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捨得


捨得

人生有得就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但人們都是患得患失,未得患得,既得患失。論到捨得,或許"不得不失"才是人生最高境界之一。但這不可能,人還是需要學習捨得,所以明智做法是學會捨得。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聖經云:「視萬物如糞土」。但是,「捨得、泡影、糞土、不驚不怖不畏……」,文字簡單,讀了懂了,覺得心安,好像做到了。但回到生活,一點風吹草動,就知道不是如此。因此讀懂容易,切實做到難。怎麼辦?溫故知新,一次又一次提醒自己。

捨得,不是甚麼都丟棄,有時候生命裡忘不掉、捨不得,是幸福的開始,不是一直要有新的東西,然後把舊的丟掉,這樣不會有記憶。幸福,就是從這些點滴慢慢建立的。[1]

捨得,不是不問紅塵。姑不論涅槃或永生,身而為人,來到世上應有其目的,人活著不是為了自我實現,而是自我超越。人生是一場去中心化、永無止盡的伊斯特蘭之旅。青春值得回首,但不值得留戀,人要不斷脫掉舊殼,不斷往前。[2]

捨得,是從佛經角度看穿紅塵。「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偈語,我的認知是:人的一生經歷當時認為如何,如今事過境遷又如何呢?與一場夢有何不同呢?如夢幻泡影啊!明白這道理,就會了解,不需執著,凡事盡力,盡過力就自在,不用太認真,當作一場遊戲就好。

捨得,更是聖經的核心價值之一。

// 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摩太後書 4:6-8)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 6:8)

我們成了一台戲,給給世界、天使和眾人觀看。〈哥林多前書49//

總之,捨去不需執著的東西是對的,世間人事物看作如幻如夢如演戲,認真演好目前角色,但清楚是在演戲,就不會受到利害、得失、你我、是非的影響而煩惱不已。但是,""是需要能力的,而且正如能在疫情之中享受歲月靜好,能""是許多人犧牲來的。明白這道理,就應該去中心化,想想捨了,然後呢,藉此回饋社會。

對於捨,我偏愛中道,雖然中道人言言殊。我認為,人活在世上還有積極的目的。這跟「捨得」何干?捨去這種患得患失的殘累,才有力量繼續往前,進到下一場遊戲。至於遊戲有沒有意義,在乎個人的信仰吧!

依我目前的層次,偏用動機、無私及允執厥中,看待四相的是非之心。也就是說,情有可原、不自私、中道即可。所謂中道,像孔子的以直報怨,而不是以德報怨;也是一種有條件的饒恕,只要對方願認罪悔改,就可以饒恕。但要不要受罰,要視當時社會賦予的法律規定。這也是我對於死刑的看法之一。

因此,我的信仰是:「我們成了一臺戲,給世界、天使和眾人觀看」〈哥林多前書49〉,因此人生不只為自己。而為了演好這齣戲,要不斷捨的是「老我」(老舊生命),不斷脫掉舊殼,不斷往前。但盡心盡意盡力就好,不用太在意別人的批評。保羅說:「我被你們評斷,或被別人評斷,我都以為是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評斷自己。」(哥林多前書4:9)。不在意批評,是一種智慧待己的方法,也是生命樂活之道。(eaton)

[1]蔣勳:忘不掉、捨不得,是幸福的開始
[2]台大中文系教授 歐麗娟:紅樓夢大觀園的成長儀式(20分鐘短講)

一個有效減少生氣的方法


一個有效減少生氣的方法

中醫師高堯楷在養氣:實證幸福功法培養好氣感》一書提到,人懷有怨懟和恐懼,身心難以安頓。[1]

佛家說非將四相徹底破除,不得圓成佛道,而生氣動火,最易犯四相;由於我相作祟,當一個人被人侮辱,傷害自尊,就會很氣憤,這是我慢造成的煩惱。[2]

聖經也說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3]

問題是,要怎麼不生氣呢?除了見識,哲學家康德說:「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不取決於行為後果,而是採取該行為的動機。」也就是說,看對方背後想表達什麼?我們若能同理放下,受益是自己,也不被負面感受綑綁。

最近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妻子何晶在臉書轉載「台灣捐贈新加坡醫療口罩」的新聞,以「Errrr....」表示錯愕與不滿,令人產生「好心被雷親」的感受。雖然她沒有風度,心虛洗板後隔天也道了歉,但我們可以嘗試理解她背後的情緒。

由於台灣在第一時間禁口罩出口,新加坡只好在2/12將兩條口罩產線拉回。這種跨國移動產線需要勞心勞力花錢,或許是她發情緒的主因。從這個觀點,我們是可以同理放下,不用再生氣了。(eaton)

