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德國富豪的生活

德國富豪的生活

前言:這兩天看到台中台灣大道超跑炫富撞人還招夥打人的事件。有錢到不缺,到底要做什麼是嚴肅的哲學問題。賺錢跟花錢的知識與智慧是完全不同的領域。順便一提,台中反空汙假戲真做,台灣大道假BRT專用道卻不拆,壅塞會引發肝火的(我曾7年幾乎每天路過中港路,壅塞引起肝火沒亂說,台中人應發起公投,拆假的BRT專用道。台灣大道的問題是,機車多,公車多,公車停站甚至在快車道,非常危險,我不大敢在那裡騎車了)

……

由於文化和哲學素養,德國富豪不需向人證明什麼,大部分避免公眾生活,無法從勞斯萊斯、法拉利或遊艇去識別,他們大部分沒這些東西,外界甚少知道他們生活的方式。他們不僅刻意隱瞞財富,一開始就有節儉態度,非常尊重紀律和工作,這種態度從不改變。

德國最大零售商ALDI阿爾迪兄弟是德國首富,財富約400億歐元,生活隱蔽,從不給採訪,甚至設法消滅生日和出生地的任何來源,節儉是他們的生活,也是他的公司商業模式。

迪特•施瓦茨有120億歐元,幾乎沒他的照片,開一輛普通車,穿現成工廠西裝,和太太去參加音樂會演出,從沒人認出他們。

阿道夫•默克勒有70 億歐元,住在不起眼的家庭公寓,開著一輛超過20年的賓士汽車,每次在商業會議時,常有人問他是誰。

BMW家族女繼承人蘇珊娜•克拉滕,穿著樸素,自己開車 (MINI ),她曾化名在父親公司工作,身為一般職員,和另外一位普通職員談戀愛結婚。她捐給慈善機構,是真的捐錢,不是成立自己好用的基金會。她曾說「有這麼一大筆的錢,是非常大的責任,要把它運用好,而不是單純想要怎麼把它花掉」。

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

走出困頓欣賞山水畫 

台北故宮最近舉辦《鎮院國寶》特展,一次讓北宋范寬〈谿山行旅〉、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同台亮相。古山水畫脆弱,展出不能超過42天,間隔至少三年,同時亮相算是難得。 

谿山行旅圖快問快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te6-sEbymM

谿山行旅圖(8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niva5g5YzY 

古山水畫灰暗,展場燈光不能太亮,不易看懂。我們可聽專家解析,也可找出一套解構流程切入,就像聽張忠謀講商模、文化、價值觀及策略,可以從點到面認識台積。以下是切入點(參呂文慧說法) 

1.人物:畫中人在做什麼?用望遠鏡找范寬的簽名後,兩位行旅和一位行腳僧人在做什麼趣事? 

2.構圖:退幾步看整幅畫作,「正中主山」險絕,觀者感受巨碑山水的雄偉氣勢,迎來屏息震撼,加上畫面跳脫現實比例,也凸顯山勢高聳與人物微小。 

3.筆墨技法:不同用筆給人不同感受,正中山勢頂天立地,給人陽剛肅穆的壯偉印象。就算不懂筆法和墨色,凝重神秘的重量感,濃密松林近得彷彿可以觸摸。 

4.線條:從觀山再看水,瀑布如涓絲從山頭直瀉,溪水在石間時而和緩潺潺,時而激盪奔流,泉瀑交會捲濺迷濛水花,這種轉折起伏,令觀者如聞其聲。 

5.觀畫視角與畫意畫家超越現實的景物比例,將遠景、中景、近景結合在一個畫面,讓觀者同時產生「高遠」、「平遠」和「深遠」的視角,透過對比,設計出畫家的理想山水典型。而崇山峻嶺、煙嵐繚繞、飛瀑奔泉、松林秘徑的意象,或寫實或寫意,流露畫家觀察大自然的哲思及謙卑敬意。 

6.自己設身處地想像:自己投入畫中,彷彿進行一趟山林之旅。 

想像之一,靜觀體悟,不論是早春盎然生機、行旅孤獨,還是融入幽谷聽聞松濤,體驗「渺小在自然裡,心寬於天地間」的意境,都能從洗滌塵囂得到療癒。 

想像之二,林語堂在《蘇東坡傳》說在山水畫裡,山水的細微處不易看出,因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這時兩個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閃亮江流上的小舟裡。由那一剎那起,讀者就失落在那種氣氛中了。 

