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高智商的特徵:會害怕

人所有問題都源於理解力不足,最重要的解方是認識真理,知道常識,而且要會害怕。有文章提到高智商的特徵之一是「會害怕」[1]

 

這件事跟成長背景有關,沒有安全感的人容易擔心害怕,常常思考百分之幾會發生災害的問題,有時讓生活痛苦,所以不見得是高智商。

 

但不會害怕的人,一定不聰明,不會小心翼翼或思考縝密,凡事自以為是,說是在做自己,恐怕是做愚蠢的自己。他們習慣漠視法律,往往為自己和家人帶來災難。

……….

[1]高智商的特徵(來源:FOKUS, Merkur):

1. 具適應性(接近隨遇而安),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是智力的標誌。

2. 思想開放:對其他觀點持開放的態度。

3. 喜歡黑色幽默,輕視死亡或疾病的笑話。

4. 很好的傾聽者。

5. 對知識有極大的渴望。

6. 多才多藝。

7. 很有同理心。

8. 環境比一般人更混亂。

9. 會害怕。

10. 不為自己的高智商而自豪。

 

後記:會讀書就高智商?未必,他們可能沒常識、過不了魔戒試探,以及沒有自我糾錯反省的能力。看到這篇,可以給我們省思。但還在偵查中,不要忘了現代文明:無罪推定。

………

()當愚蠢成為常態:為何有人用直覺替代邏輯?

 

陳佩琪是一個奇葩,到處拿著現金到ATM去存款,以為這樣就不會被人家發現,是非常高明的洗錢手段,這位台大醫學系畢業的學生在台北市立醫院擔任醫生,具備高度社會地位的專業人士,常識可能比我國小畢業的媽媽還不如。

 

我已經忘記曾經批評她什麼被她點名,我對她印象最深刻就是說蔡英文特別要整柯文哲,一直強調發給他的國慶日邀請函跟別人的時間不一樣,讓柯多吹了7分鐘的風。

 

對這件事情她一直在那裡強辯硬拗,還有幾萬人去按讚支持她,這種這麼簡單不符合邏輯的事情都可以被操作成這樣,難怪她毫無反省、勇往直前、絕不害怕。

 

今天會這樣,這幾萬個曾經在這件事情支持她的人,某種程度上都用力推了她一把,讓她以為這個世界,不用證據和邏輯,只要憑著感覺和直覺,怎樣胡扯都可以,甚至用這樣去存錢,讓自己和包括兒子女兒,都成為貪污洗錢共犯的嫌疑犯,不是說用愚蠢兩個字可以說明。

2024年9月13日 星期五

半神隨處可見

選擇你引以為傲的東西時要小心,因為世界會刻意利用它來對付你。----亞莫爾·托歐斯《上流法則》 

很多人對「人的通病是理性自大、假冒為善、偏見、短視、自私」的說法不以為然,那很可能是你沒有引以為傲的東西。我不是說,不能做出讓人感念引以為傲?的事,而是不要讓別人的評價或自以為是,不自覺掉入陷阱,因為人就只是人。 

若有興趣進一步理解,我摘錄加爾文(John Calvin)的著作《認識神和認識自己》第一章的一段話: 

//人與生俱來是驕傲的,我們總以為自己擁有公義、正直、聰明,直到有確鑿的證據迫使我們承認自己的不義、邪惡、愚蠢和污穢為止。

 

我們的本性傾向假冒為善,任何空有其名的義都足可叫我們滿足。並且,既然我們的心和周圍的環境都是污穢不堪,那麼稍微潔淨之物就都會彷彿純潔般使我們喜悅。

 

這好比眼睛一直看著黑色,就會認為任何略帶白色甚至棕色的物體都是完美潔白無暇。肉體的感官,能說明我們在評估自己心智的能力時是如何錯謬。

 

或是我們在午間看事物,覺得目光敏銳。但是,舉目注視太陽,它的光芒讓洞曉地上事物的雙眼立即昏花暈眩。如果目光只限於世界,就會滿足於自己的公義、智慧和美德。我們響亮自吹,自視為半神。

