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走出困頓:志氣 

《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白話:能了解認識別人,叫做才智;能認識了解自己,才是真的明白。能戰勝別人,是有力量,能戰勝自己(克制弱點),才是真正強者。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堅持力行,努力不懈,就有志氣。 

後記:一個人再怎麼弱,盡心盡力,終將發現萬事互相效力

中國河北的賈海霞完全失明,他的朋友賈文其從小失去雙臂。自2002年,文其每天背著海霞過河去開墾荒地,文其用腳把鐵鍬遞給海霞,海霞將水桶掛在文其的扁擔上,兩人合種一萬多棵樹。海霞說:「我們截長補短,不被殘疾所困。我們是一個團隊。」 

中國河北兩位殘疾老人,16年來做了一件感動的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ayZQAX5_o8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願意合理調整三觀

三觀,影響企業家的經營理念。多年前,天下雜誌赴日本專訪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他的三觀展現敬天愛人的「企業哲學家」思維經營之秘全在「美麗的心」3分鐘精華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rN1c9SjQIY 

大家通常說,三觀沒有好不好,只有自己適不適合,不須批判,給予別人尊重和祝福,大不了,道不同不相為謀,各走陽關道獨木橋,或許都可開創精彩的人生。 

譬如,AB在海邊觀賞日落。A表示日落餘暉,浪漫淒美,有說不出的悸動,B一臉茫然,表示晚餐時間到了。到了車上,A說去吃米其林,B說路邊吃簡單快速。車子開到一半拋錨,A抱怨連連,不知所措,B冷靜求援,當作學習經驗。從此,AB不再聯繫了。 

若堅持三觀鐵板一塊,確實沒甚麼好談。但願意謙沖為懷,懷疑困頓想不開,可能是三觀的偏見造成的,於是嘗試理解事實、脈絡、真相或欣賞不同價值,拒絕做無知無明的人,或許更有機會創造更精彩的人生。

所以,複習一下「三觀」: 

價值觀,賦予事物評價或判斷其性質的標準。譬如,A認為食物價值在於巧手做出精緻美味,B認為能提供營養、填飽肚子就好。兩者對食物的價值觀不同。 

人生觀,賦予生命藍圖的意義和抉擇標準。譬如,A希望在30歲前,選擇條件佳的對象結婚,少奮鬥三十年。B認為人生就是不斷奮鬥追求進步,做自己想做的事。兩者對奮鬥的人生觀不同。 

世界觀,看待同事物的廣度和深度標準。譬如,A遺失1000元,心心念念損失的匱乏感。B平常心,看作錢財選擇出路,也許烏鴉叼走,掉到快餓死的人家。兩者對金錢的世界觀不同。 

後記: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弟子曾參解釋,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忠恕二字。朱熹在《論語集注》進一步解釋:「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白話是,做人做事,盡心盡力,對人儘量寬恕包容(除非用仇恨暴力謀取私利),這樣便可以入道了。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不是用來賣弄學問,也不是清談,而是挑戰三觀並實踐。現代社會運作複雜,很難用一以貫之」少少兩個字面對問題,但中心思想可以。譬如說,自己的三觀影響公投選擇,這時,中心思想就能釐清。

對我來說,不必從「我思故我在」開始,洋洋灑灑寫了千字文,然後看不出要做甚麼決定。 

我的中心思想是:不任性(譬如教訓某政黨),顧及不離失本分利他,並獨立思考願不願意承擔同意的代價外交、經貿、核災核廢、工作機會、呼吸、用電、排隊投票到天荒地老、綁公投發動認知戰,甚至下次公投禁止檳榔香菸。

經過思考,我的答案是:「四個不同意」。 

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走出困頓:奔騰不息的精神力量 

電影《梅艷芳》有一個橋段,說到蘇生教梅艷芳唱歌:「慢歌要唱出唏噓,快歌要唱出反叛」。從此,梅艷芳唱歌總有這些情愫,而這也道盡技巧進入經典藝術的門檻。

台新文化基金會鄭董說一首歌唱得字正腔圓不難,唱出興奮或感傷還容易,但要唱到張狂與唏噓,就很困難了!何況唏噓到不能自已!這種深層的投射只有藝術家才做的到!任何傳頌千古的藝術品,不也是要進到「不能自已」的力量?一幅畫不是畫什麼?(第一層),也不是畫的好壞(第二層),還不是畫到人所未見的感覺(第三層),最終要看到感動到深層意念而不能自已(第四層)。 

感受到深層的意念而不能自已因此內心悸動不已,或融入其中而渾然忘我,就像看名家山水畫,面對巨碑山林,自己宛如迷失在小舟之中。最近反覆聽了河合奈保子(1963-)創作的《月半小夜曲》,就有這種感覺。