想像之三,當人類歡呼對自然的勝利之時,也就是自然對人類懲罰的開始。山水畫也呼應黑格爾的說法,提醒我們對上天的謙卑敬意。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也如此觀察大自然本身永遠是一個療養院。它即使不能治癒別的疾病,但至少能治癒人類的自大狂症。人類應被安置於適當的尺寸中,並須永遠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這就是中國山水畫中人物總被畫得極渺小的理由。

走出困頓歲月靜好 

延續天地有大美」,再寫這篇「歲月靜好」,我的動機之一在揶揄,文青隨意摘取字句,不管脈絡,就切割大談「美學」,殊不知與原典整體含意杆格牴觸。誠然,我的說法可能是錯的,但對事不對人,就像論斷時事,需要雅量。 

歲月靜好」比「天地有大美」更不退流行,可惜泛濫成災,跟「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廣告詞一樣,讓高明廠商大賺。其實對老莊來說,天地的、道、德」之美才永流傳。 

歲月靜好典故出自胡蘭成與張愛玲的假結婚證書證詞「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說假,意指無效,因為胡蘭成另有原配,結婚無效。前句胡蘭成寫的,後句張愛玲寫的,可惜無法承諾歲月靜好,兩人1944年結婚,1947年離婚。 

胡蘭成晚年出版《今生今世》,描寫他在愛情與政治上搖擺的個性,被戲稱「群芳譜」。個性搖擺不定,豈能歲月靜好?二戰結束至今76年,國際社會日益不安,能「此心安處」就可以了。 

這樣,還跟著用歲月靜好」?看個人,我躊躇再三了!《詩經·國風·鄭風》有句「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可能才是「歲月靜好」的靈感出處,因此確實用於愛情,但看到胡張兩人的遭遇,要不要使用歲月靜好」,我躊躇再三。 

然而,在那個動盪年代,簡單就是幸福,盼望歲月悠靜美好,世事安穩平靜,即使到現在,仍是佳美的話。人人希望成為億萬富翁,為什麼不是人人都是億萬富翁?願望≠動機≠行為≠結果。願望就只是盼望,盼望歲月悠靜有何不可?所以說,要不要用,也看個人。這邏輯也適用推論即使缺乏證據,至少推論要完整。 

現代人各取所需,凡能平靜安穩,都在定義之列,要不要用「歲月靜好」,更是看個人定義。譬如,若道家一點,無為而治、安然若素從容淡定、去留無意、寵辱不驚、得無所得失無所失;世俗一點,紅塵無憂、年華依舊、生生歡顏、豐衣足食安快樂;文青一點,閒看庭外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無論定義如何,世事如煙,滄海桑田,歲月靜好」值得追求,雖然很少人能平靜安穩,微笑面對生活。這樣,對一無所有的人來說,想寫詩沒文筆;想彈吉他給生活聽沒吉他;想環遊世界,掙錢只能混口飯……..,如此怎麼歲月靜好」? 

卡夫卡 (Franz Kafka) 說:目的雖有,卻無路可循;我們稱之為路的,無非是躊躇。出路在哪?我的想法是,首要努力工作及學習,改善生活條件並在日常平凡處,看見不平凡,增加生活樂趣,然後慢慢發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與意義,解放虛空的人生。 

至於無法控制的事,往好的地方想,不要想太多傷感,盡力了,哪怕實現不了,心裡也舒坦。同時學會放下包袱,放下那一刻,縱算一生雲水漂泊,也可雲淡風清,自在安定,日日是好日,無風無雨也無晴。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沒十全十美,有樂有悲,無奈之餘,也有意想不到的,讓人可以期待。所以忍耐、感恩、知足、轉念、無懼,相信上帝關了一扇門,必定會再為你打開另一扇窗」,並順其自然,探索靈命歸處。 

回頭講點胡蘭成。他有膽識,追隨汪精衛,曾任其政權的宣傳部次長、行政院法制局長。汪精衛被稱為漢奸,現在有書平反,是為了政治目的欲加之罪,跟中國近代史一樣,很多被竄改,還拿來考試。 

1945年日本投降,胡蘭成策劃兵變,結合日軍與親日勢力,成立獨立政府,對抗中華民國。蔣介石迅速與日軍總指揮官岡村寧次與日本外相谷正之連絡,兵變前撲滅。胡蘭成在浙江匿名逃亡,開始寫《山河歲月》,1950年偷渡到日本。 

1972年文化學院邀請胡蘭成至台灣授課。1974年蔣介石批准。朱西甯、朱天文、朱天心父女受其影響頗深,但在新儒家學者中,他與唐君毅交好,牟宗三、徐復觀等人極不欣賞他。 