 

然而,一旦思想絕對完全的公義、智慧與美德,從前以虛假花飾使我們心醉的公義,如今卻因看到其不義而成為污穢;從前矇騙我們的假智慧,如今因其極端的愚妄而被深惡痛絕;從前貌似高尚的能力,如今卻被證明是可悲的無能。// 

後記:柯文哲遭羈押禁見,黨友上街開支持大會,立委陳昭姿台上表示「自己是佛教徒,這幾天想通了柯文哲就是示現菩薩,用他的肉體受折磨,令民眾看清楚司法如何操弄政治、對付政敵。視政治領袖為神佛,半神隨處可見。

2024年9月12日 星期四

友誼的基礎

現代人的情感疏離,呈現兩個極端,有人躲入自己世界,有人企圖尋求友誼。企圖不一定成真,但我們可以理解原因,就不會悵然。 

友誼關係的強度至少四個層次:一起共度的時間、情感強度、親密或信任、以及提供互惠服務。這四點都有彼此共同點,當共同點消失,友誼會改變或結束。以下簡要說明: 

第一,信任比喜歡重要,但信任還不是友誼的關鍵,而是能彼此分享生命的核心信仰與實踐。這需要有共同背景、相同挑戰、相似人生體驗和共同認知,否則無話可說,無法一起做事,這也是友誼持續發展的關鍵。

 

第二,理想友誼不問為彼此做什麼,只想互相陪伴。歌德和席勒彼此非常友好,據說歌德害怕接觸死亡,沒有去探望病入膏肓的席勒。這在友誼可接受。

 

第三,友誼並非僅依賴於起初情感基礎,而是能在變化中找到新的平衡和意義。愛默生說:「對我們來說,那些愛我們的人是親愛的,但對那些拒絕我們的人來說更親愛,因為他們擴展我們的生活,推動我們走向新和未經嘗試的事物。」 

第四,友誼需要獨立,所以自己絕對是愛自己的朋友。愛自己有前提,不然反而害自己。就是知道人不過是人,除非謙卑學會懷疑反省自己,否則所有問題都源於理解力不足,以致造成理性自大、假冒為善、偏見、短視、自私等通病。

後記:去年曾在大修中的台北植物園周遭隨意走,經過孫運璿的故居。孫運璿是台灣科技的推手之一,但就只是之一,成就是眾人一棒接一棒。孫運璿有「實是求是」的理工精神,有顆反省的心,也願意為台灣付出。他檢討反省施政錯誤,發表對中國的態度:「台灣從不畏懼談判,我們絕對不能在畏懼中談判!」對照今日內心毫無台灣之輩,形成對比。墮落都是從失去核心價值開始。沒有類似核心價值,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誼?

薛霞霞:對終末的理解(文字整理:呂倩)

經過三年疫情,又因社會不安定,很多弟兄姊妹生命狀態較為低沉,作為神學院的老師,希望看到信仰幫助大家重拾盼望與力量,活出不一樣的生命,因此我在神學院開設一門普通信徒也能參與學習的課程:「保羅的盼望神學」。 

何謂正確的盼望?基督徒知道有天堂的概念,今生就是等著死後上天堂嗎?這可能導致消極的棄世派生活方式。這種想法會影響我們不太關心現今世界的種種問題,比如:不需要關注環境如何,反而我越發破壞環境,終末豈不是來得越快嗎? 

馬可福音115節:「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 

事實上,終末因著耶穌的第一次來臨已經開啟,只是還沒有完全實現。每個人都有責任在上帝國度找到自己要盡的本分和角色。天堂的概念並非遙不可及的空間,而是意味上帝全然臨在的地方,與上帝相和的地方,可以是當下的世界。 

德國神學家莫特曼在著作《盼望,為了尚未完滿的世界》說:「作為基督徒不意味等待彼岸的救贖將自己從塵世的苦海中解脫出來,作為基督徒意味在當下去實現上帝對未來的應許,這一應許顯明在基督裡,因為祂以特定的方式提前實現這一應許。」 

