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喜歡社會主義,說北歐就是成功例子,卻不說希臘與委內瑞拉都證明是權力決定財力的失敗國家,更不說每件事背後有代價,每個權利背後都是義務----人想要有意義的活著,人生的教育、學習、價值取捨和最後死亡,都要有思考習慣,才能做出取捨。
「北歐社會主義」不是典型的社會主義,而是「資源型國家 + 高工會密度 + 高稅收福利」的混合制。這些條件在亞洲、美國或拉美無法複製,它的成功依賴於:
1.北歐擁有廣大領土與豐富資源(石油、鐵礦、林木、漁業),但瑞典+芬蘭+挪威2200萬人,能支撐高福利政策。雖然如此,瑞典在 1990 年代爆發金融危機。
2.北歐普遍沒有最低工資法,但工會密度極高。勞工待遇靠工會談判,而非政府立法,這需要依賴高度的社會信任與合作文化。二戰與冷戰時期,面對納粹與蘇聯的壓力,北歐資本家選擇與工會合作,避免勞工走向革命。
3.北歐中產與高收入者的所得稅率超過5成,消費稅更達25%,但維護私有財產與資本運作,沒有遺產稅與富人稅,並非單純劫富濟貧。
4.公共部門僱用三成人口,在能源、交通與基礎產業扮演重要角色。但高稅收與高物價導致部分民眾移居他國,現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了確保國家資源安全,需要大力強化軍事準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