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評:為什麼只有時薪不漲(1)

彭先生,平安

我經常拜讀彭先生大作,感佩您勇於關心社會及弱勢,雖然有時我並不認同您的見解。當然,「局部不認同」是小事,言論的動機是否純潔,價值理念是否公義,才是更應被看重的。試問,誰能恥言自己的論述都是對的呢?

所得分配不均議題非汗牛充棟,但不孤單。連我認為色彩濃厚的天下雜誌,其獨立評論也刊登蘇慧君女士的文章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14
;我也常閱讀Paul Krugman的相關文章(應是很少沒讀到),連我自己也吹牛寫了幾篇,對你提到的自然心有戚戚焉。台灣所得分配當然不均,然而,對您的大作:為什麼只有時薪不漲(1),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或許可供你參考,或可藉著你的大筆,對台灣社會的改變做出一點貢獻。先談我的想法(怕佔時間,講4點),再談改變策略,否則光道德勸說,恐怕狗吠火車!

我的想法
1.從台灣「人均產值」分析時薪問題,應該是錯的,這個統計參數效度不足。這裡的「人均」基礎只有國內從業人員,但「產值」並沒有將不屬於國內從業人員的貢獻分離出來。不屬於國內從業人員的貢獻至少有三項:第一是「海外生產所得」。GDP包含國外生產所得(廠商申報數只好包含三角貿易所得),台灣海外製造比例已約52%,年年節節上升。第二是「折舊所得」。「GDP產值」基礎為GDP毛額,但應該要使用GDP淨額-扣除資本支出產生的「折舊所得」比較。該所得不屬於任何人,過去15年來,1985年至2012年佔GDP的比例增加5.8%。第三是「研發的必要風險報酬」。廠商投入的研發金額確實每年顯著增加,但是GDP設算係以成本會計為基礎,不是使用投入研發之必要風險報酬(這是資產鑑價術語,國際會計準則IFRS認定它是高風險投資,評價時應給予溢價)。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生產力時間序列圖表節節上升,很多台經院甚至中研院的經濟學家也使用那些數字寫論文,我敬仰的Paul Krugman為文分析美國時也忽略這件事。不過我認為,政府統計部門怠惰難辭其咎!論到怠惰,我很生氣。以大家關心的薪資統計或家庭所得為例,國外人力資源所得年報會針對工作者的行業、職別、職階、年齡、性別、家庭結構等做出詳細的動態分析。我們的報告卻數十年如一日,領的薪是博士水準,品質只有高中畢業,對於提升民眾所得難有啟發,對社會階層的向上流動也沒有多大貢獻!

2.從「受雇者薪資與企業利潤佔GDP比例」分析分配問題,應該也是錯的。我記得你曾引用Paul Krugman的論述,受雇者薪資佔GDP比例越來越低,企業利潤越來越高,差距越來越大。關於這點,Paul Krugman也是錯的。他一樣沒有考慮到廠商的海外所得節節上升(美國標普500公司所得約60%來自海外),但所謂「受雇者」只有國內就業人口,更沒有考慮資本額增加(可能運用在自動化設備投資增加或產能提升)的必要風險報酬。若要簡單一點比較,至少「受雇者薪資」要加上海外受雇者,並且以「受雇者薪資與企業利潤」金額直接對比。我曾為文分析這個問題,我的結論是,若加回中國勞工的薪資,台灣過去近20年來「受雇者薪資與企業利潤相對比例」沒有顯著變化。請參拙文:勞工低薪化原因與破解之道(http://www.thinkingtaiwan.com/public/articles/view/429) 。到現在,台灣多數經濟學家還是使用不合理的基礎分析寫論文。不過還是有些人清楚指出「以中國為主體」的全球化策略,造成國內勞工的失業。(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19988) 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chinese/page/3/33/1206/0
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chinese/page/3/33/1180/0

3.你提到,「台灣的人均產值比韓國多出17%,但是每小時工資卻只有韓國的52%,因此調漲空間絕對非常大。」若要跟韓國比較,台灣智庫吳啟禎先生的見解是:薪資倒退問題出在政治,不在經濟!十年前南韓製造業工人薪水約與台灣相當,十年後為台灣的兩倍。同期間,南韓經濟成長率為4.09%,台灣為4.07%,差距微乎其微。其次,台灣企業的賺錢能力還優於南韓(製造業附加價值率為20.8% vs. 19.5%),可見附加價值也非問題所在。請參:「薪資倒退問題出在政治,不在經濟!」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chinese/page/3/146/2529/0。

4.你提到,「Thomas Piketty指出,貧富差距擴大的兩大重要原因:(1)勞工沒有議價權…;(2)政府制度偏袒富人..。」 我的見解是,薪資差距很難造成貧富差距如此巨大,以至於Emmanuel Saez能用美國IRS的資料畫出那張圖。那張圖當然是真的,但真正造成貧富差距擴大是資本市場(股市)造成的。請用Emmanuel Saez的圖與美國標普500的指數歷史走勢圖進行比較,就可發現兩者極為相似。(http://finance.yahoo.com/echarts?s=%5EGSPC+Interactive#symbol=%5EGSPC;range=my) 這兩張圖大概都是從1983年開始飆升的。為什麼?那時市場開始全球化,再來是新科技事業萌芽,再來是勞力全球化,讓企業賺很多錢,規模變得很龐大。同時,退休基金及人們沉迷理財投資,造就股市本益比從5-6倍到2000年30幾倍,利潤及本益比創造雙重乘數效應。台灣也是這樣。遠的不說,1998年台灣上市公司一年賺2200億(其實1996年台灣電子股就開始發了),到2013年賺1.5兆,市值從7兆上升到25兆(雖然有些是新上市),15年來現金股利發放粗估約7兆。資本市場(股市)至少讓資本家得到三個好處:第一,可將股票用平均15-30倍的本益比賣出,創造龐大的利益,然後繼續轉投資新事業;第二,仍持有的股票可以取得大量的股利所得。台灣前10%家庭的股利所得佔全部股利所得的95%,但台灣兩稅合一制度卻有利於高股利所得者;第三,每年從公司五鬼搬運(大股東的股權比例不高,可從眾多小股東偷錢)。過去租稅抵減、大股東兼高階自肥發放比每年盈餘還多的股票股利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天時地利「政府合」,招聚錢財有何困難?

再來談改變策略

台灣邊際稅率最高40%,與先進國家差異不大,台灣前5%家庭繳的綜所稅,佔全部74%(這是無能的馬英九津津樂道的),但台灣稅收佔GDP比例還是停留在可笑的12%。因此,改變策略不是提高稅率,也不是你提到的:「用富人稅把富人不應得(劫貧濟富)的收入回收」,檯面上稅率能調高的空間有限(計畫要調高到45%,就等著看),何況過高的邊際稅率會影響投資意願以及人民工作意願(請參: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chinese/page/3/33/1180/0)。

改變的策略是甚麼呢?我的經驗是:台灣有太多合法及不合法的「節稅」管道,以至於很多富人不用繳稅,因此「堵漏洞」才是關鍵點。以前一些管道像是捐地、買塔位被堵了、促產抵稅從2009年高峰每年減1900億到現在降到1000億,其他創新、研發等條例實際減的稅不多。然而直到現在,該收不收的漏洞還是很多,連張忠謀都知道。台灣會計師制度有問題,他們受雇於企業主,不聽話會被換掉,所以積極提供不公義的「節稅」服務,更不要說會像支持學運的律師,成為正義之師,為民喉舌。實務上如何堵呢?我的見解是,多管齊下:
1.調整兩稅合一。我曾幾次為文鼓吹,股利所得可扣抵額比例改為最多60%,現在政府計畫要調到50%,就等著看立法院。請參拙文:如何讓證所稅恢復公平正義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public/articles/view/923)

2.調整台灣前5至10%及10至15%的家庭所得稅率。這兩個族群達55萬戶,每戶年平均所得分別為187萬元及144萬元,有效稅率只有8.4%及6.9%,只比排在後面所有家庭的平均值5.2%高些。若能調整到前5%稅率的一半,每年粗估可多收600多億的綜所稅。請參拙文:台灣綜所稅的稅率設計合理嗎?(http://www.thinkingtaiwan.com/public/articles/view/302)
不過,我懷疑政府中高階主管剛好列在這兩個族群,會不會故意訂低,以便自肥?如何突破呢?

3.以實價基礎課徵不動產所得稅。社會對這個問題說很多了,台灣過去20年,我粗估不動產增值20兆,但收到的土增稅及財產交易所得稅低得可憐,遺產稅降低為10%後,土增稅竟仍維持免稅,沒配套修改。如何突破呢?

4.杜絕漏開發票。發票是勾稽假帳的唯一關鍵,沒開,營業稅、營所稅通通逃掉。我曾為文鼓吹大膽作法。財政部最近做一點:年營收200萬的事業單位就要開發票。我原建議通通開,讓公司行號沒藉口、民眾養成習慣,但營收低於一定額不必申報,按現行定額收取。我實際觀察,已過一年,沒開的還是沒開。沒大幅提高發票獎金,不找約僱稽核大隊,只靠高普考那幾個官員,成效有限。實務上只能唬唬人,隨便查叫公司補點稅,但收到的可能只有實際應繳的十分之一不到。如何突破呢?請參拙文(簡版):台灣每年逃漏稅額估3500億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587844

5.財政部行事消極。以前經驗不說,我最近向財政部部長信箱申訴,財政部的回覆竟是:「請檢附具體事實案例〈包括人、事、時、地、物及金額〉及相關文件,以憑辦理。」本人不甘心財政部對動輒可能數十億的稅收漫不經心,於是再申訴,標題寫著:財政部嚴重瀆職。內容提到,本案稅基漏洞具體存在,何需具體事實案例?若再申訴後,財政部依然草率如故,本人必透過媒體及立委昭告天下,讓人民知道財政部嚴重瀆職。結果改善一點,消極推說會詢問金管會。如何突破呢?學美國IRS大發查稅獎金?

6.改變公司內部的薪資差異。 你的文中提到:「Thomas Piketty說,勞工沒有議價權,高階主管可以為自己和最接近他的主管加薪,所以勞工薪資將成被壓低來推高高階主管的收入」這在台灣相當普遍,有些上市公司更誇張。我的建議是,督促政府提高人力薪資調查報告的水準,並揭發血汗公司。上市公司年報必需揭露資訊:例如高薪者薪獎佔總薪獎及公司利潤的比例、主管與基層平均年薪及其差異倍數,將上開資訊公佈於政府網站。照顧基層表現良好的企業,政府比照辦金馬獎的規格表揚,並在知名公共場所常態展示,讓老板們見賢思齊。表現不佳的,公開揭露給壓力。這需要政府改變思維,找約僱人員來做,也有助於年輕人就業。請參拙文:勞工低薪化 原因與破解之道(下)http://www.thinkingtaiwan.com/public/articles/view/435

7.適當提高遺產稅,重建扭轉世代分配不公的最後防線。如何突破呢?

8.組織社會運動團體。我認為,要得到具體改變,應該不是你以前提到的,應徵幾個擅寫科普的人就能成事。這需要招聚大批來自各行各業不同領域的人,組成志同道合的團體(像消基會、反核團體),常態透過接受通報、檢舉,然後將檢舉申訴結果昭告天下,持之以恆,促成社會運動,讓民眾願意加入通報不法。這是一個不小的社會工程。問題是,我知道很多有能力的「老人」,不敢拋頭露面(恐怕我也是)。希望經過這次學運事件,那些人會勇敢一點。

我最近在台大法律教授李茂生(出服貿犯罪期中考題的那位)的FB看到一個100人的街頭調查,支持連勝文的還是佔明顯多數,這是台北人的高度?前一陣,味全因假油案新聞沸沸揚揚,但是味全的營收竟然沒掉,YOY還成長。社會改變談何容易,難怪這麼多人必須妥協。抱歉,佔用您很多時間,走筆至此。

---------------
彭明輝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4/04/1.html#more

為什麼只有時薪不漲(1)

政府動不動就恐嚇我們:「不聽我話經濟會垮掉!」要不然就是拐騙我們:「聽我的話GDP才會成長」。但是,我們這些受薪階級(所謂的 90%)要關心卻是另外兩個重點:時薪會不會漲,要付出什麼代價?然後想一想值不值得?如果GDP成長而時薪卻倒退,憑什麼要我們一再做出各種犧牲?

但是,過去十六年來我們的GDP有持續的成長,實質月薪卻倒退,除以工時後的時薪倒退得更厲害;政府和老闆開心,我們卻開心不起來。為了讓GDP持續成長,十六年來我們傷肝、傷腎、傷肺、傷心、傷神地付出與勞動,為何換來的卻是資方財富的持續增長,以及我們實質月薪的倒退,和底層社會的崩蹋?
國內的「財經專家」一再告訴我們:當富人富起來之後,底層社會一定會「利益均霑」;事實卻跟他們的保證違背。既然他們的保證無效,我們只好自力救濟去國外的學術文獻和國內的具體事實裡找合理的解釋,並且在思考架構上跨出主流經濟學的囿限,認真吸收非主流經濟學的思想與觀點(雖然他們觀點異於主流經濟學教科書的論述,但是實證經驗卻越來偏向支持他們的論點)。

一年多的時間下來,我找到兩個重要的線索:

(1)政府制度偏袒資方,讓資方吃掉應該給勞方的錢,這是時薪不漲的主要理由,(2)教育水準持續上升,但是產業技術卻沒有升級,導致產品附加價值不但沒有提升,反而在新興國家的競爭下倒退,這是時薪不漲的另一個重要理由。

前者牽涉到分配的公平性,後者牽涉到政府制度與官商勾結;前者很容易解釋清楚,後者牽涉到比較複雜的問題。所以本文的 Part 1 先說明前者,下一篇的 Part 2 再來談後者。

一A、分配不公平的證據

實質GDP成長而時薪不漲,表示資方沒有把經濟成長的果實公平地分配勞方──資方不僅吃掉GDP成長的全部果實,甚至還把過去認為該分給勞方的一部分給吃掉了,因此整個天平嚴重地向資方傾斜。
首先要問的是:薪資有調漲的空間嗎?事實是:有!根據 Deloitte 會技師事務所與美國競爭力委員會的《2013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標》報告第4頁圖一的數據,台灣的人均產值比韓國多出17%,但是每小時工資卻只有韓國的52%,因此調漲空間絕對非常大。
從〈一個汽車廠,兩種文化與薪資,Why?〉這篇文章,你應該可以看出來:資方敢吃掉勞方,是因為資方壟斷議價權,而政府不但沒有站在中間立場去維護勞資對等談判的公正性,還反而在制度與法規設計上一再出賣勞方。
事實上,法國著名的經濟學家 Thomas Piketty(Paul Krugman 曾經讚譽他的代表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將成為「本年度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甚或將是這個10年最重要的一本」)在富比士雜誌上為文〈用富人稅拯救資本主義〉指出貧富差距擴大的兩大重要原因:(1)勞工沒有議價權而高階主管可以為自己和最接近他的主管加薪,所以勞工薪資將成被壓低來推高高階主管的收入;(2)政府制度偏袒富人,使得資本所有者積累回報的速度快於經濟增速,不斷擴大資本家的利益份額,犧牲中低收入階層的利益。
此外,Paul Krugman 在〈公平與效率可以兩全〉一文中也指出:美、英國家庭可支配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遠甚於西歐和北歐國家,而且「這種差異主要是政府政策造成的結果」。
因此,如果我們不從政治上要求政府盡責維護勞資議價過程的公平性與所得分配的公平性,我們將會被迫以「傷肝、傷腎、傷肺、傷心、傷神」的方式追求資方財富的正成長,以及我們時薪的負成長。

一B、貧富不均是傷害經濟成長之惡

加大柏克萊分校的經濟學教授 Emmanuel Saez 用美國國家稅務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IRS)的資料畫出了左邊這一張圖,告訴我們一個很簡單的事實:美國在戰後的 50 與 60 年代經濟過強勁的經濟成長,成漲的果實利益均霑,因此貧富差距並未擴大。70年代到80年代初經濟成長遲緩,但是貧富差距也沒有擴大。80年代雷根開始雷厲風行地推動巫毒經濟學,使得80年代後半葉開始經濟成長的果實完全被 top 10%的人吃光了,其他 90%的人所得甚至稍微下降;不僅如此,2000年之後不管是 top 10% 或其他 90% 的人幾乎都面臨十數年的所得停止成長。
對這現象最簡單的解釋就是:90%的人所得長期無法成長,所以他們支出無法擴大,總體經濟的需求當然會失去成長動能。
此外,Paul Krugman 在〈公平與效率可以兩全〉一文中引述 IMF 的兩項最新研究,第一項研究調查發現:收入不平等程度相對較低的國家實現了經濟持續增長,而不是偶爾「暴漲」。第二項研究發現「就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而言,再分配似乎是良性的」。
因此,用富人稅把富人不應得(劫貧濟富)的收入回收,通過財富重分配來救經濟,既合乎經濟學的原理,也合乎民主政治與倫理學的公平性原則。
不管是從經濟學、政治學或倫理學的角度看,目前盛行於英美與台灣的制度都明明是不公不義,但是美國和台灣卻有許多「財經專家」用「市場自我調節機制」來捍衛它。因此,要拆穿這個謊言和不公不義的體制,我們必須先了解「市場自我調節機制」背後的基本假設到底離現實世界有多遠(尤其是離台灣的現實世界有多遠),以及這些經濟學理論是如何地被別有居心的「財經專家」扭曲與誤用。

一C、市場教與巫毒經濟學的興起
在 1970年代以後因為停滯性通貨膨脹的出現導致經濟學家對傳統凱因斯學派的理論失去信心,總體經濟學的主導地位逐漸被芝加哥學派的 Milton Friedman 等人倡導的貨幣學派佔領,反對政府以財政手段干預市場機制。不過 Milton Friedman 還算有良心,他首倡「負所得稅制」,希望以此補貼收入不足的人。後來芝加哥學派催生了以「理性預期」為核心假說的新古典主義(New Classical Economics,2008年之前在經濟學界最具有影響力的主流經濟學派),主張市場具有自我調節的功能,會根據理性預期追求資源的最有效運用,而政府的任何干預或者會被市場機制自動抵銷而無成效,或者只會傷害經濟的成長。在這個主流經學的撐持下,一群支持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專家提出了「去除政府管制,國營事業私有化,貿易自由化」的華盛頓共識;不過他們還有一點點良心,至少還主張政府支出要優先用於扶助貧困(pro-poor)。
很不幸地,這些理論被進一步被扭曲成「只要富人先富起來,窮人就會自動跟著受惠」的主張(俗稱「向下滴流」或「供給面經濟學」,Paul Krugman 稱之為「巫毒經濟學」)。在這個主張下,財富重分配的機制被取消掉,使得經濟成長的果實盡歸 top 10%的人,而其他90%的人所得無法成長,導致消費無法擴張,經濟失去成長動能。被教宗指斥「你們不可以殺人」的,就是這一派的經濟主張。他們跟主流經濟學教科書的理論有一段距離,但總是以偏概全地引用(誤用、濫用、扭曲)主流經濟學教科書的理論來捍衛自己的主張。
於是,雷根和柴契爾就以上述理論(混雜著邪說)為理由,開始打壓工會,將國營事業私有化(等於間接取消政府對弱勢階層的生活補貼),推動國際貿易(使頂層受惠而使底層失業率上升,工資下降),同時對富人減稅(弱化財富重分配的機制,侵蝕國家稅基而導致國債上升)。因為這一系列的政治作為都對富人有利而對底層不利,因此歐美貧富差距急遽上升,財富盡歸頂層 10%,90%的人支出減少而使經濟成長失去動能,失業率也跟著上升而導致工資下降。
而國內所謂的「財經專家」更是故意或無知地不去搞清楚「巫毒經濟學」與貨幣學派、新古典主義經濟學間微妙的差異,在各種評論中大力鼓吹「巫毒經濟學」的主張,變成國內裙帶經濟體制與官商勾結機制的最有力打手。

2008年的金融風暴證明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理性預期」的假說至少在金融市場是不成立,而市場自我調節機制在金融市場也有失敗的機會。而 Joseph Stiglitz 等新凱因斯主義也提出許多政府介入市場的理由與時機,其中財富重分配更被視為激勵當前經濟成長的必要手段之一。新的證據也開始顯示:財富重分配有助於經濟成長。
但是,台灣過去三十年來媒體上只傳播巫毒經濟學的思想,連學校都鮮少在傳播新凱因斯主義的發展和最新的經濟學實證研究,並且繼續推動比雷根和柴契爾更惡毒的巫毒經濟,厲行富人減稅和各種劫貧濟富的措施,導致所得分配嚴重惡化,國內消費持續低迷不振。
因此,如果我們要追求公平正義的社會,不只要有能力識破巫毒經濟學的謬誤,還要積極吸收近年來經濟學界新的證據與思想的轉變,跳出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框架,以非主流經濟學(譬如 Joseph Stiglitz、Paul Krugman、Robert Leitch 和 Amartya Kumar Sen 等人)的思想來豐富我們對台灣經濟問題的理解,並且認識台灣經濟特質跟完全競爭市場間的差距、成因與對策。

一D、台灣有加稅與財富重分配的空間

左邊的表格是美國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的統計,你可以看到台灣的稅負只有韓國的 1/3。稅負低,主要是對高科技產業和富人減稅。
新加坡和香港規模小,只不過是個 city state,因此政府預算低於韓國,這合理。台灣的國家與政府規模遠大於香港和新加坡,稅負卻只有他們的一半,並不合理。台灣的稅負低並非因為政府有效率,而是因為政府賴皮沒有負起該負的責任。因此,政府支出也只有韓國的一半左右。
就算美國是靠赤字預算在撐持,她的稅負也高達 24%,約是台灣的三倍。可見得台灣大有加稅與財富重分配的空間。
反對加稅的人說:如果政府加稅,富人會跑光。好!那他們會跑去哪裡?跑到稅收最低的地方!你看上表,哪一個國家稅收最低?台灣!你有沒有聽到全球百大首富在申請台灣國籍?沒有!
又有人說:如果政府加稅,企業會跑光。好!那他們會跑去哪裡?跑到稅收最低的地方!你看上表,哪一個國家稅收最低?台灣!你有沒有聽到全球百大企業在申請台灣國籍?沒有!
所以呢?台灣有一群甘為服人走狗的閣員、官僚和「財經學者」,整天用違背事實的謊言在欺騙我們,以便為富人的剝削體制合理化。你還相信那些主張「不懂經濟學的人不要講話」的人嗎?你還相信那些「彭明輝分析經濟的文章就不用讀了」的人嗎?

