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4日 星期四

張玉蓮醫師:她錯過了離開這世界最好的時機點

某天,幾年前的老患者來診間。她很久沒來門診了。她除了有主動脈瓣狹窄的心臟病,不知被哪位醫生診斷有憂鬱症。可是每次她來診間,都笑嘻嘻的,一臉天真。當時,我常跟她兒子開玩笑:這是哪門子憂鬱症?那時她可以和我們對答,我們笑,她也笑了。 

可如今,她80歲,失智了。我問她兒子,怎麼這麼久沒來?她兒子說,之前主動脈瓣鈣化狹窄,血壓高得很高、低得很低……「所以?」我問。所以,有人建議去做瓣膜置換手術。而現在,患者失智了,不聽安撫,會亂吼亂叫,帶出門有困難。 

這手術是23年前完成的,只要在鼠蹊部開一個小傷口,將瓣膜支架的導管放入股動脈,在血管攝影的透視引導下,一路送達主動脈瓣的位置,瓣膜即置換完成。可是,她70幾歲的時候,不是說不想再挨刀嗎?所以我們達成不開刀的共識。而且患者在未達80歲時,做手術要自費100多萬。 

我的疑問是,要手術除了要有錢,還要有症狀,才需要處理。她有嗎?她兒子講不清楚。我可以想像得到,意願一半是出自家屬的孝心,一半是醫師的勸說助攻吧? 

現在,患者失智了,由3個兄弟的家人帶著外傭輪流照顧。不知道這樣的決定到底是好是壞?就算心臟瓣膜嚴重狹窄,可是患者高齡,沒有不舒服,最終的命運就是猝死。坦白講,不開刀也是一種選擇,每個老年人都要選一個方式離開世界,讓患者長壽到失智,實在太無奈。 

我們人的器官,再怎麼保養,就是活不過100年。整修完這個,整修那個。最不能修的是腦袋。她的兒女就是被傳統孝道觀念束縛了,這種問題要早接觸訊息,並且及早建立共識。 

老患者在位子上驚恐而忸怩不安的問:「這是哪裡!?我們要回家了嗎!?」雖然她兒子像哄孩子耐心地回答,可是她還是反覆問個不停,看了很心酸。 

我覺得她錯過離開世界最好的時機點。一個從以前就認識、笑嘻嘻的患者,到現在到陌生環境就驚惶不安的老人,我不禁要問:接下來的生活品質在哪裡?家屬的生活品質在哪裡?患者的長壽是醫師的榮耀還是恥辱? 

既知花會凋謝,何不接受人的自然衰亡?花會謝,才是美。好好過日子吧!生命結束離開地球時,帶著足夠的回憶就夠了。 

醫學小教室

主動脈瓣狹窄會造成心壁增厚、心肌供氧不足、心絞痛等症狀,還會進一步造成心衰竭。研究指出,出現心絞痛的症狀,平均壽命4年;出現暈倒,剩2年,出現心衰竭,剩不到1年。 

手術矯正是在患者有症狀時才考慮,沒有症狀的患者,除了超音波看到瓣膜明顯狹小 (<0.6平方公分 ) ,還要伴隨心臟功能下降和主動脈瓣前後壓力過大,才考慮替患者手術。 

近年來醫學進步,「經導管主動脈瓣瓣膜置換術」標榜無須開胸,利用導管經由主動脈送達心臟置換。這無疑是高風險患者的福音,但成本高、健保沒有給付而未普及。 

老年醫療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醫療手段將在何時停止,以免患者進入不自主生活的階段?(例如:失智、仰賴呼吸器、長期臥床的生活)長期照護會讓患者和家屬生活品質下降,對任一方都不公平。 

醫者要審慎考慮患者需要什麼。因為這就是自己的將來,到時我們希望有怎樣的老年醫療照顧呢?(本文摘自張玉蓮著,《心臟外科女醫的機智生活》,原水出版)

