵襲性的儀器不但減少病人的痛苦,促進血糖控制,同時也減少低血糖的發生,在本世紀初這種性能良好的人工胰臟,有希望上市,為第一型糖尿病帶來了福音。

第二型糖尿病:

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的原因相當複雜,最重要的原因為胰島素的目標器官像肌肉、脂肪、肝臟對胰島素作用有抗拒性,另外胰小島的β-細胞分泌胰島素也發生故障。這幾十年糖尿病人就是靠目前還在使用的黃醯尿素劑、雙胍類及胰島素來治療。這些藥是好藥,但是沒有辦法把糖尿病人代謝的偏差完全矯正過來,同時在藥物使用當中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還會繼續惡化下去。因此糖尿病人的特異性病變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及神經病變,非特異性病變像中風、心臟病、下肢血管的硬化、白內障等,繼續造成病人的痛苦及生命的威脅。有鑑於此,從20世紀的末葉,許多廠商致力於治療糖尿病新藥的研發,同時成績也不錯,像Acarbise可以抑制澱粉分解,減少葡萄糖的吸收,Repaglinide雖然藥物作用也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但是胰島素的分泌接近正常人的型態,集中於飲食後的3小時,降血糖作用不錯,同時低血糖的發生也減少。以上兩種藥物已經在台灣通過臨床試驗,並且已經獲得使用執照。但是由於價錢問題,健保病人還不能使用,令人覺得相當遺憾。3年前上市的胰島素感受劑,有減少胰島素抗拒性的作用。可惜由於降糖作用不能加上肝臟副作用,使用國家以美國、日本為主。這一類藥物目前在台灣試用的有兩種Pioglitazone及Rosiglitazane。如果順利通過試用,將是治療糖尿病的生力軍。在本世紀中還會出現的降糖劑,包括肝臟製造葡萄糖的抑制劑,脂肪溶解抑制劑以及吸收脂肪酸氧化抑制劑。如果這些藥能夠順利通過考驗,可用來臨床治療化,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將會完全改觀。

合併症的治療

針對糖尿病特異性病變,除了血糖控制以外,也有透過其他管道來促進合併症改進的藥物。雖然目前效果有限,但是抑制視網膜血管增生,促使神經生長的nervegrowthfactor等新藥,必定在本世紀中會有開發的成果。透過更嚴格的控制血壓(控制在130/85以下),減低脂肪與蛋白質的攝取,更嚴格控制血脂肪(將膽固醇控制在200mg/d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的膽固醇在130mg/dl以下),可減少中風,心臟血管合併症的發生。

基因治療

(1)預防第一型糖尿病
由於與第一型糖尿病發病有關的基因甚多,無法像單一基因突變發生的遺傳疾病一樣,置換一個對偶基因即可預防。自體免疫攻擊目標為製造胰島素的β-細胞,以胰島素注射來增加第一型糖尿病高危險群對破壞β-細胞的抵抗力,為目前基因治療的一種方法,透過增加可減低β-cell內氧化氮自由基的酵素活性,也有助於保護β-細胞。
(2)β-細胞的再生
第一型糖尿病通常發病時,β-cell所剩無幾,此時再來預防當然無效。這時就需要透過種種生長因子來促使胰島素內細胞轉變為β-cell。或是將肝細胞或腦下垂體細胞以基因工程賦予製造胰島素功能,另外將β-細胞賦予製造人胰島素功能,並大量製造,亦是大家努力的目標。

台灣地區糖尿病醫療照護的革新

(1)行為科學的引進:在病人的所有行為中,無論是病人或是醫護人員都有共識以飲食最為困難,其次為運動、服藥是合作度較高的一項。我們在追蹤過程主要是依靠HbA1c值,只能告訴我們病人的控制不好,但是什麼做的不好,就必須靠行為的評估。不幸的是臨床上大家注意的是病人的生物狀況,耗時、昂貴但侵襲性的檢查或治療大家認為是理所當然,大致上都會接受。但是對病人行為的評估,如果不是簡單、省錢及方便,通常都不愛採用,這是非常錯誤的。單單衛教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多給予關心、支持、督導來加強病人的自我處置能力,讓病人免於憂鬱。只有醫療保險單位瞭解行為科學的重要性,並於給付上適當反應,否則光喊重視的口號,無濟於事。同時,在臨床應用方面多給一點研究經費,加強這方面的技巧。

(2)制度的大幅改善:目前的醫療行為對慢性病的防治最為不利。幾乎所有的病人集中於大醫院,耗時、耗錢又達不到理想的控制,這是我們目前面臨的困境。回歸到英國、加拿大、澳洲的家庭醫師訓練制度,讓病況較輕,沒有合併症的糖尿病人以及其他慢性病人在基層醫療單位再度能受到家庭式的治療是我們必須努力的目標。

(3)糖尿病的預防 優質的生活方式是預防佔達糖尿病97%的第二型糖尿病的良策。預防雖然辛苦(改善生活方式或藥物),但比得了病再來治療,省錢又省力。

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臨終者的五大遺憾

臨終者的五大遺憾

澳洲人布朗妮‧維爾(BronnieWare)曾因偶然機緣而擔任過許多臨終病人的居家看護,她整理出病人臨終前最常見的五大遺憾,依序是:
(1)真希望我曾經勇敢地按照自己的心願過活,而不是按照別人的期待過活。
(2)但願我多留一點時間給親人,而不要為工作花那麼多時間。
(3)但願我當時有勇氣誠實地表達我真實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壓抑自己,但求息事寧人。
(4)但願我曾多跟跟朋友保持聯絡,而不是任由他們失去音訊。
(5)但我曾經想辦法讓自己活得更快樂點,而不是得過且過地任歲月流逝。

假如布朗妮‧維爾的人生經驗有限,不必然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則日本緩和醫療專業醫師大津秀一的意見應該值得我們認真考慮。他在《死前會後悔的25件事:1000個臨終病患告訴你人生什麼最重要》這本書裡道出了類似的遺憾:沒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沒能實現夢想、沒能對他人體貼、全心工作沒有時間培養興趣、沒有談過刻骨銘心的戀愛、沒有留下自己活過的證據、無法超脫生死的問題、不知神佛教誨。

做自己想做的事,實現夢想、活出自己,有足夠多的時間跟親人、朋友在一起,這不是每一個人都渴望的人生夢想嗎?為什麼最後卻變成最多臨終病人的悔恨?是什麼原因在拖延、阻礙我們?讓我們不敢去逐夢?

