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律師對後輩律師的期許 ◎eatontung/蘇東波
每樣工作都有它的神聖使命,
神聖使命需要具有品格的人,才能完成。
品格:
正直。訴訟,是一場戰爭,但是不能用說謊的方式獲勝。
熱情。發掘問題中潛藏的人性,才能真正找出解決的方法。
誠實。如果客戶的案件會輸,你要誠實的告訴他們。
謙虛。法院的正義不來自於邏輯而已,而是來自於經驗。
柔軟。可以幫助別人的時候,要盡其所能的安慰對方。
堅定。堅定的打擊你的對手,堅定的保護你的當事人,把結果交給上帝。
理性。必須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協助他們控制風險,而不是暴虎馮河。
同理。我希望你可以同理你的當事人,在能力範圍內,盡量幫助他們。
認真。認真的查閱判決、詢問你的同事,他們都會比你有經驗多了。
多元。多方吸收知識與經驗。在這一行裡,專斷是最可怕的事情。
-----------------
呂秋遠
請你要記得,律師是幫助所有人「適得其份」的行業,而法律是我們的工具。歡迎你走出霍格華茲學校,進入了這個美麗新世界。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一起熱血的加油吧!
這個弟弟,是我媽曾經當保姆的時候,照顧過的一個孩子。後來我們的感情像是親兄弟一樣,他終於考上律師了。他是個善良又用功的孩子,我以他為榮,這是我對他的期許,或許,也是我對於剛考上的律師後輩的期許。)
____________________
親愛的弟弟,律師放榜已經兩天了,恭喜你以兩百多名的成績考上律師,我以你為榮,因⋯⋯為我考上的時候,才四百多名,以零點五的差距上榜,沒想到你竟然以這麼高的成績超越我,果然是用功的孩子。
但是,狂歡的耶誕節過了,我現在要嚴肅的告訴你,我希望你成為什麼樣的律師。
我希望你正直。在所有的時候。你可以思考一切的訴訟策略,但是必須要在事實之下建立策略。我不希望你創造虛假的東西打擊對手,當然更不應該用輕蔑對方的態度攻擊敵人。訴訟,是一場戰爭,但是不能用說謊的方式獲勝。
我希望你熱情。對於來尋求幫助的人,你要絞盡腦汁,幫他們想出解決問題的方式。無論在什麼時候,你都應該把客戶當做朋友,而你在幫朋友解決他們人生中最大的難題。因此,你不只要關心案件本質,你還要關心案件的來龍去脈,發掘問題中潛藏的人性,才能真正找出解決的方法。
我希望你誠實。如果客戶的案件會輸,你要誠實的告訴他們,不要為了收取報酬而誑稱一定勝訴。如果沒辦法取勝,要謹記大傻說的,投降輸一半。不要為了面子,明知不會取勝,而嘗試欺騙法官,把自己人推向敗訴的地獄。
我希望你謙虛。律師只是個工作,你不過是因為眾人的栽培,加上一點點自己的努力,而有機會知道了法律的邏輯。但是法院的正義不來自於邏輯而已,而是來自於經驗。在這一行裡,非常多前輩比你優秀,你要虛心的接受別人的意見,並且尊重各行各業的人,不可自以為是,認為比其他行業高人一等。
我希望你柔軟。是的,你的心要柔軟,看到別人受苦,你必須嘗試感同身受。我們這個行業,大部分時候都是接觸人性的黑暗面,他們都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來找我們。所以,我們必須要柔軟的陪伴他們,把一場侵蝕人心的訴訟走完。可以幫助別人的時候,要盡其所能的安慰對方。請你記得,他們感動的眼淚,是你最大的安慰。在我從事這一行的經驗裡,金錢永遠是最後一個考量,因為這些是本來就會擁有的。作個好律師,一定可以賺錢,別擔心這個問題。
我希望你堅定。我希望你可以堅定的打擊你的對手,當對方說謊的時候,認真的揭發他;當對方挑釁的時候,勇敢的回應他;當對方欺負我們當事人的時候,想盡辦法回敬他。堅定的保護你的當事人,把結果交給上帝。
我希望你理性。然而,我希望你理性,不能理盲。律師必須設身處地、感同身受,但是不能衝動的以為自己就是當事人。你要冷靜的為當事人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跟著當事人的情緒起舞。你要協助他們控制風險,而不是暴虎馮河,以為自己很神勇。當律師與當事人的角色混淆,那麼律師也就會失去專業性。
我希望你同理。我希望你可以同理你的當事人,隨時隨地都要想,如果我是他們,我會希望這個訴訟怎麼進行、我會希望得到什麼結果。我希望你隨時退下律師的外衣,想像自己是不懂法律的人,面對訴訟時有諸多恐慌,你會希望什麼樣的律師幫助你。要體諒那些付不出律師費的人,在你的能力範圍內,盡量幫助他們。
我希望你認真。認真的研究案情,是新進律師唯一的道路。你要認真的查閱判決、詢問你的同事,他們都會比你有經驗多了。多接觸不同的案件,擴展自己的視野,並且認真的對待你每一個當事人。在這個行業裡,沒有笨律師,只有不用功的律師,請你一定要認真。
我希望你多元。最後,我希望你可以多方吸收知識與經驗。在這一行裡,專斷是最可怕的事情。藉由多元的閱讀書籍、接觸不同的人,你會知道這個世界很大,不要只懂六法全書,那只是富有邏輯的技術,你已經通過技術的考驗了,剩下來的,就像是跨出霍格華茲學校一樣,透過不斷的學習,擊敗你心中的佛地魔。
請你要記得,律師是幫助所有人「適得其份」的行業,而法律是我們的工具。歡迎你走出霍格華茲學校,進入了這個美麗新世界。2007年,我引用過這句話給自己:江角真紀子在「街頭律師」這部影片裡說,「你問我律師能做什麼,我不知道。但是,明明看見卻裝作沒看見而活著,我是辦不到的。」
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一起熱血的加油吧!
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要長久相處,靠的卻是自己的弱勢
沈政男醫師不僅是寫手
更印證文學比心理學強多了
男女彼此吸引,靠的是自己的強項,外貌才華財富什麼的,
但要長久相處,靠的卻是自己的弱勢,忍耐包容與犧牲。
EATON
-----------------
愛的代價 ◎沈政男
李宗盛昨天在台北市舉辦演唱會,因為新科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去捧場,成了新聞焦點。李宗盛在演唱會裡,特別安排與合作過的女藝人「隔空對唱」,也就是拿過去的合唱影片來唱KTV。當〈當愛已成往事〉這首歌的音樂響起,女聲開頭唱過,輪到李宗盛接唱,他一開口唱了「愛……」一個字,馬上哽咽到喉嚨滿了起來,唱不下去,還忍不住低頭掩面哭泣。
李宗盛之所以在舞台上掉淚,當然是因為與他合唱〈當愛已成往事〉的女歌手是他的前妻林憶蓮。李宗盛今年已經56歲,而他跟林憶蓮離婚也是2004年,十年前的事了,還這麼傷心,可見他有多愛林憶蓮。
是這樣嗎?李宗盛哭,是因為還愛著林憶蓮嗎?很巧的,2006年,李宗盛在「理性與感性演唱會」裡,當他唱到〈愛的代價〉,手拿木吉他,撥了幾個前奏和絃,一開口唱出「那些為愛所付出的......」,也是哽咽落淚。
與其說因為思念對方而哭泣,不如說是感慨的眼淚吧。當愛已成往事,過去的快樂與痛苦、美麗與哀愁,都已是回憶,也都是愛的代價。對方雖已不在身邊了,但感情的記憶還在,尤其事過境遷,回想起來,隔著距離看戀情,總是泛著朦朧的美感。
愛情就是這樣,剛開始相識,彼此不熟,自然在心中編織理想的情人形象,然後讓自己墜入那張情網。相愛容易相處難,當兩人在一起,同居或結婚,日日夜夜用放大鏡看著彼此,幾年下來,不要說朦朧美感不見了,連身上的每一塊爛瘡與疤痕,還有心裡每一個陰暗角落都看得一清二楚,於是愛情迷霧逐漸散去,兩人從愛情的美夢裡清醒過來,開始視如寇讎,終至走不下去。等到分手多年,回首往事,有了距離的美感,才又懷念對方。
愛的代價其實也是愛的收穫,它讓人看清了愛情的本質,還有自己在愛情中的樣子。
李宗盛在昨天的演唱會裡與林憶蓮合唱了〈當愛已成往事〉,很巧的,1994年,二十年前,他與林憶蓮也在演唱會上合唱了同一首歌曲,當時年輕瀟灑大男孩模樣的李宗盛,邊唱邊把手臂搭向林憶蓮肩頭,緩緩轉頭看著林憶蓮的小魚眼,越看越笑意燦爛。
那時李宗盛已幫林憶蓮製作了唱片《不必在乎我是誰》,也已愛上了她,但李宗盛那時已是結婚六年的人夫。六年,李宗盛在1998年跟林憶蓮結婚,也在六年後再度離婚,六年就是他的愛情周期,他對一個女人的愛,就只有六年。