道歉注意的事(4) /eaton

人間處處可學習 

減少犯錯機會,便能減少道歉。前幾天,農業部長陳吉仲針對進口蛋的問題,解釋柯文哲的「五大不實指控」,提醒我們為人處事要注意: 

1.不以偏概全。柯講「一顆最高補貼達32塊,政府失能導致市場失衡」。當時黑市喊到8090元,初期緊急空運進口,數量僅佔3.6%,整體平均一顆補貼3.8元。 

2.說話要精確。柯講「蛋價補貼是圖利」。政府「補貼吸收進口蛋到岸價格與國內產地價差額、運費、30%關稅,這是全民得利,而非補助業者。 

3.先做功課再批評。柯稱「農委會沒有管控好供需,欺騙人民蛋荒都是因為禽流感,反觀鄰近國家卻沒有如此災情慘重」。根據防檢署111.10.1112.2.10統計,美國撲殺5700萬隻、日本1478萬隻雞,法國2000多萬隻,台灣74萬隻。 

4.沒專業與經驗,夏蟲不語冰。柯稱「瘋狂進口不精算數量,再導致雞蛋供過於求,進口蛋放到爛掉,也造成本地蛋滯銷」。國人喜愛國產雞蛋,從沒滯銷。業者進口會考量供需及安全庫存,而且以液蛋、水煮蛋、蛋粉等加工延長效期,怎會亂進口放到爛掉? 

5.發言不節制,凸顯無知。柯稱「中央畜產會、官股農業國家隊台農發公司也可以危機入市,摻一腳進口雞蛋大發國難財」。中央畜產會是「畜牧法」成立的財團法人,不是以賺錢為目的,實際也沒有賺差價發國難財。 

後記:資本額50萬的超思公司,進口八千多萬顆蛋,拿走上億元差價補助,靠人脈與信任關係,重點在於信用與結清貨款能力,這涉及進口融資,資本額跟營業額不一定有直接關係。國際貿易術語我忘了差不多了,但還記得:購料貸款、遠期信用狀、擔保信用狀、D/AD/PO/A

蛋商對此聲明:「我們在全球缺蛋的艱困時刻,短時間內發揮各自的貿易能力和人脈資源,為台灣人民進口雞蛋,請各界不要再抹黑我們都在發國難財,大家都是真心為台灣做事,這樣的指控實在太沉重,只怕以後沒有人敢挺身而出幫台灣度過難關。」 

疫苗還沒到抱怨不讓我快點打,有疫苗開罵圖利藥廠;雞蛋少抱怨沒得吃,充足了罵廠商發國難財。這不是孤立事件,輿論氛圍刻薄化,民眾繼續支持仇恨為出發點的無良政客,社會恐慢性自毀!

病主法:死無罣礙

前言:醫療手段在何時停止,以免患者進入不自主生活的階段?末期病人、永久植物人、不可逆轉昏迷、極重度失智等狀況,若生重病,加工自殺不可行也沒必要,傳統的保守療法可以讓病人含笑離開,達到舒適尊嚴的目標。 

1.張玉蓮醫師:70多歲自費100萬做最新手術,3年後心臟是好了人卻失智!她錯過了離開這世界最好的時機點

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8590?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28590&utm_campaign=fifty_bk&fbclid=IwAR3PquwTCkWPEWgvWH2RfBf7pDaI2mdaxcFwODkt3NV49cX6lVitIvczc8M 

2.黃勝堅醫師:我的父親睡夢中含著微笑離開,如何辦到?讓長輩善終應做的幾件事

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4227

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

道歉注意的事(3)/eaton

真正的道歉 

過去人類用「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解決犯罪,陷入「冤冤相報何時了」的惡性循環,所幸後來學會用道歉解決。 

然而,我們常犯兩個道歉上的錯誤:1.推脫推卸責任,為行為除罪化;2.認為道歉後,對方應原諒自己。所以常常聽過這種道歉:「我都已經道歉了,你還要我怎麼樣?你就不能原諒我嗎?」 

要使得受害者心理得安慰,劉曉亭(2023)認為道歉有幾個關鍵,茲摘要如下: 