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過敏不易根治 調節免疫改善

過敏不易根治 調節免疫可改善

2014-04-26
文/林毓淳

早上起床有打噴嚏、流鼻水的現象嗎?常覺得眼睛發癢、咳嗽、精神狀況不佳嗎?您可能是過敏性的體質。

▲圖2:風池穴。(照片提供/林毓淳)

▲圖1:合谷及魚際穴。(照片提供/林毓淳)

▲圖3:養生減敏茶。(照片提供/林毓淳)

過敏體質包括:過敏性咳嗽、氣喘、過敏性結膜炎、蕁麻疹與濕疹。在台灣,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是過敏性體質。過敏是家族遺傳與環境的影響造成,家中父親與母親中有一人有過敏體質,那麼小孩罹患過敏的機率為50%,若父親與母親兩人皆過敏,則小孩罹患過敏的機率可能為100%。

雖然過敏不容易根治,但透過恆心預防過敏原及改善體質,它是非常容易控制的。

◎過敏性鼻炎的減敏三大招

◎穴位保健防過敏

●合谷(圖1):拇指與食指交叉處,靠近食指側。

合谷穴有疏散風邪、開關通竅、清泄肺氣、和胃通腸的效果,平時多揉按,有預防過敏及感冒的功能。

●魚際:手拇指本節(第一掌指關節),手心與手背交界處中點。

魚際穴有清肺熱、止咳喘、利咽喉的功能,時常揉按可預防氣喘的發生。

●風池(圖2):位於頭部後方,往耳後尋找,碰到骨頭突出處,再往靠近髮際的凹陷處下方。

風池穴有祛風、解表、清頭目、利五官七竅。時常揉按有預防感冒及改善過敏的功能。



●寢具、家飾的選擇與清潔

.勿使用地毯、壁毯

.以捲簾取代窗簾

.勿堆放舊書、報紙等

.寢具應1-2週清洗一次

●居家清潔應注重

.打掃時,須戴口罩

.以抹布擦拭取代雞毛撢子

.家用電器之濾網及通風口常清洗

.保持廚房清潔,避免堆放垃圾與食物

●遠離過敏原

.香菸

.花粉

.減少室內盆栽

.避免黴菌滋生、注意室內通風

.寵物宜飼養在室外

◎養身減敏茶(圖3)

●藥材:黃耆10g、防風10g、西洋參5g、紫蘇葉5g、白朮10g、辛夷5g加適量蜂蜜。

●煮法:藥材洗淨加1200cc水,中火煮20分鐘,過濾後待涼,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調節免疫,抗過敏。對於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氣喘、濕疹、異位性皮膚炎及結膜炎,有良好治療及保健效果。

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事實勝於「專家」的詭辯

台灣的神棍經濟學
------------

事實勝於「專家」的詭辯 清大 彭明輝

「沒有國光石化台灣經濟會垮掉」、「調整基本工資台灣經濟會垮掉」、「沒有核四台灣經濟會垮掉」、「沒有服貿台灣經濟會垮掉」。你受夠這些恫嚇了沒有?台灣的經濟到底是一批怎樣的蠢材在掌舵?為什麼動不動就會「垮掉」?
有人說,台灣產業沒有競爭力,就是因為民眾意見太多,外行的人意見太多,使得專家沒辦法做事。但是,你從來都不會聽到航空業者和汽車業者有類似的抱怨。沒人敢保證飛機不會失事,沒人敢保證汽車不會故障,航空公司和汽車公司的人都天天在面對消費者的擔心或質疑,但是他們就是有辦法用客觀的證據讓我們放心地相信他們。因此,他們絕不需要恫嚇消費者:「你如果不搭飛機(汽車),就會失業。」他們也絕不會告訴你:「某某某不懂飛安(或汽車安全檢驗)的原理,沒資格批評飛安(或汽車安全)」。真正的專家是用客觀的證據讓你願意相信他們,蠢材、官商勾結的政客,和神棍才會需要恫嚇你,或者要求你放棄自己的判斷去迷信威權。
有人說:成熟的民主社會裡公民都會相信專家說的話。其實,真正成熟的民主社會裡,公民都會相信客觀的證據,而不需要相信專家。為什麼?因為真正的專家總是拿得出客觀的證據來說服人。只有拿不出客觀證據的神棍,才會需要別人相信他。

一、專家拿出證據讓你做決定,神棍不准你自己做決定

台灣的核電、經濟與貿易政策總是引起大家非常大的反彈與爭議,不是因為我們的民主素養太差,而是因為我們的專家拿不出客觀的證據來說服我們,而不利於他們的證據卻俯拾遍是。因為拿不出有利的客觀證據,所以他們最喜歡說的是:「你們不懂就別裝懂,乖乖聽我們的決定。」身為公民,我們必須小心:台灣的公共政策論述裡,訴諸權威的神棍遠多於真正的專家。
真正的核安專家應該把事實告訴你,然後讓你決定要不要核電。但是,台灣有太多核安的學者與半調子的學生用極其激烈的方式在對反核者進行人身攻擊。因為,他們只有信仰與不可告人的利益糾纏,而沒有足以說服眾人的客觀證據。
真正的經濟學者會告訴你客觀的證據與事實,會誠實地讓你知道他們的理論和現實之間可能有多大的落差,然後讓你為自己的未來做決定。但是台灣有太多的政客、財經學者和學財經的半調子,動不動就恫嚇你:「沒有國光石化會危及數十萬人的就業」、「沒有核電台灣的產業會失去競爭力」、「沒有服貿台灣會被邊緣化,產業會一一垮掉」。事實呢?
國光石化沒有了,我們卻沒聽到石化產業失業連連的消息,甚至連一再恫嚇我們的前經濟部長施顏祥都在馬英九宣布放棄國光案時轉口表示:「(國光石化)若不在台設廠,對台經濟成長短期會有負面影響,但長期不見得是壞事。」這一巴掌打下去,一共不知道打爛了多少「財經名嘴」和「財經專家」的臉。
學運才剛結束,立院還沒開始審查服貿,閣員們一個個跳出來恫嚇我們:沒有服貿,台灣的經濟和產業會完蛋。你別忘記:管中閔這一幫人從2008年起就開始參與政府經貿政策的擬定,前六年的閣員任期裡從來不認為產業技術升級很重要,從來不認為FTA很重要,快要畢業的前兩年卻突然覺得「沒有服貿台灣會完蛋,沒有FTA台灣會完蛋」,甚至連「沒有服貿就不會有TPP」這種謊話都說得出來。你說,這一群人前言不對後語,他們到底是專家?還是神棍?
為了減少富人稅和高科技產業的稅負,他們承諾我們:只要富人先富起來,窮人就會跟著富起來。事實呢?過去三十年來,信仰這承諾的國家跟美國發生同樣的事實:實質 GDP 的成長被 top 10% 的人吃光光,其餘 90% 的人實質所得卻下降。台灣呢,老是要我們為了 GDP 的成長而犧牲一切,結果GDP持續成長16年,我們的實質薪資卻倒退16年;如果再算工時的增長,我們的實質時薪甚至倒退了不只十六年。
他們向我們承諾:國際貿易會促進分工,提升兩國的生產效率與競爭力。結果,加入 WTO 十二年,台灣的技術升級一點成就也看不到,反而出口總額持續增長,產品附加價值與利潤卻下降,以致最後對 GDP 的貢獻根本沒成長,薪水還反而一直倒退。
他們說:新加坡的人均 GDP 比較高,是因為人民比較願意聽財經專家的話。事實是:如果台灣過去十六年來 GDP 成長的果實確實讓薪水階級分到好處,我們當然會乖乖地聽財經專家的話;但是,過去十六年來,我們聽從這些財經專家的話,為了經濟成長而犧牲消費者健康與環境保護,忍受無線工時的責任制,接受各種傷肝、傷腎、傷肺、傷心、傷神的經濟發展模式,結果卻只換得老闆財富的持續增長,以及我們薪水的縮水。
事實如此,要我們如何繼續相信這一大群「專家」說的不是謊言,要我們如何相信他們是接受財團的好處來欺騙我們的?
他們老是指責我們不懂經濟學理論。但是,你不需要複雜的經濟學理論,就可以從鮮明的事實和證據知道他們的承諾是錯的,甚至根本就是存心騙人的謊言。他們喜歡耍威權,你卻不需要畏懼威權。


二、放棄自主判斷就放棄公民權,成為奴隸
自有人類以來,人類社會永遠無法排除的一大困擾就是:很多人老想付出比別人少,而獲得比別人多,甚至老想要擴大不勞而獲的利益。不勞而獲就是用見不得人的方法侵占別人應得的利益,為了讓利益受損的人心甘情願,就需要一套神棍級的說詞(話數)。文藝復興以前,這一套話數是寄生在中世紀的神學裡;文藝復興以後,這一套話數叫做「君權神授」;啟蒙運動以後的十九世紀,這一套話數是「社會達爾文主義」。
剝削別人總是需要一套讓奴隸們甘心的理由或論述。今天,這一套話數叫做「向下滴流經濟學」(trickle-down economics),他們用主流經濟學(new classical economics)和市場神話來撐持自己。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他們的承諾已經破產。
他們說,市場會自我管理,永遠穩定,因此不需要政府管制也不需要考慮系統性風險(systemic risk)。結果,2008金融風暴証明這個承諾根本就是謊言。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 邀集全球最頂尖的經濟學家開會討論「後金融危機時代的金融政策」,並且將會議結果出了一本書 In the Wake of the Crisis:Leading Economists Reassess Economic Policy。許多出席者的檢討方向都在挑戰芝加哥學派的核心主張,而總體氣氛是從芝加哥學派的放任市場自理轉向凱因斯的「政府有效管理」的主張偏過去。總體經濟學教科書的作者也在修改教科書的內容,以便讓學生了解金融市場為何會有無法自行調節而出現系統性風險(systemic risk)的時刻。
他們老是要警告我們:「某某某不懂經濟學,你不要相信他的話」,「某某經濟系主任論文產量太低,你別相信他說的話」。總之只有意見跟他一樣的才算專家,其他人的意見一概不算數。這樣的人到底是專家?還是神棍?

事實是什麼?事實是經濟學的教科書改了,只是這一大群神棍的腦袋卻還不改變。事實很可能是:他們自己就是一群被神棍教主欺騙的笨蛋,卻硬要叫我們必須要跟他們一樣笨!
其實,如果專家意見都一致(譬如:許多理工學院的領域都這樣),我們這些常民會不願聽專家的話嗎?誰會那麼無聊,為了了解自己買的汽車是否安全,而自己去讀幾百篇有關汽車車體結構設計、分析、設計、測驗與安全管制的專業文獻?
會有經濟領域以外的人去念經濟學的專業論文,就是因為經濟學領域內的許多主張都是專家意見不一致。這也不是經濟學家的錯:經濟系統遠比理工領域複雜而難搞,本來就很難有專家一致認同的結論。不過,既然全球頂尖經濟學者的意見已經不一致,有憑什麼要我們這些常民「不要自己亂想,要聽專家的話。」我們到底要聽哪一組專家的話?難道我們不需要自己讀一點書來作為判斷的依據?為什麼只能聽一個菜鳥管理學博士的話,而不可以聽 Joseph Stiglitz 或 Paul Krugman 的話?

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林奐均寫給林義雄的全文

林語堂: 在我看來,似乎基督教神學要負大部分的責任,它把基督教放在“結果”及遵行他的誡命的重點,移到某種容易獲得,且近乎法術的得救方法。這種方法不需要個人方面的道德努力,因而是悅耳的。

不錯,基督教教會也常教誨人懺悔和更生,但在整個看來,重點已放在方法之上。那方法是:因為某人已經為你死,拯救無論如何是你的,只要你信他,或藉他的名呼籲“主呵,主呵”便成。贖罪教義的作用顯然是機械的,愚人也懂得的,所以那些祭司們想他的會眾們相信它。耶穌所教的卻不同。關於葡萄樹、種子,及無花果樹等等的寓言中,他把拯救及赦罪的條件放在“結果”及遵行他的誡命之上。

赦罪是沒有理由機械的或簡明的。崇拜並不及服務重要:“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你若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在天上的父,也不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被饒恕。”這是耶穌放在倫理生活及個人努力上所強調的。如果一個人不遵行他的愛及寬恕的誡命而只悔改及信,羔羊的血絕不能洗去他的罪。

拯救既不是機械的,也不是呆板的。一旦這個重心恢復,而基督徒在他的生活中“結出果子”,沒有任何東西能抵抗基督教的勢力。

---------------------
親愛的爸爸,

沒有一個人可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有智慧的人就不會把任何一刻視為理所當然,每次見面都有可能是最後一次見面。

我全心全意希望還能有多年時間和你相處,也希望孩子們還能有很多年時間和你相處,我希望今晚不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但今晚仍有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你用了多年的時間把你的想法全寫下來給我,請你也給我一點機會向你說幾句話。

你一直是好爸爸,也一直是好棒的阿公,你是五個女兒唯一所認識的阿公,她們因為生命中有你的愛而變得更堅強,如同多年來我也因為有你的愛而變得更堅強,你在她們幼小的生命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相信你懂這點,對不對?當你覺得軟弱、失去堅持的毅力時,能不能請你想想她們五個孩子的臉龐,繼續奮鬥,繼續活下去?你的生命會帶給這些孩子力量,失去你會在她們的生命中留下很大的缺口,請你一定要奮鬥下去,留在我們身邊。

爸爸,我知道你願意為理想而失去生命,這就是你不凡的原因,然而,我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機會向你說一句話,所以請容許我在此向你說:「爸爸,你還沒準備好進入永恆。」親愛的爸爸,天堂若是給義人去的,你一定是第一個進入天堂的人,我在歷史上看不到一個比你更公義的人,你的名字中有「義」字,你也就是名符其實的義人。但人不是靠著自己的公義進天堂的。

親愛的爸爸,你涉獵各種不同宗教的書籍,其實幾乎所有的宗教都一樣,談的都是「行善」。但聖經和其他宗教不一樣,聖經說:沒有義人,連一個都沒有。「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 神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羅馬書三章20節)。換言之,律法告訴人要「行善」,但這些律法的目的是要向我們顯明我們犯了多大的罪。

我曾多次聽你引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這段經文是很好的提醒,教導我們要如何愛人,但這段經文同時也清楚向我們顯明我們多常做不到「愛」的真諦,尤其面對我們最親密的人時,常常做不到。我自己有多常對善良的媽媽和貼心的孩子失去耐心、失去善意?

我們無法靠自己的公義進天堂,你在寫給我的信中也說過你經常失敗。不論我們此生多「良善」,「並沒有分別,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 神的榮耀」(羅馬書三章22-23節),上帝接納的唯一公義是「因信耶穌基督」而來的,也就是說,我們進天堂所必須穿戴的公義就是「信耶穌基督」。

現在已經是午夜了,我不知道自己是該繼續寫下去,還是就此停筆。就在今早,我們剛好是慶祝復活節,我們慶祝耶穌死在十架上後,第三天從死裡復活。親愛的爸爸,你一生都遵循耶穌許多美好的教導,現在你已為台灣的民主冒了失去自己生命的危險,你能否在此刻花一些時間思考耶穌為何要犧牲祂的生命?耶穌死在十架上是為了替你的罪付贖價,這樣一來,你若信祂,你就會得赦免,上帝也會親自宣告你是義人。

爸爸,我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好好的思考你所寫給我的每一封信,謝謝你。同時我還有很多生命中的話題想要跟爸爸討論,請你一定要留更多機會給我們彼此交流喔。

Love you so much,

奐均
復活節4/21/2014


柴玲公開信 被批傷口上撒鹽

基督的信仰是這樣?
----------------------------

柴玲公開信 被批傷口上撒鹽

2014-04-23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今年是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二十五週年,流亡美國的六四學運領袖柴玲(見左圖,取自網路)發表公開信,向天安門事件死難者家屬組織「天安門母親」發起人丁子霖(見右圖,取自網路)澄清多年來有關她當年言論的傳言。但這封公開信反讓柴玲再遭維權人士批為二次侮辱、在傷口上撒鹽。

廣告
現定居波士頓的柴玲二十日向「天安門母親」丁子霖發表的這封上萬字公開信,澄清傳言稱她曾說「期待天安門廣場血流成河」,這並非事實,這句話是她轉述從另一名學運領袖李錄那裡聽到的話,「我並不同意學生要流血」。柴玲說當年她一直堅持在廣場到最後一刻,她並非「讓別人流血,自己求生的人」,「上帝可以為我作證:我沒有冷血,我是被栽贓污衊。」

這封信是回應丁子霖兩年前的公開信,痛批柴玲「變臉」,並說從許良英那裡得知,「柴玲在大屠殺之前的五月末,接受採訪說她『期待天安門廣場血流成河』……而她自己『要求生』。」

現為基督徒的柴玲引用許多聖經章節說明自己現在對六四的想法。她說,如果她那時認識上帝,「我會按神的話語……勸人不要上街遊行,不要絕食,不要在廣場」,「不必為政府是否平反六四而絆倒和苦惱」,而是用感恩的心等待神的時間帶來。

但此舉又遭批評,六四罹難學生王楠的母親張先玲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訪問中,指責柴玲對別人的痛苦沒感覺,「反而為自己開脫」,人在美國的維權人士溫雲超也批評柴玲此信是對罹難者的「二次侮辱」。香港民運團體「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香港支聯會)主席李卓人痛斥柴玲,批她「在對方傷口撒鹽」。

尋求一生的呼召


尋求一生的呼召

作者 王道維 2011.05.29

最近與一些朋友討論到他們自己生命的方向,感受到對生命有許多迷惘、甚至被現實壓得沒有喜樂,厭倦重覆枯燥的生活。這是我也曾深有感受的過程,也知道每個人在忙完一整天的工作責任後,如果只是休息娛樂,也不能真正地讓我們的靈魂得到安息。生活總是要過的,但要怎麼過,為何而過,才是我們真正無法逃避的問題。

這讓我想到前不久讀到了《聖經‧出埃及記》第三章與第四章,提到摩西如何被上帝呼召來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而他卻找好幾個理由來回絕的故事。這段故事對我個人生命的成長有一些重要的啟發,也因而想與大家分享。如果讀者不熟悉這段故事也沒有關係,我就大約簡介一下,但我的重點與這故事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原來,摩西雖生為以色列人,但卻在埃及法老的皇宮裡被公主收養長大。大約四十歲的時候曾經為了抗議埃及人把以色列人當奴隸苦待,一時失誤殺了埃及人而逃到曠野裡,在那裡牧羊四十年。所以當上帝像摩西顯現時,他一會兒說自己人微言輕、一會說自己沒有能力、又一會說自己拙口笨舌等等,反正就是想辦法推拖。最後上帝有點生氣了,才答應回到埃及,開始領導以色列人脫離奴隸的命運,離開埃及。最後他們到了上帝所應許的迦南美地,也就是現在死海與地中海中間的以色列地。這段故事在以前一部卡通電影《埃及王子》或更早的《十誡》中有生動的描述,大家可以參考。

其實,摩西在這段經文中所提的幾個說詞,固然是反應出他的焦慮與軟弱,但也真的是他想推拖的藉口。也就是說,那是用來掩飾自己不想面對「上帝真實的臨在與對他清楚的旨意」的事實。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沒有上帝此時的呼召與同在,摩西就算不找藉口、勇於任事,也不可能真的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這就是他在四十歲那年誤殺埃及監工時的靈性光景。

所以,「清楚認知上帝對我們個人的呼召」是我們解釋與應用這段經文必要的基礎。而這基礎,就我個人的了解,卻並不是理所當然地存在在教會每一個基督徒的心中。

其實,上帝的呼召可以分為兩種,彼此互相搭配成全。首先是一般性的呼召,對象是某個「身分」,包括對所有人類的、對基督徒的,或對於某些職分(如父母、夫妻、職業等等)。另一種是個人性的呼召,對象是一個獨特的個「人」,例如上帝呼召挪亞建方舟、亞伯拉罕離開吾珥、舊約眾先知、施洗約翰、保羅的蒙召等等。

回應第一種呼召是需要了解自己的職分在神國或世界中的特別角色,因而忠心持守,完成託付,榮神益人。但是第二種卻是建立在上帝親自的感動與帶領,為要完成上帝在這個人身上的計劃,那是他人無法取代的使命。這個「無法取代」並非是因為那個人的能力或恩賜,而是因為上帝憑著自己旨意創造他時所賦予的安排。只有完成這個個人性的呼召,我們才會覺得此生沒有白走一遭,不但可以無怨無憾,更覺得充滿意義。

漫長的過程:查驗、信心、與等待

這樣看來,摩西在這裡所面對的呼召當然是後者,所以這樣的呼召是不可能被拒絕的。因此,當我們要應用這段經文在我們身上時,除了反省我們是不是也使用同樣的藉口來攔阻上帝的心意,更要回想自己是否真的清楚上帝對自己個人的呼召或使命。

這樣「個人性的呼召」並不是白紙黑字寫在聖經裡的,而是需要我們每位基督徒去努力的尋求查驗的。這個「查驗」也並不是用某種抽籤或求神問卜的方式來得到一個「答案」,更不是某個「神人」看相指點就會馬上知道的。反而是需要我們用生命中一段時間親身經歷與探索而得的。

正如保羅在《聖經‧羅馬書》所寫的:「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羅馬書十二章1-5節)

一般的教會都把重點放在第一節,強調奉獻的心志是如何理所當然。但是這個奉獻如果沒有清楚上帝的帶領方向,最後可能也只是徒勞。所以在第二節保羅特別強調「心意更新而變化,察驗神的旨意」以顯示這絕非是死板地照表操課,而是有相當的彈性與範圍。

所以,在查驗的過程中,就必定是需要我們以信心來回應,而不是與他人比較。這樣的結果就是,每個人都要對其所領受的呼召負責,並學習如何彼此配搭,發揮所得的恩賜,以展現上帝在每個人身上都不相同的奇妙智慧。這樣教會才能被連絡為一個完整的身體,而非工廠裡同一個模子或步驟打造出來的機器。

也就是說,「尋求上帝對我們個人生命的呼召」這件事是需要花較長的時間來尋求與驗證的,所以很多人很容易在過程中被其他更「緊急」的事情就取代淹沒了,最後就誤以為只要作好這個社會或是他人所期待的事情就是回應了上帝在他身上的呼召了。以致於他在夜深人靜或是晚年的時候才會開始覺得一絲遺憾,彷彿生命中少了件甚麼重要事情。

無法速得,也非自己決定?

