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3日 星期三

疫苗經濟學

疫苗經濟學 

昨天世衛說,Covax計劃至今向131個國家提供9千萬劑疫苗,但現在面臨危機,貧國疫苗幾乎沒有了。 

以現在全球接種狀況,不難預期這樣。以下資料截至2021/6/21,括弧數字為達成率,是指達到兩劑70%群體免疫的比例 

1.全球:接種26.2億劑(24%)

2.中國接種10.1億劑(50%)

3.美國接種3.1億劑(67%)

4.歐盟接種4.2億劑(57%,十大國粗估) 

5.印度接種2.7億劑(28%)

從數據,可推出3個結論 

1.     富國接種至今6個月,達成率過半,估計再等5個月,自己吃飽才能大量給他國使用。 

2.     全球接種至今達成率24%,若速度不變,還要19個月才能群體免疫。若病毒變種過快,要打第3劑,至少還要30個月。 

3.     美國開始大量捐贈,可惜中國捐贈要的國家不多,對中國有戒心的越南,甚至一劑也不要,進口的中國疫苗是給中國在越南的移工使用。若中國疫苗不被青睞歐美產能不變,不考慮變種速度,全球群體免疫至少要等30個月,極接近美國國務卿的預估數。 

Eaton

2021/6/23

2021年6月22日 星期二

疫苗哲學

疫苗哲學 

請問,在疫苗短缺下,應該用哪個標準,看待長者施打疫苗的CP(成本效益) 

1.公平 2.正義 3.仁愛 

我選3,年輕染疫死亡率低,但年長高。愛扮演上帝的左派最喜歡的公平,其實價值位階不高,仁愛(憐憫)才是,雖然憐憫也需要公義搭配。 

最近不少年長施打疫苗後去世,加上少數醫師加碼演出,鬧哄哄了幾天。所幸年長施打疫苗死亡率,低於過往一年的自然死亡率(對照組),喝水不打疫苗也會死,人人聽得懂,野火才沒蔓延。 

其實施打疫苗的死亡率是抽樣數,就算高於自然死亡率,統計檢定也很可能沒顯著差異。真正重點在於染疫死亡率(條件機率)75歲以上達25%,是可怕數字。 

所幸美日加碼相挺,現在60歲以上也打得到,不用陷入疫苗哲學思考。這要感謝各在野黨、中共代理人、名嘴口水、祖國疫苗團、馬英九疫苗小三通等激情演出,還包括政府運作及蕭美琴大使。 

眼尖的人看到,美國國務院特意貼出蕭大使在機場的獨照,可知固然有大環境的因素,但蕭大使的國際視野、人脈與不懈努力功不可沒,有興趣不妨看她父親書寫她的成長背景[1]。而花蓮人頓時得到「最有智慧選民」的美名,也要記上一筆。 

希望疫苗打完了,又是日本送,接著台積郭董買到BNT,政府預訂陸續到貨,然後國產接棒。德國政府買斷轉賣,這樣不侵害上海復星代理權。但中國戰狼不會示弱,德國在中國有龐大市場利益,觸怒中共弊遠大於利。只是這次德國沒行動,會被世界看衰。 

以上猜測純練腦,天下學問都有假設前提,人事時地物一個不同,答案就不同。千金難買早知道,現在太多事後諸葛,你也可以事前猜猜德國政府怎麼做。 

[1]我的女兒 蕭美琴

http://taiwaneseamericanhistory.org/blog/mystories434/ 

eaton

2021/6/22

2021年6月21日 星期一

原來 陳文茜 還在謊話連篇

原來 陳文茜 還在謊話連篇 

不要以為我每天看新聞,然後閒閒發文。除了心靈、藝文、健康話題,我都是對別人寄來的做驗證,順便寫文。一篇不超過20分鐘,因為我深知,浪費時間做口水戰,去世前一定很懊悔。 