1.道歉的目的,不是期待被原諒,而是真心認錯。若不斷追求被人原諒,然後努力做更多贖罪,這樣很可能陷入絕望,甚至期待的背後出現憤怒。 

2.既然道歉不要求原諒,就當接納受傷的人還「無法原諒」的事實。若非從信仰角度,傷害已造成,道歉毫無意義。當受傷的人接受我們都不完美,所以願意接受道歉,這樣才可能真正放下。 

3.真正的認錯,有憂傷痛悔的心,還要加上悔改(不重複犯相同的罪),並願意接受「懲罰」。這是聖經的獨特文化,就像在《創世紀》,上帝對亞當夏娃說:「你們只要認罪,我就原諒你!」 

中華文化充滿罪與罰,卻忽略「認罪的情緒」,願你我都有能力察覺罪,擁有為罪憂傷的能力,時常鑒察己心,懂得認罪悔改、真誠道歉!

後記:小孩不知道大道理?長輩不一定就對。 

1. 你認為知道如何做某事和理解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有什麼區別? 

Felix11 歲~差異是巨大的。如果你不知道原因就去做一件事,即使你做得很好,通常不會有任何結果。但如果你知道為什麼要做某件事,即使你還不知道具體如何去做,它也會有好的結果。 

2. 你認為永遠誠實更重要,還是永遠不要用真相傷害別人更重要? 

Ruben12歲~無論如何,誠實更重要。如果你從不撒謊,因為你總是可以談論真相,你就永遠不會真正傷害任何人。 

3.你願意永遠做個孩子嗎? 

Adja11 歲~我的祖母經常說她想再次成為小孩,因為年輕時一切都很容易。但事實並非如此。你可以在我身上看到這一點,我還必須處理很多事情,比如家庭作業或我的弟弟。當成年人想再次成為孩子時,他們只是忘記了這並不像看起來那麼容易。 

4. 如果你有機會為世界制定一項規則,你會選擇什麼規則? 

亞歷山德拉,9 歲~當然,這只是一個思想實驗。但如果我真的能做到這一點,我會確保沒有人可以制定這樣的規則,因為那個人太強大了。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尋找回憶/eaton

當所有的樹葉,攏向枯枝告別。當所有的蟋蟀,攏向月色傷悲。故鄉的一切,緊緊相隨。----莊柏林的詩《歸鄉》 

細漢時陣,鄉愁是一首詩,寫置一本古冊裡。大漢了後,一張四四角角的火車票,將阮送去互遠遠的黃昏。這時阮才看見,鄉愁是一幅圖,深深畫置心肝內,畫著故鄉的可愛。----林央敏的詩《看見鄉愁》 

「我們離開某處時,我們會留下一些當時停留的東西,這些東西,只有回到原來的地方,才能再一次找回來。」----帕斯卡.梅西耶的小說《里斯本夜車》 

看到有人書寫嘉義嘉年華戲院的麥當勞熄燈,然後對著嘉義百年老戲院謝幕,感到歲月更迭的不捨。這種懷舊的心情是甚麼呢? 

新聞說,賴清德的老家沒親人了,他常一個人在空蕩的屋子待一段時間,讓隨扈在外面等他。有人說他在回憶與家人相處的往事,有人說他在單獨打掃、整理思緒。這種回老家的心情又是甚麼呢? 

很多人去過許多大城市,看似航向新世界,但想起過去,不如說是駛往自己內心的過去。人生到了某個年紀,內心世界很難從新事物得到滋養,反而希望找回某些東西而得到安慰。 

台灣變動太大,很多人的老家賣了、重蓋轉售、或被拆了。我就是如此。有時會刻意去老家附近看看是不是有變化或什麼東西還在。過去的東西散落愈廣愈遠,再度重逢時的感受,充滿莫名喜悅,彷彿和風吹拂,溫煦的陽光灑在身上。 

後記:聽一首林福裕作曲,莊柏林作詞,旅美女高音陳麗嬋演唱的「台灣鄉頌之秋~菅芒開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0MDUqC-1m0