一定會有人說,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呢?上帝為何不立刻告訴我們祂的計劃,然後我們就照著做就好了?其實這正是我們許多人的盲點。因為受到民間信仰與現實社會功利主義的影響,以為尋求上帝的心意就應該像電話查號台一樣,只要撥對號碼就會有個清楚的答案;或是像一般求籤卜卦、算命面相,總是對所尋求的問題有個說法。但其實對基督徒來說,「尋求」、「確認」與「持守」上帝的呼召是一個互相影響前進的過程,特別是在關於上帝在我們一生中長時間的帶領方向上。

因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並非做「什麼」(what),而是「誰」(who)在作。在上帝眼中,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獨特的價值,是藉由這樣的尋求、體會、經歷、而逐漸變化成熟的,也更多經歷上帝的同在。因此,如果把焦點放在「預言」、「事情」或「結果」,這本身就是一個對生命的誤導。

例如摩西四十歲時就已經為以色列人發熱心了,但是反而要在曠野牧羊四十年之後才能學習到如何謙卑自己,因而開始可以被上帝使用。即便是信主經歷非常戲劇性的保羅,也在領受基督耶穌的呼召後在阿拉伯的曠野待了十餘年(加拉太書一章17節)之後,生命整理清楚後才被巴拿巴找來一同傳道。十八世紀的英國下議員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1759-1833)在1787年開始關注解放黑人奴隸的議題後,就一直在與自己的信仰和環境掙扎。這個努力一直到1833通過《廢除奴隸制度法案》才停止,而他也在通過後的第三天過世。

所以保羅才說:「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腓立比書三章8-12節)。這是我們一生追求的過程。

而這也與一般知識分子所以為的個人理想實現有所不同,因為這份「個人性的呼召」是來自上帝,而非我們自己一時理性或感情的選擇。倒不是說不應該用理性來判斷、用感情來回應,而是說正因為這份呼召是超過我們自己所了解的,回應了上帝創造我們時所隱藏的那真實的自我,所以我們才不會有「做得夠多」或是「理想達到」的時候。而是在這個過程中,愈來愈認識自己,也愈來愈認識上帝與祂所造的世界。心靈因此得到開闊,生命得以進到以前所未曾了解的境界。

以我個人來說,信主十五年以來,前五年是比較積極投入教會或團契的各樣服事,但後面我花了將近十年才比較清楚自己的感動與呼召在哪裡,是在一般教會外的服事。過去十年中並不是沒有機會在別人所期待的方向上有好的發揮,但我卻常常在早上起床的時候流淚禱告不知道自己這一生真正該做的是甚麼,如何才能讓有限的生命可以活出更大的價值,有更大的發揮。

現在回想起來,這樣的等待期間是有價值的,也是必須的。因為這一年多來我可以更看到上帝是如何使用我過去等待中的學習來為我開啟眼前一扇扇的門,也讓我的心靈得以成長到可以體會與了解這個呼召的意義與價值。如果十年前上帝就向我顯明未來的方向,那我可能會過於恐懼而戰戰兢兢,或是自以為是而放縱了生命。

所以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在解釋如何尋求上帝的旨意,只是希望以此鼓勵更多的朋友,勇敢去尋求上帝在自己身上的呼召,然後忠心持守,發展恩賜,創造出世人眼中無法置信的豐富精彩生命。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地謙卑尋求、謹慎確認、並耐心等候,上帝也會用對待摩西那樣的方法與我們同在,讓許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可以一一的成就,將榮耀歸給祂。

這樣,當那一天我們回到祂面前的時候或許才能安然地說聲:「感謝上帝,我已不辱使命,不枉此生,請接受我的靈魂安息在祢懷裡」。

作者為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梁望惠 在一個小花園裡耕耘

梁望惠 在一個小花園裡耕耘

梁望惠撰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和平教會網站 見證與分享 2010年8月7日


在這裡我要向上帝獻上感恩,也向諸位道別。有的人我們今天才第一次見面, 卻要道別。是的,人生就是這樣。先介紹一下,我是王道一和王道仁的母親。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把自己奉獻給主。高二從台南轉學到台北,跟著兄姊來到和平。上了大學,信仰開始面臨挑戰,最主要就是要把一生的主權交出來。坦白說,我有點擔心,如果上帝要我做我不喜歡的事情,要我走我不願意走的道路,怎麼辦。於是跟上帝 hoa pha-la-khian (討價還價)。萬萬沒有想到,上帝的帶領很奇妙,在不同的階段,預備不同的工作,讓我這個十分小信的人,慢慢學習,逐漸成長。

我在心理系研究所畢業(1975年)前夕結婚,畢業之後工作了一年多辭職, 專心養育孩子。當時的我認為,家庭是一個重要的服事場所。為家庭擺上的,就是為主擺上。外子王榮德以醫師的身分做公共衛生,為弱勢勞工的健康盡心盡力,我把家庭顧好,間接的就參與了他所從事這個重要的工作。孩子漸長,孩子學什麼,我就跟著學,這樣就不會和社會脫節。感到最有成就的是學會了使用電腦,稍稍跟得上這個快速變遷的資訊時代。

除了照顧自己的孩子,上帝讓我有機會參與勵馨園中途之家的成立,關心被賣入火坑的不幸少女。這當中不知道流過多少眼淚,又不確定少女能否健康地成長,整個問題的癥結能否得到解決。上帝使用勵馨做了許多奇妙的事,推動反雛妓運動,促成兒童及性交易防治條例的立法,稍稍遏止了人口販賣和愛嫖少女的歪風。除了向上帝獻上感恩,也要特別感謝和平兄姊全力支持,不論是��時間投入,或以金錢、禱告支持,或擔任義工。

在參與勵馨事奉的同時,我也在神學院唸書,得造就(1991年取得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當時同學們彼此代禱,尋求前面的道路。這一次我跟上帝說,我向你開放,看你要把我擺在何處,我都願意。沒有想到上帝帶領我走上聖經翻譯這條道路。

1998年,聖經公會邀請我參加一段短短時期的現代台語聖經翻譯工作。當時就感覺,需要逐字分析原文,才能做好翻譯工作。但神學院雖然有新約希臘文與舊約希伯來文課程,但是當我背完了文法,進入讀聖經,每次翻查辭典,一節就要用上一、兩個小時。天啊,哪有這麼多美國時間?但我實在很想透過閱讀原文,來探究聖經真理的奧祕。

2001年,在駱維仁博士的推薦之下,我全時間參與和合本舊約的修訂工作,從草擬修訂稿到參與編輯會議,一共做了9年多。為了這項事工,我有許多的調整與經歷。最感虧欠的是無法像過去用很多時間參與和平的服事。但上帝讓我在這一個小小的花園裡耕耘,不論是否開花結果,都甘之如飴。這當中要特別感謝溫肇垣姊妹,對我的修訂草稿提供許多寶貴意見。

聖經翻譯與修訂事工很重要。單純的我以為,只要按照原文來修訂,大概比較不會有爭議。參與之後才發現,不論如何修訂,都會遭受批評。背得滾瓜爛熟的金句,改了一個字就不得了。另一方面又會有人質疑,為什麼這裡不作這樣的修改。「耶和華」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讀過希伯來文的人就知道,「耶和華」並不是一個恰當的譯詞。但是主張改與主張不改,兩方面都振振有詞。因此需要有隨時挨罵的心理準備。但我感謝上帝,讓我能夠趁機會把希伯來文原文聖經讀過一遍,這是很多人想要做,卻苦於沒時間做的事。

一接觸聖經公會我就在想,福音如果要傳遍天下,聖經送上網路會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因此在信望愛網站提供技術支援,又在眾多義工(其中又有不少平兄姊)��助校對底下,新標點和合本和現代中文譯本已經放在台灣聖經公會網站上。同時我也把逐字查考的希伯來文原文放在信望愛網站,這樣不論任何人想要閱讀原文聖經,都可以節省翻查辭典的時間。��項事工得到江立立、劉蘊芝姊妹的協助,得以順利完成。

最後需要諸位代禱的���兩件事,就是為了榮德父母和我的健康。 我們下週就要搬回南部,就近照料年邁的父母親。��使在南部,我也會繼續參與現代台語聖經翻譯等事工。過去由於長期密集使用電腦,我的手已經受傷,不能用力或是常打電腦。曾經得到賴姃宜、蕭如雅、陳俐穎、黃文姿等幾位姊妹的協助。往後,希望在上帝的眷顧之下,每天能夠健康地工作。謝謝大家。

人生如夢:王道仁醫師

人生如夢 作者: 王道仁醫師 當醫生的感觸

神 學院口試的時候,有老師問這個問題:當了這幾年醫生,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其實我本來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所以就照實回答。不過後來反覆思想,就逐漸開始有感觸...

當醫生就是會接觸許多的病人,很多會令人印象深刻:有人年紀輕輕就得了癌症,所有的理想抱負和人生的追求一夕成空,他撒手而逝,而家庭的苦難卻才剛要開始。有人辛苦大半輩子,買了別墅希望要好好養老,卻要開始洗腎,一切的計畫都要改變。

正如聖經所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篇90:10)

許多的計畫、預備、安排、防範...只要疾病死亡一來,一切都成空。人生意義若建築在讀好書、賺大錢、結婚生子、成家立業、爭名爭利等等,當疾病死亡降臨的時候,這些都轉眼成空。

人生到底什麼才是重要的呢?當疾病死亡今天降臨,自己會不會有遺憾呢?對我而言,我願意學習把人生交給上帝,學習實踐愛與公義、傳揚真理,希望當我離開世界的那一天,沒有遺憾。

上帝話語的翻譯者—梁望惠

上帝話語的翻譯者—梁望惠傳道

作者 / 林琇貴

梁望惠傳道,許多人熟悉的望惠姊或梁老師,近10多年來一直在聖經翻譯上竭盡心力,卻從來沒有想當牧師的念頭。怎麼會一頭栽進這個極重要卻冷門的領域呢?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望惠姊說,一路走來很多事情並非事先計畫好的,但可看到步步都有上帝奇妙的安排與帶領。

從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畢業後,進入基督教家庭協談中心1年多,望惠姊就回路竹婆家;之後隨夫婿公費赴美進修,在照顧兩個幼兒之餘,她到波士頓州立學院修得協談碩士學位。 返國後因為對聖經仍有很多問題沒解答,興起研讀原文的意念,於是選了離家較近的華神,開始了希臘文、神學、聖經等課程。

1987年因受浸信會宣教師高愛琪之邀請與感動,乃一邊進修神學,一邊參與勵馨基金會的服事,成立中途之家,收容被賣入火坑的不幸少女。

婚後就一直以家庭為中心的望惠姊,從不以自己的需要為優先考量;等孩子大了,開始思考如何規劃未來的生活與服事,覺得只有讀書最容易配合家庭。此時,一位心理系學姊的話:「如果做別的事心中都不阿們,為什麼不考慮讀神學院?」讓望惠姊進入台神,之後再攻讀東南亞神學院碩士、博士學位,主修舊約學。

1998年初步接觸聖經翻譯,參與翻譯現代台語舊約的一小部分。當時因聖經公會致力於新約之出版,舊約部分未繼續進行,於是望惠姊接受香港聖經公會之邀請,成為特職傳道師,於2001~2010年初參與和合本修訂版的翻譯計畫(預定2010年底出版)。 她很高興今年被長老教會接納為外聘傳道師,參與台灣聖經公會和總會的台語聖經翻譯小組合作翻譯現代台語聖經。

◆兩大事工:關懷兒少與翻譯聖經
對望惠姊來說,她的服事歷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是勵馨基金會事工的大轉折,一是翻譯聖經。

望惠姊擔任勵馨執行長任內,使收容關心少女轉變為社會運動,促請立法院通過《兒童及青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此案在紀惠容執行長任內完成,使18歲以下之兒童及青少年受到保護免於性剝削,是嚇阻人口販賣的里程碑。

而聖經翻譯因需要「長期專注的投入」,可能會影響到一般的教會事工,翻譯者本身有可能積勞成疾。望惠姊就曾因密集使用電腦而得了「腕隧道症候群」,有一年半完全無法打字,需有人從旁協助。其他的翻譯者,有的未能活著看到翻譯成品出版,或者雖然看到聖經出版,卻招致多方責難與批評。

望惠姊認為,聖經固然是上帝所默示的,然而大部分人不熟悉原文,需要倚賴翻譯的聖經。但沒有一本翻譯的聖經是完全的,除了翻譯者本身的限制之外,因著語言的改變、抄本研究的發現等種種因素,「每一本聖經翻譯出版時,就是準備要再修訂之時。」儲備聖經翻譯人才刻不容緩,且需要被視為一項重要事工。

◆優先選擇:家庭是最大的服事
「對我來說,最大的服事就是家庭,如果要我重新決定,我還是會選擇家庭優先,不會因其他服事而犧牲家庭。」

望惠姊育有2子,均已成家。老大道一任職台大經濟系助理教授,台北和平教會執事,有2女1男,讓她在忙碌生活中也能享受含飴弄孫之樂;老二道仁台大醫學院畢業,在台大醫院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現就讀台神道碩,矢志當牧師。

在家人的支持下從事聖經翻譯,讓望惠姊有機會把舊約原文聖經全部讀完一遍,逐字查考分析。她與信望愛資訊中心合作,將所查考分析的資料全部上網供需要者查閱(http://bible.fhl.net,再點選舊約原文字彙分析);夫婿認為這是她參與聖經翻譯最大的貢獻。

梁望惠傳道小檔案
◆1950年 出生於台南縣新化鎮
◆1975年 畢業於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
◆1975年 任職基督教家庭協談中心
◆1991年 取得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學位
◆1987~1993年 擔任勵馨基金會秘書、執行長
◆1993~2006年 先後取得東南亞神學院碩士、博士學位
◆1998年、2010年 參與台灣聖經公會現代台語聖經翻譯
◆2001~2010年 參與香港聖經公會和合本修訂版翻譯計畫

(作者為七星中會水源教會牧師)

文章及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048期


王榮德.梁望惠見證與分享

王榮德.梁望惠述 賴佳琳整理 台北和平基督長老教會 見證與分享 2007年5月13日


王榮德兄小時由母親(王陳素美)帶到教會、初中時受洗,而梁望惠姐則是在基督教家庭中長大,大學時代兩人均參加和平教會青年團契,一起認識、服事進而結為連理,育有二子分別為道一和道仁,1978-1982年榮德兄攜妻帶子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公共衛生,四年後取得博士學位,旋即返國,全心投入職業病、環境醫學的教學研究,曾榮獲教育部學術獎與講座教授,並在和平聚會服事至今。目前老大道一和媳婦蔡雅如在美國進修,他們有兩個小孩名為示真與示恩,預計今年暑假回國;老二道仁是台大醫院住院醫師,在教會中熱心參與社青團契、提摩太敬拜團等服事。

望惠姐回憶自從台大心理研究所畢業後,結婚生子,辭去工作,有二十年時間以家庭為優先,全心相夫教子,兩人都認為幼兒時期是孩子學習 的黃金時段,二人在工作與金錢觀上是一致的,榮德兄說他的薪水是「兩人一起『公家』賺的,一個在外賺、一個在家裡賺」。夫妻兩人在小孩的管教態度上也先協調好,榮德兄最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是「媽媽的決定就是我的決定」,如遇到意見不同時,則會私底下再討論,不讓小孩子有面對父母爭吵無所適從或鑽漏洞的情形出現。望惠姐強調努力愛自己的配偶,關心他、敬重他,讓孩子生活在充滿愛與和諧的天地裡,是父母親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這段期間孩子在教會生活中長大,從幼主、兒主、少契到青契,特別讓他們放心的是和平教會少年團契有認真的「輔導群」陪伴他們成長。後來望惠姐也選擇到台灣神學院進修受裝備、參與勵馨基金會服事,從2001年起則參與聖經公會和合本聖經舊約修訂工作至今。(關於育兒經驗或信仰的文章,歡迎上網http://isa.fhl.net參考。)

由於體認到預防保健的重要,榮德兄每天慢跑四公里已有十五、六年之久,後來發現與太太說話溝通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因此兩人每天會相邀一起走路,至少得走上一萬兩千步,並趁機溝通,經營夫妻感情;而對旋律與歌詞記憶力極佳的榮德兄,從台語聖詩到「讚美之泉」,一首接著一首吟唱,望惠姐說自己很享受當聽眾,因此現在一起走路是榮德兄與望惠姐最佳的溝通與運動的時段,除了運動以外,在飲食上也盡量低鹽少油,動物的皮、內臟、紅肉類盡量少吃,來達到保健的效果。

如何向家中年長者傳福音呢?榮德兄的父親(王顯琛醫師)是在六十幾歲時才信主,父親曾開玩笑說要得癌症以後才信主,但是榮德兄非常用心地找來遠在日本的學者朋友寄日文刊物向爸爸傳講福音,除了以日文屬靈書籍來吸引父親對福音的興趣外,並持續的為父親禱告,這樣的用心終於讓父親對福音有了興趣,經常與榮德兄討論聖經裡大大小小的道理或問題,儼然在家裡開了一個一對一的小查經班,也因此讓父親真正的看見神進而相信上帝。

榮德兄要與我們分享的經文是箴言第3章第5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並勉勵終身學習,特別是學習謙卑的功課,避免自高自大,因年紀大並不見得會讓人增長更多智慧,仍然需要努力尋求、學習,才能讓自己在主裡成長。

清明思親

清明思親

2014年3月15日星期六 下午3:14 蔡茂堂牧師

四月五日清明節還有三個多禮拜,我們家老大銘恩帶著妻子美蘭以及女兒怡娜返台探望我們。週三我請了週休,開車載他們一家到動物園去參觀貓熊小圓仔一家,下午開車到福德復育公園樹葬區詠愛園中的桂花園,探望家母樹葬地點。天空飄著灰色的片片烏雲,偶爾飄下細細的雨絲。我的心中不禁想起唐朝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清明」的前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桂花樹上已經可以看到小小的花苞長滿枝頭,當這些花苞綻開時,相信會飄出撲鼻清香。望向眼前那廣闊如茵的綠地,以及綠地前面那片寧靜如鏡的水面,一隻白鷺鷥悠閒的站在水邊。耳邊響起那首令人感到幸福的詩歌「耶和華祝福滿滿」,田中的白鷺鷥,無欠缺什麼。山頂的百合花,春天現香味。總是全能的上帝,每日賞賜真福氣。使地上發芽結實,顯出愛疼的根據。

母親於2013年10月17日在馬偕醫院住院中接受安寧照護而平靜的安息主懷。母親一生勞苦,到工廠作女工來栽培我們兄妹三人。又因為我高中求學時受到某位老師不公義的對待,愛子心切的母親,因害怕我被算計,而罹患妄想症。為了醫治母親,我選擇進入台大醫院精神科。從此,母親的一生,經常活在被害的恐懼與擔憂中。一直到十七年前母親的記憶力開始逐漸衰退,她的恐懼與擔憂也逐漸減輕。老年失智症以及雙連安養中心體貼的照護,讓母親在世最後幾年,過得很平安與快樂。當母親連我也不認得的時候,她還會唱那一首聖詩,耶穌疼我我知明,因為記載佇聖經,細漢囝仔雖軟弱,耶穌會救有替贖,主耶穌疼我,主耶穌疼我,主耶穌疼我,有記載佇聖經。感謝上帝賞賜給母親夠用的恩典。據說新正統神學家卡爾巴特 (Karl Barth) 於1962年到美國巡迴演講時,被問及如何用一句話來代表他的神學中心思想。巴特回答道:就是我年幼時在我母親膝蓋邊所學到的一首兒童聖詩的歌詞:Jesus loves me this I know, for the Bible tells me so. 我也盼望我能夠從我母親的信仰中得到這個寶貴的屬靈產業:耶穌愛我我知明,因為記載佇聖經。

月亮和瑪尼

月亮和瑪尼

2013年9月14日星期六 下午8:05 蔡茂堂牧師

月亮和瑪尼

2013年2月2日是和平教會大喜的日子,這一天我們舉行獻堂感恩禮拜,以歡喜快樂的心把美麗的新教堂恭敬的奉獻在上帝的面前。這一天晚上也是我正式寫電函向和平小會提出退休申請的時刻。

和平小會員面臨這樣的時刻,決定每兩個月舉行一次長老分享會,盼望能夠建立小會員間更親密和諧的關係,好凝聚共識來進行牧者轉換的過程。偉華長老感到在這個時刻,我們須要鼓勵所有的同工,不論遭遇任何的困難,要更緊密的依靠上帝,來堅定我們對上帝的委身。於是偉華長老邀請一些兄姐,討論如何做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剛開始時,想要邀請同工一起觀賞電影 “人神之間” (Of Gods and Men)。這是一部描述在九零年代七位法國神父宣道士,在阿爾及利亞遭遇,伊斯蘭激進派綁架與殺害的電影。電影中深刻描繪七位宣道士在面臨巨大困境時內心的掙扎,以及對上帝更堅定倚靠、委身的心路歷程。

經過詳細、廣泛與深入的討論之後,大家覺得這部影片很好,但是主題有些嚴肅與沉重。大家盼望能夠找到比較溫馨與柔和的影片,來鼓勵同工一起面對困難。美玲姐建議大家看一部日本電影 “幸福的麵包”。這是由三島有紀子 (Yukiko Mishima) 根據自己所寫的首部小說,所自編自導的影片。女主角理惠,男主角水縞尚,他們決定一起離開東京,前往北海道洞爺湖旁的月浦,開了一間咖啡民宿 “Café Mani”。夏天,鐵道員時生與被男友放鴿子的香織,在此相遇,共享咕咕洛夫麵包,共騎摩托車駛往人生的新方向。秋天,因母親離婚出走而與父親關係冰冷的未久,在此與父親共享南瓜濃湯,父女一起擁抱流淚而感到溫暖。冬天,經歷地震與獨生女去世打擊,又罹患絕症的阿彩,與丈夫史生來到這裡,想結束痛苦的生命,經享用豆仁麵包而產生繼續活下去的盼望。這是一部很溫馨的電影,在陪伴與分享中給遭遇各種困難的人帶來往前行的力量。

這部電影的開頭與結尾都是一本繪本 “月亮與瑪尼”。電影開始時,年幼的理惠愛上繪本中的瑪尼。因為,瑪尼每晚都用腳踏車載著月亮,從東邊陪伴到西方。當月亮感到太陽光很刺眼,而叫瑪尼將太陽摘除。瑪尼靜靜的聆聽月亮的訴苦,然後告訴月亮,如果摘除太陽,月亮就會失去光明,夜間的行人將會迷失方向。是太陽照亮了月亮,月亮再照亮了夜間的行人。電影結束時,理惠很高興的告訴水縞,我找到我的瑪尼了。原來理惠一直在尋覓的瑪尼,就是一直默默陪伴在她身邊,與她分享各種麵包與生活處境的水縞。

2013年6月22日和平教會牧長執同工,一起在五樓禮拜堂欣賞 “幸福的麵包”,接著是何堅仁長老主持的有獎徵答、王偉華長老主持的心得分享、我帶領的查經以及分組討論與代禱,最後大家一起領受聖餐,並把自己內心的話寫在心型便利貼紙片,貼在十字架前面的玻璃上。大家又到一樓分享南瓜濃湯與麵包。我們都一致認為,大家要一起努力,讓每一位來到和平教會的兄姐,都能夠感受到有人陪伴與分享的幸福。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同工們決定要在2013年11月2日一起研讀 “以一不能蓋全” 這本書,並且着手規劃將長執會組織更新,由原來的崇拜、關顧、外展、培育、會務等五個委員會,改為四個體系,會務體系 (行政與總務兩部)、事工體系 (崇拜、聖樂、社區、宣道四部)、牧養體系 (四十歲以上關顧、四十歲以下關顧、小組、裝備四部)、以及開拓體系 (與北四區教會在七星中會帶領下在南港科技園區進行開拓教會事工)。我們明年會請四位牧師分別負責牧養體系的四部,盼望藉著這樣的組織更新,能夠強化和平教會關顧陪伴與同工培育的兩大事工。讓和平教會成為,人人都能感受到有上帝與兄姐陪伴、分享的瑪尼幸福教會。

懷念母親

懷念母親 蔡茂堂牧師


母親在10月17日下午四點三十五分在平靜安睡中蒙主恩召安息主懷,享年九十四。當時妹妹正在探望母親,發現母親的呼吸逐漸減弱,並請醫師護士過來檢查。由於這次住院時,我已經幫母親填寫了DNR的志願書,因此,母親不必再接受氣管插管與心臟電擊的痛苦,能夠平安的結束她在世上苦難的歲月,返回愛她的天父家中。

在我的印象中,由於家裡經濟極為貧困,母親常常要為無米之炊,向隔壁賣雜貨的店裡賒借一些米讓我們三個孩子保持溫飽。我的內褲是母親用當時美援台灣麵粉袋子一針一線縫製而成的。我還記得我的屁股一邊是美國國旗,一邊是中華民國國旗,中間還有兩隻手握在一起。在我童年時期,母親會教我唱一些簡單的日本兒歌。這些歌讓我終生難忘。

我與弟弟唸彰化中學,妹妹唸彰化女中。由於家境清寒,無法繳交中午蒸便當費。母親每天接近中午時就會動手為我們三個孩子準備三個熱騰騰的便當,用布包好。父親則牽著腳踏車徒步爬上位於八卦山麓的彰化中學,靜靜的把我們的中午便當盒放在教室窗外的窗沿上。然後,父親又牽著腳踏車,徒步走下山,到了平地,再騎上腳踏車,把妹妹的便當送到彰化女中。當時,我們每天都可以吃到由母親與父親用愛心所準備與運送來給我們的熱騰騰便當,內心感到無比的幸福與溫暖。

後來有一天,父親在騎腳踏車送便當的途中,不幸被一輛路過超載的貨車勾倒在地上,造成股骨頸骨折。雖然經過彰化基督教醫院骨科開刀打了釘子,但是,很遺憾的是,骨頭並沒有癒合。家父從此不良於行,必須拄著拐杖徐徐而行,而且無法再外出工作賺錢養家。母親就到家裡附近的工廠作女工,每天一大早就要前往工廠上班,很晚天黑了才能回家,所賺到的是一點點工錢,勉強維持一家免於斷炊。我考上台大醫學院之後,就同時兼三個家教,如此才能幫助妹妹繳交北醫護專的昂貴學費,以及幫助家裡父母的生活所需。

由於家貧,我在高中時,經歷了體育老師不公平的對待。母親在害怕之餘,罹患了被害妄想症。從此,母親活在恐懼之中。為了醫治母親的病,我在醫學院畢業時,就決定要進入精神科當住院醫師。我願意自己來照顧治療我的母親。1985年我們全家前往美國洛杉磯,我到福樂神學院進修宣道學碩士。我們申請到保力達P老板所為神學生而購置的公寓中的一個臥室的單位。母親就和我們家三個小孩擠在客廳的兩個雙層床中渡過了兩年的歲月。

