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6日 星期五

老子之道的涵義與生活運用


老子之道的涵義與生活運用

所有的一切都有原理,原理歸納就是「道」。所以我們講道理、道路、道義,沒有道不必講理,沒有道不必走路,沒有道不必講義氣,一切以「道」作為基礎。「道」是原則中的總原則,是方法中的總方法,是一切「理」的總根基。因此有了化學、物理學….等等學問

老子認為「道」是奧秘的,比天地還早出現,獨立於天地之外,是萬物的起源,永遠不止。但老子並沒有說出奧秘之「道」的起源,若從西方信仰角度,「道」是上帝的「話語」,是生命的源頭(上帝)以真理講出來的話。

老子稱「道」是「常道」,但不是人的頭腦想出來的那樣,本質不應「人言言殊」,但他說道法自然」,「道」的內涵不是恆常不變,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因此,道可道,非常道,一個道理如果把它當做一個道理來描述運用,這個道理就不是能永久適用的道理。

在生活運用上,老子告訴我們,要懂得變通,不要執著於永久適用的道理(答案)。例如,投資理財需考量個人的資源負債理財目的目標風險偏好理解投資標的程度資金運用時間點」,才能合理定案,而不是每個人都適用一種標準答案。或者,管理學的「權變理論」指出,每個組織具有不同的形態,面對不同的情境(時機及條件),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

其實情境不同,做法不同,道理小學生都懂,不值得大書特書。道,難在於個人在變動的環境中,不願意接受自認不幸的遭遇,然後怨己怨人怨天怨地,「執著」帶著痛苦度過一生。道,也告訴我們,未了解「人事時地物」的實況,不要用自以為是的標準答案論斷。沒有瞭解就不要論斷,不然很可能是草率妄斷、沒有愛心、沒有必要存心不良或是無限上綱。

所以要怎麼辦呢?我的粗淺認知是,「道」,隱含兩個幸福的祕訣:學習智慧分辨甚麼是「真理(不變)」,甚麼是「道理(可變)」?也能分辨甚麼是可以改變的道理,甚麼不是,正如《寧靜的禱告詞》說:「神啊,賜我寧靜,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一切;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一切;並賜我智慧,去分辨兩者的不同。」

真理與道理的差別何在?在我看來,老子之「道」並未區分真理與道理。真理與道理都源於「道」,但屬性不同,前者偏於不變的道,是「真理之道」;後者偏於可變的理,是「道理之道」。例如,「人終須一死」是不變的「真理之道」,「死的時間」視狀況而定,是可變的,是「道理之道」,但也受到「真理之道」的約束。所以有人說,惡有惡報,只是時機未到,但時機終究受到惡有惡報的制約。(eato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