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儒家道家,你是哪家?/eaton


儒家道家,你是哪家?/eaton

人性總有我思故我在的自我存在想法,所以難以全然接受道家的出世觀,但入世的儒家讓人生過於艱難。因此「儒道互補」,中國古人心中幾乎都藏著儒道。

不過,中國民間有句笑話發達時是儒家,落魄時變成道家,白居易就是典型人物。林語堂更絕,他在《我的願望》說:「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佛教,而教義與自已相違背時,會說人定勝天。中國人的信仰危機在於,經常改變信仰。所以他在〈失敗了以後〉一文說到:檢驗一個人的品格,最好在他失敗的時候。

我發現台灣人的道家思想濃厚,只求自保。說不定不是如此。我個人認為,身處現代,不能也無法獨善其身,要選哪家很困難。所以最好找志同道合之士,做利己利他之事,但記得聘請專家,DIY不適用於專業工作,而成員必須願意犧牲一點自主權,以保護核心價值。

或許您已知道儒家與道家的異同,不彷輕鬆一下,想想自己究竟如何,並思辨應該如何。

*儒家是進取,做加法;道家是謙讓,做減法。《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做學問講究積累,強調「益」,就是增加;而求道行道強調「損」,就是減損。

*《論語》對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倫理觀念乃至歷史有著莫大影響,但《老子》更富思辨性和精神性,給出更多普遍性啟示。《老子》很可能是被譯為外文次數最多的一部中國傳統典籍,遠遠多於《論語》。哲學家黑格爾曾酸說:「想保有孔子在西方世界中東方大思想家的名聲,最好不要出譯本。」

*道家注重個人獨善,不以俗事為意,所以見首不見尾;儒家積極進取,入世兼濟,所以許多事蹟留存。孔子先教書,在魯國做了幾年官,不得志,於是周遊列國推行主張,還是不成功,最後回家教育學生,編訂古籍。司馬遷的《史記》最早為老莊作傳,但只記錄個別事件,沒有編年史。例如莊子,楚國大臣請他做官,莊子說願意像在泥中撲騰的烏龜那樣苟活就好。老子呢?只記載孔子問禮的事,老子答非所問,勸孔子去掉身上的驕氣和欲望,要深藏若虛。

*孔子到了五十歲才在魯國做諸侯之官,而老子是「中央高官」。可是,《史記》記載他看周王室不行了,就離開了。孔子則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天下的局勢越糟糕,就越要挺身而出。

*儒家注重群體關係,但道家注重個體。儒家的政治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要盡到各自的職責;父子要扮演好各自角色。其背景是,周摧毀殷商後,實施封建,將同宗同姓的諸侯分置各地,政治權利結構的高低與血緣尊卑親疏形成疊合關係,正所謂家國一體,這個想法籠罩中國數千年,殘害至今。

順便一提。老子和莊子的行事風格有很大差別,將老莊歸入道家,是後人自行搭配。班固在《漢書》將老莊兩位正式列在同一個「道家」屋簷下,但這兩位有知,一定莫名其妙。

《老子》著作五千言,按照《史記》記述,是老子看出天下大亂,不可救治,於是離開,行至函谷關,被守關人攔住,逼他寫出來。《老子》全是格言警句,「道可道,非常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等,都是智慧結晶,卻看不到老子的身影。

《莊子》則不同,根據司馬遷的記述,當時文字有十餘萬字,而我們今天看到的》,是晉代郭象重編和注釋的文本,分三部分、三十三篇,大約七、八萬字。

正因為這兩部書的差別,使得老子和莊子的風神很不同:老子是一位純然的智者,而莊子則情智兼備,從《莊子》的故事,可以看到他的喜怒哀樂。莊子也對身體琢磨一番:「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一般人用喉嚨呼吸,而修行的人則是用腳跟呼吸,可能是練氣功將氣門練到腳跟吧。

參考一条課堂《精英必修的人文課》,任性出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