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5日 星期六

自滿、謙虛與虛懷

自滿、謙虛與虛懷   2021/9/25 

前言:從聯強總裁杜書伍聽到,謙虛之外還有一個詞虛懷。這種素養值得修練,雖然涉及品格都很難。願我們站對姿勢,去體會「虛懷若谷」,不能成為智者,至少頭腦可以清醒些,社會也能更祥和! 

自滿,自認無所不能不用學習,顯得目中無人,聽不進別人的話,也無法吸收進步的知識與觀念,久而久之,淪為落伍,甚至被淘汰。 

謙虛,我們常鼓勵自己和別人,但隱含「明明懂卻刻意裝不懂」,目的在取悅別人,因為不自然不合理,容易讓人發現虛假造作,成功取悅的機率不高。 

虛懷,心中留存個人所知有限的意念,所以習於請教,對別人的觀點先接納思考,不會反射排斥。這種行為自然,是一種誠意展現,對方能舒服感受到而樂意交流。 

虛懷,即使懂很多,但仍相信還有不知道的事,因此留意外部訊息,傾聽他人論點,這樣學習最自然有效,不僅能與時俱進,更因涉獵廣泛,若能融會貫通,有機會成為智者,至少頭腦可以清醒些。 

聯強總裁杜書伍【自滿、謙虛與虛懷】

https://www.facebook.com/178854442311628/posts/1692680050929052/

2021年9月24日 星期五

判斷善良與兇惡

判斷善良與兇惡 2021/9/23 

一般人想的善良,通常只做到善,沒盡到良的責任。真正的善良,是去判斷哪些後遺症,而選擇進或退,那才是「善」;同時促進對方有效的進步,才叫「良」。 

因此,沒了解貧困之人的背景前,去幫助人家,勉強可稱為善;而真正了解問題所在,去解決他為什麼變成現在這樣,讓對方改變,優化內外在,才稱為良。 

所以不要說:我這麼善良,怎會遇到這樣的事?善良的人變成弱勢,是因為沒有智慧做出判斷。 

至於如何對付兇惡,同樣需要判斷的智慧。 

今年(2021) 2月,美國冬季風暴Orlena帶來風雪,47歲的賓州居民斯派德不滿鄰居夫婦將雪拋進自己的院子,要求鄰居停手,對方揮拳挑釁,最終斯派德用步槍將兩人擊殺,警察趕到時,他開槍自盡。 

誰能想到,掃雪也能生出禍端。月有明有暗,願大家能活出光明的一面,在此之前,不要做太絕,也要學習適時以退為進的智慧! 

所以「有人打你這邊的臉,連那邊的臉也由他打。有人奪你的外衣,連裡衣也由他拿去」(路6:29),意思不是懦弱,而是好漢不吃眼前虧。至於「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又是另一等級了。

2021年9月22日 星期三

哪些是中年以後應有的頓悟?

哪些是中年以後應有的頓悟2021/9/22 

年輕時,行動與心裡想的常不一致,但隨著歲月推移,自然而然改變了。就像時間到了,花開果落,過了中年,有些事不再想做了。 

簡單就是福。愛人之前先愛自己,而愛自己的第一步是不再為難自己,尤其無益之事不勉強自己。

你認同哪些是中年以後的頓悟 

1.不再熬夜,準時就寢,祝福自己睡好睡滿,第二天迎著晨光醒來,接著身心清朗愉快的一天。 

2 健康不再天經地義,不再不運動,運動後大汗淋漓,能量在肢體間流動,元氣充足感覺美好,內在焦距也特別清晰。 

3.不再介意小事,除了死,其餘都是擦傷,都是生命中的經驗。小事不再放進心裡反覆琢磨,別人冷漠是別人的事,就讓事情隨生隨滅,不把別人的問題變成自己的問題。 

4.不必一直為人際間摩擦暗傷,可看成是自己的作法,無法達到別人的標準,而標準隨人的價值觀不同,不一定誰錯。若是對方錯,不必嘆氣,為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5.無論什麼事,禍福相倚,往正面想,遺失1萬元,就覺得慶幸,還好不是10萬元,或是遺失皮夾。遇到無禮的人,也覺得慶幸,還好不是家人,不必天天相處。 

