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 星期一

「學而時習之」與「道可道」的關係

學而時習之道可道的關係

孔子與老子的學說不同,前者強調入世,後者出世,但兩者論點還是有交集。例如,老子說他有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孔子講「仁為禮之本;禮,與其奢也,寧儉」。

此外,在我看來,孔子在《論語》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老子在《道德經》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兩句話也有關聯。

為闡述關聯,必須先做白話翻譯。然而古文屬文言文,且用字精簡,外界可能有不同解讀,所以白話盡量合理,但仍需視為一種操作性定義,因為是否符合作者原意,不在本文考量之列。

先定義「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指學習者應經常演練、實踐所學,藉此驗證與豐富對真理(道理)的領悟,並施展才學,從而實現自身價值、理想與抱負。這種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是一種境界上的提升,只有學到的能用上,才能展現學習的價值與體驗成就感。若是如此,這樣能不快樂嗎?

接著定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指道理如果可以具體當做一個道理來描述運用,這個道理就不是能永久適用的道理;名字如果可以具體當做一個名字使用,這個名字也不是能永久適用的名字。任何具體的道理或名字都有其特定適用的時機、條件,隨著時空的演變,行之有年的道已非今日適用的道,使用已久的名也不再是現在適用的名()

註:《道德經》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可強化「道可道」的含意。這句話說,人依據地形地貌的變化遷徙,地形地貌依據天候的冷暖乾溼而改變,天候依據常道而變化,而常道依據大自然而變化。因此沒有恆常之道,沒有永久適用的道理。這如同管理學上的「權變理論」(contingency perspective),又稱情境取向(situational approach),是指每個組織具有不同的形態,面對不同的情境(時機及條件),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與策略。也因此每個人的投資理財方式都不同,至少需考量個人的資源與負債理財目標風險偏好投資標的之理解程度資金運用的時間點」,才能合理定案。


再來討論兩者的關聯。試想,學習者想得到學習的樂趣,就必須透過實踐所學,藉此驗證與豐富對真理(道理)的領悟,而這種驗證與領悟,就是在辨證不同情境下的道理(常道),唯有明白當下的常道,才可能藉著施展所學,實現自身的價值、理想與抱負。綜上,兩者確有關聯。(eaton)

後記1:最近PayPal 創辦人 Peter Thiel 在一場演講提到,要FBI、中情局問Google,有多少外國間諜滲透到Google的人工智慧曼哈頓計劃?他除了談科技公司,也談到自由貿易、戰爭、大學教育。

他說,大學學貸是一個無法維持的泡沫,從2000年的三千億美元,到今天的1.6兆美元,如果個人滿65歲還有學貸,政府可以扣年金。他非常有信心,這泡沫一定會破,撐不了再一個十年。一大堆名校說自己是在推進科學,但其實一點都沒有,比高科技創新還糟。他提議對一千名的學校作犯罪調查,好停止這個學貸騙局。

不管Peter Thiel講的是否為真,他對高等教育的看法,算是敲了鳴鐘。究竟高等教育除了給僱主一個「訊號」外,對學生的助益是什麼?

我聽一位右派的教授說,大學教育的很大一部份,應該在於培養學生生產、創作的能力,就是能用雙手和頭腦創作東西給社會增加價值,提升人類福祉。如果一個科系不能找到一個和現實相結合,可以讓學生雙手弄髒的project,也許這些課目只適合當通識,不適合當主修。

商學系可以實際經營小企業,會計系可以幫人報稅,經濟系可以跑模型做預測,文學、歷史可以實際創作、寫書,藝術音樂要有創作。科學系該實際設計實驗,回答真實的科學問題。以實作project為主的大學教育,才不會養出眼高手低、學用不合的現代公民。

聽說史丹佛有個課,一學期只做一件事,讓學生從無到有,例如,製造出一台腳踏車。製作腳踏車可以了解很多物理、機械、工工、電腦的原理,甚至可以了解一點商業運作,也許每個理工科學生都要修這種課。最近有個傢伙(EE電機系),從無到有,做了一隻智慧型手錶,還將步驟一一說出,這很適合成為大學教育的一部份。

連結:https://imgur.com/gallery/FSBwD3g?fbclid=IwAR3Ej122mFC0Opuqu-DeM-P5mhg4aR0ydx_ymyEP1EHHXJDYNWvtP5-3GFc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