因此,最重要的是探索上帝託付我們的使命是什麼,一生要活出怎樣的生活狀態,我的召命是什麼?我們要去找到自己在世界的使命和職責,活出忠於上帝、忠於自己的人生。 

哥林多後書517節: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我們要學會以終末的視野和使命活出當下,而不是被過去的創傷所影響。我們很多時候受到過往經歷和原生家庭的影響。但信仰和終末的盼望給我們超脫性,讓我們有能力選擇活出不一樣的生命,不再受過去的束縛。 

我四歲時曾做了一個夢,跟爸媽分享。講到一半卻忘記具體內容。後來父母便沒有再聽下去,我覺得這是自己不會講話的緣故,並且一直被這個想法影響。我漸漸認定自己不善言辭,於是盡可能躲避講話的場合,導致性格越發內向。我們往往容易被過去的經歷所局限,讓它深深烙印在潛意識之中,現在回想起來,那樣的認知是多麼可笑。 

真正的突破發生在讀大學期間。當時,我有服事主的心志。牧者鼓勵我們幾個人建立青年團契,我報名擔任招待。起初以為只是發單張,但牧者要我擔任招待部長,需要主動與陌生人交談,關心新朋友。雖然一開始我很不習慣,但上帝使用這樣的方式,幫助我打破自我局限,逐步成長為不同的自己。 

如何讓將來影響自己呢?你可以問自己:上帝賦予我什麼召命?然後朝向這目標預備自己。而我的召命是幫助他人持續轉化生命,上帝把我放在神學院教師的崗位上,無論在教導還是陪伴個人生命上,都希望能夠引導、扶持他人。當我預期有某件事等著我,可以影響我當下更好地預備自己。 

「因為上帝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等候所盼望的福,並等候至大的上帝和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 (提多書211-13節) 

雖然我們並不知道具體時間,但耶穌有一天會再來,這世界將要成為屬上帝的國度,上帝的國度最終必將會完全實現,這就是我們終極的盼望。我們有終末盼望並非耶穌會在我們有生之年來臨,即使有生之年沒有能夠親眼目睹,但依然可以活出有意義的人生,因為今生為主所做的一切都在上帝國度有其位置。 

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4節: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裏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 。 

我們對於死亡的恐懼往往源於擔心關係的失去和疾病的折磨。但我們可以看待親人的離世是一種關係的改變,而非完全的失去。當我信主的爺爺離世時,我允許自己有哀痛和紀念,但我相信他與主同在,在更美好的地方,我會用不同的方式跟他溝通。 

基督徒知道總有一天要面對死亡,因此要有向死而生的生活態度,在有限的時間充分彰顯上帝要我活出的生命和使命。當生命走到盡頭時,我們也祈求主賜予力量,並曉得死亡的到來並非結束,而是通往上帝國度的道路。 

反思:你的人生是更多地被未來的盼望驅動,還是受過去的創傷所束縛?你渴望在上帝的國度裡擁有怎樣的夢想,你願意在上帝國度的板塊中擔負怎樣的角色呢? 

禱告:慈愛的天父,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如意的過去,但祢完全的愛能夠醫治我們,使我們放下過去的包袱,勇敢地盼望未來的美好。祢的國已經來臨,雖然尚未完全實現,但我們堅信耶穌基督必定會再來使上帝的國度全然實現。願這必定的事實激勵我們過好每一個今日,使我們每一天都忠於祢國度的託付,活在永恆的盼望中。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魏馬文:君王的兒女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約翰福音112節 

美國馬里蘭州的傑伊.史佩茨(Jay Speights)做了基因檢測(DNA),結果帶來意外驚喜──他竟是西非貝南共和國(Benin)的王子!於是他搭飛機前往。當他抵達時,皇室成員熱烈歡迎,並以舞蹈、歌唱、旗幟及遊行,舉行盛大返鄉歡迎儀式。

 