這些遺憾可以分為五大類:有些是只要你願意,舉手之勞就作得到,卻一直沒去做,而變成臨終的悔恨,譬如留時間給家人、親人和朋友;有些是需要一點決心才作得到,譬如少花一點時間在工作上,因為它不完全操之在你;還有些是需要勇氣才能作得到,譬如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照自己的心願去做某些事,而不顧別人異樣的眼光;還有一類是需要能力與現實條件的配合,才比較有機會做到,譬如實現夢想、找到理想的工作;最後一類是,你到臨終前不久,才覺悟到自己過去所曾追求的都沒有意義,因而痛苦地發現自以為擁有很多,其實卻沒在這世界留下有意義的痕跡。

最後這一種悔恨出現在大津秀一的清單裏,其實它跟另外兩項「無法超脫生死的問題、不知神佛教誨」密切相關:因為認定自己活著沒有留下有意義的痕跡,所以無法超脫生死的問題,並因而後悔以前沒認真去思索神與佛關於人生終極意義的教誨。
這些問題有些看起來很容易解決,為何還會有那麼多人在臨終時留下遺憾?因為,這些問題一層牽連著一層,最後變成必須解決最難的問題,才有辦法連最簡單的一起徹底解決。

錯過的美好,永遠無法回頭@彭明輝

錯過的美好,永遠無法回頭@彭明輝

留時間給家人、親人和朋友都是舉手之勞,也是大家都樂意去做的,為什麼卻讓它變成遺憾?最常見的原因恐怕是:年輕時忙著工作和學業,等到回頭想去跟配偶、孩子相處時,他們已經習慣於沒有你的人生,你變成他們「最親密的陌生人」,甚至當你試圖親近他們時,彼此都會感到因為不習慣而有的侷促、不安。

至於父母,他們的人生有限,等你想要親近時,他們也許已經過世。朋友呢?再好的友情都經不起時間的磨損,越是疏於聯絡,你們的共同話題越少;十年沒有連絡,再相逢時已經恍如隔世,找不到可以持續談下去的話題;只要有一次艱困而不知如何彼此答腔的經驗,友情就會變得益加疏遠。

有些人迷信「贏在起跑點」,一輩子緊抓著先發優勢,努力地在名校與職場上卡位。等拿到博士和第一桶金後才想要找結婚對象,卻發現好男人與好女人不多,你在名校與職場卡位時,情場上不會為你留下空位。大學畢業十週年的同學會裡,你拿著一桶金和寂寞一起出席,看著別人的恩愛家庭,才覺悟到:第一桶金隨時可以去賺,而純真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卻不一定會等待。這時候才了解,你的人生順序全都被顛倒了。

人生中有很多重要的事物是不等待的:孩子不能等你有空才長大,父母不能等你有空才過世,友情不能等你有空才去延續。就像《聖經・傳道書》說的:「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很多人生的美好抉擇是有時間性的,錯過了就無法回頭,只能追悔莫及。可惜的是,大家都知道「事有先後緩急」,卻不曾深思它在人生抉擇裡的真實意義。 不過,反過來說,職場的卡位戰就願意等人嗎?這確實是個好問題。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為什麼會花那麼多時間在工作上,因而錯過人生中許多重要的時刻?有時候是因為必須配合公司的政策和團隊的工作進度。可不可以換個不那麼累的公司或職位?薪水可能會比較低,升遷可能會比較慢,更重要的是嚥不下這一口氣──明明不是才不如人,幹嘛要輸人,讓人看不起? 很多人從小被灌輸了「贏了才能出人頭地,輸了就要被踩下去」這樣的觀念,把人生當做一場競賽,結果失去人生最重要的東西。

當四、五百個瀕死的人都跟你講一樣的話/侯文詠

當四、五百個瀕死的人都跟你講一樣的話/侯文詠

我當了十幾年醫生,一直到三十七歲才勇敢聽從內心的召喚,棄醫從文。我非常幸運,在很年輕的時候,在癌末病人身上,看見人生真正重要的價值。

我當主治醫生時大約三十歲,被派去做癌末病人的疼痛照顧。連續五年的時間,我跟他們聊天,我發現,財富、名氣、地位等,到了人生最後階段,沒有人在乎。

他們在乎的是關係,跟父母、跟孩子、跟配偶、跟親人的關係;或是他們在意關係不圓滿,他覺得對不起別人、想跟某人道歉。他們也在乎,人生走一遭留下什麼?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當四、五百個瀕死的人都跟你講一樣的話,你就會理解,這是真理。

我開始想,假如我真的死了,我真的沒有遺憾嗎?等到我三十七歲,面臨抉擇,這些病人給我很堅定的價值:總有一天我也會走到人生盡頭,回顧這一生時,我怎麼去看待我的人生?這個力量幫助我,我聽從內心的召喚,於是我辭掉醫生當作家。

年過半百,我益發覺得,困難是禮物,人在最困難的時候做的選擇,才決定了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所以現在我面對困難抉擇都非常珍惜。(eaton整理)

鼓勵臨終的人談論他們當下的感受

鼓勵臨終的人談論他們當下的感受

撰文 / 競爭力直升機

許多家庭因為某個親人即將過世而聚在一起,但卻沒有一個人談論這件事。死亡往往是「房間裡的大象」,大家都假裝它並不存在。這種情況必須有所改變,因為對臨終的人而言,死亡是他們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如果大家都避而不談,他們會覺得非常孤單,無法向他們的親人訴說他們正在經歷的一切。為了他們的緣故,也為了我們自己的緣故,我們必須要做出改變。
當我們死後靈魂去哪了?

當我們有某個親人過世時,我們經常會後悔自己沒有在他們生前多問他們一些問題或多和他們聊聊,問他們:小時候是什麼樣子? 為什麼喜歡(或討厭)他們所從事的工作? 哪些事情讓他們最感到快樂? 最喜歡哪一本書、哪一首詩或那一首曲子?

我也發現靈魂到了「那邊」之後,往往會後悔自己沒能在活著的時候讓他們的親人多了解他們一點。那些處於疾病末期或年事已高的人,如果能在去世之前向親人說明他們的信念、他們最在意的事情、他們之所以這樣做而不那樣做的理由等等,會感到比較安心。

鼓勵臨終的人訴說感受

我曾經看過許多家庭因為某個親人即將過世而聚在一起,但卻沒有一個人談論這件事。死亡往往是「房間裡的大象」,大家都假裝它並不存在。這種情況必須有所改變,因為對臨終的人而言,死亡是他們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如果大家都避而不談,他們會覺得非常孤單,無法向他們的親人訴說他們正在經歷的一切。為了他們的緣故,也為了我們自己的緣故,我們必須要做出改變。
我們必須鼓勵臨終的人談論他們當下的感受。剛開始時,要進行這樣的對談可能會有點尷尬,但一旦他們知道人們對他們所正在經歷的事情感到興趣,他們通常會有很多話要說。當生命到了盡頭的時候,許多人會開始回顧自己的一生。他們會有一些回憶想要和別人分享,也會有一些放不下的恩怨,還有各種快樂的事、傷心的事、無聊的事或令人興奮的事。他們可能會想訴說這一切,而他們需要(也值得)有人來聆聽。

