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春不能唸EMBA:誰在叫大象去爬樹?
「吳寶春為了申請EMBA,北起政大、南到中山大學,全台灣繞一圈,卻找不到大學受理申請,因為學歷不符,所幸新加坡大學不但破例接受,還專程請考官飛來台灣面試。」—-新聞:吳寶春申請台灣EMBA被拒 新加坡大學特聘考官來台面試
針對這事件,許多人對吳寶春有三大批評: 一、學歷迷思二、國中畢業直接唸EMBA,不按部就班,不腳踏實地三、沒資格破格 以下針對這三個批評,有些想法。 第一個,是學歷迷思。 不少認同吳寶春的人認為,吳寶春已經是個「企業家」了,何必還要那張紙呢?首先必須理解的是,EMBA真正的用途不是那張紙。如果有認識的人在EMBA,大概就會知道EMBA三大功用分別是「系統化整合經驗」、「指導者」、「同學」。吳寶春的說法:「我沒有陷入學歷迷思!」吳寶春20日強調,雖然擁有麵包專業,但專業仍須與知識結合,若不會管理,就無法更上層樓。出處:我沒有陷入學歷迷思! 吳寶春盼學管理彌補不足
批評吳寶春是「學歷迷思」的人,或許忘記了,在這張紙背後,重點可以是「分數」,也可以是「經驗」,臺灣人尤其明白,一樣的一張紙,意義大不同。有人可以高分畢業,卻沒學到東西,但也有人收獲滿滿,卻成績不是那麼好看,學歷只是那一張紙,有兩種重要性:一是優秀的訊號,二是貨真價實的經驗,這剛好是教育理論裡面的兩大流派:Signaling theory跟Human capital theory的差別。前者認為,「升學」這件事的意思是一種「成功」的訊號,好比很多阿嬤一聽到隔壁小孩是「哈佛」畢業的,一定是個很厲害的小孩,先不論那個「哈佛」畢業生學了什麼,名校的光環就足夠他得到大家的信任。然而,後者的理論認為,「升學」的意義是讓學習者在過程當中,可以累積實用的知識,是這些「知識」給予他成功的機會,而非是「學歷」給他成功的機會。(舉例來說,在Mankiw的經濟學原理裡提到,美國人只要能多升學一年,或因為知識的提升而升入增加10%)
而吳寶春是個「創業者」,而非是個「受僱者」,實在是沒什麼為了必要因為「好看」而去追求那張紙。
舉例來說,假如我今天在畢業的前一天輟學,我沒有那張紙,卻累積了足夠的知識,輟學的我去外面找工作,大概會被修理得很慘,公司在刷審查資料的時候,軟體就會先從學歷開始刷,而我沒有「學歷」,所以先不論能力如何,我一定會被刷掉。但如果我原本就像吳寶春一樣有自己的事業要做,根本沒有這個要因為「學歷」給人看臉色的機會。這樣推論,吳寶春實在是沒什麼追求「學歷」的動機。對他而言,把申請EMBA視為一種人力資本的提升管道,是否比較合情合理一點?
第二個,不按部就班。 剛剛有提到EMBA三大重要性:「系統化整合經驗」、「指導者」、「同學」。實戰派出身的杜拉克曾說過,除非是「為了執行」,不然管理學只是空談,而這也是很多管理背景的學生心知肚明的事,所以商學院的學生多半提早尋找實習機會。EMBA本來設立的目的,就是讓富有工作經驗的人,得以在這裡整合過去的經驗,得到指導者先進的理論,跟同學的交流,讓功力再度提升。(以遊戲的術語來講,就是這裡是讓你二轉的地方,二轉的方法有很多種,也不一定要在EMBA,但這是一個常見的選擇。)
有人提到,應該先把高中的基礎知識學好,再談升學吧。—完全搞錯了方向。EMBA目的就是讓商業相關的工作者「二轉」,如果吳寶春的等級早已到達99,遠超過二轉的門檻,為什麼還要回新手區打死二十隻波利?只是因為他沒有完成「新手任務」?這是什麼詭異而變態的遊戲?如果線上遊戲這樣設計,很多人乾脆換一款遊戲玩吧!
按部就班的意思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在第一張地圖打死20隻波利,第二張地圖打死15隻毛蟲,第三張、第四張….直到第五十張,得按圖索驥練到九十九等,才能轉職?但是真實的人生中,地圖有很多張,因為某個自己辛苦練到99的人,只因為他的第一張地圖不是打波利,而是作麵包,他就要被認為是「不按部就班」嗎?
原因很簡單,只是因為他不是依照「主流」練功方法嘛。來想一下,臺灣不是「主流」練法練功功起家的有誰?王永慶、郭台銘…美國呢?Jobs跟Bill Gates…有人敢說他們不是「高等」玩家嗎?