李宗盛這兩年再度發行單曲〈給自己的歌〉與〈山丘〉,唱出中年心情,如果說中年男子對愛情能有什麼領悟的話,應該就是知道自己的愛情周期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情周期,你愛一個人能持續多久,是固定的,比如李宗盛就是六年。李宗盛還有很多愛情的機會,但要記得六年這個數字,這是為兩次戀情付出代價以後,所能得到的收穫之一。
你看李宗盛那麼愛林憶蓮,但還是只有六年的緣份,可見愛情與婚姻多麼困難。林憶蓮在1990年來台發展,起先在飛碟唱片,一出《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就大紅,她的才華可說不在李宗盛之下,反而是李宗盛後來跟她合作,將她奉為謬斯女神,還甘願拋妻棄女,跟她遠走高飛。
李宗盛與林憶蓮的戀情,有些類似楊惠姍與張毅,都是才華洋溢的兩人,都是甩掉現任,甚至劈腿,然後與第三者結合。但楊惠姍與張毅成了神仙眷屬,而李宗盛與林憶蓮卻是無法天長地久。
關鍵何在?個性是其一。李宗盛與林憶蓮工作性質相近,也都很有主見,對工作的想法各有堅持,久了難免發生齟齬,但楊惠姍與張毅,個性就能互補,一弱一強,一唱一和,一起做著彼此都有興趣的琉璃創作。沒有小孩或許也是差別所在,小孩出生以後,經常是年輕夫妻感情生變的起點。
李宗盛的愛人,連柯文哲都知道是林憶蓮,至於林憶蓮之前,李宗盛的第一任妻子朱衛茵,這些年就甚少被提起了。
1986年,在香港當DJ的朱衛茵來台,偶然間認識了李宗盛,對他的才華頗為崇拜,兩人隔海連絡了兩年,在1988年結婚,當時李宗盛三十歲,這是他的第一段婚姻。李宗盛愛不愛朱衛茵,只有他自己知道,但顯然沒有對林憶蓮那樣的癡迷。婚姻是這樣,沒有愛情不代表不能長久,如果當初林憶蓮沒有出現,說不定李宗盛也不會跟朱衛茵離婚。
是這樣嗎?當然不是,李宗盛即使不遇到林憶蓮,也會愛上別的女人,因為朱衛茵還不是她的謬斯女神。每個人都想跟自己一生最愛的人結婚,但因為機會有限,絕大多數人只能在婚姻裡忍耐。李宗盛不同,身為唱片界教父的他,機會太多了。
談李宗盛的戀情,也容易聯想到羅大佑。羅大佑與李烈也是才子才女的結合,但似乎也因彼此個性都強,最終還是無法長相廝守。男女彼此吸引,靠的是自己的強項,外貌才華財富什麼的,但要長久相處,靠的卻是自己的弱勢,忍耐包容與犧牲。李宗盛寫了那麼多情歌,也經歷了兩段婚姻,不曉得他認不認同這樣的道理。
更印證文學比心理學強多了
男女彼此吸引,靠的是自己的強項,外貌才華財富什麼的,
但要長久相處,靠的卻是自己的弱勢,忍耐包容與犧牲。
EATON
-----------------
愛的代價 ◎沈政男
李宗盛昨天在台北市舉辦演唱會,因為新科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去捧場,成了新聞焦點。李宗盛在演唱會裡,特別安排與合作過的女藝人「隔空對唱」,也就是拿過去的合唱影片來唱KTV。當〈當愛已成往事〉這首歌的音樂響起,女聲開頭唱過,輪到李宗盛接唱,他一開口唱了「愛……」一個字,馬上哽咽到喉嚨滿了起來,唱不下去,還忍不住低頭掩面哭泣。
李宗盛之所以在舞台上掉淚,當然是因為與他合唱〈當愛已成往事〉的女歌手是他的前妻林憶蓮。李宗盛今年已經56歲,而他跟林憶蓮離婚也是2004年,十年前的事了,還這麼傷心,可見他有多愛林憶蓮。
是這樣嗎?李宗盛哭,是因為還愛著林憶蓮嗎?很巧的,2006年,李宗盛在「理性與感性演唱會」裡,當他唱到〈愛的代價〉,手拿木吉他,撥了幾個前奏和絃,一開口唱出「那些為愛所付出的......」,也是哽咽落淚。
與其說因為思念對方而哭泣,不如說是感慨的眼淚吧。當愛已成往事,過去的快樂與痛苦、美麗與哀愁,都已是回憶,也都是愛的代價。對方雖已不在身邊了,但感情的記憶還在,尤其事過境遷,回想起來,隔著距離看戀情,總是泛著朦朧的美感。
愛情就是這樣,剛開始相識,彼此不熟,自然在心中編織理想的情人形象,然後讓自己墜入那張情網。相愛容易相處難,當兩人在一起,同居或結婚,日日夜夜用放大鏡看著彼此,幾年下來,不要說朦朧美感不見了,連身上的每一塊爛瘡與疤痕,還有心裡每一個陰暗角落都看得一清二楚,於是愛情迷霧逐漸散去,兩人從愛情的美夢裡清醒過來,開始視如寇讎,終至走不下去。等到分手多年,回首往事,有了距離的美感,才又懷念對方。
愛的代價其實也是愛的收穫,它讓人看清了愛情的本質,還有自己在愛情中的樣子。
李宗盛在昨天的演唱會裡與林憶蓮合唱了〈當愛已成往事〉,很巧的,1994年,二十年前,他與林憶蓮也在演唱會上合唱了同一首歌曲,當時年輕瀟灑大男孩模樣的李宗盛,邊唱邊把手臂搭向林憶蓮肩頭,緩緩轉頭看著林憶蓮的小魚眼,越看越笑意燦爛。
那時李宗盛已幫林憶蓮製作了唱片《不必在乎我是誰》,也已愛上了她,但李宗盛那時已是結婚六年的人夫。六年,李宗盛在1998年跟林憶蓮結婚,也在六年後再度離婚,六年就是他的愛情周期,他對一個女人的愛,就只有六年。
李宗盛這兩年再度發行單曲〈給自己的歌〉與〈山丘〉,唱出中年心情,如果說中年男子對愛情能有什麼領悟的話,應該就是知道自己的愛情周期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情周期,你愛一個人能持續多久,是固定的,比如李宗盛就是六年。李宗盛還有很多愛情的機會,但要記得六年這個數字,這是為兩次戀情付出代價以後,所能得到的收穫之一。
你看李宗盛那麼愛林憶蓮,但還是只有六年的緣份,可見愛情與婚姻多麼困難。林憶蓮在1990年來台發展,起先在飛碟唱片,一出《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就大紅,她的才華可說不在李宗盛之下,反而是李宗盛後來跟她合作,將她奉為謬斯女神,還甘願拋妻棄女,跟她遠走高飛。
李宗盛與林憶蓮的戀情,有些類似楊惠姍與張毅,都是才華洋溢的兩人,都是甩掉現任,甚至劈腿,然後與第三者結合。但楊惠姍與張毅成了神仙眷屬,而李宗盛與林憶蓮卻是無法天長地久。
關鍵何在?個性是其一。李宗盛與林憶蓮工作性質相近,也都很有主見,對工作的想法各有堅持,久了難免發生齟齬,但楊惠姍與張毅,個性就能互補,一弱一強,一唱一和,一起做著彼此都有興趣的琉璃創作。沒有小孩或許也是差別所在,小孩出生以後,經常是年輕夫妻感情生變的起點。
李宗盛的愛人,連柯文哲都知道是林憶蓮,至於林憶蓮之前,李宗盛的第一任妻子朱衛茵,這些年就甚少被提起了。
1986年,在香港當DJ的朱衛茵來台,偶然間認識了李宗盛,對他的才華頗為崇拜,兩人隔海連絡了兩年,在1988年結婚,當時李宗盛三十歲,這是他的第一段婚姻。李宗盛愛不愛朱衛茵,只有他自己知道,但顯然沒有對林憶蓮那樣的癡迷。婚姻是這樣,沒有愛情不代表不能長久,如果當初林憶蓮沒有出現,說不定李宗盛也不會跟朱衛茵離婚。
是這樣嗎?當然不是,李宗盛即使不遇到林憶蓮,也會愛上別的女人,因為朱衛茵還不是她的謬斯女神。每個人都想跟自己一生最愛的人結婚,但因為機會有限,絕大多數人只能在婚姻裡忍耐。李宗盛不同,身為唱片界教父的他,機會太多了。
談李宗盛的戀情,也容易聯想到羅大佑。羅大佑與李烈也是才子才女的結合,但似乎也因彼此個性都強,最終還是無法長相廝守。男女彼此吸引,靠的是自己的強項,外貌才華財富什麼的,但要長久相處,靠的卻是自己的弱勢,忍耐包容與犧牲。李宗盛寫了那麼多情歌,也經歷了兩段婚姻,不曉得他認不認同這樣的道理。
又再吵量尺,超級無聊 ◎eaton
又再吵量尺,超級無聊。
◎eatontung/蘇東坡
沈醫師一語點出破綻:「讀北一女或中山女有差嗎?除了虛榮感以外,沒有任何差別。」偶再加一點。台灣商學第一志願台大財金系,畢業五年的月薪只有4萬多元。想讀名校的人,不是虛榮心,就是井底之蛙。不好意思,偶忍不住再罵幾句:
台灣升學壓力遠大於先進國家,與世隔絕16年,不但沒有練就「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武功,學習成效、生產力與創造力遠遜於先進國家。「差一分就差一個學校」使得學生成為「背多分」,不懂廣泛閱讀、分析、吸收、彙整與活用資訊(沈醫師就令人佩服)。學生綁在過度練習和刻板的公式裡,養成不敢犯錯的習性,這種習性正是扼殺創意的元兇。難怪,台灣擅長殺價,而不是尋找屬於自己的藍海?
為何教改總是無解?學生的升學壓力來自於家長,家長的壓力來自於政府資源分配不均:
1.政府劫貧濟富,偏袒資方與富人,賤民只能往上擠,否則就被人踐踏、剝削、不能翻身
2.政府遺棄中小企業與傳產,孩子再怎麼不才,都要補成國立,以便到園區工作。
3.自行創業者沒有輔導及失業救濟計畫,誰敢冒險嘗試最喜歡的行業?誰敢適性發展,不擠名校?