在我擔任療癒師的生涯中,我有許多客戶是知道自己已經餘日無多的人。
他們當中有些人很坦然的面對現實,會開誠布公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感覺、希望和夢想,也會把身後的事情安排好,把尚未解決的問題處理掉。他們不會當隻鴕鳥,對死亡視而不見。相反的,他們張開雙臂擁抱生命的流轉。他們珍惜每一天的光陰,盡量過得充實。當然,有些客戶之所以來找我,是想要獲得療癒,但有些人之所以前來,並不是因為他們想活得更久一點,而是因為他們希望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在僅餘的日子裡擁有更多的精力。

舉個例子,我的一個客戶在知道自己已經快死時,便邀請我前去和她共進午餐。她給我看了她年輕時各式各樣的照片,懷念她愛過的那些男人、她去過的地方、上過的學校以及她在養兒育女之外的成就。在此之前,她的話題總是圍繞著兒女的生活打轉,鮮少提及她個人的經歷,因此那天看到她那樣侃侃而談,真是令人高興。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都不是以這樣的態度面對自己即將死去的事實。我那些自知餘日無多的客戶中,多數都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感到害怕、沮喪和焦慮。
他們是在一種茫然的狀態下經歷死亡。他們不想談論自己的憤怒、恐懼或悲傷,甚至往往會嘗試麻痺自己的感覺。他們之所以前來找我療癒,並不是為了要治療他們的疾病,而是為了各式各樣的原因─沮喪、焦慮、酗酒、失眠。
這些人通常需要一些誘導才會開口說話。當我請一位男性客戶談談他的一生時,他說根本沒有什麼好談的。但是,當我問他一些較為具體明確的問題,例如他的童年、青少年的歲月、軍中生活、他如何遇見妻子、成為一個父親是什麼感覺、在退休之前他從事什麼工作等等,他卻有一籮筐的話可說。
看他如此熱烈的談論自己的人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某些時候,他的神情顯得有些悲傷,但有些時候他卻是一臉的喜悅。

嬰兒潮之前的世代特別不好意思談論自己。他們當中有許多人覺得這是一種自私的表現,因此需要有人誘導,讓他們確信你真的很想聽他們講述生平。
或許你不太願意面對他們即將死亡的事實,但只要你告訴自己:這或許是你最後一次聽到他們的聲音,也或許是最後一次向他們學習人生智慧的機會,你就能夠克服你的心理障礙。
我曾經有許多次在類似的場合聽見臨終的人東拉西扯,同時談論大約十個不同的主題,從這個回憶跳到那個回憶,從這個感覺跳到那個感覺。但這都很好,因為這就是當時他們心智運作的方式,也是他們溝通的方式。其中有些話可能會讓你感覺不太自在,但請記住:這是他們盡情傾吐的機會,因此就請你按捺住自己的感受,讓他們一吐為快吧。

有一次,我坐在一個快要過世的女人身邊,和她和她的兩個女兒閒聊。突然間,母親說要向大女兒賠罪,因為打從大女兒小時候開始,她就不太喜歡她。女兒從未聽母親說過這些話,因此當然非常驚訝。那位母親接著又說,她年紀輕輕就懷孕了,因此不得不嫁給她們的父親,但是她並不愛他,所以她覺得這個女兒毀了她的一生。觀看當時她們三個人之間的互動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那位母親把話說出來之後感覺如釋重負,大女兒非常震驚,小女兒則顯得不太自在,一直試圖轉移話題,以便緩和氣氛。當然,這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

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認為讓臨終的人安心,還是比讓我們自己感覺自在更加重要。
況且我猜想那個大女兒聽到母親說這些話雖然會很傷心,但也可能會因此而明白這些年來她們母女之間的關係何以會變成這樣。我想這對母女在最後這段相處的時光中,彼此的關係必然會變得更加親近吧。

卸下今生的包袱

我們之所以要讓臨終的人暢所欲言還有一個理由:讓他們能夠釋放多年來心中一直放不下的恩怨與傷痛。我曾經有過一個名叫梅寶的客戶。她已經九十歲了,因為關節炎的緣故,每個星期都來找我做療癒。她的心中充滿怨忿,不僅痛恨她的原生家庭、她所受的教養,也痛恨她的三個前夫和孩子。她每次都會問我為什麼上帝不讓她早點走,我告訴她或許祂是想多給她一些時間,讓她能夠放下她的怨懟、憤怒與仇恨,以免她帶著這些情緒離開。同時,我也建議她試著想一想她的人生經驗是否曾經對她有任何益處。但她總說這是「一派胡言」。

不過,我最後一次幫她做療癒時,她卻展現了幾分親切與溫柔。我看得出她的內心已經變得比較柔軟,不再顯得那麼痛苦,而且她還說她的關節炎毛病已經有所改善。通常她離開之前,都會跟我預約下一次的時間,但這次她卻表示要等到她需要的時候,再打電話給我。那一天我意識到或許從此再也看不到她了(後來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只能為她祈禱,希望她心裡不要有那麼多的怨懟與怒氣,能夠平和、安詳的上天堂。

許多人相信一旦我們到了天堂,所有的過錯都可以得到赦免,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這並不是事實。我們在「回家」時,往往都帶著情緒的包袱。這真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因此,我認為我們在離開人世之前一定要儘可能清掉屬於今生的包袱。

怕死而不敢死

幾年前,一個年紀才三十出頭、性情很好的男人前來找我,要我為他療癒腦瘤。他和年輕的新婚妻子想去度假,以便遠離醫院、醫生、化療和那些憂心忡忡、讓他們幾個月都不得安寧的親戚,但是他的視力有問題,走路和說話都有困難,而且他的精力就像雲霄飛車一樣高高低低的、起伏劇烈。我第一次幫他做靈療時,發現他的靈魂看起來非常不安。我問他怎麼回事,他說他不想談論他目前的情況,也不願去想有關死亡的事,只希望自己能夠痊癒,並且和心愛的女人一起過活。

那次療癒效果非常好。他的精力恢復了,視力改善了,走起路來也夠穩定,可以去和他的妻子度假了(這是他們應得的假期)。但過了兩、三個月之後,他又打電話來請我幫他做療癒,因為他之前的症狀全都回來了,而且現在只能躺在床上。於是,我便開始每個星期去他家幫他做療癒。
他的腦瘤已經擴散了,但他還是懷抱希望,企圖戰勝癌症,活到一百歲。
他告訴我他很怕死,也不想死,因此他決心盡量延長自己的生命。當我問他為何這麼怕死時,他告訴我他擔心自己會「出錯」。他很害怕最後那一刻的到來,而且曾經多次請我告訴他人在死亡時會有什麼感覺。
一、兩個星期之後,他的家人打電話來告訴我他已經過世了。於是我便和他的靈魂溝通,想了解他死時的情況。他說他感覺鬆了一口氣,因為事情終於結束了,而他也終於放下了。他告訴我如果他早知道死亡的過程這麼容易,他寧願早點死,以免他自己和家人受那麼多苦。
人們對死亡常有的三大恐懼