.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書介:《稻盛和夫中小企業學:這樣做公司就會強》

eaton整理 

前言:經營企業成功率不超過5%,若能跟有識者學習,結果可能大為不同。這本書是稻盛和夫寫的,台灣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值得企業主深思,書也提到選擇接班的問題。 

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維持現狀可能被淘汰,必須脫胎換骨,尋找新的驅動成長力量,賦予新的定位,讓企業轉進另一階段。領導人的格局多大,企業格局就有多大,但變革伴隨風險,可見任務複雜。企業有高中低階經理人,差異在於不同角色的不同組合,而企業發展最重要的是領導角色。

 註:Henry Mintzberg1960年代末調查管理者的工作歸納十種角色:代表人(figurehead)、領導人(leader)、聯絡人(liaison)(人際關係角色);監視人(monitor)、傳訊人(disseminator)、發言人(spokesperson)(資訊角色);創業家(entrepreneur)、問題解決者(disturbance handler)、資源分配者(resource allocator)及協調者(negotiator)(歸為決策者角色)。

…………

第一章 判斷力的提升與磨練 

1 領導者的判斷準則為何?要制定何種目標

2總經理最重要的職責是?根據原理原則來經營

3如何有領導者的器量?為人類盡心力

4如何制定企業經營的目標與基準?抱持強烈的足以滲透進潛意識的願望

5如何克服本業與公職的糾葛?本業為重

6面對危機的心理建設為何?以積極的態度面對 

第二章 擴大事業規模 

1何謂成長企業的企業文化?勤跑現場,掌握工作實況

2如何脫離低收益的窘境?制定價格就是經營要訣

3如何考量員工的利益分配?別以些微利潤而滿足

4如何調度快速成長期的生產設備及資金?百分之十的利潤是理所當然

5擴大規模與貸款金額增加的情況要如何平衡?不懂會計的人無法當經營者

6如何抓準先期投資的時間點?貫徹健全的經營體質 

第三章 提升員工的動機 

1如何提升資深員工的自我成長動機?眾志成城

2如何使3K產業的員工對工作感到驕傲?對員工曉以大義

3如何讓資深員工活性化?必須用數據證明事業的價值

4如何培養有共同哲學觀的年輕人才?使員工為你著迷

5如何選擇企業繼承者?善用有才華的人

6如何處理員工的進退及招聘人才?經營者的氣度決定了企業的規模 

第四章 傳承事業的要點 

1如何做好事業強人父親的產業繼承者?付出不輸給任何人的積極努力

2女婿經營者如何建立領導力?建立彼此的信賴

3中小企業領導人的世襲制度是對還是錯?守護自己的員工

4第二代繼承人與舊幹部之間對其曉以大義

5分店經營的真義多元化經營是必經的挑戰 

第五章 成功挑戰新事業的要點 

1外在環境轉壞時要如何因應?以紮實的財務管理為本發展新事業

2投入新市場的條件利潤由採購開始

3開發海外市場成功的秘訣?由第一人選領軍打拚

4需用什麼標準判斷何時進入市場或從市場撤退?每步棋須有所策略,縝密思考

5開發新商品的著眼點四種創新 

第六章 構築堅強的企業體制(各種有關經營的話題) 

1京瓷的員工聚會是怎樣的?以真心為基礎

2如何引起高昂的鬥志?擁有責任感和對社會貢獻的心

3如何接納年輕員工的價值觀?提升員工的思考意志到經營者的高度

4如何尋求家庭與事業的平衡?化小愛為大愛

5經營者的健康法則常保開朗積極的心

6成為著名經營者的條件為何?喜歡這份名為經營的工作

……………..