自從二十年前,我閱讀陳文茜的法國花不到2個半月完成第五共和憲法」,接著發現她的論述沒有一篇是純淨的,從此看到「陳文茜」三個字,立即跳過,讓我省下好多寶貴時間。 

今天是意外,有人傳來數年未見的「文茜的世界周報」貼文 

『昨天,軍人政變掌權的泰國總理巴育向人民道歉,泰國政府採購疫苗不足:並且宣布加採購共2800萬劑疫苗:其中2000萬是BNT500萬是Johnson Johnson。他的謙卑,勝過我們的民選總統。』 

事實講一半,還是謊言,很不幸,看了一下,竟有100萬人追蹤她的臉書。她沒說的事實是泰國去年10月就訂了大批AZ,到今年六月初,到貨12萬劑,沒寫錯,12萬。而軍方加購說,六月初就宣布了,並非道歉後的支票。 

泰國代工AZ生產,貨是別人的,還是拿不到AZAZ由牛津大學研發,人家重人道,用成本價銷售,所以更熱門(施打量遙遙領先第二名)。南韓也代工,但沒下重金,也搶不到貨,要知道富國說好聽是預定,若研發失敗,贊助的里程碑金付之流水。 

泰國手上疫苗只有中國科興,還有一丁點AZBNT跟台灣一樣,從「中」作梗,這樣科興才能大量進口,控制政局。BNT貴,富國掌握90%訂單,至今才生產3.5億劑,現在訂要排到幾時 

回到台灣,政府訂了國產1千萬劑,國外2千萬劑,在群體免疫下,足供國人施打,這有甚麼不謙卑?但她的語言學騙了一堆人。(天下學問都有假設前提,沒有群體免疫,給機師優先打疫苗對傳染也沒甚麼幫助,而75歲以上長者沒施打,染疫死亡率照樣至少25%) 

寫到這裡,收到貼文,了解日本送,美國加碼送的原因,原來國民黨團還在吵提供「誰不喜歡」、「誰擋我們代工」、「誰擋疫苗」的真實姓名。若你到現在還不知在擋疫苗,還在懷疑炒股、保護國產,建議你,關掉電視關掉電腦,該休息了,毒思想比病毒還可怕。 

順便一提,高端昨宣布腸病毒疫苗3期解盲成功,Q3申請藥證[1]。目標市場是東協每年1千萬名新生兒。台灣國衛院在2013年技轉,花了8年完成三期,可見這次全球日以繼夜研發新冠疫苗,我們除了感恩,也要記得良善勇敢與堅忍。 

後記:不察,做出錯誤結論不可恥,可恥的是,故意摻假,還胡扯說空話。不察、傪假容易用事實或真理澄清矯正,胡扯說空話必須用數倍精力澄清,陳文茜深懂此道,她相信沒人閑閑,所以繼續摻假胡扯至今。我不知陳文茜在年老離世前,怎麼看待自己的虛無人生?

想到2004/03,時任清大副教授的姚人多,寫了一篇:「總評陳文茜現象」[2],裡面提到她說法國第五共和憲法兩個半月就誕生了(更正,誤打50」姚說要不斷檢視她,看來也放棄了。 

[1] 高端腸病毒疫苗3期解盲成功!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5/post/202106200016

[2 ]姚人多總評陳文茜現象

http://www.southnews.com.tw/specil_coul/Yao/Yao_00/0014.htm 

Eaton

2021/6/21


2021年6月20日 星期日

更正AZ緊急授權時機

更正AZ緊急授權時機 

先前我為文說英國緊急授權AZ(AZD1222),僅完成二期,沒進入三期,因為按經驗研判,試驗從2020/4開始,12/30授權,才8個月,不可能進入三期。 

剛查了AZ新聞稿[1],英國基於三期期中分析才給授權,該數據也在8 Dec. 2020刊於The LancetAZ三期試驗從2020/8/28開始,離2020/12/30授權,過4個月,三期預計2023/2完成[2] 

台灣擬比較AZ的中和抗體(免疫橋接)做為審查標準之一,目前WHO開會持正面態度,但還沒給出正式結論。台灣審查緊急授權共10個程序,就交給審查委員吧

………..