耶穌來到世上,宣揚上帝的好消息。祂進入祂的百姓以色列民當中,傳遞好消息並指示他們走出黑暗的道路。許多人對福音無動於衷,拒絕接受「真光」(約翰福音19節),拒絕接受耶穌就是彌賽亞。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抱持懷疑和冷漠的態度。有些人謙卑、歡喜接受基督的邀請,相信祂是上帝為世人的罪所預備的終極犧牲,並信靠祂的名。對於這群忠心的百姓,耶穌會「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他們藉著聖靈重生,成為上帝至高君王的兒女,成為屬靈的皇室成員。

 

當我們轉離罪惡與黑暗,接受耶穌並相信祂的名,就成為上帝的兒女,被接納並歸入君王的家庭。願你我在履行君王兒女的責任時,也同時享受祝福。

 

反思:身為上帝的兒女,對你有何影響?這週你會做什麼,以表明你的身分和責任?

 

禱告:天父,藉著耶穌的死,祢讓我成為君王的兒女,這是何等奇妙!我感到萬分榮幸與感恩。

李竹芬:陪伴,跨越歲月的河流

 財金教授用感性的筆,書寫當下照顧年老父母的心靈點滴

………….

李竹芬:陪伴,跨越歲月的河流

 

推著爸媽的輪椅,沿著河畔小徑慢慢前行。和煦的陽光穿透雲朵,灑落滿身滿地;微風輕拂,帶來一絲涼意。看著他們沉靜地凝視遠方,眼中雖透露出一絲疲憊,卻依然帶著淡淡的笑意,心裡湧起了一股複雜的思緒。

 

這條河流,無聲無息地流淌著,彷彿象徵著我們的生命,它無法回頭,總是向前奔流,不曾停歇。人生每一次潮起潮落,都映照出我們生命的痕跡,無論甜美或苦澀,都是一種生命的獻禮。

 

過去父母曾經是我們生命的支柱,他們用強壯的雙手,為我們築起遮風避雨的港灣。如今,歲月的流逝,又伴隨著意外,讓他們喪失健康與力量。時間改變了一切,昔日曾經強壯的身影,變得如此瘦弱而無力;曾經靈活敏捷的思維,顯得呆滯遲緩,成了依賴我保護照顧的家人。

 

我們一生都在追求獨立與自我實現,卻很少想像有一天,會回到原點,成為父母的依靠。這種角色的逆轉,生命的無常,如此真實地展現在眼前,讓我體會到人生的諷刺與輪迴。

 

生命本質上就是一場向死而生的旅程,如海德格所言,存在的意義,在於我們如何面對死亡的不可避免,而死亡的意識,促使我們以一種真實、個人化的方式去生活,去實現自己的可能性。

 

我深知,與爸媽一起度過的時光將越來越少,這讓每一次的相處,都顯得彌足珍貴。正因如此,更加把握當下的每一瞬間,珍惜我們之間的親情,希望對父母的守護與陪伴,為他們餘生帶來一絲安慰。

 

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意義與價值。撫育成長中的子女,憧憬其未來光明的前程,充滿了希望;對於年邁的父母,感恩其人生曾跨越的重重難關,窺見了幸福的過往。儘管每個人都無法逃避衰老、死亡的命運,無法逃避生命的有限,但我們能選擇如何面對這一切。

 

如同沙特哲學的核心觀點,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存在,但有責任透過選擇和行動,創造自我存在的意義。在這段陪伴父母的旅途中,重要的不在於其長度,而是我們在於每一個瞬間的全心投入,無論是快樂或悲傷。

 

在這條生命的長河中,感恩有這份親情而變得更加豐富,這是我們為彼此增添存在意義的點滴回憶。

爸媽曾經是我生命的起點,而現在,我將陪伴他們走到最後,直到時間的盡頭。

學習真理的必備條件:謙卑的身量

前言:本文靈感來自 約翰歐文 的一篇文章,提醒自己謙卑學習,以致能糾正自己的錯誤。 

學習真理有許多方式與步驟,以及必備條件,叫我們不錯失亮光與教訓。首先是,願意謙卑受教。決心是一種天賦與恩典,但所有的恩典中,沒有比謙卑更有益處。誠如這兩段話:

 

他要按公正引導謙卑的人;將他的道路教導謙卑的人。---詩篇25:9

 