1975年蔣介石過世,胡蘭成上書蔣經國,希望政治改革。同年,趙滋蕃在《中央日報》專欄攻擊胡蘭成是漢奸。余光中與胡秋原接著發表文章攻擊,然後警總查禁《山河歲月》,他也被文大解職。 

最後,在朱西甯家開設易經課程。作家鄭愁予、蔣勳、張曉風、管管、袁瓊瓊、曹又方、苦苓…….等都去上課。在封鎖之際冒險聽課,可見吸引力一斑。1976年胡蘭成離台,再度客居日本。

2021年11月9日 星期二

走出困頓 天地有大美?

「天地有大美」出自《莊子・知北遊》,流行一陣子,書、散文、粉絲頁用來當書名或標題。問題是,與經典的原意天差地遠。

《莊子・知北遊》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

這段的重點是「不言不議不說」,意即大自然沉默不語,但有著創造者的和諧秩序,留待芸芸眾生參悟。然而,這些書、散文、粉絲頁卻大張旗鼓,「又言又議又說」,矯揉造作,還切割原典後大半段,這樣算不算不倫不類?

莊子沒著作財產權,作古了,不會出來抗議。雖說無涉侵權,但顯然不尊重莊子。要創新不是不可以,但想「又言又議又說」,建議說「天地好美」、「天地真美」之類的,不要隨便亂引用。

有了這番體悟,我看了大自然,若說「天地有大美」,意思是盡在不言中,然後就應閉嘴,留下靜思空間。現在看到許多人貼圖問安,開始佩服萬分,原來他們知道「不言不議不說」的真諦,就算不是至人、大聖,肯定是老莊的高徒。QQ

《我的黑手父親》:女兒寫給做工爸爸的深情告白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0/article/11580?utm_source=fb_opinion&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fb_opinion-social-daily&fbclid=IwAR0zEaHjFUt--2VnF50m7TTPjRas4f_OeLZ774bsJ-r5Bsu3A_dDopgg6wQ

……….

三個感想:1.第一線觀察,至情至性。2.大家都想撕掉做工的標籤,「技工」不被視為「職人」,以後哪裡找技工?3.基於對技術自信及不打壞行情,砍到技術價格,堅決不讓,甚至寧願不接案。通常白領沒這骨氣,可變來變去。


2021年11月6日 星期六

人生難在於折衝平衡 ,兼論如何關照生態環境與能源議題

一個人需要培養的心志至少是: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容忍、饒恕、愛心,在這之前,要先有同理、平等、平常、尊重、信任、分享、感恩的心志,這樣最終能帶來喜樂。而這些標籤,也代表自己的品格及自己是誰(歌羅西書312-14節及17) 

但常識告訴我們,凡事有利有弊,要折衝平衡,這些心志難避免衝突困境。譬如,包容一個人或一件事,對其它人事慈愛嗎?又譬如,買房子不只考慮價錢,還要考慮購物、交通時間、學校、就醫、老人家……,需要平衡判斷。 

要做到美妙的折衝平衡,我們需要智慧,甚至是天啟智慧,才能辨識何為「小我大我無我(見自己 見天地 見眾生),否則容易陷入本位主義。 

以最近再吵的生態環境與能源議題公投來說,不能僅關注某特定範疇的小系統,便極力主張自己找到最適解(optimum),我們必須捫心自問,關照的系統範疇為何? 

技術專家常出於自身專長,抱怨沒採用他們主張,殊不知經濟成本太高,或有重大環境或社會風險。經濟專家常抨擊,為何不採便宜方案,殊不知有嚴重外部成本,傷害他人與環境。而環境專家常擔憂生態,卻忘了考慮經濟與社會層面,甚至忽略自己的主張保護某生態系統,卻以傷害另外一個生態系統為代價。 

坦白說,我高度懷疑這些「專業人士」不是不懂,現在資訊公開,不難閱讀不同看法,而是想得到私利。對那些人說,頂多做公開的辯論,對他們講破嘴也沒用,只能用比喻等淺顯說法訴諸民眾,才不會浪費時間。

2021年11月5日 星期五

碧雲天 黃葉地 斜陽外

秋天,天色碧藍,黃葉滿地,午後斜陽。斜陽,可言情可思鄉,不論哪一個,都與離別有關。離別無奈,思念情懷更是無法排解,這是人類永恆的困惑。 

論到言情,在台灣最喜歡「斜陽」的小說,恐怕瓊瑤莫屬。70年代的煙雨斜陽》,不是瓊瑤電影主題曲,聽聽,不辜負秋日一抹斜陽,也紀念往日美好曾經的純潔時代。江蕾煙雨斜陽(197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CW5F4rnvRk 