6.無論什麼事,只要一轉念,可以看淡看小,放下也沒問題,還能從心裡生出感謝。因為上帝不會犯錯,一定有更美更豐盛的禮物日後領取。 

7. 待人待己要真誠,如有不甘願,就不要做,別人會感受得到。所以不想說就不要說,不想做就不要做,不想幫的就無須幫,沒有對不起誰。 

8.不再無謂社交,現在需要的不是人脈,而是朋友。除非真心想見、覺得有意義的聚會,否則沒必要出門。 

9.社群網路帶來一些樂趣,也可看到不一樣的消息,但不要花太多時間在社交網站上周旋,可能捲入莫名其妙的是非,維持一定的距離才能明哲保身。 

10.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最昂貴,錢要用在刀口上,時間更是如此。留更多的時間給自己,也把更多的時間用來陪伴真正在乎的人,才不辜負自己,也辜負時間。

後記:以上說法還是過於籠統,但不管如何,不要失去愛心才是。( 閱讀 彭樹君不再做這5件事為難自己 有感)


2021年9月20日 星期一

兩個反常

兩個反常 2021/9/20 

1.英國繼續護航 蔡英文 

英國繼發假博士學位給 蔡英文 後,再一次跟進日韓,以假標準掩護 蔡英文 力推的高端疫苗,這絕對不只是巧合。 

#英國正式授權免疫橋接為新冠疫苗實驗方式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access-consortium-alignment-with-icmra-consensus-on-immunobridging-for-authorising-new-covid-19-vaccines/access-consortium-alignment-with-icmra-consensus-on-immunobridging-for-authorising-new-covid-19-vaccines?fbclid=IwAR2fQVlN78CvElblFvcSN7w_jsBpyaQeyECCtbqwFhjzWvOX1MCv1Csv-98 

2.台灣普遍共識生育率太高 

南投一名公務員四年不曾上班,共請育嬰假 701天,領了 105 萬元。媒體訪問主管 縣長 學者 民眾都是負評。媒體接著獵巫,貼出當事人的照片 單位,讓民眾公審。 

其實這位媽媽依法領取,留職停薪的前半年6成本俸,其他是無薪假,勞工也有,差別在政府必須給假,民間可能藉機開除員工。 

若大家認同不要讓孕婦太好過,那就修法,薪水不給,想生就離職,然後不要偽善說政府放任生育率下降,不照顧勞工權益。 

有人說,公務員退休制度完善,不應再一堆福利。一碼歸一碼,為什麼不說像勞退一樣,民間企業的條件太差

什麼不說像勞退一樣,民間企業的條件太差

2021年9月17日 星期五

全台200萬腎臟病人,多數不自知

全台200萬腎臟病人,多數不自知 2021/09/17 

腎臟是沉默器官,當它受傷疲累時,不會張揚,一旦罷工,才發現腎功能不到15%、無法排除毒素,得要洗腎或換腎。 

台灣淪洗腎王國,2019年狂燒健保533億元,最主要原因不是吃太鹹,而是「糖尿病」!台灣人因為基因關係,胰島素分泌功能差,9.2萬名洗腎患者有46%糖尿病控制不佳。 

其次是不當用藥習慣。有些藥物具有腎毒性;病人可能因服用宣稱可治病藥品、藥草或製劑,而未依正規管道醫治,導致病情控制不佳,加速糖尿病、高血壓所引發的腎病變。 

以下症狀是警訊——泡泡尿或血尿、下肢水腫、高血壓、貧血或臉色蒼白、倦怠,或皮膚異常搔癢等;若出現2~3個症狀,請盡快就醫檢查。 

平常保健腎臟,生活上要遵守「3多、3少、4不、1沒有」: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少鹽少油少糖;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不明藥,以及沒有鮪魚肚。