稻盛和夫 (Kazuo Inamori)1932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縣。鹿兒島大學工學系畢業。1959年創立京都陶瓷(現京瓷)。1984年創立第二電電(現KDDI)。2010年擔任日本航空董事長。1984年自費成立稻盛財團,同時創設「京都獎」,每年表揚對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有貢獻的人。他也針對年輕經營者創設「盛和塾」。20228月逝世。 

主要著作有《提高心靈層次,擴展經營》、《對成功的熱情》、《高收益企業》、《稻盛和夫的哲學:人為什麼活著》、《敬天愛人:我的經營理念》、《稻盛和夫的實學》、《你的願望必會實現》、《稻盛和夫的中小企業經營學》、《人生的王道》、《稻盛和夫工作法》、《成功與失敗的法則》、《稻盛和夫 愈挫愈勇的自傳》、《努力,認真地活著》、《生存之道》、《燃燒的闘魂》。

2023年9月8日 星期五

道歉注意的事(2)/eaton

懺悔與卸責 

通常某人做錯事說了一些話,聽者辨識懺悔或卸責不難,但若要斟酌再三,則需要理解脈絡,才能正確解讀。因此,道歉應避免使用模擬兩可的語言。 

前一陣子,去看電影《歐本海默》,歐本海默的傳記電影。歐本海默領導曼哈頓計畫,研發出原子彈,後來向日本投彈,結束二戰。 

在電影中,歐本海默唸出《薄伽梵歌》句子:「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之後這句話在電影反覆出現。姑不論導演的想法,歐本海默為此懺悔或卸責呢? 

說製造原子彈,成了毀滅世界的「死神」,望文生義,我的第一印象是「他深感懺悔」。最近閱讀到《薄伽梵歌》解說,轉念應是卸責。 

故事這樣。《薄伽梵歌》是王子阿周那(Arjuna,俱盧之戰的主將)與黑天(Krishna,印度教的神,毗濕奴的化身)在古印度戰場上的對話。阿周那猶豫不決,不想參與戰爭,黑天勸導阿周那,要履行士兵的義務,就是去打仗。 

歐本海默背誦的句子,原文是:kālo ’smi loka-kṣaya-kṛt pravṛddho,「我是時間,世界的偉大毀滅者。」;下一句:lokān samāhartum iha pravṛttaḥ,「我來這裡是要毀滅所有人。」 

所以原文不是「我是死神」,而是「我是時間」,而且話是黑天說的,旨在說服阿周那作戰。按這個脈絡,黑天的意思是:時間會毀滅一切,你就算不參戰,對方也會死,這是神的意旨,無論如何也阻止不了,既然橫豎都要死,你只管履行士兵職責。 

所以歐本海默引用《薄伽梵歌》,並非表示以「死神」自居,而是用來卸責:唯有神才能決定人的生死,凡人受命運約束,無法控制事情的結果,只能履行自己的義務。亦即歐本海默認為自己無需為災難負責。 

在電影裡,歐本海默曾告誡科學家,若想干預別人怎樣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注定徒勞無功,科學家不該嘗試為「他的工作成果(the fruits of his work)」負責,他只該做好自己的工作。 

fruits of his work」也出自《薄伽梵歌》,有句話說:「放棄一切活動的成果」。《薄伽梵歌》提倡的人生哲學,就是只管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追求成果,也不要理會後果。這點,接近《道德經》說的:「天之道,利而不害。」 

歐本海默向政府提供「技術性」意見,主張把原子彈投在日本城市,因為在無人居住的地區引爆原子彈,就像「沙漠上的爆竹(firecracker over the desert)」,不能嚇怕日本人。這樣,便可證成:歐本海默在古印度經文找到一套神聖理論,讓他可超然地入世,即使殺人,也總會得到安慰。 

不少人認為那時大戰進入尾聲,不需要投彈。我認為這是事後諸葛,沒有投彈,大戰能否結束沒有實驗,也無從實驗。當時日本神風特攻隊瘋狂,不結束,誰知還要死多少人?這類是與非,神才知吧!