河合奈保子是80年代初日本極受歡迎的女性偶像歌手、演員,她擅於歌曲創作,精通鋼琴吉他曼陀林合成樂器,跟梅艷芳同年,比江蕙小一歲。

反覆聽,不是她集天真氣質於一身,不是才氣,不是她是漫畫家的浪漫少女的模型,而是用一種奔騰不息的精神力量,唱出專注與熱情,唱出一絲絲唏噓與反叛。 

河合奈保子《月半小夜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jpaae1M29Q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走出困頓:利他不爭,也可達到競爭的目的 

《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白話:最高的善,像水一樣。水善於滋養萬物,不與萬物相爭,而是處於眾人所厭惡卑下之地,所以與「道」最相近。居處最圓滿之地是土地(安於卑下),心地最善良的莫過於深淵存心寧靜深沉。與人相處最好的方式是愛人,最美麗善良的言語是誠信,最完美的政治是治理(無為而治),最好的處事方式是能力,最好的行動是順時而動。聖人像水柔弱,與世無爭而不競逐,所以能無過無失(天下也因此無災無難)。不爭,也可達到競爭的目的。 

後記:「利他不爭」,與毛澤東名言:「天下大亂、形勢大好」存在極大反差。不少台灣人崇拜毛澤東,想製造大亂,人民若沒覺知,用政治認同投公投票,不考慮社會整體利益,完全失去政黨競爭的目的,最後將發現台灣是何等的脆弱,自己終將遭受其害! 也就是說,沒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為反而反,方向錯了,若人們還支持,就是自取滅亡。

同場加映:5分鐘看日本經營之聖 稻盛和夫《活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nY69acjots

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走出困頓:能者多勞 

《道德經》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白話:知道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順服的地位,甘願做天下卑下的溪谷。甘願作天下的溪谷,永恆的德性與之同在,不會離失,使人回復到嬰兒般的單純狀態。知道什麼是光明所在,卻甘願安於暗昧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模式。甘願做天下的模式,永恆的德行不會差失,使人復歸於無限的境界。 

後記做天下典範困難,但人生不是0130分也是分數。「原來那地上的窮人永不斷絕」,我們只需環顧四周,也能看出確實如此。人人需要水、食物和住處,即使我們所有不多,但仍可想方設法幫助窮苦的人,再微小的舉動,都可能因為萬事互相效力」的蝴蝶效應,帶來巨大的改變。

2021年12月13日 星期一

走出困頓:留白 

《道德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白話:繽紛的色彩讓人眼花撩亂,無法看到真正樸素本質有如眼盲。紛亂的音響使人震耳欲聾,無法聽到最自然的聲音。味道豐富的美食讓人口味錯亂,無法品嘗到純粹的自然原味。馳騁打獵快速奔跑,讓人的心意震盪狂亂。難得而珍貴的寶物,讓人行為不軌。聖人只求飽腹(追求內在充實),不求炫目之物(摒除外在追逐),捨去欲望,養其樸素之道。 

後記:中國畫喜歡「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應的空白。留白給人想像之餘,更是以無勝有的留白藝術。我們是否忘了留下空間給最重要的人事呢?一個人的時間體力有限,內心沒有空間留白,就會出現忙亂,難有平安,更易陷於困頓了。 

同場加映:《留白,美的最高境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15k-vq74ao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有時困頓是自找的

一個人沒信用,不懂契約精神,短期可能占便宜,但長期被人看破,失去朋友,最終陷入困頓。國家也是如此。這是常識。 

20211月至1124日,美豬進口占台灣總量0.3%,重量1779公噸,1公斤用80元算,約496萬美元。台灣是美國第8大貿易夥伴,單單10月,台灣對美順差29.7億美元,但美國能賺多少豬肉財 

幾位毒物專家出來說,甚麼都有毒,重點是劑量。美國要的是契約精神,大家憑本事競爭,不喜歡對方的商品,可選擇不買,不能禁止上架。單方禁止,就像台灣農產品賣到美日沒事,但中國突然宣布台灣鳳梨、釋迦與蓮霧有問題。 

現在許多人有很多不滿,或看政黨大於一切,像中國一樣的外交操作,不符合契約精神,把影響長遠的事當成短期話題,發洩情緒,投票完後,馬上又忘記,不管是否也害了自己。 若不想各取所需,創造雙贏,美國怎給台灣參加他的貿易圈和外交圈?公投衝著美國,就是自斷生路,自陷困頓。

