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韓國海難背後,一代商界梟雄的覆滅

韓國海難背後,一代商界梟雄的覆滅

警察和新聞媒體人員在韓國南部發現俞炳彥遺體的現場。

Yonhap, via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警察和新聞媒體人員在韓國南部發現俞炳彥遺體的現場。

韓國首爾——俞炳彥(Yoo Byung-eun)曾在盧浮宮和凡爾賽宮等著名場所得到過隆重介紹。幾十年來,有數以萬計的信徒追隨他的宗教教義,而且據說他在全球各地擁有數百處房產和生意,但最終他孤獨地死去,仰面朝天地躺在雜草中的屍體已經腐爛,旁邊有一些空酒瓶。

數周前,在韓國歷史上最大的搜捕行動中,近1萬名警察搜查了他的教會大樓,還用挖掘機挖開了幾處地下藏身所,結果卻空手而歸。事實上,有一次他們幾乎抓住了他,但俞炳彥卻溜走了;當時是在一座遠離市區的別墅里,他躲在牆後的一間密室內,帶着已經準備好的兩個手提箱,裡面裝着近100萬美元(約合610萬元人民幣)。

  • 檢視大圖 「世越號」4月沉沒,圖為獲救乘客。

    Yonhap, via Associated Press

    「世越號」4月沉沒,圖為獲救乘客。

  • 檢視大圖 搜捕俞炳彥,是韓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此類行動。

    Ahn Young-Joon/Associated Press

    搜捕俞炳彥,是韓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此類行動。

  • 檢視大圖 俞炳彥的攝影作品2012年在盧浮宮展覽。該家族的一共向該博物館捐贈了150萬美元。

    Sylvain Collet

    俞炳彥的攝影作品2012年在盧浮宮展覽。該家族的一共向該博物館捐贈了150萬美元。

  • 檢視大圖 俞炳彥的一個化名Ahae被鍍金蝕刻在盧浮宮的大理石牆壁上。

    Lauren Fleishm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俞炳彥的一個化名Ahae被鍍金蝕刻在盧浮宮的大理石牆壁上。

  • 檢視大圖 今年6月,近萬名警察突襲了俞炳彥規模龐大的教會,還用挖掘機掘開了地下藏身所,但最終還是空手而歸。

    Suh Myong-geun/Yonhap, via Associated Press

    今年6月,近萬名警察突襲了俞炳彥規模龐大的教會,還用挖掘機掘開了地下藏身所,但最終還是空手而歸。

  • 檢視大圖 俞炳彥家族花費數百萬美元租借世界上的知名場所,展出俞炳彥的畫作。第一次是2011年在紐約的中央車站。

    Noel Calingasan

    俞炳彥家族花費數百萬美元租借世界上的知名場所,展出俞炳彥的畫作。第一次是2011年在紐約的中央車站。

  • 檢視大圖 檢察官說,這家人把一個至少包含70家公司、遍布三個大洲的龐大企業集團當成了自家的提款機,購買的地產包括法國一座山頂的整個村子。

    Lauren Fleishm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檢察官說,這家人把一個至少包含70家公司、遍布三個大洲的龐大企業集團當成了自家的提款機,購買的地產包括法國一座山頂的整個村子。

  • 檢視大圖 俞炳彥次子俞赫基(音),41歲,常使用英文名Keith。

    Jamie McCarthy/WireImage

    俞炳彥次子俞赫基(音),41歲,常使用英文名Keith。

  • 檢視大圖 俞炳彥長子俞大均(音),43歲,周五在韓國被逮捕。

    Won Dae-Yeon-Donga Daily, via Getty Images

  • 俞炳彥長子俞大均(音),43歲,周五在韓國被逮捕。俞炳彥一生沽名釣譽,吸引了一批忠實信徒,這些信徒為他奉上大量現金,幫助他建立了一個商業帝國,出售從玩具到船舶的各種東西,檢察機關透露。結果他發現自己的賺錢機器,帶來的不僅僅是他本人的滅亡,還導致了韓國歷史上和平時期最嚴重的災難之一:今年4月「世越號」(Sewol,舊譯「歲月號」)渡輪沉沒,304名乘客罹難,其中絕大多數高中生。

檢察官說,通過在經營中做出一系列隱患重重的決定,73歲的俞炳彥和他的兩個兒子,從擁有這艘渡輪的公司及其他企業中榨取了數百萬美元,罔顧乘客的安危,為自己的家人謀利。

「世越號」的甲板上添加了數十個船艙,甚至還有一個鋪了大理石的畫廊,讓這艘船變得頭重腳輕。船上塞滿了大量額外貨物,有時連用鐵鏈和繩索妥善固定的空間都沒有。而且,檢察官說,渡輪用來平衡額外重量的壓載水非常重要,「世越號」為了賺更多的錢,卻故意把壓載水排掉,這樣船的吃水就不會過深,檢查人員也就看不出它的超載隱患了。

「它竟然這樣航行了一陣子,這已經是奇蹟了,因為它隨時都可能翻倒,」木浦海洋大學(Mokpo National Maritime University)研究生院院長金宇孰(Kim Woo-sook,音譯)說。「對於他們來說,貨物就是錢。」

最近幾十年來,幾乎沒有什麼事件能比這艘渡輪的沉沒更令韓國深受震動了。在它沉入黃海的過程中,困在船中的學生用短訊和手機視頻記錄下了這場災難。

渡輪剛開始傾斜時,一些學生還沒有意識到危險的到來,他們大喊,「太好玩了!」還開玩笑說要把這事發在Facebook上。但是隨着船體繼續傾斜,恐慌情緒開始蔓延,一些學生大喊,「我們不想死!」並匆匆錄下了對父母的道別。

一個男孩對着智能手機喊道,「這好像就是永別了。」另一個男孩上來插嘴喊到:「媽媽、爸爸,我愛你們。」

曾經的騙子

這樣的場景在世界各地激起強烈反響。自那之後,已經有數十人因為沉船事件遭到逮捕,包括監管者、船長、船副和船員。但在這起悲劇,及圍繞事件起因展開的調查中,處在核心位置的卻是韓國最為古怪的家族之一,現在他們也成為了最受人唾罵的家族。

「俞炳彥家族是引起這場災難的根本原因,他們藐視法律,而不是在大家面前悔過,並幫助揭露真相,這引發了公眾的怒火,」韓國總統朴槿惠(Park Geun-hye)說。她本人也因為此事遭到了廣泛批評,因為她的政府未能防止災難的發生,也沒能在俞炳彥死亡之前找到他。俞炳彥的妻子和兩個孩子現在已被羈押,還有一個兒子仍然在逃;他共有四個孩子。

關於這起災難、俞炳彥家族生意以及教會的問題,該家族的代表並沒有予以回應。然而有很多教友表示,朴槿惠正試圖妖魔化俞炳彥家族,以便轉移其政府遭受的批評。但對監管者、海岸警衛隊官員、檢察官、碼頭工人、船員和俞炳彥家族的生意夥伴進行的幾十個採訪,似乎都印證了檢察官的觀點,即俞炳彥家族在這起悲劇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雖然在自己身上大把花錢,卻在「世越號」的安全方面偷工減料。

這家人把一個至少包含70家公司、遍布三個大洲的龐大企業集團當成了自家的提款機,檢察官說。該家族自己名下,或家族控制的公司名下,僅在美國就至少擁有價值800萬美元的房地產,其中包括曼哈頓麗思卡爾頓酒店(Ritz Carlton)里的一套共管公寓;而且他們還擁有法國巧克力製造商黛堡嘉萊(Debauve & Gallais)在美國的代理權,黛堡嘉萊生產的高級巧克力曾經是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的最愛。在法國,這個家族還擁用一座山頂上的整個村子。

該家族還耗資數千萬美元來吹捧俞炳彥,其實他在韓國最出名的身份是個被判刑的騙子,因為20多年前,從他的教會分裂出的一個派別,有32名成員集體自殺。

檢察官說,更確鑿的發現之一,是俞炳彥和他的親戚侵吞了這家輪渡公司的大量錢財,因此該公司資金短缺,去年只花了2美元在「世越號」船員的安全培訓上,具體是用來購買了一份證書的紙質副本。

在事故發生的過程中,由於缺乏培訓而導致的混亂顯而易見。一些船員在災難發生後的採訪中也坦率承認,他們根本不知道在緊急情況下應該怎麼做,他們從來沒有進行過疏散演習,因此在這起事故中犯下了致命錯誤,比如在船已經帶着大批學生開始下沉的時候,還在廣播里反覆告訴乘客「留在艙里,耐心等待」。

這家渡輪公司能夠以如此危險的方式偷工減料,是因為韓國的渡輪監管體系就像該國的其他很多監管體系一樣,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充滿漏洞、人手短缺,腐敗滋生,有賴於企業的自我監督。監管機構廣泛地、心照不宣地接受了鬆散的安全規則,希望保持經濟增長,結果從多起建築物倒塌到一起核能醜聞的發生,種種事故讓它飽受指責;那起核能醜聞和捏造試驗結果有關,導致韓國23個反應堆在安全上遭到嚴重質疑。

「世越號」事故引發的眾怒,迫使朴槿惠總統立誓要加強安全標準,剷除她所說的「重重腐敗」,包括監管者和企業之間的串通勾結。

檢察官和政府審計部門稱,海岸警衛隊官員曾經被渡輪公司請到度假勝地濟州島上吃喝玩樂,此後就對安全檢查中出現的問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有檢查員承認,他們是在遠處憑肉眼看船隻吃水有多深,實際上是在猜測是否超載。

俞炳彥所屬「救援派」(Salvationists)教會的信徒說,這些發現的背後是政府在重點推進對俞炳彥的調查,他們說這是想把注意力從政府身上引開,政府不但存在監管失職,還在渡輪的救援過程中笨手笨腳,目前已知的事故倖存者僅172人。此次事故令朴槿惠政府陷入一片混亂,她的總理遞交了辭呈,而她的支持率也大幅下跌。

「給人的感覺彷彿是,只要鎮壓了俞炳彥和救援派,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教會發言人、俞炳彥佈道在線文獻的負責人李泰宗(Yi Tae-jong,音譯)說。「從教會創立之日起,他一直是我們最值得信賴的導師。」

少年壯志

俞炳彥從小就懷着雄心壯志。據1981年出版的一本佈道文集,他自幼體弱多病,但一直夢想着成為「比米開朗基羅更偉大的雕塑家」。然而在上世紀60年代從高中畢業後,他發現了一個新事業:宗教。

教會網站上稱,俞炳彥的靈感來自一名美國的基督教傳教士,此人的教導讓年輕的俞炳彥皈依了福音。他是一個富有感染力的演講者,很快就吸引到足夠多的追隨者,進而與一位傳教同仁一起創辦了一家新的宗教團體——這在韓國是個沿襲多年的做法,這裡曾經孕育了文鮮明牧師(Rev. Sun Myung Moon)和他的統一教(Unification Church)。

俞炳彥的教會「韓國基督教福音浸禮會」(Evangelical Baptist Church of Korea)目前稱其擁有10萬名教眾,該教對基督徒的得救秉持着一種極端化的闡釋。

「他們已經不需要懺悔,哪怕是犯下了通姦和偷盜這樣的罪;他們是無法無天的一群人,」安城的長老會牧師、韓國邊緣教會問題專家陳勇植(Jin Yong-sik,音譯)說。「俞炳彥是異端宗教領袖。他在教眾中被神化為摩西或彌賽亞一般,教眾會送錢給他,想要多少就給多少。」

教會領導人否認了上述指控,他們說,自己的宗教根植於《聖經》,現在卻遭到了詆毀。重視健康是他們的教義之一,這似乎是因為俞炳彥童年時曾患肺結核,身體孱弱,此外,他本人特別愛乾淨。余炳彥說,清潔身體,尤其是清潔血液,有助於實現精神上的潔凈,他還在文章中表示不贊成基督徒冗長的餐前祈禱,稱這會使「星星點點的白色」唾液掉進食物里。

在建立教會的同時,俞炳彥還開始了自己的第二職業,成為了一名企業巨頭。調查人員以及救援派曾經和現在的教徒說,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他把教會變成了一棵搖錢樹,勸說信徒把自己的積蓄捐贈或投資給自己名下越來越多的公司。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俞炳彥已經打造了一個小型的家族企業集團,多年來生產的產品種類令人眼花繚亂,從暢銷的鯊魚油補品和有機奶粉,到化妝品、汽車零部件,以及核電站專用塗料。

在軍事獨裁者全斗煥(Chun Doo-hwan)1984年參觀了他的一家工廠之後,俞炳彥在外界眼中成了韓國商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兩年後,俞炳彥涉嫌利用自己日益龐大的政治關係網進入遊船運營業,他的一家公司贏得了在1988年漢城夏季奧運會期間,在韓國漢江上運營遊船的權利。

俞炳彥的游輪在當時就已經因為超載受到了指責。有一次,在一個繁忙的假日,俞炳彥的公司企圖讓超出船隻最大載客量一倍的遊客上船,在這艘船上擔任船員的前救援派信徒李青(Lee Cheong,音譯)說,憤怒的乘客幾乎要開始鬧事。而俞炳彥只是在碼頭上看着,面對混亂的人群無動於衷。

跌落雲端

俞炳彥的上升之路在1991年遭到逮捕時戛然而止。俞炳彥被捕之前,救援派分裂出來的一個團體有32名成員身亡。這些人的屍體是1987年在一家工廠食堂的閣樓里發現的,其中有些人是上吊身亡。警方在調查之後,沒有指控俞炳彥與這些人的死亡有關,而是稱他們是集體自殺,原因似乎是無力償還債務。

不過,由於以不正當的方式向自己名下的企業轉移資金,俞炳彥因為欺詐教會成員的罪名被判刑,他至死都沒有承認這些指控。從1991年到1995年,俞炳彥在獄中服刑四年。

被判入獄,再加上旗下的企業集團在上世紀90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中瓦解,俞炳彥身敗名裂,在韓國幾乎沒人認為他還能東山再起。但檢方稱,出獄後的俞炳彥很快振作起來,找到了逃脫公眾嚴密審視的種種辦法。

政府官員和檢方說,俞炳彥名下的多家公司破產之後,政府一個促進經濟復蘇的項目免除了很多債務,於是他首先讓兩個兒子以極低價格從破產託管部門買回了自己的公司,重新獲得了公司的控制權。他和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建立了一個緊密而複雜的交叉持股網絡,共同管理着這些公司。檢方稱,通過安排家庭成員和忠實教徒擔任高管職務,俞炳彥對這個網絡實施着控制。

檢方和金融監管機構稱,俞炳彥及其家族創造出了越來越多別出心裁的斂財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對俞炳彥控制的企業收取專利和商標使用費。俞炳彥家族擁有超過1300項專利和商標,檢方稱,其中很多都是徒有虛名。例如,檢方說,俞炳彥的長子、現年43歲的俞大均(Yoo Dae-kyoon,音譯)就向清海鎮海運公司(Chonghaejin Marine Company)收取了145萬美元,名義是該公司旗下一艘船的船名使用費。俞炳彥的另一個兒子擁有沉沒船隻「世越號」船名的權利,不過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向該公司收取了使用費。

與此同時,監管機構的文件顯示,俞炳彥家族並不持有清海鎮海運公司的股份,至少從紙面上看如此。但這家海運公司的最大股東,是一家名為天海地(Chonhaiji Co.)的造船企業,而這家造船公司由投資公司I-One-I Holdings控股。文件顯示,俞炳彥的兩個兒子是該公司的控股股東。檢方還表示,俞炳彥在幕後充當著這家海運公司的董事長和最高決策人——俞炳彥家族的代表予以否認——而且每月的薪酬將近1萬美元。

悲劇的開始

在該渡輪事故中,「世越號」渡輪的問題似乎源於2012年在主甲板上增加客艙及畫廊的決定。檢方稱,是俞炳彥親自下令進行改造的。

韓國船級社(Korean Register of Shipping)負責核准這個新的設計方案,這家私營機構受到政府授權,可以頒發證書表明船舶適於航海。檢查員在對船舶載貨量作出限制,並明確規定船滿載時所需的壓艙水的最低重量後,才接受了這些改造。該機構還派出了一名檢查人員確保改造工作正確進行。

目前,那名檢查員已經和其他五名監管人員一同被關進了牢房。對他的起訴書寫到,是他批准了給船加裝新設施,然而他並沒有妥善地實施「傾斜測試」來判斷改裝後的船是否穩定。

政府審核員和檢察機關表示,海岸警衛隊本應核實,檢查員是否妥善地實施了測試,然而他們並沒有核實。在本月公布的一份中期調查報告中,韓國審計監察院表示,這艘船的二次設計不符合已經審批過的設計圖紙,而且比承諾的改裝重量多了100噸。超出的重量大多來自建造畫廊所用的厚重的大理石板。

韓國航運協會(Korea Shipping Association,簡稱KSA)本應提供下一重保護,該機構負責檢查船隻是否超載。渡輪每次離港,都需要把船上的載貨量上報給KSA的檢查員。

長期以來,海上安全機制的批評者一直認為,KSA不應該監督航運安全,因為其機制有着內在的利益衝突:它是一個由航運公司資助的行業組織,同時卻又擔負著監督出資方的責任。

KSA駐濟州島的官員在今年6月的一次採訪中承認,在判斷船隻是否超載時,檢查員並沒有離開海岸登船檢查,濟州島是「世越號」航線上的度假勝地。這些官員辯解說,航運公司沒有提供足夠的資金,他們沒辦法開展更全面的檢查。