2021年9月16日 星期四

如何避免「當糖尿病預備軍」

 如何避免「當糖尿病預備軍」2021/9/16

以血糖正常值上限「飯前超過100,糖化血色素超過5.6%」為準,台灣約200多萬治療中的糖尿病患者,相當於1/10確診;約1/5處於糖尿病前期,即約500萬人若不調整飲食與生活型態,就是「糖尿病預備軍」。

想撇開「糖尿病預備軍」的糾纏,可閱讀60歲的糖尿病醫師游能俊的親身經歷

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2412?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post&utm_campaign=

若你認為糖尿病沒甚麼,請看醫師的圖文解說,就知茲事體大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4131?fbclid=IwAR3qB1EgVzrj2V4rn38-CPQChfNhQqDTrGxMVifZY2Qa0jFQowFxxEE_bqY

後記龍劭華猝逝|糖尿病3因素難控制  醫:血糖如海浪若變「瘋狗浪」增心肌梗塞風險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915/SYIJV37FDNAW7EZ2IJDF43TC6M/


2021年9月14日 星期二

賴明詔:約再1年過後,可恢復正常生活

 賴明詔約再1年過後,可恢復正常生活 20210914 

賴明詔是國際上最早研究冠狀病毒的學者之一,2003年爆發SARS,他從美國返台,幫助抗疫且貢獻良多。他說,新冠病毒正在變異,不過依據自然演化規律,約12年毒性會削弱;疫苗以及新藥物持續研發中,約再1年後,疫情就能控制,大家可恢復正常生活。 

他表示,戴口罩是良好衛生習慣,也會降低流感、腸病毒等感染機率。台灣國境不可能永遠封鎖,每年都有很多人流感過世,但各國沒因此封鎖國境。台灣可參考丹麥,當2劑覆蓋率到8成,思考如何與病毒和平共存[1] 

後記台灣目前(9/12)一劑覆蓋率48.6%,許多人被誤導不敢打,要2劑到8成很難,我猜65%見頂了,可是一旦大膽開放,施打者也會傳播給沒施打的家人,這樣恐怕死傷慘重。 

翁啟惠最近接受專訪說[2],兩劑覆蓋率要達7080%,傳播率才可能降下來。覆蓋率不足時,防疫措施是必要的,加上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等。另外,要等口服藥出來,在剛被感染時靠口服藥物把病毒去除,就像吃克流感一樣。 

現在不管是採mRNA的莫德納、輝瑞BNT,或者AZ、嬌生採用DNA,或高端,都以棘突蛋白當作抗原,棘突蛋白都有宿主(人類)做的醣分子在上面,病毒會利用醣分子偽裝,逃避免疫系統的監測。 

翁啟惠與馬徹團隊開發的廣效疫苗,是把複雜的醣分子變成一個單醣,就是把醣分子拿掉暴露出病毒的蛋白質,能引發較強又廣的抗體和T細胞免疫反應對付變種。這項成果除了研發疫苗,也能協助既有疫苗修飾棘突蛋白,增強效力。目前只有實驗室動物實驗證明,學術單位不易做臨床實驗,未來技轉後,須提出臨床數據證明有廣效性,這仍需花一段時間。 

[1]賴明詔大約再1年過後,大家可以恢復到之前正常的生活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9-13/635441

[2]翁啟惠專訪》如何對抗Delta病毒? 「這兩重點」是新冠疫情落幕的關鍵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33801?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fanpage

2021年9月12日 星期日

判斷明白福音的人或法利賽人

判斷明白福音的人或法利賽人 

宗教性的人說:「如果我順服上帝,上帝就會愛我、接納我、賜福予我。」 

明白福音的人說:「我既然是一個被上帝所愛、所接納、從上帝那裡蒙福的人,我今後就要努力過順服上帝的生活。」 

這兩種人都有同樣的外在表現,但動機不同,前者是受宗教性驅使而做出表面行為的法利賽人,後者是被福音感化而自然活出生命的基督徒。 

因此,宗教只能製造出「道德主義者」,而道德主義者只能改變外在的行為。這種內心的區別是本質上的區別,是天和地的區別,是旁人無法輕易分辨的區別。 

所以不要以是否常聚會、奉獻多少、每日靈修、常讀經禱告、帶多少新朋友到教會、參與事奉、舉行家庭祭壇、讓兒女上主日學、在工作單位積極向人做見證……等這些外在表現,來判斷是真基督徒還是掛名基督徒。