政大財管系副教授盧敬植直言「萊豬公投不是食安問題,是貿易與外交問題。藻礁公投不是環保問題,是能源與經濟問題。幾年後要面臨到底是我們家有電用重要還是要讓台積電這些產業有電用比較重要?」[1] 

如果你覺得盧敬植的說法太複雜(數年前上過他的課,講話直白,大學念台大電機,碩博改念美國哥大經濟),只想簡單按照食安跟環保決定,還是不要去投票好了。這麼複雜的事,就讓弄懂的人去決定就好!不做決定也是決定。 

其實藻礁公投也是環保問題,請看附圖天然氣比重逐年增加,煤炭降低,讓空汙逐年降低2%。對此,中興大學教授莊秉潔投書天然氣才是快速降PM2.5及臭氧最重要的工具──回應盧倩儀博士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31892&fbclid=IwAR0WB80V59H8Gd66KrltyWM_R75JaeweYniMAjM94S0ImMFQr_WXOE2pIiE 

[1]摘自 盧敬植萊豬案如果過關,這個案子是穿著食安外衣的貿易問題。根據 WSJ 的報導 (12/5/2021, "Chinese Tariffs Fuel Boom in U.S. Trade With Tech Exporter Taiwan" By Josh Zumbrun in Washington and Stephanie Yang in Taipei),台灣是 Trump 對中國懲罰關稅的最大贏家,貿易額升到美國第八大貿易夥伴,出口到美國是進口的兩倍。藻礁案如果過關,幾年之後要面臨到底是我們家有電用重要還是要讓台積電這些產業有電用比較重要?最可能的方案是台中多燒點煤,不過台中市長的態度,這算盤不見得打的響。現在談馬政府不夠積極開發新電源或蔡政府推動新能源並淘汰核電太過積極都沒有意義,目前選項就是有限。萊豬公投不是食安問題,是貿易與外交問題。藻礁公投不是環保問題,是能源與經濟問題。

2021年12月8日 星期三

走出困頓:困頓不會持續太久 

《道德經》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白話:大自然的言語淡泊,讓人聽不到。颳起的強風不會維持到一個早上,暴雨來得快,去得也快,不會下一整天。誰興起風雨呢?是天地。天地所做的尚且不能持久,更何況是人呢?……….信心不夠,自然無法相信的。 

後記:任何事都會過去,最黑暗的時候,就是黎明到來之時,大自然的言語總是如此,雨後的彩虹也是如此。只要有耐心,這樣的想法給我們不同的視野。《傳道者書》跟《道德經》說法類似,但世人不能參透磨難是通往領會另一個更真實的世界,也就是真理之路。 

《傳道者書》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這樣看來,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什麼益處呢?我見神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2021年12月5日 星期日

走出困頓:無我 

多數的困頓,是因為無法做自己,又無力改變,產生極大的失落感。要走出這樣的困頓,需要無我。這裡的無我,不是佛教的「空」,而是釘死舊我,藉此重生新我,並讓基督在生命裡面活著。 

誠如加拉太書2:20所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裡所活的生命,是我在神兒子的信裡,與祂聯結所活的,祂是愛我,為我捨了自己。 

沒有重生的人,傾向以為守住律法就得以完全,但基督來了,律法的功用了結,神要我們讓基督在生活中作中心和一切,讓神從我們得到彰顯,以成就神的旨意。 

不再是我」,不是指單單釘死舊我,這樣沒有神性;也不是指我出去,基督替換,而是與祂聯結所活的」,亦即從舊我重生的新我,神加到裡面,二者同一個生命,同過一個生活。 

基督在我裡面活著,是一個歷程,或許看小自己是第一步。看小,不是矯揉做作卑微,而是接受基督做自己,以致能真誠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限制,說出現在能做到什麼程度,做什麼的效果最好。這樣,接著交託給神,相信神的公義、憐憫和恩慈能帶領走出困頓,並體驗與神同過一個生活。

2021年12月3日 星期五

走出困頓:內在比外在重要 

大家知道「能力比學歷重要」,但多數人看不到能力只好看學歷,懂這道理,可以尊重有學歷的人,不要反智,但要更靠近有能力的人。 

大家知道「內在比外在重要」,但多數人看不到他人內在,只好加入「外貌協會」,想通這道理,可以欣賞有外貌的人,但要更效法有內在的人。 

這兩天,英業達宣布子公司英穩達破產,銀行放款約18億元,最大苦主是兆豐銀約6億元,華銀約5億元。一家公股銀行董座表示,當初借錢,要求條件比照母公司,卻又拒絕擔任聯貸保證人;未來這樣,我們會按照5P評估條件,不再迷信母公司的名牌。 

