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6日 星期五

台灣的拉赫曼尼諾夫:蕭泰然

拉赫曼尼諾夫是一位出生於俄國的作曲家、指揮家及鋼琴家。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作品富有俄國色彩,充滿激情、旋律優美,作品以難度見稱。他是極有勇氣的作曲家,來自父母離異的家庭,又陷入憂鬱症,在醫師協助下走出陰霾,並憑藉天賦和努力,一再創造佳績。每個人在世上都參差在幸福和不幸福、快樂和不開心間生活,必需努力學會不抱怨常感謝、不沮喪常歡喜的習慣和態度,才可能有勇氣及能量迎向考驗!
旅美台灣人蕭泰然被稱「台灣的拉赫曼尼諾夫」,當外國人聼到台灣鋼琴詩人譜寫的《台灣翠青》,也情不自禁地流淚,很有共鳴地説:「我不懂台灣的歷史,但音樂太美了!感動我的心!」

另一首《來自福爾摩沙的天使》也是很美,蕭泰然以簡單緩和的旋律,來描述台灣人民心地善良、純樸、含蓄又熱情的特質,向世界伸出友誼的雙手。感謝蕭泰然用盡一生,把「台灣的愛」化作音符,讓世界都聽到「台灣的聲音」!(eaton)

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第18段變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TU04p3drM
蕭泰然:台灣翠青|TYF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nnlG4AspMc 
台北愛樂:蕭泰然:《來自福爾摩沙的天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6nlCJwaYPA
高雄春天藝術節-台灣翠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GmigXBsjY 
1947 Overture 作曲:蕭泰然 / Macal指揮 K. C .S. O. (20分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vu9xp9TVKg

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第18段變奏

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第18段變奏

拉赫曼尼諾夫是極有勇氣的作曲家,來自父母離異的家庭,又陷入憂鬱症陰霾,然而在達爾醫師協助下走出憂鬱陰霾,並憑藉天賦和努力,一再創造跨越屏障的佳績。   

拉赫曼尼諾夫的人生步履告訴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過著幸福和不幸福、快樂和不開心參差相間的生活,必需努力學會不抱怨常感謝、不沮喪常歡喜的習慣和態度,才可能有勇氣及能量迎向考驗,和挑戰排山倒海而來的時時刻刻,進而從中獲得穩定的心理素質和亙久的恆毅力!(eaton參連純慧解說)   

大衛•特里科諾夫與費城交響樂團: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第18段變奏(3分鐘):

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舒伯特:《小夜曲》/eaton

舒伯特:《小夜曲》/eaton

舒伯特(Franz Schuber, 1797-1828)是奧地利作曲家,儘管年紀輕就逝世,但作品卻有六百多首。舒伯特的藝術歌曲除了有著豐富動聽的旋律外,最著名的莫過於利用鋼琴伴奏來營造氣氛與模仿的功力。   

他在世時,作品不受大眾青睞。舒伯特逝世後,出版商Tobias Haslinger將他生前尚未入編的十四首歌曲集結成冊,取名為《天鵝之歌》,《小夜曲》出自第四首,是首優美的情歌。古今中外有不少作曲家都寫過小夜曲,據說以舒伯特的這一首流傳最廣。   

「小夜曲」都以愛情為題材,這首也不例外。在鋼琴上的六弦琴音導引和烘托下,響起一個青年向他心愛的姑娘所做的深情傾訴。隨著感情逐漸升華,曲調第一次推向高潮,第一段便在懇求、期待的情緒中結束。   

抒情而安謐的間奏之後,音樂轉入深情期待心愛的投入懷抱,此時情緒激動,形成全曲的高潮。最後是由第二段引伸而來的後奏,彷彿愛情的歌聲在夜曲的旋律中回盪,而 樂句之間出現的鋼琴間奏是對歌聲的呼應,意味著青年所期望聽到的迴響。(參考:奇美古典音樂數位儲存計畫)    

CAMILLE:舒伯特 小夜曲 大提琴演奏 
帕爾曼:舒伯特 小夜曲 

蔡璧名:《莊子》救了我一命!/eaton

蔡璧名:《莊子》救了我一命!罹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禮物/eaton

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出了暢銷書《正是時候讀莊子》,她表示《莊子》救了她一命,並幫她熬過化療,而罹癌更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禮物。

