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是社會金字塔中的位置,多數人必然在中下層。上一世代有人讀大學而翻轉階級,是因獲得稀有且有市場價值的技能,若學位不帶來稀缺技能,對收入幫助不大。
對想改善階級或急於謀生的人,關鍵是在求學時判斷未來市場需要什麼技能,並透過各種方式獲得,再將技能出租。醫學需求穩定、進口勞動力困難,保障階級底限;藝術、文學等有人成功,但需求不穩且供應多。
社會長期灌輸「不讀書就會落魄」的觀念,甚至以擴大招生作為翻身的手段,忽略真正保障生活的,是一技之長,其價值取決於「需求 / 供給」。
若大學大量生產「屠龍之技」,就是擁有厲害的技能,卻在社會中毫無用處,其結果就是出現一堆抱怨讀了學位後並非穩健投資階級沒翻轉的受害者。
某些技能必須讀書獲得,如醫師、律師;其他如水手、商人,未必需要。辨認社會需求困難,熱門技術可能畢業即淘汰。也許需要像香煙一樣,大學門口應警告立牌子寫著:
「大學教育耗費光陰與金錢,會惡化你家的財政並減少發展事業的時間,卻不保障能在社會生存,需要自食其力者要慎重考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