[1]中醫師高堯楷:養氣
[2]《金剛經》說法
[3]聖經金句-生氣


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

鳥瞰《道德經》

鳥瞰《道德經》

【前言】

《道德經》不是神祕的先知書,而是偏重糾正人們片面的錯誤認知,深刻但不複雜,因為當時對世界的認知很有限。我認為,一個人沒有邏輯思考的習慣,不能屏除淺薄的直線思考,不能理解世間理論(甚至被人為真理)都有假設前提,不能謙卑認錯精進,熟讀《道德經》也是惘然。

聲明:一個人介入公共討論,必須承認自己可能是錯的,人與人之間的討論應該是錯誤的相互呈現,然後由真理來糾錯,而真理在高處。歡迎補充與指正。

【時代背景】

想理解老子的話語,需先了解時代背景,才能站在古人的角度還原古文,從而理解這部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揭示自然規律的哲學著作。

當時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是:偏重表象、具體、絕對、靜止、割裂的,然後透過表面現象加以分辨、概括、歸納與總結,進而認知規律糊塗的現代人也多如此

但老子認為,規律本身或表面現象都不斷變化,想真正認知規律,需要隨宇宙演化應運而生,又與時俱進,所以提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等觀念,也就是相互轉化運動變化整體統一聯繫與表裡等觀念,藉此糾正或完善當時通俗卻錯誤的觀念。

過度解讀和曲解

《道德經》偏重糾正片面的錯誤認知,揭示事物的本質規律。正所謂大道至簡,所以是科學的,為後代道家學術發展奠定基礎,也取得豐碩成果。問題是,這些成果把《道德經》解釋得非常深奧晦澀,導致過度解讀和曲解。打個比方,《道德經》是四則運算,但大家把它當作微積分,如此怎能還原本意

不僅如此,所謂「萬物之始,萬物之母」、還有諸多天地內容,所以「道」被理解為某特定東西,後來逐步解讀為宇宙萬物的本源和實質。然而,老子當時是「天圓地方、太陽繞著地球轉」的錯誤宇宙觀,怎能提出正確的本源和實質呢?因此,語焉不詳玄之又玄的相關哲學思想可信嗎?

【道的定義】

簡單來說,《道德經》是科學規律的歌頌文,是透過表象研究規律的哲學。這個「道」是各種事物的內在規律,是規律的集合,泛指規律。由於當時語言不發達,無法精確表達意思,只能由一個「道」字來表述。若將「道」稱為規律」,老子應很認同。


想明白規律,就是要識別變化,也就是「識易」,唯有這樣,才能動態掌握規律,嚴謹的學術研究就是如此。就像武肺疫情,現在「不擁抱」反而是表達友誼敬愛之道。

老子以恆常與否為標準,將「道」區分:「常道」與「非常道」。又以位格」為標準,將「道」區分自然規律的「天道」人與土地交互規律的「地道()」及人性規律的「人道」。

【解經之鑰】

老子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恆名12個字放在開頭,是要大家理解,他通篇圍繞這12個字發散、類比,不按這框架解讀,就走偏了。這是解經之鑰。因此,想讀《道德經》,有必要深入理解第一章首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白話:規律()是可人認知掌握而被說出來,但這些規律會不斷變化,不是恆常不變的。我們可以透過表象來認知這些規律,為了方便識別事物,給他們命名,藉以區分萬物、表面現象及所包括的內容,但這些名詞包括的事物內在,並非恆常不變。

世間事物,本不需要命名,當我們給事物命名,是開始認識萬物的起始。如果我們心無所欲,就可發現孕育萬物的大自然之妙,但如果帶著知見欲去認識世界,看到的世界就只限於你所認知的邊界範圍了。

註:「道,可道,非常道」,還是道可道,非常道」呢?逗點在哪裡,其實只有老子知道啦!但既然區分「常道」與「非常道」,所以「道可道,非常道」較合邏輯。因此,第一個「道」是名詞,是指一切恆常不變的規律。第二個「道」是動詞,是指說出,例如《桃花源記》不足為外人也。第三個「道」是名詞,是指「非常道」,不是恆常不變之道。

【留下的疑問】

您或許會問什麼是恆常不變之道?從5千字經文來看,老子不知道,他只知沒有恆常不變的道。現代物理也無法掌握宇宙根本,牛頓力學、相對論、量子力學等都是人類認識宇宙過程中的相對真理,屬於可道範圍,遠非恆常之道」的層面。

若以西方信仰來看,上帝是自有永有的神,是恆常不變的,但同時擁有公義與憐憫的反差性格對罪有憤怒和審判,但慈愛與恩典也往往同時出現,端看人們如何選擇。主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基督信仰不靠自力修練之道,與佛教不同QQ(eaton)
………….
參考

1.贏風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