英業達持有英穩達約40%,要怎麼保證英業達投資太陽能累計虧損200億元,哪有心情保證而且就像成年子女是獨立的,怎能只看家世的外在名牌 

最近發生立委恐怖情人事件,除了快逃,也給我們提醒,這時代社群媒體往往是公關形象的工具,就算家世、人際不是偽裝,主要看當事人的內在。一個人在脆弱時,也許是喪親失業,或結束一段感情,這時頭腦昏花,特別孤單,容易被騙忘了看內在 

聽一位專家建議,對於大齡女性,結婚這種事,看對方的人格品行,不是家世,也不是自己的年紀。人生不是來將就的,婚姻不是來委屈的,也不是來被糟蹋的。別人珍不珍惜妳,是他的事;妳珍不珍惜自己,是你的事。

2021年12月2日 星期四

解讀 立委 高嘉瑜 遇到恐怖情人事件

顏擇雅高嘉瑜事件 

我也是這次新聞,才知高嘉瑜的初戀維持了20年,中間還熬過男方那邊罹患慢性重病(糖尿病)。是這位初戀去娶別人,她才遇到恐怖情人的。 

我希望揶揄她的人都能明白,每個人都有脆弱的時候。也許是喪親,也許是失業,也許是結束一段感情。這種時候往往特別孤單,特別容易淪為詐騙的被害者。如今不管政治立場,我們對高嘉瑜能夠說的話只有一種: 就是我們支持你,謝謝你說出真相,讓這男的無法再去騙別人。 

這男的臉書帳號已經消失。但他是我多年臉友,有些動態還真讓我印象深刻。他經常炫富,有一年除夕,他上傳一張高級浴缸的照片,說他們全家剛在五星級飯店吃完年夜飯,現在是一人一房要留在飯店過夜。我覺得離譜,因為台灣人炫富不是這樣露骨的(中國那邊也許是) 

他臉書也常上傳跟名人合照。我印象深刻有彭明敏,王汎森。一看就知是粉絲找偶像合照。問題是他貼文一向只能寫出這些偶像的博士學位是在國外哪家名牌大學拿的,但寫不出他們作品的內容。我感想是,你家這麼有錢,你又這麼崇拜外國名牌大學,你怎沒出國念書? 

他在2020年寫過私訊給我,說他正在民進黨黨部幫忙,有內幕可以給我,希望來拜訪我。我說謝謝,我不認為我需要知道什麼內幕。 

一定很多人想要探究校長爸爸跟國中老師媽媽是怎麼教出這種兒子的。但是,只要行為離譜超過某一程度,我就認為跟父母教養方式無關了,是本人要負責。因此,我相當同情他的父母。生出這種孩子,真的好倒楣。甚至,往靈異的方向想,這人作惡多年,一直沒爆,卻是在母親離世後馬上身敗名裂。怎知這一切不是他母親在天之靈的意思? 還沒七七四十九呢。

……………

李忠憲社群網路上的幸福 

林君的新聞讓我有些訝異,看他溫文儒雅,高大挺拔,言談舉止就是一個有唸書的知識青年。三不五時會貼出德文的書籍,不經意地講出身家的優渥,提到自己在歐洲或日本的公寓,到各地旅遊與世界各國去逝先賢的墓碑照相,大方秀出與商業或政治界名人的合照,深情對待母親的照片與貼文,這種聰明巧妙的形象塑造,再加上適時小額的政治獻金,常常令人豎起大拇指。 

但突然出現這樣的新聞,打女朋友已經讓我有夠震撼,想不到對父母家暴還讓檢察官發出禁制令,突然心中有一股寒意。 

有一個法律系的教授告訴我,騙人家感情是最划算的事情,完全不用負什麼法律責任,騙人家的錢還要坐牢,欺騙人家的感情完全不用,不管是在男女的愛情、或是政治、宗教信仰上面,欺騙感情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周圍跟我一樣有很多人生閱歷的朋友,針對這個事件也是相當意外。騙子實在太多了,在網路的世界要設定一種性格,比在現實的世界要快速方便許多。這也算是資訊科技革命以後一個嶄新的現象,社群媒體是人類嶄新的經驗,缺乏經驗的社交媒體使用者可能會產生情感、社會、財務和法律後果,這些都是因為資訊所帶來的後遺症。工作忙碌現實生活充滿壓力和空虛的現代人,在網路上尋求慰藉的比比皆是,尤其所謂成功的公眾女強人,內心更可能非常脆弱。 

有人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人生摯愛,甚至終身的信仰,但是悲慘的教訓才是常見的情形。社群網路往往是公關形象的工具,不管是企業或個人,現實生活的落差有時令人感到相當的驚訝。 

社群網路就是使用者的本身,幸福就在我們自己的心中,如果在自己身上找不到幸福,完全不用去別的地方找,這是想得到幸福最基本的道理。

…………….