--------------------
十二年國教才是柯P新政的試金石 ◎沈政男
教育部長吳思華昨天到台北市府找柯文哲市長,就免試升高中超額比序的「十量尺」項目進行溝通,結果兩人吵得不歡而散。
兩人在吵什麼?先看一個問題。假設台北市只有兩所高中,北一女與中山女,超額比序只比兩科,國文與數學,現在有一位考生國文答對滿分50題、數學答對21題,而另一位考生,國文答對35題、數學答對35題,試問,誰適合讀北一女,誰又應該去讀中山女?
兩人答對總題數,一個是71題、一個是70題,但一個是國分超好、數學超爛,而另一個是兩科都還不錯,如此一來,到底誰該優先分發?誰適合讀北一女,誰又該去讀中山女?
這就是台北市與教育部的超額比序爭議所在,十量尺是把總答對題數列為優先分發的依據,而三等地四標示,強調一個及格的精神,只要學習達到一定門檻就可以,不去題題計較。其實原本連四標示都沒有,只有三等地,後來考慮到鑑別度不夠好,同分會太多,才加了上去,在103年免試首年使用。但即使加了四標示,103年的超額比序還是一團亂,尤其在基北區,同分還是很多,而必須比作文,導致家長紛紛抗議,於是教育部又想出了十量尺,列在104年超額比序的最後項目,結果台北市一看到十量尺,眼睛亮了起來,趕快拿到前面來比,因為十量尺比得更細,更接近原來的基測。其他縣市因為明星高中競爭沒那麼激烈,不必把十量尺拿到前頭來比。
十量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答對題數與得分的對照並非等距,中高分群拿到3-10分,而四成以上的低分群考生,都只能拿到1-2分,導致低分群的鑑別度很低,「糊成一片」,這是台大季瑋珠教授提出的質疑。
從三等地到四標示,再到十量尺,比得越來越細,其實就是越往基測復辟的道路上走,也就是離免試的目標越遠,這是教育部與台北市互槓的基本原因所在。教育部堅持守住免試精神,但台北市認為公平比較重要,而公平的定義,就是五科總分越高的人,越該優先分發,去讀北一女。
台北市的十量尺方案,是郝龍斌時代決定的,而柯文哲上任以後,還是打算延用,才會跟教育部又槓上。柯文哲上任第一天就拆掉公車專用道,打郝龍斌的臉,但一碰到十二年國教,卻又延續郝龍斌的政策,理由是「台北市的家長贊成十量尺」。
昨天柯文哲嗆吳思華一句:「不然有本事你去說服台北市的家長啦!」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是柯文哲其實贊成教育部的方案,只是必須遷就家長嗎?如果是這樣,那麼可見柯文哲對十二年國教沒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看民意辦事。
拆公車專用道簡單,改革免試困難太多,台北市的十二年國教要怎麼走,決定了柯文哲的施政格局。
事實上就在柯文哲跟吳思華吵架的時候,台北市教育長湯志民悄悄推出了「216方案」,回歸教育部的三等地四標示。原來的十量尺是各科滿分10分,五科滿分50分,再乘以4以後,加上作文滿分6分,共206分;而「216方案」是三等地四標示,A++為滿分7分,五科滿分35分,再乘以6,加上作文滿分6分,共216分。「216方案」就是其他縣市的做法,可見新教育局長湯志民未必想要違逆教育部。但台北市家長團體已公開反對「216方案」
台北市的十二年國教怎麼走,攸關全台灣的十二年國教成敗,柯文哲不只一次開玩笑地說「是要我選總統嗎?」其實十二年國教就是這樣的一個議題,需要柯文哲以綜觀台灣教改的高度,來看待台北市的免試方案。
如果柯文哲認為升高中應該題題計較,那麼就公開支持十量尺,並承擔基測復辟的責任;而如果柯文哲認為免試精神是對的,那麼就該像你拆公車專用道那麼果決,回到三等地四標示,並承擔家長的反彈壓力。
◎eatontung/蘇東坡
沈醫師一語點出破綻:「讀北一女或中山女有差嗎?除了虛榮感以外,沒有任何差別。」偶再加一點。台灣商學第一志願台大財金系,畢業五年的月薪只有4萬多元。想讀名校的人,不是虛榮心,就是井底之蛙。不好意思,偶忍不住再罵幾句:
台灣升學壓力遠大於先進國家,與世隔絕16年,不但沒有練就「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武功,學習成效、生產力與創造力遠遜於先進國家。「差一分就差一個學校」使得學生成為「背多分」,不懂廣泛閱讀、分析、吸收、彙整與活用資訊(沈醫師就令人佩服)。學生綁在過度練習和刻板的公式裡,養成不敢犯錯的習性,這種習性正是扼殺創意的元兇。難怪,台灣擅長殺價,而不是尋找屬於自己的藍海?
為何教改總是無解?學生的升學壓力來自於家長,家長的壓力來自於政府資源分配不均:
1.政府劫貧濟富,偏袒資方與富人,賤民只能往上擠,否則就被人踐踏、剝削、不能翻身
2.政府遺棄中小企業與傳產,孩子再怎麼不才,都要補成國立,以便到園區工作。
3.自行創業者沒有輔導及失業救濟計畫,誰敢冒險嘗試最喜歡的行業?誰敢適性發展,不擠名校?
--------------------
十二年國教才是柯P新政的試金石 ◎沈政男
教育部長吳思華昨天到台北市府找柯文哲市長,就免試升高中超額比序的「十量尺」項目進行溝通,結果兩人吵得不歡而散。
兩人在吵什麼?先看一個問題。假設台北市只有兩所高中,北一女與中山女,超額比序只比兩科,國文與數學,現在有一位考生國文答對滿分50題、數學答對21題,而另一位考生,國文答對35題、數學答對35題,試問,誰適合讀北一女,誰又應該去讀中山女?
兩人答對總題數,一個是71題、一個是70題,但一個是國分超好、數學超爛,而另一個是兩科都還不錯,如此一來,到底誰該優先分發?誰適合讀北一女,誰又該去讀中山女?
這就是台北市與教育部的超額比序爭議所在,十量尺是把總答對題數列為優先分發的依據,而三等地四標示,強調一個及格的精神,只要學習達到一定門檻就可以,不去題題計較。其實原本連四標示都沒有,只有三等地,後來考慮到鑑別度不夠好,同分會太多,才加了上去,在103年免試首年使用。但即使加了四標示,103年的超額比序還是一團亂,尤其在基北區,同分還是很多,而必須比作文,導致家長紛紛抗議,於是教育部又想出了十量尺,列在104年超額比序的最後項目,結果台北市一看到十量尺,眼睛亮了起來,趕快拿到前面來比,因為十量尺比得更細,更接近原來的基測。其他縣市因為明星高中競爭沒那麼激烈,不必把十量尺拿到前頭來比。
十量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答對題數與得分的對照並非等距,中高分群拿到3-10分,而四成以上的低分群考生,都只能拿到1-2分,導致低分群的鑑別度很低,「糊成一片」,這是台大季瑋珠教授提出的質疑。
從三等地到四標示,再到十量尺,比得越來越細,其實就是越往基測復辟的道路上走,也就是離免試的目標越遠,這是教育部與台北市互槓的基本原因所在。教育部堅持守住免試精神,但台北市認為公平比較重要,而公平的定義,就是五科總分越高的人,越該優先分發,去讀北一女。
台北市的十量尺方案,是郝龍斌時代決定的,而柯文哲上任以後,還是打算延用,才會跟教育部又槓上。柯文哲上任第一天就拆掉公車專用道,打郝龍斌的臉,但一碰到十二年國教,卻又延續郝龍斌的政策,理由是「台北市的家長贊成十量尺」。
昨天柯文哲嗆吳思華一句:「不然有本事你去說服台北市的家長啦!」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是柯文哲其實贊成教育部的方案,只是必須遷就家長嗎?如果是這樣,那麼可見柯文哲對十二年國教沒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看民意辦事。
拆公車專用道簡單,改革免試困難太多,台北市的十二年國教要怎麼走,決定了柯文哲的施政格局。
事實上就在柯文哲跟吳思華吵架的時候,台北市教育長湯志民悄悄推出了「216方案」,回歸教育部的三等地四標示。原來的十量尺是各科滿分10分,五科滿分50分,再乘以4以後,加上作文滿分6分,共206分;而「216方案」是三等地四標示,A++為滿分7分,五科滿分35分,再乘以6,加上作文滿分6分,共216分。「216方案」就是其他縣市的做法,可見新教育局長湯志民未必想要違逆教育部。但台北市家長團體已公開反對「216方案」
台北市的十二年國教怎麼走,攸關全台灣的十二年國教成敗,柯文哲不只一次開玩笑地說「是要我選總統嗎?」其實十二年國教就是這樣的一個議題,需要柯文哲以綜觀台灣教改的高度,來看待台北市的免試方案。
如果柯文哲認為升高中應該題題計較,那麼就公開支持十量尺,並承擔基測復辟的責任;而如果柯文哲認為免試精神是對的,那麼就該像你拆公車專用道那麼果決,回到三等地四標示,並承擔家長的反彈壓力。
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
平衡計分卡 ◎eaton
共識營 ◎沈政男(作家,精神科醫師)
今天是一年一度醫院共識營的日子,共識營是近十年才有的玩意兒,另外一併興起的花樣是平衡計分卡,雖然參加了這麼多年,我還是不了解什麼是平衡計分卡,而共識營對來說,就是平常沒在相借問的同事,...................
