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我們為什麼要打仗?

專欄作者

我們為什麼要打仗?

現在距離一戰爆發已經過去了一個世紀,當時許多人都說這場戰爭是「終止一切戰爭的戰爭」。不幸的是,戰爭仍在繼續爆發。關於烏克蘭的新聞標題一天比一天可怕,現在似乎是個詢問原因的好時機。

曾幾何時,人們打仗是為了樂趣和利益;當羅馬肆虐小亞細亞,西班牙征服秘魯時,那都是為了金銀財寶。如今,這種事情還在發生。哈佛(Oxford)經濟學家保羅·科利爾(Paul Collier)在世界銀行(World Bank)資助的頗有影響力的研究中指出,在貧窮國家屢見不鮮的內戰的最佳預警器,就是一國是否擁有像鑽石那樣的可掠奪資源。不論反對派為自己的行動提供其他什麼理由,似乎主要都是事後給出的辯解。不論過去還是現在,尚未實現工業化的地區間的戰爭更像是各犯罪集團為了爭取非法生意的控制權而展開的競爭,而不是一場原則之戰。

不過,如果你是一個現代的富裕國家,戰爭——即使是輕鬆取勝的戰爭——是划不來的。很長時間以來,這都是事實。英國記者諾曼·安吉爾(Norman Angell)在他1910年的著作《大幻覺》(The Great Illusion)中稱,「軍事力量對於社會和經濟沒有任何意義。」正如他所說,在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中(這種情況的確在蒸汽船、鐵路和電報時代就已存在),戰爭必然會造成嚴重的負面經濟影響,即便對戰勝方也是如此。此外,很難在不殺死雞的情況下,從複雜的經濟體中取出金蛋。

我們或許還可以說,現代戰爭非常、非常之昂貴。例如,以任何方式衡量,伊拉克戰爭的最終花費(其中包括退伍軍人療養費)將遠超1萬億美元(約合6.15萬億元人民幣),是伊拉克GDP的許多倍。

所以,《大幻覺》(The Great Illusion)的論點是正確的:現代國家並不能通過發動戰爭來變得富有。但是,戰爭還是頻頻發生。為什麼呢?

其中一個答案就是,領導人或許不懂其中的算法。順便說一句,那些認為安吉爾在預言戰爭的終結的人經常會對他表示批評。其實,他這本書只是為了駁斥通過征服來獲得財富的古老觀點,而這種觀點在他的時代還很常見。輕鬆取勝的錯覺仍然存在。這只是個猜測,不過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似乎認為他能不花太大代價就推翻烏克蘭政府,或者至少佔領它的大片領土,然後烏克蘭就會落入他的手中,方法就是向反叛分子提供一點可以否認的援助。

說到這一點,大家還記不記得,布殊政府曾預計推翻薩達姆、建立一個新政府只用花費500到600億美元?

然而,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各國政府經常會從戰爭中獲得政治利益,即使相關戰爭在國家利益層面並不合理。

最近,《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賈斯汀·福克斯(Justin Fox)表示,烏克蘭危機的根源或許在於俄羅斯經濟的不穩定表現。正如他所言,普京對權力的掌控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長時間的快速經濟增長。但是,俄羅斯的經濟增長已經放緩——可以說,普京政府需要一些事情來轉移注意力。

對於其他一些似乎原本沒有任何意義的戰爭,人們也找到了一些相似的理由,比如阿根廷1982年對福克蘭群島的入侵。人們通常認為,之所以發動這場戰爭,是因為當時執政的軍政府希望能把公眾的注意力從經濟困境上轉移開來。(平心而論,有些學者對這種說法持強烈的批判態度。)

事實是,在戰爭時期,各國國民總是會團結在其領導人身邊,不論這場戰爭多麼愚蠢,他們的領導人又有多麼糟糕。在福克蘭群島的戰爭中,阿根廷軍政府在短時間內突然變得非常受歡迎。曾有一段時間,美國總統喬治·W·布殊(George W. Bush)所發動的「反恐戰爭」使他的支持率達到了令人目眩的高度,伊拉克或許使他贏得了2004年的選舉。一如往常,自烏克蘭危機開始以來,普京的支持率也出現飆升。

毫無疑問,說烏克蘭衝突只是為了鞏固一個在其他方面出現問題的威權主義政府,或許有過分簡單化事情的嫌疑。但是這種說法肯定有它的道理,而這讓未來變得有些可怕。

着眼近期,我們現在必須對烏克蘭局勢的惡化表示關注。發動全面戰爭將會對俄羅斯的利益造成巨大損害——但普京或許會覺得,任由反對派失敗會很沒有面子,將令人無法接受。

如果缺乏廣泛合法性的威權主義政府在無法拿出良好表現的時候,傾向於威脅別的國家,那麼請想像一下:當中國的經濟奇蹟結束時——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這種局面很快就會到來——中國領導人會面臨怎樣的選擇。

發動戰爭是個非常糟糕的主意。但是不論如何,戰爭仍然在繼續爆發。


翻譯:陳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