第三個:沒資格 必須先跟大家說,大家有點誤解「不公平」這件事了。以前的「科舉」是個很「公平」的玩意,那是屬於「工業化」之前的產物,在工業化之前,中國社會階層分成了兩套體系,一邊是「天子」皇家,另一邊則是「士農工商」(請參考徐中約的中國近代史),而「士」是介於天子與「士農工商」之間的「特別階級」,可以擁有「權力」,而科舉是讓「農工商」有機會「社會流動」,得以進到中央的權力階級當中。 而這套方法後來被很多國家師法,成為了建立文官體制的好方法。 而臺灣的現在這套,則是另一回事。在「教室系統」中有提到,現代教育是以「國家」在資本主義競爭結構的「競爭力」為出發點的,社會的階級在臺灣也不再是「士農工商」,而是「資本家」、「中產階級」等,所以我們很強調「競爭力」,國家設計了一套「練功地圖」來讓大家升等,而各個教育機構依照這樣的邏輯,便設立了很多的章程來去管理這樣的系統。 這樣的系統是怎麼來的?為了什麼而存在的?在制度僵化之前,他的目的是什麼?唯有瞭解這個,才能明白這個東西。講個歷史人物的故事。 當初「嚴復」(寫出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那位)在去英國學習「海軍」的時候,不愛上海軍的主修,常常去旁聽社會科學,好比經濟學、哲學、歷史等,他便發現了一件可怕的事情,而回中國之後的寫作,也多半在回應這個問題。
他發現了「西方」在當時能夠快速進步,而在許多方面快速超越中國的原因,這個原因直到今日,都讓西方人感到驕傲的。這原因是什麼呢?就就是這個「精神」:「在我們的「文明」之國內,可以激發每一個人的個人潛力,而國家也能夠把個人的潛力,轉化成國家進步的動力。」而這也是不少西方朋友直到今天也常拿來說嘴的東西,而我們難以回應的話題:「為什麼林書豪不是在臺灣發跡?」、「為什麼同樣的人才到了我的國家就比在你們當地混得好」(當然不完全因為如此,這背後有很多複雜的原因。)
而嚴復回國之後,便於「天演論」一書中提到「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這樣「適者生存」的論述,震驚知識份子—-適者生存在中華文化圈廣為流傳的意義,並不在於現在大家以為的「這社會很合理的就是有權有勢的人說話最大聲」,而是讓人去思考「國家體制是否不夠進步」的意思,因為不夠進步的國家,嚴復在這本加了很多個人意見的翻譯作品裡,指出了他的看法:「無論中國是否曾有多大的榮光,若不能夠去激發國人之潛力,國家之進步,就會被淘汰,這是自然的法則。」
被影響的知識份子,好比後來的改革大將「梁啟超」曾寫道:「蓋生存競爭,天下萬物之公理也。既競爭則優者必勝,劣者必敗,此又有生以來不可避免之公例也。」
於是,這些知識份子在中國,開始推動器物、制度以及文化面的改革,來因應李鴻章說過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目的是為了「進步」。進步是為了國家的生存。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了,好比廢科舉,立現代教育制度,以回應「國家進步」所需要的「競爭力」。這樣的教育制度,後來隨著民國政府來台,成為臺灣近代教育的基本樣子,之後一一疊上去的教育改革,早期以政治目的為出發(如國語教育),後期以加強臺灣經濟發展(如開始補助科學研究等等)為出發,但立意都沒有太大差別。 好了,以上的歷史可以全都忘掉,只要記得一件事:現代的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進步」,進步的方法就是「激發每個人的潛力,發光發熱,國家再透過這些光與熱不斷進步」。這也是當初的知識份子,拚了命廢「科舉」立「現代教育」的目的,用來回應快速改變的世界。
那麼,臺灣現在的「現代教育」,是否有記得這樣的初衷?這樣的目的?吳寶春這樣的事件,臺灣的教育體系,回應了快速改變的世界沒有?吳寶春在這樣的大前提之下,有沒有『資格』接受「現代教育」的一部份「EMBA」?
結論很簡單,國家要進步,就要達到「激發每個人潛力」的任務:讓大象去走牠的路,猴子去爬牠的樹,魚去游牠的泳,而不是為了「資格」,讓大象跟魚都去爬樹。當然,這是個夢想,所有國家教育制度的終極夢想,現實總是很多困難,在現實面前,這個偉大的教育之夢總需要妥協—
但我們是否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妥協著?現在,是誰在叫大象去爬樹?文:Paul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來Wondero上按讚:Wondero
延伸閱讀:
外包的悲劇:當我們把除了分數跟升學的事情都外包了出去教育是沒有牆的,教室才有。
為什麼我們這麼重視「分數」跟「學歷」甚至是「履歷」?為什麼有時候這些會淪為「垃圾指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