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2)

 悲天憫人的一面 

若沒意外,下周一台北股市,台積電都會跌停板。只要沒融資,有資產配置,長期投資最終還會賺的。 

美國關稅行動的原因很多,許多專家們猜不出川普要什麼,卻講民粹,還講一大堆無關宏旨之事,當然眼鏡落了一地。 

股市震盪下跌,川普不為之所動,別在意噪音,看看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態度,也許就會明白。貝森特說的金融災難,應是20年代的大蕭條,結果人人有份,包括富人。第三篇再補述。

……..

貝森特表示,美國正走向一場金融災難,川普政府試圖幫助深陷債務危機的美國人。我對當今市場的表現不滿意,但股票在家庭中的分配美國最富有的 10% 的人擁有 88% 的股票。接下來的 40% 擁有 12% 

底層50%的人負債累累。他們有信用卡帳單,他們租房,他們有汽車貸款。我不認為處於底部50%的美國人是失敗者,只是現有制度對他們不起作用。我認為他們是成功者,只是這個制度不好。我們要修正這個制度。 

他們想要一份好工作。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比自己過得更好。他們想擁有自己的住房。他們想償還掉自己的債務。這並不難。我認為我們可以在四年裡做到這些。我們必須給他們一些幫助。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林懷民:安靜的房子,養複雜的靈魂

 林懷民:安靜的房子,養複雜的靈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BKsU2y-Qlk

……..

紅磚、白牆與木頭構成的「培桂堂」,是林懷民祖厝與林開泰診所舊宅。這間簡樸老宅豐富的藏書與靜謐氛圍,影響他的文學與美學養成。

林家秉持「公爾忘私」,將祖宅捐為古蹟。整理過程中,林懷民重新理解這棟房子的情感重量。如今,它靜靜敞開,等待新的故事誕生。

後記:這段故事可引申對「家庭、教育、敬虔與奉獻」價值的實踐:

第一,傳承與根源。林懷民不長住祖厝,卻深受祖輩文化與價值觀影響,這可視為對祖先的尊重與承傳。《出埃及記》20:12 說:「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的地上得以長久。」

第二,智慧的根源。林懷民童年時廣泛閱讀,看不懂也願意閱讀,這種追求知識的心態,與「尋求智慧如尋寶藏」呼應。《箴言》4:7:「智慧為首,所以要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內必得聰明。」

第三,安靜與默想。這棟房子帶來靜謐、「坐著、想、感覺」氛圍,這樣的空間提醒人尋回內在的平靜與靈性連結。《詩篇》46:10:「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

第四,捨己與公益。以「公爾忘私」為家訓。將祖厝捐出,是服事大眾、榮神益人的表現。《馬太福音》20:26:「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

後記:想想不安,還是要平衡報導。林懷民的父親留下暗黑記錄,當然也可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林金生是日本東京帝大法學部畢業,二戰後曾擔任官派虎尾鎮長及雲林縣長,1951年參加地方自治選舉,回老家參選嘉義縣第一屆縣長當選。

林金生任內帶了縣府官員和部隊到達邦部落,把高一生鄉長的家團團包圍,並向眾人宣告並抹黑高一生貪汙+匪諜,隨即把高一生逮捕入獄。高一生於1954年槍決於安坑刑場。

林金生競選連任,自然失去嘉義人的支持,敗給違紀參選的李茂松。高一生的女兒高菊花度過悲慘人生。二二八故事/傳奇女伶高菊花 為救政治犯父親入歌壇成傳奇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2280302.aspx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清明反思

清明節,許多人前往墓園或靈骨塔,口中總念著:「希望祖先保佑子孫健康平安、學業有成。」有些人甚至多加一句:「祈求發大財。」 

既然我們對祖先滿懷敬意與期盼,為什麼在買房時,聽聞附近有墓園或靈骨塔,卻立刻退避三舍,視其為不祥之地? 

原因在於:我們不誠實,甚至戴著假面具。真正的反思充滿痛苦且需要誠實,必須在孤獨中,一點一滴撕下世界的偽裝,勇敢地與自己對話,直面內心,接受真相。而這些,不需要靠表面漂亮的文字。

自戀與愛自己

真正的自愛是健康的自我認識與尊重,讓個人能愛他人,並與世界建立真實聯繫。----弗洛姆《愛的藝術》

在現代社會,「愛自己」幾乎成為一種信仰,但我們可思考過:愛自己與自戀的界限在哪?T.S. 艾略特曾警告:「這世界上有一半的傷害,源於那些渴望感到自己重要的人。」

自戀是一種對內在空虛的補償,源於不安與匱乏。自戀者誇大自己的成就,以掩飾內心的不安全感,並將自我價值建立在外界的認可與讚美。他們習慣貶低他人來維持優越感,愛的只是自己塑造的形象,因而對批評產生強烈的憤怒與否認。