-----------------------------------------------------
平衡計分卡 ◎eatontung/蘇東坡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487216298
談一點沈政男醫師提到的平衡計分卡,希望有一點點幫助。
現代化的組織都藉由「年度短期目標」,實現組織的願景、任務與中長期目標。通常傳統的績效目標評核偏重財務構面,但是績效目標豈只財務,因此需要「平衡」一下。
怎麼平衡呢?利用將年度短期目標與營運策略結合的「平衡計分卡」管理工具,因為營運策略會決定績效目標的達成度。因此,平衡計分卡是績效衡量系統(確認目標達成度),也是營運策略的管理工具(確認營運策略是否有效)。
就醫療產業而言,平衡計分卡關注的構面(5個構面)、營運策略(括弧內項目)與年度績效目標(給營運策略設定年度目標)至少包括:⋯⋯
1.社會承諾面(如強化社區服務及弱勢族群服務)
2.財務面(如提升收入、合理降低成本、利潤、員工生產力)
3.病患顧客面(如提升顧客滿意度、提升顧客忠誠度、開發新顧客)
4.營運流程面(如強化急重症醫療、提升門診住院醫療品質、發展自費服務、建構老人建構服務網、xx病患整合診療)
5.員工學習成長面(如延攬人才、培育人才、管理人員的能力發展、提升教學能力及研究、建立xx有形或無形資源x、xx創新、改善資訊科技運用、改善員工服務態度)。
依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的見解,組織的關鍵目標領域有8個,上開營運策略與績效目標大抵吻合。
今天是一年一度醫院共識營的日子,共識營是近十年才有的玩意兒,另外一併興起的花樣是平衡計分卡,雖然參加了這麼多年,我還是不了解什麼是平衡計分卡,而共識營對來說,就是平常沒在相借問的同事,...................
-----------------------------------------------------
平衡計分卡 ◎eatontung/蘇東坡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487216298
談一點沈政男醫師提到的平衡計分卡,希望有一點點幫助。
現代化的組織都藉由「年度短期目標」,實現組織的願景、任務與中長期目標。通常傳統的績效目標評核偏重財務構面,但是績效目標豈只財務,因此需要「平衡」一下。
怎麼平衡呢?利用將年度短期目標與營運策略結合的「平衡計分卡」管理工具,因為營運策略會決定績效目標的達成度。因此,平衡計分卡是績效衡量系統(確認目標達成度),也是營運策略的管理工具(確認營運策略是否有效)。
就醫療產業而言,平衡計分卡關注的構面(5個構面)、營運策略(括弧內項目)與年度績效目標(給營運策略設定年度目標)至少包括:⋯⋯
1.社會承諾面(如強化社區服務及弱勢族群服務)
2.財務面(如提升收入、合理降低成本、利潤、員工生產力)
3.病患顧客面(如提升顧客滿意度、提升顧客忠誠度、開發新顧客)
4.營運流程面(如強化急重症醫療、提升門診住院醫療品質、發展自費服務、建構老人建構服務網、xx病患整合診療)
5.員工學習成長面(如延攬人才、培育人才、管理人員的能力發展、提升教學能力及研究、建立xx有形或無形資源x、xx創新、改善資訊科技運用、改善員工服務態度)。
依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的見解,組織的關鍵目標領域有8個,上開營運策略與績效目標大抵吻合。
2014年12月23日 星期二
重返單身,如此艱困,也如此神聖
作者文筆很好
認真活下去沒錯,
但沒有信仰的支撐
只活在自己的感覺裡
真的這樣就能過去嗎?
我懷疑......
eaton
------------
重返單身,如此艱困,也如此神聖
撰文 / 讀蟲小聚2014/12/23
就算你是一片落葉,你都要優雅一點離開,畢竟離開一棵樹,有千百種方法,不要只想到枯黃,不要覺得是盡頭。離開一棵樹,是拉開更大世界的序幕。
重返單身
恢復單身後,你會有很多感覺回不去了……會有很多失去感。
其實這都是全新世界剛開始出土的味道,白白的、荒荒的、粗粗的。像是打掉舊屋重新裝潢的時候,會裸露出那如磚塊鋼條般輕忽許久的本性、會拆掉曾經費心費錢費工妝點的身分、會有一箱箱打包好的舊回憶、會有要遺棄的感傷、會害怕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未來……
但,沒有這些失去,你又怎能從驀然回首處看到那些不捨。
失去的,並沒有消失,它只是收藏在你內心的某個儲藏室裡。所有的經歷都不會消失,但要讓它有價值,你就必須給它復刻版的重新定義。讓它去蕪存菁,讓它去掉多餘的包裝,甚至讓它退休。給它一個新舞臺、新身分,那麼這個失去的人或記憶,就能把舊雨新知的感受都聚在一起,像去聽你的時代的老歌的演唱會,不只悼念傷逝的過去,還讓過去和今天的自己相遇。
至於失去的意義……請自己創作。你可以大膽假設,你可以的。想想失去帶給你什麼收穫,學到了什麼,引你去想哪些事。就算失去那個人那段情,雖失去,但也得到了甜美的孤獨;雖寂寞,但也回到自我。得到的雖不可口,卻是千真萬確的好。失去時的絕對痛苦都是因為執意某種擁有。
失去,其實是鬆綁,是那緊緊到有點用力的擁抱在放鬆。別哭,那不是死亡,那是要你學會的、有點距離的想望。靜觀,也靜思。
你是一片落葉
就算你是一片落葉,你都要優雅一點,不要只想到枯黃,不要覺得是盡頭。優雅會幫你消災解厄,讓你不致於太好強,讓你肯停下來止血,讓你能像個觀眾在電影院裡觀賞過往。
離開一棵樹,有千百種方法,但通常我們都任由命運安排,總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被迫分離,所以總是不捨,總是悲傷,總是感嘆。然而,還有自己主宰的一條路,就是先接受有一天會分離,而分離的原因有以下幾種──生離死別、失去相愛相處的意願、利益的考慮、局勢的介入、第三者篡位成功、決定各自祝福重返單身……有心理準備的好處是讓自己有後路可退。
一如,一年只給你十天假期,絕對比給你三百天假期來得讓你更珍惜。同樣的,告訴你只能和他相愛一百天,一定比允許你們直到永遠更讓你們滿足。
有過珍惜的失去是不會受傷的。受傷的都是自己騙自己,騙自己那些都是那個人或命運傷的,絕不懷疑是自己害怕分離,不管是自願或被迫。就像你不會也不願預想孩子有機會比你早逝,那是一種依戀後產生的逃避,逃避久了,就會累積很深的埋怨,而且很相信都是別人造成。
作為一片落葉,是何等的進階,它可以讓你飄起來看這世界,不再是孤伶伶地掛在那兒隨風擺動,不能悲觀和樂觀一起看待的人生,難怪連救自己的想像力都沒有。
你啊,是一片落葉,有權指揮你的去處,你的視野,你的態度。夢啊,為你醒來吧!你要給自己信心喊話,因為你在呆板的上個世代存活太久了,你必須明白你的慣性不易消除,你還以為生命的全部就是那棵樹。但不是啊!這次離開是全新的一頁,不是結束。
但你會問,如果是走到生命的盡頭呢?沒有盡頭這件事,「盡頭」只是泛指一個階段的盡頭,不是全部的盡頭。真要有那種全部的盡頭,也是毀滅後重生,有毀滅,就有重生。
沒有重生,也不會有毀滅。
只要你還能感受和思考,你的人生就能變化。只要你是落葉,你就能選擇去變成很會旅行的落葉,很生命力地變化著,代表你很有彈性,不會受困於自己的固執。離開一棵樹,拉開更大世界的序幕。
溫柔是唯一手段
不管是從電視上談話性節目的兩性議題,還是從書店裡買來的兩性書籍,或者網路上閱讀到的愛情觀點,看多了,妳難免會疑惑:感情真的能那麼理性地控制嗎?