論到思鄉,要提范仲淹的蘇幕遮·懷舊》,它是有臨場感的。范仲淹在宋仁宗時期 (1040-1043)擔任西北邊塞的陝西四路宣撫使,主持防禦西夏的軍事,站在戰場第一線,他的性格是「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當時秋色正濃,軍人傾訴思鄉之情,一點也不違和 

其實沒臨場感,為賦新詞強說愁,易被看穿,就像台灣標榜清流的政治人物,一付仙氣飄飄,沒現實感。這點,史家陳寅恪清楚,他回顧清末歷史的評論是:「同(治)光(緒)時代士大夫之清流,大抵為少年科第,不諳地方實情及國際形勢,務為高論。由今觀之,其不當不實之處頗多殊無才實雖不中亦不遠也。」 

蘇幕遮·懷舊上段寫景,下段寫情,以芳草、斜陽引出鄉思,芳草意象寫出離別與思鄉,而無情道出離別的痛苦與無奈,景與情有機結合,確屬佳作。不過,看上段就好,免得酒入愁腸,愁更愁 

//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秋高氣爽,白雲碧藍滿天,黃葉遍地,充滿蕭瑟之氣。秋天景色映進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籠罩寒煙及蒼翠。秋波和秋色相接,翠藏於寒煙,為蕭殺秋日,平添幾分旖旎想像。 

遠山沐浴著夕陽,天空連接江水的想像,使得上下空間勾連,於是想問在山與水的盡頭,可否看到家鄉呢?接著,岸邊芳草似無情,又在西斜的太陽之外,美好想像被打破了。

2021年11月4日 星期四

走出困頓心安心寬之路 

威震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希臘大帝,臨終之時告訴侍者: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讓世人看看,偉大如我者,死後也是兩手空空。 

死不帶去的道理人人都懂,但這裡又隱含一個不言自明的「假設」:只有死亡,才能奪去人所擁有的,只要活著,還可以握住掌中的一切。 

只要活著,還可以握住掌中的一切?不一定,無常是素常,尤其是凡是讓人幸福的東西,往往又會成為不幸的來源。譬如,水災火災摧毀人們安身立命的房屋。 

究竟有哪一樣是可以成為倚靠呢?沒有。所以說,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心,如何安又如何寬呢?卡夫卡(Franz Kafka)說:目的雖有,卻無路可循;我們稱之為路的,無非是躊躇。那麼,路在哪裡呢?佛家道家的輪迴無懼、順應自然,最終能帶來日日是好日無風無雨也無晴嗎?恐怕無奈意念的成分居多。 

所幸,耶穌基督明確地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參自曹素芳姊妹:活著究竟能抓住什麼?紀念她於2021103日安息主懷)

2021年11月3日 星期三

減少人生遺憾的心

人到世界,最大的課題是學習。當我們看懂一件事,就懂得放下不計較,這個體悟就是「覺醒」!人何時可以覺醒?生意失敗或被騙?還是健康和生命? 

當生命如同蠟燭將熄滅,就能明白再多財富與地位也換不回。很多人長年沉溺物質生活,等到臨終才懺悔說,虧欠很多人,過了這關卡,要好好補償。但就是晚了一步。 

人們的習性總是逼到最後一刻,才會想要改變,才會想到給自己重生的機會。因此,若有人送你改變生命的心,要感恩,並好好收藏,若能不吝分享,表示人生可以減少遺憾 

1.同理心:將心比心,感同身受,在疏離與冷漠下努力理解及陪伴。

2.尊重心:不以自我為中心,不隨意做想做的事,而影響別人。

3.信任心:讓別人感受到真誠和價值,也用真心肯定他人。

4.喜樂心:入眼前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禮物,要去珍惜。

5.慈愛心:珍惜他人,起心動念的去關心照護。

6.包容心:接受所發生的事,用正向思考去面對及接受。

7.分享心:將自己所擁有的,主動分送給需要的人。

8.寬恕心:原諒別人對自己所做之事,沒有憎恨。

9.感恩心:對他人的恩惠表示感謝

10.智慧心:辨識事情本質 

當然,這不是說要尊重喜樂慈愛包容惡事需要有「智慧心」辨識。台灣年底有四個公投,許多人將政黨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不管國家生存、經濟發展、人民健康與生命安全,就不適用了