你屬於哪一類人呢?不妨留意在關鍵時刻,你的內心如何反應:

1.當有人稱讚你很愛主時

法利賽人很喜歡聽這種讚揚的話,聽了沾沾自喜,認為自己確實比一般基督徒都做得好,那麼,你很可能就是一直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法利賽人。

明白福音的人聽了人家稱讚,你內心說:「他們稱讚我,是因為不了解我。若真的能看透我的心,就知道我在愛主的事上有多大的虧欠。」那麼,你就是真正明白福音的人。明白福音的人,永遠感到自己為主做的遠遠比不上主為他做的,所以當他人看到他很愛主,他越發覺得虧欠主,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2.當有人批評你,說你不愛主時

法利賽人有人批評你,說你的表現不像基督徒,你不惜一切辯護,讓對方知道他是如何冒犯、傷害你,一定要道歉。或者內心也認同對方的意見,並且感到懼怕,覺得這樣常犯罪,上帝一定失望透頂。你禱告未蒙應允或者遇到難處,一定是上帝的懲罰,而這些咎由自取。那麼,你可能一直在作法利賽人的門徒。

明白福音的人聽到人家的批評,你認定審判你的是主,而你在主面前本來就毫無可誇,若主要按照祂的標準審判你,一定會更嚴重。但如今,主願意無條件地接納你、愛你,應許永不丟棄你,因此,人家對你的批評,你會用平和的心來看待。

或許他們說得不對,你或許也會與他們辯論,但你會就事論事,而不是為自己的尊嚴力爭到底。或許他們說得對,那麼你會覺得他們是上帝派來提醒你的使者。而且,不會以禍福推斷上帝的態度。蒙福了,你覺得不配;遭禍了,知道有主的同在必能勝過苦難;禱告未蒙應允了,知道智慧的主不會做錯事,祂所懷的意念都是善的。若是如此,那你就是明白福音的人了。

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林肯:不忘記自己是鞋匠的兒子,並引以為榮

林肯不忘記自己是鞋匠的兒子,並引以為榮 

林肯是美國公認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當選總統那一刻,參議院議員都感到尷尬,因為他的父親是鞋匠。 

當時美國參議員大多出身望族,自認上流,未料到總統是卑微鞋匠的兒子。於是,林肯首度在參議院演說前,參議員計畫要羞辱他。 

在林肯站上演講台時,有一位態度傲慢的參議員站起來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所有參議員大笑起來,為自己不能打敗林肯而能羞辱他,開懷不已。 

林肯等到笑聲歇止,他說:「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過世了,我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做得那麼好。」參議院陷入一片靜默。 

林肯轉頭對傲慢的參議員說:「就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是我從小就跟隨父親學到做鞋子的藝術。」 

然後他對所有參議員說:「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儘可能幫忙,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我無法像他那麼偉大,他的手藝無人能比。」說到這裡,林肯流下眼淚,所有嘲笑聲化成讚歎的掌聲。 

林肯沒有成為偉大的鞋匠,但成為偉大的總統,他被認為最偉大的特質,正是永遠不忘記自己是鞋匠的兒子,並引以為榮。

………..

孔子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三人行,必有吾師。 

不要為明日自誇、因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要別人誇獎你、不可用口自誇.等外人稱讚你、不可用嘴自稱。(箴言27:1-2) 

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加福音14:11)

2021年9月9日 星期四

遺愛與遺憾

遺愛與遺憾 2021/9/9 

前言本文重點摘自 陳郁敏遺愛與遺憾:離開這世界後,你留下的是什麼? 