2023年9月7日 星期四

道歉要注意的事(1)/eaton

如何道歉 

最近看到許多候選人胡言亂語,我個人引以為戒,想說自己可能也會,所以請教聊天機器人CHATGPT要如何道歉,他建議:

(1)    真誠:道歉時,真心實意,而不是為了達到某目的或避免責任。

(2)    直接:避免使用模兩可的語言,直接承認自己的錯誤。

(3)    詳細:說明犯了什麼錯誤,以及為什麼認為那是錯誤。

(4)    避免辯解:即便有理由,不要試圖為自己的行為辯解。可能讓道歉失去效果。

(5)    提供解決方案:如果可能,提出方法修復造成的損害。 

聊天機器人的說法是架構,實際上認錯道歉充滿障礙,可沒那麼簡單,問題出在人性,障礙的可能原因包括: 

(1)承認錯誤可能會使他們感到自尊受損。

(2)承認錯誤或改變立場可能會被看作是軟弱或缺乏自信。

(3)在某觀點或決定投入大量的情感,更不願意改變。

(4)傾向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忽略與之相反的訊息,以為不認為有錯。

(5)害怕承認做了錯誤的決定,這會讓他們感到失敗。

(6)根據過去的經驗和學習,發展出堅持自己觀點的習慣。 

(6)點可能是偏執,在沒有跡象顯示路是對時,仍然憑自己的感覺繼續前進,這可能是偉大創新的基本條件,也可能基於核心價值的習慣。所以若不是硬拗,正常的偏執可以接受,道歉需要一段時間。


2023年9月6日 星期三

以道相交(2)/eaton

用心靈說誠實話 

為什麼當年國產疫苗持續被汙名化?媒體報導偏頗,許多所謂專家學者昧著良心說話,敢出來指正的人稀少,導致民眾判斷力低落,也因此當今總統候選人敢於信口開河,講前瞻預算貪汙,卻沒有證據,不斷用假話抨擊執政黨舉債害台灣。 

隨便查報導便知2022年各國債務比,台灣高峰在2012年國民黨執政、馬英九時期39.2%,反觀2022年,還是連續第二年低於30% 

最近,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在醫療政策記者會講這幾年國人平均壽命下降,拿這個批評政府,不僅缺乏常識,可怕的是,沒有心思正常的幕僚,這可是醫療政策記者會,很正式的場合。 

這幾年就算沒進過醫院,也知檢查或開刀延誤很久,清楚疫情造成醫療資源排擠,也會間接造成平均死亡年齡下降。給缺乏常識的人當總統,會不會帶來災難?或是只能靠基層公務員治理國家? 

缺乏常識的原因很多,一是成長過程有沒有持續學習,王永慶小學畢業,就是最好的例子;或是華人文化,教育環境不鼓勵問問題,也會影響獲得常識的能力。 

二是社交環境,如果都在一堆沒有常識的群體當中,自然缺乏常識,所以勸告年輕人要遠離信譽很差的xxx粉是有道理的。 

三是沒人講真話。原因很多,比如:私交、鄉愿、偽善、不屑批評,或是認為批評執政黨就好,批評是執政黨的事;也有人以為不影響自己的專業和社會,所以視若無睹。 

侯友宜記者會上有醫界人士參與,沒人指正很糟了,還有人講錯誤訊息。台大公衛陳秀熙教授說,台灣連續兩年平均壽命下降,與國際相同受新冠疫情影響,但台灣落後日本等先進國家,是因超額死亡數太多。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韓國1996平均壽命落後台灣1歲,這2年超車台灣2歲。洪子仁以醫藥衛生支出占GDP比例比較,台灣20216.6%,南韓8.4%、日本11.2%,侯友宜主張提高到8%,就是希望至少比照南韓。 

氣候不同,老年化程度不同,醫藥衛生支出不同,這是常識。韓國醫藥衛生支出比一直很高,為什麼以前不是長壽,可見壽命提高另有原因,這種因果分析過於粗糙。 

再者,韓國壽命在OECD第三名,若每個項目都要跟前三名比,就請告訴我們,其他項目預算如何向下調整,否則就是開空頭支票。 

而且既然要比韓國,也要告訴大家,韓國很多指標在OECD國家墊後。比如:家庭負債與收入比為206.5%,名列世界之最,很多人是「拆東牆補西牆」度日。又如:人民滿意度很低,在OECD位居倒數第三,只比哥倫比亞、土耳其好些。 

韓國自殺率更是名列前茅。截至2021年,每十萬人有26人自殺,70歲以上有41.8人,而80歲以上躍升為61.3人。長壽而孤寂,究竟是幸還是不幸呢?