1991年我們全家再度赴美,我進入台福神學院進修道學碩士,母親還是和我們一起居住。

1997年我隻身前往芝加哥攻讀文化間研究博士時,家母才轉由我弟弟照顧。家母的記憶力也逐漸衰退,於是我弟弟就安排家母住到有人備餐的機構,漸漸的又轉到有人照顧生活起居的機構。我們全家於2005年返台到和平教會侍奉,母親在2006年由女兒美佳陪同返台,住到三芝雙連安養中心。這七年來母親在該中心受到非常好的照顧。我們心中對於雙連安養中心的同工充滿感激。

母親已經走完九十四年的歲月。她的一生充滿苦難與挑戰。母親堅強的面對所有的困境,呵護照顧著我們兄妹三人。上帝也賞賜給她夠用的恩典。如今母親已經息了世上的勞苦,被我們所愛的主接回到天家。我們內心感到非常不捨,但是,我們為母親可以不再受苦感到安慰。我們也相信將來可以與母親在天父家裡相會。

醫生薪資

結論:

台灣主治250萬, 美國570萬,與GDP同步

台灣護士48萬,美國150萬,比較低
----------

我建議你們乖乖的唸醫學系就好,牙醫早晚也會飽和

我聽一堆醫生在那邊講說「西醫早就飽和了、西醫很累錢又少,大家去唸牙醫吧」
我覺得這些西醫實在是有點蠢,如果你是「現在就可以當上牙醫」那這樣講還對,也許牙醫還可以撈個幾年
但是呢,你不是「現在就可以當牙醫」,你是「要唸6年牙醫系才能當牙醫」,那個時候牙醫早就飽和了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醫生薪水很少,住院薪水只有7~10萬,一年差不多100~150
熬幾年住院變成主治,薪水大概就20萬
但是問題是醫生的薪水「升不上去」,就算你變成院長錢也不會變多,也就是說呢,如果不出來開業在醫院上班,那一個醫生的極限就是年薪250左右

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很多西醫都歸咎在「健保制度」
不過坦白講我不這樣認為,一方面是因為我對健保不瞭解,一方面是因為我覺得更大的原因是「醫生飽和」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經濟學原理

----------------------------
原文連結: 臺大電波差五分藍玉:我建議你們乖乖的唸醫學系就好,牙醫早晚也會飽和 - 聚財網 http://www.wearn.com/bbs/topic.asp?topic_id=237922#ixzz2zaIzJwVm近10年來,醫師收入逐年下降。台大醫學系主任黃天祥評估,醫學中心的住院醫師
,平均月收入約為5~6萬元,做到主治醫師,收入約為12~13萬元,但是,
「冷門科別的主治醫師,薪水可能跟住院醫師差不多。」

「高醫師家庭醫學診所」醫師陳皇光則評估,比起10年前,現在的主治醫師,收入「
平均大約少了5萬元左右。」
--------------
美國醫生平均收入196,270美元,CEO平均收入178,400美元。

美國勞工部(Labor Department)4月1日發布的這些數據或許會讓一些公司的董事會大為吃驚,但或許不會讓牙齒參差不齊少年的父母親感到意外。政府跟蹤的821個工種的排名顯示,兩者都是去年薪酬位列前10的職位。


Associated Press
這種差別可能反映了美國首席執行長數量(248,760人)遠超醫生(5,570人)的事實。而這些CEO當中,可能也有不少人是在小公司工作,收入微薄。

除了上述對比,覆蓋2013年的這批最新數據還提供了另外幾個談資。下面再介紹10個:

1. 運動員中位收入是39,050美元,低于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打四分之一場籃球賽從邁阿密熱火隊(Miami Heat)拿到的工資。

2. 美國每17個崗位就有一個是零售銷售員或收銀員。零售銷售員共450萬人,是所有工種當中人數最多的。其次是收銀員,有330萬人。零售銷售員的平均薪資是12.20美元一小時,收銀員的平均薪資為9.82美元一小時。

3. 麻醉師的平均收入是所有工種當中最高的,達235,070美元一年。他們的收入甚至還超過了實施手術的醫生。外科醫生以233,150美元的平均薪資排名第二。

4. 非農場動物護理員平均年薪(22,510美元)超過兒童保育工的年薪(21,490美元)。

5. 在前10個人數最多的工種當中,只有注冊護士的平均年薪(68,910美元)超過所有工種的全國平均水平(46,440美元)。

6. 體育訓練員和油氣采礦行業中的服務設備操作員剛好拿到美國所有工種的中位數年薪:42,790美元。

7. 平均時薪最低的工種是快餐廚師,為9.07美元。那些做漢堡的工人(和他們的同事)是平均年薪低于1.9萬美元的三個工種之一。另兩個分別是洗頭工和快餐服務員。

8. 核反應堆操作員平均年收入78,410美元,低于房地產經紀人(82,380美元)和喪葬經理人(80,250美元)。

9. 美國公關專員與記者的比例達4.6比1。公關專員平均年收入比記者多40%。

10. 經濟學家中位數年薪是93,070美元。他們可能要說,這比他們101,450美元的平均年薪更有意義。

Eric Morath

環保的經濟代價沒那麼高

環保的經濟代價沒那麼高

保羅·克魯格曼 2014年04月22日

小中大 負責集合世界各地科學家的力量來應對氣候變化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已開始公布最新評估報告草稿。從大部分內容看,其描述正如人們可能預想的那樣嚴峻。沒有重大政策調整,我們依舊在走向災難。

但有一項評估結果卻驚人地樂觀,儘管是有條件的:這項評估研究了氣候變化減緩的經濟學。儘管該報告呼籲採取果斷行動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但它也斷言這種果斷行動帶來的經濟影響卻小得出人預料。事實上,即使是依據評估報告所考慮的最大膽目標來加以衡量,估計這種行動對經濟增長造成的減少也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約為每年0.06%。

然而,在論述這場革命之前,我們先略微說說經濟增長與環境之間的總體關係。

在其它條件相等的條件下,國內生產總值(GDP)數字越大通常就意味着污染更多。是什麼讓中國變成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是爆炸式的經濟發展。然而,其它條件並不是必然相等。經濟增長與污染之間並不必然存在共生關係。

左、右兩翼人士常常都不明白這一點(我不喜歡那些專家將所有問題都說成「兩方都錯」,但在這個問題上,這種說法恰恰就是正確的)。在左翼方面,你有時會發現,環保主義者強烈主張,為了拯救地球,我們必須放棄經濟不斷增長的想法;而在右翼方面,人們常常斷言,任何限制污染的努力都會對經濟增長產生毀滅性影響。然而,我們沒法在增加財富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這是沒道理的。

我還要補充一點。每次只要提出環境問題,主張自由市場的人們似乎都特別地沒有信心。他們通常鼓吹自己的信念,認為市場的魔力會克服一切障礙——私營領域的靈活性以及創新才能很容易對付土地或礦物質稀缺這樣的限制因素。然而,如果對他們說市場友好型環保措施,如對碳排放實行碳稅或碳排放限額交易(cap-and-trade)體系是可能的,他們突然又會斷言成本巨大,因而私營領域無法承受。這種矛盾極其可笑!

合理的立場一直是,氣候變化經濟學與任何其它方面的經濟學完全相同——只要我們給予公司和個人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激勵,他們就會做出反應。這種反應會採取什麼形式?直到幾年前,人們的最佳猜測仍然是,會在許多方面取得進展,包括提高保溫效果,更多節能型汽車和增加核電等等。

然而,許多人都沒有太把可再生能源當回事。沒錯,碳排放限額交易制度為風電及太陽能發電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這些資源說到底會有多重要?我不得不承認本人也曾持懷疑態度。要說實話,我認為風電與太陽能發電成為主角的想法是嬉皮士昏頭昏腦的一廂情願。

但我錯了。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以其一貫不帶感情的措辭指出,自2007年發表上次評估報告之後,「許多可再生能源技術已經顯示出了極大的性能提高與成本降低」。美國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願意公開展示出更多熱情,去年發佈的一份有關清潔能源的報告標題就是《現在革命》(Revolution Now)。聽上去有點誇張,但是了解到僅僅是從2008年起,太陽能組件價格已下降超過75%以後,你就會覺得這並不誇張。

由於這一技術的飛躍,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現在能夠將「脫碳」發電作為一種現實目標來談了——由於燃煤發電構成了氣候問題的很大一部分,解決方案的一個重點也應該在那裡。

甚至不需要特殊的鼓勵也有可能實現脫碳,但是,我們不能也不應該指望這一點。相反,關鍵是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現在是很容易實現的。

那麼氣候威脅就解決了?應該如此。科學是可以信賴的,技術是現成的,經濟性方面也比任何人預期的都好。阻礙拯救地球的,只有無知、偏見與既得利益的結合。還有什麼地方可能出錯呢?哦,等等。


翻譯:曹莉


【想想書摘】只有香如故──林義雄家書:中國和台灣

奐均:

歷史上荷蘭、西班牙、明鄭、滿清都曾占領統治過台灣。到了一八九五年,滿清政府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此後的一百多年間,除了二次戰後的四年外,中國和台灣的人民,分別屬於不同的國家,也幾乎可以說不相往來而極度陌生。大多數的台灣人對美國人、日本人,甚至歐洲人的熟悉度都比對中國人來得高。

不但不相往來,客觀環境也使兩地人民截然不同。自清朝後期以來,大約有一百年,中國一直處在戰亂中,近六十年,雖然安定了下來,並且在各方面都有進步,但統治中國的中國共產黨是缺乏人權觀念的民族主義政黨。這和台灣完全不同。一百多年來,台灣幾乎可以說沒受到戰禍,近六十年來,接受的是西方民主、自由等思想,建立起來的民主政府也跟中國的政府形式大不相同。所以兩岸人民很自然地在思想、性格、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

這些既陌生又不同的兩地人民,在將近百年的不相往來後,開始了小部分的互動,二次戰後來台的中國人可以回去探親,小部分的商品和商人也互有來往。漸漸地交往越來越多,通郵、通商、通航都一件件地成了平常事。這樣的交往,本來沒有什麼不好,問題出在中國政府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且把雙方的交往作為它統一中國(併吞台灣)的手段。

本來,台灣的政府雖然明知中國的居心,但卻能小心地防拒,在交往中始終堅持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立場。可是,二○○八年後主政的國民黨政府,卻以各種政策和作為配合中國實現其統一企圖,不但明白地宣稱中國與台灣不是國與國的關係,更以各種名目,急速地開放中國人來台觀光、就學、投資、工作,致力要使台灣實際上成為中國的一部分。這一來,由於衝擊太快太大,使得本來可能雙方獲益的台、中交流,卻引起了台灣人民的疑慮和恐懼,而有了對現今政府傾中政策的強烈批判,以及台灣是不是中國一部分的激烈論辯。

從歷史、文化上來說,中國和台灣有相當的牽連,也有相當的疏離,所以有人會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也有人主張台灣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兩者都可以從歷史和文化上舉出一些理由來支持自己的主張。可是,在我看來,兩者的主張和爭辯,對於台灣和中國的和諧關係,都沒有太大的好處。而事實上,台灣有它的政府、人民、土地,主權也不受其他國家的控制,沒有人可以否定它是一個國家。否定了這項事實,任何解決方案都不切實際。所以中國故意漠視此項事實而強指台灣是其一部分的政策,自然在實踐中會遭到困難。

不但政策不切實際,實踐政策的方法也不值得恭維。目前,中國為了逼使台灣承認是它的一部分,所用的方法不外「武力威脅」和「利益誘惑」。前者只是傳統帝國侵凌弱小的伎倆,後者縱使台灣有少數人短期中獲利,但事實證明對全體台灣人民以及長期的經濟發展來說並不見得有利。何況,我們也很難想像,台灣和中國互動,會永遠是中國在讓利,台灣在得利。更可議的是,這種方法蔑視台灣人民的人格,把台灣人民當成是可以「威脅利誘」的賤民,同時也暴露了中國自認為強國、富國的傲慢自大,可以說對中國與台灣的良性互動不但毫無助益,反而成了互相猜忌、敵視的原因。

會有這樣的政策和作為,是中國傳統帝王的大一統思想在作祟,也因此把中國和台灣互動的願景很簡單地定位在謀求統一。其實,人和人之所以互動,雖然可能有現實的短暫利害考量,但最終的目的應該是培養出深厚的友誼,使得雙方能長期地在物質上互得利益,在精神上互為依靠。同樣的道理,地區與地區、國與國的來往,最終目的也是在培養兩地人民的深厚友誼,使得雙方的來往互動,極其自然而不會受到排斥、敵視。當今的國際社會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個國家,已經能夠無國界地親善互動,歐盟各國也正在朝著這方向努力。中國和台灣實在可以以此為借鏡,把雙方互動的願景或最終目的,定位於建立兩地人民的深厚友誼,那麼不但進行的過程將較少障礙,成果也必定更加豐碩。

把建立雙方人民的深厚友誼定為願景,那麼為了培養這樣的感情,就必須鼓勵雙方做對等的交流。使雙方在經濟上有各得其利的貿易和合作,在文化、學術、體育等方面也有各式的交流、觀摩、研究而各自得到啟發或進步。在這樣的願景下,所有的政策和執行方法也都有了檢驗的標準,也就是說,政策和執行方法能夠加強雙方人民感情的就是好的;可能使雙方人民產生猜忌、敵視的就是不好的。

努力使所有的往來互動,都當成為促進友誼的手段,那麼不要多久,就能大幅度促進雙方的了解,並因了解而增強互信,因互信而努力互助,時日一久自然互惠互利、水乳交融。達到了這種境界後,如果雙方人民認為合併成一個國家比較好,自然會毫不費力地合成一個國家。即使那時候的雙方人民認為統一或不統一根本無關緊要而不做處理,也不會是什麼壞事。簡單地說,中國和台灣今天要做的是努力培養雙方的情誼,不做這方面的努力,反而以急促要把雙方拉在一起的作法來戕害雙方的良性互動,將來很可能被證明是錯誤的愚行。

目前中國和台灣的掌權者,大多存著傳統的帝王思想,擁抱著「大一統」以及「雄霸天下」的迷夢。缺乏現代人四海一家,把地球視為一個村落的世界觀,也沒有人類應該和平、互助、共謀全體幸福的現代思想。所以會急著要把台灣併入中國的版圖。近幾年的快速互動,表面上看來是有小部分台灣人驚羨中國經濟的起飛,也有一些中國人羨慕台灣的民主自由,但骨子裡卻是互不信任,甚至互相輕蔑敵視。可以說大部分的互動都無助於雙方人民感情的增長。這種無奈的情境在可見的短期間,不會有戲劇性的改變。

這種情境如果繼續下去,長遠來說,不管有沒有實現統一,雙方都會不斷加深猜忌和敵意,對中國和台灣人民都將造成有形或無形的傷害。所以我們即使無力阻止它的發展,也必須知道它是錯的,有機會就要指出它的錯誤。同時要盡可能避免這種錯誤互動的不良影響,使自己不致因它而產生出對中國人的敵意和仇視,如果有機會和中國人往來,就要抱著「與人為善」的心情來相待。也許只有雙方的善良人民都能做這樣的努力,才能多少減輕一些掌權者錯誤行徑所造成的傷害。



平安 爸爸 2013.12.2

.利害關係不會在人與人之間產生凝聚力,而只會產生離心力。 —Thomas Woodrow Wilson

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4大核心成功理念

4大核心成功理念

成功要靠行動,而行動要靠信念,全球知名社群網站Hub Spot的創辦人Dharmesh Shah這麼說。財經科技網站《Business Insider》根據Shah提出的信念,摘錄4大核心理念,帶領你邁向成功。

1. 恆心:做得早不如做得好
堅持能夠造就成功。Shah說,在競賽中領先的人,一旦半途而廢就不會成功。因此不必擔心誰先加入這場競賽,一直奮戰不懈的人,才會成功。

2. 熱心:成功來自於為人服務,不是自私自利
偉大的領導者,會帶領他的團隊實現目標。如果只為自己,成功只是曇花一現;如果與團隊一起努力,則成功將屬於你和整個團隊。

3.決心:人際網絡的深度重於廣度
在社群媒體中建立人脈的缺點,常會變成「比誰的朋友多」的數字遊戲。但這些數字,Shah說,「忘了它吧!」朋友的人數不重要,實際互動連結才重要。成功者會主動幫助那些他信任的、他關心的人們。

4.細心:做人家不願意做的事
最好的機會往往是別人不願意磨練的領域。成功者在承擔一項任務時,他們會去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例如多做一些研究、細心觀察別人忽略的事、多打一通電話、多發一封mail,以及多與客戶聯繫,建立良好的關係。

如同勵志專家Zig Ziglar說的,「堅持到最後一哩路,一切就順暢了。」(馬婉珍/綜合外電報導)

16種快樂方法 有科學根據

16種快樂方法 有科學根據

2014/04/14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鄭涵文/輯譯】
做哪些事情可以讓快樂指數提升?《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整理出16種經科學驗證,並能讓你更快樂的小訣竅。

1.微笑:2011年一個研究指出,每當想起一些讓你微笑的正向事物,可以讓你更快樂,不過假笑可是一點用也沒有。2003年克拉克大學研究則指出,微笑也能觸發愉快的回憶。

2.去跑個步:體能活動會刺激分泌腦內啡,一種讓你感覺良好的神經傳導物質,因而改善情緒狀況並促進身體健康。

3.祈禱:一份研究回顧了超過三百篇靈修與健康間關聯的研究報告,在這些研究裡,祈禱被認為是一種釋放壓力的過程,此分析指出,靈修與宗教參與和健康快樂極有關係。

4.大笑:除了能紓解壓力,大笑還能讓心情變好,也能減低焦慮和沮喪的症狀。

5.去公園散個步:花時間與大自然共處對身體大有益處,還能增進健康。一項英國研究顯示,人在自然環境裡明顯比在都市環境裡要快樂許多。

6.行善:根據加州大學的研究,幫助他人、日行一善都能讓你更快樂。

7.聽快樂的歌:《正向心理學》期刊今年的一則研究指出,想尋求更快樂的學生,若可以同時聽著「快樂的」音樂,心情會明顯提升。

8.昂首闊步:佛羅里達州亞特蘭大大學研究指出,昂首闊步讓你更快樂。此研究發現,在三分鐘的路程裡,被要求走路時頭要抬高、甩開手、邁大步的受試者與被要求低著頭走路的受試者相比,前者明顯快樂許多。

9.冥想:冥想除了能減輕壓力並緩解輕度憂鬱,還能促進情緒健康並改善睡眠品質。

10.寫本感恩日記:許多研究證實,保持感恩的心有助身體健康。最好從年輕時就開始記錄值得感恩的大小事,可以讓生活更快樂。另外也有研究證實,學校的感恩教育與學生培養正向情緒和樂觀態度高度相關。

11.去度個假:根據荷蘭2010年一項研究顯示,對度假的期待,可以提升出發前最多八周的幸福感。

12.和小狗玩耍:和寵物相處可活化腦部。研究顯示,飼養寵物可以增加左腦活動,左腦掌管快樂和愉悅感,另外,養寵物也可以促進健康。

13.小睡一會兒:睡眠剝奪會增加壓力。一項研究調查學生背單字時,睡眠不足的大學生可以記住81%的負面字眼,但是只能記住41%正向或中性字眼。此外,研究也發現,打瞌睡可以改善情緒。

14.享受一杯好茶:心理學家Rick Hanson研究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可以轉化腦部負面情緒,帶來快樂感,例如喝一杯好茶。他說,我們生活周遭有許多可以學習成長的機會,即使只發生10秒、20秒的小確幸,都要好好把握。

15.擔任志工:助人為快樂之本,英國艾希特大學研究發現,助人可以增進快樂感、減輕壓力、延長壽命。

16.性愛:性愛既減壓又健康,英國勞工研究機構發現,一周至少有四次性愛經驗的人比較快樂且壓力較輕,當然工作的收入也較高。此外,性愛也可以維持心臟和免疫系統健康。


《大數據》作者:未來10年,賣資料比賣硬體賺錢

《大數據》作者:未來10年,賣資料比賣硬體賺錢

‧遠見 2014/04/01
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書《大數據》(Big Data)一書作者維多.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1966年生於奧地利,現為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並擔任過微軟、世界經濟論壇等大公司和組織的顧問。


【文/林士蕙】

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書《大數據》(Big Data)一書作者維多.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1966年生於奧地利,現為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並擔任過微軟、世界經濟論壇等大公司和組織的顧問。然而,他並不只是關在學術殿堂做研究,而是一個典型的網路年輕創業家。


早在1984年,麥爾荀伯格剛滿18歲時,就和友人一起發現了全球第一個電腦病毒並發表研究報告,很快獲得全球電腦專業研究社群的熱烈迴響。1986年,還在念薩爾茲堡大學的他,才剛滿20歲,就決定創立軟體公司伊卡魯斯(德文原名 Ikarus),開發出一套防毒軟體Virus Utilities,馬上成了奧地利當地最暢銷的軟體。


1997年,麥爾荀伯格將公司交給專業經理人,開始專心做學術研究。也因此,他對於網路產業的觀察,都相當切中現實。






《大數據》中文版由《天下文化》出版後,在台灣獲得廣大迴響,他也將在6月應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邀請來台,和國內讀者交流。來台前夕他接受《遠見》越洋專訪,直率指出,雖然台灣科技製造水準相當高,但若要靠大數據風潮成功,首先得把做硬體的慣性思惟丟掉!像是做手機的公司,以後可能要靠手機產生的資料來賺錢,而不是手機硬體,這個變革可能會讓團隊大換血,是一場革命!以下是訪問精華:


大數據浪潮 全面顛覆產業生態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您在寫這本書前曾做過網路經濟(Network Economy)研究,你當時預言,未來全球經濟將由網路驅動,每個人要有競爭力,都得從網路出發找新機。現在,您認為大數據會是這個網路經濟時代下的重要武器嗎?

麥爾荀伯格答(以下簡稱答):回顧90年代,網路主要用在email,2000年後用在電子商務,到了2005年,社交功能出現了,例如臉書與推特。

我認為下一波網路創新的力量,絕對是大數據。它會徹底改變世界,包括網路產業,以及非高科技的傳統產業等,整個基礎都會被改變。

我認為直到現在,網路做的事情仍只是加值的配角,只是讓經濟與貿易活動加分而已。例如東西放在網上賣,變成電子商務,和傳統零售還是差不多的。可是,大數據會更徹底改變零售以及許多事情,我認為在五年、十年內,這世上不可能有一家公司可以逃得掉大數據帶來的革命與改變。像是客製化的商品,就是大數據可以顛覆很多行業的改革方向。


追蹤患者病史 客製化新藥

問:還記得網路泡沫時期,就有人提過網路小眾社群會帶來客製化的商品,是一樣的道理嗎?可否舉例?

答:客製化的確不是新名詞,只是以前沒辦法真正實現,因為資料不夠充足,統計取樣會帶來很多的誤差。

現在,當全球累積的資料夠多,客製化商品就能透過大數據實現,而且還能顛覆原來的產業。

我舉醫療領域來說明。醫生問診用藥的專業,原來跟網路幾乎沒有相關,現在卻幾乎快被大數據改變了,為什麼?以前,我們感冒吃藥,吃的和別人沒什麼不同。

但你是女士,我是男士,體重身高都不一樣,而且身體健康狀況也不同,為什麼我們該吃一樣的藥?應該要依照個人的獨特體質,去開發出屬於他的藥才對。

但以前藥廠只能依照一個統計學上的平均數據,打造每個人要吃的藥。現在有了大數據,一切都不同了。

未來,我們有可能靠著追蹤你一生的病史,把數據蒐集起來,當做客製化的基礎。有了這樣的分析,你就有可能吃到為你量身打造的藥,不會用藥過度或過少等。

再舉一個例子,最近我常收到威而剛的推銷信,我想是因為我年過40,有藥廠依照市場調查,得知40歲以上男性,是威而剛的主力購買群。可惜,那真的不是我要的,因為他們並不是靠蒐集關於我的完整資訊來推斷,只是靠不完整的統計樣本來預測,很容易鬧笑話。

現在,亞馬遜網站的藥物零售分析,正研發一個決策系統,未來只會針對這個客戶的線上資料,來推薦針對這個客戶的唯一一種藥,而不是幾十種藥,就是靠大數據,才能作到這個創舉。


抓出資料意義 商機跟著來

問:美國矽谷科技公司高層曾稱讚,台灣有很好的高科技基礎及人才,你觀察,為何至今台灣還是沒有創立像Google或臉書這樣的公司?