離開這世界後,你留下的是什麼?遺產,大家都要。遺物,不一定要。遺愛,取決於生前的愛。遺憾,活著時有勇氣面對,就不會有遺憾。 

89歲的父親去年過世,母親今年84歲,身體還算健康。但我必須正視有一天媽媽也會離開,而我不希望她帶著遺憾離開世界。 

當我提出「人生最後功課計畫」(寫信給親愛的人)想法時, 媽媽第一個反應是「感覺好像我很快要走了?」後來她想通了,就全心全意的投入在這件事上。 

人生最後一封信,寫給親愛的人,就是坦誠表達對他們的愛、感謝和道別,但怎麼做卻很少人討論。我用收信人的角度來思考,希望媽媽的信這樣寫: 

1.讓我知道,媽媽欣賞我的哪些優點和成就,而且讓她感到驕傲和欣慰的。 

2.讓我知道,我們相處的哪些時刻,是她最珍惜的回憶。 

3.如果有些事情一直耿耿於懷,可能是無心傷害過別人的愧疚或是曾被人傷害過,這是道歉和原諒的時刻。寫一封信、簡訊或用手機錄一段影片就是放下的最好方法,只有如此彼此才能釋懷。 

4.平時無法表達的愛意和感恩,勇敢的說出來。 

5.哪些事是她想做卻沒有、該做而沒做的?如有遺憾,把它化為生命的課題來勉勵我們。 

6.對人生的美好回憶,我真心希望讀到從媽媽的角度述說她一生的美好。 

幫媽媽做完功課,我終於了解為何要正視遺愛。我發現也是我現在的功課。活著時勇敢面對,離開時就不會有遺憾。遺愛的目的不是讓別人如何懷念你,而是生命傳承,讓活著的人更有力量活出自己的生命。 

後記立遺囑也是盤點珍貴財富留給信賴的人,愈早交代清楚比較輕鬆,像在海邊看落日晚霞的悲喜交集。這份遺囑可隨著歲月修改,每次寫都讓人更珍惜每一天與身邊的人。法定遺囑有自書、代筆及公證,自書不需公證人,用毛筆或原子筆親手寫,並親筆簽名(可驗筆跡),註明年月日,就具效力。

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王爾德《忠誠的朋友》

王爾德忠誠的朋友2021/9/8 

王爾德的忠誠的朋友故事裡,磨坊主人和小漢斯彼此認為是忠誠的朋友。磨坊主人口中不時強調真正的朋友應共享一切善良的小漢斯為此無私付出,卻沒得到回報,最終磨坊主人騙取小漢斯的信任,並取走他的一切,包括生命。 

王爾德巧用故事,諷刺在現實生活中滿口仁義道德的朋友,好像很高尚,其實利用友情達到自己的目的。王爾德曾說他寫的是成人的童話,以下影音是唸給兒童聽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Nodo98d-z8 

磨坊主人常對妻子說:我想,人在困難的時候,應該讓他們獨處一會,最好不要讓外人打攪他們。其實是他很自私,從不關心朋友。而磨坊主人的太太崇拜她的先生,認為他是世界最忠誠、最善良、最聰明的人,因此教導她很多事情。很像一對驚世夫妻。 

你可能問,現代人有這麼笨嗎?有,當這種人的粉絲!在台灣,有人當壞人、騙子、笨蛋白痴,壞人吃肉,騙子喝湯,笨蛋舔味道,白痴替人洗碗筷。白痴就是被圈粉的人。 

我們都在陰溝裏,但有些人仰望星空。~奧斯卡.王爾德

2021年9月7日 星期二

清 王慕蘭《外山竹月》

 北師美術館展覽:《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2021/09/07 

台灣工藝之父顏水龍、極簡主義大師林壽宇、當代藝術家林明弘,這三位出生於190319331964年,究竟有何共通性?貫穿他們作品中的物,是展牆架構、展品、商品、或是藝術品?以台灣花布及關係美學躍上世界舞台的藝術家林明弘,如何用〈展位〉在空間中彼此對話? 

