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扶貧項目不要忽視性格培養

扶貧項目不要忽視性格培養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父母在養育孩子時,都會認為品格對孩子的人生成就有很大的作用。但幾乎所有對抗貧困的政府項目都不這麼想。

民主黨對抗貧困的項目,多數都涉及轉移資金、提供就業,或者以其他方式應對窮人面對的物質匱乏。同樣,共和黨對抗貧困的項目,也多數涉及調節經濟激勵手段或者調節弱勢群體面對的監管障礙。

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理乍得·里夫斯(Richard Reeves)最近在《國家事務》(National Affairs)上指出,進步派和保守派的常規路徑,都彷彿把個人當成了抽象概念,彷彿他們屬於一個叫作「膚淺人」的物種,他們的命運只由經濟結構塑造,而不受品格和行為影響。

很容易理解政策制定者為什麼會對品格的問題避而不談。沒人願意被人發現自己在譴責受害者,宣揚對他們的批評:窮人之所以變成這個樣子,是因為他們不夠愛孩子,或者沒有良好的價值觀。更何況,多數理智的人也會認為,政府本就做不來什麼改變人的品格的事情。

問題在於,那些忽略人格和行為的政策,產生的效果令人失望。過去10年左右的時間裡的社會學研究,更加印證了一種在其他領域可能不言自明的道理——如果不能幫助人變得更堅韌、勤勉、謹慎,那麼全世界所有的轉移資金,都不能產生持久的效果。

沃爾特·米切爾(Walter Mischel)著名的「棉花糖實驗」顯示出,4歲時學到的「延遲滿足」技能,到成年後能產生重要的收益。卡羅爾·徳韋克(Carol Dweck)的研究表明,有「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的人,也就是認為自己的基本素質能在努力中得到發展的人,比那些認為基本才能是內在的固定屬性的人,境遇更好。安吉拉·杜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的研究表明,堅持和毅力對於終生的成就有多麼重要。自稱能對自己手上的隨便什麼事情善始善終的大學生,成績優於同齡人,甚至優於SAT分數更高的同學。單詞拼寫競賽里,拿到的「毅力分」明顯更高的參賽選手,晉級的可能性比沒那麼堅毅的對手大41%。

通過總結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里夫斯估計,自我驅動力和自制力對學業成績的影響,與認知能力基本相當。最近的研究也顯示,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之間,自控力的差異也十分巨大。貧窮的孩子成長過程中心理負擔較重,受到的干擾也較多,而這些不利因素會對大腦產生影響。研究人員通常會使用枯燥的測驗來檢驗誰能集中注意力,專註於眼前的任務。在收入水平處於前五分之一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們,與收入水平處於最後五分之一的家庭養育的孩子相比,前者在這種測驗中取得好成績的可能性,是後者的2.5倍。

但如果有適當的經驗,這些效應是可以扭轉的。

多年來,研究性格發展的人們大都發現,聲色俱厲的說教沒有作用。最近某些學校開設的流於表面的「品格教育」課程並沒有起到多大幫助。智者們在漫長的歷史中,總體上找到了至少四項有效的路徑,可以讓攀登的過程更加容易。政府支持的項目在所有領域中都能起到幫助。

第一,習慣。如果你能改變行為,最終就能改變秉性。能在小事上做到自控的人也會發現,面臨危機時,在大事上也更容易自控。高質量的學前教育、KIPP預科學校,以及育兒指導,通過鼓勵年輕的父母和學生們遵守基本的禮節,經常進行微小的自我節制,已經產生了持久的效果。

第二,機遇。或許你可以通過鋼鐵一般的意志力,來進行自我約束。但我們大多數人之所以能回絕短期的愉悅,是因為我們能看到,有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連接着現在的自我剋制和未來的更好報償。如果年輕女性看到,未來有可能進入學費適中的大學就讀,年紀輕輕就懷孕生子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第三,模範。品格並不是靠個人發展起來的,它是由社區灌輸、由長者傳遞下來的。中間派民主黨團體「第三條道路」(Third Way)建議政府成立一個「嬰兒潮志願隊」(BoomerCorps)。嬰兒潮一代里,每天都有一萬人達到65歲,我們可以把其中一些人招募進一個類似「美國志願隊」(AmeriCorps)的項目,幫助低收入家庭在社會階層中向上流動。

第四,標準。只有對想成為哪種人有了確切的定義,人們才能進行約束。哈佛學者馬丁·韋斯特(Martin West)及其他專家所做的研究發現,某些特許學校的學生會提高對自己的預期,並且用更嚴苛的標準評價自己。

品格的發展是一種獨特、神秘的過程。然而如果家庭、社區和政府,能讓關愛和制度環繞生活,或許就能減輕制約流動、毀滅夢想的疏離感和不信任。

翻譯:王童鶴


本文內容版權歸紐約時報公司所有,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或翻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