現在,他們承認,僅靠觀察船側所劃的載重線來做判斷,存在特殊的風險,因為航運公司可以泄掉壓艙水,來掩飾較沉的貨物,檢方對「世越號」船員就做出了這樣的指控。壓艙水是防止船隻傾覆的關鍵平衡力。事實證明,這種做法在此次事件中造成了慘痛的後果。

檢方表示,事實上,這家公司過去13個月里提供的航運服務至少有139次是超載的。在法庭上,一些高管和船員承認,這艘船的載重經常高於法定載重量。碼頭工人說,這艘渡輪很不穩,以至於會在裝船和卸船時劇烈搖晃,有時,當車輛從渡輪的一側駛下時,為了保持船體平衡,他們不得不把叉車開到船體的另一側。

今年1月,就在「世越號」傾覆的三個月前的某個大風天,這艘船在濟州島泊岸時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平衡問題。在狂風衝擊下,船體過大的上部結構成了一張巨大的風帆,把船推向碼頭無法起航。檢方說,公司駐濟州島的管理人員對這次事故十分擔心,向管理層發送了一份報告,提醒他們這艘船的穩定性相當差。

檢方說,公司管理人員認為這艘船是個大麻煩,應該把它賣掉,然而他們的計劃被俞炳彥否決了。據檢方透露,事實正相反,公司高管合謀要不計代價地「把貨物裝上船,能裝多少裝多少」。

渡輪公司林林總總的欺騙伎倆回過頭來纏上了「世越號」,那是4月16日,也就是事故發生的當天,這艘船的各方面問題集合在一起,導致了一連串事件的發生。據檢方說,當時這艘船正朝着這趟旅程中最危險的水域航行,那是一段名叫孟骨峽(Maenggol Strait)的狹窄水道,水道里暗流涌動,船上載着2142噸貨物,大約是法定最大載重量的兩倍。

不僅如此,船上只有761噸的壓載水,還不到最低要求的一半。檢方說,在那之後,舵手右轉舵時幅度過於劇烈,超過了那日不當值的船長提出的建議——由於船身搖晃得厲害,船長只建議轉舵5度。船員和倖存的乘客眼看着一堆堆被糟糕地固定在一起的集裝箱突然開始滑動,把重量都壓向了船的一側。

海岸警衛隊的第一艘救援船抵達現場才不久,就通報說渡輪已經傾斜了60度,上甲板幾乎已經垂直於水面了。當救援人員爬上正在傾覆的渡輪裸露在外的右側甲板時,他們能透過窗戶看到被困的乘客,可是卻無法及時把他們救出來,原因是他們沒有實施救援所需的繩索和攀爬設備。木浦港海岸警衛隊官員金世寅(Kim Sae-in,音譯)說,抵達現場的第一艘救援船就來自木浦。「這種量級的船要翻個應該需要幾個小時,至少不少於兩小時,」金世寅說。

三個月後,打撈人員依然在尋找十具下落不明的屍體,沉船仍然滯留在覆沒地點。事故發生後,檢方已經凍結了龐大的俞炳彥家族所擁有的逾1億美元資產,其中包括多輛賓利(Bentley)轎車和位於韓國的200多套公寓。

不過,根據韓國金融監管機構金融監督院(Financial Supervisory Service)的消息,俞炳彥家族在近些年已經向境外轉移了至少3300萬美元的資產。監督院和檢方均表示,其中的大部分資產都流入了俞炳彥次子俞赫基(Keith Yoo)所控制的公司,此人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與一個美國人結了婚。韓國當局已請求美國同行協助尋找並逮捕此人。他的兄長俞大均(Yoo Dae-kyoon)於上周五在韓國被捕。

耗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企圖修復自己形象的俞炳彥突然發現,韓國的街頭巷尾貼滿了帶有他的照片的通緝令,他成了韓國頭號通緝犯。最終,人們在臨近那棟鄉間別墅的一處杏園裡發現了他的屍體,他曾躲在別墅的牆後。警方表示,由於屍體高度腐敗,他們無從判斷他的死因,他到底是自殺、是自然死亡還是死於謀殺尚無定論。

到最後,這起導致俞炳彥家族垮台的事故涉及到的只是龐大的俞氏帝國的冰山一角。檢方表示,在過去13個月里往「世越號」上危險地裝載超載貨物的舉動,只給渡輪公司賺取了相對微不足道的290萬美元,而這筆錢平攤到每名遇難的乘客身上,大約只有9500美元。

 

 

Choe Sang-Hun和Martin Fackler自首爾、Alison Leigh Cowan自紐約、Scott Sayare自巴黎報道。Su-Hyun Lee自首爾對本文有報道貢獻、Susan Beachy自紐約對本文有研究貢獻。

翻譯:土土、經雷、王湛

 

本文內容版權歸紐約時報公司所有,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或翻譯。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華裔女記者放棄優渥生活拍攝中國

華裔女記者放棄優渥生活拍攝中國
JAMES ESTRIN 2014年07月29日

沈綺穎拋棄了在新加坡的優越生活,毅然選擇做一名關注社會問題的攝影師。這一次,她選對了。
作為新加坡《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記者,沈綺穎(Sim Chi Yin)在北京過着愜意的異國生活,寫寫長篇特寫,偶爾拍拍照片。《海峽時報》為她支付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學費,作為交換條件,她必須為公司工作八年。她擁有醫療保險、養老金和失業保險。
那麼,她為何要在九年後離開?

曼德勒山上的僧侶。僧侶在這個佛教國家很受尊崇,在2007年他們曾領導大規模抗議活動,最終導致政府鎮壓,大批緬甸活動人士流亡到泰國。
沈綺穎的祖父沈煥盛。這張照片可能於20世紀40年代初期到中期攝於英屬馬來亞。

「我想作攝影師,但是《海峽時報》的編輯說那是大材小用,」她回憶道。「我幾乎每年都會要求擔任攝影記者,但他們並不重視視覺報道。」

沈綺穎——一個來自新加坡華裔中產家庭的孩子,她的家庭屬於白手起家——從少年時代開始就希望成為一名攝影師。所以,雖然對她所在的報紙心懷感激,她還是選擇在攝影方面孤注一擲。

做出這個決定意味着她需要削減開支,搬到一個面積較小的公寓,但這一切都值得:上個月,她作為臨時成員加入合作性圖片社VII。過去三年,她一直在馬庫斯•布里斯戴爾(Marcus Bleasdale)的指導下學習,屬於VII導師項目的一部分。VII董事埃德•卡希(Ed Kashi)說,「最重要的是,她是一個了不起的攝影師,了不起的記者,一個非常好的人,專註於爭議性敘事。」

他也承認,和馬格南(Magnum)等許多合作性的圖片社一樣,VII的女性和有色人種成員太少,沈綺穎的背景是一個大家樂於見到的改變。沈綺穎曾為《紐約時報》、《時代》周刊(Time magazine)和《紐約客》(New Yorker)兼職攝影,普通話說得很流利。

對於雙方而言,這個臨時的成員身份就像是兩年的試婚。這段時間,沈綺穎希望能組織一些群體項目,擴大機構在亞洲的影響力。

沈綺穎在新加坡的一個華裔家庭中長大。這個家族的前三代人一直在海外居住,他們幾乎從不提過去。少年時代,她認為自己應該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她幫助殘疾人,自願在聖誕節去購物中心當救世軍搖鈴人。

她的父母對政治和公民參與並不感興趣。沈綺穎總感覺,父母既不理解也不支持她對社會事務、行動主義乃至新聞報道的興趣。但是最初她並不完全理解他們的反對。

在獲得了一個中國歷史碩士學位後,她開始研究家族的過去,她對從未有人提起的祖父尤其感興趣。母親給她看了一張照片,上面的男子脖子上掛着一部箱式相機。在接下來的八年時間裡,她發現祖父曾是一位校長、商人,而且後來還成為了馬來亞左翼報刊的編輯。她得知,他曾經在馬來亞的華人社區活動,後來在二戰期間,又遭到了日本侵略勢力的逮捕和折磨。當英國人回來時,他寫了一些反殖民主義的社論文章,並因此遭到逮捕。在入獄和被驅逐之間,他選擇了返回自己位於廣東省的祖祖輩輩居住的村落,暫時離開家人。

沈綺穎是2011年前往廣東誥上村拜訪親屬時才完全了解這段被隱藏的家族歷史的。她的祖父是一位革命烈士:他的墓地前聳立着一座六英尺(約合2米)高的石碑。抵達一個月後,他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游擊隊,然後被國民黨抓住,並且在共產黨勝利之前不久被處決。

沈綺穎經常思考,祖父究竟會如何看待他為之奮鬥的「新中國」。她「肯定他會」對它的很多方面「感到失望」。但是她還認為,祖父肯定會支持她對新聞和社會事務的興趣,因為她試圖做一些「有用的事」。

「這個地方很大,問題很多,」她說。「但是我現在真的很關心中國和中國人民。畢竟,我的祖父就是為這裡而死的。」

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 @chiyin_sim、@JamesEstrin 和 @nytimesphoto。Lens同時還有Facebook專頁。
翻譯:陳柳

如何在超低收益環境中投資

2014年 05月 23日 11:35

如何在超低收益環境中投資

一年給投資者帶來不少意外,其中最讓人大跌眼鏡的就是:利率實際上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已經下滑。在美國,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已經從去年12月底的高于3%降至3月初的數月低位2.6%,現在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正在2.7%上下徘徊。

事情本不應該是這樣的。我們的經濟復蘇已經進入了第五個年頭,經濟增速雖然依然較低,但一直在上升,最重要的是,美聯儲(Federal Reserve)正在逐漸收緊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上述因素本應該起到推高利率的作用。

這令投資者不禁納悶:為什么利率仍然如此之低?利率何時會升高,升幅將會是多少?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投資?讓我們分別來看看這三個問題。

為什么利率仍然如此之低?今年,導致利率持續走低的至少有三個因素。首先,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遠低于人們去年秋季的預期。當然,很多明顯的經濟放緩表現是由極寒的天氣因素導致的,天氣因素對很多領域的經濟活動都產生了影響。通貨膨脹率也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這緩解了美聯儲上調利率的壓力。

但是,第二個因素——同時也可能是更讓人意外的因素——則是養老基金的債券買盤。鑒于過去18個月左右股票市場回報豐厚,很多養老基金——特別是那些公司養老基金——發現自己的資金更充裕了,能夠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了。因此,他們獲得了“降低風險”并通過購買高評級長期債券剝離不良資產的機會。所以,養老基金賣出了部分股票資產,并買進了更多債券。

最后一個因素或許也被忽視了,那就是高品質債券供應不足的問題。經濟中很大一部分一直在降低債務(去杠桿化)或至少減緩借款的步伐。此外,美國的財政狀況已經有所改善,這減少了可售美國國債的規模。
與此同時,包括人口統計學等更為長期的因素也對利率走低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由于老年人口借貸更少但購買的債券更多,相較于年輕化的人口,他們會推低利率。總而言之,相對緩慢的增長、低通脹、機構對債券購買的需求加上債券供應的減少都是令利率走低的原因。

利率何時會升高,升幅將會是多少?盡管今年以來利率一直低迷,但是利率仍有可能在今年余下的時間里甚至明年內走高。然而,仍有兩點需要注意:利率的升幅將依據債券的期限(或按照債市投資者所稱的不同的“孳息率”)而有所不同,并且利率的升幅可能將達不到很多投資者的預期。

由美聯儲管理的短期債券利率可能在今年年內被維持在接近于零的水平。然而,鑒于上述原因,長期債券的利率升幅也將低于很多人預期或者希望的水平。實際上,我認為今年年底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將在3%至3.25%之間。

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投資?當然,這是最重要,也是最難回答的問題。考慮一下我們現在的狀況吧:隨著美聯儲終結寬松的貨幣政策并最終上調短期利率,債券收益率很可能將走高。這將給大多數固定利率工具帶來風險,特別是在目前的情況下:即債券指數的久期及利率敏感性較20年前已經大大增加了。與此同時,利率完全正常化可能要花費數年之久,這令投資者仍需苦苦等待才能達到他們的收入預期。最后,在這種低收益環境延續了五年以上之后,廉價的投資選擇早已所剩無幾。

那么解決方案是什么呢?如今在投資界肯定沒有免費午餐這等好事,但是有兩大投資主題是可以考慮的。
首先,你要跳出傳統的債券市場,因為受低票息債券的影響,傳統的債券市場面臨著收益率低、久期及利率敏感性卻大增的情況。你應該考慮靈活的固定收益債券產品,這種產品的優勢是可以兼顧固定收益和相關的價值因素(比如新興市場的硬通貨債券)。

第二,你應該將自己收益導向型投資組合的一部分從債市轉移到股市之中。盡管股票價格已不如以前便宜,特別是在美國,但是據股票收益與債券收益的比較顯示,至少相對而言,股票的投資成本更低。此外,非美市場普遍價格較低,而收益更高。從收益率上看,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目前的回報略低于2%。與此同時,美國以外國家指數基金(ACWI ex U.S.)的回報率略高于3%,較前者高出了60%。

整體來講,投資者應該接受我們可能還要在一段時間內忍受低收益率環境的這個事實。是的,第一季度給我們帶來了些許意外,利率可能將在今年余下的時間內走高。但是即使利率升至3% 或3.25%的水平,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也遠低于20年以來的平均水平(并且只有60年以來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對于那些想要購買房產并需要貸款的人來講,這可能是個好消息。然而,在收益率可能越來越低的預期下,收益導向型的投資者就需要尋求對策了。對于那些希望利率會再次給投資者帶來毫無風險的5%的回報的投資者,他們可能免不了要失望一陣子了。

RUSS KOESTERICH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7項特質檢視自己是否「不可或缺」,讓老闆「不能沒有你」

7項特質檢視自己是否「不可或缺」,讓老闆「不能沒有你」

很多人會想是否要轉換跑道,尋求一個更優渥的工作機會?但是,突然有個念頭閃進腦海:相對的,作為一個員工,自己是否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一員?關於職場具備才能的自我省察,或許可像一年一度大掃除一樣,來個徹底的總檢查。

思考著「老闆能不能沒有我」的同時,也就是對「主管和老闆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員工」提問。在一份來自104人力銀行的資料中,有著初階及中階主管所需人才的能力調查,以初階主管來說,溝通力占了68.1%、抗壓力54.6%、態度力52.%、專業力32.6%、反應力19%;對高階主管來說,則是溝通力68.4%、專業力53.6%、抗壓力31.2%、態度力23%、創意力22.7%。

溝通力在職場中扮演極重要的色。Photo Credit:kris krüg CC BY SA 2.0

1. 穩固基本面 態度與溝通能力

從這個結果我們看到了兩個重點:第一,專業力不是排名第一;第二,態度與溝通能力反而是必備要件。

104人力銀行行銷協理陳力孑說,「面對工作的正面態度很重要。就現在的台灣社會現況來說,工作機會少、薪水低,這是事實,所謂事實就是抱怨也沒有用的事情,能夠耐用、實用就是可以談的籌碼。很多人都會說哪些工作很辛苦,有過勞死的案例,但是不是正向地思考提升工作效能的方式?而不是用比較頹喪的態度來面對。」

如果你用消極態度面對工作,你的辦公桌自然就如你的心境一樣亂。Photo Credit:Alan Cleaver CC BY 2.0

2. 特質的審視

所有的企業都樂於運用的人才,是具備有「乘法人」特質的人選,其組合在於有危機感、富好奇心、行動速度、學習性格、先行趨勢、勇敢走出等六項特質。簡而言之,必須培養自己對於工作的「敏銳觀察度」。

也就是說,自己必須想像能否為企業提供解決問題、增加利潤的能力,在上述六項指標,對於己身的評量之下,是否都具備?而同時,必須具備良好的態度,並非做牛做馬就是最好的,陳力孑自身的經驗是要對工作內容感到「Exciting」,是不是能夠振奮的、有動力的去面對工作的內容,才能創造自己在工作上的價值。

 

3. 執行力的掌握

在競爭的前提下,什麼樣的人能夠迅速為老闆解決問題,就是最重要的人才。老闆只有一個,但企業的運作猶如一部機器,所有的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樞紐,運轉之中要能不出錯是不可能的,但在這之中,要怎麼讓自己發揮能見度,並且在工作出現危機的時候,能運用自己的特質、能力減少損失,進而增進收益的,就是不可少的人才。

4. 多元語文能力

放眼職場,不論各行各業都緊密地以整個亞洲區的規模在運作,養殖業可能牽涉到越南的員工、傳播業可能是中港台日韓的跨國合作,除了職業本身需要的技能,考驗到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語言能力,例如一個馬來西亞人,他可能擅長中文、閩南語、客家話、馬來文,但是我們是不是有這樣的基本能力,可以去把自己放在華人社會的大亞洲市場比拚?