這件事讓我開始思考「害怕死亡」這個議題,於是我便在我的臉書上邀請朋友分享他們對死亡的恐懼,結果有許多人回應(真是感謝他們!)。在此我想和你們分享我那次調查的結果,並且談一談我對人們常有的這些恐懼有什麼看法。有許多人說他們並不怕死。這是一件好事。但也有許多人表達了各式各樣的恐懼。其中排名第一的是「離開自己的兒女,而且再也無法和他們溝通」。排名第二的是「因為發生車禍等緣故,死得很痛苦」。排名第三的則是「孤零零的死去」。另外還有一些人表示他們害怕自己無法呼吸、無法向所有心愛的人告別,或者害怕自己迷失在黑暗中、沒有完成自己今生想做的事、盛年早逝、下地獄、被活埋或害怕不可知的未來等等。還有不少人擔心他們到時會發現自己的信仰和理念全都是錯的,死後根本是一場空。這次調查當然並不科學,但我猜除了我的臉書朋友之外,許多人也有這樣的恐懼。

死亡的過程會有多痛苦?有一些人特別提到他們不希望歷經因車禍而死的痛苦滋味。事實上,每次記者訪問那些在車禍中倖免於難的人士時,他們總是說他們根本不記得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在即將發生會造成肉體痛苦的意外時,大多數靈魂都會先行離開。此外,大多數人在醫院死亡時體內都已經有大量的藥劑,而且在肉體死亡的時刻,靈魂通常都已經離開。這兩種狀況都會減輕死亡的痛苦。
排名第三的恐懼是害怕自己會孤零零的死去。我可以向你保證:沒有人會孤零零的死去。你那些已經過世的至親好友都會圍在你的身旁,等著把你帶回天上的家。
作者:艾珂.波亭(Echo Bodine)
艾珂.波亭是美國知名靈療師、通靈人和心靈導師,著有《禮物》(The Gift)、《靈魂的回音》(Echoes of the Soul)和《柔聲的呼喚》(A Still, Small Voice)等書。常在全美各地巡迴演講,並舉辦工作坊教導有關直覺、靈療和死後的生命等課程。此外,她是每兩個月播出一次的網路節目〈靈魂姊妹們〉(Sisters for the Soul)的主持人之一,也有廣受歡迎的部落格。目前居住於美國明尼阿波利市。

出版:新星球出版/大雁出版基地

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

人是軟弱的,經常說得到,卻做不到 ◎eaton

世上的道理很多,但人是軟弱的,經常說得到,卻做不到。然而,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3)。「有繼續出發往前的力量」,是特有的恩典,因為如同雲彩圍繞我們的見證太多了,下面是一例:
------------------------
正向的態度面對苦難(參考:講義,2012/12/10)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已經七十三歲了,經歷過很多人生的坎坷。這些坎坷讓他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需要正向看待問題,哪怕最憂慮的事中,也要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從而從困境中出來。

黑幼龍最近的坎坷是,孫子筠瀚死了。筠瀚長得帥,樂觀、勇敢,常笑,懂得感恩、關心他人。小學入學不久,醫師診斷他得白血病。接受化療後,沒能阻止癌細胞轉移。

黑幼龍的兒子黑立言,還有他的太太都是卡內基講師,在課堂上常告訴學員應該如何克服憂慮。但實際上,當不幸來臨,任何人面對悲傷與憂慮都非常困難。那段時間,黑立言和他太太推掉授課,無心做事。卡內基訓練克服憂慮的原則中,有一條是「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然而,心中沒有信仰,要簡單淡定「接受」,何等困難!

有一天,黑立言對父親說:「不可避免的事實就是─我們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或早或晚。」他開始接受兒子離世的事實了。

不久後,立言在公司例會告訴同事們:筠瀚不僅為自己祈禱,還為爸媽、姐姐、其他生病的人祈禱。他沒有為生病而抱怨或情緒低落,祈禱中感謝自己得到的一切:好吃的食物、姐姐一起玩、爸媽的陪伴。兒子再次教我這一課:要常常看到自己所得的恩惠。雖然結果不是我們想要的,但是過程中有很多人幫助我們,而且,有一種力量在支撐他,即便苦難中還是可以微笑,這些都值得感恩。

說到這,臺下的同事都在流淚,立言的情緒也無法控制,開始流淚,但是他沒有慌亂或失措,而是帶著誠懇而堅定的態度。也許,他覺得必須以這種方式來學習與懷念兒子。如果黑筠瀚知道,應該會為爸爸感到自豪吧!

深思與實踐:「有很多人幫助我們,有一種力量支撐他,即便苦難中還是可以微笑,這些都值得感恩。」這是從困境中出來的方法。現在請您靜下心來。您的想法是什麼?您準備怎麼行動?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In Gold we trust:我們信靠錢

In Gold we trust:我們信靠錢

美鈔一元的背面印有一行字「In God We Trust(我們信靠神)」。美國顯然有兩種人:一種人信靠神(In God We Trust),另一種人崇拜錢(In Gold we trust)。

台灣呢?普遍相信「金錢就是正義」。「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所以吃到午餐的人一定是因為能幹,吃到豪華午餐的一定是社會最傑出的英豪(即使他是出身黑道,即使他的公司裡老是有人跳樓或過勞死);反之,吃不到午餐的一定是因為無能、懶惰的豬(即便他是因為被政府徵收農地而失去養活自己的能力,或者因為老闆捲款攜逃而失業,或者政府對外談判時被犧牲的產業員工)。所以,這一群自命為「菁英」的人眼中只有「金錢的正義」-妳有多少錢,就有多少正義,誰也不該怪誰!怪有錢人的都是泛道德主義,不懂得現代經濟!

被這樣子地洗腦過的台灣人,即使冤死,也還是景仰有錢人――包括那些通過官商勾結逼削他們的有錢人!台灣人通通相信錢:有錢人相信他賺到的每一毛錢都是應該的,不會因為有人被他剝削到跳樓而感到抱歉!被剝削的人也很信任有錢人,從不會懷疑他們的錢有一部份來自官商勾結、劫貧濟富。

媒體更相信錢,他們總是為有錢人說話,恐嚇聽眾:「如果我們不願意為有錢人犧牲土地和人民,就會逼有錢人出走,然後台灣的經濟就會崩潰。」某些媒體更把「民主」蔑稱為「民粹」,把支持社會福利制度的國家稱做「好吃懶做的豬」。連學術圈都信仰錢:廠商是合法賺錢,而且台灣如果沒有旗艦產業,憑什麼進行國際競爭?補助廠商當然是應該的呀!全世界都有科學園區,台灣當然要拼命設科學園區!既然有錢就使一切有理,沒錢就使那人一切都沒裡(通通都是他的個人問題),那麼錢豈不就是一切價值、道德與信仰的衡量指標?