你們的內心,有謙和、安靜的心靈為不能朽壞的裝飾,這在神面前是極寶貴的。----彼前3:4

 

如果有人對自己的技能、智慧、才幹、知識、悟性感到信心滿滿,帶著這種心態學習,真理會遠遠觀望他們。我們天天親眼目睹人的驕傲產生的後果,以及上天任憑他們落在黑暗中顯出的威嚴。

 

有時,最為自大的人,是那些沒有理由信賴自己的人,自大的程度與他們無知程度相當,那些不學無知的人習慣性對事情曲解,後果嚴重者,自取滅亡。

 

一個人的靈魂進入真理的寶庫,要預備的是:謹記自己缺乏學習能力,並且心裡準備好要領受與降服對自己已經顯明的事。在這條學習途徑中,即便所學不如別人,但對你的好處,跟領受最深的人沒有兩樣,經過這樣的尋求,所學習的話語,就宛如真理的嗎哪。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愛惜光陰

(1)浪費時間的原因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5:16 

世界豐富而有趣,時間怎樣都不夠。塞內卡說:我們不是因為擁有太少時間,而是浪費太多時間。人會浪費時間,是覺得生命無窮盡,不知自己的時間太少。

 

為了不浪費時間,喜歡、擅長的事,有天命呼召,便努力去做、發光發熱,真的不擅長、沒有熱忱,就在旁邊為別人喝采加油,也是很棒的經驗。過了爭強好勝年少,學習崇尚隨性隨喜,待人以誠,用開闊的心生活,或許是不浪費時間的智慧,也能給自己沉穩的力量。

 

發現心之所欲,便能不患得患失,不容易糾結,不期待別人讚美、不仰仗別人口水評價自己,而是用靜止的心,把注意力放在操之在己的事上,照見事情真相,達到恆常凝定的境界。所以看電影,看到中間覺得應離開也很好,堅持和放棄,都是生活的重要技巧,重點在於什麼堅持,什麼放棄。

 

(2)真理是時間的孩子

 

弗里德里希·布萊希特(1898—1956)是德國戲劇家、詩人,論到時間的寶貴與耐性,他說:「不要爲已消盡之年華歎息,必須正視匆匆溜走的時光;「真理是時間的孩子,不是威權的。」

 

布萊希特童年在手工匠的生活圈,家的下層住著銼刀工。布萊希特從小內向而害羞,體弱多病,心臟有問題,因此母親關懷照顧無微不至,長大在赤足教堂受洗並且行堅信禮。

 

早在1913年,他在日記寫下:「我要一直寫作。」同年,由他編輯的學生雜誌《收穫》出版。1914一戰開戰,布萊希特便批評稱,「為祖國而犧牲是美好而榮耀」的口號是為了宣傳,只有笨蛋才會相信,為此受到停課處罰,幸好父親及宗教老師協助,才得以留校。 

1928-1930年,布萊希特寫作引起爭議的教育劇,其中《措施》被認為宣揚共產主義,但在1933年演出被警察打斷,於是流亡。1941年經蘇聯去美國,戰後遭到反共迫害,1947年返回歐洲,定居東柏林。1951年因對戲劇貢獻而獲獎,1955獲列寧和平獎。 

亞里斯多德在《詩學》將敘事分為:歷史、史詩、與戲劇,定義戲劇為「對人類行動的模仿...以引發觀眾的憐憫與遺憾之洗滌」,並認為戲劇優於史詩。布萊希特反對這種美學傳統。他認為劇場要破除虛構的現實,並引發觀眾對社會現況的理性思考,以取代戲劇幻覺的情緒宣洩。他主張的間離(陌生化)效果,便是刻意打斷觀眾沈浸於戲劇幻覺。以下是布萊希特的名言: 

1.        真理是時間的孩子(藉著上帝的手,時間終究把真相「生」出來,水落石出 )

2.        幸福時代的到來,不會像睡了一晚就是明天那樣。

3.        不管我們踩什麼樣的高蹺,沒有自己的腳是不行的。

 