5. 創造不同視野

陳力孑說,「回頭去想想,我們的祖先身上留有『失敗更要找出路』的血液,那是一種Mobility,我們父母那一代有國際貿易的能力,那是被生活逼出來的膽量,但是到了我們這一代,台灣其實創造了一個超級大的舒適度,你的企圖與動能夠不夠呢?如果大家都安逸在現況,放大到地球村的市場,就很容易被湮滅。

舉例來說,大陸今年畢業的大學生人口有680萬人,我們是不是有傻勁去把天花板打開,創造異地的工作能力?台灣有那麼多人才、那麼多創意,我們應該把自己的心做大,去發揮更大的創造力和執行力,去擁抱全世界,應該培養這樣的信心與能力!」

如果你的工作讓你感到興奮,工作的視野自然會推動你。Photo Credit:Celestine Chua CC BY 2.0

6. 負責是王道

與身為老闆的朋友聊到工作能力的種種,在齊力整合行銷有限公司擔任營運總監的溫鴻旺說,「其實用人除了專業、學習、解決問題等能力,說到底還是『負責』兩個字。

客戶有活動要準時上線、或是會場活動準點就要開始,對整個團隊來說,可以在時間點之前精準的達成目標,就是最優先的考量。而且負責的人通常會擁有很好的團隊精神,不會令自己的工作延誤他人的進度。一個人腦子裡有再多好東西要掏出來,只要不能如期完成,其實都是逾時的空談。」

7. 年終新主張

是不是有什麼能力是特別被器重?日前《華爾街日報》提出四項工作技能,包括清晰溝通、建立個人品牌、講求靈活度、提高工作效率。尤其在工作效率的提升方面,積極表現、主動而非被動的理解工作需求,是許多企業主在乎的要項。

當工作的筋肉與骨架都建立,「熱情」其實是為工作能力穿上了一件漂亮衣服,是重要支撐,有了熱情,就會追求自我突破與變化,面對挫折可以抗壓、面對挑戰勇於承擔,這樣的職員具有太陽般的感染力,自然成為企業內不可或缺的發光要角!

〈自由廣場〉哆啦A夢與後宮甄嬛

〈自由廣場〉哆啦A夢與後宮甄嬛


◎ 王珍誼

哆啦A夢如果真的被一些家長以會助長校園霸凌文化這樣的理由而停播,校園霸凌事件就會減少?你我知道根本不可能!身為四個孩子的母親,及一位基層教師想要說的是:如果真要減少校園霸凌,這些家長與其要求哆啦A夢停播,倒不如要求電視台少播那些「表面看似波瀾壯闊、偉大美好…,實質爾虞我詐、強調威權文化與宮廷鬥爭的中國歷史劇!」

哆啦A夢裡的確常常出現胖虎霸凌大雄的情節,但最後胖虎的下場常常是自食惡果;所以你問小朋友胖虎的行無到底對不對、好不好…,相信多數小朋友的回答都是很清楚而正確的。幾個星期前,我那就讀小三與三歲兩個兒子間的對話:「我是大雄,你是胖虎!」「我是哆啦A夢,你才是胖虎啦!」…如果連一個三歲的孩子,都知道不要變成胖虎那樣的人,哆啦A夢正向的教育功能是可以被肯定的!

相反的,那些收視率遠遠超過哆啦A夢的中國歷史或宮廷劇(因為常是父母帶著孩子一起看):大就是好、掌握權力就可宰制一切,與為所欲為、千萬不可與掌權者對抗、挺身而出,否則會死得很慘的威權文化,才是最可怕、且會助長霸凌,卻不自覺已深層內化的思維!

教育當然要鼓勵孩子追求和諧、自由,但是這一切必須是建立在「公平正義追求」、「人權維繫」的基礎之上。因為人類所會犯的種種惡行,不會因為把眼睛蒙起來,就消失不見。勇敢地正視面對、挺身而出才能有效遏止!否則中國是最講究「和諧」的國家(看看他們每次人大的開會就知道),很多惡行都只能做,卻「誰都不可以說、不可以知道」,敢說出事實的人都要「依法嚴辦」,這樣就會「繼續」「很和諧」!但這個國家卻是從政府、上上下下都充斥著嚴重迫害人權的霸凌文化與事件!這樣深厚、似乎已不可翻轉的民族性,過去是透過戒嚴的教育,現在是透過電視劇,無形中、不自覺地還在植入台灣人深層的價值思維!(作者為國小藝術與人文教師、台灣教師聯盟秘書長)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QE灌水120兆 全球金融晃不停

QE灌水120兆 全球金融晃不停

2014-07-21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美國聯準會(Fed)二○○八年十一月以來,累計採取三輪「以鄰為壑」的量化寬鬆(QE),市場預期將於今年十月底結束,估計六年下來,向市場釋出資金總規模高達三.九八兆美元,相當於台幣一二○兆元,約台灣八年國內生產毛額(GDP)。

  • 美國量化寬鬆措施(QE)規模

    美國量化寬鬆措施(QE)規模

帶來全球資產泡沫 貧富差距擴大

QE把全球金融市場搞得雞飛狗跳,帶來新一輪股價、房價泡沫,以及貧富差距擴大的負面效應;相較美國成為最大獲益者,包括台灣在內的新興市場,因鉅額資本流入而面臨匯率升值、資產泡沫及通貨膨脹壓力。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形容:「QE就像航空母艦,開過來波濤洶湧,開過去又波濤洶湧,台灣是艘小漁船,航空母艦在旁邊拚命晃的時候,就會受影響。」

二○○八年九月十五日,擁有一五八年歷史、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宣告破產,揭開全球金融海嘯序幕,前Fed主席柏南克同年十一月推出QE1至今,共採取三輪QE。

就在柏南克卸任前夕,Fed去年十二月決議今年起逐次縮減QE3購債規模,若按每次會議縮減一○○億美元速度,預計QE最快於十月底結束,不過,這六年向市場釋出資金總規模已高達三.九八兆美元。

QE猶如從直升機撒錢(dropping money from a helicopter),同時壓低美國利率及匯率,加上美元又是國際準備貨幣,等於變相汲取他國財富。

舉例來說,美國去年底國外資產、國外負債分別為二十一.六兆美元、二十五.八兆美元,由於國外資產是以當地幣值計算,而國外負債則以美元計價,若美元貶值五%,美國即可獲利一.○八兆美元。

資金持續流竄 仍將衝擊新興市場

央行官員強調,即使QE結束仍不代表緊縮,只是把水龍頭關掉,而浴缸裡(全球金融市場)還有近四兆美元的資金在流竄,外溢效應(spillover effect)仍將持續衝擊新興市場。

新興國家崛起 全球貧富差距縮小

新興國家崛起 全球貧富差距縮小

美國、中國等國內貧富差距卻擴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一項最新研究,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崛起,有助於改善全球貧富差距,但卻造成已開發國家如美國、開發中國家如中國,這些個別國家的貧富差距拉大。

世界銀行顧問拉克納(Christoph Lakner)與盧森堡收入研究中心資深學者米拉諾維奇(Branko Milanovic)最新研究結果指出,雖然貧富差距擴大已成為各國重大政治及經濟議題,但就全球角度來看,過去二十年來貧富差距不僅沒有擴大,反而持續縮小。

主因是中國、印度等開發中國家經濟崛起,讓上億人口的生活改善,逐漸縮小與已開發國家的貧富差距。

但研究也顯示,當中國靠著低廉製造成本創造出口成長,相對卻擠壓到美國某部分中產階級薪資,提高美國收入最高一%人口的財富。主因是美國很多企業主利用中國廉價勞力,取代美國當地勞力,來賺取更多獲利;且大賺中國內需財,推升這些企業股價飆漲,讓美國有錢人更有錢。

是自由貿易或籠中鳥經濟?

〈社論〉是自由貿易或籠中鳥經濟?

馬政府的經貿政策雖然披著各種不同的外衣,本質上卻是萬變不離其宗,就是獨沽一味,向中國傾斜,將其視為解救台灣經濟倒退的唯一藥方。而為了達成向中全面傾斜,同樣是一招走天下,即訴諸扭曲與恐嚇︰首先,強化民眾的危機感,聲稱不與中國做更緊密的經濟連結,就會被邊緣化。其次,將近年來南韓經濟的突飛猛進歸功於其努力推動自由貿易協定(FTA)。尤其,恐嚇年底中韓FTA即將簽署,對我經濟勢必造成嚴重衝擊,因此我國必須儘快通過服貿、貨貿、自經區,方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

其實,自由貿易與區域經濟整合雖已蔚為全球潮流,但其利弊得失卻有不同看法。一派認為世界逐漸整合出各式各樣的經濟區塊,建構一套相同的金流、物流與服務、製造的標準,減免關稅,可加大貿易的速度與規模,發揮龐大的綜效,有利於參與的國家。另一派則強烈質疑自由貿易的好處。其中,對於全球化造成貧富差距擴大深有研究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認為,錯誤的自由貿易會傷害公眾利益。《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瑪斯.艾德索則清楚點出,自由貿易使得美國製造業和服務業工作者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表示,與中國或其他新興市場自由貿易的結果,雖然消費者因為能買到較便宜的進口產品而受惠,但勞工卻成了受害者。

平心而論,自由貿易的利弊雖然眾說紛紜,但觀諸今日人類所享有的繁榮,大抵可以得到自由貿易利大於弊的結論。只是它的利弊程度顯然因國家而異,尤其對台灣來說,不對FTA的內涵進行深刻檢討,經濟發展反而可能受害。主要癥結在於,我國推動FTA的障礙在於中國,中國真正意圖是使台灣成為其經濟政治的附庸,但馬政府卻寄望於中國,期待以自我的妥協、矮化,化解中國的反對,使其「允許」台灣在一中架構下,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加入國際經濟整合。換言之,馬政府的經貿政策本質上存在嚴重矛盾,縱使台灣在中國的同意下,在FTA與區域整合上獲得進展,但經濟主導權勢必喪失殆盡,淪為中國的附庸,因此對台灣經濟絕對弊大於利。

事實上,過去的加工出口政策,低廉卻高素質的勞動力,加上租稅優惠,打造出強大的製造業,這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因,而自由貿易是果,因果俱足,方能締造經濟奇蹟。另外,從馬政府最喜歡舉例的南韓看來,它的出口總額贏過台灣是在一九九四年,到了二○一一年台灣出口總額已降至南韓的五十五%。由於韓歐盟FTA係於二○一一年七月生效,韓美FTA更是二○一二年才生效,因此台灣出口大幅落後於韓國,絕非南韓推動FTA之故,而是南韓產業在技術與品牌上的提升所致。反觀台灣落後南韓的趨勢,卻跟產業外移的規模相吻合。台灣企業大舉西進始於一九九○年代,至馬政府執政後,海外生產比攀升至五成以上,這一路以來,台灣的出口輸給南韓是愈來愈多。

由此吾人似乎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台灣失去了製造業的根,才是競爭力衰退、經濟發展停滯的主因,跟FTA數量的多寡無關。前財政部長嚴慶章也提出相同的觀點,台灣過去能夠創造經濟奇蹟,很重要的因素是製造業留在台灣,資本形成後,繼續在台灣生產,但目前逾五十三%的外銷訂單不在台灣生產,對台灣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他的處方則是建議應將「MADE BY TAIWAN」(由台灣製造)轉為「MADE IN TAIWAN」(在台灣製造),工作機會才會留在台灣。至於FTA因政治因素無法順利開展,嚴慶章認為根本不用擔心,由於我國是WTO成員國,WTO下一回合談判可望全面鬆綁貿易障礙,屆時歧視性效果就幾乎解決了。

總之,當前政府的要務,不在強求中國抵制下的FTA,而是學習美國總統歐巴馬推動的製造業回流,提出具體有效的指示扶植本土製造業,吸引外資的直接投資,全力復興台灣產業,才能真正提振經濟。若是沒有製造業的根,卻追求FTA,那只是在為中國打工罷了。尤甚者,一旦服貿、貨貿、自經區通過,台灣經濟也將失去自主性,淪為中國的籠中鳥經濟,那將是一場大災難。

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陳震遠案,記者不懂也不會告訴你的問題癥結

陳震遠案,記者不懂也不會告訴你的問題癥結

作者:羅中泉(國立清華大學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最近陳震遠60篇論文假冒審稿者事件,的確讓人瞠目結舌難以置信,讓整個台灣學術界蒙羞。此外還牽涉到教育部長,因此發展為政治事件。可悲的是一旦牽涉到政治,就很難在媒體上看到真正理性的評論。

(相關報導:論文風波 教育部長蔣偉寧請辭獲准

我想最大的問題是普羅大眾並不理解科學論文投稿的過程與作者的責任歸屬,因此被媒體的報導牽著鼻子走。媒體或網路上一堆似是而非的評論,這些人要不是不在科學圈裡,或是沒有充足的論文投稿經驗,不然就是根本沒有閱讀該期刊撤銷論文的公告。

陳震遠案簡單說來就是這位前屏東教育大學副教授創造出所謂的peer review ring(同儕審查圈)以及citation ring(引用圈)。最後造成許多文章是自己人甚至自己審稿。嚴重的破壞了科學界一向信賴的獨立審查制度。

但問題癥結在哪裡?什麼是同儕審查圈以及引用圈?教育部長蔣偉寧被名列其中五篇論文的作者之一,他的角色到底在哪裡? 底下我們來看看。

一篇論文最重要的是「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

我們首先要了解大部分的科學論文會有兩三位以上的作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與第一作者(first author)。

通訊作者通常(但不是絕對)列在作者名單中的最後一位,他是整個研究計畫的主持人,一般就是這個實驗室的老闆(教授)。通訊作者需要對這篇論文負大部分的責任。通訊作者會決定這篇論文有誰也會列在作者名單上以及排名順序。第一作者則是列在作者名單上的第一個人,他是實際從事大部分實驗與分析工作的人,通常(但不是絕對)就是勞苦的研究生或是博士後研究員。

一篇論文除了這兩種類以外的作者,通常就是貢獻較小的人,可能是幫忙做了一點點實驗或 分析,但不是實驗主要的部份。有時候一個人可能並沒有實際參與這個研究,但是跟這計畫相關,比如說出了一些經費或是人力等等,有的甚至只是對論文寫作給了一點建議。這些就是所謂的「掛名」,這雖然不應該,但國內外都常有這樣的「掛名」現象,所以學術界通常不太考慮第一與通訊作者以外的其他作者的貢獻,常常認為他們只是陪襯性質。

意思是說,若有個人吹噓他研究做的多好,結果他提到的那篇論文他既不是作者也不是通訊作者,那麼大家只會一笑置之。一篇有名的論文,它的榮耀大部分會落在通訊作者身上,剩下的則是第一作者。

通訊作者可建議審稿者名單 期刊編輯也會找另外一、兩名審稿者

接下來我們要先了解科學論文投稿的程序。現在論文投稿都是使用線上投稿系統。通常是通訊作者自己或是授權給他的學生(通常就是第一作者)來進行投稿的程序。

每一篇論文投稿後都需要由兩到三名該領域的學者做獨立審稿。通訊作者可以提出審稿者的建議名單, 但負責處理稿件的期刊編輯絕對不會照單全收。常見的作法是從建議名單上選一個,然後該編輯從自己口袋裡的名單選另一到兩名當作審稿者。這些口袋名單通常是編輯認識的,曾在這個期刊上登過論文的,或是曾為這個期刊審過稿的研究人員。

審稿過程中間若需要修改論文的話,一般是由通訊作者與第一作者負責。其他作者有可能會收到email通知,但也有可能完全在狀況外。審稿者的名字是保密的,只有編輯才會知道。

Photo Credit: Nemo CC 0

Photo Credit: Nemo CC 0

所以陳震遠案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問題有兩點:

第一、 他創造出同儕審查圈與引用圈

理想上,通訊作者提出建議審查者名單時,給的是在相同專業領域但與自己關係不大的學者,所以他們可以公正的審查論文。實務上,大家都會推薦自己認識以及對自己友善的同行,不過誠實的學者會避免推薦與自己有直接關係的親友,像是同實驗室的人,合作計畫的人以及家人等。

此外,期刊的編輯經常會從該論文引用文獻中找尋適當的人當作審稿者。比如說我的論文中大量引用某個學者的研究結果或是論述,這時該學者常會被編輯認為是理想的審稿者。但期刊編輯會仔細檢查這位理想審稿者是否與投稿者有緊密的合作關係(師生或是共同寫過很多論文),有的話就不會給他審稿。

依據該期刊的公告,陳震遠與其他人大量互相引用論文,然後⌈可能⌋也互相推薦審稿,結果造成一個小圈圈。那麼為什麼期刊編輯沒有發現他們有關係呢?我看了這 60篇論文的作者名單,發現一個耐人尋味的關係。絕大多數的論文都會有陳震遠(Chen CY)與他的弟弟陳震武(Chen CW)兩人其中一人在作者名單,但除了一篇論文以外,兩個人不會同時出現在同一篇論文。

這會造成一個假象是他們兩個人並不是關係密切的合作者,而期刊當然也不會知道他們是兄弟。因此我猜測當初期刊編輯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把這60篇文章中的一部份給了對方審查。但是該期刊並沒有說他們認為的這個小圈圈除了陳震 遠以外還有誰,該期刊只說還在調查中。

第二、陳震遠在該期刊的投稿系統中開了一百多個人頭帳號,創造出許多虛擬的研究人員身分

國外媒體報導說該期刊認為其中至少有一篇陳震遠的論文是被這虛擬的人頭所審查,而他們相信這個人頭背後就是陳震遠自己。自己審自己的論文,這當然完全無法接受。

但是這裡有一點需要釐清的是,該期刊說他們所撤銷的60篇論文是因為這些論文至少有一位作者或是論文的審稿者是在這個ring中。我實際檢查了約十來篇文章,發現這些文章的通訊作者幾乎都是陳震遠或陳震武。還記得前面說的審稿者的建議名單是通訊作者給的,這樣看就兜的起來了。

不過60篇中至少有一篇論文陳家兄弟都不在作者名單中,被撤銷的原是不是因為該文被陳家兄弟審查,這恐怕只有期刊自己知道。此外,這60篇文章是不是有些是池魚之殃,通訊作者與審稿者 都不在這ring中,只是因為陳家兄弟有人名列作者名單所以被撤銷,這還要詳細檢視。

那麼教育部長蔣偉寧到底知不知情?這問題要拆成兩部分:

第一、他到底知不知道他是其中幾篇文章的作者之一

我個人認為不太可能不知道。但這五篇論文中蔣偉寧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訊作者,所以他對期中幾篇印象微弱是可以理解的。這些論文他是否有實質貢獻或只是純掛名,這不在我要討論的範圍內。

第二、他到底知不知道造假這件事

因為論文的撰寫與投稿是由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負責,審稿者的建議名單也是由通訊作者擬定,所以非通訊作者的人不知情是很有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其他作者是受害者而不是共謀者。

最後,一個重要的證據就是這五篇論文的通訊作者通通都是陳震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其中一篇論文陳震武是第一作者而蔣偉寧是最後一位作者,但通訊作者是陳震武卻不是蔣偉寧。這種現象在國外其實並不罕見,最常見的原因是,雖然研究計畫的主持人依慣例列為最後一位作者,但該主持人認為這個研究從執行到論文撰寫 都是由第一作者完成,所以把⌈通訊作者⌋這個頭銜讓賢給他。這常發生在剛獨立主持一個實驗室的年輕學者身上。他之前的資深指導老師若認為他可以對這個論文「負責」,那麼就把這篇論文送給他讓他當通訊作者。

所以我個人認為,從實務角度來看,蔣偉寧知道造假甚至涉入其中的可能性不大。但他是不是要因為實驗室出了這樣一個學生而負起政治責任,大家自己判斷。

此外,有人說陳震遠與陳震武其實還有投其他期刊,若其他期刊採取調查行動,這個雪球可能越滾越大。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人,一定要詳讀該期刊的公告,以及這篇報導與他底下的網友討論。

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時間管理的十個魔法

時間管理的十個魔法:沒有期限的目標很難達成,先搞清楚事情是「重要」還是「緊急」

Text / Yun

在時間面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一樣都只有24小時可以利用。但是,為什麼有人就是可以早點下班,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工作很多,卻還是可以到處遊山玩水?其實不一定是他們偷懶,而是他們熟知時間管理的魔法!