鄉民經濟學原理

幾位教經濟學的老師整理出來的「鄉民經濟學原理」:

(參台大經濟系副教授王道一的FB)

1.價格只能反映成本。
2.努力決定薪水。
3.政府的背後金主來自火星。
4.如果市場失靈,一定是政府沒管好。
5.如果政府失靈,表示經濟學家沒做好。
6.每個人都應該有豐厚的月退俸(從公務員開始)。
7.許多產業都很神聖,絕對不能商品化。
8.教育只是一個認證,不會增加智識。
9.貨幣貶值可以促進經濟成長。
10. 隱匿資訊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生活健康常識

生活健康常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RUxCAbTC5U#t=186

1.沖水時一定要記得蓋上馬桶蓋,不讓細菌糞便亂飛
2.馬桶圈上的細菌存活時間長達十七天,因此每隔一天用稀釋的家用消毒液擦拭馬桶圈
3.擦過的衛生紙放在垃圾桶裡是細菌最主要的孳生處
4.馬桶內的黃斑污漬,會滋生黴菌和細菌,最好一個星期徹底刷洗一遍。
5.最好用能分解的紙直接丟到馬桶沖掉。

給年輕人的建議(eaton)

給年輕人的建議(eaton)

昨日在與後輩的餐會上閒聊,提到低薪的問題。問題的根源有三:分配正義、產業轉型不足及工作者習於小確幸。

分配正義是政府的功能不彰。台灣的租稅負擔率幾是全球最低,甚至不到韓國的一半,這是分配正義的關鍵,導致政府無力改善產業環境及工作者的技能。很多人歸因於企業主gdp分配比例變多,其實那是海外生產造成,要他們拿出來分,需有好理由(例如投資中國的國安問題;飲水思源,台灣對造就他們有顯著貢獻)。

產業轉型不足是因習於代工製造(雖然還是很重要),服務業經濟的能力不足。這與政府無力營造創業環境有關,創業者只能自生自滅。

工作者的心態是可以調整的,讓自己免於一直處於22k。

我有幾個建議:
1.以老闆或主管的心態看自己份內的事。特別是,態度決定高度。
2.培養獨立研究的精神(多讀行業專家論文、研究方法及統計學),並提供建議給老闆參考,甚至對外發表或寫書,宣傳自己(註1)。
3.為自己份內的事建立年度目標,將成果提供給老闆參考,並把改善當作日常之事。
4.學習與現有工作相關的知識。例如,醫師可學法律(保護自己或向患者提醒)或管理學(有機會當院長)。
5.思考如何從現有的工作技能出發,學習新技能,運用在其它工作或行業,以累積跳槽或轉行的資本(包括退休後)。
6.態度謙卑(註2),善於傾聽,讓別人樂意為你提供建議。
7.找到符合自己興趣、天賦、能力及價值觀(可參哇咧網站)的工作。找不到,繼續找。很多人花18年讀大學,卻只用1天決定科系,相當荒謬。
8.為自己的生涯訂計畫,並經常修正。記得請好友專家提供意見,並將目標分成里程碑,每達到就慶賀一下,激勵自己不斷往前。

註1:如果你甘於選擇坐在舒服的椅子上,僅僅當個旁觀的評論家,那就去吧。然而,有人選擇守護自己與夢想的約定誓言,為了追求夢想奮不顧身地跌倒起身、弄髒衣服,甚至受傷流血,但他們並不害怕,因為他們選擇勇敢的生命方式。(取自美國羅斯福總統)

註2:【謙卑者的特性】
1.謙卑的人願意尋求幫助;2.謙卑的人及時地答謝;3.謙卑的人很快會去原諒,並很難會得罪他人;4.謙卑的人恒久忍耐;5.謙卑的人愛好和睦;6.謙卑的人為服侍而活;7.謙卑的人總是感激;8.謙卑的人心很柔和;9.謙卑的人承認自己的軟弱;10.謙卑的人不容易被絆跌;11.謙卑的人接受來自神的改正。

抒情文需要考試嗎?(eaton)

讀寫文學能滋養心靈,不過國文老師的作文題目總圍繞在抒情文。抒情文需要考試嗎?能真實評比嗎?我的意思是:「不真就不美」,評分者評的是「真善美」或是「信達雅」?我懷疑,這是不是現代學子的邏輯論述不強的原因?

邏輯論述的四個部分:主張、前提、推論及結論,不難學習,困難在於辨識:前提或假設的真偽;或是若不符合真實環境,結論要如何修正。

《戰國策》《諫逐客書》都是不錯的邏輯論述案例。《諫逐客書》是早在秦朝就有的論文,能從形勢、理性、感性等各個層面,還包括個人的利益說服人,為何後人會把《諫逐客書》在內的許多公文都視為文學作品?這不但抹殺它的社會和歷史影響,還助長學校教育「重文輕筆」的矯情浮華風氣! 很可惜,到底為什麼?我一直很好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B%AB%E9%80%90%E5%AE%A2%E6%9B%B8

不能把死亡當作是正常的(Eaton)

不能把死亡當作是正常的(Eaton)

我們應以平常心來面對死亡,卻不能把死亡當作是正常的(王道維)。

是的,我們應該學習以平常心看待死亡。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傳道者書3:1-2)。人的一生就像春夏秋冬,我們只能欣賞大自然的韻律,知道生命的有限。人終必一死,這是好的事。這樣使我們冷靜,又有點憂鬱,不少人因而使生命富於詩意。死亡雖然令人恐懼,但也有它的仁慈,它提醒人們常以錯誤的方式在生活,也積極地叮嚀著一個人的人生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利用。

然而,若有永生,就不能只是跟隨哲學家的樂觀腳蹤,更不能只是練習安寧病房的醫療人員叮嚀的人生的最後功課:「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罪的工價就是死,我們要深深恐懼的是,死前是否預備好進入永生,我們的生命是否能回復到神起初所造的。所以,死亡確實不是普通正常之事。

《幽默》『145×154÷』

《幽默》『145×154÷』

多年前,小明女友跟他分手的時候,給他留下一張字條『145×154÷』。這些年,小明絞盡腦汁,翻遍所有數學書籍都沒能找到答案。前不久偶遇她,小明把破碎的字條塞到她手中,含淚望著她,她看著小明笑了笑:這麼多年你還是沒變!一事無成,一無是處。『145×154÷』(佚名)

100種呼吸方式

你沒想過的100種呼吸方式。不妨跟著影片深呼吸,享受生命存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aiE9ceIh0U#t=186

《智慧》值得嗎? 人類的奇怪之處 握緊拳頭

《智慧》值得嗎?