4.        飢腸轆轆的人伸手去拿書:它是武器。

5.        科學的界限就像地平線一樣: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遠。

6.        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爲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

 

7.        思考是人類最大的樂趣之一。

8.          戰鬥可能會輸,不戰已經輸了。

9.        搶銀行是業餘的,真正的罪犯開銀行。

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判斷可不可信的基本原則(3)話術


政客有許多常見話術:

 

1.反覆複誦洗腦:林肯曾說:「沒有人有足夠記憶力,讓自己成為成功騙子」。現實是,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名言:「謊言重複次數多了,它就成了真理」。

 

2.說實話的誤導性:顧左右而言它。當你母親問作業是否寫好了?你答:我在中文課寫一篇關於張愛玲的文章。」這可能是真的,但沒回答作業是否完成。

 

3.草率概括:以偏概全,在證據不足下,讓幾顆爛橘毀掉整籃水果。當有一、兩名政客收賄賂或說謊,就得出所有人都是的結論。

 

4.錯誤對等:有人從某商人得到一頓餐飲招待,另一人從某企業家獲贈珠寶,當我們指出後者的嚴重罪過,收到珠寶首飾的反問:免費午餐怎麼說?「錯誤對等」就是把小事等同於大事,給人留下兩件事相同的印象。

 

學而時習之,有興趣,就把把上述語言模式拉回平時場景練習,有助於提升個人判斷力。比如,幾乎每項都可在道德誠信風暴下的柯文哲找到對應:

 

第一,不斷說「藍綠一樣爛」正是「反覆複誦」;第二,媒體問豪宅,答說「東看看、西看看」,後來被揭露購買商辦,此即「說實話的誤導性」;第三,民眾黨創黨會上說出「蔡英文身邊的人都貪汙」,就是在「草率概括」;第四,「參照他黨總統候選人使用選舉補助款的慣例,設置個人辦公室」,示範「錯誤對等」。其實政府將選舉補助款撥給黨,黨租屋給總統候選人使用,不是在自己名下購置。

 

後記:反思憲法法庭修正案,也能看出政客的話術。國民黨立委翁曉玲等人提案修正《憲法訴訟法》第4條規定,將大法官「現有總額」曲解定義為增修條文的「法定總額」(15位),經一讀付委,很可能會在下一會期進行決議。

 

現任有7名大法官將在今年1031日卸任,屆時憲法法庭剩下8名。為什麼此時要推修正案?以下幾個可能原因,您的答案是甚麼:

 

(1)回應民意,癱瘓憲政,讓國家混亂,順勢通過更多民主倒退的法案。

(2)藍白聯手杯葛大法官同意權審查,或者只通過1位,就能癱瘓違憲審查功能。

(3)沒有甚麼事情可做,假裝做事領薪水。當永遠的反對者,永遠有事情可做。

(4)假監督之名,削弱執政黨國事運作,說服人民換人做做看。


2024年9月4日 星期三

書摘《擁抱老年心生活》(3)各章節節錄

前言:本文參考南港社大『心靈捕手』」系列:擁抱老年〈心〉生活 

本書分10章節,訴說年長者接納失落、創造新生、認清老年的意義、活出自信,茲將內容節錄於下:

 

第1章:老年的意義。老年的意義在於接納體力與精神的逐漸衰退,但老年會變得更有智慧,以前覺得很重要的事物,到了老年已經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能夠將生命朝著永恆方向開放。

 

第2章:接受自己的存在。即使已經年老,還是能保持活力,能不斷獲得新的力量,讓自己接受自己的存在,從不灰心,雖然外在的軀體漸漸衰敗,但內在的生命日日更新,即使是60歲、70歲、80歲保持活力充沛,完全接納自己。

 

第3章:放手。人生就是一種持續的「放手」過程,我們必須放下財產、健康、人際關係、權力和自我。詩人赫塞在書上寫道:每朵花都會結果,每個早晨都會變夜晚,世上沒有永恆、不斷改變、不斷流逝,能夠自我「放手」才能成功地經歷變老的過程。

 