如何終結負面情緒?念頭如何關機?如何從滴滴蝕心的劇痛中速速睡去?蔡璧名說:其神凝。注意力集中在心窩、在眉心、在丹田,專一凝注。專注裏只剩下平靜的心情與呼吸。情緒不再起伏,念頭不再擾動。這才得以發現:莊子將感官的注意力向內觀照自身、精神凝聚於內、不放任情緒攪擾的這些方法,可以讓身體從混亂的傷痛中平復,可以如是安靜、舒適。   

此外,保持脊椎中正,站立、行走時中心放在一隻腳,就能全身肌肉放鬆。一定坐得筆直打字、不坐比膝蓋矮的椅子,而且不讓自己處於太匆忙緊繃,疾病自然遠離。   老莊思想 明白人性本質的限制,鼓勵人們淡定與安然,以忘卻紅塵的煩惱與牽絆,而蘇東坡以「月有陰晴圓缺」療癒自己,更是典範之作。這種「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享受生命美好,與存在哲學接近,只是說得到是否能做到,還需要想想。   

蔡璧名:依循莊子之道,我擺脫癌症與面對死亡的恐懼
《莊子》救了我一命!罹癌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禮物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莊子的養心養生哲學

靜心寡欲,情緒安定,這要學習,然而更重要的是,記得數算自己的日子,珍惜每一個當下,因為擁抱並非永遠。若事過境遷了,就要順應自然,學習用豁達的人生態度應對,就算多麼捨不得,最終還是要懂得捨,如此也才能得,這是我讀這篇的感想。只是說得到,是否能做到,還需要想想。
........... 
莊子的養心養生哲學/eaton摘要   

莊子享年83歲,當時人均壽命只有三十多歲,這是高壽。莊子是老子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主張順應「天道」,放棄「妄為」。在《莊子·養生主》中,他將這種思想貫穿全文,點出養生的要領。   

莊子的養生重點在於秉承事物的中虛之道,聽憑天命,順應自然的變化與發展,刻意地追求長生,是對生命的毀損。他用「庖丁解牛」典故,說明處世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虛有間」,方能「游刃有餘」,從而避開是非和矛盾的糾纏。   

其次是語出《莊子 大宗師》的「坐忘」。「坐」是由形式進入實質的途徑,就像過河之筏,到了彼岸就不留戀了,而「忘」是超越現實世界的種種規則之後,心無掛礙的狀態。因此,「坐忘」是一種清靜,並非自我陶醉。從中醫角度,靜坐養心可使人體經絡疏通,氣血暢順,讓人在這種靜態下恢復生理功能,使身心達到平衡,甚至開發潛能。   

綜上,莊子的長壽之道在於靜心寡欲,情緒安定,超然生活。莊子身體力行,妻子亡故非但不哭,反而敲著瓦盆唱歌,他認為人來自於自然,氣聚成形,氣散則死,現在重歸自然,無疑不是樂事。這個理論並非人人都可接受,但豁達的人生態度是值得參考。   

參考:莊子的養生哲學,如何養身又養心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zm56n5p.html    

《梁祝》的故事/eaton

前幾天無意聽到二胡《梁祝》,所以找資料寫貼文。哈,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梁祝》的故事。依科學研究,做這種事,有助於避免或減緩老人癡呆。這裡介紹故事梗概,但仍可約略感受一點哀傷與浪漫。其實人生大部分的事,不在於結果,經歷過程更為重要,它才能豐富人生。   

中國東晉時,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女扮男裝到杭州遊學,途中遇到會稽【1】來的同學梁山伯,兩人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不知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中斷學業返回家鄉,當梁山伯到祝英台家拜訪時,才知對方竟是女紅妝,所以欲提親,無奈祝已許配給馬文才。   

之後,梁山伯在鄞當縣令鬱悶去世。祝英台出嫁時,經過梁的墳墓,突然狂風大起,阻礙隊伍前進,祝下轎到梁的墓前祭拜,墳墓塌陷裂開,祝跳入墳中,其後墳中出現一對彩蝶,雙雙飛去。這就是為何《梁祝》的英文稱"butterfly lover"。   