洪雪珍慎選伴侶 

工作選錯了,可以換﹔伴侶選錯了,要換很難,尤其是孩子生出來之後,所以要慎選伴侶! 

有一年我參加姪子台大機械系的畢業典禮,老師一個一個上台致詞,其中一位男老師一開口就說,這一生最重要的事無他,就是慎選伴侶,它將會影響你一生至巨,無論個人幸福或事業發展都是。 

我猜學生在畢業這當下,聽進去的不多,我卻點頭如搗蒜,心想這老師也太有智慧了!比起找工作,找伴侶更重要,也更要謹慎。千萬不要因為忙著工作,一眨眼年齡到了或大了,覺得自己沒從前那個價,再也不能東挑西揀。於是遇到誰就是誰,快快抓住一個,快快進入親密關係,這容易看不清楚對方,忽略一些關鍵細節,以致掉進可能一輩子都爬不出來的火坑。 

無論你到幾歲,你都有價值,都要珍惜自己。「女孩要富著養」這句話,說的是女孩就算口袋沒錢、出身背景低微,都要顯得「嬌貴」;因為很多女孩遇到愛情,便會犯傻,為了愛輕賤自己。當你不珍惜自己,別人就會糟蹋你。不管你有多愛對方,最愛的仍然是你自己,這不是自私,而是教會對方視你如寶。唯有這樣的人,才是你要去愛的人。 

這兩天教課,有個36歲女性來問我職涯發展,談到交往12年的男友,她不知道換工作的同時,要不要結婚,她說:「如果要生小孩,這個年紀也該結了。」

話鋒一轉,她提到男友是個媽寶,因為「他媽媽不喜歡我,要他跟我分手,他就分手。」這就是傻女人!我跟她說:「要分手的是妳男友,他浪費妳青春年華12年,開不了口,就拿他媽媽來做擋箭牌。」她楞了幾秒鐘說,是啊,她怎麼從來沒想過? 

她還是卡在適婚年齡這個問題上,繼續問我,這時候該結婚嗎?我拍拍她的手說:「這個年紀,妳最需要做的是搞定自己,而不是婚姻。找個好工作,拿著好薪水,做個獨立的女性。至於該不該結婚,還得對方點頭﹔他勉強了,你也不會幸福。」

對於大齡的女性,我想給兩個提醒:結婚這種事,看對方的人格,不是自己的年紀。生不生孩子,看自己的經濟能力,也不是年紀。 

並且請記得:人生不是來將就的,婚姻不是來委屈的,你也不是來被糟蹋的。別人珍不珍惜妳,是他的事﹔妳珍不珍惜自己,則是你的事。先管好你的事,再管他的事﹔他的事管不了時,就管他去死的! 

對於大齡的女性,我想給兩個提醒:結婚這種事,看對方的人格,不是自己的年紀。生不生孩子,看自己的經濟能力,也不是年紀。這個年紀,妳最需要做的是搞定自己,而不是婚姻。找個好工作,拿著好薪水,做個獨立的女性。至於該不該結婚,還得對方點頭﹔他勉強了,你也不會幸福。」 

並且請記得:人生不是來將就的,婚姻不是來委屈的,你也不是來被糟蹋的。別人珍不珍惜妳,是他的事﹔妳珍不珍惜自己,則是你的事。先管好你的事,再管他的事﹔他的事管不了時,就管他去死的!

2021年12月1日 星期三

走出困頓:寬闊高遠認識世界e 

《莊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白話朝菌朝生而暮死,不懂得一個月;蟪蛄春生而夏死,不懂得春秋四季。這是小年。楚國南方的冥靈,以五百年為春季,五百年為秋季;上古時代的大椿,以八千年為春季,八千年為秋季。這就是大年。可是彭祖以長壽聞名,眾人想與他比壽,豈不可悲! 

後記:人生難免兼顧短期,因為到長期我們都死了。但人們習慣以短看長,追逐短利。對此,莊子以對比和誇張想像,描述小年和大年,並以「不亦悲乎」深沉批判短淺思維,希望人們打開視野,以更寬闊高遠的眼光認識世界。「小知」是淺小智慧,包括狹隘、閉塞、僵化、淺薄,「大知」包含開放、自由高遠、大道等意義。夏蟲不語冰,不要隨便否定看似不可能的事,因為小知達不到大智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