第4章:結出豐盛的果實。體驗老年所展現的豐碩生命,哲學家林語堂:「『朱顏白髮』的康健智慧老人,以恬靜的聲音暢談人生經驗:世上沒有比此更美麗的東西了」

 

第5章:一起變老。能夠跟其他老人繼續保持關係,對老人來說是件好事,在生活中互相扶持,彼此互補,即使在病痛中,能夠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第6章:老年人的美德。老年人的美德包含:自在、忍耐、溫和、自由、感恩、愛。

 

第7章:面對恐懼與憂鬱。面對死亡的恐懼、獨居帶來無助,不能再從工作肯定自我的憂鬱。

 

第8章:沈默之路。在沈默中把自己交給不可言喻,不可理解的上帝。

 

第9章:超越自己。美國社會學家貝爾格認為:自我超越的最重要特徵就是「幽默」。

 

第10章:面對死亡的操練。老年人必須面對最後一個靈性的挑戰就是「死亡的操練」。

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

書摘《擁抱老年心生活》(2)核心概念

前言:變老的歷程是一項很重要的靈修任務,也會帶來挑戰。面對老年,本書提出3種態度、4種美德和3個操練。本文參考李鴻:擁抱心生活 變老有藝術。 

態度方面

 

(1)接納:接納自己的年紀和界限,並與自己的生命故事和好。有些老人無法接納過去,變得刻薄、愛抱怨。作者曾遇到一位老太太,她年輕時想當老師,但是家庭因素而不能讀大學。婚後,先生不重視她的付出,當她年老時,過去無法完成的夢想開始浮現,便經常抱怨家人及過去。

 

作者先靜靜聽她述說,尊重她的不滿、抱怨。讚美她,能在艱困環境中走到現在,不容易也值得驕傲。接著帶領她回到現實生活,問她想在世上留下什麼?而過去經驗能帶給後人什麼?如果能好好地規劃老年生活,帶給周遭的人溫暖與平和,將對社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仍然一再抱怨,就要帶他學習寬恕,使內心潔淨,讓刻薄、難過獲得洗滌,並教導切斷傷害,把傷害留給傷害他的人。

 

(2)放手:

a.放下過去的角色,完全做自己。有位退休校長婚姻發生危機,他把太太當做學生教訓,甚至在廚房指導太太煮飯。作者要求校長上午要乖乖做自己的事,不准進廚房,下午才能和太太共同做些事。

b.權力:老人常藉著堅持某些事,來行使自己的權力。

c.被需要感:有位老父親將公司交給孩子,卻保留辦公室。顧客過門而不入時,他就難過。長者必須認清在某些事上不再被需要,這不是自暴自棄,而是認清「我是誰」!

d.金錢:人到老年時,緊抓著金錢,結果遺產愈多,問題愈多。「我的母親有一句很棒的話:給予要用溫暖的手,而不是冰冷的手。」作者說。

e.自我中心:長者若能常為別人著想,會讓人十分感動。

 

(3)結出豐盛果實:年輕人容易引起敵對,長者的付出常讓社會更溫暖。長者可帶動和諧氣氛,給予晚輩的不同於父母的保護感及安全感。在德國遇到勞資糾紛時,常會邀請長者擔任協調者,這些長者的經驗和教導,並不是出於壓力,而是生命自然的流露。

 

美德方面


(1)感恩:以感恩的心回顧人生的長者,即便在困苦中,依然喜樂。這樣的氣質會吸引年輕人親近他,而喜好抱怨的老人,則無人理會。

(2)自在:德文「自在」源自於「放手」。老年人常得憂鬱症,主因就在無法放下。唯有放下過去的被需要感、角色,才能散發出自在的美德。

(3)自由:老年人不需要對外證明自己,更不需要依賴別人的期望而活,可以自由地活出自己。

(4)愛:因著愛,老人家自然散發出對人的關懷、信任與溫和,讓四周的人感到舒服。

 

操練方面


(1)靜默:在養護中心的老人,操練與忍受靜默很重要。「孤單」的字根原是「與一切合一」,當人感到孤單悲傷,接納它,穿過它,就能找到一個與所有人、自己及神合一的地方。