如果不小心丟掉100塊錢,好像丟在某個地方,你會花200塊錢的車費去把那100塊找回來嗎?一個愚蠢的問題,可類似事情卻在人生中不斷發生:被人罵了一句話,卻花了無數時間難過;為一件事情發火,不惜損人不利已,不惜血本,只為報復;失去一個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無法挽回,卻還傷心好久…值得嗎?

《智慧》人類的奇怪之處

想趕快長大,卻哀嘆失去的童年;
想賺大錢,卻以健康換取金錢,不久後又想用金錢恢復健康;
對未來焦慮不已,卻看不到現在的幸福。
活著彷彿從來不會死亡;臨死前又彷彿從未活過。

《智慧》握緊拳頭

老人對他的孩子說:“握緊你的拳頭,告訴我什麼感覺?”
孩子握緊拳頭:“有些累!”
老人:“試著再用些力!”
孩子:“更累了!有些憋氣!”
老人:“那你就放開它!”
孩子長出一氣:“輕鬆多了!
”老人:“當你感到累的時候,你握得越緊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釋然許多!”

多簡單的道理,放手才輕鬆!

《幽默》鉛管供水 勵志的故事

《幽默》鉛管供水

教授甲:發現自己住了十年的這條街非常幸運的是鉛水管分佈區域,鄰近也都是。我老是搞錯截稿日期,買重複的書,叫錯同學名字,要講某個自己喜歡的畫家時完全想不起來,最後只能說「就那個畫水墨啊畫江南,還有畫很多鸚鵡的那個」(悲)

學生乙:難怪讀那麼久,總是記不起來,現在知道原因了。老師,我們是同病相憐,您可要高抬貴手啊。

-----------------------------------

《幽默》勵志的故事

小明是作業員,月薪25000,他立志要用一年的時間在台北市買房子!這一年來,他上班搭公車,自己煮飯,不去夜店,不抽煙不賭博,省吃儉用。一年後,皇天不負苦心人,他終於用
……
……
他辛苦存下來的24萬
再加上他爸給的2976萬
終於在台北市買了一間房子
真是太勵志了!

《幽默》社會的辛酸 分擔家務

《幽默》社會的辛酸

回想這幾年,嚐盡社會的辛酸艱難
從一開始什麼都沒有到30萬
從30萬到200萬
從200萬到1000多萬
現在是4000萬
不是炫耀
只是講自己的經歷
……
……
手機像素越買越高!


《幽默》分擔家務

晚上老婆說要分擔家務
就問我:洗碗跟拖地你選哪個?
我說:洗碗。
洗完碗後老婆又問:洗小孩跟拖地你選哪個?
我說:拖地。
拖完地老婆又問:洗衣服和洗小孩你選哪個?
我說:洗小孩。
洗完小孩,老婆又問我:洗衣服帶小孩睡覺你選哪個?
我說:洗衣服。
洗完衣服看到老婆和孩子睡著了,
我忽然覺得好像哪裡不對.....

《幽默》造謠 央視採訪

《幽默》造謠

柳宗元獄中遇見李白、陸游,互問為何入獄。
李:造謠罪!「飛流直下三千尺」,人家量了,說沒那麼長。
柳:我寫「千山鳥飛絕」,有人舉報樹上還有一隻。
陸:我寫「勿言牛老行苦遲,我今八十耕猶力」,有人說我八十歲還想要二胎。

《幽默》央視採訪

問:新的一年,作為中國人你能為祖國做些什麼?
答:移民,不給祖國添亂。
問:做為中國人,你認為愛國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什麼?
答:移民,給美帝添亂。
問:為什麼要移民美國?
答:那裡能罵黨,罵政府,罵總統,罵社會,我去罵他們。
問:作為一個中國人,你的中國夢是什麼?
答:成功移民美國。

《幽默》心驚肉跳 保證進門尖叫!

《幽默》心驚肉跳

我對老婆說:老婆,我很久都沒有那種心驚肉跳的感覺了。
第二天老婆帶我逛了珠寶首飾店......

《幽默》保證進門尖叫!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I4NzAwMg==&mid=209464352&idx=1&sn=6ebc9b6c871495c04506c7afd030cdaf&scene=0#rd

《智慧》狗與狼對話

《智慧》狗與狼對話

狗:你有房子車子嗎?
狼:沒有。
狗:你有一日三餐和水果嗎?
狼:沒有。
狗:有人哄你玩,帶你逛街嗎?
狼:沒有。
狗:你真無能,什麼都沒有!
狼:我有不吃屎的個性,我有你沒有的自由,我是孤寂的狼,而你只是一隻自以為幸福的狗!

《智慧》早點放棄

《智慧》早點放棄

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一個老人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隻,周圍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

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說: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已經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因此,請記住,注定無法挽回的痛苦,不如早點放棄。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松青超市將以4.5億的價格賣給全聯

松青超市將以4.5億的價格賣給全聯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413

味全旗下 松青超市傳賣全聯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202&utm_source=next_article&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next_article

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人生的最後4道功課 ◎eaton

人生的最後4道功課

振東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傳道者書3:1-2)。台灣每年15萬5000人死亡,包含癌症死者3.9萬人。

晚期病人可以練習人生的最後功課:「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仔細思考有哪些人、因為什麼原因、想要告訴哪些內容、在什麼時間、地點,要對所愛的人道謝,對心有所虧欠的人道歉,和身邊的親友好好道別,讓逝去者的人生沒有遺憾,讓活著的親友有繼續生活的力量。

人最難克服的是面對死亡的恐懼,但死亡也有它的仁慈,提醒人們以一種錯誤的方式在生活,也積極地叮嚀著一個人的人生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利用。此外,不管環境如何,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腓4:12 )。 我們仍然可以守素安常(林前7:26),從創造主那裡得著力量與盼望。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心靈與思想貧乏的世界

心靈與思想貧乏的世界 ◎eaton

王道維:一個心靈與思想貧乏的世界,正隱藏在科技發展的背後悄悄來臨。
https://www.facebook.com/dawwei.wang?fref=nf

EATON:動腦時間:如何享受科技同時,避免心靈與思想貧乏?

1.閱讀,上王道維的FB也不錯。
2.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傾聽使用者不被滿足的需要。
3.多動手動腦解決困擾大家的生活難題。
4.寧靜默想、獨立思考、與人討論比單方接受大量訊息更重要。
5.生活簡單,追求生活品質,甚於速度、無益的數量。
6.記得人際間接觸互動,與虛擬世界大大不同。
7.運用科技節省的時間,做榮神益人的事。
8.多做能長久喜樂的事,遠甚於獲得短暫的快樂。
9.經常走進大自然,觀察、享受、感謝造物主的恩典。
10.有空到物質缺乏的地方行善,並感受人真正的生命價值。

11.您覺得呢?

