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dero】如何讓「讀書」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能成為生活中的樂趣?從選書、讀書、筆記講起…
文/Paul
有些人熱愛閱讀,想博覽群書,但往往讀了一些就放棄了,最後只能感到可惜,這篇文章就是寫給那些熱愛閱讀,又想學習讀書方法讓自己不會後悔在知識的追求慢了腳步的人的。
今日為何還要讀書?
「書是什麼?」是一個難回答的問題,在還沒有電子化的世界裡,我們可以透過出版流程、剪裁、寫作的週期(日報是一天,週刊是一週,書的話則不一定)來去猜想一堆紙訂在一起是不是「書」,也能跟工作手冊、報告自然而然的區隔開來。但在網路與軟體把能提供我們閱讀體驗的東西都搬到了電子裝置上,到底什麼是「書」?這已經變成了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今天恐怕無力解決。
先前分享過「如何一小時閱讀四十篇網路文章」,約一年前,在大量閱讀網路上的內容一陣子之後,我回頭開始看起書來。為什麼?因為傳統觀念裡的「書」,仍提供了網路文章比較難有的優勢:脈絡。網路文章的好處就是破碎化,比如我這篇文章,我不可能先把「書」是什麼交代的清清楚楚,也很難完整的講完寫作東西,一篇文章能漂亮的處理一個題目就了不起了。書的優勢就是能夠有脈絡的把一系列相關的概念講的清清楚楚。而正是網路上比較難找到、網路原生的作者比較少在意的一件事情。
比如我最近就一口氣讀了IDEO的CEO,Tim Brown的「設計思考改造世界」、Donald Norman的「好設計不簡單(Living with complexity)」。我可以在設計相關的網站上看到跟設計思考有關的文章(比如ㄇㄞˋ點子),也可以在TED上面看到相關的演講,但是對於一個入門者來說,我並不知道如何循序漸近、一層一層的去學習「設計思考」這個概念。書提供了我脈絡,一次看多本書,我可以從不同的脈絡去挖掘一個完整的概念。(網路上的內容裡,擁有最完整的脈絡的,我看過是連載小說、少部網站的系列文章跟簡稱為MOOC開放課程)
我們倒不是一味的要求破碎化、零零散散的資訊。一樣是網路,為了不同的目的,會有不同的需求,我最近在幫現在工作的綠色企業寫一篇「達富爾與氣候變遷」相關的文章,我是在紀登斯的「氣候變遷政治學」找到這題目的線索的,但是網路上的相關內容有限,許多都是從西方外電的角度切入,而且報導的內容都零零碎碎,許多資料也前後矛盾,反倒是聯合國的報告給我一個全面的角度去想這個題目。就算是網路閱讀,也需要脈絡,但在我們重視這件事之前,這個需求仍由書(或是直接轉成軟體變成電子書)來滿足。
既然書在仍然是這麼重要,但之前又有文化部統計國人一年平均只閱讀兩本書。儘管我對於該統計的方法論與精確性存疑,但假設這個數字為真的話,那代表是什麼意義?我觀察我身邊的人,大致分成三種人:本來就愛看書的人,能夠看花比較太多力氣的網路文章或簡單書本的人,以及不看書的人。不看書的人在找到動機之前恐怕不會看書,然而有些人是熱愛閱讀,卻尋不得門路,無法長期的大量閱讀。
我自己…?
很多人知道我讀書多,也愛想,也樂愛寫,但其實到三年前,我都苦於自己坐不住、氣不長,常常一些書翻了翻就讀不下去,落得與封面相看兩不厭,有書而讀不下的苦對我是常態,相信也是許多朋友常遇見的事。我也是直到三年前摸索到方法,才能開始閱讀這一樂去的大門。
我們可以如何打開閱讀的大門?