真正的愛自己,來自內在的穩定,無需證明,不依賴外界的肯定。它意味著誠實認識、欣賞並包容自己的優缺點,願意持續成長與面對挑戰,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而是出於對生活的熱愛與責任感。他們願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而非將問題歸咎於環境或他人,並且尊重別人。

真正的愛自己,帶來內在的自由,而自戀,讓人困在幻象的牢籠。愛自己讓人成長,而自戀讓人脆弱易碎。當我們能溫柔擁抱自己,勇敢成長,就能擺脫對外界認可的依賴,不再為證明自己而焦慮,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偽善與殉道

馬丁路德 初登法庭,他拘謹膽怯,經過一夜掙扎,選擇堅持信念不動搖,這種決心讓基督新教徒心跳加速。皇帝給他 24 小時考慮,那段時間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使他有勇氣在次日下午在控告者和法官面前,不再是結巴小修道士,而是自信的教會革命者。 

馬丁路德曾說:我站在這裡,別無選擇!他的勇氣並非與生俱來,他在沃爾姆斯的那一夜,是掙扎、權衡、恐懼的普通人。正是這份掙扎,賦予選擇的意義——選擇屈服或挺身而出,而他選擇後者。 

按傳統敘述,偉人被描繪成天生偉大、毫無畏懼。尼采曾說:「成為你自己。」真正的偉大不是天賦,而是選擇,在恐懼、猶豫與現實壓力下,仍然勇於選擇前行的人。 

後記一個人滿口仁義道德,是否真正發自內心?1.長時間觀察言行是否一致。偽裝難以持久,即使言辭動聽。2.在利害衝突或權力鬥爭時的表現。許多人平時和善,但在關鍵時刻顯露猙獰或不經意貪婪。3.是否高舉自己,追求個別利益。真正有道德的人,不會刻意塑造形象獲得尊敬。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稅率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稅率台灣32% 中國34%歐盟20%日本24%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4030016.aspx

…….

我:川普為減少貿易逆差、降低國內賦稅、製造業回流與減低國債,選定4月2日為美國「解放日」。藉著關稅,才有機會製造業回流,也才機會成就另三個目標,而富裕的美國,才可能續當世界警察。這是教科書沒寫的,以前都講最好零關稅(但沒寫誰買單)。

這是理解川普行動的根本。拜登最後1年歲入5兆美元,歲出7兆美元,目前政府負債36兆美元,不做改變,4年後含息約50兆美元,年利息支出將翻倍為2兆美元。

美國修復資產負債表勢在必行,川普沒有退路。美國以雙赤字供養全球繁榮的美好年代,一去不返,然後中國沒地方洗產地了。從歐盟經驗,如果美、加、墨共用美元,三國就不存在貿易赤字,全球化更徹底轉向北美內循環。

因此,如何與美國政經緊密結合,悠關國家生死,去美國投資是重要一步,就像當年企業拚價格去中國一樣。只能說,新興國家未來非常危險,不要隨便去那裡旅遊。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東京玫瑰

民雄國家廣播文物館收藏一張標註東京玫瑰」的女性照片。相較於真空管等硬體,帶有故事性的文物更能引起觀眾興趣。文物館應保存許多歷史文件,若能撰寫企劃案爭取經費,邀請專家整理,將使導覽內容更豐富有趣。 

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投入太平洋戰爭。東京放送局聘請滯留日本的日裔美籍女性廣播員,透過英語心理戰削弱敵軍鬥志,這些廣播員被稱為「東京玫瑰」。她們在美國出生,因各種原因前往日本,戰爭爆發後無法返美。 

二戰結束後,盟軍進駐日本,清查戰時協助日軍的美國公民,「東京玫瑰」被逮捕。其中,戶栗郁子主持「零號放送」,播放音樂,穿插軟性煽動言論,動搖美軍意志,被判十年徒刑,剝奪美國公民權,服刑六年後假釋。 

出獄二十年後,調查發現戶栗曾暗中幫助美軍戰俘,福特總統恢復其公民身份,晚年居於芝加哥。歐洲也有案例,數名在德國電台工作的美籍廣播員被盟軍逮捕,刑期從12年、30年到終身監禁。 

為敵宣傳不是言論自由。中國每天攻擊機構網站,製造假消息,派軍機繞台,派船割海纜,三不五時演習,宛如戰爭。跟中共站在一起,就是台灣和民主的敵人,即便你是院士教授、高中教師、作家,也不能違背常識。 