2023年9月5日 星期二

以道相交(1)/eaton

關係像天地久遠 

以利交者,利盡而交疏;以勢交者,勢傾而交絕;以色交者,色衰而愛馳;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戰國策・楚策》 

白話:只為個人利益交往,利益用盡,關係會變疏遠;為權勢交往,權勢傾倒,關係會斷絕;靠美貌交往,年紀大了變醜,愛就不深了;基於共同價值和道德原則交往,關係可維持很長時間,就像天地一樣久遠。 

春秋時期,齊國人鮑叔牙與管仲合做生意。管仲貧寒,出的本錢少,卻和鮑叔牙分一樣多。鮑叔牙手下紛紛開罵管仲貪婪,鮑叔牙聽聞制止道:「管仲胸懷絕不貪圖蠅頭小利,應是家裡困難才這樣。」眾人讚嘆鮑叔牙的大度。 

後來兩人一同參軍,卻在戰場上刀兵相見。鮑叔牙跟隨齊國公子小白,戰勝管仲所屬的公子糾,小白就是春秋時代第一任霸主齊桓公。 

鮑叔牙念舊念才,他向齊桓公推薦管仲。階下囚的管仲當宰相,將齊國經營成諸國強者,被齊桓公尊為「仲父」。兩人友誼越久彌堅,「管鮑之交」成為歷史佳話。 

因此,真正的友誼建立在互相尊重和價值理念的共鳴基礎上,而不是僅考量利益。認可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而最能檢驗品德的,就是看他對金錢的態度。 

另一個關鍵標準是:有沒有「講得一畚箕,做嘸一湯匙」。有興趣可閱讀陳嘉宏:柯文哲的心靈雞湯(白話書寫功夫真是一流):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81092 

用這個古老智慧,看待在野黨角逐2023總統選舉,便知三位候選人以利交之,自然是利盡而交疏。好的政治,需要好的在野黨,執政黨擁有行政資源,執政過程需要被高度檢視,殊屬可惜。 

這個古老智慧也決定做事的宗旨,如果在野黨提出的宗旨仍是下架民進黨,就看誰民調高就由誰下架;如果宗旨是發大財拼經濟,是不是直接讓富人帶領台灣就好呢?選擇治理國家的領袖能這樣嗎?現在最富是林百里,他有自知之明,不要選總統。 

多數選民應無法認同缺乏核心價值與中心思想的參選人,比如:有人攻擊「前瞻不能回本」。一個必須提供社會福利的國家,不能什麼事都成本計算,社會弱勢需要補助、照顧、培力,怎能用回本概念論述?治國靠胡言亂語,恐怕帶來災難。

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eaton


這首是柴可夫斯基唯一小提琴協奏曲,創作於1878,這部曲子位列全球「四大小提琴協奏曲」。樂曲詠嘆青春、生命和大自然,心情低落黯淡時,不妨聽聽,說不定流下喜悅的眼淚喔。

第一樂章表現生活的樂趣,具有俄羅斯民間音樂的寬廣氣息和明朗悠揚的詩意,中庸的快板,D大調,奏鳴曲式,其主部具有動人的歌唱性,彷彿在歌詠青春、生命和大自然。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D大調第一樂章(20分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UhKyYM8H3Q

柴可夫斯基任教於莫斯科音樂學院時,女學生安東尼娜•米柳科娃追求他。1877年,兩人結婚,但柴可夫斯基很快後悔,甚至瀕臨崩潰。婚後兩週,他企圖自殺,最後逃到聖彼得堡。

次年,他到瑞士日內瓦湖畔的度假勝地克拉朗休養。不久,他的作曲學生、小提琴家約瑟夫•柯泰克也來到日內瓦湖,而且其時,贊助人梅克夫人關心,1878年春天,他逐漸擺脫婚姻帶來的精神危機。