我把這三年來的摸索,簡化為三個概念,應該都夠簡單傳達我的想法:選書、讀書、筆記。
1.選書
讀書不難,選書難。我們買書多半是臨時起意的消費,有賴於書店的陳列、擺設與氣氛,有賴網路上的推薦。大部份的人都注重其他消費的品味:衣服、車、房子。但是選書本身極需要品味,因為開玩笑來說,一個人是由兩種東西組成的:他吃什麼決定他的身體如何、他讀什麼決定他的心靈如何。
—-有策略的選書
有策略的選書有賴於「推薦者」與「經典」。
推薦者可能是老師、你喜歡看的網站(我知道Wondero某方面扮演這個角色,所以推薦的書都很小心翼翼)、你某個領域的朋友。
舉例來說,我先前修過一堂近代中國史的課,教授是我見過最博學的人,因著他,我買了許多歷史跟社會學的著作,我對於被稱為「社會學三大家」的韋伯、涂爾幹跟馬克思也是從那時候開始關注的,而之後又修過荀子哲學與先秦哲學,也讀了錢穆、勞思光、馮友蘭、胡適等人的著作,同時佐以薩伊德等反思西方文化、還有尼爾佛格森等偏西方中心論的著作,一本接著一本,以前對於臺灣等東亞國家的某些現象,我可能會說:「儒家禍國!」但今天我卻會去反問:我指涉的是什麼問題?我提出的問題的原因又是指涉哪個概念?透過之前系列的閱讀這些經典,去「熬煮」這些疑問,我對於東西方文化的異同,總算有了自己的脈絡與觀點。
另一個例子,則是一個經濟學上造詣頗豐的朋友,覺得我寫經濟學相關的文章上的洞見不夠深入,於是推薦我讀了張五常的「經濟解釋」,因為經濟學上我算半個本科生(雙主修但不打算修完),四卷讀起來不吃力,讀完之後也開始懂得去找些好的論文來看,也回來去看了Fisher、凱因斯、熊彼得當年的作品。
這些無非是「某個推薦者」然後我才懂得循線一步步去「追」,所以無論是網路課程、好朋友等,都是能幫助策略選書的好幫助。
—-臨時選書
無論是買書還是到圖書館,很多時候想挑一本書,是當下才有念頭的,這時候要避免的是「雷書」,就是買到地雷。去年扣掉學業與工作需要的書本、雜誌跟手冊,大約買了一百二三十餘本的書,雷書約十本,這十本多半是偏屬輕薄、內容太過膚淺,又或是某個人寫別人的事情的書,也就是Outsider去寫Insider的書,時常簡單一看就會發現是胡說。但當下不知道那根筋不對,竟然買回家了。之後選書時,都會問自己:如果一定要少帶一本回家,要放掉哪一本?一定要帶一本回家,要選哪一本?
2.讀書
對我來說,讀書曾是一件苦差事,其原因,今天的我們誘惑多,同時想做很多事,但讀書需要專心,我們卻常看一看就疲乏了,我們閱讀的習慣的確越來越破碎化,儘管我們仍然需要完整的脈絡。
我個人以前常不爭氣,很多想讀的書,卻讀不下去,總覺得氣餒,身邊有些朋友看書快、想得快、又坐得住,這些特質我本來都沒有,我對網路習慣的早,已經很習慣訊息肢離破碎的閱讀。
書要看得多,我的小建議是一次要看多本,但要先擬一下計劃,比如某個主題(比如我這三個月就是要涉獵社會學跟設計思考)。
讀書的時候像玩遊戲,一本一天看一到兩章,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跟負擔,看到閱讀的邊際用值為負(你再多看一頁會想吐),就換一本,切換脈絡、觀點跟主題會帶來新鮮感,閱讀的邊際用值會再度上升,重覆。我一天晨讀、睡前讀、帶一本在通車讀,這樣可以涉獵六本書,最保守估計,大約兩個禮拜,六本書就可以看完一遍,如活勤勞一點,想要同時讀得多又深,筆記也是有機會可以順便做完的。
要提醒的是,這樣的閱讀方法不適合讀小說類跟故事類,像浸淫在想像空間的時候,還是挺適合一口氣唸到脖子僵硬(誤),如果隔太久,或一次唸太多故事類的作品,容易會有世界觀錯亂或生疏的問題。
3.筆記
書看得多仰賴上面提的「讀書法」,但要讀得深,則依賴「筆記」了。
筆記的部份最需要勤勞了。我讀書的習慣多半是一本書略讀完一遍,抓完通篇脈絡之後,會開始回頭精讀,而且也大概知道要在哪些地方做筆記。
而筆記一開始關乎讀書的策略,這部份相當推薦「杜拉克超強學習法」這本書,這本書是少數非杜拉克本人寫作、跟杜拉克有關,而我覺得值得唸的,其中的概念,以舉例來說容易明白:
假如我想要學習「產品設計」,以一年為期,我可能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去進行,比如說產品、管理、設計、行銷,每個領域花三個月,並且選讀相關領域的書十數本之後,用簡報或筆記把這些不同本書「統整」起來,分別統整四次以後,最後再對「產品設計」的領域做一次統整。
筆記的好處有三個:
容易記住、事後容易搜尋、容易應用。這部份就不花篇幅解釋了,做過筆記一次就被懂。而筆記並非抄,而是「用自己的話」說一遍,自己想過的東西才是自己,是筆記的大原則。
至於筆記的應用軟體、筆記法,在其他的內容網站裡應該容易找到,這裡也不提了。
值得一題的是:該不該把書買下來?買下來的好處便是可以在上面做自己的筆記。我時常會在閱讀某本書的時候,直接在上面做筆記,順便把自己靈光一閃的想法寫下來。借來的書也可以,只是還要再準備一套管理不同份筆記的方法,有些人覺得麻煩就是了。
最後,希望你能夠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分享給更多想看書但還找不到方法的人,並且馬上開始擬定計劃、嘗試,習慣的培養在初期是需要花點苦心的,培養閱讀的習慣,不斷的讓自己成長,我相信大家都會喜歡這種感覺的。
延伸閱讀:
讀書的四個目的
用三舊一新讓每天都進步一點點
如果你對Wondero有興趣,請到我們的粉絲專頁按讚>>>>Wondero
如果你是出版社,想尋找跟書籍有關的合作,請e-mail到 rainchamber@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