當然不是,理性能控制的,通常都是在感性還不那麼義無反顧的時候,而且控制的後遺症就是無止盡的猜疑和不平衡地比較。這其實只是把感性的波瀾隱藏著,並沒有控制。所以理性能幫上感性,是因為自己有符合自己需求的觀點,好的觀點會引導你走向對的感性之路,這路人人不同,但有個共同特色,就是讓你們的愛情處在放鬆的氛圍。沒有輕盈,愛情就沒有溫床。
溫柔也需要多元的表現,不要以為態度聲調與面色柔軟才是溫柔,那些溫柔有些只是面具。
溫柔是渾然天成的包容,包容了自己的感性和理性的衝突。
也許你現在就處在不知該怎麼走下去的半路上,用盡了你自以為的溫柔,效果卻適得其反,因為你只是把你的索求用溫柔的面具勾引過來,以為天衣無縫,甚至還騙過自己,但收受你的假溫柔的人,卻明顯感受到你給的壓力……會走到這一步,你們之間的供需不平衡是早就呈現了,這時給的溫柔越多,越會扣分。
你又問,那該怎麼辦?該辦的緊急事項就是先放下你的執著,放下你想要反敗為勝,放下擁有,放下你疲累又焦灼的欲望……沒有放下,你不能重新開始,不能在他心中有新的面貌,不能平靜地看看你現在的貪得無厭,不能面對自己的無能,越用力,就會越惹人厭。
這就像,當一篇文章寫到一半卡住的時候,你絞盡腦汁拼湊文字,就會越顯現江郎才盡,這時不如重寫,不要等到爛文章交出去,臭名散播後,再重寫也很難挽回讀者對你的信任。建議你大膽的放下,甚至離去,再找個時間點以新人的姿態和他重逢,不要走到撕破臉才領悟到這一點。
分手不一定是不好的結果,不分手有時是恐怖的結果,不要老是要結果盼著結果。能在該鬆開的時候放鬆,也是一種溫柔,那表示你在乎對方的感受多過於你,千萬別以為你給他關心替他做盡一切大小事是愛,那都是批著羊皮的狼的欲火焚身,表面像是付出,實則是不付出會很難受的索愛。
執著的好,已不用再宣揚了,但執著的壞處,尤其是在感情上就很危險了。愛一個人,愛到要用上執著,就表示別人不愛你時,你沒能力放手。放手,若想到「放」就覺得會永遠失去,你就不懂溫柔的拿捏。
溫柔的妙處是,在緊張處鬆綁,在無助時緊握。
愛情若沒有彈性,擁有就會變成禁錮,禁錮的是你的靈魂,也是對方的痛苦。
說穿了,你要的是一個結果,你忽略的是過程的感受,你期待的是天上掉下來的好轉,你不懂的是對方的反應。如果要這樣一意孤行,那就繼續你的貪婪,這樣也會走出一條路,路的盡頭是一場空。
愛情本無色無味,是你的幻想添枝加葉,是你的沒有安全感想要以占有來填滿,是連續劇教你的一些醜陋的盤算。雖然已經到了二十一世紀,我們依然在落後的主流價值裡徬徨輪迴。不用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你的痛苦就是你該清醒的理由,方法不對,還要重覆用力,就是愚蠢至極。
當月亮在寂寞萬分的夜晚醒著,當你想起你孤單的身影,當你回顧了你們在一起怦然心動的時光,你流淚了,你渴望再一次的擁抱,卻忘了你也談過好幾次戀愛,你其實沒有在上次痛苦的泥沼裡滅頂。是的,愛的停留和痛的停留都不是永遠的。
什麼是戀愛?戀愛就是溫暖的互動,最好不需要諾言來證明未來,每次相見結束前留著餘味結尾,下次再見時溫馨期待,不見的時候把生活過得豐富。沒有足夠的分開,想念不會實在,至於能走得多遠,老天爺會安排。
能不能幸福?能有機會追尋就是幸福。〈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許常德
如果沒有任何介紹,也許你我的相遇就有很多可能。知道越多,不表示了解越多,尤其因為愛而在一起的人,無限的了解不是必需,偶有的同理心才能往心的深處去。所以,我過去是什麼不重要,此刻我在文字裡給你什麼樣子,比較有意思。
其他著作
《愛情答非所問》、《不寂寞,也不愛情》、《面具之上》、《愛情命運王牌》(合著)、《中年男人地下手記》、《母愛真可怕?》、《愛該有五個情人》
臉書粉絲團:搜尋關鍵字「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許常德的私所博客:http://blog.sina.com.cn/dadaoyanxuchangde
出版:時 報 出 版
認真活下去沒錯,
但沒有信仰的支撐
只活在自己的感覺裡
真的這樣就能過去嗎?
我懷疑......
eaton
------------
重返單身,如此艱困,也如此神聖
撰文 / 讀蟲小聚2014/12/23
就算你是一片落葉,你都要優雅一點離開,畢竟離開一棵樹,有千百種方法,不要只想到枯黃,不要覺得是盡頭。離開一棵樹,是拉開更大世界的序幕。
重返單身
恢復單身後,你會有很多感覺回不去了……會有很多失去感。
其實這都是全新世界剛開始出土的味道,白白的、荒荒的、粗粗的。像是打掉舊屋重新裝潢的時候,會裸露出那如磚塊鋼條般輕忽許久的本性、會拆掉曾經費心費錢費工妝點的身分、會有一箱箱打包好的舊回憶、會有要遺棄的感傷、會害怕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未來……
但,沒有這些失去,你又怎能從驀然回首處看到那些不捨。
失去的,並沒有消失,它只是收藏在你內心的某個儲藏室裡。所有的經歷都不會消失,但要讓它有價值,你就必須給它復刻版的重新定義。讓它去蕪存菁,讓它去掉多餘的包裝,甚至讓它退休。給它一個新舞臺、新身分,那麼這個失去的人或記憶,就能把舊雨新知的感受都聚在一起,像去聽你的時代的老歌的演唱會,不只悼念傷逝的過去,還讓過去和今天的自己相遇。
至於失去的意義……請自己創作。你可以大膽假設,你可以的。想想失去帶給你什麼收穫,學到了什麼,引你去想哪些事。就算失去那個人那段情,雖失去,但也得到了甜美的孤獨;雖寂寞,但也回到自我。得到的雖不可口,卻是千真萬確的好。失去時的絕對痛苦都是因為執意某種擁有。
失去,其實是鬆綁,是那緊緊到有點用力的擁抱在放鬆。別哭,那不是死亡,那是要你學會的、有點距離的想望。靜觀,也靜思。
你是一片落葉
就算你是一片落葉,你都要優雅一點,不要只想到枯黃,不要覺得是盡頭。優雅會幫你消災解厄,讓你不致於太好強,讓你肯停下來止血,讓你能像個觀眾在電影院裡觀賞過往。
離開一棵樹,有千百種方法,但通常我們都任由命運安排,總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被迫分離,所以總是不捨,總是悲傷,總是感嘆。然而,還有自己主宰的一條路,就是先接受有一天會分離,而分離的原因有以下幾種──生離死別、失去相愛相處的意願、利益的考慮、局勢的介入、第三者篡位成功、決定各自祝福重返單身……有心理準備的好處是讓自己有後路可退。
一如,一年只給你十天假期,絕對比給你三百天假期來得讓你更珍惜。同樣的,告訴你只能和他相愛一百天,一定比允許你們直到永遠更讓你們滿足。
有過珍惜的失去是不會受傷的。受傷的都是自己騙自己,騙自己那些都是那個人或命運傷的,絕不懷疑是自己害怕分離,不管是自願或被迫。就像你不會也不願預想孩子有機會比你早逝,那是一種依戀後產生的逃避,逃避久了,就會累積很深的埋怨,而且很相信都是別人造成。
作為一片落葉,是何等的進階,它可以讓你飄起來看這世界,不再是孤伶伶地掛在那兒隨風擺動,不能悲觀和樂觀一起看待的人生,難怪連救自己的想像力都沒有。
你啊,是一片落葉,有權指揮你的去處,你的視野,你的態度。夢啊,為你醒來吧!你要給自己信心喊話,因為你在呆板的上個世代存活太久了,你必須明白你的慣性不易消除,你還以為生命的全部就是那棵樹。但不是啊!這次離開是全新的一頁,不是結束。
但你會問,如果是走到生命的盡頭呢?沒有盡頭這件事,「盡頭」只是泛指一個階段的盡頭,不是全部的盡頭。真要有那種全部的盡頭,也是毀滅後重生,有毀滅,就有重生。
沒有重生,也不會有毀滅。
只要你還能感受和思考,你的人生就能變化。只要你是落葉,你就能選擇去變成很會旅行的落葉,很生命力地變化著,代表你很有彈性,不會受困於自己的固執。離開一棵樹,拉開更大世界的序幕。
溫柔是唯一手段
不管是從電視上談話性節目的兩性議題,還是從書店裡買來的兩性書籍,或者網路上閱讀到的愛情觀點,看多了,妳難免會疑惑:感情真的能那麼理性地控制嗎?
