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定風波 (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
賞析:心理學家高曼當年提出五個構面定義EQ:自我察覺、自我規範、自我激勵、同理心、現實檢驗。「自我激勵」是指能正確調節情緒狀態,自我驅動,完成目標。
蘇東坡在一首《定風波》說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湮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是自我激勵的案例。
這首詩也叫《定風波》,只是對象不同,也談寧靜安然的自我療癒之道。
蘇軾的好友王鞏受到「烏台詩案」牽連,被貶到嶺南,歌妓柔奴(寓娘)毅然隨行。元豐六年(1083)王鞏北歸,蘇軾問柔奴,嶺南風土如何,柔奴答:「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大受感動,作詞讚美。
詩開頭描繪柔奴的天生麗質、晶瑩俊秀,給出一個真切質感的印象。中篇刻畫內在美,「萬里歸來年愈少」是指艱苦生活她甘之如飴,心情舒暢,歸後容光煥發更顯年輕。
最後以否定語氣提問:試問嶺南應不好?對方卻答:此心安處是吾鄉,雋永而鏗鏘有力。「此心安處是吾鄉——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烙印著主角的遭遇,並記錄愛人相伴,你在何處,何處便是我家鄉的美好愛情。
這也道出心態決定心境。「月有陰晴圓缺」透過蘇東坡的「轉念」,成了「但願人長久月,千里共嬋娟」。當然,這種積極樂觀的轉念或放下,會不會充滿無奈?究竟能在心靈深處帶來多少平安與盼望,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這也給台灣外省第二代一記提醒,吃台灣米喝台灣水,卻不把台灣當作你的國家你的家鄉,還當自己是浮萍,是失根的蘭花,心如何能安呢?不安,又有甚麼幸福感呢?
舊約《路得記》記載,一位婆婆的丈夫、兒子死了,她勸年輕的媳婦改嫁,不必辛苦「拾穗」了,媳婦卻答:「你往哪裡去,我就往哪裡去,……,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與「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情感類似,雖然心安的來源不同。(eaton)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二
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幸福的密碼
情緒管理小結的續集
……………….
幸福的密碼
先講結論。幸福的密碼在於擁有管理情緒的能力。這是有實證的。
1988年,24歲的霍華德‧金森取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博士學位,他的論文是《人的幸福感取決於什麼》。經過21年追蹤,霍華德發現論文只對了一半。
新的結論是: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只有心靈淡定、寧靜所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詳請參連結。
上開結論,符合很多人的感受。對許多人說,結婚、生子、賺錢、買房、旅遊、健康就是幸福,所以人生就是追趕一個又一個目標,但實現了又發現,喜悅的幸福感沒有提升多少。
張愛玲在十九歲時就體會到,就算擁有許多東西,但人生少不了煩惱,她用「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生動描述自己的生活及人際關係的能力低下,就算有點誇張,還不至於矯揉造作。
// 我懂得怎麼看七月巧雲,聽英格蘭兵吹風笛,享受微風中的籐椅,吃鹽水花生,欣賞雨夜的霓虹燈,從雙層公共汽車上伸出手摘樹巔的綠葉。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我一天不克服這種咬齧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張愛玲〈天才夢〉//
這正是老子所說:「禍福相依」。所以幸福的密碼是甚麼?人無法自立於孤島,絕對少不了「管理情緒的能力」。
管理情緒的能力有許多層面,重點在於:抗壓紓壓、有效溝通、同理他人、與人合作、克服挑戰以及化解衝突的能力。當然,對賈伯斯而言,他不必同理他人、與人合作、或化解衝突,這樣才能執行他的完美意志。