重要還是緊急?

1. 哪件事先處理?

我們每天總是處理不同的事情與代辦事項。哪一個才是值得花時間處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分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有時後處理小事花費的時間比重要的事情來的多,但是處理重要的事情可以得到更多回饋以及附加價值。

2. 別當好好小姐

如果你每次都對別人的請求說:「YES !」,你會發現這些你答應的承諾,成為你運用時間的最大阻礙。先思考這個承諾你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是否會讓犧牲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時間是規劃出來的

3. 寫下你的時間規畫

試試養成規劃時間的習慣,製作一張表,在上面寫上每一天及每一週該做什麼事情。不做計劃容易降低工作效率、偏離重要任務,不自覺在不重要的小事上花太多時間。

4. 「3:1法則」

無論你是如何精心規畫你的時間,意外無法避免。為了應對這種事發生,在每天的行程留下一點空餘的時間。你可以用75%的時間處理日常工作,剩下的25%處理意外的事情或緊急狀況,別把自己的時間給塞滿,這會讓你無法處理重要與緊急的問題。

沒有期限的目標無法完成

5. 設立實際的時間期限

面對客戶或老闆總是要交代一個期限,這對你自己來說也非常重要。老闆或客戶給你的期限,讓你能夠將一個案子在期限內拆解成小區塊分工完成。如果沒有人給你一個期限,不妨嘗試自己設定。

除了設立一個簡單的期限,仔細想想這個期限是否讓你有充足的時間完成。如果你的老闆或客戶給你一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期限,向他們解釋為什麼你需要更多時間以及在這期限下可能造成的情況,並且提供一個更實際的工作期限。

6. 為計畫設立期限和目標

想要達成最大的效益,建立目標是非常有用的方法。你的目標範圍能從每日、每個星期甚至到每年。設立目標對你在達成重大成就或小事情都很重要。每當你設定目標,最好設置一個日期或最後期限。

建立一條龍程序

7. 建立標準程序

習慣跟例行公事是有很有影響力的。當我們有效操作一個標準程序,它可以幫助你完成更多的工作,讓你有更多時間可以利用。譬如說,你可以將事情分成幾個小區塊去處理,先將這些待辦事項做完後,接下來就能專心的完成重要的事情。

8. 一口氣處理完畢

寧願一次把事情處理完也不要分很多段時間處理。電子郵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閱讀完電子郵件,盡量在當下做出回應,並處理信件的問題。有時妳可能會想晚點在處理,但當有時間處理時,又必須花精力和時間回想事情來龍去脈。這種瑣碎的時間總合起來也不容小覷,因此盡可能的當下處理完畢。

管理時間是為了享受生活

9. 揪出分心源頭

你有沒有發現,早點到工作崗位時,那天的工作效率特別好,早早就能下班?這是因為早上環境的干擾較少,更容易專注的原因。關鍵是要知道讓你分心最主要的源頭,然後找到解決方案。如果在公司,同事是你分心的原因,那你就可以除了可以選擇早點上班,也可以改變午休時間,利用同事都在吃飯的時候,騰出安靜的時間工作。

10. 給自己放鬆的休閒時間

時間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率的利用時間,不讓生活全都被工作佔滿。一定要留一些時間給朋友和家人,甚至是為了你自己。遠離工作對壓力至關重要,紓解你的心靈,並平衡工作與生活。

本文獲《ELLE Taiwan》授權刊登,原文請見〈掌握時間才能掌握人生!必學10條時間管理法則〉

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21世紀資本論》:努力工作真的不如拼爹?

21世紀資本論》:努力工作真的不如拼爹?

資本主義的歷史評價和未來走向是意識形態領域中一個最有爭議的話題,而公平與效率更是經濟學幾百年曆史中的一個經典話題,任何與這些話題相關的討論都會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

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克迪的新書《21世紀的資本》(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以下簡稱《資本》)出版以後,引起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討論與爭議。該書的法文原著出版於2013年8月, 英文版出版於2014年3月,目前已有十多個語種的版權被迅速買斷。不經意間,皮克迪這部純學術大部頭著作中的觀點成了大家爭相討論的焦點。

現實的情況是,目前全球主要國家的貧富差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這已經引起公眾對貧富分化、階級對立和社會動蕩的擔憂,社會輿論也對此進行了許多激烈的爭論。我們將以經濟學家的視角來客觀審視該書基本內容和背後的邏輯故事,以及它所引發對中國貧富差距問題的思考。

一、基本分析思路和方法

在《資本》中,皮克迪並沒有使用較為複雜的計量模型或現代經濟學的數理方法,他只是藉助於長期的歷史數據,通過較為簡單的統計分析,給我們描繪了西方國家財富集中和分配的變化趨勢。該書的分析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其立意非常新穎;雖然沒有復雜的計量模型,但是其理論邏輯和分析結構卻非常清晰。

《資本》的理論基礎或基本出發點是兩個經濟變量和三個等式。第一個經濟變量是資本產出比,第二個經濟變量是國民收入中的資本所得份額。資本產出比(β)是指資本總量(K)與國民總收入(Y)之比,用等式表示為:β=K/Y。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資本是指資本存量,而不是當年投資形成的資本量。國民收入中的資本所得份額或者資本收益佔國民收入的比重(α),可以表示為資本產出比(β)乘以資本收益率(r),用等式表示為:α=rβ。在一個穩定體系中,資本產出比(β)又等於儲蓄率(s) 除以經濟增長率(g),用等式表示為:β=s/g。這意味著在儲蓄率一定的情況下,當經濟下滑時資本產出比(β)就會出現上升,而資本產出比(β)的上升會導致資本收益佔國民收入的比重(α)和勞動報酬份額的下降。

在上述等式的基礎上,皮克迪進一步推導出:r/g=α/s,即資本收益率與經濟增長率之比等於資本所得份額除以儲蓄率。之後,所有的分析思路都是圍繞著資本收益率與經濟增長率之比r/g這一指標來展開。如果r/g>1,那麼資本收益率就大於經濟​​增長率,這樣資本持有者的收入增長就高於普通民眾的收入增長速度,從而社會總體的貧富差距就會持續擴大。

當然,過去三個世紀主要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史的事實也正是如此。皮克迪根據全球二十多個主要發達國家的大約三百年數據,描繪出了各個國家資本年收益率和年經濟增長率的變化趨勢,從中發現,除了1914-1970年期間外,全球主要國家的資本收益率一直穩定地保持在4%~5%,而經濟增長率卻不到2%。在1987-2013年間,在扣除通脹因素之後,全球的財富水平以年均2.1%的速度在遞增,而收入水平的年增長率卻只有1.4%。皮克迪與其合作者在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Capital is Back: Wealth-Income Ratios in Rich Countries 1700-2010)中則發現,英、法、美、德四國的平均財產收入比,從1700年的200%~300%增長到2010年的400%~600%。

所以說,如果資本年回報率持續大於經濟增長率並成為常態,那麼資本在社會中的支配地位就會愈發明顯,而勞動報酬的份額則會穩定地下降。由此,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就會持續上升,因為資本利潤和其他財產性收入的增長快於工資收入的增長,而工資收入恰恰是大多數人的主要生活來源。

當然,在理論層面,也有一些經濟學家質疑r/g>1是否會穩定地成立。尤其是,隨著經濟發展和資本存量的提高,資本收益率r會在邊際遞減規律的約束下出現穩定的下降趨勢,從而有可能r/g在某個時點後出現小於1的情況。對於這種質疑,我們認為該論點的首要前提是,是否真的會在任何情況下出現邊際遞減。其次,這種論斷沒有考慮經濟增長率和人口膨脹率穩定下滑的事實,從而r/g還會保持穩定大於1的趨勢。再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完善,資本的回報率只會變得更高,這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邊際遞減的自然法則。最後,資本回報邊際遞減的速度如何、這種拐點在何時出現,還並不清楚,至少在皮克迪收集資料的20多個國家裡,從1790年到2013年的200多年曆史中還不曾穩定地出現過(1914-1970年中的r/g<1是經濟增長率g加速和人口快速膨脹導致的),甚至在2013年之後的一百年也不會出現。因為從過去兩百多年的資本收益變化情況來看,資本收益率相對穩定增長。而縱然按極少數年份出現的資本收益率r縮小的速度來看,真正要讓r/g達到或小於1至少也得一百年以上,而這還需要假設經濟增長率g保持不變或持續擴大才有可能實現。

雖然,未來一百年之後的r/g究竟會朝何種方向變化,誰也不敢肯定。但至少我們確定的是,在皮克迪所蒐集樣本範圍內的r/g是穩定地大於1的,因此基於過去實際數據來建立基礎並解釋過去的歷史事實是沒有問題的。

二、數據的真實性

由財產分類標準含糊和缺乏充分信息導致了核算難題,財產或財富的分配狀況歷來是收入分配領域中最具挑戰性的話題。因此,皮克迪創造性地利用各國的稅收數據尤其是房產稅和遺產稅等,來進行調整,從而獲得了比較準確而又完整的財產和收入數據,特別是補充了關於社會精英的財富數據。從而,皮克迪的著作具備了非常長的時間序列數據,包括約三百年的各國面板數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歐美等眾多國家指標定義的協調問題。僅此一點,皮克迪的工作不僅繁雜艱辛,而且嚴謹和富有成效。當然,少數經濟學家對其早期數據的推斷方式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質疑,認為在變量信息有限的條件下對少數國家1850年前的資本收益率估算,存在標準不統一的問題。

我們的觀點是,首先,在指標信息嚴重缺乏的情況下,採用同類指標進行推斷的方法是唯一可用的備選項,僅以此點來批評這種研究方法是沒有道理的。其次,縱然直接去掉1850年前的所有數據信息,也依然不會對研究結論產生任何實質性的影響。因為從資本產出比的角度來看,資本收益率高於經濟增長率的事實是顯著清晰的。

在歷史數據的基礎上,皮克迪對傳統的收入分配研究作了深層次的延伸。傳統上,所有關於收入分配的研究和認識實際上都來自於家庭問卷數據的調查,藉以對當前的收入差距來源和結構進行剖析。然而,皮克迪的研究再次向我們展現了歷史事實研究的可貴性。一方面,它從一國幾百年貧富差距的演化過程中提煉、總結出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事實,由此從數據事實中揭示資本主義貧富差距的基本變化規律;另一方面,歷史中所有國家同期的貧富差距事實,被進一步用來比較分析資本主義的百年變遷,並成為構建貧富差距理論的重要基石。而這一切都源於相當長時段內的嚴謹的歷史數據。

皮克迪的研究通篇只用資本收入比的概念來詮釋全球貧富差距的三百年變遷,尤其是從資本收入比的概念出發,向我們揭示了資本和收入差距、財產和收入分配的關係問題,由此描述了資本主義的長期發展趨勢。然而,以往的收入分配研究從經驗實證主義開始,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對這個問題的長期考察。因此,皮克迪的新書再次讓我們領略和意識到財產分配和收入分配關係的重要性,尤其是其在解釋財富精英或高收入群體持續高漲的收入份額問題上更是如此。

而在分析過程中,皮克迪的研究也一直非常強調巨富人群的演化過程。根據全球財產差距的三百年曆史,往往1%人群都佔有20%以上的社會總財富,或最高10%人群擁有60%~90%的財富,因此最富有1%至10%人群的財產增值過程尤其值得關注。正因為如此,在整本書的邏輯結構中,皮克迪始終把最富有的1%~10%人群作為分析的核心,由此才給我們揭開了資本主義歷史發展的真實面紗。

三、對正統觀念的挑戰

(一)誠實勞動能否改變命運?

從歷史長河的角度,皮克迪分析了最富的0.5%、1%和5%人群的收入來源情況。他發現,真正通過誠實勞動而進入高收入行列的人群在統計意義上並不存在,唯一的可能是來自於資本的利潤或投資所得,因此沒有極高的財產存量就不可能獲得極高的收入水平。

而且,皮克迪的研究進一步發現,巨高的財富水平只有兩種來源,一是來自於上一代的遺產所得,二是來自於統計上不可能發生的隨機偶然所得。當然,唯一的例外是,上一輩通過辛勤勞動或創業成功而獲得較高的收入之後,後一代通過進一步在資本市場獲得巨額回報才有可能進入高收入行列。然而,僅在一代人的時間內就指望通過高工資從而成為真正富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說,當前巨高的財富水平只有遺產所得和“上帝”隨機給予所得兩種可能,“通過勞動、努力和才能去獲得(經濟上)巨大成功的年代”已不復存在。

因此,皮克迪指出:“我們正在倒退回承襲制資本主義的年代,在這樣的製度下,經濟的製高點不僅由財富決定,還由承襲的財富決定,因而出身的重要性要遠遠高於後天的努力和才能。”而且,可被承襲的資本收入超出了工資收入,財富支配著工作,這便是承襲制資本主義的本質所在。從這個角度來說,資本主義社會的階層已經被固化,一般階層已經很難獲得向上流動的機會,而社會流動及其代際之間流動的降低無疑會帶來社會活力的下降及其社會階層矛盾的激化。

(二)庫茨涅茲曲線是否存在?

在19世紀馬克思寫作《資本論》的年代,西方社會關注的焦點是資本主義的長期演變趨勢,及是否會出現另一種社會制度取而代之等意識形態問題。與這種意識形態論爭相呼應的是收入分配研究領域中功能性收入分配(function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的研究範式。在這一範式下,資本、土地和勞動都是生產要素,都具有生成收入的功能,一個社會收入分配問題的研究重點應該是考察全社會國民收入在三種生產要素之間如何分配的。馬克思經濟學中的收入分配理論不僅論證勞動要素是社會國民收入的唯一源泉,資本和土地的收入都是來自於對勞動創造的社會財富的佔有,而且闡述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佔有的社會收入的份額會不斷上升,因為社會生產方式會不斷資本集約化,即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而勞動得到的社會收入份額則不斷下降,整個社會的兩極分化就會不可避免。

然而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經濟學的研究範式發生了重大改變。功能性收入分配的研究範式逐步地讓位於規模性收入分配(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income)的研究範式。該範式首先是把一個社會中每個家庭或個人看作獲得收入的個體,然後考察個體之間收入差距的大小或者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在現代經濟學研究文獻中,這一研究範式的研究文獻主導著收入分配問題的研究,而對一個國家或多個國家收入差距狀況和原因的經驗分析,則是這一研究領域的重中之重。

而在規模性收入分配研究範式中,最為典型的案例則要算庫茨涅茲“倒U形”假說(編註:美國經濟學家西蒙·庫茨涅​​茲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提出)了。這個假說認為,在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收入差距是比較小的,隨著經濟發展和增長,收入差距開始擴大,但是到了一定發展階段後收入差距開始縮小。這樣,收入差距會隨著經濟發展呈現出一種先擴大、後縮小的“倒U形”的變化軌跡。

庫茨涅茲“倒U形”假說可以說是對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西方國家收入分配格局變化的一種實證描述,但是八十年代後西方國家普遍出現的收入差距擴大的事實,則是這一假說無法解釋的。更重要的是,庫茨涅茲“倒U形”假說過多地強調了發展階段對收入差距變化的影響作用,卻輕視了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影響作用,而後來的研究文獻卻顯示,導致上世紀1930-197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收入差距呈現不斷下降趨勢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社會福利政策和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實施。也正是這些政策的作用,西方發達國家同時出現瞭如皮克迪所描繪的,資本收入比(β=K/Y)和國民收入中資本收入份額不斷下降而勞動收入份額不斷上升的情況。然而,這種情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發生了根本逆轉,資本重新回到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支配地位,資本收入份額不斷提升,與此相對,反差的是勞動報酬份額的不斷下降。

而且,皮克迪的研究發現,1914-1970年是資本主義過去三百年中唯一財富差距縮小的階段,而在其他任何時期都經歷了一個穩定擴大的過程,而且在進入21世紀之後,這個擴大趨勢愈發明顯和急速。由此,從一個更長時期來看,資本主義的財富差距實際上經歷了一個正U形的變化軌跡,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財富存量的提高,貧富差距反而是繼續擴大了,甚至在21世紀,貧富差距的程度有可能達到或超過19世紀的最高水平。而且,從更長的歷史時期來看,貧富差距的縮小純粹是因為戰爭和政府政策強力作用的結果,資本主義真正的常態卻是貧富差距會持續拉大。這對過去幾十年流行的庫茨涅茲“倒U形”論斷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三)社會地位世襲傳承製再度出現?