當然不是,理性能控制的,通常都是在感性還不那麼義無反顧的時候,而且控制的後遺症就是無止盡的猜疑和不平衡地比較。這其實只是把感性的波瀾隱藏著,並沒有控制。所以理性能幫上感性,是因為自己有符合自己需求的觀點,好的觀點會引導你走向對的感性之路,這路人人不同,但有個共同特色,就是讓你們的愛情處在放鬆的氛圍。沒有輕盈,愛情就沒有溫床。
溫柔也需要多元的表現,不要以為態度聲調與面色柔軟才是溫柔,那些溫柔有些只是面具。
溫柔是渾然天成的包容,包容了自己的感性和理性的衝突。
也許你現在就處在不知該怎麼走下去的半路上,用盡了你自以為的溫柔,效果卻適得其反,因為你只是把你的索求用溫柔的面具勾引過來,以為天衣無縫,甚至還騙過自己,但收受你的假溫柔的人,卻明顯感受到你給的壓力……會走到這一步,你們之間的供需不平衡是早就呈現了,這時給的溫柔越多,越會扣分。
你又問,那該怎麼辦?該辦的緊急事項就是先放下你的執著,放下你想要反敗為勝,放下擁有,放下你疲累又焦灼的欲望……沒有放下,你不能重新開始,不能在他心中有新的面貌,不能平靜地看看你現在的貪得無厭,不能面對自己的無能,越用力,就會越惹人厭。
這就像,當一篇文章寫到一半卡住的時候,你絞盡腦汁拼湊文字,就會越顯現江郎才盡,這時不如重寫,不要等到爛文章交出去,臭名散播後,再重寫也很難挽回讀者對你的信任。建議你大膽的放下,甚至離去,再找個時間點以新人的姿態和他重逢,不要走到撕破臉才領悟到這一點。
分手不一定是不好的結果,不分手有時是恐怖的結果,不要老是要結果盼著結果。能在該鬆開的時候放鬆,也是一種溫柔,那表示你在乎對方的感受多過於你,千萬別以為你給他關心替他做盡一切大小事是愛,那都是批著羊皮的狼的欲火焚身,表面像是付出,實則是不付出會很難受的索愛。
執著的好,已不用再宣揚了,但執著的壞處,尤其是在感情上就很危險了。愛一個人,愛到要用上執著,就表示別人不愛你時,你沒能力放手。放手,若想到「放」就覺得會永遠失去,你就不懂溫柔的拿捏。
溫柔的妙處是,在緊張處鬆綁,在無助時緊握。
愛情若沒有彈性,擁有就會變成禁錮,禁錮的是你的靈魂,也是對方的痛苦。
說穿了,你要的是一個結果,你忽略的是過程的感受,你期待的是天上掉下來的好轉,你不懂的是對方的反應。如果要這樣一意孤行,那就繼續你的貪婪,這樣也會走出一條路,路的盡頭是一場空。
愛情本無色無味,是你的幻想添枝加葉,是你的沒有安全感想要以占有來填滿,是連續劇教你的一些醜陋的盤算。雖然已經到了二十一世紀,我們依然在落後的主流價值裡徬徨輪迴。不用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你的痛苦就是你該清醒的理由,方法不對,還要重覆用力,就是愚蠢至極。
當月亮在寂寞萬分的夜晚醒著,當你想起你孤單的身影,當你回顧了你們在一起怦然心動的時光,你流淚了,你渴望再一次的擁抱,卻忘了你也談過好幾次戀愛,你其實沒有在上次痛苦的泥沼裡滅頂。是的,愛的停留和痛的停留都不是永遠的。
什麼是戀愛?戀愛就是溫暖的互動,最好不需要諾言來證明未來,每次相見結束前留著餘味結尾,下次再見時溫馨期待,不見的時候把生活過得豐富。沒有足夠的分開,想念不會實在,至於能走得多遠,老天爺會安排。
能不能幸福?能有機會追尋就是幸福。〈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許常德
如果沒有任何介紹,也許你我的相遇就有很多可能。知道越多,不表示了解越多,尤其因為愛而在一起的人,無限的了解不是必需,偶有的同理心才能往心的深處去。所以,我過去是什麼不重要,此刻我在文字裡給你什麼樣子,比較有意思。
其他著作
《愛情答非所問》、《不寂寞,也不愛情》、《面具之上》、《愛情命運王牌》(合著)、《中年男人地下手記》、《母愛真可怕?》、《愛該有五個情人》
臉書粉絲團:搜尋關鍵字「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許常德的私所博客:http://blog.sina.com.cn/dadaoyanxuchangde
出版:時 報 出 版
通通是實驗室(eaton)
讚,實驗可學到的16項生命品質。
實驗不一定在實驗室,社會、大自然、週遭,
甚至我們的人生,通通是實驗室。
eatontung
------------------
[實驗課的意義] 張文亮
很多學生不喜歡實驗,那是損失,
實驗可以學習:
1. 踏實—實驗是勞心、勞力的操作。
2. 技術—操作各樣的儀器、藥品與用品。
3. 求知—用實驗得更深的學習與體會。
4. 求真—驗證理論的真偽與有限。
5. 管理—實驗室的空間與環境條件。
6. 細心—發現特殊的現象,注意到小數點的位數。
7. 計算—數據的演算與統計。
8. 耐心—排解各樣的實驗誤差。
9. 用心—實驗前的仔細閱讀方法,儀器說明。
10. 誠實—保留所有理想與不理想的數據。
11. 乾淨—保持清潔,清洗瓶子。
12. 安全—保護別人與自己。
13. 思考—邊做邊想。
14. 溝通—不會操作之處可向人請教。
15. 藝術—用小實驗去認識大道理。
16. 虛心—知道太靈敏的儀器,誤差多;不靈敏的儀器,什麼都測不準。
實驗不一定在實驗室,社會、大自然、週遭,
甚至我們的人生,通通是實驗室。
eatontung
------------------
[實驗課的意義] 張文亮
很多學生不喜歡實驗,那是損失,
實驗可以學習:
1. 踏實—實驗是勞心、勞力的操作。
2. 技術—操作各樣的儀器、藥品與用品。
3. 求知—用實驗得更深的學習與體會。
4. 求真—驗證理論的真偽與有限。
5. 管理—實驗室的空間與環境條件。
6. 細心—發現特殊的現象,注意到小數點的位數。
7. 計算—數據的演算與統計。
8. 耐心—排解各樣的實驗誤差。
9. 用心—實驗前的仔細閱讀方法,儀器說明。
10. 誠實—保留所有理想與不理想的數據。
11. 乾淨—保持清潔,清洗瓶子。
12. 安全—保護別人與自己。
13. 思考—邊做邊想。
14. 溝通—不會操作之處可向人請教。
15. 藝術—用小實驗去認識大道理。
16. 虛心—知道太靈敏的儀器,誤差多;不靈敏的儀器,什麼都測不準。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讀王道維《木》的賞析
讀王道維《木》的賞析
《木》向明
隨時俯仰成一種 刀斧可親的姿勢 只為 我本質厚地純 但你們終不能將我雕成 最初的原始 我的原始是一首最完美的詩 奧秘藏在 枝葉始生之處 這是一首令人沉吟至今的好詩。
http://blog.udn.com/dawweiwang/4554998
................
(Eaton 103.12.22)
不讀賞析,還讀不出木頭不屈服於刀下命運的自信呢! 木頭了解自己的生命起源是可誇的奧秘,他的自信並非憑空。經上說,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腓立比書2:15-16)
在余光中的《逍遙遊》(1965年),第一次讀到藍星詩社。藍星詩社標榜以詩歌表達生活態度和面對現實的藝術價值,向明這首詩符合上開意旨。那是「今夜的天空很希臘」的純潔年代,雖然後來的鄉土文學論戰、歌頌《某夫人畫像》、到詮釋bumbler讓星光蒙塵。 然而,看看「星光燦爛的夜空」﹙The Starry Night,1899年﹚還是可以療癒些。
《木》向明
隨時俯仰成一種 刀斧可親的姿勢 只為 我本質厚地純 但你們終不能將我雕成 最初的原始 我的原始是一首最完美的詩 奧秘藏在 枝葉始生之處 這是一首令人沉吟至今的好詩。
http://blog.udn.com/dawweiwang/4554998
................
(Eaton 103.12.22)
不讀賞析,還讀不出木頭不屈服於刀下命運的自信呢! 木頭了解自己的生命起源是可誇的奧秘,他的自信並非憑空。經上說,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腓立比書2:15-16)
在余光中的《逍遙遊》(1965年),第一次讀到藍星詩社。藍星詩社標榜以詩歌表達生活態度和面對現實的藝術價值,向明這首詩符合上開意旨。那是「今夜的天空很希臘」的純潔年代,雖然後來的鄉土文學論戰、歌頌《某夫人畫像》、到詮釋bumbler讓星光蒙塵。 然而,看看「星光燦爛的夜空」﹙The Starry Night,1899年﹚還是可以療癒些。
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柯P五大特質
柯P五大特質
柯文哲在演說時先介紹他自己,他以「誠實互信—直白」、「尊重專業」、「當機立斷,不回頭看」、「冷冷的」、「SOP 偏執狂」、「認錯、再修正」等五大特質剖析自己。
1.命令要很明確,要讓人家聽得懂,希望將來大家要講清楚。他也希望建立專業團隊,用數據回答問題,進行證據為基礎的論述,「以後不准用聽說」,而他也絕對尊重專業。
2.當機立斷,一旦下決定不會回頭看。
3.不管做什麼要有規則,他也提醒,做錯了就要修正。他認為認錯的基本精神是講實話,了解到底哪個地方搞錯了,「搞砸了,我不會處分部下,講實話就沒事了」,長官一概承擔,一定不會叫大家辭職切割,但有條件,到底問題出在哪,一定要講清楚,下次再改就好了。
當年台大愛滋器捐事件,出事時如果不是那種一定要把誰換掉的文化,讓他留下來善後,不用浪費兩年,因為系統他最懂。他又舉高雄氣爆事件為例,說當初高市府換掉3個局長,這是不對的,他反問:「把最懂現場的全部換掉,這怎麼會是對的?好歹把事情搞定再下台。」他非常討厭那種文化。
4.大家要認真做,出錯就由長官扛政治責任,「不會叫你們搞切割棄車保帥」。台北市政府不會出現余文這種事,「哪有這種事,拿錢的沒有事,做帳的有罪,太離譜了,這種事在我任內不會發生」。
留給以後檢定吧!
柯文哲在演說時先介紹他自己,他以「誠實互信—直白」、「尊重專業」、「當機立斷,不回頭看」、「冷冷的」、「SOP 偏執狂」、「認錯、再修正」等五大特質剖析自己。
1.命令要很明確,要讓人家聽得懂,希望將來大家要講清楚。他也希望建立專業團隊,用數據回答問題,進行證據為基礎的論述,「以後不准用聽說」,而他也絕對尊重專業。
2.當機立斷,一旦下決定不會回頭看。
3.不管做什麼要有規則,他也提醒,做錯了就要修正。他認為認錯的基本精神是講實話,了解到底哪個地方搞錯了,「搞砸了,我不會處分部下,講實話就沒事了」,長官一概承擔,一定不會叫大家辭職切割,但有條件,到底問題出在哪,一定要講清楚,下次再改就好了。
當年台大愛滋器捐事件,出事時如果不是那種一定要把誰換掉的文化,讓他留下來善後,不用浪費兩年,因為系統他最懂。他又舉高雄氣爆事件為例,說當初高市府換掉3個局長,這是不對的,他反問:「把最懂現場的全部換掉,這怎麼會是對的?好歹把事情搞定再下台。」他非常討厭那種文化。
4.大家要認真做,出錯就由長官扛政治責任,「不會叫你們搞切割棄車保帥」。台北市政府不會出現余文這種事,「哪有這種事,拿錢的沒有事,做帳的有罪,太離譜了,這種事在我任內不會發生」。
留給以後檢定吧!