世上有很多說法告訴我們,要如何管理情緒,我的想法是回歸自我。感恩所有的,然後境隨心轉,從新眼光看世界。一個有力量的人都是從生命晦暗處打開亮光,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價值與意義,從而獲得新動力。
這種回歸自我,經歷千山萬水,沉默深切走過自省與悔改,就能體會幸福的本質,也能以遠大格局來看待問題,原來上帝不會犯錯,一切都是小題大做。
所以看到生命晦暗,千萬不必自怨自艾,它很可能是幸福的起點。只是人要承認,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
(羅馬書7:18)。人要有自信,但不要太有自信,謙卑才是改變的開始。
今天貼 幸福的密碼,想到紛爭的世界令人厭煩。昨天聽朋友說,假期又要去爬高山了(一週),才想到最近貼美得不得了的"能高安東軍縱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kZ2qA_rAbI&feature=youtu.be
貼者說,那是一段美麗動人的旅程,他以宮崎駿神隱少女的歌曲作為配樂,少女千尋尋找他的父母(註:貪婪變成豬頭的父母),而他尋找自己的夢想。在此祝福大家,在有限的人生,能找到一生的意義
價值
與有趣的夢想QQ。(eaton)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IQ 與 EQ 的運用與限制
IQ 與 EQ 的運用與限制
前言:最近看點EQ資料,這篇當作小結,歡迎指正。情緒管理能力被證實跟幸福感、職涯發展相關,雖然學術界建議使用「情緒智力」(EI, Emotional Intelligence)表達情緒管理能力,避免使用「情緒商數」(EQ,
Emotional Quotient),但理解自己在相關向度的能力,才有實務上的意義與幫助。
IQ 的最大爭議,是心理學界對「智力是什麼」沒有共識。有人認為智力屬於單一因素,也就是說聰明的人各種能力都強;也有人認為智力多元,數理優秀,不見得語言同樣厲害。
第二,智力最廣泛的定義是「適應生活」的能力,而智力測驗是測量的工具。所有的工具都有限制,不見得能測量到所有的能力。譬如國語文考試的分數不見得能反映所有的文學素養,可能考的是文言文,而這個人的專長是現代詩。所以較保守的說法是,智力測驗只是綜合分數,不等同於智力。
第三,學校的考試成績只能測出低階的智力(記憶與分析能力),測不出高階的智力(整合、跳躍直覺的能力)。所以較保守的說法是,考試成績只是綜合分數,不等同於智力。
最後一點,IQ常錯誤跟成功聯想在一起。姑不論機運,智力測驗看不到太多的能力,例如創造力、吸收新知的動機、人際合作等。周杰倫的IQ可能非頂尖,但在流行音樂是天王。古有明訓,行行出狀元仍很實在。
EQ也有類似情形。學術界對EQ嚴格批判(哪科學沒有?),但從文獻來看,部分學術工作者還是在持續發展EQ。況且常識告訴大家,各人情緒管理能力確有高低,而民眾心中有一把尺,自然會形成主觀的EQ。但通俗的說法是,民眾講EQ是講「絕對能力」,才不是「商數」。多少人知道「商數」的定義呢?
要算EQ不是不行,就比照IQ透過統計方法,將同年齡層的平均得分設定為100,標準差為15。也就是說IQ 100分,代表智商在同年齡層的中間。魏氏智力測驗最低分為40,最高分160代表已贏過99.9%的人。
因此,可以用量表測出情緒管理的相關向度指標:紓壓、有效溝通、同理心、同情心、人際關係、克服挑戰、化解衝突、自信、衝動控制、自我激勵、現實檢驗、問題解決……等能力的分數,然後跟同齡族群的平均表現相比,就可得出一個商數。
想知道更多的相關向度,可以在網路下載這本書:Assess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連結:http://bit.ly/2s0SRrl
若您英文不錯,這個專業網站包山包海,將情緒管理的技巧說得簡單清楚明白。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therwise known as
emotional quotient or EQ) i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use, and manage your
own emotions in positive ways to relieve stress,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empathize with others, overcome challenges and defuse conflict.