皮克迪認為,在資本主義的過往歷史中,歷來有一個經濟社會地位世襲傳承的事實,只是在不同的時期呈現不同的表現形式。在19世紀前,這種世襲傳承比較徹底,貴族、王室和帝王的世襲制度直接決定了貧富差距的代代相傳。之後,資本主義逐漸引入了民主化的市場體制,然而由於市場經濟充分激發了資本要素的活力,從而在三百多年的資本主義發展史中,市場手段使得財富地位薪火相傳。只是在1914年之後,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逐漸瓦解和削弱了資本主義的資本存量基礎,工會運動、反戰措施和人口的快速增長則進一步削弱了資本的擴張性,從而資本回報比率經歷了約六十年的緩慢下降,貴族地位的代際傳遞也稍有弱化。然而,當資本的活力得以保存和充分展現之後,資本的貪婪和缺乏限制等特點再次迸發,​​在缺乏強力的財富再分配調節政策的背景下,再一次鑄就了新時代下的資本貴族制度,資本主義的代際流動性也再次固化。

平均來看,根據皮克迪的數據,上一代遺產佔當期財產總量的比率從1914-1970年代的5%上升到當前的20%左右,只離19世紀中期最高的25%相差無幾。甚至在號稱實行社會民主主義的現代英國、法國和德國,目前社會總資源中仍然有超過23%的比例是來自於遺產,這與百年前的舊歐洲大致相當。所以,皮克迪說1914-1970年代財富的代際傳遞效應的下降只是一個偶然現象,真正的資本主義常態是持續穩定的資本和財富的世襲傳承,這最終會讓民主社會根本無法正常運轉。

(四)改寫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

可以說,皮克迪的這部著作對過去半個多世紀的宏觀經濟學的基礎也提出了挑戰。現代新古典經濟學尤其強調勞動、資本和技術的積累,特別是“卡爾多事實”(編註:英國經濟學家尼古拉斯·卡爾多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提出)所假設的長期資本產出比和資本勞動比在增長過程中始終保持不變,這樣就會達到經濟增長中的穩態均衡。然而,皮克迪提供的歷史事實卻表明,資本勞動比和資本收入比不但在短期內波動很大,甚至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能遠遠偏離均衡水平,這就使得資本擁有者的資本收入比越來越高,從而富者越富,窮者越窮,到最後窮人只能獲得極少的財富份額。

同時,在經濟增長和財富分配的框架下,皮克迪仔細分析了資本增值和其他所有要素回報率的動態競爭關係,發現1914-1970年代期間資本收益率低於產出率的事實,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個很少的例外,在1970年代之後的絕大部分時期內,資產收益率都會穩定地遠高於經濟增長率。從而他的研究認為,在進入21世紀之後,資本收益率在與勞動回報率的競爭中完全勝出,從而卡爾多事實和哈羅德模型(編註:英國經濟學家羅伊·哈羅德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提出)所假設的穩定資本勞動比不復存在。從這個角度來說,新古典經濟學的最基本假設需要重述,主流宏觀經濟學的微觀理論基礎也需要再次調整。

四、資本主義的未來

皮克迪提供的數據表明,1914-1970年間的資本回報下降,僅僅是因為兩次世界大戰、嚴重的經濟衰退和高稅率侵蝕了資本的報酬,同時加上人口的快速增長和技術的飛速進步,從而經濟產出率高於資本收益率。而在其他時期內,資本在生產要素收益爭奪中基本上處於完胜狀態,從而財富的回報率越來越高於實際產出的增長率,而且加上近年來的人口老齡化加速和技術進步放緩之後,更加加劇和強化了這一分配格局。而且,如果資本收益率穩定地高於勞動份額,那麼資本主義貧富差距的持續拉大就不可避免,甚至過去一直強調的通過發展教育以縮小收入差距和減弱財富的代際傳遞的政策主張,也許會變得不那麼奏效,因為教育所能帶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終究無法超越資本收益率。

這樣看來,當前一些資本主義國家試圖通過教育、醫療和社會福利等來提高公平的做法,在阻止資本主義的社會分配不均問題上所起的作用會大打折扣。果真如此,資本主義還能看到未來麼?

當然,既然問題的根源在於資本追求利潤的天性和其高回報率,那麼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就在於平衡資本和勞動的回報水平。因此,皮克迪開出的政策藥方是,必須對異常集聚的財富水平徵收較高的財富稅,從而保持資本所得與勞動回報的相對平衡。所以,一個顯而易見的政策啟示就是從遺產稅、不動產轉讓稅、贈與稅等角度對社會的財富進行強力調節。

因此,皮克迪開出的政策藥方就集中在對資本的貪婪性加以政策約束方面,如對資本回報徵收年0.1%至10%不等的累進稅率,或對超過50萬美元以上的收入徵收80%的懲罰性資本保有稅。如此激進而又駭人聽聞的政策建議顯然會激怒所有的富人,甚至連皮克迪自己也承認在政治上並不可行,因為資本主義的財富精英寧願看到這個系統走向自我崩潰,也不願自己做出巨大的犧牲。

如此說來,西方資本主義難道除了不斷滑向黑暗的深淵之外,就沒有更好的政策選擇麼?至少,皮克迪並沒有給我們開出一劑為社會各方都能接受的藥方。

五、對中國的啟示

《資本》一書在國內之所以產生如此大的反響,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擔憂中國是否會出現皮克迪所描繪的情形。幾乎與1980年代西方國家收入差距開始擴大同時,中國收入差距也出現了不斷擴大的趨勢。雖然官方的數據顯示收入差距上升的勢頭有所遏制,但是徘徊在高水平上的收入差距遠超過了人們可以接受的水平,加上部分收入差距來自於社會難以容忍的不公平因素如腐敗、壟斷和製度歧視,更加重了社會對現行收入分配結果的不滿。

如果按照《資本》一書中的幾個指標來衡量,中國的資本積累和集中方面的一些特點與皮克迪描述的西方社會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首先,中國的資本收入比(β=K/Y)至少在過去近二十年中也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雖然我們還缺少準確的數據表明它現在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態。這種判斷的主要依據是中國經濟的長期高投資率。眾所周知,在過去相當長時間內,中國高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在帶來高速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提高了資本積累率,提高了資本收入比。只是,與皮克迪所描繪的西方社會不同的是,中國的資本總量中,國有資本佔有相當大的份額,它對收入分配和財富分佈的影響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

其次,與皮克迪描述的西方社會相同的是,在過去近二十年中中國國民收入中勞動報酬的份額也出現了持續下降的情形。不同的只是,中國勞動報酬份額的下降並非完全歸因於資本報酬份額的上升,因為還有政府部門收入份額的增加。

再次,現在中國的財產分佈差距正在逼近西方國家,甚至超出了部分歐洲國家。根據我們的最新研究,現在中國居民財產分佈的基尼係數已超過了0.7,最富的10%人群佔有的財產總量已超過了60%,而最窮的10%人群的財產份額卻不足1% 。與西方國家有所不同的是, 由於中國財產分佈差距的急劇擴大是在很短時期內發生的,它通過遺產繼承所產生的財富的代際傳遞效應還沒有充分顯現出來。當然,它在未來時期會顯示出更大的效應。

最後,與西方國家過去長期的低經濟增長率相比,中國在過去30多年中保持著高經濟增長率,無疑會部分地抵消由收入和財產差距擴大所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在高速經濟增長的背景下,大批的貧困人群擺脫了貧困狀態,低收入人群的收入,雖然其增長速度慢於高收入人群,但是仍持續增加。這也是中國社會在收入和財富差距快速擴大的同時可以保持社會相對​​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所在。

當然,這並不能成為我們可以容忍社會財富分配不公問題持續惡化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防患於未然,及時消除一切潛在危險的因素,從而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社會的長期穩定。這也許是我們從《資本》中得到的一個最有意義的啟示。

(李實: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萬海遠: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http://www.dooo.cc/2014/06/29648.shtml

愛因斯坦的演講:我的信仰

愛因斯坦的演講:我的信仰

1405303130720我們這些總有一死的人的命運是多麼奇特呀!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只作一個短暫的逗留;目的何在,卻無所知,儘管有時自以為對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從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首先是為那樣一些人,他們的喜悅和健康關係著我們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後是為許多我們所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命運通過同情的紐帶同我們密切結合在一起。 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包括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的東西。我強烈地嚮往著簡樸的生活,我認為階級的區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後所憑藉的是以暴力為根據。

我也相信,簡單淳樸的生活,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 我完全不相信人類會有那種在哲學意義上的自由。每一個人的行為,不僅受著外界的強迫,而且還要適應內心的必然。叔本華(Schopenhauer)說,“人能夠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①這句話從我青年時代起,就對我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啟示;在自己和別人生活面臨困難的時候,它總是使我得到安慰,並且永遠是寬容的源泉。這種體會可以寬大為懷地減輕那種容易使人氣餒的責任感,也可以防止我們過於嚴肅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它還導致一種特別給幽默以應有地位的人生觀。 要追究一個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義或目的,從客觀的觀點看來,我總覺得是愚蠢可笑的。

可是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就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他豬欄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沒有志同道合者之間的親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貫注於客觀世界——那個在科學與藝術工作領域永遠達不到的對象,那麼在我看來,生活就會是空虛的。人們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標——財產、虛榮、奢侈的生活——我總覺得都是可鄙的。 我對社會正義和社會責任的強烈感覺,同我顯然的對別人和社會直接接觸的冷漠,兩者總是形成古怪的對照。我實在是一個“孤獨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屬於我的國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親人;

在所有這些關係面前,我總是感覺到有一定距離並且需要保持孤獨——而這種感受正與年俱增。人們會清楚地發覺,同別人的相互了解和協調一致是有限度的,但這不足惋惜。這樣的人無疑有點失去他的天真無邪和無憂無慮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不為別人的意見、習慣和判斷所左右,並且能夠不受誘惑要去把他的內心平衡建立在這樣一些不可靠的基礎之上。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義。讓每一個人都作為個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讓任何人成為崇拜的偶像。

我自己受到了人們過分的讚揚和尊敬,這不是由於我自己的過錯,也不是由於我自己的功勞,而實在是一種命運的嘲弄。其原因大概在於人們有一種願望,想理解我以自己的微薄綿力通過不斷的鬥爭所獲得的少數幾個觀念,而這種願望有很多人卻未能實現。我完全明白,一個組織要實現它的目的,就必須有一個人去思考,去指揮,並且全面擔負起責任來。但是被領導的人不應該受到強迫,他們必須有可能來選擇自己的領袖。在我看來,強迫的專制制度很快就會腐化墮落。因為暴力所招引來的總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而且我相信,天才的暴君總是由無賴來繼承,這是一條千古不易的規律。就是這個緣故,我總是強烈地反對今天我們在意大利和俄國所見到的那種制度。②象歐洲今天所存在的情況,使得民主形式受到了懷疑,這不能歸咎於民主原則本身,而是由於政府的不穩定和選舉中與個人無關的特徵。我相信美國在這方面已經找到了正確的道路。他們選出一個任期足夠長的總統,他有充分的權力來真正履行他的職責。另一方面在德國的政治制度

③中,我所重視的是,它為救濟患病或貧困的人作出了比較廣泛的規定。在人類生活的壯麗行列中,我覺得真正可貴的,不是政治上的國家,而是有創造性的、有感情的個人,是人格;只有個人才能創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東西,而群眾本身在思想上總是遲鈍的,在感覺上也是遲鈍的。④ 講到這裡,我想起了群眾生活中最壞的一種表現,那就是使我所厭惡的軍事制度。一個人能夠洋洋得意地隨著軍樂隊在四列縱隊裡行進,單憑這一點就足以使我對他輕視。他所以長了一個大腦,只是出於誤會;單單一根脊髓就可以滿足他的全部需要了。文明國家的這種罪惡淵藪應當盡快加以消滅。由命令而產生的勇敢行為,毫無意義的暴行,以及在愛國主義名義下一切可惡的胡鬧,所有這些都使我深惡痛絕!在我看來,戰爭是多麼卑鄙、下流!我寧願被千刀萬刮,也不願參與這種可憎的勾當。 ⑤儘管如此,我對人類的評價還是十分高的,我相信,要是人民的健康感情沒有被那些通過學校和報紙而起作用的商業利益和政治利益加以有計劃的破壞,那麼戰爭這個妖魔早就該絕跡了。

我們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經驗是神秘的經驗。它是堅守在真正藝術和真正科學發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誰要是體驗不到它,誰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驚訝的感覺,他就無異於行屍走肉,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就是這種神秘的經驗——雖然摻雜著恐怖——產生了宗教。我們認識到某種為我們所不能洞察的東西存在,感覺到那種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為我們所感受到的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正是這種認識和這種情感構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這個意義上,而且也只是在這個意義上,我才是一個具有深摯宗教感情的人。 我無法想像一個會對自己的創造物加以賞罰的上帝,也無法想像它會有像在我們自己身上所體驗到的那樣一種意志。我不能也不願去想像一個人在肉體死亡以後還會繼續活著;讓那些脆弱的靈魂,由於恐懼或者由於可笑的唯我論,去拿這種思想當寶貝吧!我自己只求滿足於生命永恆的奧秘,滿足於覺察現存世界的神奇結構,窺見它的一鱗半爪,並且以誠摯的努力去領悟在自然界中顯示出來的那個理性的一部分,即使只是其極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愛因斯坦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時的演講辭

【註釋】

①叔本華這句話的德文原文是:“Ein Mensch kann zwar tun, waser will, aber nichiwollen, was erwill.”——編譯者

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愛因斯坦承認他在戰前很長一段時期受了反蘇宣傳的影響,以後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有一些改變。參見他1942年10月25 日在美國“猶太人支援俄國戰爭公會”一次宴會上的演講和1950年3月16日給美國反共“理論家”胡克的一封信。 ——編譯者

③指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建立,1933年被希特勒推翻的“魏瑪(Wei mar)共和國”。本文最初發表時用的不是“德國的政治制度”,而是“我們的政治制度”。 ——編譯者

④愛因斯坦由於目睹了德國軍國主義的氾濫和法西斯瘟疫的蔓延,對群眾和群眾運動產生了非常錯誤的看法,這種錯誤看法也常在別的文章中流露出來。 ——編譯者

⑤ 1933年7月以後,愛因斯坦改變了這種絕對的反戰態度,積極號召反法西斯力量武裝起來,以打擊法西斯的武裝侵略。參見1933年7月20 日給A.納翁的信。 ——編譯者 http://www.dooo.cc/2014/07/30204.shtml 【觀察者】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愛爾蘭長者留給孫子們的18則生命智慧

一位愛爾蘭長者留給孫子們的18則生命智慧:「今天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天,它過了就不再回來」

2012年9月3日,美國紐澤西州的詹姆斯弗拉納根老先生因心臟病去世,但在逝世前幾個月,在72歲生日前夕,他寫了一封信給五位孫子。Huffington Post隨後轉載了這封信,受到廣大共鳴和轉載。雖然是個人的意見,但這位長者的人生智慧很值得我們拜讀參考,感謝他的家人無私的分享。

 

親愛的Ryan, Conor, Brendan, Charlie和Mary Catherine:

我聰穎又體貼的女兒Rachel鼓勵我為你們寫下人生的忠告,與你們分享我這輩子在生命中學到的重要課題。我於2012年4月8號開始提筆,而這天也是我72歲生日前夕。

1. 當你對未來感到懷疑、失落與絕望時,一定要記得,你們都是上帝賜予這個家與世界的恩典。

2. 不要害怕任何人或任何事情,才能活出充實的人生。不管你的願望或夢想在別人眼裡看來有多困難或「與眾不同」都絕對不能放棄,要勇敢追尋它。太多人因為在意他人眼光而放棄了他們想做或該做的事情。記住,如果那些人不會在你生病時送雞湯給你或在你遇見困難時支持你,那你根本不需要在意他們。

遠離那些酸葡萄心理的悲觀主義者,他們只會一直潑你冷水,說「你說得對,不過如果…」,管他什麼「如果…」做就對了!最悲哀的人生就是當你回頭看時後悔的說「我當時該、我當時可以、早知道…」,人生就是要多冒險,接受錯誤的教訓。

5842465173_e1f6150f94_z

Photo Credit:Andrew Nourse CC BY 2.0

3. 世界上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有些人會認為擁有名利、地位、權利的人高高在上。別抱持這種觀念!他們跟你我一樣,有著同樣的疑慮、恐懼和期望。他們需要吃喝、睡眠,也跟大家一樣會放屁。你可以質疑權威,但記得要圓融且有智慧。

4. 把你生命中所有想做的事情寫下來,去各地旅行、學習技能、精通新的語言、認識特別的人,每年實行幾項。別總跟自己說「等明天再做」(或是下個月/明年),如果有這種想法就一定做不成。把每天當成最後一天,除了「此時此刻」,沒有其他時間更適合做這件事了。

5. 實踐這句愛爾蘭諺語: Moi an olge agus tiocfaidh si「讚美孩子,他將大放異彩。」

6. 善待每個人,不辭辛勞的幫助他人-尤其是弱勢者、膽怯者與孩童。每個人內心都有傷心處,他們需要我們的同情與關懷。

7. 別加入軍隊或任何訓練你殺人的組織,因為戰爭是罪惡。戰爭與殺戮是那些有勢的年長者或充滿怨恨的年輕愚昧者造成的。年長者會存活下來,因為他們用文字開始一場戰爭,也用文字結束它。但許多優秀又無辜的人會犧牲其中。如果戰爭真的那麼有意義,那麼引發戰爭的領導者何不親上戰場衝鋒陷陣?

