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道德經》不是神祕的先知書,而是偏重糾正人們片面的錯誤認知,深刻但不複雜,因為當時對世界的認知很有限。我認為,一個人沒有邏輯思考的習慣,不能屏除淺薄的直線思考,不能理解世間理論(甚至被人為真理)都有假設前提,不能謙卑認錯精進,熟讀《道德經》也是惘然。
聲明:一個人介入公共討論,必須承認自己可能是錯的,人與人之間的討論應該是錯誤的相互呈現,然後由真理來糾錯,而真理在高處。歡迎補充與指正。
【時代背景】
想理解老子的話語,需先了解時代背景,才能站在古人的角度還原古文,從而理解這部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揭示自然規律的哲學著作。
當時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是:偏重表象、具體、絕對、靜止、割裂的,然後透過表面現象加以分辨、概括、歸納與總結,進而認知「規律」。(糊塗的現代人也多如此)
但老子認為,規律本身或表面現象都不斷變化,想真正認知規律,需要隨宇宙演化應運而生,又與時俱進,所以提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等觀念,也就是「相互轉化、運動變化、整體統一、聯繫與表裡」等觀念,藉此糾正或完善當時通俗卻錯誤的觀念。
【過度解讀和曲解】
《道德經》偏重糾正片面的錯誤認知,揭示事物的本質規律。正所謂「大道至簡」,所以是科學的,為後代道家學術發展奠定基礎,也取得豐碩成果。問題是,這些成果把《道德經》解釋得非常深奧晦澀,導致過度解讀和曲解。打個比方,《道德經》是四則運算,但大家把它當作微積分,如此怎能還原本意?
不僅如此,所謂「萬物之始,萬物之母」、還有諸多天地內容,所以「道」被理解為某特定東西,後來逐步解讀為宇宙萬物的本源和實質。然而,老子當時是「天圓地方、太陽繞著地球轉」的錯誤宇宙觀,怎能提出正確的本源和實質呢?因此,語焉不詳、玄之又玄的相關哲學思想可信嗎?
【道的定義】
簡單來說,《道德經》是科學規律的歌頌文,是透過表象研究規律的哲學。這個「道」是各種事物的內在規律,是規律的集合,泛指規律。由於當時語言不發達,無法精確表達意思,只能由一個「道」字來表述。若將「道」稱為「規律」,老子應很認同。
想明白規律,就是要識別變化,也就是「識易」,唯有這樣,才能動態掌握規律,嚴謹的學術研究就是如此。就像武肺疫情,現在「不擁抱」反而是表達友誼敬愛之道。
老子以「恆常與否」為標準,將「道」區分:「常道」與「非常道」。又以「位格」為標準,將「道」區分:自然規律的「天道」、人與土地交互規律的「地道(脈)」及人性規律的「人道」。
【解經之鑰】
老子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恆名」12個字放在開頭,是要大家理解,他通篇圍繞這12個字發散、類比,不按這框架解讀,就走偏了。這是解經之鑰。因此,想讀《道德經》,有必要深入理解第一章首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白話:規律(道)是可被世人認知掌握而被說出來,但這些規律會不斷變化,不是恆常不變的。我們可以透過表象來認知這些規律,為了方便識別事物,給他們命名,藉以區分萬物、表面現象及所包括的內容,但這些名詞包括的事物內在,並非恆常不變。
世間事物,本不需要命名,當我們給事物命名,是開始認識萬物的起始。如果我們心無所欲,就可發現孕育萬物的大自然之妙,但如果帶著「知見欲」去認識世界,看到的世界就只限於你所認知的邊界範圍了。
註:「道,可道,非常道」,還是「道可道,非常道」呢?逗點在哪裡,其實只有老子知道啦!但既然區分「常道」與「非常道」,所以「道可道,非常道」較合邏輯。因此,第一個「道」是名詞,是指一切恆常不變的規律。第二個「道」是動詞,是指「說出」,例如《桃花源記》:不足為外人「道」也。第三個「道」是名詞,是指「非常道」,不是恆常不變之道。
【留下的疑問】
您或許會問:什麼是恆常不變之道?從5千字經文來看,老子不知道,他只知沒有恆常不變的道。現代物理也無法掌握宇宙根本,牛頓力學、相對論、量子力學等都是人類認識宇宙過程中的相對真理,屬於「可道」範圍,遠非「恆常之道」的層面。
若以西方信仰來看,上帝是自有永有的神,是恆常不變的,但同時擁有公義與憐憫的反差性格:對罪有憤怒和審判,但慈愛與恩典也往往同時出現,端看人們如何選擇。主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基督信仰不靠自力修練之道,與佛教不同QQ。(eaton)。
………….
參考:
1.贏風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