答:的確,現在領導大數據分析潮流的,大多是美國的公司,亞洲或歐洲的不太多。

我認為,會不會用大數據,和做硬體、工程製造能力無關。但美國企業長年以來就很會蒐集客戶資料,有很好的客戶資料庫管理基礎。我覺得,亞洲包括台灣的公司,缺乏的是大數據思惟,也就是真正知道如何思考資料背後的意義,真正重視事實證據,並知道如何從這裡找到商機,找到金礦。

許多公司到現在還以為,蒐集資料,只是幫他們改善產品,改善行銷宣傳,不不不!他們得把腦袋整個轉過來,資料本身就是產品了,不是輔助工具而已。

如果台灣人真的希望從大數據領域裡找到新的創業機會,新的商機,首先要學會確立這個思惟:資料,就是產品。

其實,想用大數據增加競爭力,並不需要到處請IT專家。很多資料,也早在企業內部存在,只是你們不知道怎麼找而已。


以前賣手機 現在賣天氣預測

問:如果現在台灣科技業積極擁抱大數據,該用什麼方向迎接這個潮流?

答:有一家荷蘭手機公司,發現手機因為全球低價競爭,愈來愈難賺錢,可是這家公司在荷蘭建置了很多傳送手機訊號的基地台。他們發現,基地台的訊號傳輸會因基地台周遭環境的氣候而改變,像是下雨、豔陽高照等變化,成千上萬個基地台全都變成氣象台了。

現在,這家公司開始靠賣氣象預測資訊賺錢,而且沒有多投資一塊錢,因為這些基地台是他們本來就有的。這完全改變他們的獲利模式,以前是賣手機硬體,現在賣氣象資訊,和以前所在的產業,一點關係也沒有。

我知道亞洲與台灣也有很多手機公司,你們不能再想手機怎麼做,要去找找工作中有沒有其他有用的數據,可以拿來賣錢。當然,這中間會牽涉到的是主管要不要換團隊,整個獲利模式都大改,是一場革命!


政府懂善用 可改革教育品質

問:大數據除了對企業管理很有用,對政府治理,又有什麼幫助?

答:我在書中提到不少例子,例如阿根廷兩位資訊專家,蒐集網上所有物品的價格做大數據分析,來做物價指數觀測,代替傳統政府用人工去街頭巷尾詢問物價,不僅比政府做得更精確,也更節省成本。

我認為,大數據下一步要改革的是各國的教育。現在各國政府都發現教育品質在下降,到底是課程設計過時,還是學生不夠努力?善用大數據,很容易追蹤成果。我認為現在最要緊的是提供平板給學生,自動蒐集上課軌跡,或者使用雲端平台來紀錄,慢慢可累積出供做課程與教育政策創新的大數據分析系統。


只靠數學天才不夠 還要新眼光

問:若要投入大數據這一行,是不是數學資優生才辦得到?這類人才要學什麼?

答:大數據帶來的新工作機會,首先就是所謂的資料科學家,或稱量化分析師 (Quantitative Analyst),這類工作的專業包含統計學、電腦科學與數學,也需要學習市面上的一些資料分析軟體。

但我並不認為進大數據這一行,全得靠數學天才。因為還要有想像力。最重要的是幫大家找到沒人找到的線索或商機,最需要的是能夠從別人看不到的神奇角度來看數據。

事實是,你就算擁有全世界的數據與資料,也不見得能發明iPod,想像力與發現新事物的能力更加重要!因此,也許你不懂資料分析程式怎麼寫,但是你很會用資料庫軟體,知道如何從各類報告中找商機,那可能需要產業管理實務經驗,就可以為你帶來很棒的工作機會。

此外,大數據分析團隊也要用淺顯易懂的圖表來呈現給管理者。如果有人很會做大數據分析圖表,像是能結合電腦軟體的圖表設計師,也有很多工作機會等著你。

整體來說,大數據資料分析領域,會帶來很多新工作機會,在矽谷,這類分析師年薪10萬至15萬美元(約新台幣300至450萬元)。很多美國公司都在找人,非常搶手!


問:你20歲時,就在奧地利創立防毒軟體公司,可否用創業家身分給給年輕人建議,如何在大數據創業?

答:談到創業,不論是做現在最先進的大數據分析,還是我當年的防毒軟體,永遠只有一件事非常關鍵,就是要很有決心,一定要找到問題解決辦法,才會有成功的可能,是不是天才,倒是其次。我認為,年輕人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勇於實現夢想,不害怕風險。



麥爾荀伯格

(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出生:1966年,生於奧地利

現任: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

學歷:哈佛大學法律學士、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學碩士

經歷:1986年創立防毒軟體公司伊卡魯斯,曾獲選為奧地利前五大傑出軟體創業家

重要著作:《刪除:數位時代的遺忘美德》、《大數據》


取捨之間 如何回到快樂/楊定一

取捨之間 如何回到快樂/楊定一

2014/04/21【聯合報╱楊定一】

快樂是每個人的基本欲望,人人都希望自己隨時快樂。快樂,讓人感覺一切都變得平安、舒適,回到一種「當下就好」的感動。快樂是宇宙中和諧穩定的狀態,能量消耗最少,是一切眾生歷經千百萬年演化的必然結果。唯有快樂才能推動個人生理、心理,乃至於人類社會發揮最佳的效能,而快樂本身也是個人及社會充分發揮之後必然的結果。

你的快樂無需任何條件?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無關乎年齡、外貌、社會地位或者健康狀態嗎?你的快樂是一種隨時、隨地,無所不在的快樂嗎?快樂可以源自內心,也可能由身旁任何事物而引發,甚至可以毫無來由。這樣的快樂既不受環境影響,也無需矯飾造作,它本身就是無限,足以讓我們重拾生命的完整。而這一切,都是你我必須重新為自己爭取的權利。

我們本來就有快樂的能力,得以享有無條件的快樂、至高的喜悅,但這與生俱來的權利的確需要你重新去拾回。但拾回快樂並不是憑藉「獲得」,而在於「捨棄」,重點是「放手」而不是「累積」,甚至不在於「堅持」。這一點,可能大大地違背了我們成長過程中深信不疑的信念。也就是說,唯有能捨棄自出生以來囤積在我們身體或是心裡種種負擔和依賴,並且有效率地清除廢物,直到心靈澄淨為止。

很多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回到快樂。重點是,在現今講究舒適、便捷、刺激、精緻的生活中,我們必須認清,許多努力追求人生目標,卻讓我們逐漸遠離快樂。

例如,當我們攝取飽足以及過度美味精緻的飲食來滿足口腹時,失去的不僅是維持健康的均衡營養,同時削弱身體的能量;當我們依賴各種先進的科技設備來減少勞動以滿足身體的安逸時,流失的不只是身體的活動力,同時因身體新陳代謝速度下降而加速身體退化;當我們不分日夜爭取時間投入工作成就或是個人財富的累積時,習慣以酒精、香菸、過量咖啡、高糖高熱量食物短暫填補空虛無力感,卻也因此讓身心累積過高壓力,帶來無窮盡的疲憊;當我們不斷對於周圍的人事物比較、計算和爭取利益時,不僅讓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也讓擔憂或恐懼阻礙氣脈順暢,令身心無法從緊繃中舒展開來。

這些我們一貫認為理所當然的生活習慣或信條,若無法減少或是捨去,勢必逐漸讓我們遠離原有平衡、健康,自然也難回到快樂。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從開始深刻檢視自己過去所學和現在自以為了解的一切真相開始,一切回歸簡單、正向思考為基礎的生活態度,加上積極、懂得回饋的具體行動,不論是重新建立均衡適量的飲食、規律持續的運動、充分的休息與放鬆等好習慣,也能對周遭的任何人事物隨時展現慈悲心,無條件的接受現實生活的不完美;珍惜大地資源,順應大自然的律法與秩序法則而運作,如此才能逐漸把我們身心帶回平靜與和諧狀態,我們也才能夠從出生以來所承受的緊繃與兩難中釋放出來,成為自由的人,找回快樂。

楊定一/取捨之間 如何回到快樂

楊定一/取捨之間 如何回到快樂

2014/04/21
【聯合報╱楊定一】
快樂是每個人的基本欲望,人人都希望自己隨時快樂。快樂,讓人感覺一切都變得平安、舒適,回到一種「當下就好」的感動。快樂是宇宙中和諧穩定的狀態,能量消耗最少,是一切眾生歷經千百萬年演化的必然結果。唯有快樂才能推動個人生理、心理,乃至於人類社會發揮最佳的效能,而快樂本身也是個人及社會充分發揮之後必然的結果。

你的快樂無需任何條件?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無關乎年齡、外貌、社會地位或者健康狀態嗎?你的快樂是一種隨時、隨地,無所不在的快樂嗎?快樂可以源自內心,也可能由身旁任何事物而引發,甚至可以毫無來由。這樣的快樂既不受環境影響,也無需矯飾造作,它本身就是無限,足以讓我們重拾生命的完整。而這一切,都是你我必須重新為自己爭取的權利。

我們本來就有快樂的能力,得以享有無條件的快樂、至高的喜悅,但這與生俱來的權利的確需要你重新去拾回。但拾回快樂並不是憑藉「獲得」,而在於「捨棄」,重點是「放手」而不是「累積」,甚至不在於「堅持」。這一點,可能大大地違背了我們成長過程中深信不疑的信念。也就是說,唯有能捨棄自出生以來囤積在我們身體或是心裡種種負擔和依賴,並且有效率地清除廢物,直到心靈澄淨為止。

很多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回到快樂。重點是,在現今講究舒適、便捷、刺激、精緻的生活中,我們必須認清,許多努力追求人生目標,卻讓我們逐漸遠離快樂。

例如,當我們攝取飽足以及過度美味精緻的飲食來滿足口腹時,失去的不僅是維持健康的均衡營養,同時削弱身體的能量;當我們依賴各種先進的科技設備來減少勞動以滿足身體的安逸時,流失的不只是身體的活動力,同時因身體新陳代謝速度下降而加速身體退化;當我們不分日夜爭取時間投入工作成就或是個人財富的累積時,習慣以酒精、香菸、過量咖啡、高糖高熱量食物短暫填補空虛無力感,卻也因此讓身心累積過高壓力,帶來無窮盡的疲憊;當我們不斷對於周圍的人事物比較、計算和爭取利益時,不僅讓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也讓擔憂或恐懼阻礙氣脈順暢,令身心無法從緊繃中舒展開來。

這些我們一貫認為理所當然的生活習慣或信條,若無法減少或是捨去,勢必逐漸讓我們遠離原有平衡、健康,自然也難回到快樂。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從開始深刻檢視自己過去所學和現在自以為了解的一切真相開始,一切回歸簡單、正向思考為基礎的生活態度,加上積極、懂得回饋的具體行動,不論是重新建立均衡適量的飲食、規律持續的運動、充分的休息與放鬆等好習慣,也能對周遭的任何人事物隨時展現慈悲心,無條件的接受現實生活的不完美;珍惜大地資源,順應大自然的律法與秩序法則而運作,如此才能逐漸把我們身心帶回平靜與和諧狀態,我們也才能夠從出生以來所承受的緊繃與兩難中釋放出來,成為自由的人,找回快樂。

天國永生

喜樂和恩典都來自同一個希臘字:感恩 - Ann Voskamp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腓立比書 4:6)
聖靈果子:仁愛 喜樂 和平 忍耐 恩慈 良善 信實 溫柔 節制 (加拉太 5)

天國永生 2012.4
謙卑 十架 悔改 同死 破碎 捨己 器皿 曠野 安息 尊貴
禱告 祈求 屈膝 舉目 禁食 對說 切慕 坦然 寧靜 傾聽
交託 信心 傾聽 釋放 堅定 公義 和平 順服 剛強 無懼
忍耐 溫柔 堅定 盼望 節制 儆醒 無虧 知足 應許 爭戰
仁愛 饒恕 良善 憐憫 恩慈 服事 恩賜 作光 盡心 殷勤
更新 放膽 恩典 活水 榜樣 聖潔 祭司 智慧 誠實 誡命
喜樂 自由 讚美 感恩 結果 傳承 新婦 得榮 馨香 冠冕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群眾智慧的危險:過度自信


群眾智慧的危險:過度自信

2014-04-11 Web only 作者:經濟學人

有項調查請美國人將烏克蘭放上地圖,結果實在令人驚訝又悲傷(中位數答案差距為1,800英里)。首先,筆者得指出,英國人(或巴西人、印度人、中國人等等)不見得比較知道答案;亦有人質疑,部分受訪者可能是在開調查人員玩笑(竟然把烏克蘭放在格陵蘭、澳州或海底?)最讓人沮喪的是,答案較不精確的受訪者,也是對美國干預行為抱持最樂觀態度的受訪者。


部分問題在於過度自信。我們都認為自己比一般人更好,這種自信在說服自己創業時可能非常有用,但在處理資訊這方面,我們有時會錯得非常離譜。

這對相信民主需要改革的人來說是個問題。許多人認為,改革民主的解決方法之一是舉行更多公投,但那可能會面臨歐森(Mancur Olson)所說的特殊利益問題;一旦訴諸大眾選民,最努力宣傳的會是得利(或損失)最大的人。投票者也沒有太多動機想要了解議題的內容,因為他們那一票不太可能影響結果。此外,他們在投票時,考慮的可能也不是眼前的議題;如果英國真的在2017年舉行退出歐盟公投,執政者的支持率和退盟的潛在影響,對投票結果的影響力可能不相上下。

另一個錯誤資訊的例子,就是對外援助預算。世界民意調查機構2010年的調查顯示,民眾對美國外援預算的估計,約為總預算的25%,而且認為合理外援比例為10%;實際比例則為0.6%。因此,多數人認為外援預算比例過高,但實際比例卻比他們心目中的合理比例還要低(當然,兩個數字可能互有關聯,民眾會說10%,是因為他們認為預算應該減半)。

該如何解決呢?公共教育是個選項,例如在學校開設更詳盡的公民課程。我們也可以建立委員會,要求委員會向所有潛在投票者發送資訊。但你實在沒辦法逼成人讀東西,老師也可能會被憤怒的家長包圍,因為家長認為老師帶有政治偏見。(黃維德編譯)

©The Economist Newspaper Limited 2014

別再說「我不夠好」!小心這10句話毀掉你的人生

別再說「我不夠好」!小心這10句話毀掉你的人生

文字的力量是很驚人的,有時我們不經意脫口而出的話,可能都會對生活、甚或是人生帶來重大影響。《赫芬頓郵報》整理出以下十句可能會對人生造成負面影響的話,若你常常將這些話掛在嘴邊,務必試著接受他們的建議,讓生活更加正面積極。


精采重點:
怎麼做才能讓對方說出真話?
環境不會盡如人意,但每天你該選擇「更快樂」


1.「我很笨」:這句話不只傷人,也嚴重打擊自信心,造成長遠負面影響。

不如這樣說:「我很聰明。」有些人會讀書、有些人是生活智慧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人之處。

2.「我不值得」:若有長輩或是其他人這樣對你說,他們只是將自己的負面感受加諸到你身上,別受他們影響。你值得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事物。

不如這樣說:「我值得所有美好的事物。」當你生活衣食無虞,就表示你有自身的價值,值得擁有這些。

3.「我好孤單」:世界上有幾十億人口,你不會是孤單的。找出感到孤單的原因:最好的朋友搬家了?最近剛離婚?或是父母最近過世了?不管是哪種情況,都沒必要感到孤單。

不如這樣說:「我是個很棒的朋友。」查查你居住的社區是否有活動中心,加入人群、認識新朋友,你會知道你並不孤單。

4.「我不值得被愛」:如果你剛結束一段感情,或是與家人相處不愉快,你可能會認為是自己的錯。但事實是,人生就是如此,有許多人會走進你的生活、然後離去。但他們的離去不見得都是壞事,那些人也許對你有害無益。

不如這樣說:「我值得被愛,值得很多愛。」對自己好一點,去做個按摩、送自己一大束花,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5.「我還不夠好」:舉例來說,也許你曾試著創業卻無疾而終,但你不是唯一碰到挫折的人。每次失敗都是一堂課,從中學習並繼續努力。

不如這樣說:「我已經夠好了。」想想過去曾接受過的讚揚,也許是主管說你工作做得不錯,轉念想想會發現其實你已經很優秀了。
6.「我好無助」:你可能深陷困境,因而感到無助絕望,但這一切都會過去。你所擁有的能力遠比你想像中的強大,只要抱持希望,就能改變人生,朝理想邁進。

不如這樣說:「我充滿希望!」機會總有一天會降臨的。

7.「我好窮」:你的帳戶也許只剩100元,但如果你不斷強調自己很窮,就只能繼續跟收支纏鬥。找出窮困的原因,養成新的理財習慣,錢不會留不住的。

不如這樣說:「我很富足,且還會更加富足。」相信自己,該屬於你的都會是你的。

8.「我太老了」:別再落入年紀的錯覺,不管你現在幾歲,前方都還是有大好人生等著你的。

不如這樣說:「我現在這樣很棒!」你也許已經65歲,但你可以擁有25歲的心靈;反之,在25歲的面容下,也可能藏著65歲的靈魂。接受人生的每個階段,並活得精采。

9.「我沒有天份」:每個人都有天份,有些是天生,有些是後天養成。而有些事你可能不認為是天份,像是在半小時內整理好衣櫃,但它確實是種才能。

不如這樣說:「我有天份,並且會運用它們造福他人。」寫下你的才能,還有那些你想要培養的能力,並善加利用它們。

10.「我受到詛咒」:遇到困難時,只有孩子才會相信那是詛咒帶來的結果,但世界上並沒有詛咒這檔事。

不如這樣說:「我受到庇護、保佑。」保持正面思考,想想身邊的好事,這些都是詛咒帶不走的。

仔細聽聽你自己、以及身邊朋友所說的話,拿本筆記本寫下來,你會發現這些話語會造成莫大的影響。試試保持這習慣一個月,培養自己的正面思考,若是失敗了也別輕易放棄,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正面思考也需要時間養成。(張皓雲編譯)

張忠謀:大學生要做的11件事


張忠謀:大學生要做的11件事

很多人對張忠謀的認識是在他成功後,擔任德州儀器副總裁、工研院院長、創辦台積電。但對於他成功前的少年人生,卻知之甚少。十八歲以前的張忠謀,跟著父母,持續搬家,坐在露天大卡車裡拉著綁貨的繩子一路顛簸,躲避戰火。


但他日後回憶起,卻覺得無論近年的旅遊如何舒適與奢侈,最令他懷念的還從上海到重慶的跋涉。大時代的動盪讓年輕時的他刻苦自律;而十八歲即赴美國求學的他,則在哈佛接收了世界的能量。 他在自傳裡寫道:「十八歲去美國前,父母是我的天地,之後我凡事只能倚賴自己。」因為青年時特殊的生命經歷,他知道青年的學習對人生的重要性。

不久前他在新生入學典禮向上千名學生演講,當時他把牛頓的一句話送給學生,「如果我看得更遠,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他知道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每個當下的努力;他說這世代要先打破迷思,因為進了一個好的大學不等於鐵飯票,以後成功的機率也不一定比別人高。競爭邏輯在改變,但不變的是持續的努力。

大學生如何透過這位巨人的肩膀學習,以下他的演講應該會給許多青少年啟發。

大學四年,我認為大學生應該要多花心思在十一件事情上:

第一點:養成一個終生的、健康的生活習慣

假如你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那很好,希望你繼續維持;假如你尚未養成這個習慣,那麼請好好把握十八歲這個年紀,因為這近乎是最後的機會。 錯過了大學四年這段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時期,以後要再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恐怕將更不容易。而沒有健康,一切都不用談。

況且,現在大家醫學的知識比起五十年前更豐富,醫學也有很大的進步,保健知識比起我十八歲時候好多了。 健康生活的習慣包含了運動,經常運動不一定是要以成為一個很好的運動家或者校運選手為目標,而是養成一個習慣,把運動當作健康生活的一部份。

第二點:「培養志願」,為自己許一個更細微的志願
例如,你未來要走哪一個行業?要在政治上、法律上、科學上、學術上還是到企業界?這個就是志願。

假如目前尚未決定志願的話也不用太擔心,這往往是大學二、三年級甚至於是更後面才能做決定的事。 但希望你在這大學四年裡儘早有自己的志願,這樣就可以決定你要在哪些事情上下功夫、花時間,也可以早一點知道自己事業的方向、人生的方向,進而知道自己要在什麼學問上多努力。 志願可以分成學術上的志願與非學術相關的志願。

學術上的志願就至少是一門主修,無論物理、化學、電機、機械都好,甚至是寫作等藝文方面的志願,都屬於學術上的志願。 除了學術以外的其他志願則屬於非學術相關的志願,範圍更廣。例如:當立法委員、到公司裡頭作經理、工程師、總經理、當律師等都是非純學術的志願。

無論是哪一類的志願,一旦有了志願以後,學習會比較有方向。

第三點:要用功學習

假如你們的志願是學術志願,是未來想當教授、做研究,那麼你們盡可能花百分之一百學習的時間專注在專門的領域上。 若是政治、法律、企業、工商業、服務業等非學術相關的志願,則建議你們頂多在專業領域上花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時間即可;另外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時間則可以用來學習與你們的志願相關的東西,但不在你的專門領域裡頭。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志願是在企業裡頭工作,而你的主修卻是電機系的話,電機是你吃飯的本錢,你得花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時間在電機的領域裡頭用功學習;另外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時間,因為你預備到企業界做事,所以你要了解包括電腦、資訊、半導體、通訊等資訊,閱讀國內外報章雜誌、相關行業的新聞報導;除此之外,你也得花點時間學學會計、財務、行銷,看看企業是如何競爭,甚至應該注意一下這個行業公司的股價,還有股價漲跌波動的理由為何? 假如你預備以政治來作為志願,那更有一套經典式的學習領域,包括:飽覽歷史、地理、語文方面的書籍,還有閱讀傳記,這是作為一個政治人非常經典式的訓練。

第四點:學習的時候不要背書,要徹底了解

無論是看書或是閱讀其他資訊,有時候不是一本書,而只是論文中的幾個段落或是幾頁內容,都要徹底了解。徹底了解比你看多來得重要。而且千萬不要僅靠你的記憶力背書,背書只是通過考試的一個辦法而已。你目前的人生已經通過了種種考試,之後的人生不是挑一個習題或者寫一篇短文的這種考試。未來你人生中的每一天可能都在考試,但那些考試是需要徹底了解與融會貫通的。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學士跟碩士都是主修機械,可是我一進產業就是進入半導體業,剛開始我對半導體業是一竅不通。可是我的物理相當好,於是我買了一本當時半導體的經典著作,是夏克萊(William Shockley)的一本書,有兩百多頁,我花了四、 五個月的時間從頭到尾徹底地學習與了解。 那時年紀輕,大概二十四歲。白天我在生產線上做事,晚上則花好幾個鐘頭看半導體的書籍。白天的工作雖然讓我對半導體有基本的認識,但實際上對我的半導體學問幫助不大,我的半導體知識主要是靠晚上幾個鐘頭的閱讀而來。

我每天晚上頂多看這本書的十頁,有些地方看來看去還是看不懂,這時候就要找一個教師。 我那個時候有一位非常喜歡喝酒的同事,跟我住在同一個旅館裡,他有豐富的半導體學問。他因為很喜歡喝酒,幾乎每天七點鐘到十點鐘都在旅館樓下的bar裡面喝酒,所以很容易找到他。 雖然是在喝酒,可是他沒有真正喝醉。我念書這三個鐘頭中,有看不懂的地方,或者是想來想去還是不懂的地方,我就去找他,我不僅可以找到他,百分之九十的問題,他也都可以替我解答。