日本廣播電台設立初衷非為戰爭,而是傳遞正確資訊。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流言引發暴力事件,促使後藤新平創建東京放送局,推動多元節目,提升知識公平分配,促進民主社會形成,並派員至各地教授製作接收機,降低收聽門檻,因而被譽為「日本廣播之父」。 

後藤出任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期間,推動衛生和基礎建設,回日本後,致力於鐵路和交通網路發展。關東大地震後,臨危受命出任東京市長,規劃現代都市布局,如地鐵和寬闊幹道,並推動災害防治和城市韌性,對東京影響深遠。 

後藤職涯從醫學起步,將國家喻為有機體,重視公共衛生,推動自來水建設、下水道改善及建立防疫體系,在明治時期傳染病大爆發時展現其領導力。他以科學理性與人文關懷為基礎,展現長遠眼光與不畏艱難的執行力,是改革與實踐者的典範。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迎接人間四月天

印象派畫家標榜走到戶外,作品多與季節、景色相關,以田園與自然風光為題,因為唯有在春花、夏鳥、秋楓、冬雪之中,才能真切捕捉光的變化。他們堅信:四季更替、歲月變遷,是大自然最美妙的律動,人間美好,不枉此生。----四季之歌Four Seasons

鼓勵走到戶外,這是高雄印象派畫作展覽角落的話。竇加在年輕時視網膜病變,轉向線條較清楚的粉彩畫。雷諾瓦因關節炎手指蜷曲如爪,必須指頭夾住畫筆才能作畫。手術使馬諦斯無法站立,他轉向剪貼藝術,指示助理將彩紙貼在牆上較大畫紙上。

畫家經歷折磨,創作有很大突破,竇加的《藍色舞者》、雷諾瓦的《彈鋼琴的少女》、馬諦斯的《國王的悲哀》,因生命磨難與考驗,從軟弱病痛中淬鍊美麗畫作。

春花燦爛的日子,可聆聽莫札特第四十號交響曲,僅有兩首小調交響曲之一。舒伯特表示可聽見天使歌唱;舒曼形容樂章皆為寶藏,充滿古希臘典雅。莫札特樂曲樂觀明亮,但這首優美感傷,表達內心反抗的聲音。他正處於低潮。第一樂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9toSCf2ww

經過3百多年,它與貝多芬的《第5號交響曲》被視為演奏和灌錄次數最多的作品。特殊手法推動古典交響曲進入新領域,影響貝多芬等後世。很難想像,他的父親批評為何作品要如此前衛。

銀色旅程的喜樂處方簽

(1)銀色旅程的喜樂處方簽

許多長者常感嘆:「老了,沒用了。」但變老並不代表失去價值,反而是另一段學習與成長的旅程。雖然人生難免經歷疾病與衰老,但我們仍然可以選擇以正向的態度,充滿感恩與喜樂地度過每一天。

1. 學習優雅變老:衰老與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與其抗拒,不如坦然接受,學習如何優雅地變老。身體的不適雖然帶來挑戰,卻也是鍛鍊耐心與心境成長的機會。面對生命的變化,我們可以選擇用平靜與智慧去適應,而非被消極情緒吞噬。

2. 選擇正確的態度:年齡增長帶來的變化無可避免,但我們可以選擇用溫和、耐心和開放的心態去應對,而不是抱怨或固執己見。與時俱進、學習新知,能讓我們的晚年更加充實。保持一顆願意接受新事物的心,能讓人生持續充滿活力。

3. 找到自己的價值:即使體力逐漸下降,我們仍然可以發揮影響力,例如參與志工活動、關心親友或分享人生智慧。不需要過度勉強自己,但也不必覺得自己無足輕重。人生的價值不在於長壽,而在於內心的滿足與對他人的貢獻。

4. 活出喜樂與希望:長壽若沒有希望與快樂,並不算真正的福氣。我們可以選擇用感恩的心迎接每一天,專注於當下的美好,並珍惜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當我們以正向的態度面對人生,這份喜樂將成為最好的良藥,陪伴我們走完銀色旅程。

........