[1] AZ發新聞稿30 Dec. 2020

The MHRA’s decision was based on independent advice from its Commission on Human Medicines following a rolling review of trial data that included an interim analysis of the Phase III programme led by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data were also published in The Lancet on 8 December 2020.

https://www.astrazeneca.com/media-centre/press-releases/2020/astrazenecas-covid-19-vaccine-authorised-in-uk.html 

[2] AZD1222第三期試驗 

試驗人數32459 participants

實際開始August 28, 2020

預計完成February 14, 2023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516746 

eaton

2021/6/20

2021年6月18日 星期五

事後檢討的智慧:疫苗與同婚立法

事後檢討的智慧:疫苗與同婚立法 

前言:最近藉著疫苗,做了許多反思,得到許多啟發。但這些是檢討別人,我也來檢討自己。 

我們的生命有限,無法實際經歷所有的錯誤,必須藉著觀察大自然別人或經典,從中帶來反思與學習。然而檢討要帶來益處,必須坦然基於事實,全部的事實,力求看到整個場景,否則偏狹觀點不會帶來社會進步,反而帶來混亂,無助於提升個人能力圈(擅長),也讓自己陷入愚蠢愚忠無明的境地。

講到能力圈,夏恩・派瑞許在《思考的框架:席捲華爾街的思維鍛鍊,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把經驗提煉成智慧》一書提到,想在某領域佔一席之地,必須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誠如Thomas Watson所說:「我不是天才。我只在某些事情上聰明,而我只把時間花在這些事情上。」 

怎樣提升能力圈?書中建議:保持好奇心與學習動力、誠實記錄自己表現,以及主動尋求他人回饋。 

先知不是智慧,沒有上天啟示,無法成為先知。事後諸葛也不是智慧,千金難買早知道,反而是自欺欺人,用來吹牛或做鬥爭的手段。誠心記錄自己表現,事後檢討,才有機會得到智慧。

當年台灣同婚立法,各路人馬敲鑼打鼓,現在看來,社會浪費太多時間。先看數字:2019年同婚登記2,387對,佔總結婚登記1.9%,而同婚離婚371對。同婚對數少,離婚比例不低。 

當初我也洋洋灑灑投書,提出十點質疑,藉此表達立場。後來所幸意識到同婚對數應該很少,他們也應得到合適的法律保障,若說同婚違反上天秩序,更嚴重的事太多了。 

事後來看,同婚修法範圍不大,沒開放學術研究有爭議的領養,若時光倒流,我還是會盡本分表達立場及緣由,但這樣就夠了。人在做,天在看,不要以為上天睡著了。 真正的審判者是神,按著祂的公義與慈愛。

eaton

2021/6/18

2021年6月17日 星期四

自我提醒

自我提醒:

盡信書不如無書。社會科學無恆定真理,天下學問都有假設前提。世界充滿未知的未知、已知的未知,所以判斷世事應根據先驗真理、經驗統計、事實、真相、常識、良知、假設、前提條件及邏輯。

然而,人性的通病是「驕傲、理性自大、炫耀、虛榮、自私、偏見、短視、偽善、嫉妒、說謊、健忘與知行不合一」,因此,人永遠處在有限、無知與有罪的狀態,以致所有問題都源於理解力不足,自己更陷入愚蠢愚忠無明的境地。

接受人不過是人的事實,謙卑學會懷疑自己、反省自己,絕對是正確的事,甚至很可能是唯一正確的事。也因此,介入公共討論,應該要相信自己的看法有可能是錯的,且人跟人之間的討論是錯誤的相互呈現,謙卑讓真理糾正,而真理在高處。

從疫苗預測失敗中學習

從疫苗預測失敗中學習 

前言:成功經驗常因條件不同,難以複製,但理解失敗,可避免類似失敗。許多專家堅持蛋白疫苗是錯的,結果錯得離譜,或許我們可以從中擷取人生智慧。我們人生不免要請教別人,找對人請教是智慧,不然接收錯誤訊息,不知真相,如何做對的思考與選擇?歡迎補充。 

6/13 謝炎堯(和信醫院副院長、台大內科退休教授)投書:美國Novavax和國產高端、聯亞都採傳統重組蛋白,從經驗、病毒學和免疫學思考,不能對RNA病毒發揮保護作用。Novavax中和抗體只能阻止原生病毒株,現在病毒都是變異種,因此,美國沒有緊急授權;食藥署人才有限,採用「免疫橋接」審查國產疫苗,是嚴重錯誤。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454476

…………..