學校的環境對學習很好,可是要抱著徹底了解的心去請教,而且要適時尋找與運用資源。

第五點:學會「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在中國、台灣的文化裡比較欠缺。所謂的獨立思考就是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看了什麼文章,或者聽了一個演講就認為是這樣。看了文章或聽了名人的演講後,要去想他講的是不是事實?然後去找另外一個來源來求證。

第六點:學創新
創新有很多是來自天分,但有一部份是可以靠後天培養。培養創新的途徑其實就是之前說的徹底了解、用功學習與獨立思考,這三件事與創新有強烈的正相關。

第七點:學中文

雖然大學生的中文已經學了十八年,可是絕大部份學生的中文還是不夠好。台灣中學的中文教育跟我小時候在大陸所學的十分相似,均注重讀跟寫,當然還有背書與背古文。那為什麼很多人十八歲了還不夠好,甚至到了四十歲都還不夠好?主要是因為他們缺乏「聽」跟「講」的能力。

什麼是「聽的能力」?你跟人家講話,對方會有感覺,但可能沒有真正在聽,那就是對方聽的能力差。 我是董事長,照理說在公司裡頭大家應該聽我講話,可是我發現常常我講了一句話後,其實我接下來有四、五句話要說,但我在講完一句後就被對方打斷了,因為他以為他知道我接下來會講什麼,但事實上百分之八十的時候他都猜錯了,這就是聽的能力不夠。

講話人人都會講,因為中文是大家的母語,可是「講」的能力還是有層次之別。講話的第一層能力是「詞能達意」;其次是能夠「有邏輯的解釋一件事情」,就是口頭上能有邏輯性的解釋好一件事情,這個恐怕只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能夠做到。

再高一層則是「有說服力地表達一件事情」,這部份可能只有百分之二、三十都還不到的人達得到。那最高的層次是「雄辯」,這部份一百個人中恐怕一個人都沒有。事實上,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提高聽的能力,在說話方面也能達到具說服力的層次,這是可以花時間、花功夫學習的。

第八點:學英文
英文非常重要,因為未來的五十年,甚至於更長的時間,英文會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語言。雖然要一個十八歲的人學英文已經有點晚了,但是還是可以補救。 補救的話可以從「讀、聽、寫、講」這四方面來進行。

學中文要注意的是「聽跟講」,學英文則是要多注意「讀跟聽」。 到了十八歲時如果你的英文講得不好,要你流利地講英文會比要你流利地寫英文還來得困難,但重要的是你能夠流利地「讀」,這對十八歲的人來說還不晚,要期許自己能夠做到讀英文跟讀中文一樣地流利,這點相當重要。 你可以給自己一個測驗。現在台灣翻譯的書很多,很多英文書被翻譯成中文。

兩、三年以後,假如你是願意看原文書而不是中文譯本,而且能夠流利地閱讀的話,那麼你就做到了。 英文聽力也一樣,到了十八歲時,如果英文底子沒有很好的話,已經很難再要求英文講得流利或者寫得好,但是英文聽的能力可以再加強,把英文的讀與聽的能力訓練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九點:學習世界

要學習全世界,不只學習台灣、大陸、亞洲。學習世界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英文能力,假如你無法流利地閱讀英文,要學習世界就比較困難。 以新聞而言,台灣報紙報導國外的新聞的量很缺乏,台灣的新聞台雖然有時候會報導國外新聞,但簡直是少到幾乎沒有。

所以我曾經說過要學習世界,起步點就是每天看《國際先鋒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你會在裡頭看到不同的世界。除了《國際先鋒論壇報》之外,可以再看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還有美國的《Business Week》。
第十點:學演講、學辯論

這個跟我剛剛講中英文的訓練有關,演講是講,辯論又是聽又是講。電視上有很多時論者, 他們的演講技巧很好,簡直是口若懸河,但是內容不見得那麼豐富,演講跟辯論需要技巧,更需要內涵。

第十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做一個「誠與信」的人

「誠」就是不講謊話,不是只對你熟的人不講謊話,而是任何時候都不講謊話;「信」就是你說要做什麼,你就會不計代價來完成。我期許大家做一個誠與信的人。 我認為社會有沒有提升與社會上的領導人有關。

我希望你們現在十八歲以後都能成為各個領域的領導人,也是一個在誠信上不容置疑的人,誠信之外還能與別人既競爭又合作。 在大學的時候學會了如何既競爭又合作,希望出了校門還是能夠繼續如此,那我們的社會才會提升。 (本文摘錄整理自二○○七年張忠謀交大新生入學典禮演講)

再忍一下!台北市房價5年內崩盤

再忍一下!台北市房價5年內崩盤

前陣子Facebook上有張圖被廣為轉載,大致內容是台北市房價租金比(Price Rent Ratio, PRR)為64倍,位居全球之首。房價租金比的計算公式是「房屋總價格/年租金」,意思是:房子的價錢足以讓人租幾年。實際租屋價格被視作是實質住宅供需的合理價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中也是計算租屋價格(在台灣權重約佔20%),因此台灣近十年台灣房價雖然飆漲,但CPI上升的幅度並不大,原因之一就是租金幾乎沒有成長。

正因為租屋價格代表需求的合理價格,因此房價租金比越大就表示房價背離合理價值越遠。然而,倍數在怎樣的位置算是合理呢?一般而言20年是合理的位置,意思是說:當一棟房子的價格相當於20年租金時,不如就買下來吧。但為什麼是20年呢?

扣掉20歲到25歲之前由父母扶養不論,成人能工作的時間大約是30年,然而卻需要住50年的時間──這樣看起來似乎表示20倍似乎很少?然而房子的價格理受時間因素而折舊(這是重要的問題,後文會有更詳細的分析),新成屋5年價格開始下滑,30年之後降價幅度非常小幾乎停滯。再加上人生有很多不同階段,例如結婚者可能在新婚時需要住雙人套房,成為四人家庭時需要標準的三房兩廳,退休後又只需要住雙人小房;單身者則可能需要工作時期市中心的單人套房以及退休後的寬敞景觀宅。

房子是一個人生活的延伸,人的生活會隨時間改變,房子當然需要改變。更不用說房子裝潢大約10年一換,換裝潢的時候往往也是人生轉折時,許多人更會趁此時換屋。考慮這些因素,我們應該理解的結論是:所謂「合理」的PRR倍數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而跟一個國家人民的生活模式有很大關連。同時我們也必須理解的是:即使合理PRR倍數並非固定,卻也有一定範圍,那跟人的生活模式改變、房子本身折舊有關──因此合理倍數,大約10年到30年之間。

全球房地產指標(GlobalPropertyGuide, GPG)這個網站列出了全球85大城市的PRR,其中就有72個城市落在剛剛提到的10~30倍之間,超出40倍的城市只有3座。從這角度看來,我想各位應該可以理解台北市的房價有多誇張,64倍幾乎是一個人成年之後到死亡的完整時間,其中我們只有一半時間能工作,可能有3次以上的重要人生時期轉折;而房子的殘值也將在30年之間不斷下滑,50年之後除了等都更重蓋之外幾乎沒有能真正活化的方式。
從另一個角度看來,台灣人的實質收入能支撐得起這房價嗎?台灣人均GDP是2萬美金,根據GPG的資料顯示,台北市每平方呎平均價格為7112美金,也就是說一年不吃不喝大概可以買3平方呎,也就是1坪。以目前一間房子平均34坪(含公設)而言,要賺34年才買得起──這已經遠超過一個人一生能工作的時間。

再換個角度,會不會是租金太便宜以至於我們認為房價太貴呢呢?用租金價格平均1117美金/月來看,年租金為13404美金,佔年均GDP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說平均而言,租屋者把薪水的三分之二花在住上面;這樣看平均收入較高的台北市可能失準,從現實觀察,一個月薪三萬到五萬的人,月租金大概也要一萬到一萬五,至少也佔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在薪水不調整的情況下,根本沒有漲價空間。

許多大談居住正義的人往往把房價高漲的原因怪罪到建商的貪婪以及政府的無能,某種程度上這兩個思考角度都沒錯,但這絕對不是這十幾年內推升台北市房價的主因。建商並非自西元2000年之後才突然變貪婪,而其他各行各業的經營者也無不想大賺十年──因此貪婪不貪婪不是重點,即使有些建商的手法實在惡劣。政府對於房市的控管的確不夠嚴格,但也並非只有台灣政府對房價飆漲束手無策。任何企業對於獲利的貪婪都是既存的生存欲求,因此只是責怪建商放假消息唬弄社會大眾並沒有意義,更重要的是結構性因素的改變。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使得建商有機可趁,為什麼台北市的房價能站上目前水位?市面上的文章大多只是談「現象」,以下正文將從資金面、需求面、供給面等不同角度去探討「原因」──或許知道為什麼房價會漲到這個水位,以後房價崩潰時也就不會太過恐慌。

資金面

全球資金寬鬆絕對是這一波推升房價的最主要因素,包含中國、東協各國也都不斷飆漲。央行基本利率不斷下調(見下表),定存對一般人民而言就越沒有吸引力,這時候游離的資金一定是往股市、匯市、原物料期貨市場以及房地產市場跑。往房地產跑的投資客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為了賺租金投報率當包租公,這類算是較為穩定的資金;另一類是為了賺房價飆漲價差,這類算是較為浮動的資金。
讓我們用租金投報率的角度看PRR。假設你是屋主,租金對你而言是收入而不是支出、房價是投資而不是資產,那麼在房子百分之百可以出租的前提下,20倍PRR相當於5%年投報率(即PRR的倒數)、40倍PRR相當於2.5%、60倍PRR相當於1.67%。目前台北市的租金投報率大概是1.5%,如果扣掉房子可能會租不出去的風險、裝潢的折舊以及現金流動性,其實差不多已經無利可圖。也就是說,對於有意願當包租公、包租婆的投資客而言,台北市的房價也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吸引力。

第二類投資客不一定會因為租金投報率低就抽離市場,但這類投資客對於市場訊息反應之快,只要聞到市場反轉的訊息,就會快速移動資金。但以我目前聽到的市場資訊以及實際現象看起來,這類為了賺價差的投資客已經紛紛開始往中、南部跑,特別是台中市近期飆漲迅速,看起來頗有當時台北市多頭肇始的氣氛。

有些人(特別是建商)認為,台灣各大城市輪漲是代表房市健康的現象,這推論不能說錯,但健康的輪漲必須根植於客觀條件也足以堪當。問題是,根據內政部的預測,台灣人口即將於2025年開始負成長,中、南部空屋率約15%~20%又高於台北市10%~15%,加上空著的建築用地也較台北市多,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強大的實質需求撐得住高房價。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目前多數台北市民都已經無法負擔高房價,那麼第二類投資客的資金又開始撤出台北市,我們有什麼理由相信這次輪漲會是百花齊放的健康情況?健康現象的輪漲是指原本漲的區域不大跌,但如果資金抽離之後可能造成跌勢,那就不可一概論之。

總而言之,在全球貨幣寬鬆的前提之下,資金面有利於撐高台北市房價。這絕對是維持台北市房價的絕大重要因素,只要資金面無法維持,房價就很難撐在這個位置。
需求面

許多人認為文化是影響需求的重要因素。台灣人基本上還是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特別安土重居,因此台北市的高房價一大部分來自於這個文化傳統。這個論述基本上也似是而非。假設台灣人真的「特別」安土重居,那麼這也不會是這十年才突然爆發的事情,因此這頂多可以視作一個輔助支撐房價的文化因素,但並非主要理由。台灣人的確重視擁有房地產,但是不是有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國家都來得重視以至於特別能接受超高房價,那是完全不同層次的問題。

另外也有人認為,租屋制度對於自有住宅的需求影響甚大。台灣人重視自有房屋,是因為租賃契約對租屋者不夠保障;如果能使用對租屋者更有利的契約內容,應該有助於降低對房屋的需求。這個說法是上一段文化論的延伸與補充;如果台灣人安土重居的理由是因為安全感,那麼只要能強化租屋給人的安全感,那麼理當會降低高房價。但進一步強化租屋者的權力,相對的出租者的風險就會提升,這個風險性將會降低出租者的意願,因此出租的量會減少,同時租屋價格也會上升,短期雖然會造成包租公們拋售房子以至於房價下降,但長期而言反而會推升自有房屋的需求,造成反效果。

不過相對於以上兩個原因,台灣的政治穩定性高反而是更重要的因素。時至今日,絕大多數台灣人已經越來越相信,中國不可能武力犯台,而即使中國在未來某日統一了台灣,也不至於剝奪現在既有的財產──特別是土地與房屋。要知道,房地產在政治混亂、戰爭頻繁的時代是毫無價值的東西,一紙合約能代表什麼?在沒有國家公權力保護的情況下,一些整天只想著讓財產重新分配的暴徒,隨時可以奪走他人的一切;更不用說在流亡的年代,土地更是帶不走的資產。這十幾年來中國跟台灣的關係逐漸改變,特別是香港回歸中國之後的發展,更讓台灣人對房地產充滿信心。

自有住宅與租屋一個關鍵性的差異,在於是否能隨意裝潢。近年來,台北人對住宅品質的要求不斷高漲,一方面固然是受到建商大炒豪宅引發對高級裝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跟台北房屋老化日趨嚴重息息相關。目前台北市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老房子高達51%,平均屋齡也達29年,多數房子的採光與格局早就不符合需求,甚至連重新裝潢也無法解決這些問題。我認為這股重視裝潢的風氣,包含蘋果日報副刊、超級此外,台北市產業完整、工作機會豐富,不斷吸引外地人進入大台北地區生活,這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需求支撐。基本上我不認為台中市跟高雄市未來20年內有足以匹敵台北市的產經環境,台灣的產經環境越差,人才就會越集中在台北市──這其實是件非常諷刺的事情,台灣人越是想搞什麼城鄉平衡、五都並立,讓資源無法集中於任何一處,最後反而會導致城鄉差距越差越大。關於這個現象可以另文闡述,但我的結論就是:大台北地區的房地產有很強的需求支撐,其他地區則看不出太大機會。

至於眾所期盼的中國投資客完全沒有看到任何跡象。我也不認為外國人看到這種租金房價比還會貿然衝進台北市房地產市場。

以上零零碎碎談了目前看起來比較強烈的需求成因,主要是想跟各位強調,目前台北市房市的需求支撐的確強烈,還存在沒有滿足的現象。同時也有件事情必須特別說明:對於好住宅的需求以及對於住的需求其實是兩個層次的問題。然而,由於現在新成屋供給過少,因此這兩個問題就成了同一個問題。

供給面

供給面是過去最少被探討的部分。以下三張圖表說明了台北市目前房屋供給的情況,結論就是:台北市屋齡嚴重老化,而且已經到了不處理不行的程度。目前台北市有超過一半的房子屋齡大於30年,而次多的區塊是26~30年佔了兩成、再其次的是21~25年佔了一成。換言之,屋齡低於20年的房子只有不到三成,而10年以下的房屋更只有5%。

我們似乎該慶幸的是,5年內的新成屋戶數高於6~10年,這意味著近5年來新建案數正在增加。但如果對照第四張表則可以看出,新成屋的平均坪數高達將進50坪,與30年以上房屋平均坪數僅有30坪相比,高出不少。這暗示了,新成屋的平均坪數大都不小。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有二:1.新建築法規對於公設比的規定變嚴格,因此相對於實際居住坪數,契約坪數看起來會增加一成以上;2.豪宅增加。






住宅改造王等節目都推波助瀾了人對於優良住宅環境的需求。
我認為相對於變化甚少的需求面,這十年來台北市房地產飆漲的真正主因反而是新成屋供給不足。大家可以特別注意一下高房價之首大安區,20年以下的房子只有8%,10年內的房子甚至只有3%。台北市真正的問題並不是「供給不足」,而是「新成屋供給不足」。老房子佔去城市最核心的位置,這些房子本身很舊,格局與設計也跟新房子完全不能比,但由於位置好,房價在30年後又幾乎不會下滑,整個撐在那裏;而位置稍遠的新建案則因為捷運帶來交通之便,只要住宅本身條件夠好,也能漫天喊價。

說穿了,新建案之所以可以喊出高價,那是因為對於消費者而言,核心區域的房子位置好但是屋體本身老舊、外環區域的房子位置差但是屋體本身良好,在這樣的權衡之下,建商就能說服消費者用不遜於核心區域的價錢買下新建案。接著,當這些外環區域的新成屋開始炒高之後,就會反過來拉抬核心區域老屋的房價,要知道,地點才是影響房價亙古不變的硬道理。

同時間,全球性的貨幣寬鬆低利政策推波助瀾了熱錢湧進房市,於是這股台北市房市多頭就在資金、供給、需求,三個面向同時有利的情況下,一路推升到現在的水位。所有明確而強烈的異常現象,都不會是單一因素造成,而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結果;意識到這點之後,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明明台灣這十年來經濟沒多大成長,反而是台北市房市漲到比中國一線城市還要更誇張的水位。

從供給面看來,要長期降低台北市房價的方式就只有大規模都更,除此之外根本毫無他法。說直接一點,以現在台北市建築土地已經極端稀有的現實來看,以為蓋什麼一、兩千戶國民住宅就可以改變現況,無疑是杯水車薪的妄想。讓我們把時間推往5年後:到時候將有六成以上的房子屋齡超過30年,這些房子根本無力對抗大地震,只要災難一來,沒人能預料傷害會有多麼嚴重。但台北市這十年來都更成功的案子寥寥可數,文林苑事件之後,看起來又是遙遙無期。
我是很能接受許多抗爭者的想法,我們當然希望保護每一個國民的對於自有住宅的權力,並希望將都更的美好結果帶給原住戶。不能輕易都更是住宅正義,但高房價也違反居住正義,現實就是:我們必須要在兩者之間選擇一邊。持續拉高都更門檻,無疑是把更多台北市民的人身安全拿來當作賭注,同時也將形成支撐房價最有力的因素。當然,如果持續不都更,台北市的重心遲早會轉移到一些新區域,到時候台北市自然也會走向衰敗,根本不會有高房價的問題,只會有廢墟化的問題。如果要談人權跟居住正義,我認為至少要拉高到這種層次來思考,只顧著維持眼前的正義,往往會變成未來更加龐大的邪惡。

結語──台北市房市會崩盤嗎?

從正面的角度看來,多重因素支撐了台北市房價,因此任何一個因素轉弱,可能都不會真正影響房價。但相對的,也正因為台北市房價是因為多重因素的拉抬才能攀升到現在的水位,因此只要有一個因素開始鬆動,就很可能造成連鎖效應讓游資撤離。簡單的說:台北市房價「目前」絕對具有高水位的條件,但要這些條件持續成立、長期支撐住這房價則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基本上我認為台北市房市目前已經湊齊所有泡沫膨脹到極點的條件,最好的情況就是此刻,盛極而衰、由復反剝不變的真理,問題只是泡沫破裂將發生於何時。至於崩盤會崩到怎樣的程度,我的看法是PRR將跌回20~30倍的位置。目前台灣GDP成長已經不快,經濟沒有動能、產業不斷外移,其實越來越沒有拉高房租的條件;在GDP不可能快速成長、房屋租金佔日常生活比例沒有快速提高的可能下,房價至少腰斬是沒有太大疑問的事情。

我認為貨幣寬鬆何時結束將會是影響泡沫是否開始破裂的短期關鍵。只要央行開始調高利率,資金一定開始往定存移動;而貨幣寬鬆結束時也一定是景氣真正回溫時,這時候資金更會往股市跑。我認為投資客貨幣寬鬆結束之後,沒有任何理由不迅速脫手流動性差的房地產,將資金轉往其他地方。至於目前看似強勁的需求,相信我,在房市連續三季都跌10%以上的時候,現在市場上所有的信心都會轉為恐懼。

如果一、兩年內貨幣寬鬆沒有結束,那麼另一個可能的房市反轉點則是勞動人口比例(也就是所謂人口紅利)開始下降的時候,時間大概會落在2015~2017年之間。高齡化對於任何國家而言都是一個長期衰退的跡象,日本房市泡沫破裂時間點跟人口紅利消失相當接近,這到底是湊巧還是當然,現在這時間點也不是不能買房子。如果你現在的現金足以支付八成房價,同時依照你目前工作的薪資水準只需要10年就可以把剩下兩成房貸輕鬆還完(輕鬆的定義是:每月房貸不超過薪水的三分之一),同時你又有非常強烈的自住需求,那麼當然可以買房子。如果建商告訴你「自住沒關係」,那麼你不妨這麼想,當你的房子只剩下二分之一的價格,而你還得付20年的高房貸時,如果你還認為沒關係,那就真的沒關係。

最後,我只想祈禱台北市房價真正崩盤時,自殺的人不要太多。即使這樣的未來幾乎是迫在眉睫。
因果關係,我想台灣就是下一個很好的觀察對象。

連台大生都覺得自己是魯蛇...台灣真是沒一個能打的

連台大生都覺得自己是魯蛇...台灣真是沒一個能打的

「如果連在台灣教育體制下,一路踩著別人占用社會資源進台大念到畢業的你我,都還選擇覺得自己是一個受害者,那台灣真的是沒一個能打的。」

最近幾篇「年輕人」系列的文章在網路上不斷流傳,大概只要是20、30歲的人都會讀過。引發強烈論戰的是陳文茜的〈這個國家太對不起年輕人〉,接著是柏克希爾哈薩維的〈年輕人,國家沒對不起你,是你對不起自己〉。這兩篇文章真正有趣之處不只是論述,更是兩位作者出生的年代。

戰後嬰兒潮一代的55歲的陳文茜滿懷歉意以及人道關懷的角度對著現在20、30幾歲的年輕人說:「對不起,你們這輩買不起房子是我們這輩造成的結果。」然後30歲出頭的柏克希爾哈薩維則對著跟自己同年紀的人說:「奮起吧年輕人,說到底我們就是得不斷努力。」我們幾乎可以想像陳文茜像是個流著淚的媽媽對著兒子說:「都是我的錯,是我沒讓你過好日子!」然後兒子則態度堅定地吼回去:「這是我自己的人生,我要替自己負責!」這麼灑狗血的一場戲碼,難道還不有趣嗎?

多數人從思想的角度來區分這兩篇文章,前者是社會主義、後者是自由主義。陳文茜從世代正義的角度出發,企圖證明高房價是一種「全球經濟大崩壞後,政府無能且失靈的產物」;而柏克希爾哈薩維則從一種美國式的努力論出發,推論「這世界其實很不公平也很公平,因為有太多不公平的優勢存在著,但是很公平的是,只要你爬的上去,你也可以享受這些優勢」。再此之後,陳方隅則以一篇〈羅賓漢悖論:國家到底有沒有對不起年輕人?〉,認為「我們並不處在一個有努力就會有收獲的社會」,將議題從房價徹底拉開,把論述的高度提升到「社會不流動」──而這又回到了傾向社會主義的一方。

關於房價議題,我在去年的〈再忍一下!台北市房價5年內崩盤〉中用一種整合性的方式論述台北市不合理房價中的理性與不理性成因──就各種評估方式來說,台北市的房價都不算合理,但確實有些合乎理性的因素在促發這件事情產生。雖然政府關於稅率、銀行放款額度都有相當多誤判,但要說台北市房價都是邪惡的政府跟貪婪的建商一手促成也不完全合理。

換個角度想,1980年代,證券業一片大好的榮景且是今日的房地產業可以相匹敵?而房地產當時經歷十幾年沉浮又有誰關注?如果要用陳文茜跟陳方隅的邏輯來看,那麼當時的股市明顯不合理的高漲似乎也要歸因於政府很邪惡、券商很貪婪;繼續採用這個邏輯來看,現在證券業一片死寂、房地產日正當中,是否表示這二十年間證券業者突然良心悔悟變得一點都不想賺錢、房地產業者則從溫良恭儉讓的善人逐漸劣化成罪人?這顯然完全不合理。用一種道德的觀點來論述一個巨大趨勢的變化,不僅犯了過度簡化的毛病,甚至根本只是在找出氣包。
社會主義V.S.自由主義?