8. 閱讀,讀越多書越好。閱讀是快樂、學問和靈感的來源。你不需要為書本裝上電池或連接網路,無論到哪裡都能帶著它們。

8435321969_8c5a154a0a_z

你不需要為書本裝上電池或連接網路,無論到哪裡都能帶著它們。Photo Credit:Kate Ter Haar CC BY 2.0

9. 做一個誠實的人。

10. 旅行,盡可能多旅行,尤其在你年輕的時候。別等到你有「足夠」的錢或一切都「就緒」了才開始旅行,因為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今天就把護照準備好,開始打包行李。

11. 選擇你熱愛的事情做為你的職業。當然每份工作都有它困難的地方,但你必須從工作中得到快樂。千萬別找一份只能賺錢卻做起來不快樂的工作,它會吞噬你的靈魂。

12. 別吼叫。大吼不僅不管用,還會傷害你和對方之間的感情。我每次只要怒吼,結局都很慘。

13. 總是遵守與孩子間的承諾。當你的意思是「不」時,絕對別說「再看看吧」。孩子們想聽實話,別欺騙他們,用愛與仁慈跟他們溝通。

14. 如果你不愛一個人,千萬別跟他說你愛他。

15. 與大自然和睦相處。到戶外、森林、山中、海邊和沙漠走走。這對你的靈魂有很大的幫助。

4605804857_40fb134042_z

與大自然和睦相處。到戶外、森林、山中、海邊和沙漠走走。Photo Credit:jan Sefti CC BY SA 2.0

16. 去愛爾蘭走走。那是我們家族的發源地——尤其記得到西邊這三個郡:Roscommon, Clare, and Kerry (羅斯康蒙、克萊爾和克里)。

17. 擁抱你愛的人,現在就讓他們知道他們對你有多重要,別等到一切都太遲了才後悔。

18. 心存感激。有句愛爾蘭諺語說:「今天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天,它過了就不再回來。」把這句話銘記在心。

5841810161_4ab40b628d_z

「今天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天,它過了就不再回來。」Photo Credit:Lars Plougmann CC BY SA 2.0

詹姆斯弗拉納根先生的訃文寫道:

「他是一位崇尚自由者,不屈不撓的為弱勢族群發聲。他是位成功的作家、詩人和愛爾蘭裔說書人。他最愛講述身為天主教徒的他在紐澤西成長的喜悅,還有在阿迪朗達克山脈與愛爾蘭西岸的冒險歷程。但他最大的愛好是與家人相處,尤其是他的五個孫子:11歲的Ryan、10歲的Conor、9歲的Brendan、8歲的Charles與5歲的Mary Catherine。」

他在世時一直信守這些諾言。直到現在,他的家人、朋友與學生們仍然非常思念並且敬愛他。

本文為劉軒摘要翻譯,參考原文請見James K. Flanagan:〈Grandfather’s Final Letter To His Grandchildren Offers Life Lessons To All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台灣往何處去?

台灣往何處去?

 

      這個問題問的不是「我們要發展哪一種產業」,而是「我們要有什麼樣的城市,什麼樣社會制度,什麼樣的生活內涵,成為什麼樣的人」。讓我再度如此發問的,是波蘭人,尤其是生活在Kraków(克拉克夫)的波蘭人。
       離開波蘭之前,我特地撥出一整天的時間,離開觀光區,在Kraków 常民生活的區域內步行五小時,想要淺嚐一般人生活在Kraków 可能會是怎樣的滋味。因為,從到達 Kraków 的第一天開始,我就強烈地感覺到:我喜歡這個城市的程度,遠超過台灣任何一座城市,甚至還超過我想得起來的西歐城市(包括巴黎)。
       學空間設計的人對這城市的主要感受可能是來自於她的空間所營造的氛圍:這是一個到處有綠地、流水、噴泉的城市,觀光客最常去的整個舊城區就是被一整座古木森森的公園圍繞起來的;舊城區內的交通設計是以行人為首要考量,輕軌電車環繞公園外行駛而不進入舊城區,且機動車輛在舊城區內的行駛和停車位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使得車流量極低,因此行人可以輕鬆地走在人行道上,幾乎完全感受不到汽車的干擾與壓迫。
       不過,更吸引我的卻是當地人的態度與神情:他們臉上那種溫婉、柔和而恬適的神情,和溫柔、細緻的臉部曲線,絕大多數年輕的男女都看起來溫柔、善良且和樂而不與人爭執、算計。
波蘭圍棋好手 Karina Szczepkowska-Horowska,滿臉聰明卻全無驕傲、盛氣凌人的氣勢
原出處:http://www.taizibao.com/info/201304/13/9192.html     
原出處:http://wildangle.net/?tag=girl&paged=2
        我到店裡看架上的東西,偶而眼光停留在女店員而直視著她的臉龐,她們會流露出略帶羞澀、靦腆的表情,但是眼睛仍舊坦然直視著你,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對人的信任與善意,沒有促銷的急躁、賺錢的機心,或者商業與情色社會裡的多餘念頭。在台灣,我不敢這樣看年輕女孩,怕被當作色情狂或「怪叔叔」。
       在 Kraków 的觀光區內,到處可以看到靦腆、溫柔而單純、善良的表情,不只女性如此,大部分 40 歲以下的男性也如此。他們靠觀光產業吃飯,卻沒有台灣觀光區內那種想盡辦法要你錢的口吻、姿態與表情;他們一再被外族統治,歷經共產極權,卻似乎不曾失去對人單純得善良與信任。我很好奇:37年(1952-1989)的社會主義和25年(1989-2014)的資本主義到底帶給 Kraków 人什麼樣的改變?
http://www.travel-study.pl/en/tour/8/folk-art-in-poland-and-slovakia-9-days
原出處:www.gettyimages.com
        為了要確認我的感覺非屬一廂情願的錯覺,我離開觀光區,進入號稱歐洲第二老的大學 Jagiellońian University,然後到 Wawel Hill後,沿著河岸走到 ul. Włóczków 這條馬路,進入社區,穿越 Krakowskie Błonia、Jordan Park,和 AG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kademia Górniczo-Hutnicza),進入 Kraków 區去亂逛。然後再從 ul. Królewska 回到 ul. Karmelicka,在 ul. Rajska 和 ul. Karmelicka 的街角上有一個麵包店兼營咖啡,可以在店裡吃。我就找到靠著 ul. Rajska 的窗口位置,邊吃午餐邊看行人。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位置:可以看到街道上車輛和行人的互動,可以凝視行人而不被他們發現。看了將近兩小時,我很確定:在這個沒有紅綠燈而只有斑馬線的街角上,車輛都會很有耐性地等待行人穿越,絕不做出讓行人有壓迫感的動作或按喇叭,而行人則都很放心地走著自己的路。店裡的服務生拿著傳單在接上發送,有人拿有人不拿,但你總是感受得到彼此的善意,而沒有急躁的兜售或厭惡的拒絕;大家的腳步不算悠緩,卻也絕不匆忙;這是個熱鬧的街頭,但沒有窘迫、擠壓、躁急的商業街氣氛。我相信我在舊城區的感覺不是錯覺:這是一個仍舊沒有被資本主義與商業氣息污染的地方,人跟人仍舊帶有純樸的善意,而不是只通過金錢交易來產生關係。
原出處:http://www.deviantart.com/art/Polish-Girl-10-181013124
       舊城區內有一大排專門做觀光客生意的電動汽車,我路過時有人來招攬生意:每個觀光地點約半小時,每人 150zl,租一輛車450zl。我還沒開口殺價,他自己先表情靦腆地殺價成「一輛車300zl」,好像開價太高說不過去似的。我開玩笑地說:「250zl」,他面有難色地說:「這樣的價錢我不敢作主,要問老闆,不過若是 280zl,我倒可以答應。」重要的不是殺價的過程,而是他臉上那種始終略帶靦腆的坦然,毫無揣測你底線的算計,精明的表情,或賊樣地打量著你口袋深度的眼睛。
       最強烈的一次感覺,是在最熱門觀光景點 Wawel Hill 的城堡下吃午餐時。這座餐廳位於 Wawel Hill 的正下方,早餐 49 zloty(波蘭幣,每一 zloty 約等於台幣十元,午餐 59 zloty。看餐廳所在位置與擺設,心裡就準備要被敲竹槓。等到早餐與午餐上來,豐盛的程度與料理的精緻程度都讓我們讚嘆「物超所值」,好似這家餐廳賺錢是想靠本事賺錢,賺得讓客人滿意而誇讚,賺得有尊嚴,而不是賺得讓客人像上了賊窩那樣地一肚子氣,賺得毫無尊嚴。
        用有尊嚴的方式賺錢,就是「有教養」;用沒有尊嚴的方式賺錢,就是「沒有教養」。這個簡單的事實好像已經被這世界遺忘。
        在美式資本主義的邏輯下:「賺得到的錢=合理利潤」,沒有人問你公不公平,有沒有尊嚴,合不合理;很多時候我們甚至只會問法律設計有沒有漏洞,而不會去質問鑽法律漏洞的人,更不會去質問市場機制是否合理。在這樣的世界裡,沒有人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只相信「賺得到必有其理由」。在美式資本主義洗禮下,全世界的觀光熱點,還有哪幾家商店會讓你真的覺得「物超所值」,而不是利用你的虛榮心狠狠敲你竹槓?而全球觀光熱點的餐廳外面座位上,那些衣著入時的男男女女中,又有多少人認真在吃東西,而不是要藉此炫耀他們高人一等的消費能力?
http://beautycontests.blogspot.tw/
       波蘭小姐 Paulina Krupińska(見左圖) Miss Universe 2013 形容過波蘭人:「In Poland, we wear our dignity like flowers in our hair, not by putting a gold toilet seat on our heads and acting superior.」我覺得可以用這話形容我在 Kraków 看到的大部分年輕波蘭人:他們想賺錢,但不會因為想賺錢而不要自己的尊嚴,更不願意為此失去尊嚴。
        波蘭人均 GDP 13,393美元,台灣人均 GDP 20,930美元;用購買力計算,波蘭人均 GDP 21,214美元,台灣人均 GDP 39,763美元,所得大概就是台灣的一半。但是,我們的城市規劃、空間品質、生活品質,人的價值與尊嚴卻都遠遠落在波蘭第二大城 Kraków 之後。
        過去25年來台灣的人均 GDP 從 7,558美元成長了 2.8倍,每小時的實質薪水可能沒有多大增長,而我們失去的卻可能更多。
        Kraków(克拉克夫)是波蘭在 1038-1569 年期間的首都,也是 1569-1596 年期間波蘭-立陶宛聯邦的首都,因此建築與歷史文物鼎盛。此外,二次大戰期間它較少被戰火波及,因此建築與文物保存完好,整座城都成為 UNESCO 的世界遺產。她的物價水準比台北、新竹低很多,所得水準也可能低於台北和新竹,但是空間品質、生活品質以及人的尊嚴卻遠遠高於台灣。
        我們缺的不是錢,而是對城市遠景與社會發展的想像及其卑劣、困窘、貧乏、沒格調。如果我們的觀念不改,就算再給台北和新竹三百年的時間去「發展」,讓台灣的GDP再加倍成長,我們大概也不會擁有 Kraków 城市空間的那種舒坦與盎然綠意,更難有 Kraków 居民的那種坦蕩、從容、恬適與溫柔而充滿善意的笑容;我們可能只會更加地疲憊,更加地斤斤計較「時間就是金錢」,更加地為了金錢而失去一切:包括我們的生活品質、空間的舒適度,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善意。
        兩任總統都在拼經濟,連民進黨都準備要改變兩岸政策來拼經濟,卻很少有人警覺到:我們的社會問題不在GDP,不在生產效率,而在於分配的方式、空間的規劃,生活的品質、人與人的對待,這些經濟系看不到的「社會發展」問題,才是我們真正該認真去思考的問題。

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

[人是從猴子變來的嗎?] 張文亮

[人是從猴子變來的嗎?] 張文亮

「人是從猴子變來的嗎?」這是許多孩子,常問的問題。人沒有尾巴,猴子(monkey)有尾巴。一開始,演化論者就將猴子剔除,只考慮沒有尾巴的猿(apes)。1863年,英國的生物學家,演化論的支持者赫胥黎(Thomas Huxley,1829~1895)首先宣稱:「人類是猿變來的,因為猿與人比較像。」這是他在辯論,脫口說出的話,日後卻成為千萬人奉為經典的內容。

後來的演化論者,為他的驚人一語,找許多的證據,包括:是人類與猿類的骨頭蓋相似,毛髮相似,牙齒相似,身高相似,走路相似,長相也相似。猿類變成早期人類-¬──尼安德達人(Neanderthal)的祖先,尼安德達人也變成我們祖先。這個論點影響全世界,後來的課本、博物館等,都畫猿類變成尼安德達人,與尼安德達人變成人類的圖像,考試題目也以此作答案。但是那些圖像是真,還是美術?考試的標準答案,真的是對嗎?

⋯⋯比較嚴謹的科學家會問:「比較像,是用什麼項目比?要多相似,才算像?」。例如演化論者,為什麼不比人類的心智,與猿類的相似性?為什麼不比人類的道德,與猿類的相似性?為什麼不比人類的心靈,與猿類的相似性?難道演化的機制,會產生心智、道德與心靈,課本沒寫,博物館沈默。為什麼不比人類染色體(chromosome)的數目,與猿類染色體數目的不同呢?前者是23對,後者是24對。染色體不相似,也算演化?

1987年,生物資訊學(bioinformatics)開始發展,分子生物學與基因組的探討,產生大量的資訊與極為龐大的數據。都在詢問這兩個核心的問題,什麼是具有代表性的比較項目,比較到多少相似才算像。到了二十一世紀,分子生物學仍然沒有定論。課本與博物館避開基本的思索,只給表面的說法,等於給孩子洗腦式的教育。

怎麼辦?誰來「將絆腳石,從我百姓的路除掉」(以賽亞書57:14)?孩子啊!願你們要分辨,生命的問題極為複雜,不要被一個生物學家左右。願你們知道科學只能在已有的現象找答案,不能在不知的現象問緣由。

我依然記得,我的孩子在高中考生物學時,有一考題「人是猴子變來的嗎?」。她填不是,而被扣5分。她回來告訴我,我說:「孩子,我以妳為榮。」。

你要困在螃蟹群中繼續扯人後腿,還是停止抱怨努力跨出現狀?

你要困在螃蟹群中繼續扯人後腿,還是停止抱怨努力跨出現狀?