2021年11月2日 星期二

我和媽媽的和解之路,走了40年

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1221

………

做出「善良的選擇」容易嗎?很難!這位旅美女工程師文筆極佳,她娓娓道來用了40年時間和媽媽和解。 

人總是這樣,口頭講寬容、友善、大度、原諒」簡單,但實際不做到40年光陰也令人不勝唏噓。 

話說回來,「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當一個人即使身處不幸環境,卻願意選擇寬容、友善、大度、原諒,那麼縱然有再多的不幸從原生家庭中帶來,從成長歷程中出現的悲慘羈絆,都將因為「善良的選擇」而消失殆盡。 

沒有條件的愛,能消弭紛爭,但通常人的肚量不大,「選擇善良」的第一步是先有同理心,然後發現誤會,這才是合理假設。至於做出寬容、友善、大度、原諒」的行動,若是有自信、虛己與愛的生命素質,或許不需花40年的時間和解吧QQ

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走出困頓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 

這世界絕大多數人,在成年後往往會從原生家庭帶出幸與不幸。所謂幸,是指這個家給的正面資源與教育;所謂不幸,則是情感上負向的無奈羈絆,或是悲慘經歷。若要細數,幸與不幸,50%50%的比例,應是一個均值。 

Amazon創辦人 Jeff Bezos 曾跟祖父在車上聊天,因而悟出:「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這句話的關鍵,並不在於是否擁有聰明的天賦,乃在於人生際遇終究是選擇所造成。 

不幸,或許影響一個人的成長歷程;天賦的聰明,或許讓人洞悉黑暗而感到失望與憤怒,但唯有善良的選擇、刻意的選擇、有意識性的選擇,才能讓人即使身處黑暗,依然能看見絕境中的光亮。而那光亮的盡頭,就是改變人生、幸福的起頭。 

意思是,當一個人即使身處不幸環境,卻願意選擇寬容、友善、大度、原諒,那麼縱然有再多的不幸從原生家庭中帶來,從成長歷程中出現的悲慘羈絆,都將因為「善良的選擇」而消失殆盡。 

相對地,當一個人心中天天反覆練習著批評、抱怨、咒罵、怨恨、仇視、嫉妒,人生就會充斥著這些負面能量,因而選擇持續用斤斤計較的眼光、陰謀論的人際關係、尖酸刻薄的揣測身邊的人與你的互動,這樣,終究誤了一生而不自知。 

反覆練習又能如何呢?搭乘時光機去改變過去嗎?還是擁有無數的金錢能撫平?難道只有他如此悲慘,而其他人都無比幸運?顯然不是。 

真正幸福快樂的人並不是表面上光鮮亮麗、有錢、看似交友廣闊的人,而是心中有平安、有盼望、有愛的人,這一切需要從選擇善良開始。(eaton參考洪大倫:家裡那本難念的經) 

後記善良、刻意的、有意識性的選擇,與人的命運有關,72不見老態的潘迎紫,她的自述印證這點。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15930?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post&utm_campaign=&fbclid=IwAR3kwRQg0-UsbU2d7gn09xbUi-vDNFyX6ByYHcTKOa3tda8iBTpAN_zJUqY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

八里雙屍案媽媽嘴老闆 被改判須賠償631萬

八里雙屍案媽媽嘴老闆 被改判須賠償631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1027/2110801.htm

………

2013年「媽媽嘴咖啡店」事件,女主角無期徒刑確定,老闆被改判須賠償631萬!企業主未來在用人會更謹慎小心,這樣找保證人 良民證  健康報告 信用報告 退伍令 前份工作離職證明 等有用嗎?很可能沒用。 

找保證人很不容易,建議一般公司若是為防止員工不誠實行為造成公司損失可以投保員工誠實保證保險或者商業犯罪保險,至於後者還承保員工以外第三人的詐欺或不誠實行為造成企業損失。一經事業單位向法院提出告訴後,即可獲得保險公司理賠,省去求償無門,還免去每三年續保(找保證人)的麻煩。 

如全數員工投保,企業團體其月費率為保額的萬分之一.九;如部分員工投保(部分不投保)分為直接與財務有關人員,月費率萬分之二.三七五;間接與財務有關人員,月費率萬分之一.四二五;其他人員,月費率萬分之.九五。 

以保額500萬為例,月費約1千元。但風險值(理賠項目更多)高的人事保證保險,其保險費支出可能高出一般員工誠實保險的數倍本。