6/14 美國Novavax三期試驗顯示,保護力90.4%,對中度至嚴重感染保護力達100%,世衛定義的變種病毒保護力達93%,包括英國、巴西、南非和印度變種病毒株。未發現安全疑慮,副作用均為輕中度,不持續超過三天。美國FDA建議直接申請藥證,尚未確定核發緊急授權。 

謝教授的說法,只存活一天。更有趣的是,現在沒任何疫苗有國際認證,美國Novavax很可能後來居上。姑不論動機,我分享幾點心得: 

(1)如何定義某領域的專家,值得思考。公衛與醫科不同,內科教授不一定是疫苗專家,柯文哲是葉克膜專家,但對疫苗所知不多,甚至多有錯誤。 

(2)沒聆聽他人見解。國內外看好重組蛋白的理由不勝枚舉,其技術使用在很多種老疫苗,副作用非常清楚。批評Novavax前,至少應去理解為什麼二期表現優異(400) 

(3)缺乏科學辯證精神。重組蛋白不能對付RNA病毒是傳統說法,m-RNA也住冷宮幾十年了,為什麼說法採雙重標準?實證是醫學指引,Novavax解盲時間早定,為何不等實證才鐵口直斷 

(4)常識不足。美國已有三種藥物,供應充足,自然不急於再授權,尤其是Novavax二期不輸現有三種藥物,本有資格被授權。還有,為什麼人家要花錢研究?顯然有技術突破,m-RNA不也如此 

(5)不知變通。緊急授權是國家主權,視需要而定,沒有國際統一標準,英國AZ也沒申請美國的EUA。去年川普撥15億美元預定AZ,很可能基於保護國內產業,美國也沒主動核發。 

(6)過於自大。醫科如何論斷食藥署的藥學人才有限食藥署官網記載26個諮議會,我隨意看兩個,都至少15位委員,委員不也是成員,應是人才濟濟吧!專家們的共識應比一位或少數專家更具可靠度,這也是常識。 

(7)技術至上大頭症。二期已證明安全沒問題,但未來兩年仍缺貨,社會秩序、國人生命面臨挑戰,服務業很可能像美國40%永遠消失,堅持完成三期是否過於偏執? 

(8)消息不靈通。頂級國際專家認同頂級期刊Nature Medicine的橋接研究,WHO專家會議討論可行(還沒定案),網路可查。 

今天有人傳來聯合報新聞,說知情人士表示,美國FDA回函食藥署,明確表示不贊同免疫橋接(但又說歐盟和韓國傾向贊同),還說要進入三期,才能取得國際認證。這是造謠伎倆,故意將國際認證與橋接混為一談。認證本要做三期,現在也沒疫苗有國際認證,美國已有四種藥物,又何必無聊討論橋接 

eaton

2021/6/17

2021年6月16日 星期三

人生起伏與點彩繪畫

人生起伏與點彩繪畫 

法國藝術家喬治·秀拉拒絕印象派的自然主義畫法,在1880年代開創點彩技巧,運用彩色獨立的圓點作畫,近看像大片彩色小點,站遠一點,小點融合成鮮艷的肖像或風景畫。場景人物接近雕塑,像老建築橫梁雕帶上的圖景,純潔色調和強勁的現實主義結合在一起。 

館藏在芝加哥機構的傑克島的星期天下午 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1884)是新印象派的範本,這幅巨作花了兩年,四百多幅的素描和顏色效果圖,使得顏色更為準確。 