天上的豔陽依然高掛在天空,37度的高溫加上南京東路因為捷運施工而揚起的灰塵令我皺了眉頭,我快速地過馬路往南京東路捷運站的方向去接我的朋友。經過兄弟飯店旁邊時,有一位大約180公分高,有著完美倒三角形身材的健身教練在發傳單。我揮揮手拒絕了他,往我的目標繼續前進。

突然間,我停下腳步轉過身,往那位教練走過去,因為我看到了他耳後的助聽器。因為我朋友已經在捷運站等我的關係,我拿了傳單後並沒有打算填寫資料,我有點急的跟他說:「你可以把手機號碼給我嗎?我最近剛好有一些健身的問題。」

我沒想到的是,他指了他的耳朵,原來他是完全聽不見的。我照他的指示留了資料,他指著掛在他胸前的名牌,我點點頭告訴他說我知道他的名字,他把他的名字跟他服務的分店寫在紙條上給我。我手中捏著紙條走了三步,回頭看到他繼續彎腰跟路人發傳單,我有點無地自容。

我開始對我剛剛走出冷氣房對於豔陽的抱怨感到羞愧。

我們大多數的人在衣食無缺的家庭裡長大,接受的是完整的教育,但正因為我們從小沒有遇過太多的挫折,我們出社會後只要一遇到問題,想的往往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我下次應該多做些什麼來避免遇到類似的狀況?」,而是開始抱怨,急著找一個替死鬼。

我們怪政府政策不對,太往財團或是對岸靠攏;我們怪老闆不夠相信年輕人;我們怪整個薪資結構扭曲以及房價被炒得太高,以至於我們快活不下去。偶而,有些少數的人身先士卒的出來改變,往往換來大家的冷眼旁觀及潑冷水,就像「螃蟹效應」講的一樣,我們不願意別人爬的比我們高,死命的把旁邊的人都拉下來。

我問過許多創業家,為什麼創業?得到的答案有很多,但大家共同的交集是「某個產業太亂了,我想要出來改變」。我問過許多身體力行支持學運的朋友,為什麼犧牲自己的時間、金錢去支持學運?得到的答案一樣有很多,但共同的交集是「我覺得那些大人做錯事了,我想要出來改變」。

在群體之中總是有一小撮人把抱怨轉為正向的力量,出來破壞現有的體制,然後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或是遊戲規則。但是不夠,我們大多數的人仍然在抱怨,我們仍然貪玩貪睡,然後跟著電視新聞一起訕笑政治人物或是成天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我們也不願意給那些願意改變的人支持,當有朋友離開安穩的工作去創業時,我們第一個反應往往是「你瘋了嗎?」、或是有些幸災樂禍的認為「我在公司裡又少了一個對手。」

前陣子與一位長輩吃飯,他跟我交換了許多在帶領年輕團隊時的技巧。在準備離開前,他問我說:「你能不能以年輕人的身份跟我說,現在年輕人最該擔心的是什麼?」,我想了想,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他:「我們不願意努力,但我們更不願意給努力的人支持;我們不願意改變,但我們會去潑願意改變的人冷水;我們不願意找方法改變現狀,我們會試圖著告訴那些找方法的人:『你別傻了』。」

我深知這是年輕一輩最大的缺點,所以我一直努力的在與它對抗。但從小沒吃過太多苦、以及在職涯上還算順利的我,就是會因為必須在盛夏穿著整套西裝,吸著因為捷運施工而瀰漫在天空的粉塵而抱怨。

下次當我們又因為一些小事抱怨時,希望我們都能想起這個故事。

我無意拿身障人士做文章,只是這件事給我的啟發,遠遠大於梅西又帶領阿根廷隊贏了一場球。我們唯一該問自己的事情是:「這世界上有太多人正在經歷比我們更值得抱怨的狀況了,但他們沒有選擇抱怨而是選擇努力突破現狀,那我們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停止抱怨,然後向那些創業家或是極限運動家,甚至像那位有著完美倒三角形身材的先生一樣,去努力改變現狀。

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華爾街之狼的獄後告白

華爾街之狼的獄後告白:你得到的東西有可能會失去,但失去的東西卻再也回不來了

作者:Val Tseng

《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讓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Wilhelm DiCaprio)再次獲得金獎影帝,現實世界中的男主角喬登‧貝爾福(Jordan Belfort)更令人不容忽視,說他凶狠,倒不如說他是資本主義培養皿下的產物。

無法無天華爾街

曾有人開玩笑說,在美國,那些自以為應該治理國家的人看的是《紐約時報》,那些以為自己正在治理國家的人看的是《華盛頓郵報》,而那些真正主宰國家命運的人看的則是《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這條位於紐約曼哈頓區的狹小街道,匯聚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金融機構,主導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金融市場脈動。它能讓你一夜之間登上億萬富豪的天堂,也能讓你一夕之間墜入貧窮破產的地獄;它為世人展現了金錢的力量是如何超乎人類最瘋狂的想像,即便出賣靈魂也在所不惜。

6199854848_fc4bc65928_z

2011年九月17日,「佔領華爾街運動」聚集華爾街抗議資本主義至上。 Photo Credit:David Shankbone CC BY 2.0

從當年的奴隸交易市場,到如今的世界金融中心,華爾街的本質似乎從未改變,差別僅在於過去是黑人受白人奴役,如今則是全人類受金錢的奴役。在這個資本主義被發揮到淋漓盡致的金融殿堂,來自全球各地的巨額資金,在少數「菁英」手中被搓圓捏扁,變化出多到連他們自己都搞不清的新花樣;從高級知識份子到普通無名小卒,人人都在對華爾街這種不公不義的金錢遊戲口誅筆伐,卻沒有人能改變這些華爾街金童的恣意妄為。

到底是社會機制的把關不足,才讓這些缺乏道德操守的聰明人趁虛而入、破壞運作良好的金融體制,還是早已無約束力可言的自由市場,造就這些道德淪喪的貪婪怪物?曾在華爾街呼風喚雨、被稱做「華爾街之狼」的喬登‧貝爾福告訴你,真正的華爾街,絕對比你在任何媒體報導上看到的還要無法無天。

1987年五月的某一天,二十四歲的貝爾福(Jordan Belfort)踏入華爾街的某家投資銀行,正式成為這個世界金融中心的一份子。別誤會,那時候的他還只是個最基層的聯絡員,連電訪員都算不上;套用一句公司老鳥的話,他的地位「低到就像糞蛆」。那時候的貝爾福還是個沒見過世面的傻小子,來自紐約某個猶太裔中產階級家庭,受過良好的教養,還有個論及婚嫁的心愛女友。可想而知,當時第一次見識到華爾街交易廳的交易時間,營業員們各個如古羅馬競技場中,鼓譟的暴民般嘶吼吶喊的景象對他來說是多麼震撼。但是,真正的震撼教育還在後頭。

貝爾福發跡

貝爾福進入華爾街的第一個老闆,是個不吝分享經驗的好人,他毫不保留地在第一天上班的貝爾福面前,為他示範了華爾街人士的標準菜單——高濃度酒精飲料加毒品禁藥(隨個人喜好而異,這位老闆顯然偏好古柯鹼),並誠實地告訴貝爾福,幹他們這一行的其實毫無建樹,他們根本不知道哪支股票會漲,他們只能隨機炒作再加油添醋一番,雖然能賺到不少錢,日子卻也單調乏味;在這樣空洞又高壓的環境工作久了,身體和心理上難免無法承受,這時候就是酒精和禁藥上場的時候了。

Twitter懸掛布幔在華爾街交易所外宣告公開募股。Photo Credit:Anthony Quintano CC BY 2.0

相信許多人都和貝爾福一樣對此震驚不已:華爾街的成功人士、年薪上百萬美元的投資大師,竟然在大庭廣眾下吸毒!而且還勸誘他一起吸食!當然,那時還年輕而且正氣凜然的貝爾福,婉拒了老闆的「好意」;他根本無法想像,短短幾年後的他不只吸毒,嫖妓洗錢樣樣都來,酒池肉林亦不足以形容其糜爛。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貝爾福的聰明、大膽和野心勃勃讓他平步青雲,他很快就另起爐灶,創立了一間叫史崔頓歐克蒙(Stratton Oakmont)的證券公司;從最初只有八個人的小公司,迅速成長為上千名營業員的證券號子,貝爾福的收入,也隨之刷新為週入百萬。他的外貌仍和當初踏進華爾街時沒有太大差別,孩子氣的娃娃臉和藍眼睛,讓他顯得討喜而不具攻擊性;天知道在這副溫馴的羊皮下,藏著的是多麼兇惡的狼。

貝爾福開始縱情聲色、揮霍無度。豪宅、跑車、私人噴射機、遊艇,有錢人該有的玩意兒他應有盡有;他還有個年輕貌美又性感迷人的嬌妻(當初那位論及婚嫁的心愛女友在和他結婚後沒多久就離婚了),託這個品味超群之嬌妻的福,他的每一座豪宅莊園都被裝修得美輪美奐,花了他上百萬。不過話說回來,他在世界各地的賭場隨隨便便也能輸掉幾百萬,相較之下這點裝潢費好像也不算什麼。

而最嚴重的是,他染上了重度毒癮。正如他的第一個老闆所言,瘋狂而高壓的工作環境,讓他投向各式各樣禁藥的懷抱,其種類之多,絕對讓外行人嘆為觀止;那每顆售價五百美元起跳的小藥丸也確實在他全身血液循環系統,乃至於神經系統發揮莫大效果。他曾經無數次在嗑藥嗑得昏昏沉沉、連話都說不清楚的時候跑去開車開飛機甚至是潛水,然後在清醒後對自己的大難不死感到不可思議;他也曾無數次在嗑藥後召妓,儘管他深愛他的妻子,並且常常在事後悔恨不已。

毒癮發威

此外,正如其他許許多多富豪,貝爾福也不想把自己賺來的巨款上繳國稅局,於是他也來到了永遠的避稅國度:瑞士。事實上,早在貝爾福到瑞士洗錢之前,他就已經被證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簡稱SEC)盯上了,畢竟他這頭華爾街之狼早已聲名在外;但事實證明有錢能使鬼推磨,那麼擺平幾個證管會官員,自然也不算什麼,更別說他還有個堪稱吹牛大師的法律顧問做後盾。

然而隨著貝爾福在美國的事業越做越大,他需要運往海外的錢也越來越多,聯邦調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不可避免地找上門來;與此同時,貝爾福的藥癮也越陷越深。本來他還能在工作時維持理智與清醒,漸漸的,毒品在不知不覺中全面控制了他。他越來越依賴那些種類五花八門又貴得嚇人的禁藥,而且還像古代皇帝服用仙丹一般,定時定量的嗑藥。在藥物影響下,變得愈加瘋狂暴躁、不可理喻的貝爾福,在一次嗑藥過度後把他的妻子從樓梯上踢下來,並帶著他的小女兒一起去開車,差點沒把兩人一起害死。

在這次幾乎致命的脫軌行為後,貝爾福被強制送到治療中心戒毒。1998年,已戒毒成功的貝爾福,被檢方以詐欺和洗錢等罪名起訴,因為坦白認罪並答應與政府合作最後只被判了二十二個月徒刑,於2006年獲釋。

喬登‧貝爾福的故事被改編成《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 ),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飾演。Photo Credit : AP/ 達志影像

貝爾福在出獄後出版了他的自傳,將他短暫卻「傳奇」的經歷公諸於世。他並沒有任何洋洋自得、引以為傲之意;相反的,他在自傳中毫不諱言他曾幹下的卑劣行為,坦承他的錯誤並呼籲那些可能、即將或正在步上他的後塵的人,不要重蹈他的覆轍。

像貝爾福這樣二十出頭就投身華爾街、聰明大膽又精力充沛的年輕男性,想必不在少數:他們承擔著高度風險與高度壓力,參與巨額資金牽涉其中的金錢遊戲,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甚至是跑路;當然,一旦成功,你就是下一個百萬、千萬或億萬富豪。這樣大起大落、幾乎隨時賭上全副身家財產的「工作」並不是一個二十幾歲、閱歷不足、心智也不夠堅定的年輕小夥子能概括承受的,而沉溺於物慾與肉慾的誘惑,似乎是暫時忘記所有壓力焦慮與煩惱的好方法。

人生的價值

至於貝爾福,他的聰明才智讓他在華爾街的財富與地位扶搖直上,一般人需要花上十年二十年的時間才能達到的成就,他在短短一兩年間就達成了;然而他的人生就像直接從二十五歲跳到四十五歲,中間的二十年本該讓他歷經種種磨練與挑戰,塑造更完整而成熟的人格與個性,現在卻硬生生沒了。

他雖然看起來像個事業有成的成熟男性,但就某方面來說,他還只是個衝動又不懂事的青少年。他讓自己表現的像是眾人心目中的華爾街之狼:無節制的嗑藥、召妓胡搞、花天酒地、揮金如土,漸漸的他也真的變成這樣了;他所建構的世界完全脫離常軌,卻沒有半個人來點醒他,因為他身邊的家人朋友或多或少都有求於他;他最終成為了最成功的失敗者,也是最失敗的成功者。

貝爾福的經驗告訴我們絕對不要小覷金錢與權力的誘惑,那是魔鬼中的魔鬼。另外,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在你忽然得到什麼的同時,必然也會跟著失去什麼;你得到的東西有可能會不小心失去,但你失去的東西卻再也不會回來了。

本文獲《東西名人》授權刊登,原文請見〈現實生活中的華爾街之狼:喬登貝爾福〉2014年3月號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專文】人類,多了一張嘴說話的猩猩?

【專文】人類,多了一張嘴說話的猩猩?
有人說,分析黑猩猩和人類的演化過程的差異,必然是出現一個「失落的環節」才形成演化結果的不同。是這樣嗎?本文作者許映均卻認為,沒甚麼失落的,充其量,是人類比黑猩猩多了會用嘴巴講話,方便空出兩隻手做事罷了。(圖:取材自網路)

小時候上生物課時學過瑞典學者林奈的生物分類法,依「界、門、綱、目、科、屬、種」來分類,人類在這個系統下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人種」。其中「人科」之下只有一屬一種,簡言之,就是整個人科,就只有「人類」這麼一種動物。

人類這種狂妄自大的主流心態,其來有自,至少也有數千年的歷史。不論是依照上帝自己的形象或女媧的品味,我們總自稱為「萬物之靈」,將其他動物視為「物」,與「人」截然有別。

如果用DNA的近似度來區分物種,人類與黑猩猩之間的差異,小於黑猩猩與大猩猩、紅毛猩猩之間的差異。所以說,如果用公平、公正、公開的態度來分類,黑猩猩應該跟人類分在同一組,而不是與大猩猩、紅毛猩猩站到同一邊。事實上,依現今學界通說,「人科」之中至少應該有五種動物:人類、黑猩猩、矮黑猩猩(巴諾布猿)、大猩猩以及紅毛猩猩。畢竟人類與黑猩猩的DNA相似度超過百分之九十九,兩者間的差異比起非洲象與亞洲象的差異還要小。如果非洲象和亞洲象都被我們稱作「大象」,那麼人類與黑猩猩為何不可都稱為「人」,或者都稱為「猩猩」?

事實上,曾以《槍砲、病菌與鋼鐵》一書榮獲普立茲獎的美國通才學者賈德.戴蒙也曾寫過一部《第三種猩猩—人類的進化及未來》,其所謂的「第三種猩猩」就是指人類;另外兩種則是黑猩猩與矮黑猩猩。

前些年,奧地利有一群人向法院為一隻黑猩猩申請監護權。依據奧國的法律,只有「人類」才有所謂的監護權,其他的「動物」、「寵物」則沒有監護權的問題。因此,這個申請案中的律師和學者竟向法院主張:「黑猩猩也有人格」,所以可以像人類一樣享有監護權。

要人類世界的法院承認黑猩猩有人格,在可預見的未來,恐怕是難以實現。不然在動物園裡關著黑猩猩,是妨害自由;在馬戲團裡虐待黑猩猩,是使人為奴隸;在實驗室拿黑猩猩來作藥物實驗,就無疑是一種謀殺了。

不過,奧地利的法律學者膽敢作此主張,必然有相當的理論依據,不然也不會被國際媒體報導。然而對大部分的台灣讀者而言,這恐怕僅是一則荒謬的趣聞,很少人會去思考這個問題的後面大有文章。

什麼是「人類」?我們是用什麼標準、什麼條件來區分何者為人類,何者非人類?考諸歷史,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法國作家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寫過一本小書《我們人類-人類追尋自我價值及定位的歷史》,英文書名是「So You Think You're Human」,直問讀者:你以為你自己是人類嗎?

人類的「文明史」數千年,也不過就是數百年前,西方白人認為「黑人」不是人類。在一些神學辯論中,有一派意見認為黑人的「感覺遲頓」、「缺乏道德感」、「難以相信能夠具備人類的情感」、「不可能出現人類高尚的氣質」,因此黑人是「動物」,而不是「人類」。所以西方白人奴役黑人,一如役使牛羊,並不會犯下宗教上、道德上的罪,為帝國主義提供了便宜的理論基礎。

然而諷刺的是,在數千年前舊約聖經所記載的所羅門王時代,遠從非洲而來的示巴女王還曾跟所羅門王燕好而珠胎暗結,回國後生了個非洲王子,統治著位於衣索匹亞的示巴古國。在近世帝國主義駕臨非洲之前,衣索匹亞的王室一向自稱是希伯萊人。是以非洲黑人在數千年之前還是與所羅門王平起平坐的「高貴人類」,數千年之後卻不幸淪為西方人眼中的「動物」,這真是情何以堪?還好現在又變成「人類」了!

因此,什麼是「我們人類」?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有著變動不一的標準,並不是涇渭分明的概念。

有趣的是,在大航海時代之前,當歐洲人第一次看見從非洲帶回來的黑猩猩時,對於這個前所未見的物種是否屬於另一種「矮小的人類」或「野人」,其實是頗為遲疑的。早在十二世紀的百科全書編者席維斯提,甚至認為猿是人類的「後代」,是一種「因為墮落而被上帝處罰的人」。

世居西非的原住民部落,與黑猩猩毗鄰而居已有數千年至一萬年以上的歷史,在他們的眼中,黑猩猩其實算是另外一種「人」,有的部族稱黑猩猩為「回到森林中的人」、「野人」、「人類親愛的兄弟」,有的部族自稱是黑猩猩的後代,也有部族會為野地中死亡的黑猩猩舉行與族人相同的喪禮。因此,事實上並非所有的「人類」都將黑猩猩視為人類以外,與人類截然不同的動物。

當然,有人會質疑「黑人」與「黑猩猩」的例子不能互相類比。因為當年西方白人認為黑人不是人類,那是他們沒知識兼無衛生的偏見;若站在黑人的觀點來看,黑人當然認為自己是人類,至不濟和歐洲人一樣都是人類沒錯!

我們「人類」於今普遍認為黑猩猩與我們截然不同,不是人類;但黑猩猩是如何看待自己,黑猩猩認為他們自己和人類是同一種,還是不同一種呢?