給信徒

年長者常感嘆:「老了,沒用了。」變老並不意味著無用,反而是學習與成長的旅程。神未曾應許我們一生無病無憂,即便面對疾病與衰老,仍可存著感恩,喜樂度日。

1.學習優雅變老:死亡無法避免,與其抗拒,不如學習坦然面對,好好老去。我們可從病痛學到忍耐與盼望,視為靈命成長的機會。牧師耶利米•泰勒曾說:「疾病可以成為榮耀神的工具,使我們在信心、盼望與愛心上成長。」

2.選擇正確的態度:身體或環境的變遷無可避免,但我們能選擇溫柔、忍耐及正直來回應,而非抱怨與指責。年長者不應倚老賣老,也不必怕承認不知道。與時俱進、學習新知,才能享受豐富的晚年。

3.找到自己的價值:即便體力有限,仍可透過義工、代禱發揮影響力。適時幫助晚輩。不必過度勉強,也不需扮演悲劇角色,凡事量力而為。喜樂的來源不在於長壽,而是擁有真正的盼望與滿足。

4.活出喜樂與盼望:沒有盼望的長壽並非福氣。基督徒擁有復活的盼望,即使身體衰敗,靈魂仍可安息在主的愛中。我們不僅為自己而活,更可將神的平安帶給他人。當我們選擇用感恩迎接每一天,這份喜樂將成為最好的良藥,陪伴我們走完銀色旅程。



2025年3月28日 星期五

畫餅學系

我常講人文重要,但要平衡一下,免得被誤會了。人文社會學科之可貴,在於允許理想性的思辨,無需立即考慮執行細節與成本,只需探索理想方案。然而,現實世界並非思想的真空實驗室。

如果現行制度不理想,不妨思考:倘若你有權力推動改革,該如何實行?具體步驟為何?成本如何計算?可能產生哪些負面後果,又如何解決?

若能構思可行方案,便全力以赴;若深入推敲發現難以落實,也是收穫,至少理解理論與現實的落差。若空談願景,無法落實,便將責任歸咎於他人不夠理想,就是本末倒置,淪為「畫餅學系」。

例子: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75學者聯合聲明:言論自由被壓縮,籲政府懸崖勒馬

陳培哲曾聲稱台灣不可能做出新冠疫苗,我們不因人廢言,倒想問假設性問題:你們是否支持別人鼓吹武力消滅你們的「言論自由」?如果支持,佩服你們的高風亮節。如果不支持,就是虛偽。

若是高風亮節,你們對中配聲嘶力竭發表聲明,但對國人富察因出版書籍被中共判刑三年,怎會無動於衷。所以你們是虛偽畫餅。若有國家能符合你們的標準,這國家就一定滅亡。

所以你們自己設法另外建立理想國吧,唯有不理睬你們的指教,臺灣才有可能渡過眼前的驚濤駭浪,只要臺灣生存下來,就絕不可能是你們喜歡的樣子。

順服神(3)生活操練

順服神,意味著將祂的旨意放在首位,按照祂的話語來生活。這不僅是態度,更是生活行動。順服神並非一蹴可幾,而是每天的選擇。當我們願意順服,神必定賜下恩典,帶領我們走在祂的旨意中,使我們的生命滿有祝福和意義。以下是具體的方式: 

1. 研讀聖經,遵行神的話。聖經是神的話語,指引我們如何生活。每天讀經、默想、應用聖經的教導,以神的價值觀來做決定。詩篇 119:105:「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 

2. 禱告並尋求神的引導。順服神需要與祂建立親密的關係,禱告是與神溝通的橋樑。在做決定時,先求問神的心意,而不是靠自己的想法行事,甚至走在聖靈引導的前面。腓立比書 4:6:「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 

3. 對付自我,學習謙卑。順服神意味著放下自己的驕傲和自私,讓神掌管生命。當神的計畫與我們的期待不一樣時,願意順服並相信祂的安排是最好的。雅各書 4:7:「故此,你們要順服神。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 

4. 遵行神的誡命,活出愛與公義。順服神不只是內心的信仰,更要在行動上活出祂的愛與公義。寬恕別人、關心窮乏人、公平待人、誠實守信,這些都是神喜悅的順服表現。約翰福音 14:15:「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5. 順服屬靈權柄,與信仰群體同行。神設立教會和屬靈領袖來幫助我們成長,我們要謙卑受教。參與教會,與弟兄姊妹一起成長,彼此鼓勵、扶持。希伯來書 13:17:「你們要依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且要順服,因他們為你們的靈魂時刻警醒,好像那將來交帳的人。」 

6. 面對試煉仍然信靠神。順服神不代表人生沒有困難,而是選擇在困境中依靠祂。在苦難中不抱怨,而是相信神的計畫,讓信仰成為我們的力量。這是信心的功課。箴言 3:5-6:「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7. 傳揚福音,見證神的作為。順服神也包括遵行大使命,在家庭、職場、朋友當中,勇敢分享福音,活出基督的愛,將福音傳給還不認識祂的人。馬太福音 28:19-20:「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總結:學習聆聽神的聲音需要時間與操練,但當你越來越熟悉祂的方式,你會發現神一直在引導你,帶領你走在祂美好的計畫中!