我認為真正重要的議題並不是房價,而是自由主義跟社會主義在政治與經濟上的交戰。因此,我們最先應該理解的是,陳文茜跟柏克希爾哈薩維在基本假設上的差異。

首先,陳文茜、陳方隅與彭明輝等人都站在「個體有力量改變環境」這方,因此他們認為政府跟經濟環境都能透過人的行為得以改變,而這個改變的手段就是「政治」。陳文茜與陳方隅認為,國內政治環境受財團影響過深,政策一面倒向少數早已握有資源的人手中,陳方隅更直言:「每個人,都能夠成為對社會仗義執言、而且付諸行動追求公平制度的羅賓漢」。換言之,最大的問題在於民主政治下的人民必須意識到我們選出來的政府到底幹了哪些勾當,我們最終要追求一個「公平的制度」就能解決現在的問題。

柏克希爾哈薩維本質上反對「人可以改變環境」這個論述。他認為,「年輕人你覺得種種不公平的制度或剝削的現象,就是那些資源多的人,所設下的門檻,你要嘛想辦法爬過這些門檻,努力去成為你們所謂的『人生勝利組』,要嘛你就乖乖閉嘴當個魯蛇,這才是當今世界真正的運作方式」。簡而言之,對抗這個環境最好的方式就是理解這個世界運作的方式,認清楚限制之後,完全依循這個世界的規則進入贏家圈。

其次,在理解這個最基礎的假設之後,接下來我們要問的是:兩大陣營認為的問題本質、以及企圖對抗的「敵人」是什麼?陳文茜等人預設的假想敵是「權力」,認為貧富不均的主因來自於權力不對等以及用不正當的手段築高社會流動門檻,因此公民唯一的方式就是透過執行參政權對抗既得權益者。柏克希爾哈薩維預設的假想敵則是「人性」,認為資源不均以及自利才是最深刻的動機,而求生慾望同時更是自然法則,你可以對抗得了當下的既得利益者,但即使破壞重來,不過只是創造另一群既得利益者。這兩種論述各自有正確之處,也有不正確之處。我們不妨提出一個更高層次的問題:歷史真正的軌跡是什麼?

「人權」&「自由」

在工業革命發展之前,世界各地的經濟波動都在一個區間震盪。一段時間內富裕了之後,社會階級開始停止流動,接著就是毀滅重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每一個王朝大概都只有兩百年的時間?答案很簡單,因為這大約是財富傳承三代到五代的長度。正如柏克希爾哈薩維所言,既得利益者會不斷透過各種手段架高流動障礙,例如優越而昂貴的教育、財產繼承與社會地位繼承等。不論你認為這些手段合理或者不合理、公平或者不公平,「讓自己的下一代過好日子」本身就是所有人類的本能,過去、現在到未來幾乎沒有改變的可能性。我們不難理解所謂的「毀滅重來」,其實就是政治與經濟權力的重新分配。
工業革命爆發性地改變了人類的社會,人類的物質生活從此呈現往上噴發的趨勢。物質的成長直接帶來精神解放,人們渴望自由、渴望從各種具有限制意義的制度中解放,因此「民主」這個非常具有西方文化色彩的制度,便跟著自由經濟迅速擴展到全球。這是一個自由主義的趨勢。回到剛剛的問題,歷史真正的軌跡是什麼?歷史真正的軌跡就是:每個人都能依循自己喜歡的方式過日子,同時仍能維持系統平衡,基本上就是一個「隨心所欲不踰矩」的集體實踐。

那麼既然自由主義是一種反抗約束的追尋,民主政治甚至賦予人民參政權,又為什麼柏克希爾哈薩維會認為「人無法改變環境」?從宏觀的構念看來,再也沒有一種思想比自由主義更相信人的信念可以改變世界;然而,自由主義也強調了,每一個人都有相同的自由權力,沒有人應該影響他人的自由。換言之,你要怎麼想那是你的事情,但是我不一定要照你的方式思考。因此,柏克希爾哈薩維的邏輯便顯得非常完整:「既得利益者架高社會流動門檻也是一種自由,即使任何人可以用更高的權力暫時壓抑之,長期而言仍無法拒絕這股人性的動能。」

自由主義同時也影響了社會主義,我認為目前的社會主義基本上都是一種「自由主義下的社會主義」,現在的社會主義者基本上都是以自由的前提下,強調人性中的「同情」。社會主義者對抗「自由」這個價值的方式,就是提出「人權」這個價值已其抗衡。人權並不是一個僵固的概念,會隨著時間流動而改變(更多相關論述請參考〈因著愛,我們前行──回應關啟文〈同性婚姻是人權嗎?〉〉。相同的,自由主義者從來就不反對人權,因為人權就是那條「不該影響他人自由」的界線。

這幾篇文章交戰的重點,其實就是「人權範圍」,也就是那條「不影響他人自由的界線」。首先,居住權是不是人權?聯合國認定居住權是一種人權,多數人顯然也認定居住權是一種人權,那麼我們就預設居住權的確是一種人權。然而,「自購房屋」是不是一種權力?從世界各國自有房屋率其實都不如台灣高的情況下,這顯然是一種讓人質疑的論調。就租屋而言,台灣的房租始終占物價指數的兩成,單看台北市的話會稍微高些,但這十年來各地房租也幾乎沒有漲過;換言之,居住權這個議題完全是個假議題。

戰後嬰兒潮世代V.S.後1976世代,台灣的經濟困境

那什麼才是真正議讓我們看看陳文茜所代表的戰後嬰兒潮世代。所謂戰後嬰兒潮,成因是戰後人口減少、百廢待舉,人們的生育計畫會變得非常積極樂觀;也就是說,經濟開始爆發性轉強的時候,人們對於未來的樂觀態度就會很自然地反映在生育率上。台灣這群出生於四、五零年代的戰後嬰兒潮世代,20、30歲的時候正值1980年代經濟大爆發的時期,所謂「台灣錢淹腳目」。但這種從貧窮開始邁向富裕的經濟大爆發並不是一種循環性的現象,以現代國家而言,每個國家幾乎就只有一次機會、只有一、兩個世代的人能享受這份異常豐美的饗宴。

讓我們再看看由柏克希爾哈薩維所代表的1976年嬰兒潮世代。台灣這群出生於七、八零年代的「後1976世代」的誕生,與戰後嬰兒潮世代正值豐收期有極大關聯。「戰後嬰兒潮世代」其實就是「後1976世代」的父母輩,當他們開始發現物質生活的富裕足以讓他們多生幾個小孩子的時候,便造就了人口超過300萬的後1976世代;而這群人口龐大的後1976世代,從小到大幾乎過著比父母輩強上數倍的物質生活,其強大的消費力正是接下來八、九零年代內需成長的主要動能。但後1976世代終究會長大、終究會從完全的資源消費者轉變成勞動力。

這段時間恰逢民主改革,也是民進黨第一次執政的時期。當時的教育政策大幅度轉向,大幅降低大學門檻,並且鼓勵延長受教育的時期,十年之間,每年入學的大學生數量成長五成、碩士生與博士生則幾乎翻倍(請參考〈台灣教育商品化或教育服務化?〉)。這群人口龐大的後1976世代出社會的時間比過去大幅遞延將近3年甚至5年以上,因此幾乎是以金融海嘯的2008年為界線,釋出大量就業人口。同時間,台灣經濟也開始停滯了下來。

在工作機會需求減少、求職人口增加的時候,就業市場非常快速地變成買方市場,也就形成了目前看到的工資不漲、失業率攀高的情形。至於像陳方隅大力抨擊的派遣工現象,其實並不光是台灣獨有,在日本也相當嚴重。這個現象基本上一樣容易發生在買方市場,同時政府對雇用、解雇、最低薪資等限制越多時,就越容易促使企業聘僱派遣工與臨時工。當我們企圖在買方市場下設限以保護勞工,卻完全無視最基本的供需原則時,這些限制就會把原本的低工資問題轉變成派遣工問題。一個標準的大禹治水的例子。以為拉高堤防(政策限制)就能解決一地的水患(低工資),卻反而使大水蔓延到另一地(派遣工)。

那麼,真正的問題就出在台灣經濟為什麼會停滯。請容我以簡單的譬喻解釋台灣經濟停滯現象。經濟表現就像是考試分數,考完了之後要排名次,名次比分數來得更加重要。台灣過去就像是從40、50分的學生,成績突飛猛進飆上80分,同時名次也大幅拉高到20名左右。但也就像是考試一樣,每個人都有其天賦帶來的極限,有些人是95分、有些人是80分、有些人是60分,而台灣的極限看起來就是80分,因此再要解決這個難題只有一個方式,就是徹底改變思考的方式,才有辦法從既有的80分再拉高到90分,但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能作到的人本來就很少。台灣過去經濟爆發的主因是什麼?說穿了就是:大政府計劃經濟以及便宜勤奮的勞動力。當台灣走向民主政治之後,再也沒有真正的大政府;當台灣人均GDP高於一萬美金/年的時候,也不再有便宜的勞動力。台灣人勤奮,只有這點始終不變。台灣的天賦嚴格說來其實並不出色,沒有豐沛的自然資源與廣大的土地,更缺少哲學、科學與美學等人文基底。

1990年代的台灣政府並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政府大力補助大學教育,希望透過教育構築人的素養。「教育」這個概念是對的,但是台灣人太相信「學校教育」就可以讓一個人從此具有人文素養,這是錯的。2000年以後,台灣人太執著於高等學歷,當時的政府甚至以為只要大開大學就能提高人民素質促使產業轉型,但這個世界的真相是:當你把一件複雜的事情想得太過簡單的時候,最後就會被自我的無知吞噬。

躋身發展國家之林的新加坡之所以維持集權政府模式,是因為知道自己也沒什麼太強的天賦,深知「小國的物質跟精神資源都太貧弱,只要分散能量一定走向自我滅亡」;於是在政治上集權、經濟上自由,用兩套最有效率的方式持續猛追歐美。台灣呢?台灣在政治上拒絕授予政府更大的權力(國民租稅負擔率由90年代時的21%降到目前的12%)、在經濟上卻又要求政府對企業加倍設限,完全走反方向。這沒有對或者錯,只是一種選擇,他們早晚都得面對更嚴重的社會階級對立,我們只是走上我們認為正確的道路。我們既然選擇了一條人民必須得更有智慧才能不淪為多頭馬車的艱困道路,人民就必須更積極、更理性才能減少效率的損失。民主是不能回頭的選擇,但眼前只會有一條窄路通向真正的民主,其他千萬條岔路都通往民粹。

當政府不再能夠強力主導產業發展時,企業主的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以及管理能力便成為一個國家成長的最大關鍵(請參考〈論「何飛鵬為企業主說句公道話」,真的公道嗎?〉),例如美國或者日本等超級強國都是如此。但可惜台灣人的創業家精神看起來是到此為止,經濟發展當然也就到此為止。

戰後嬰兒潮世代V.S.後1976世代,誰該道歉?

雖然我真心覺得台灣嬰兒潮世代前後的企業家真的是沒有什麼創業家精神可言,但我實在也無法像某些人一樣把這些人批評到一文不值。想想看這些人過去創業的時候的確採取能充分運用當時優勢的策略,他們以此獲得空前成功同時改善了台灣整體經濟環境;20年之後環境改變後,我們卻要求他們還要從管理「勞力」的思維轉型成管理「知識」的思維,這未免也太強人所難。

題?真議題是就業率以及薪資成長性,也就是工作權。

人民幣實際貶值幅度大於名義數字

2014年 04月 18日 14:43
人民幣實際貶值幅度大於名義數字

正文 評論(3) 更多中國實時報的文章 »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轉播到騰訊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到優士網 投稿 打印 轉發 0英文字體
ChinaFotoPress/Zuma PressZUMApress.com
美國財政部對於中國壓低人民幣貶值的舉大為不滿,財政部工作人員在半年度報告中稱人民幣的跌勢“前所未見”。 這可能夸大其詞了,財政部此舉意在向中國施壓,以便促使中國改變目前的做法並允許人民幣重拾升勢。

但實際情況如何呢?人民幣今年以來的貶值幅度可能比你想的還要大。

今年年初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貶值2.8%,這是市場普遍使用的一個數字。但這是名義數字,即該數字並未把中美兩國的通脹率差異因素考慮在內。如果把這個因素考慮進來,根據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研究員Karim Foda的計算,今年以來人民幣實際貶值幅度達3.2%。


Foda稱,在2014年以前,人民幣兌美元穩步升值,如果把通脹率因素考慮在內,就會放大人民幣的升值幅度。這是因為中國的通脹率高於美國。但是目前形勢已經發生逆轉,美國的通脹水平已經超過中國,結果就是:經過通脹率調整的人民幣實際貶值幅度更大。

以下是Foda的觀點:

為什麼通脹因素會使結果有這麼大的不同?如果美國的通脹率高於中國,那就要用更多的人民幣才能買到同樣數量的美國商品。這樣一來,人民幣的價值就更低。


Foda在計算通貨膨脹率時考量的是美國和中國的消費價格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期間分別環比上漲了多少,然後將兩者進行對比。

現在來想想Foda早些時候進行的一些計算。當時他幫助《中國實時報》(China Real Time)計算出了人民幣兌美元自2010年6月以來的升值幅度。中國在2010年6月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那時候,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高於中國。

通脹因素會給匯率波動幅度的計算結果帶來很大不同,但卻很少在公開披露人民幣波動幅度時被涉及。

Bob Davis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利多於弊的服貿協議:中國為何如此善待台灣?

利多於弊的服貿協議:中國為何如此善待台灣?

2014年04月07日07:55
                

作者:翁達瑞(北美知名商學院教授)

在昨日返臺的班機上,巧遇一位部長級的舊識。一陣寒暄問候之後,我們的話題很快就進入「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這位舊識以簡化的「話術」,說明這項協議對台灣經濟的必要性。我用「話術」形容他的說辭,因為他是位不具財經背景的官員。

我這位舊識指出臺灣需要兩岸服貿協議的三大理由: 1)沒有服貿,臺灣就走不出去。2)服貿不簽,有損臺灣的經濟利益。3)服貿要快簽,臺灣的經濟不能等了。

以下是我們針對這三大理由的談話(或辯論)內容摘要:

1)沒有服貿,臺灣就走不出去。

官:服貿不簽,台灣是走不出去的啦!
我:為什麼呢?
官:因為中共要孤立臺灣啊,會阻擋其他國家和臺灣簽訂自由貿易協議!
我:為什麼服貿簽了後,中國就不會再繼續孤立臺灣呢?
官:那你要去問中共了!

2)服貿不簽,有損臺灣經濟利益。

官:中共讓利這麼多,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簽呢?
我:如果服貿真的這麼好,為何沒有其他國家和中國簽訂類似的協議呢?
官:很多國家都想要啊,但中共就是不肯!
我:那中國為什麼只願意讓利給台灣呢?
官:那你要去問中共了!

3)服貿要快簽,臺灣的經濟不能等了

官:服貿不簽就來不及了,臺灣的經濟再虛耗下去,遲早會被中共壓死的!
我:所以你覺得中國會用經濟壓死台灣?
官:是啊,不是一直都是這樣子的嗎?
我:那中國為什麼又要拿服貿救臺灣呢?直接讓我們死不是更簡單嗎?
官:那你要去問中共了!

「那你要去問中共了」,成為這位部長級官員辭窮時的標準回答。中國為何如此善待臺灣呢?其實不必去問中國,我就可以代替回答:

「在服貿協議簽署前,中國本來就要併吞臺灣。服貿協議簽了之後,中國還是要併吞臺灣,而且會讓死的更快,死的更難看!」

就是這麼簡單!

不想離婚 婚前先過這5關吧!

不想離婚 婚前先過這5關吧!

2014年04月19日                                                                 
                          

[動新聞╱台北報導]據內政部統計,2013年台灣每天有150對夫妻離婚,兩性諮商專家Stephen提醒,許多人結婚的理由是「我們相愛」,但選擇終身伴侶若只以愛為基礎,這樣的婚姻是搖搖欲墜的。

雖然相戀是種很美的感覺,但約會階段要多用點頭腦、少用點心,盡可能的客觀並問一些對整個事情有幫助的問題,才不會讓自己糊里糊塗結婚,導致身陷泥沼,建議婚前一定要自問以下這5個問題:


【問題1:我們有共同的生活目標嗎?】
面對未來數十年的婚姻,彼此應要能分享更深、更有意義的事情,有共同的生活目標。

【問題2:和他分享我的感覺與思想時,我覺得安全嗎?】
覺得安全是指能開誠佈公的和對方溝通,不會因為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思想而遭到傷害。Stephen闡述「會凌虐人的人」定義是你害怕對他表達感覺與思想的人。婚前要自問對方是你在情感上覺得很安全的嗎?

【問題3:他是個值得敬佩,很特別的人嗎?】
意思是他人品高貴且細膩體貼,Stephen建議可觀察對方是否願意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願意力爭上游並做正確的事。

【問題4:他如何對待其他人? 】
觀察對方如何對待那些他不需要對他們友善的人,例如:服務生,公車司機。還有他如何對待父母和手足? 因對方若待人苛薄,是不會懂得如何愛人。

【問題5: 婚後我是否希望改變他? 】
有太多人以為自己婚後能改變對方,但這是行不通的,如果現在無法完全接受對方現在的樣子,就表示還沒做結婚的準備。

【最新上線】蘇慧君:貧富差距的擴大,並非發展經濟的必要之惡

【最新上線】蘇慧君:貧富差距的擴大,並非發展經濟的必要之惡

弄好經濟,再談公平正義」有兩種可能的解釋。若純就字面來看,似乎是說:為了經濟發展的目標,公平正義可以被犠牲、被凌駕。這樣的主張不值得深談,因為在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度裡,公平與正義皆屬於首要價值。除非我們願意放棄憲政民主體制,否則為了經濟而犧牲公平正義的主張基本上與民主法治的精神難以共容。

如果我們跳脫字面文意,「弄好經濟,再談公平正義(equity)」也可能是「弄好經濟,再談均富(equality)」的誤植。後者並無犠牲公平正義以求經濟成長之意,只不過這種主張背後通常有一個假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所得不均等是一個伴隨經濟成長的正常現象,乃是遵循「公平的」市場競爭規則所必有的結果。換言之,在自由市場體制下,經濟成長與所得均等分配是兩個必然衝突的目標。因此,若將所得均等分配置於經濟成長的目標之前,結果就是會犧牲經濟成長;唯有將經濟成長置於所得平均分配之前,眾人才有機會均富。這個觀點在過去受到許多經濟學家的默許,但是近年來已遭遇到愈來愈強烈的質疑。

自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以及隨後的經濟大衰退以來,許多歐美經濟學家開始認為:所得分配過度不均不但會造成社會與政治問題,也會對經濟產生不良的作用。其中有兩個面象特別值得注意:一是所得分配過度不均可能不利於經濟成長,另一是所得分配過度不均可能會傷害到經濟體系的穩定性。

過去,主流的經濟學觀點認為「所得不均」能提供必要的工作誘因,是使資本主義運作良好的重要基石;而較為平均的所得分配會造成經濟成長的遲緩,因而「所得不均」是使經濟成長的必要之惡。而現在,包括諾貝爾經濟學桂冠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克魯曼(Paul Krugman)、前美國勞工局長萊許(Robert Reich)等在內的許多經濟學者紛紛指出,過度不均的所得分配(而非平均的分配)才是造成經濟成長遲緩的原因。

這個觀點的基本邏輯是,由於佔少數的富人消費支出有限,當絕大多數人的所得沒有成長時,他們的花費也不可能成長,因而導致總體需求不足,造成經濟成長的動能不足。此外,貧富差距的擴大也會限制社會中人力資本的累積,從而降低經濟長期發展的驅動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經濟學家也提出了實證研究的結果來支持這個觀點。其實,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有效需求理論早已涵蓋相似的論點,只不過過去的證據不夠鮮明,因而未獲得足夠的重視而已。

儘管「較為平均的所得分配會造成經濟成長遲緩」的主張是經濟學界過去長期以來的主流觀點,然而貧富差距與經濟成長的關係在實證研究上其實一直無法獲得確切的結論。這主要是因為影響經濟成長的可能因素太多,而經濟學家的模型無法周全地涵蓋所有關鍵因素,對各因素之間的因果關係也無法清楚地確立,再加上所得分配的統計資料不齊全,以致於實證研究的結論往往難以明確。但是,部分經濟學家及政客們卻經常漠視、甚至利用這個不確定性,武斷並誇大地解釋有利於己見的「實證」結果,並用以反對有助於縮小貧富差距的各種政策。今天,越來越多經濟學家認為過度的貧富不均會傷害經濟成長,雖然這樣的主張還沒有成熟到足以下定最終結論的程度,但我們已經不該再輕忽貧富差距對經濟成長的可能傷害,以及它對台灣社會與政治發展已造成的傷害。

其次,貧富差距的擴大可能會造成經濟體系的不穩定。這個觀點較第一個論點新穎,在金融海嘯之後已吸引了許多經濟學家的注意力,並在歐美形成一股研究風潮。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現任印度央行總裁的拉詹(Raghuram Rajan)於2010年出版的《斷層線》(Fault Lines)一書可說是造成這波研究風潮的先鋒之作。該書指出,停滯的薪資與日益擴大的所得差距是造成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主要的原因之一。根據他的見解,自從1970年代以來,在面對經濟成長遲緩時,美國政府逐步解除各種經濟管制以為因應,而伴隨經濟自由化而來的是所得差距的加大。為了舒緩中下階層民眾對貧富差距擴大的不安與不滿,美國政府進一步採取放寬對融資(尤其是房貸)的管制作為對應的政策。寬鬆的管制讓銀行得以大量從事高風險的放貸,而信用的過度擴張則為整個經濟體系注入不安定的因子。這種靠大量舉債而有的成長不可能持久,等到房地產泡沫破滅時,所有虛假的經濟成長便都現出原形。

拉詹並不認為日益擴大的所得差距必然導致金融危機,他也沒有將金融危機全然歸咎於中下階層民眾過度消費之意,畢竟,金融危機的發生是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拉擔的看法是,在面對中下階層所得停滯所引發的經濟、社會與政治問題時,對民眾提供品質良好的教育與必要的就業技能才是務本的解決之道。但短視的美國政客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不願推動在長期才能見效的治本政策,卻採取放鬆金融管制並允許信用過度擴張這種飲鴆止渴的下策,因而種下次貸危機與金融海嘯的禍端。

有限的貧富差距或許是現實世界裡無法、也沒有必要被徹底消除的,但是過大的貧富差距對一個社會可能產生的傷害是多重的。它除了會導致貧者難以維生,並使他們的子女無法接受合理的教育來發揮潛在的勞動力,更可能會造成治安的敗壞和社會的不滿與對立。這些道德、社會及政治層面的問題已是我們所熟知的。過去的主流經濟思潮教導我們,為了經濟發展,我們必須先接受貧富差距所帶來的這些負面影響,等經濟成長了再思均富,但是新的歷史經驗與研究告訴我們,過大的貧富差距不但對經濟無益,反而可能傷害經濟的發展和穩定性。面對台灣當前的經濟困境以及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我們應當及時吸收經濟學的新思維,從歷史記取教訓,能夠如此,永續而穩健且全民得以共享的經濟成長或有可能。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新浪微博和推特的一些對比

2014年 03月 17日 07:53

新浪微博和推特的一些對比

國微博平台新浪微博(Weibo)周五提交了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的申請。新浪微博通常被與推特(Twitter)相比,理由很充分:兩個平台發送的信息都限制在140個文字內,都已成為重要的表達工具。

推特的歷史較長,規模也大了近一倍:推特的月度活躍用戶為2.41億人,新浪微博為1.29億人。大部分新浪微博用戶位於中國境內以及中國境外的華人社區。

  • 兩家公司都試圖保持用戶的增長勢頭。上月推特股價受到打擊,之前公司表示,第四季度用戶數量只比前季度增加了3.8%,增幅較年初時大幅回落。而第四季度新浪微博用戶實際上增加了4.9%,增幅高於第三季度的2.2%。(據《華爾街日報》的計算)