https://www.helpguide.org/articles/mental-health/emotional-intelligence-eq.htm
要注意的是,EQ比IQ更有運用上的限制。EQ量表也是當事人自填,但若認知不客觀或是自我隱瞞,就是垃圾資訊。熟悉當事人且專業的第三者評估最好。問題是,實務上難以取得大量客觀的同年齡層平均得分,所以計算商數的分母就沒著落了。
因此,退而求其次,只要誠實回答,得到計算商數的分子---情緒管理能力的「絕對值」就可以了。觀看單一指標(例如衝動控制能力),比綜合分數有意義,才能知道問題所在。對成熟且誠實的人來說,其實不必量表,看各能力相關向度指標,不難有自知之明。
總之,想知道自己情緒管理能力水準高低,量表有百分比可供參考,但要假設同齡平均值確實可參考。若測出的單一指標的絕對值屬低水準,商數也是,承認自己在該方面的情緒管理能力低下,才是保守的想法。
承認,沒有不好,謙卑是成功的開始,也可以像19歲時的張愛玲,把自己的生活及能力低下描述的那麼美,就算有點誇張,還不至於矯揉造作:
我懂得怎麼看七月巧雲,聽英格蘭兵吹風笛,享受微風中的籐椅,吃鹽水花生,欣賞雨夜的霓虹燈,從雙層公共汽車上伸出手摘樹巔的綠葉。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我一天不克服這種咬齧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張愛玲〈天才夢〉
2019年12月6日 星期五
新書介紹:我們為什麼要活著?
新書介紹: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
作者是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巴吉尼,他是哲普作家,用了淺顯文字企圖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為活下去找到充分又必要的理由。
我先警告,讀這本書要小心。我記得,有人問一位知名的哲學家(忘了名字),人生的意義是甚麼?他答:你問我這個問題又有甚麼意義?我也不知道。
這本書2百多塊,先看目錄,不難想到書的內容:1.尋找藍圖 2.生命向前看 3.更多天上人間事 4.伸出援手 5.更大的善 6.只要你高興 7.成為一名鬥士 8.及時行樂 9 .失去自我 10.無意義感的威脅 11.理性對此一無所知
作者說,生命的意義不能來自天啟的真理、宗教教條或神聖經文;相反地,必須訴諸理性與證據,以及所有人都可以理解並評估的論證。但目錄第11點又提到:理性對此一無所知。顯然作者不是純粹「理性主義」(Rationalism)者。
許多人誤以為,理性主義是指人的理性是知識的來源,高於並獨立於經驗或直覺的感官感知。理性通過論點與具有說服力的論據發現真理,通過符合邏輯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獲得結論。
其實不然。笛卡兒是重視形上學的理性主義者,亦即重視科學的經驗主義者。斯賓諾莎及萊布尼茲也承認,除了數學外,不能做到單純用推理得到知識。終結形上學的康德,經過休謨的薰陶,從理性主義,轉到包含經驗主義的綜合體。
從常識來看,天下事「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佔絕大多數,就算不是,也是關鍵少數,理性思考無法提供全部答案。訴諸理性至少有一個前提:擁有能充分理性判斷的事實,跨時空的全部事實。人的智慧有限,要懂謙卑。
若目錄可補充第12點,我想加「感恩」,不管現況如何,為所有的感恩。感恩可以產生一種動力,行出第1-8點,從而得到幸福感,並強化人生的意義。這種感恩也會扭轉局勢,得到更多上天的祝福。
若還可補充第13點,我想加「信仰」。人間不亂是不可能的,這是人生的日常功課。一個人若要在波濤洶湧的人生,深刻體會歲月靜好的意義,就要能展現寧靜安然的力量。問題是,單靠自己,說的到卻做不到QQ。(eaton)
情緒智商
情緒智商
一般咸認,Emotional intelligence與 EQ 同義,都是情緒智商。讀過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或是組織行為的人可以發現,課本很有系統,但我們必須承認,這些知識不是Total solution,不然婚姻專家不會離婚,親子專家不會養出問題孩子(設問題不全在對方)。
因此我認為,情緒智商所討論的課題:如何透過正向的方法紓壓、有效溝通、同理他人、克服挑戰以及化解衝突,不管年齡大小,都會伴隨一個人的一生,也會決定幸福感,值得我們細細去體會教科書無法言傳的地方。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人被情緒所困擾,認為這輩子就這樣苦了。其實不然,就算現在看來岌岌可危、準備放棄,但若睜開「信心之眼」,看見自己快樂、健康而完整,然後決心擁有一個堅定的心志,保持有所期待的意念,讓心裡充滿盼望,事情就會往好的方面發展。(白話是宇宙會來幫助你)
你可能問:「真的這麼做了,可是仍然毫無作用呢?」請問,抱持希望,有什麼損失?如果心裡一直存著消極負面的想法,難題就必無解。但願意先給出一個信心的態度與期待,時候到了,情況就會好轉。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希伯來書11:1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