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江蕙成功的原因

江蕙成功的原因;高明的創意與勇氣 持續努力 守成又創新,直至確立個人風格。

要把這些元素冶於一爐,還需高明的創意與勇氣,江蕙在1992年跳槽點將唱片,出了《酒後的心聲》,這動作改變了自己的歌唱生涯,也改變了台語流行歌。持續努力演唱不懈,也是江蕙成功的原因。......沒有像江蕙那樣,守成又創新,一直往上攀高。江蕙在《酒後的心聲》之後,又出了幾張有些類似,先是大賣,但也逐漸疲軟的作品,一看市場反應趨冷,隨即又轉換曲風,找到了〈家後〉、〈落雨聲〉這樣的好歌。到了這個時期,江蕙的個人風格已經確立,連酒這樣的台語歌安全牌,都可以捨棄了。
-----------------------
酒後的心聲 ◎沈政男

江蕙宣布即將引退,消息傳來,年中演唱會預售票一票難求,歌迷為了搶票甚至險些釀成暴動,台灣社會這幾天可說掀起了小規模的江蕙狂熱。然而在2008年江蕙「初登場」,第一次辦演唱會,事前為了票房還忐忑不安,上了舞台一見萬頭鑽動,才忍不住驚嘆:原來我也可以辦演唱會!

江蕙沒有必要引退,若說唱累想要休息,元氣恢復以後便可「再登場」。江蕙說想學山口百惠瀟灑裸退,但人家可是要去嫁人,洗手作羹湯。江蕙另一個想封麥的原因,聽說是眩暈痼疾帶來身心壓力,還在床頭安了緊急鈴。眩暈不至於致命,會有這樣的保命舉動,代表需要心理支持。

江蕙在2008年首辦演唱會成功,連自己都意外,可見一位歌壇天后的誕生,除了自身實力,還有時代因素。台灣開始有售票演唱會,是近15年的事,人們的生活水平進步到了願意花上千元聽兩、三個小時的流行演唱會,這在更早以前是難以想像的事。

至於個人實力,則須先有暢銷唱片。

江蕙第一張暢銷唱片是1992年10月發行的《酒後的心聲》,這張唱片最近也被提起,認為是台語流行歌的分水嶺,也啟動了江蕙演唱事業的漸強式。《酒後的心聲》後來累計賣了超過一百萬張,這樣的空前成功,恐怕也是江蕙的另一個意外。為什麼會有《酒後的心聲》,又為什麼這張唱片大賣,是近來談江蕙的文章未觸及的重點。

江蕙有金嗓,高音嘹亮圓潤又飽滿,唱到歌曲高潮,可以像跨年夜的煙火,一波攀升又一波,高不見頂,而且越高越燦爛越美麗。江蕙也有鐵肺,胸腹像埋藏了天然瓦斯管,源源不絕,將一顆顆音符充灌得澎獅獅、滾溜溜,宛如五彩汽球。歌迷都稱讚她的歌喉,但未必知曉她的能耐,可以去聽她唱的〈郊道〉,那考驗眾歌手的小調名曲,輕易被她的金嗓鐵肺玩弄於股掌之中。

然而會唱歌的人實在太多,要竄出頭來,除了實力,還要有機運成分。《酒後的心聲》大賣時,距離江蕙發行第一張唱片已經整整十年。《你著忍耐》、《惜別的海岸》都是《酒後的心聲》之前的作品,金嗓與鐵肺老早具備,歌曲與唱片也做得很好,但就是不能開天闢地劃時代。所以說,《酒後的心聲》的成功是需要解釋的。

《酒後的心聲》一般定位成江蕙藉此在調性上擺脫了傳統台語歌的哀怨悲情,在曲風上突破了常見的江湖菸酒味,無論旋律、歌詞與編曲,都超越了先前台語歌的格局,與國語歌更加趨近。

是這樣嗎?你如果重新翻出《酒後的心聲》這張唱片可以發現,事實上它是匯聚了台語歌的數種源流,雜揉新舊元素,雞尾酒一般調製而成的試探作品。

這張唱片最大特點之一,是有三首日本曲,〈傷心到何時〉、〈藝界人生〉與〈感情路〉,分別是小椋佳、趙容弼與ちあきなおみ的作品,這三人的曲風不那麼有東洋演歌味,這三首歌又帶著優雅的哀傷感,正好沖淡了江蕙濃濃的那卡西風格。〈傷心到何時〉的原曲是〈仙客來的芬芳〉,曾得到日本唱片大賞,是非常雋永的一首歌,可惜被羅文聰翻成了平凡的哀怨歌詞。〈藝界人生〉則是姚謙的手筆,寫出了歌者的自憐心境,與曲調非常搭,超越了原曲,也是《酒後的心聲》裡很受歡迎的一首。

取材於日本曲是台語歌的常見做法,只是《酒後的心聲》選歌與改裝做得很好。然後是〈心愛的你叨位去〉、〈有緣沒份〉與〈風醉雨也醉〉三首傳統台語歌,尤其後者這首黃敏的作品,是台語雅樂與東洋曲風的綜合體,類似〈相思雨〉這類台灣歌。

再來是幾首國語歌音樂家的作品,李驥的〈愛你的阮的心〉、鄭華娟與武雄的〈返來阮身邊〉與〈落雨的暗暝〉、李子恆的〈緣份〉,還有曹俊鴻與武雄的〈只好放你行〉。曹俊鴻是誰?就是幫黃鶯鶯在八○年代初期打造了幾張金唱片的作曲家。李驥來自優客李林,而鄭華娟與李子恆更不用說,都寫了不少國語名曲。

最後,重點來了,專輯同名歌曲〈酒後的心聲〉是誰寫的?這是鮮少有人提到的一個問題。這首歌是整張專輯的代表歌曲,這麼成功的作品,作者叫童皓平,非常陌生的名字,在這首歌之後似乎就沒有其他作品,令人不解。這首歌的歌詞還是寫酒,其實不脫傳統台語歌範疇,但特別在於曲,這首歌是難得一見的台語藍調,那慵懶放浪,隨意款擺,卻又帶著節制與優雅的旋律,將江蕙從那卡西酒場,帶到了鋼琴酒吧,躋身更廣大的市場。

以上這些元素,其實在先前的台語歌裡都出現過,但《酒後的心聲》將其巧妙結合起來,造就了江蕙的獨特新風格。優雅,洗練,本質上卻還是質樸真摯,感情濃郁。

以日語翻唱來說,洪榮宏的〈一支小雨傘〉,恬淡輕快,比江蕙早了好幾年。以台語雅樂來說,潘越雲的〈情字這條路〉、〈桂花巷〉,還有潘麗麗的《畫眉》、陳明章的《下午的一齣戲》都是更前期的經典。以台歌中唱,為台語歌納入西洋音樂元素來說,林強的〈向前走〉、黑名單工作室的幾張專輯等,是先驅。而台語藍調,注意了,伍佰在吳俊霖時期,就是唱這樣的曲風。