展期|2021.04.242021.09.05

地點|MoNTUE北師美術館 

臺灣是全球前三大產竹地區,竹加工技術產業更是引領世界,賞竹不違和,尤其是不可居無竹,無竹令人俗,士俗不可醫。顏水龍的竹藝作品沒量產,有興趣,可以閱讀這首詩,想想可以怎樣發揚光大? 

王慕蘭《外山竹月》 

詩作待到深山月上時,娟娟翠竹倍生姿。空明一片高難掇,寒碧千竿俗可醫。 

賞析詩的意境描述在深山看到月光穿透竹林的氛圍與竹跡。在深山月兒升起之時,月光灑落在娟娟美麗的碧綠翠竹,這時姿態柔美萬千;翠竹高聳,難以摘取,碧綠千尺的竿影,可醫治我的俗氣啊 




2021年9月2日 星期四

真相需時間證明

真相需時間證明 2021/9/2 

世界充滿已知的未知」及「未知的未知」,許多事件真偽,當下沒有答案,但時間久了,經常可以驗證出結論。 

世事分兩種,一種能立即明白,一種好久才能明白,需要時間體會,所以面對無明,真理無法越辯越明,過度爭辯無益,就安靜等待時間證明。 

房地合一稅2.07 月上路時,被批一無用處。現在證明,上半年每月平均 6491 件交易適用房地合一稅,7 月降至 3835 件,減幅 4 成,顯示打擊短線成效顯現。 

房價問題無法單靠合一稅解決,地方政府對多房者實施更高的差別稅率很重要。但地方政府擔心選票,不會照財政部建議執行,所以要等待民眾覺醒,時間才能證明。 

等待時間證明,疫苗也適用。高端莫德納Novavax的技術都來自美國國衛院,台灣可以炒得滿天風雲,標籤也可造謠,創造國仇家恨,進而無明攻擊。但國產疫苗之路,真相越來越明。(哪天台灣缺疫苗,只剩高端,那些人也要記得大聲說寧死不打) 

嚴重不良事件總計2856

AZ2164件(每十萬人33人)

莫德納633件(每十萬人17人)

高端29件(每十萬人4.5人) 

死亡人數總計685

AZ550件(每十萬人8.4人)

莫德納129件(每十萬人3.4人)

高端6件(每十萬人0.9人) 

有效性

目前新冠疫苗都跳過正常期程,每個人都是「白老鼠」。你可說,4萬人實驗比4千人可靠,但高端的中和抗體比AZ高幾倍,一切是推估。既是推估,怎麼打是個人風險抉擇,也就是5C (ConfidenceComplacencyConvenience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Calculation) 

疫苗民族主義

BNT疫苗提早抵台可知,台灣沒有疫苗民族主義,在搞的是不肯讓BNT在中國上市阻擾台灣取得疫苗的中共。 

戰略物資

疫苗是公衛武器最鋒利的箭,如何瞄準,決定未來。國家危難之際,正副總統基於鼓勵國人信心儲備戰略物資,充作高端白老鼠,原是領導人該為之事,理所當然。但有些人就是為了個別利益,上綱到黨同伐異,完全沒有國家意識。

真相需時間證明(2) 2021/9/6 

越南去年疫情是模範生,今年 5 月上旬疫情爆發,緊急大量訂購疫苗。幾個月過去了,越南現在一天確診人數 1 萬多人,累積確診 4 7萬人,死亡 1.1 人。 

當時台灣立委說好想學越南,一堆人說要升 4 級封城,一堆人(國民黨、趙少康)說撤換只會報數字的指揮官,文茜世界週報說蔡政府不懂謙卑。

時間證明陳時中團隊有一套,至少把疫情壓下來了。他們認錯了嗎 那些罵陳時中的人,才是目光如豆,跟傻瓜一樣。不是說要有世界觀?他們的世界觀應該是文茜世界週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