【1】會稽是中國古郡名。春秋時長江以南的吳國、越國故地。漢初曾為韓信楚國、劉賈荊國、劉濞吳國領地。七國之亂後復置會稽郡。西漢末年,會稽郡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江蘇南部、上海西部、浙江大部以及福建地區。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戰後台灣電力建設功臣:朱江淮

戰後台灣電力建設功臣:朱江淮

課本告訴我們,劉銘傳在北門一帶點亮第一批路燈,當時電力來源是「小型燃煤發電機」,之後因經費終止。1895年日本治臺,先於基隆及臺北等地以發電機供電照明,在1905年9月11日在龜山完成第一座水力發電所,並以輸電線連接古亭庄配電所,供應臺北、大稻埕、艋舺地區用電。   

1919年籌辦「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整併民營電力會社,自此許多電廠設立,如日月潭、北部火力發電廠、萬大、新龜山、銅門...等。日本治臺的50年內,設立62個機組,近半還在運轉。戰後美援挹注,修建五個火力發電廠,八個水力發電廠及輸配電設施,在15年內發電量增加5倍。之後才是核電廠及各電廠設置的歷史。   

這背後的功臣是誰呢?朱江淮。1904年,他出生於大甲,以第一名畢業於國立京都帝大電氣工程科,是第一位臺籍電氣工程師,回臺後,參與日月潭水力發電所的興建。1946年,朱江淮帶領數百名臺北工專、臺南工學院學生搶修電力,其後升任台電公司協理,改革薪俸制度,並帶來科學管理、電費制度改進等革新,享年92 歲。(eaton 參台灣回憶探險團)   

第一位臺籍電氣工程師朱江淮 

這個社會不知道「博士能幹嘛」?

這個社會不知道「博士能幹嘛」?/eaton

每次看到這類文章都為博士惋惜,其實他們也要自力自強。台灣現在大學兼職教師約4.5萬人,每人每年人事費100萬,一年要450億,流浪博士這麼多,政府能給出多少職位?任期又能多長?

博士是沒有實務經驗,但文章中提到的超商實務不算甚麼,每個組織需要的決策建議必須符合「真善美」的要求,在宏觀細微處看到真,在價值權衡取捨看到善,在平衡恰到好處看到美,並能洞察看到蘊藏的機會與風險。這才困難。是困難,但只要給時間,這些高階人力應該沒有太大問題,畢竟這些人從小到大,花了國家很多教育補助,應該要給他們時間,以回饋社會。   

我的想法是,念到博士,應該要有能力研究如何為自己找出路,要能主動尋求資源提出計畫,藉著解決社會種種問題,創造價值,為自己賺取報酬。這需要團隊合作,而不是單兵作戰。商科、工科可以主動向業主提出計畫,社科向立法院及其他政府機關說服,許多以服務為主的行業也有需要。   

若無法說服,很可能表示計畫還不夠鋒利,不要放棄,繼續磨繼續提,這個社會沒有雇主會將機會推開。還有,我考慮投書一篇:「從國家百廢待興,談政府應更積極協助博士們找工作」。這篇文章的目標是找到台灣需要博士協助的地方,建議肯定具有自償性,不是養米蟲,也鼓勵博士們主動出擊,而不是哀聲嘆氣,坐困愁城。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台灣新銳小提琴家:曾宇謙

台灣新銳小提琴家:曾宇謙

這次世大運有一場曾宇謙(1994-)的表演,他在5歲習琴,2014年首度在國家音樂廳舉辦獨奏會。2015年獲得俄國第15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小提琴銀獎(第一名從缺)。當年參賽時,曾宇謙不知道決賽要表演兩首曲子,知道那刻非常恐慌,但他從小的操練並沒白費,仍然盡力演出,結果達成自己的目標。   

這個競賽從1958年開辦,4年舉辦一次,項目包括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及聲樂,與波蘭蕭邦鋼琴大賽、比利時伊麗莎白皇后大賽、美國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並列全球最重要的音樂賽事。(eaton)   

Violin Final Round: Yu-Chien Tseng
2015年曾宇謙與台北愛樂在國家音樂廳演出 
曾宇謙:2017世大運開幕典禮表演節目 

傅斯年:如果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

傅斯年:如果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eaton

前些日子台大發生《中國新聲音》事件,得提到傅斯年(1896-1950),他只活了54歲。他是中國五四運動學生領袖之一,曾任中國北大代理校長,在台灣創辦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並擔任臺大校長。他的家世很好,先祖傅以漸是清兵入關後的首任狀元。