但要把這些元素冶於一爐,還需高明的創意與勇氣,江蕙在1992年跳槽點將唱片,出了《酒後的心聲》,這動作改變了自己的歌唱生涯,也改變了台語流行歌。

持續努力演唱不懈,也是江蕙成功的原因。在江蕙大紅之前,黃乙玲、蔡秋鳳、陳小雲,甚至前輩陳盈潔,都紅了一陣子,然而都沒有像江蕙那樣,守成又創新,一直往上攀高。江蕙在《酒後的心聲》之後,又出了幾張有些類似,先是大賣,但也逐漸疲軟的作品,一看市場反應趨冷,隨即又轉換曲風,找到了〈家後〉、〈落雨聲〉這樣的好歌。到了這個時期,江蕙的個人風格已經確立,連酒這樣的台語歌安全牌,都可以捨棄了。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多麼刻骨銘心的學習

多麼刻骨銘心的學習
EATON
------------

葉丙成分享了謝秉男的網誌。

2小時 ·

昨天上完這學期簡報課最後一天,修課的阿男寫了一篇關於我的教學。他的文章很深刻的刻畫出,透過這門課我想傳達給學生的價值跟理念。我自己寫也未必能寫的這麼透徹。

許多朋友聽我的演講,主要都是聽到從我的角度對於教育的看法與論述。而讀這篇文章,是從學生的觀點來了解我的教學哲學的最好方式。誠心推薦這篇文章,希望讓大家感受到,台灣學生對於教學是可以有這麼深刻的反思的!
---------------
謝秉男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Of the people"~ Abraham Lincoln, 1863

"By the student, For the student, Of the student"~ Benson Yeh, 2014

⋯⋯
其實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能夠改變一個人,甚至是改變他/她一生的,可以是一段演講,或是一句話,一個念頭,一個瞬間。那麼,整整一學期的「簡報製作與表達」課程能帶來的,到底是什麼?

是一套哲學與價值觀,包括正向的理念,寫實的懊悔,與見紅的預防針,更重要的這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在這堂課的開始,僅僅從寫申請信這個動作開始,就已經為你自己重新喚起了學習的本質:「發自內心的熱情與動力」。在這之後,你會重新去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學習方式?你會不斷地問自己:為什麼要積極地讓自己處在這裡腹背受敵?幸運的是,在最一開始載浮載沉的時候,會有那麼個亮光指引著你,而你最後會發現,那個亮光其實是你自己。

在這堂課的途中,你會用身體去經驗各種可能的挫折或是各種從未碰過的狀況,並且得用快上十倍的速度去嘗試這些,像是製作動畫、眼神交接、持續的兩分鐘短講等等,在這其中,你勢必會很直接地發現自己的不足,但你也會看見自己那些被隱藏起來的潛力,於是你就跨出去了,伸長了,變得更有彈性了,你學會了「自學」。

免疫反應是生物體的本能,藉由付出一些相對小的代價,以至於在下次面對類似的災難時能夠安然地保全生命甚至是得以進化。這些份量繁重的「多麽痛的領悟的作業」就像是預防針一樣,當下次遇到類似的狀況時,你可以用身體的本能去做出一個恰當的回應,並且保有修正與改進的空間,重要的是:你能夠把失敗留在學校裡頭!種種這些就是要提醒著你學習的本質是必須付出相當的努力,接著,你才可以有信心地走向下一步。

在這堂課的最後,你會精煉出屬於自己的核心價值。你早就知道成功的經驗不容易複製,但你也已經有足夠的故事與概念去避免那些失敗與懊悔,像是眼界、像是格局、像是扎實、像是膽量、像是機緣、像是同理、像是謙卑。你會慢慢且最終意識到,在這堂課裡頭你所該緊緊抓住的對象不僅僅是那些站在台上的麥克風們,在這裡,你會聽到那只麥克風用一種溫柔且堅定的聲音告訴著你關於他的各種懊悔與不堪,你在看清社會現實的同時,你也能夠逐漸放下各種的玫瑰色眼鏡,你也得以記著那股善良的熱情,那股熱情是他在台前掏出自己,最後與你們分享他的成功之道與他的最愛,像是教學。其實你自己知道應該要怎麼樣才會是一個好老師的,雖然稱呼一聲老師,但與被稱呼為學生的你是平等的、互惠的、交流的, 這形成了一股穩定的支持力量能夠讓彼此放膽地去超越與超越。

最重要的是,你會理解並認同那所該愛著的更包括了那些與你站在一起的人。這些人會給予你最真實且真誠的回饋,而你們能夠一起成長,然後一起站到台上,彼此是彼此的學生,彼此是彼此的老師,彼此是彼此的朋友,再一次地體會到學習的本質與快樂,願意把自己的生命掏出來,然後互相分享知識與故事。在這堂課以後,你會想起在那些在自己人生中曾經幫助過你的各位老師,而這位你也永遠都不會忘記,也或許有一天,你會成為在某處的那位永遠都不會忘記的老師,傳道、授業,解惑也。

沒有意外地,這裡頭的你,都是我,我是你生命的過客,你是你人生裡的主角,然後我不斷地與過去的我告別。我要與在校學生身份告別,我要用一個熱情且美麗的姿勢,用這份緣份告別,走入下一個階段,然後開始在這一輩子都自主地學習人生,也同時一輩子都當著老師,掏出與燃燒自己去善待那些在彼此生命裡頭的人們。

謝謝,與謝謝。

我所領悟到的哲學是 By the student, For the student, Of the student, and be the teacher

「聽說月亮的光是向太陽借來的!」

「聽說月亮的光是向太陽借來的!」街口的路燈不屑地說。---王道維
-----------------
讀到這極短詩,有幾個直覺,似乎彼此衝突,要選哪個呢?
1.有趣。有點像小孩的純真,不知天高地遠的純真,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純真。
2.酸葡萄心理。酸葡萄高掛天上的月,吸收陽光,發出皎潔沁人心脾之光。然而,古今中外有多少人總是詠歎月光啊?
3.無知。月亮會不屑地說,「聽說,路燈的光是焚燒深埋地底千萬年的礦物來的!」不會!日月星辰,月可是排第二位,非泛泛之輩呢!
4.不懂欣賞。沒有看見月亮從太陽借來之光,卻不吝惜地投射分享出去所帶來的啟示。
5.心地狹窄。不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不知道如何從月光吸光與投射的基礎上,想出諸般的創意。
6.不屑是消極的。不屑意涵抱怨與冷漠,不懂感恩,不懂享受著天上來的恩典之光,卻不用付半毛錢。然而感恩能讓人看透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