這部作品寫於克拉朗,當時他正艱難創作《G大調鋼琴奏鳴曲》(Op.37)。柯泰克到來後,兩人一起演奏小提琴和鋼琴作品,包括拉羅《西班牙交響曲》的小提琴和鋼琴改編版。這或許激起他寫這首小提琴協奏曲的靈感。

柴可夫斯基在給梅克夫人的信說: 它(《西班牙交響曲》)十分有清新感、輕快感,有很多活潑的節奏、優美且極為和諧的旋律......他(拉羅)與萊奧•德利布和比才一樣,並不追求深刻。他小心翼翼避免常規,而去尋求新的形式,更多地追求音樂美,而不是像德國人遵守既定的傳統。

後來,柴可夫斯基擱置《G大調鋼琴奏鳴曲》,開始創作這首。不到一週,柴可夫斯基對梅克夫人說,已經寫到了第三樂章,協奏曲很快會完成。

2023年9月1日 星期五

令人頭痛的汙名化/eaton

1終結汙名化國產疫苗 

高端疫苗(6547)29日宣布,將COVID-19疫苗技術授權給世衛組織旗下的計畫單位C-TAP、及聯合國公衛組織單位MPP,成為全球第一家參與計畫之疫苗製造商,未來再授權(sub-license)予第三方,再收取合理且可負擔之授權金。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將會持續存在,全世界將繼續需要可預防、檢測和治療的工具。通過C-TAPWHO及合作夥伴能使防護工具普及到每個人。我向所有願意貢獻技術的持有人表達由衷感謝。 

高端公司總經理陳燦堅表示,對抗大規模傳染病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就是團結、合作及全球共同努力,新冠肺炎只是開端,藉由C-TAP倡議,高端將展現普惠公共衛生的價值。 

2 前鎮漁港升級 

哪個國家的物產可以跟阿根廷比?不思正常發展,可能跟阿根廷一樣。最近很多人批評前鎮漁港升級花太多錢,去查一下發現,這是簡單議題。 

台灣有299個漁港,高雄前鎮漁港是第一大遠洋漁船基地港,年產量約49萬噸,年產值將近300億元,佔全台遠洋漁業約9成。周遭加工廠林立,上萬從業人員,產銷一貫化,供應全台,外銷至日、韓、中國、東南亞、美國、加拿大與歐盟。 

前鎮漁港自1968年啟用超過55年,設施老舊、水深無法滿足大型漁船需求;未設置下水道系統,污水未能分流,造成港池造成汙染。行政院核定投入81億元經費升級。81億元,50年折舊攤提,每年1.6億,對上年產值300億元,根本是….(以下省略一千字) 

在野質疑,韓國瑜在高雄市長任內只編預算3千萬。一間台北市區的三房中古屋都不只那些錢。這次改建包含停泊碼頭加深,增建港區下水道,還有建設多功能運銷中心、改善市場衛生環境、建設船員休憩中心,以及周邊道路及環境景觀改善,讓前鎮漁港追上世界標準。 

日本東京豐洲市場改建經費5,800億日圓(約1,276億台幣);前鎮不只改建漁市場,而是改建升級整個港口,經費只有人家的6%。台北市第一(環南)果菜市場改建,面積7.56公頃,年營業額220億,花163億改建;前鎮漁港面積82.24公頃,年產值300億,改建經費少了一半。 

北農市場改建沒人批評,批評前鎮漁港遠遠超過在野黨監督範疇了,還是認為高雄不配先進漁港設施?這幾年稅收增加,不改善基礎建設行嗎?閱讀這篇長文,便知1993年起高雄港在世界第3保持8年,只輸香港、新加坡,但後來錯過機會了……….

https://www.facebook.com/takaogooday/posts/pfbid02vatMiaq9w9M4t6hTDd8VZNCdNHfWbgfuCSSR9gYAeuDAzx5uyDWhASjf7tsNT5m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