Eaton與王道維的時光之河對話 ◎eaton
Eaton與王道維的對話103.12.21
https://www.facebook.com/dawwei.wang?pnref=story
王道維:時光之河裡的每顆寶石都是這般閃亮動人,但我的船裡卻一顆都裝不了。
Eaton(蘇東波):寶石裝不下,是因為自己以為不配?是因為自己的船太小?是因為船已裝滿不願丟掉毫無價值的石頭?還是因為想越揀越大不切實際的野心?
王道維:都不是,而是因為那本不是屬於我的。
蘇東波:很棒的答案。還有一個次棒的答案:那不是我要的。有一天,狗問狼,你有房子車子嗎?狼說沒有。你有一日三餐和水果嗎?狼說沒有。有人哄你玩帶你逛街嗎?狼說沒有。狗鄙視的說,你真無能,什麼都沒有!狼笑了,我有不吃屎的個性,我有我追逐的目標,我有你沒有的自由。我是孤寂的狼,而你只是一隻自以為幸福的狗!
王道維:雖然那不是屬於我的寶石,卻不能否認我也很想裝進自己的船中。我們恐怕既不如狼一般孤傲,也非如狗一般幸福。這就是人。
蘇東波:孤寂不一定是孤傲(像最近來台演講的LED藍光發現者的研究過程)。我的意思較接近「看重自己的天賦與任務」
看重優點-參蒲公英希望月刊
一個窮途潦倒的青年來到巴黎,請求父親的朋友協助自己找到一份謀生的工作。父親的朋友問他:「對於財經方面熟悉嗎?」青年沉默的搖頭。「歷史、地理怎麼樣?」青年還是搖頭。「那法律呢?」青年困窘的垂下頭,他滿臉通紅,為自己如此不足感到慚愧,「請給我機會,我會努力充實自己,再給您一個滿意的答覆。」
父親的朋友擔心道:「但你還是要過生活啊!將你的住處留在紙上,如果有什麼機會,我好通知你。」當青年緩緩寫下住址時,父親的朋友突然驚呼道:「你的字寫得很漂亮嘛!這就是你的優點啊!」於是經由他的推薦,青年到一位公爵府裡當文書,這個機會讓他經常替劇院謄寫劇本,也使他對創作劇本產生興趣,並積極學習。
數年後,這位青年寫出了享譽世界的經典作品,他正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
王道維:當妳發現到自己正坐在那條船中,遊歷過時光之河卻永無法回頭時,就會明白那種心情了。
蘇東波:所以,沒有人能夠抓住消逝的時光,只能回顧,卻不能回頭。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歌羅西書4:5)
https://www.facebook.com/dawwei.wang?pnref=story
王道維:時光之河裡的每顆寶石都是這般閃亮動人,但我的船裡卻一顆都裝不了。
Eaton(蘇東波):寶石裝不下,是因為自己以為不配?是因為自己的船太小?是因為船已裝滿不願丟掉毫無價值的石頭?還是因為想越揀越大不切實際的野心?
王道維:都不是,而是因為那本不是屬於我的。
蘇東波:很棒的答案。還有一個次棒的答案:那不是我要的。有一天,狗問狼,你有房子車子嗎?狼說沒有。你有一日三餐和水果嗎?狼說沒有。有人哄你玩帶你逛街嗎?狼說沒有。狗鄙視的說,你真無能,什麼都沒有!狼笑了,我有不吃屎的個性,我有我追逐的目標,我有你沒有的自由。我是孤寂的狼,而你只是一隻自以為幸福的狗!
王道維:雖然那不是屬於我的寶石,卻不能否認我也很想裝進自己的船中。我們恐怕既不如狼一般孤傲,也非如狗一般幸福。這就是人。
蘇東波:孤寂不一定是孤傲(像最近來台演講的LED藍光發現者的研究過程)。我的意思較接近「看重自己的天賦與任務」
看重優點-參蒲公英希望月刊
一個窮途潦倒的青年來到巴黎,請求父親的朋友協助自己找到一份謀生的工作。父親的朋友問他:「對於財經方面熟悉嗎?」青年沉默的搖頭。「歷史、地理怎麼樣?」青年還是搖頭。「那法律呢?」青年困窘的垂下頭,他滿臉通紅,為自己如此不足感到慚愧,「請給我機會,我會努力充實自己,再給您一個滿意的答覆。」
父親的朋友擔心道:「但你還是要過生活啊!將你的住處留在紙上,如果有什麼機會,我好通知你。」當青年緩緩寫下住址時,父親的朋友突然驚呼道:「你的字寫得很漂亮嘛!這就是你的優點啊!」於是經由他的推薦,青年到一位公爵府裡當文書,這個機會讓他經常替劇院謄寫劇本,也使他對創作劇本產生興趣,並積極學習。
數年後,這位青年寫出了享譽世界的經典作品,他正是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
王道維:當妳發現到自己正坐在那條船中,遊歷過時光之河卻永無法回頭時,就會明白那種心情了。
蘇東波:所以,沒有人能夠抓住消逝的時光,只能回顧,卻不能回頭。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歌羅西書4:5)
五分鐘看《寂寞星圖》電影
(故事焦點):本片揭開明星風光背後的陰暗身影,表象看來浮華炫麗,實際卻是虛榮矯情、自私與脆弱,逃不了真實的夢醒與幻滅。
(人物簡介):
1.過氣明星的哈瓦娜:出生影藝世家的明星,縱使已名利雙收,但最渴望的卻是超越母親生前的成就。她長袖善舞,能言善道,人脈廣闊,識人無數,但為爭取角色,運用各種關係,甚至不惜以性交易,或在背後造謠批評。面對激烈的選角競爭,看到前仆後繼的新人湧現,她時而驚恐,時而暴躁,心理失衡,充滿憤懣不平。
2.少年得志的童星班吉:外表乖巧、善良、正向的影壇新秀,日進斗金,卻無法淡化他童年經歷的恐怖回憶,扭轉他因家庭教育造成的人格失序,及改變他自以為是、恃寵而驕、目中無人的傲慢與偏激。這種個性讓他不屑與其他演員共事,只要有人搶戲,他排擠封殺。班吉乖僻冷酷、喜好刺激,不時靠吸毒與激烈行徑逃避幻影。
3.表裡不一的心靈大師:班吉的父親史塔佛是一位遠近馳名的激勵大師,不時幫助心理有問題的明星化解苦惱,用正向誇張的話語激勵人心。但他缺乏真誠,欠缺臨床實力,只靠名人加持與媒體哄抬,他看中的不是解決病患的心理問題,而是自己的著作大發利市;他不屑讓人受益,只在乎營收與獲利。他不顧親子之情,與曾惹事生非的女兒阿嘉沙劃清界線,互不往來。為兒子的影藝前途,任由兒子對妻子頤氣指使,任憑兒子對他安撫人心的言論嗤之以鼻,他的偽善與名不符實的生活,就是為掩蓋不堪的家庭問題,建立虛假的成功表象,但最後窮盡全力堆砌出來的幻夢城堡,卻逃不了真實的夢醒與幻滅。
4.從感化院出來的阿嘉沙:重回花花世界時,她希望憑著自立贖罪,以獲取家人的諒解。但她發現,在影視圈中,為了名聲,為了造勢,為了賺錢,很多人都是虛情假意,自私自利,他們不顧親情,不重友誼,眼中只有自己。當她低聲下氣祈求父親的原諒未果時,當她看到雇主因為嫉妒她有愛慕的對象而故意引誘對方時,她才發現,人若利慾薰心,親情、愛情、友情只是增進知名度的工具,用過即丟的裝飾品。
(出路):
1.堅持行為和誠實。「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翰一書3:18-19) 愛只是表面的敷衍,虛以委蛇,絕不可能禁得起時間與現實的檢驗。
2.寬容迎向希望。有些人情願投注時間聽誇大無由、聲嘶力竭的呼喊,卻不願正視造成心理空虛和貧乏的原因。其實,心理空虛和貧乏的原因是,自己不願原諒別人過去對他造成的傷害。寬容,自己才能真正療癒;唯有饒恕,才能終止悲痛。面對過去,每個人同樣可以有兩種選擇。我們一生難免受到各式各樣的傷害,可能來自於朋友、敵人、親人、愛人,甚至是陌生人;我們可以把仇恨寫在石頭上,永誌不忘;或寫在沙土上,一陣子才過去;也可以將仇恨寫在水面上,船過無痕,不讓傷害在生命中留下痕跡。
3.捲起袖子努力幹活。人喜歡似是而非的激勵言談,卻懶得按步就班,穩紮穩打;情願浪費時間胡思亂想,卻不願捲起袖子努力幹活。這就是「懶」,懶得不願承認生命充滿挑戰,懶得接受遭遇失敗的苦難。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神就必與你們同在。(腓利比書4:8)
4.接納自己。當人願意接納自己,接納生命的不完美,接受不可逆料的傷害,自己的世界才會變得更美,生活才可能有勇氣迎向希望。(eaton)
ref:http://www.ct.org.tw/news/detail/2014-03665
(人物簡介):
1.過氣明星的哈瓦娜:出生影藝世家的明星,縱使已名利雙收,但最渴望的卻是超越母親生前的成就。她長袖善舞,能言善道,人脈廣闊,識人無數,但為爭取角色,運用各種關係,甚至不惜以性交易,或在背後造謠批評。面對激烈的選角競爭,看到前仆後繼的新人湧現,她時而驚恐,時而暴躁,心理失衡,充滿憤懣不平。
2.少年得志的童星班吉:外表乖巧、善良、正向的影壇新秀,日進斗金,卻無法淡化他童年經歷的恐怖回憶,扭轉他因家庭教育造成的人格失序,及改變他自以為是、恃寵而驕、目中無人的傲慢與偏激。這種個性讓他不屑與其他演員共事,只要有人搶戲,他排擠封殺。班吉乖僻冷酷、喜好刺激,不時靠吸毒與激烈行徑逃避幻影。
3.表裡不一的心靈大師:班吉的父親史塔佛是一位遠近馳名的激勵大師,不時幫助心理有問題的明星化解苦惱,用正向誇張的話語激勵人心。但他缺乏真誠,欠缺臨床實力,只靠名人加持與媒體哄抬,他看中的不是解決病患的心理問題,而是自己的著作大發利市;他不屑讓人受益,只在乎營收與獲利。他不顧親子之情,與曾惹事生非的女兒阿嘉沙劃清界線,互不往來。為兒子的影藝前途,任由兒子對妻子頤氣指使,任憑兒子對他安撫人心的言論嗤之以鼻,他的偽善與名不符實的生活,就是為掩蓋不堪的家庭問題,建立虛假的成功表象,但最後窮盡全力堆砌出來的幻夢城堡,卻逃不了真實的夢醒與幻滅。