讀經——神主要透過聖經說話
禱告——與神對話,安靜聆聽
聖靈感動——內心有沒有神的提醒?
環境印證——門是否開啟或關閉?
屬靈長輩的建議——有無神的智慧?
平安或攪動——內心有神的平安嗎?
異象或夢境——是否符合聖經並得印證?

2025年3月27日 星期四

順服神(2)聆聽神的聲音

順服神,首在聆聽神的聲音,是每個基督徒靈命成長的重要部分。神透過不同的方式對我們說話,我們需要敏銳祂的聲音,並願意順服祂的帶領。以下是實際可行的方法: 

1. 透過聖經聆聽神。希伯來書 4:12:「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神最主要的聲音,就是透過聖經向我們說話。 

方法:(1)每天讀經將聖經作為主要的指引,而不是單靠自己的想法。(2)默想:閱讀後思考神對你今天的提醒或應許。(3)對經文禱告:求神讓你明白祂要對你說的話。 

例如:如果你在做一個決定,讀到「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箴言 3:5),這可能是神提醒你要信靠祂,而不是憑自己判斷。 

2. 透過禱告與神對話。耶利米書 33:3:「你求告我,我就應允你,並將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難的事指示你。」禱告不只是我們向神說話,也要學習安靜傾聽祂。 

方法:(1)有意識地在禱告後安靜等候,看看是否有感動或想法浮現。(2)用敬拜、讚美進入神的同在,這樣心更能對準神。(3)用「問神」的方式禱告,比如:「主啊,這個決定合乎你的心意嗎?」 

例如:當你為一份工作機會禱告,若內心充滿平安與確信,這可能是神的引導;但如果有強烈的不安,可能神在提醒你要慎重考慮。 

3. 透過內心的感動與聖靈的帶領。約翰福音 16:13:「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聖靈住在我們心中,會透過感動來引導我們。 

方法:(1)留意內心是否有來自神的感動(例如去幫助某人、放下某些不討神喜悅的事)。(2)辨別這個感動是否符合聖經,因為神不會違背祂自己的話語。(3)當有不確定的時候,可以等待更多印證,而不是急於行動。 

例如:你突然強烈感覺要去關心一位朋友,後來發現他正在經歷困難,這可能是聖靈的提醒。 

4. 透過環境與神的安排。啟示錄 3:8:「看哪,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神有時會透過環境來開門或關門,來引導我們的方向。 

方法:(1)當一條路看似阻擋重重,可能神要你等候或改變方向。(2)當神持續讓機會或人出現在你的生命中,可能是祂的安排。(3)有時神透過試煉來塑造我們,使我們成長。 

例如:你努力申請某個職位,但門一直關閉,後來卻出現一個更適合你的機會,這可能是神的安排。 

5. 透過屬靈長輩與信仰群體。箴言 11:14:「無智謀,民就敗落;謀士多,人便安居。」神有時會透過屬靈的導師、牧者或弟兄姊妹來說話。 

方法:(1)請屬靈成熟的基督徒為你禱告,看看他們是否有來自神的感動。(2)與信仰群體分享你的掙扎,他們可能提供神的智慧和提醒。(3)如果神透過多人對你說同樣的話,可能是祂的聲音。 

例如:你考慮出國留學,卻發現屬靈長輩、牧者和家人都不約而同提醒你要再等候,這可能是神要你停下來再禱告尋求。 

6. 透過異象、夢境或特別的啟示。約珥書 2:28:「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神有時會透過夢境或異象來對我們說話,尤其在特殊情況下。 

方法:(1)如果你有特別清楚的夢或異象,先用聖經來衡量它是否符合神的話。(2)不要過度依賴夢境或異象,而是當作一種可能的指引,再進一步尋求印證。(3)通常異象或夢境是神在提醒你某些事,而不是單靠它來做決定。 

例如:有些人夢見自己去某個國家宣教,後來透過其他方式得到印證,確定這是神的帶領。 

7. 透過內心的平安或攪動。歌羅西書 3:15:「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作主。」神的帶領通常伴隨著內心的平安,反之,若不是神的旨意,內心常有掙扎或不安。 

方法:(1)如果做某個決定時,你內心有神所賜的平安,這可能是祂的帶領。(2)若內心有不安,甚至聖靈提醒你這個決定不對,就需要重新尋求神的心意。(3)但要小心,不是「沒有壓力」就是出於神,而是要分辨這種平安是否來自神。 

例如:有人接受一份新工作,但每次想到這個決定都感到焦慮和不對勁,這可能是神的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