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聖經的無誤性(Inerrancy)
聖經原文(希伯來文、希臘文)在神最初的啟示中毫無錯誤,包括歷史、科學和教義等所有領域。將聖經視為「部分真理」或「僅屬靈權威」的觀點、妥協聖經的無誤性,會動搖基督教信仰的根基。自由派神學和新正統神學稀釋聖經權威,無誤性是解經的前提。(參提後3:16及彼後1:20-21)
2. 聖經的充足性(Sufficiency)
聖經完全足夠指導基督徒的信仰與生活,無需額外的啟示(如靈恩派的「新預言」或文化潮流的妥協)。現代教會過度依賴心理學、世俗哲學或政治正確,偏離聖經的終極權威。他反對在教會實踐中用世俗方法替代聖經教導,例如用心理學取代悔改與救恩的教義。(參提後3:16-17及詩篇19:7-8)
3. 聖經的清晰性(Clarity)
聖經的教導是清晰的,聖靈光照信徒理解其核心真理(儘管某些深奧經文需要謹慎解經)。主張「字義解經」(Literal Interpretation),反對寓意化解經或主觀靈意解經。歷史-文法解經(Historical-Grammatical Interpretation)注重上下文、文體和語言分析。「成功神學」或「靈恩運動」對聖經扭曲使用(如濫用馬可福音11:24支持「健康財富福音」)。
4. 聖經的至高權威(authority)
聖經權威高於教會傳統、個人經歷或文化壓力。例如天主教將傳統與聖經並列的立場,某些福音派教會為迎合文化而妥協聖經對性別、婚姻的明確教導(如同性戀問題)。牧者的責任是忠實傳講聖經,而非討好聽眾(提後4:2-4)。
5. 聖經與基督的中心性(Centrality)
釋經始終以基督為中心,整本聖經指向耶穌的救贖(路24:27)。舊約的律法、獻祭制度等均預表基督,而新約顯明福音的成全。超自然恩賜(如方言、預言)已隨使徒時代終止(「終止論」,Cessationism),聖經是神現今唯一的啟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