他的性格耿直,善於收集證據,見解銳利獨到,當參政員期間人稱「傅大炮」。他在1944年以「美金公債案」公開炮轟「皇親國戚」孔祥熙,將孔趕下台;後於1947年「搶購黃金風潮」中,炮轟行政院長宋子文發國難財,再將宋趕下台。     

儘管他對國民黨時有批評,但沒像聞一多等受逼害,原因可能是:反貪官不反皇帝,不推翻政府。此外,他的學術地位崇高、愛國心深厚、以及反共色彩鮮明,贏得蔣介石的信任。國共決戰徐蚌會戰前夕,他上書蔣,痛陳前線指揮官劉峙之不稱職,可惜蔣不聽勸告,終於全線潰敗。   

他被蔣介石所器重,但曾和雷震、殷海光合辦《自由中國》月刊。接任臺大校長不久,發生「四六事件」,大批學生和老師被逮捕,傅向指揮官員說:「如果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立下了警察和情治單位未經允許不得進入校園的傳統(陳文成事件是幾個破功的案例)。   

胡適在中研院院會去世,傅斯年在省議會逝世。臺大為紀念他樹立學術典範和自由風氣,在校內建立傅園安葬(不是衣冠塚)。傅園原是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的熱帶植物園,仿希臘帕德嫩神廟的建築物,堂前有方尖碑、噴水池,透出莊嚴氣氛,是校園導覽必到景點。聯勤捐贈的紀念鐘遷至椰林大道中段的第一行政大樓前方。

台大傅園: 

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台東孩子獨木舟環島/eaton

台東孩子獨木舟環島/eaton

8名不喜歡念書的弱勢生,由台東「孩子的書屋」帶領,獨木舟環島670公里。孩子說,從海上看台灣,美得像明信片大家,此行學會永不放棄,也更愛台灣。17年前創辦書屋的陳俊朗說,這次8名學生從3年前開始訓練,要學會穿救生衣游2公里、操舟和翻船自救,也要學造舟。   

7月1日,從台東富山漁港出發,展開30天環島之旅。「整群水母從周邊游過,飛魚飛越眼前,幸運的話還可看到海龜。」升國三的張紫研說。陳俊朗說,1公里約划槳500下,一天航行20公里就得划1萬下,就像做1萬個伏地挺身。   

這10多天來曾遭遇尼伯特颱風,大家憂慮家鄉,挺進宜蘭冬山河之際,孩子臉上意興闌珊,確認災情無虞後,拉回東部帶孩子一探全台最美的花蓮清水斷崖,再接續中南部完成旅程。體重上百公斤的台東專校1年級生張俊揚原本不會游泳,他說「以後再困難的挑戰都不怕」。   

同場加映:親愛愛樂&豎琴李哲音:舊情綿綿&思慕的人 

萊茵河與多瑙河/eaton

萊茵河與多瑙河/eaton

萊茵河發源於瑞士格勞賓登州的阿爾卑斯山區,流經列支敦斯登、奧地利、德國和法國,最終於荷蘭流入北海。萊茵河全長約1,232公里,通航區段為883公里,流域面積18.5萬平方公里。萊茵河是世上最繁忙的流域之一,底下連結是立體攝影流經荷蘭、德國以及奧地利的沿岸風光。   

多瑙河是歐洲第二大河,發源於德國黑森林地區,最後注入黑海,全長2857公里,流域面積81.7萬平方公里。多瑙河流經10個中歐及東歐國家,是世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底下連結有兩個,一個The River Of Light這首歌及沿途風光,另一個是旅行社所拍攝,介紹沿途景點。   

看看別人,想想台灣,這些國家是那麼友善河流,人們也得到大自然的回饋。我們除了阻止不良廠商隨意丟棄排放外,也要注意個人垃圾的安置,否則經由雨水沖刷,還是會流向溪河。   

立體攝影萊茵河(5:26) 
The Legendary Blue Danube River Cruise 2017(5:05) 
The Blue Danube -The River Of Light - Sylvia Carney(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