畫面的四十個人物,每位都是仔細構圖而成,彼此好像沒關係,但卻充滿寧靜的秩序之美。在巴黎附近傑克島上一個晴朗的日子,陽光下的人們聚集在河濱樹林間休息,有的散步,有的斜臥草地,有的河邊垂釣。前景一大塊暗綠表示陰影,中間一塊黃色調亮部,顯出午後的強烈陽光。

陽光透過樹林投射在草地上,陰影讓界限分明,而赤白衣服、陽傘和草地散發黃色蒸氣,色點交錯呼應,給人裝飾地毯的效果。人物畫得可笑,一個個看不清面孔和五官,輪廓也被圓點弄得模糊不清。 

點彩畫與人生起伏相關。剛出社會開始,只是一點一點,有時會在每天點彩過程中迷失,看不出來自己在做甚麼,從而產生挫敗感。其實可能是點不夠多,不夠密集厚重,也站得太近,視野不寬廣。 

如果心中圖像夠清楚,每天持續辛勤,點點夠多,站得夠遠,有一天會清楚看到自己的畫作。這需要時間,過程需要不斷調整,放下不必要的我執,最後可順利度過瓶頸,看到光影舞動如此美好。 

有一場歌劇就是被畫作場景所激發,有興趣可看2分鐘簡介,網路有兩個小時節目。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 Music & Lyrics by Stephen Sondheim, Book by James Lapi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ArdeZlGKfY 

eaton

2021/6/16


猜想:台灣很可能以AZ當授權標準

猜想台灣很可能以AZ當授權標準 

結論:本預測純個人練腦用 

考量疫苗未來兩年仍缺貨、社會秩序、國人生命及服務業生存,緊急授權審查很可能以AZ為準。若個人不信任審查或風險意識,可選擇不打國產。(美國務卿預計2024全球群體免疫,這是預估年產110億劑,但現在僅打17億劑,預計未來會指數成長) 

英系AZ疫苗研發經過 

AZ試驗從20204月開始,過了8個月,英國基於三期期中分析才給授權(美系疫苗進入三期中才緊急授權,而三期人數3萬至4萬人,三期中達上開人數的1/2) 

【台灣AZ為準的理由 

(1)AZ施打超過1.7億劑,數量排第一,可能是售價僅他牌的5分之1(人道立場)AZ的血栓副作用極低,已了解機轉,正常狀況可處理或排除對象。最近研究顯示,AZ兩劑保護力與他牌無顯著差異,也能抵抗變種病毒。 

(2)台廠試驗人數約4千人,比AZ高,也符合美國三期最低3千人規定,而台灣審查標準之一設為不低於AZ的中和抗體效價,國際研究確認可做為三期的替代指標(免疫橋接)WHO已開專家會議討論,還沒定案。 

(3)Novavax蛋白質疫苗技術係美國國務院授權,三期2.9萬人已完成,副作用微,有效性90%。兩家台廠皆採蛋白質技術,高端技術也是美國國務院授權。 

(4)若要求台廠完成三期中才授權,要等69個月,服務業有生存問題。前天英國決定延後一個月解封,帶來龐大抗議。 

(5)台廠完成二期就授權,可提高他國參與三期意願,也更能承擔試驗成本。依國光流感疫苗經驗,每位試驗人的車馬及營養費8千元,若含醫院及行政費,每位成本1.2萬元,4萬人要花5億。(相對癌藥研發成本3-10億美元,算很便宜) 

後記部分媒體說高端三期要花百億元,柯文哲說要花數百億元,還說國產疫苗以免疫橋接取代三期試驗,一開始說看不懂,後來說有1點不符醫學。其實這些人都是偽專家。我當然不是專家,但看到可疑新聞,尤其政治口水多的來源,習慣國內外多方查證。一位專家不可盡信,多位值得信賴的專家應該信,值得信賴需要時間觀察,時間是偽專家的照妖鏡。

eaton

202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