(2)面對死亡:透過與死亡對話,了解死亡,讓生命更有活力。唯有意識到生命有限,才能專注活在當下,認真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也就是一方面操練享受生活,一方面面對死亡的課題。

(3)祈禱:老人家不能做許多事,但透過祈禱,還是能對全家族做出貢獻,老人家可以感受到神的同在、家一般的溫暖,活在愛的眼光中。

2024年9月2日 星期一

書摘《擁抱老年心生活》(1)鳥瞰

前言:看過電影《心靈捕手》,便知看再多心理學書籍,沒有跟人相處,不能知道別人的心懷意念,就像看風景影片,不代表去過了。看了書摘,不會真懂,只是幫助判斷要不要進一步閱讀。本文參考博真:《擁抱老年心生活》讀後感。 

每個人都會老,多數人應該很關心如何在更深意義裡優雅變老,這也是每個人的必修課。這本書被稱為「散發智慧馨香」,作者古倫神父曾獲頒德國社會最高貢獻的「十字功績勳章」。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代表豐盈、繽紛,及散發柔和光輝,這正是老人的特質,其所累積的經驗可以成為甜美的果實。因此,變老不該被視為負擔,而是重要的轉捩點,可以突破自我、更新生命。死亡也不僅僅是悲傷,更可視為祝福。這麼一想,心情輕鬆許多。以下鳥瞰本書的重點:

 

(1)全新詮釋生命意義:美好的晚年生活並非青春的延續,而是對生命意義、價值與奧秘全新的詮釋。邀請老年朋友把目光從身體和精神的衰退轉向內心;那裡蘊藏智慧之光、永恆的見解,和珍貴的傳承,是對後代和親友的祝福。

 

(2)與自己和好:老年人的生命旅程如同多彩畫卷,有成功的輝煌、失敗的黯淡,有明智之舉,也有錯誤的選擇。老人可以抱怨世道不公,也可以寬容接納過去的不完美。與其在回首中沉溺,不如與過去和解,與自己和好,期待再創生命中的美好奇蹟。

 

(3)學會放手:如果生命的前半段是激烈爭鬥,後半段則是優雅揮別過往。要在人生下半場放下過去,必須從年輕時開始練習。只有懂得釋懷,才能體驗自由。

 

(4)活出老年生活的風采:老年可以培養新興趣,探索新領域,建造自己的天地。不必模仿青春,而是帶著自信活出年齡的風采。放下功利追求,轉向人性關懷,讓生命自由流淌。每個退休人士都可以活出自己珍視的生命價值,不必讓世俗成就主宰生命的意義。

 

(5)不強求自己成為焦點:當年華流逝,溫和可以成為老年人的珍貴冠冕。溫文爾雅的老人如同陽光吸引他人,讓人樂於交談,而剛硬且缺乏憐憫的老人淪為孤獨的島嶼。年老後不再承受自我證明的重擔,生活變得簡單,可以輕鬆傾聽他人,不強求自己成為焦點。

 

(6)感恩:生命中有許多珍貴的瞬間,帶著感激之情回憶,便能在老年找到滿足。

 

(7)學會與年輕人合作,但不參與決策:不參與決策是靈魂的挑戰,需要智慧去面對這份掙扎。懂得沈默之美的老人,不會抱怨孤獨,他們與生命進行深刻的對話。老年人的沈默並非拒絕,在那份寧靜裡,他們邀你傾訴,並用耳朵去呵護你的故事。他們不強迫自己提供答案,用黙然傳遞安靜的療癒。

 

(8)死亡前安靜沈著,就是對家人的祝福:死亡是終極的放手,但不是一瞬間,而是一段悠長的旅程。放手過程應循序漸進,包括捨棄財產、健康、人際關係、權力、自我,以及生命本身。那些曾用心生活的人,面對放手時更顯得淡然,因為已經全力以赴,如今輕盈自在迎接下一個日子。死亡的藝術在於:我們不單為自己而死,更是為他人而生,當我們平靜與信任地走入神的懷抱,便結出美好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