    但是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這些引領潮流、走在技術前沿的國內大都市趨於飽和之後,新浪微博目前要想打入那些技術相對落後的中小城鎮,所面臨的挑戰更大。新浪微博在申請文件中寫道,公司計劃在二三線城鎮吸引更多新的活躍用戶,增加活躍用戶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這項計劃。

    在與推特提交IPO申請時的收入情況相比,新浪微博也落在後面。2013年新浪微博的總收入為1.883億美元,較上年大增186%。作為比較,推特在去年11月份上市前,在2013年前9個月的收入增長近一倍。

    兩家公司都尚未實現贏利:微博公布2013年虧損3,800萬美元,推特虧損6.45億美元。

    與推特一樣,新浪微博的收入大部分源自廣告收入。微博在2012年開始推出廣告業務,比推特晚了兩年。微博銷售社交媒體展示廣告,近期也開始推出與推特類似的產品,比如推廣賬戶(promoted accounts)。

    推特和新浪微博的移動用戶比例都超過70%。但是微博的移動業務收入遠低於推特--2013年新浪微博移動收入所佔比例為22%,而推特高達63%左右。

    新浪微博在去年第二季度開始銷售移動廣告。新浪微博在申請文件中稱,公司的長期前景取決於移動創收戰略的實施情況,比如公司剛剛推出的移動推廣信息和手機遊戲等。

    Yoree Koh / Rolfe Winkler

  •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林義雄家書:中國和台灣

    【想想書摘】只有香如故──林義雄家書:中國和台灣 人氣指數 17444

    林義雄
    Feb 23, 2014

    奐均:
    歷史上荷蘭、西班牙、明鄭、滿清都曾占領統治過台灣。到了一八九五年,滿清政府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此後的一百多年間,除了二次戰後的四年外,中國和台灣的人民,分別屬於不同的國家,也幾乎可以說不相往來而極度陌生。大多數的台灣人對美國人、日本人,甚至歐洲人的熟悉度都比對中國人來得高。 
    不但不相往來,客觀環境也使兩地人民截然不同。自清朝後期以來,大約有一百年,中國一直處在戰亂中,近六十年,雖然安定了下來,並且在各方面都有進步,但統治中國的中國共產黨是缺乏人權觀念的民族主義政黨。這和台灣完全不同。一百多年來,台灣幾乎可以說沒受到戰禍,近六十年來,接受的是西方民主、自由等思想,建立起來的民主政府也跟中國的政府形式大不相同。所以兩岸人民很自然地在思想、性格、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 
    這些既陌生又不同的兩地人民,在將近百年的不相往來後,開始了小部分的互動,二次戰後來台的中國人可以回去探親,小部分的商品和商人也互有來往。漸漸地交往越來越多,通郵、通商、通航都一件件地成了平常事。這樣的交往,本來沒有什麼不好,問題出在中國政府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且把雙方的交往作為它統一中國(併吞台灣)的手段。 
    本來,台灣的政府雖然明知中國的居心,但卻能小心地防拒,在交往中始終堅持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立場。可是,二○○八年後主政的國民黨政府,卻以各種政策和作為配合中國實現其統一企圖,不但明白地宣稱中國與台灣不是國與國的關係,更以各種名目,急速地開放中國人來台觀光、就學、投資、工作,致力要使台灣實際上成為中國的一部分。這一來,由於衝擊太快太大,使得本來可能雙方獲益的台、中交流,卻引起了台灣人民的疑慮和恐懼,而有了對現今政府傾中政策的強烈批判,以及台灣是不是中國一部分的激烈論辯。 
    從歷史、文化上來說,中國和台灣有相當的牽連,也有相當的疏離,所以有人會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也有人主張台灣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兩者都可以從歷史和文化上舉出一些理由來支持自己的主張。可是,在我看來,兩者的主張和爭辯,對於台灣和中國的和諧關係,都沒有太大的好處。而事實上,台灣有它的政府、人民、土地,主權也不受其他國家的控制,沒有人可以否定它是一個國家。否定了這項事實,任何解決方案都不切實際。所以中國故意漠視此項事實而強指台灣是其一部分的政策,自然在實踐中會遭到困難。 
    不但政策不切實際,實踐政策的方法也不值得恭維。目前,中國為了逼使台灣承認是它的一部分,所用的方法不外「武力威脅」和「利益誘惑」。前者只是傳統帝國侵凌弱小的伎倆,後者縱使台灣有少數人短期中獲利,但事實證明對全體台灣人民以及長期的經濟發展來說並不見得有利。何況,我們也很難想像,台灣和中國互動,會永遠是中國在讓利,台灣在得利。更可議的是,這種方法蔑視台灣人民的人格,把台灣人民當成是可以「威脅利誘」的賤民,同時也暴露了中國自認為強國、富國的傲慢自大,可以說對中國與台灣的良性互動不但毫無助益,反而成了互相猜忌、敵視的原因。 
    會有這樣的政策和作為,是中國傳統帝王的大一統思想在作祟,也因此把中國和台灣互動的願景很簡單地定位在謀求統一。其實,人和人之所以互動,雖然可能有現實的短暫利害考量,但最終的目的應該是培養出深厚的友誼,使得雙方能長期地在物質上互得利益,在精神上互為依靠。同樣的道理,地區與地區、國與國的來往,最終目的也是在培養兩地人民的深厚友誼,使得雙方的來往互動,極其自然而不會受到排斥、敵視。當今的國際社會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個國家,已經能夠無國界地親善互動,歐盟各國也正在朝著這方向努力。中國和台灣實在可以以此為借鏡,把雙方互動的願景或最終目的,定位於建立兩地人民的深厚友誼,那麼不但進行的過程將較少障礙,成果也必定更加豐碩。 
    把建立雙方人民的深厚友誼定為願景,那麼為了培養這樣的感情,就必須鼓勵雙方做對等的交流。使雙方在經濟上有各得其利的貿易和合作,在文化、學術、體育等方面也有各式的交流、觀摩、研究而各自得到啟發或進步。在這樣的願景下,所有的政策和執行方法也都有了檢驗的標準,也就是說,政策和執行方法能夠加強雙方人民感情的就是好的;可能使雙方人民產生猜忌、敵視的就是不好的。
    努力使所有的往來互動,都當成為促進友誼的手段,那麼不要多久,就能大幅度促進雙方的了解,並因了解而增強互信,因互信而努力互助,時日一久自然互惠互利、水乳交融。達到了這種境界後,如果雙方人民認為合併成一個國家比較好,自然會毫不費力地合成一個國家。即使那時候的雙方人民認為統一或不統一根本無關緊要而不做處理,也不會是什麼壞事。簡單地說,中國和台灣今天要做的是努力培養雙方的情誼,不做這方面的努力,反而以急促要把雙方拉在一起的作法來戕害雙方的良性互動,將來很可能被證明是錯誤的愚行。 
    目前中國和台灣的掌權者,大多存著傳統的帝王思想,擁抱著「大一統」以及「雄霸天下」的迷夢。缺乏現代人四海一家,把地球視為一個村落的世界觀,也沒有人類應該和平、互助、共謀全體幸福的現代思想。所以會急著要把台灣併入中國的版圖。近幾年的快速互動,表面上看來是有小部分台灣人驚羨中國經濟的起飛,也有一些中國人羨慕台灣的民主自由,但骨子裡卻是互不信任,甚至互相輕蔑敵視。可以說大部分的互動都無助於雙方人民感情的增長。這種無奈的情境在可見的短期間,不會有戲劇性的改變。 
    這種情境如果繼續下去,長遠來說,不管有沒有實現統一,雙方都會不斷加深猜忌和敵意,對中國和台灣人民都將造成有形或無形的傷害。所以我們即使無力阻止它的發展,也必須知道它是錯的,有機會就要指出它的錯誤。同時要盡可能避免這種錯誤互動的不良影響,使自己不致因它而產生出對中國人的敵意和仇視,如果有機會和中國人往來,就要抱著「與人為善」的心情來相待。也許只有雙方的善良人民都能做這樣的努力,才能多少減輕一些掌權者錯誤行徑所造成的傷害。
    平安  爸爸 2013.12.2

    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

    三角貿易 爽到中國就業 台灣薪苦

    三角貿易 爽到中國就業 台灣薪苦

    2014-04-16

    〔記者林詩萍/台北報導〕馬政府不斷辯稱,與中國經貿密切往來能使台灣避免被邊緣化,但從近十年製造業「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比重飛速增加,去年海外生產比率更再度創新高。台商持續幫助中國創造就業機會,但政府卻無力解決國內失業、薪資倒退十五年等現實問題;而三角貿易創造的GDP成長,更凸顯財富分配不均的問題,「肥了企業,苦了勞工」,才是政府更應該思考解決的問題。

    馬政府與中國簽ECFA 台商並未回流

    回顧二○○○年至今,我國外銷訂單的海外生產比率,二○○○年僅十三%、二○○四年突破三十%,接著一路走高,至二○○六年突破四十%、二○一○年突破五十%、二○一三年更超過五十一%;總計十五年來,製造業的海外生產比率已增加將近四倍,等於有逾半的訂單無法為台灣提供就業機會,對勞工薪資也毫無貢獻。但馬政府卻仍認為,與中國深化經貿交流、簽署ECFA有助台商回台投資,事實上兩者根本毫無關聯。

    此外,海基會資料也說明,台商投資中國累積金額已逾一三三六億美元,根據官方統計,共有超過九萬家台商在中國,台商在中國聘用的員工至少超過二五○○萬人;也就是說,台商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貢獻很大」,遠超過歐、美、日等國家。(金管會發布2013年我國上市櫃公司赴中國投資狀況,其中,台商投資收益實際匯回金額,去年度為新台幣一六六○億元,僅占累積原始投資金額一兆七一四二億元的九.六八%。,上市佔全體=1.7兆/(0.1336兆*30)=42.5%)

    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陳博志表示,馬政府一直告訴人民,台灣和韓國之間的競爭差異是自由貿易協定(FTA),但事實上,韓國在一九九二年的出口還比台灣少;不過,二○一○年、短短不到二十年內,韓國的出口已是台灣的一.八倍,韓國與美國的FTA卻是二○一○年才生效。FTA根本不是國家競爭力的主因,國家要發展的生產要素包括生產品質、人才培育、創新創意,才是發展關鍵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對我來說,倫理學是什麼。

    人渣文本 Ninjia Text

    http://ninjiatext.blogspot.tw/2013/10/blog-a1-a2-a3-a4-a1-a2-a3-a4-a1-a4-a4.html

    先是個人渣,才會是個倫理學家。但多數的人渣不會發生這種質變。

    2013年10月20日星期日

    對我來說,倫理學是什麼。

    這說不定是本Blog最重要的一篇文章,但我想也將會是點閱率最低的一篇,因為這篇沒有時事,沒有笑點,也太過專業。對專業文沒興趣的可以跳過,但如果想知道我的倫理學基本立場是什麼,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差異


    我有次去應徵某個學校的教職,過了第一關,並獲邀在第二輪進行公開學術演講。我選擇針對「為什麼職棒球放水案層出不窮」這個主題進行發表,內容主要是我之前五六年田野調查與分析所得。發表完後,第一位提問者的問題,至今我仍玩味再三:

    「周老師你講的很有道理,我也很有興趣,但是好像不太像我們過去認知的倫理學?」

    沒錯呢。因為我講的主題是描述倫理學,這是哲學系不太會教,但是社會大眾會追問的一種倫理學。


    倫理學分科


    倫理學問題可以粗分為以下幾種:
    A1:「什麼是?」
    A2:「為什麼這樣做是錯的?」
    A3:「為什麼馬英九這樣做是錯的?」
    A4:「為什麼多數人覺得馬英九這樣做是錯的?」

    對多數人來說,這些問題就像鬼打牆般沒有區別,但在倫理學研究者看來,這些問題各有其所屬的倫理學分科。

    A1為後設倫理學:「什麼是?」
    A2為規範倫理學:「為什麼這樣做是錯的?」
    A3為應用倫理學:「為什麼馬英九這樣做是錯的?」
    A4為描述倫理學:「為什麼多數人覺得馬英九這樣做是錯的?」

    我自己教倫理學,我會比較不同倫理學老師的課綱(雖然那多數是寫好玩的,實際不那樣上),正統一點的學院派,會從A1教到A4。但我認為對一般人來說,常見的倫理思考,是從A4發展到A1


    一般人有興趣


    這種方向的矛盾造成一種興趣的衝突:台灣倫理學家喜好由A1著手展開討論(先確定你口中的「對」、「錯」是什麼意思),最多只能退讓到由A2開始(先確定你的道德原則是什麼),但一般人喜歡提出A3A4問題,想知道「關於社會現況」的答案。

    在這個blog,一般的規範倫理學或應用倫理學文章(A2A3類)通常有1500~5000點閱,多歸多,但與探討A4的「為何多數人覺得馬英九做錯了」的11萬點擊來說,有非常明顯的落差。

    多數倫理學家不太注重量化問題,因為根本就不懂。我受過一點粗淺的量化訓練(但至今仍需拿統計學課本對著看),對數字有點興趣。看到這種點閱數上的差異,我想到的就是上面那組興趣的矛盾。一般人有興趣的,多數台灣倫理學家沒啥興趣。反之亦然。


    描述倫理學存在嗎?


    我的主軸就是描述倫理學。我幾年之前做了五六年的職棒放水研究,這是描述倫理學。我接過唯一的國科會案子是探討品德教育的,也有一部份是描述倫理學。我在這邊有許多規範與應用倫理學的文章,其實論述都有社群主義的背景,那也無可避免會牽絲到描述倫理學。所以我看我自己,就是一個搞描述倫理學的人。

    但描述倫理學到底是什麼呢?

    林火旺寫的《倫理學》是我教「倫理學」科目的課本之一,這本書寫的很好,但我對其中一段文字有點意見:

    「此外還有所謂的描述性道德學,但是描述性道德學和我們所要探討的主題雖然相關,但是它不屬於哲學研究的層次,因為它是研究不同社會的道德主張和實踐,從而發現有關人類行為、態度的重要事實,這是屬於人類學家、社會學家或社會史研究者的研究課題,它所處理的問題是:某一個社會或文化實際上在實行何種道德規範或具有何種道德實踐?這類探討傾向對於道德實踐的事實描述,和哲學研究的方向不同,所以不在倫理學所要討論的問題之列,但是其研究成果中有些設及人性論的問題,可能對道德問題的澄清有所助益,因此並不是和倫理學完全不相關。」(林火旺:200318

    我對這一段話有意見的地方是:
    1.     直接就將這個領域定名為「描述性道德學」(descriptive morals),但這個詞並不是什麼通用語彙,真正在學術上較通用可見的,是「描述倫理學」(descriptive ethics)。選用這種詞彙來翻譯,似乎是要突顯這個分科與其他倫理學分科有本質上的差異,不能放在一起看,也「不是倫理學」。但國際學界一般仍把描述倫理學視為倫理學,只是哲學系不見得會教。相關資訊可以google
    2.     這段文字的說法一方面認為描述倫理學「不在倫理學所要討論的問題之列」,又承認描述倫理學的結論可能會影響(他用的詞是「澄清」)規範倫理學的研究,這有點矛盾。如果可能產生影響,當然要討論了,怎麼不討論。討論者也需要對之有點基本概念,不然人家的研究結果你怎麼看得懂?

    或許是受到火旺伯此書的影響,許多台灣研究者就這樣一腳將描述倫理學踢出倫理學家族。或許分析哲學(清大、中正等校)之所以這樣做,有另外的理由,但我對他們的理論發展脈絡不熟。

    就一本哲學系的教科書或課程安排來說少談或排除描述倫理學還算合理,因為哲學系不教描述倫理學所必須的田調或量化研究方法。但也應該提醒,如果想從哲學系跨出,搞跨領域倫理學,那麼描述倫理學會將是非常重要的知識基礎。


    個人主張


    我不知道火旺老師這段談話是否有其他出處,或純粹是他個人的看法,但我可以透過這種看倫理學的角度,來說明我的個人主張:

    傳統規範倫理學或後設倫理學研究者,也就是傳統的倫理學家,多半都相信人有共同理性,而哲學家或倫理學家又是「擁有共通理性者」中大腦最清楚的,因此他們可以想出一套最佳的倫理定義或道德規範,讓大家學習、施行。但這些被發明出來的道德規範放在實際社會應用(應用倫理學)時,或與社會整體道德觀點(描述倫理學)互動時,常會發生問題,甚至嚴重拋錨。為什麼?

    我認為這代表其中存在某種方法或預設上的錯誤。所謂「最高」、「最正確」的道德觀點(如果真有這東西存在的話),就廣義的文化演化理論,不太可能是由少數智者一次發展出來,應是以集體智慧的方式,透過時代與環境的粹練,經過多數人實踐經驗的補強之後,所慢慢形成的某種複雜道德觀。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社會所認定的古代智者或聖人,其倫理成果有諸多成份是來自其之前與同時代者的集體智慧,而非個人創見。

    要找出社群的智慧結晶(道德觀),必須觀察社會,瞭解人群才有辦法。所以描述倫理學的成果不只可以「澄清」規範倫理學的結論,而是反過來,規範倫理學的分析,必須從描述倫理學停下來的地方「出發」才有意義。

    倫理學家的工作不應是「發明」,而是「發現」。在目標群體中探索他們的道德成就,然後思考這些道德成就中所蘊藏的倫理架構,進而探討這種架構是否能夠幫助其他的社群。


    道德演化


    道德觀的發展應類似於生物的演化:人類文明開始時,因為倫理需求不顯著,各部族、社群的道德觀都沒那麼複雜,但隨著人文自然環境背景的改變,各社群都發展出能適應一時一地一群的道德觀,並透過戰爭、貿易、遷徙來交換、溝通一些具有競爭優勢的「道德基因」(一些道德要素,有些學者會用瀰因meme稱之)。在全球化的現代,這種交流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當代人的責任,則是要思考從世上各類有特色的道德觀點中,是否存在可讓自身社群參照,並讓自身社群朝集體卓越再往前多走一步的「道德基因」。

    對於現在,我認為「道德」是持續發展的,不會停頓,因此現實世界中不存在最理想、最美好的道德觀,只存在某種的道德觀;而「你」是誰,在哪裡,會影響這個「相對較能幫助你追求卓越」的道德觀之答案。

    對於將來,我認為各社群間有必要進行道德對話,瞭解他人道德觀中是否有可供自身參考的部份。如果不改善自身的道德基因,很可能會因為世界局勢與人類文明的高速發展(環境改變),而在道德觀的生存競爭中敗下陣來。擁有最適道德觀的社群將較容易追求卓越,探索幸福,因此通常在存續與擴張上會較有優勢。

    對於過去,我認為歷代的各種道德觀點,都值得進行反省式的再思考,以探討其中是否存藏某些已被遺忘或忽略的道德基因。或許可透過這種道德考古的過程,發現某些過往的道德基因能協助解決當前或將來的特殊倫理問題。


    方法


    若依這種態度研究,必須具備超出哲學系訓練的多種研究方法,比如說田野調查、量化研究等等。是以我認為,「真正能改善社會倫理問題的倫理學家」,也就是社會所期盼的「那種倫理學家」,至少要具備這些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識:你不需要學到「能用這些方法進行研究」,但至少要能看得懂「使用這些方法研究的人」到底在講什麼。這樣你才能運用他人的描述倫理學研究成果,如心理學(這是火旺伯可能無意間漏掉,卻是當前最重要的描述倫理學方法之一)。

    最近在勢頭上的倫理學家,懂得更多。桑德爾(M. Sandel)謙稱不懂經濟學,看他與某些經濟學家的爭辯過程,或許他對「不懂」的定義和一般人不太相同。倫理學家應該要能說明當前議題,特別是有關數字的量化議題,然後將之拉回進哲學的層次進行探究。

    但這不代表描述倫理學的時代來臨,規範倫理學和後設倫理學就此退位。我認為這兩種學門的知識基礎,對任何種類的倫理學研究者來說「都是必要的」。就算不能認同其中的某些古早觀點,至少也要弄清楚他們是如何走向失敗。


    經驗


    好像太專業了?先煞個車,從頭來過。

    十來年前,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職棒放水層出不窮?」

    我一開始也坐在書齋中,設想可能的答案。答案很快就出來了:因為職棒球員的道德觀念是錯的。只要好好教他們正確的倫理學觀點,他們就不會再放水了。你是不是也這樣認為?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職棒球員的道德觀真的「是錯的」嗎?

    接下來五年的時間,我跟在一支職棒隊旁。看比賽,做問卷,做民族誌。展開行動一兩年後,我火速發表初期的、不太具體的結論,指出問題應該是他們的中樞德行與社會產生偏離,所以會越來越封閉,產生與主流社會不同的價值觀。

    又隔了幾年,五年的田野結束,我認為差不多得到具體結論了。在接受一些批判後,我修改初期的看法,提出了第二期的結論。到了這一階段,我認為生病的不只是球員的社群,而是整個台灣社會的價值觀。我們缺乏棒球文化與相應的價值系統,因此只要外在催化條件與環境一成熟,就可能發生放水案。

    今年暑假,我在寫棒球倫理學課本時,因為我同時也在讀伊斯蘭文本,意外激發出新的解釋與想法。這新的想法還沒有真正發表過,恕我於此不詳表,但可於此簡述的是,我把前二期的想法用之前沒想過的方式整合起來了,產生了第三期的觀點。這三期的結論差異,有用新資料反駁舊自己的部份,也有三期都相同的部份。但「第三期」不見得是終點,描述倫理學永遠可能有新發現。

    三期共通的部份嘛,我在早期的問卷和田野中就已經確認,職棒球員並不是因為「缺乏」道德養成或道德「判斷」錯誤才會放水的,他們的道德反應和知識程度,與一般人沒有明顯差異。他們是活在一個充滿危機的道德體系內,努力想做好人,但這個道德體系本身的缺陷有可能把他們往下拉。

    我透過問卷和田野得知這個結果,在學術上,不是「我想不是這樣」、「我才不相信」這種話可以推倒。你要推倒我的看法,要拿對應的研究出來才行。


    落差


    但很多專業的倫理學研究者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只能在書齋中進行文獻分析式研究。如果他們不對我的描述倫理研究有所指教的話,通常我也不會主動踢館,去推廣、宣傳描述倫理學。但他們若硬要跨過來,卻又沒有相關方法、能力,我的態度就會比較謹慎和苛刻一點。

    要和我打筆仗,你得有相當的功力才行。如果只讀過幾本描述倫理學書籍,只修過兩三門方法課,寫過一兩篇論文,那要和我討論描述倫理學問題,就得小心一點。

    相對來說,許多做描述倫理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與心理學家,通常也沒有規範及後設倫理知識,他們因此不太會對此二領域議題提出看法(但我確實有碰過,引起小研究室內的一陣激辯XD)。但我不同。我不討論某種倫理學,不代表我不懂,只是我不喜歡討論而已。

    如果你要假設我不懂後設或規範倫理,隨便拿本課本,或是只憑幾年前修課的回憶,就想來挑戰我的說法,那是不太可能成功的。我每年的倫理學課程都會教完兩個循環,持續開課的這四年多來,已經至少走完八個循環,將來的一學年我會再加開一門,也就會有四個循環。這代表我會不斷的把基本倫理學理論反覆的重看、重講,我雖然對記誦沒有自信,但把握個七八成應該沒有問題。

    所以對於規範和後設倫理學,也不要輕易來戰我。有時候一些踢館的留言,我一看就知道大概是來自哪本課本第幾章,如果是專業研究者,這種挑釁實在是免了。我心情好會和你打空拳出空招,心情不好,說不定會明擺著讓你難看。

    知道這個Blog為什麼叫「人渣文本」嗎?
    為什麼不是叫「我愛倫理學」、「倫理學小空間」、「推廣倫理學小站」、「倫理學也可以很簡單」、「道德草屋」、「深夜的倫理食堂」?

    多想三秒鐘人生可以少一件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