目前我們無從確知一群野地黑猩猩的集體意見,但或可說說一位被人類教授夫妻領養在家中的黑猩猩小姐「露西」的故事。所謂領養,是把「露西」當成小孩來養,吃飯上餐桌,睡覺在臥室;而不是當成寵物養在籠子裡。「露西」小姐和人類小朋友一樣喜歡玩圖片分類的遊戲,有一天,她的養父母發現「露西」把自己的玉照和羅斯福總統夫人的照片放在同一堆,而把其他黑猩猩的照片和狗、牛等動物放在另一堆。由此推知「露西」認為自己是「人類」,而非黑猩猩。

「露西」長大之後,養父母無法再將她繼續養在家中,就把她還給研究團隊。當「露西」被安排走入一群「黑猩猩」中間的時候,表情驚駭不已!但不久後,「露西」也接受了其他的黑猩猩原來也是她的同類。而這個認同是「露西」認知自己不是「人類」而是「黑猩猩」;還是她發現原來其他黑猩猩也是「人類」,則是一個頗值玩味的哲學問題。

後來「露西」的養父母籌了一筆錢,決定把「露西」送回非洲去「回歸自然」,並請一位研究生珍妮斯.卡特陪著「露西」去熟悉一下非洲的環境。這位研究生小姐原本打算最多一個月就可以回家,不料一待就是三年多,才好不容易完成任務。換個角度想,如果要把一個從小在美國教授家庭成長的「人類小孩」送到非洲叢林裡去「回歸自然」,至少也要熟人陪個三年,才能平復她驚恐的情緒吧!著名的黑猩猩學者珍古德博士一向反對將人類飼養的黑猩猩送回非洲野放,因為她深知黑猩猩和人一樣,日久他鄉是故鄉,一旦離開了長期生活的環境,硬被「回到非洲」,下場往往十分悲慘,「歸鄉」絕對不是人類一廂情願的浪漫想像。

「露西」小姐回到非洲留學三年,終於學成畢業被「野放」,回到森林裡之後不久,卻被盜獵者射殺剝皮。說到底,自以為是人類的「露西」,最終還是死在「自己人類」手裡。

因此,哲學家興起了一個疑問,除了DNA之外,到底要具備什麼特質,才能算是人類呢?

是「使用工具」的能力嗎?早期學者曾有此一說,但科學家已經證明黑猩猩、矮黑猩猩、大猩猩、紅毛猩猩都有製造工具及使用工具的高度技巧。

那麼,是「使用文字」的能力嗎?如果此說成立,世界各地很多沒有文字的原住民部落,都不能算是人類了。

又難道是「使用語言」的能力嗎?語言學大師喬姆斯基早年曾提出這個廣受引用的理論。如果「語言」指的是用嘴巴說出抑揚頓挫的語音,那麼在大猿家族中的確只有「人類」比較在行,黑猩猩、大猩猩等大猿的喉嚨在生理構造上無法發出類似人類這般多樣的聲音。但若「語言」的定義如此狹窄,那麼瘖啞人士、失語症患者或某些自閉症患者可能都不能算是人類了。

因此,「語言」一說,似宜定義為對複雜事物的溝通能力,可以作情感性、概念性、抽象性的描述。比方說瘖啞人士所使用的「手語」,也該算是「語言」的一種。

美國的傅茨教授在其名著《我的猩猩寶貝--科學家與第一隻會用手語的猩猩》一書中,已經證明了黑猩猩也會使用標準的美國手語。本書原名作「NEXT OF KIN--What Chimpanzee Have Taught Me About Who We Are」,非常清楚的寫出了「Who We Are」,人類和黑猩猩是「We」,人類不再是孤獨的「I」。可惜中譯書名沒有表達出這層深刻的意義。

傅茨博士和他的黑猩猩寶貝「華秀」可以用手語溝通無礙,「華秀」打的手語,美國的瘖啞人士可以看得懂。而且「華秀」可以在沒有「人類」協助的情形下,將她學的手語教給她的養子, 一隻名為露利斯的小黑猩猩,然後彼此使用手語溝通。傅茨博士發現,「華秀」不但可以使用正確的手語和人類及黑猩猩溝通,還會自己組合不同意義的手語造出新詞句。

而且黑猩猩一旦學會手語之後,就算被隔離在沒有手語的環境十幾年後,依然不會忘記如何使用這種「語言」。

傅茨博士的黑猩猩手語實驗中曾有一隻黑猩猩波依,因學術鬥爭等種種緣故,在一九八二年被送去其他實驗室作藥物實驗。一九九五年,美國廣播電視新聞台策畫了一個探討猩猩實驗倫理的節目,主持人邀請傅茨博士一同前往,事隔十三年,當傅茨博士出現在波依面前,波依一眼就認了出來。當傅茨打出手語「嗨,波依,你還記得!」,波依馬上用手語打出了「波依、波依、我是波依」、「給我吃的,小羅」,「小羅」則是十三年前波伊對傅茨教授的手語暱稱。這兩個人(或這兩隻猩猩),就在實驗室裡隔著鐵籠用手語交談,互相呵癢、嘻戲;當傅茨博士不得不離開時,波伊的嘴角馬上往下掉,身子癱了下來,退到籠子深處,流露出真實深刻的情感。這個未經安排的畫面於一九九五年五月五日播出,感動了美國觀眾,大量的捐款湧入,終於讓黑猩猩波伊脫離了實驗室的牢籠,搬到加州一個非營利野生動物保護機構,在寬闊、舒適、綠意的環境中頤養天年。

當我們追索歷史,發現人類自己在定義「何謂人類」時,向來是先有結論,再定標準。每當科學家有了新發現,比如說猩猩會使用工具,會合作打獵,會從事生存以外的娛樂行為,會做出與覓食無關的戰爭行為,會用手語溝通,會從事繁殖以外社交性、享樂性的性行為等等,人類就會進一步修改「人類的定義」,以便把「非人類的猩猩」排除在外。過去的演化論者曾追索一個「失落的環節」,認為人類由動物演化而來,固無疑問,但從動物跨到人類這一步,進步之大,實在是太過神祕難解;所以在這一小段的演化過程中,必然有一個「失落的環節」尚未被發覺。

如今,黑猩猩是否應該享有「人格」,或無定論。但若說黑猩猩與人類之間有什麼「失落的環節」,則是人類自大的迷思!黑猩猩是人類的兄弟,我們中間並沒有所謂的「失落的環節」,黑猩猩也有智慧、有感情、有「語言」,人類只是學會了用嘴巴說話,方便空出兩隻手來做事情而己。這中間既不是鴻溝,也沒有失落什麼不可思議的東西。

在台灣的靈長目動物,除了人類之外,就只有猴科的台灣彌猴,並沒有其他原生種的人科大猿,但台灣和紅毛猩猩卻有著很深的緣份。我們曾經是舉世公認的紅毛猩猩殺手。一九八七年,張小燕主持了一個益智問答節目「頑皮家族」,向六福村野生動物園商借了一隻紅毛猩猩「小莉」一同主持,「小莉」可愛的模樣迷倒了大批觀眾。彼時的台灣錢淹腳目,有錢人爭著養紅毛猩猩當寵物。據非正式的統計,在民國七、八十年間,最高曾有一千隻左右的紅毛猩猩生活在台灣。台灣也是印尼及馬來西亞以外,擁有紅毛猩猩族群數量第三多的國家。

全世界的野生紅毛猩猩都居住在婆羅洲和蘇門答臘的熱帶雨林裡,公的紅毛猩猩單獨行動,小紅毛猩猩則跟著媽媽過團體生活。台灣有錢人把紅毛猩猩當寵物,當然要養小的,最好是BABY,養大了才會和主人有感情。印尼的獵人們為了滿足這種市場需求,當然只抓小隻的紅毛猩猩;而小紅毛猩猩被抓的時候,他們的媽媽、阿姨們當然不肯;為了抓小的,這些力大無窮的成年雌性紅毛猩猩就不免成了槍下亡魂。而且,台灣從未准許紅毛猩猩當成寵物合法進口,所以小紅毛猩猩們只好坐著漁船偷渡入境,通常走私十隻,只有一至二隻可以存活,到達台灣有錢飼主的家中。

因此,一個簡單的數學算式是:台灣有一個有錢人養了一隻小紅毛猩猩,代表有五至十隻小紅毛猩猩死在偷渡來台的海上,並代表有另外十至二十隻小紅毛猩猩的媽媽和阿姨們死在印尼獵人的槍下。台灣的有錢人養了近一千隻的小紅毛猩猩,就代表有上萬隻的紅毛猩猩為此死於非命。因此,當國際動物保護團體的撻伐聲一起,台灣簡直是百口莫辯。這個事件,也是台灣社會第一次認真看待動物保育的問題,也催生了日後的野生動物保育法。

如果說黑猩猩和矮黑猩猩(巴諾布猿)是人類的親兄弟,那麼紅毛猩猩和大猩猩可算是人類的表兄弟,紅毛猩猩與人類基因相似度也高達96.4%。二十年前台灣因為紅毛猩猩的事情遭到國際圍剿之後,政府大力宣導敦請飼主們捐出紅毛猩猩送回婆羅洲的老家;但很多飼主因為和紅毛猩猩有了感情,而且當初也是花了不少錢買的,因此遲遲捨不得交出來。

農委會也曾經邀請研究紅毛猩猩的外國學者到台灣,為此開了一場討論會,邀請紅毛猩猩的飼主們到場。當這位國外學者看著一隻隻紅毛猩猩坐著雙B的名車,好像寶貝一般地被有錢的主人們抱著帶到會場,他也了解到,說台灣人「虐待」紅毛猩猩乃言過其實。當時的台灣人只是在動物保育這方面民智未開,沒有正確觀念而已。

據說這位國外學者當場對台灣這些紅毛猩猩的飼主們表達敬佩之意,因為據他所知,紅毛猩猩是一種力大無窮,野性難馴的野生動物,成年後可以長到一百七、八十公分,因為基因相似度高,也可能與人類互相傳染疾病,需要專業的飼養人員及飼養環境,才能避免發生危險。而台灣人居然可以把這些野生動物養在家裡,和大家一起看電視、吃飯,相安無事多年,真的是「運氣好」兼「勇氣可嘉」啊!

經過如此的解說和宣導之後,有些飼主才終於下定決心將親如家人的紅毛猩猩送回印尼婆羅洲。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也曾來台灣拍攝送紅毛猩猩回家的紀錄片,其中有一位女士養的紅毛猩猩,教養非常的好,在印尼下機時,手上握了一個東西,保育人員想叫牠打開手掌卻沒辦法,一直到同行的飼主叫牠把東西放下,這隻紅毛猩猩才將手打開,她居然握著自己的便便。

原來在飼主家裡,這隻紅毛猩猩知道便便的時候要坐到馬桶上,她坐飛機的貨艙沒有廁所,也不敢隨便弄髒地板,所以就將便便一直握在手裡,不願意放下來。我想人類的小孩都沒有這麼貼心與聽話吧!這隻紅毛猩猩的智慧非常高,BBC追蹤多年,發現野放一些年後,她變成了一個野生紅毛猩猩群的領袖,飼主在多年後也曾在保育人員的陪同指導下到保護區去看過牠,躲的遠遠的,但據說這隻紅毛猩猩好像還是感覺到了。

而更有趣的則是這批在台灣留洋過的紅毛猩猩,因為在飼主家中學過用湯匙、叉子來吃飯,工具操作之技術水準超越同儕,傳授了很多新玩意兒給他們印尼的同胞。婆羅洲當地的雨林有一種樹,果實長有厚皮,原本並非紅毛猩猩的食物,但這批由台灣學成歸國的紅毛猩猩硬是有方法將果實弄開,發現十分好吃,一段時間後,居然連原本野生的紅毛猩猩也學到這項技術。此事還引起當地研究生態的學者一度擔心那種樹將來會絕種。

成年的紅毛猩猩力大無比,雄性更有可能長成龐然大物,在雨林中有拔山倒樹之威。台灣紅毛猩猩回娘家的活動,在印尼方面拒收八歲以上的紅毛猩猩之後,無以為繼,前後算一算只成功送回了三十多隻。之後主管機關又辦理紅毛猩猩登錄作業,多年來登錄在案的卻不到一百隻。據此推算,在台灣仍有數百隻的紅毛猩猩是黑戶,是死是活,健康與否,難以確知。

現下收容紅毛猩猩最多的單位是屏東科技大學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空間雖然不小,但對於紅毛猩猩而言仍是形同坐牢。多年來送了幾隻給中國、日本等地的動物園,也曾經和英國合作,將一隻芳名「阿美」的紅毛猩猩送往英國的Monkey World進行保育繁殖計劃。台灣人好像想要默默的為這些嬌客們各尋歸宿,或者,其實是想要拋掉這些燙手山芋,裝作看不見,等待他們自然死亡,覆蓋在歷史的塵灰之下不再想起。

紅毛猩猩的故鄉是婆羅洲與蘇門答臘的熱帶雨林。日本、英國是溫帶國家;中國的福州、南京動物園緯度也較台灣更高,而且中國相關機構未能善待動物的前科累累,紅毛猩猩可否得到最佳照顧也頗堪疑慮。若我們有點良心,便會發現對紅毛猩猩來說,上述地點都比不上有著熱帶氣候的南台灣啊!

更何況,台灣民間過去曾有高達一千隻左右的紅毛猩猩,如果能好好的找出來妥善安置,可以說全世界除了印尼及馬來西亞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台灣更適合來做紅毛猩猩的保育繁殖計劃。

紅毛猩猩是華盛頓公約裡的瀕危物種,亟待人類的協助與保育。台灣不會是紅毛猩猩最後的家園,但在保育繁殖上,我們因為歷史的錯誤,反而得天獨厚,可以做的事情很多。而紅毛猩猩的平均壽命約有四十年,如在人工環境下妥善照顧,可以活到更老。當年被偷渡來台的小紅毛猩猩們,算算現在應當還在人世間。就算不予繁殖,也該讓他們有個自由開闊的家園,可以像黑猩猩波伊一樣舒舒服服的安度晚年。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從無始貪瞋癡。紅毛猩猩是台灣人當年的貪婪與癡愚所造之一大惡業,而今,我們要沈默、視而不見,讓這個惡業繼續往下深深的種在故鄉的土地上;還是應該「一切我今皆懺悔」,彷照外國經驗打造一個紅毛猩猩可以安居的樂園,多少還一些給這些地球上所存不多而在台灣受難的猩猩兄弟們吧!

麥子落地~陳文成不死

麥子落地~陳文成不死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陳文成,一位熱愛台灣的優秀學者,台灣大學數學系畢業後,1975年赴美國密西根大學深造,1978年取得博士學位,陸續發表幾篇重要論文,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重視,對統計學的理論發展,有相當的貢獻,並獲聘為卡內基─美侖大學統計學系的助理教授。在美期間,對台灣的民主運動和人權運動投注心力,而被校園密探通報。因此,1981年5月攜妻與滿週歲的兒子返台探親時即被警總約談,7月2日早上再度被警備總部約談,一夜未歸,家屬遍尋不著,7月3日凌晨陳屍於台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旁。他的橫死,震驚台灣社會,他的死訊引起海國內外的騷動,掀起海外台灣人憤怒的聲浪,他,成了那粒落在地裡的麥子。

陳文成的父親奔走國內外,四處喊冤請願,他的殉難是80年代前葉改變台灣歷史的重大事件之一,催化台灣的民主與人權運動,直接間接影響了許多台灣人的命運。他的追思者成立了紀念基金會,在申請成立基金會時,遭當時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刁難,以命案未破為由,不得以陳文成之名設立基金會,而以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來運作;直到2000年政黨轉替才得以正名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距命案發生,已逾19年。歷年來基金會秉持著陳文成愛鄉土的信念,舉辦島國顯影系列、島國旋律系列音樂會、人權主題相關的展覽、講座、轉型正義研討會、影片巡迴播放和綠島人權青年體驗營、設立陳文成統計科學獎學金等,讓老中青三代得以進行歷史傳承和人權思想的啟蒙。今年3月的太陽花學運,我們看見學子們以行動捍衛民主的勇氣。

三十三年過去了,陳文成事件依然沒有真相,這場白色恐怖之下的政治謀殺案件並沒有落幕;三十三年過去了,曾經轟動一時的新聞成為歷史,但是繼承了這段歷史的島國之人,還記得他的名字嗎?歷史是可以被原諒的,但決不能被遺忘。自2011年起,每年7月的紀念日,他的台大學弟妹們自主性的在陳屍處舉辦追思晚會,追悼故人。今(2014)年6月14日,學生們發起連署向校方請願,由台大學生會與研究生協會等在台大校務會議中聯合提案,將陳屍處正式命名為『陳文成紀念廣場』;台大校方已原則同意,雖然後續還要依相關規定辦理,但台灣校園的轉型正義,已緩緩向前跨出了一步,令人欣慰,也期望其他的學校能夠跟進,落實校園空間解嚴。

今年的紀念活動由台大學生會與研究生協會於7月2日晚上七點於『陳文成紀念廣場』舉辦追思晚會;基金會於7月5日晚上七點半舉行島國旋律「陳文成逝世33週年紀念音樂會」,以音符追思故人。我們紀念陳文成,不要忘了繼續推動校園民主化,與台灣人權的維護。只有當我們建立起一個真正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的新國家,陳文成才真正地在苦難的台灣島上永遠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