4.從感化院出來的阿嘉沙:重回花花世界時,她希望憑著自立贖罪,以獲取家人的諒解。但她發現,在影視圈中,為了名聲,為了造勢,為了賺錢,很多人都是虛情假意,自私自利,他們不顧親情,不重友誼,眼中只有自己。當她低聲下氣祈求父親的原諒未果時,當她看到雇主因為嫉妒她有愛慕的對象而故意引誘對方時,她才發現,人若利慾薰心,親情、愛情、友情只是增進知名度的工具,用過即丟的裝飾品。
(出路):
1.堅持行為和誠實。「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翰一書3:18-19) 愛只是表面的敷衍,虛以委蛇,絕不可能禁得起時間與現實的檢驗。
2.寬容迎向希望。有些人情願投注時間聽誇大無由、聲嘶力竭的呼喊,卻不願正視造成心理空虛和貧乏的原因。其實,心理空虛和貧乏的原因是,自己不願原諒別人過去對他造成的傷害。寬容,自己才能真正療癒;唯有饒恕,才能終止悲痛。面對過去,每個人同樣可以有兩種選擇。我們一生難免受到各式各樣的傷害,可能來自於朋友、敵人、親人、愛人,甚至是陌生人;我們可以把仇恨寫在石頭上,永誌不忘;或寫在沙土上,一陣子才過去;也可以將仇恨寫在水面上,船過無痕,不讓傷害在生命中留下痕跡。
3.捲起袖子努力幹活。人喜歡似是而非的激勵言談,卻懶得按步就班,穩紮穩打;情願浪費時間胡思亂想,卻不願捲起袖子努力幹活。這就是「懶」,懶得不願承認生命充滿挑戰,懶得接受遭遇失敗的苦難。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神就必與你們同在。(腓利比書4:8)
4.接納自己。當人願意接納自己,接納生命的不完美,接受不可逆料的傷害,自己的世界才會變得更美,生活才可能有勇氣迎向希望。(eaton)
ref:http://www.ct.org.tw/news/detail/2014-03665
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有趣的聖誕節故事(EATON)
有趣的聖誕節故事(來源、平安夜、聖誕樹、聖誕老人、拐杖糖、聖誕卡、聖誕詩歌)
王道維(清大物理系教授)
聖誕節近了,還是應景地分享這篇舊作。
http://blog.udn.com/dawweiwang/9223085
https://www.facebook.com/dawwei.wang?fref=nf
------------------
不長不短,版主寫得好極了。文中提到「聖誕節休戰」,The Christmas Truce,我也應景補充一下。
eatontung
第一次大戰期間,1914年的聖誕節前夕,在英法聯軍與德軍對峙的西線,約有30英里的範圍停止戰火,士兵修復陣地以及埋葬陣亡的人。夜幕低垂時,一些德國士兵點燃蠟燭,唱起聖誕詩歌。接著,英國軍隊跟著鼓掌,高喊聖誕快樂。隔天,德軍、法軍和英軍在交戰開放區見面,彼此握手、分享食物和交換禮物。這只是暫時的喘息,不久砲火聲又會重回戰場,但這短暫的休戰他們無法忘記當時的感受,讓他們更渴望永遠的和平。
先知以賽亞預言將要來的彌賽亞時說:「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賽亞書9:6)藉著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除去上帝和我們之間的障礙,「因祂使我們和睦」(以弗所書2:14)。在耶穌裡,我們與上帝可以有永遠的和平,也可以與人和睦相處。這就是聖誕節所要傳達改變生命的好消息!
REF:
1.靈命日糧:永遠和平— David C. McCasland) http://traditional-odb.org/2014/12/24/%e6%b0%b8%e9%81%a0%e5%92%8c%e5%b9%b3/
2.聖誕節休戰: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96%E8%AA%95%E7%AF%80%E4%BC%91%E6%88%B0
王道維(清大物理系教授)
聖誕節近了,還是應景地分享這篇舊作。
http://blog.udn.com/dawweiwang/9223085
https://www.facebook.com/dawwei.wang?fref=nf
------------------
不長不短,版主寫得好極了。文中提到「聖誕節休戰」,The Christmas Truce,我也應景補充一下。
eatontung
第一次大戰期間,1914年的聖誕節前夕,在英法聯軍與德軍對峙的西線,約有30英里的範圍停止戰火,士兵修復陣地以及埋葬陣亡的人。夜幕低垂時,一些德國士兵點燃蠟燭,唱起聖誕詩歌。接著,英國軍隊跟著鼓掌,高喊聖誕快樂。隔天,德軍、法軍和英軍在交戰開放區見面,彼此握手、分享食物和交換禮物。這只是暫時的喘息,不久砲火聲又會重回戰場,但這短暫的休戰他們無法忘記當時的感受,讓他們更渴望永遠的和平。
先知以賽亞預言將要來的彌賽亞時說:「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賽亞書9:6)藉著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除去上帝和我們之間的障礙,「因祂使我們和睦」(以弗所書2:14)。在耶穌裡,我們與上帝可以有永遠的和平,也可以與人和睦相處。這就是聖誕節所要傳達改變生命的好消息!
REF:
1.靈命日糧:永遠和平— David C. McCasland) http://traditional-odb.org/2014/12/24/%e6%b0%b8%e9%81%a0%e5%92%8c%e5%b9%b3/
2.聖誕節休戰: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96%E8%AA%95%E7%AF%80%E4%BC%91%E6%88%B0
不要因蒲公英輕盈飛翔的種子,忘記他們所背負的沉重使命
不要因蒲公英輕盈飛翔的種子,忘記他們所背負的沉重使命。王道維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825381720818477&set=a.238060232883965.59320.100000399701185&type=1&theater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4:12)
------------
街頭大使(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日本人荒川祐二,是一名大學生,玩世不恭的他,對自己沒有自信,對未來也毫無計畫。然而在一次意外機緣下,因著一部紀錄片,他有了要改變自己、改變人生的想法。雖然下定決心,但荒川知道自己能力微小,於是決定先從「把日本最髒亂之處掃乾淨」這樣的小事做起,每天清晨六時,他便獨自去到新宿車站默默打掃。
荒川每天都背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招募願意一起清掃的人」,這樣的舉動,只引來一個拾荒老人跟他一起撿垃圾,但荒川並沒有因此而洩氣,仍堅持不斷進行。
漸漸的,因著他日復一日的打掃,大家發現那附近的環境越來越整潔,也開始有了願意追隨他的人;三個月後,和荒川一起打掃的人數超過了五十人,半年後,清掃行動甚至開始擴大到日本各地。
2009年,荒川發起「一萬人撿垃圾週」活動時,全世界有多達26個國家、超過一萬五千人響應,街頭清掃活動從他一個人開始,進而發展成十萬人的社會運動,影響力風靡全球,而當時的荒川才剛從大學畢業。
受邀到各地演講的他總是說:「連我這樣渺小的人,也能透過累積做許多小事情。重要的是,勇敢踏出第一步,並堅持做下去!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825381720818477&set=a.238060232883965.59320.100000399701185&type=1&theater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4:12)
------------
街頭大使(參考:蒲公英希望月刊)
日本人荒川祐二,是一名大學生,玩世不恭的他,對自己沒有自信,對未來也毫無計畫。然而在一次意外機緣下,因著一部紀錄片,他有了要改變自己、改變人生的想法。雖然下定決心,但荒川知道自己能力微小,於是決定先從「把日本最髒亂之處掃乾淨」這樣的小事做起,每天清晨六時,他便獨自去到新宿車站默默打掃。
荒川每天都背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招募願意一起清掃的人」,這樣的舉動,只引來一個拾荒老人跟他一起撿垃圾,但荒川並沒有因此而洩氣,仍堅持不斷進行。
漸漸的,因著他日復一日的打掃,大家發現那附近的環境越來越整潔,也開始有了願意追隨他的人;三個月後,和荒川一起打掃的人數超過了五十人,半年後,清掃行動甚至開始擴大到日本各地。
2009年,荒川發起「一萬人撿垃圾週」活動時,全世界有多達26個國家、超過一萬五千人響應,街頭清掃活動從他一個人開始,進而發展成十萬人的社會運動,影響力風靡全球,而當時的荒川才剛從大學畢業。
受邀到各地演講的他總是說:「連我這樣渺小的人,也能透過累積做許多小事情。重要的是,勇敢踏出第一步,並堅持做下去!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